教师之友网
标题:
辩课,辩出语文新滋味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9 01:24
标题:
辩课,辩出语文新滋味
辩课,辩出语文新滋味
----
《小学语文教师》辩课活动随想
叶立华
这是自己第一次参加辩课活动,以前在《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活动报道,没有亲身经历并没有太多感受,顶多认为这是评课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参加了今天的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辩课活动的精彩与别样,以及各位专家与老师们思维碰撞的魅力。哎,可惜的是没有捞到发言的机会,但内心却思绪不断,受益匪浅,那就写点以示弥补吧。
首先非常感谢罗树庚和郭昶两位老师带给我们的精彩课堂。他们对教学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思想,令人敬佩,而且他们个人对语文的理解以及教学思想也在课堂当中都得以最精彩的诠释。
《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物的散文。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与人们的关系密切,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
这是一篇非常传统的课文,要上出新意不容易,在这样的场合要选择上这篇课文的确需要勇气和胆魄。两位老师的共同之处就是:能关注到学生的学情,能结合文本的特点,展开教学。今天的主题是“以学定教,学导结合”。什么是“以学定教”?培训手册封底上有一句美国的奥苏伯尔说的话挺有道理:“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简单明了地告知我们以学定教的基本内涵。罗老师关注了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知道的?我和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解决什么问题?我还要教给学生什么。梳理了大量的问题,这都是来源于学生,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是“以学定教”的体现之一。郭老师关注了学生掌握了什么读书方法,还有哪些更有效的读书(阅读)方法呢?我在课堂上还要教给学生其他什么方法呢?老师课前的谈话看似无意,却内涵深刻,整节课能紧紧扣住中心问题展开教学,不偏不倚,集中击破,这也是“以学定教”的体现之一。
“以学定教”或许我们会简单地理解为,一切按照学生思路走吧!这也许会降低我们对文本解读高度、深度和广度的要求。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考虑的一个因素,语文课堂是否有效?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有提升呢?从一堂课来讲,学生从课堂上得到了什么?我认为有几个标志:课堂上有没有方法指引,学生有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创造性地学,学生的阅读境界有没有一定提升。两位老师用课堂行动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罗老师教给了学生如何选取典型事例并懂得如何运用动静结合的方式来说明一个主要意思,郭老师的“三抓”阅读法无疑也为学生指明了如何阅读一篇文章,至少是如何阅读异域风情类的文章以明确的方向。效果如何?我们从第一堂课学生的当堂练笔可以感受到,我们从第二堂课学生自学环节可以感受到,学生真正学有所得,一课一得,扎实有效。这也让自己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教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这是今天两堂课带给我的启示之一。
突然想起一句话:“一个人把在学校里学东西全部忘了以后,剩下来的才是素质。”这句话似乎跟语文教学没有太大关联,但细细品味我想到了一个命题:忙忙碌碌、热热闹闹的一堂语文课,或者说我们绞尽脑汁“磨”出的一堂课,上完之后,我们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是具象的语言文字内容,还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我思考了很多。
虽然今天辩课的主角是台上的专家和授课老师,但我对正式辩课前陈金铭老师对六位学生的访谈,印象深刻,启发特别大。看似随意的采访,陈老师也是“别有用心”的,这是从另一个视角审视我们的教师,从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更多了一份真实感,当然,如果也请几位中下水平的学生参与访谈,是不是会有更不一样的评价呢。我从学生给老师的打分知道他们对课堂是有许多自己的保留意见的,他们作为每节课的“听众”,心里的想法可多着呢。正像同学所说的“老师课堂上提的一些问题,我们并没有真正领会它的意图”;“老师偏心,上课只关注中间的同学,并没有注意到坐在两旁的同学”;“老师的评价有时候也略有偏颇不客观,容易误导我们”;“老师把这节语文课上成了音乐课(有点夸张)”;“能否在课堂上补充更多有关威尼斯的资料,我们想了解得更多”……看看这些问题,作为讲课的“当局者”的我们是否“迷在局中”?有时我也觉得自己的某些课上得还不错的,如果有机会也问问学生,情况或许没有自己想想的那么乐观。我们是否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到学生的真实感受,这些问题有的是心理层面的,有的直接指向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我不得不说,现在的学生都有一双雪亮的眼睛。这带给我的启示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备课,“以学定教”的内涵远比原先理解的要更多,值得思考。
