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看课有门道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9 20:24
标题:
看课有门道
看课有门道
——“公开课”三类说
朱文君
公开课是中国一种特有的教学研究形式。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聚集一堂观摩现场教学。这种形式好不好,至今学术界仍争论不休。但不管怎样,这种“公开课”现象近二十年来一直经久不衰。因此,与其去追究其存在的合理性,倒不如从“看课”的角度来作一番审视。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堂公开课下来,会看的往往深受启发,不会看的甚至适得其反。一个主要原因是看课者始终以单一的评判视角来看课。其实,不同类型的公开课,应该用不同眼光来看,用不同的评判标准来取舍。
公开课,我以为至少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名师课”。
“名师观摩课”不是通常意义的课堂教学,是名师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的展示,是教学理念、教学技术的浓缩。五六十分钟一堂课,其容量可能是常规教学的几倍。笔者于
90
年代初听过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上的一节作文课,贾老师借助一个小道具——橘子,引导学生从说出一个词到扩成一句完整的话,从写好一句话再扩展到写几句连贯的话,从把一段话写具体到最后写成一篇生动的小故事,一堂课下来,几乎完整展现了小学阶段作文教学从说话写话到布局谋篇的全过程。笔者受益匪浅,但回去后,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就不是一节课的事,而是一个学年,一个年段,甚至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事。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名师课”好比
T
型台上的时装展示,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理念、一种趋势、一种创意。模特们无论是装扮、体态、表情无一不体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是设计师预测潮流趋势,推崇时尚元素的“浓缩精华”。你看,明年流行金属色,模特们便从头到脚闪闪发亮,加上夸张的台步,给人强烈的感官冲击。可倘若有哪个女孩子把这样一身照搬到现实中来,金光四射地招摇过市,恐怕马路上的人全都要被她吓跑了。正确的做法是提取其中的一些元素为我所用:选择有光泽感的面料,配合金属色泽的饰物等等。最聪明的女孩知道把这些元素恰到好处地融进自己的着装风格里,让自己看起来既时尚,又有个性;既扮靓,又不盲从。
看“名师观摩课”也一样,机械模仿,全盘照搬,既不可能,也不现实;认为没法学,干脆全盘否定,这样的态度也要不得。欣赏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汲取其中的教学元素,融进自己的教学中,完善自己的教学,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这才是看这类公开课的正确态度。
第二类是“评比课”。
现在的中青年教师可能都或多或少地参加过各类教学评比。不少“名师”也是在这样的教学评比中脱颖而出。
教学评比大多也是以公开课形式进行。评比的目的不外乎促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岗位练兵的意思。由于教学评比大多是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因此,参与评比过程的往往不仅是教师个人,还包括所在地区、学校的教研人员。某种层度上,它也是对地区、学校教学理念、教研水平的考验。“评比课”的评分细则往往涵盖学科教学甚至教育的各个方面,旨在全面考察教师的教学技能,学科素养。因此,这样的课上,教学行为更多的是从展现教师全面综合的教学素养出发。
这类课看什么?一看教师素养,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看课堂驾驭能力,看组织实施教学的策略。二看教学设计,由于这类课往往集众人智慧于一