同时,通过今天的听课和辩课活动,我也对语文课究竟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的认识也逐渐清晰起来:
我们应该给学生留下“典型”。“典型”是什么?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对于每一篇文本来说,都有其“典型”之处,就看我们有没有发现。
典型的语言。这篇课文语言简练、朴实但不乏优美,富有异国情调。罗老师在课堂上精心挑选了几个片段:船夫驾驶技术好、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小艇与人们的关系密切。其中,我最欣赏的还是“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这个环节的设计,这样典型的构段方式,这样典型的句式,罗老师通过列表格的独特方式让学生走近语言,走进语言,去感受作者独具匠心的表达。
典型的方法。阅读需要方法,写作需要方法,理解课文同样需要方法。而阅读与写作恰恰是语文学习的双翼。课堂中,罗老师紧紧围绕“教会学生如何选取典型”这个中心任务,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感受作者是如何把典型事物写具体的,为什么作者选取了这些典型等等。这其实渗透的是习作的选材问题。而后边的练笔环节,利用今天学过的“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方法写一写校园的早晨,恰恰是渗透了选材后如何组织语言的问题。这都是语言训练,习作训练中的典型方法指导。
典型的阅读方式。这在郭老师的课堂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一些。“抓关键字词,读懂内容;紧扣中心句,领会写作意图;借助资料,了解风情”。“三抓”阅读法,一以贯之,起到提纲挈领之功效。既习得了语言,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式。
岔开谈一下,关于“典型”的话题似乎成了今天辩论的焦点。台上台下,大家各执一词,我也保留自己的看法。当陈金铭老师采访六位学生“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留在脑海当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到了什么?)”学生们的回答似乎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并没有谈及课堂当中教师预设的目标(老师希望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典型”)。为什么学生通过了一节课的努力教学与学习,他们收获的仅仅是我们预想的一小部分呢?或许几位学生的回答不能代表全班学生的看法,但还是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我认为,语文课,我们教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哪怕抠得再深,拓得再广,方法再多,看似出现了很多所谓的“典型”,我们想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记住它,可结果未必。其实今天的两节课还有一个共性,也许都太理性了点。理性的分析与方法的呈现,尤其是方法的指导过于“强势”了,也就是说,我非得教会你们这个方法不可!这样一来,就显“认知”有余而“情意”不足,反而冲淡了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和特有的美感。而我认为,要想让学生记住“典型”,通过分析与方法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还要留下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对文字的情感,对威尼斯的情感。马克吐温的文字功底了得,尤其是最后一段,正像王雷英老师所说的那样:“多美的文字呀!我们为什么不好好读一读呢?”我觉得两堂课“读”的分量还应加重一点。因此,只有让语言文字通过真情朗读的展现,才是能让学生留下深刻“典型”的最好方法,也是孩子亲近文字的最好方式。也许这样以后再问学生同样的问题,或许学生会说:“我很喜欢这篇课文,这些文字简直是太美了。”我认为,这才是语文教学最终绽开的绚丽之花。
“辩课”,别有一番滋味,一个个观点的交锋,那是一盏盏明灯的烛照;
这也是一次“辨课”,让我们看清语文的本真,找到前方正确的路……
2012-4-26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9 01:34
于 漪
余映潮
唐建新
胡明道
程红兵
蒋念祖
张悦群
朱震国
曹公奇
丁卫军
刘湘玉
顾之川
张玉新
董一菲
李 震
曹津源
程韶荣
唐巨南
李迪明
冯为民
邓大林
程一凡
肖家芸
吴 泓
朱昌元
杨万欣
池军华
陈玲玲
王鹏伟
赵炳庭
范维胜
胡涛海
钟湘麟
陈维贤
李锦超
吴同和
纪 勇
任 玲
李春华
王 磊
黄礼先
王大绩
曾宪一
魏本亚
张宝童
党红英
严华银
张俊峰
朱则光
尤立增
张银华
陈胜全
宋如郊
郭惠宇
唐金龙
黄正瑶
袁卫星
曹兴戈
袁 菊
吴华宝
陈绍兰
张正耀
卞东华
刘菊春
赵克明
袁 健
陈永睿
黄高才
连中国
汲安庆
谭金芸
徐金国
邓木辉
尤屹峰
崔国明
李 燕
黄厚江
陈一鸣
陈 岩
袁 源
曹勇军
谭青峰
龚志华
胡家曙
李前尚
任海林
刘建琼
张国生
关景双
王帮阁
赵秋羽
张水鱼
赵福楼
卢军良
莫家泉
朱文成
黄 滨
李本华
陈继英
张斗和
王爱娣
华义平
陶年生
杨东俊
朱庆和
李 彬
杨 慧
冯齐林
董旭午
李珍霞
刘丽霞
郭志明
张华清
王尔楷
陈成龙
魏建宽
石 馨
何金英
黄荣华
余志明
吕振中
徐江
刘春文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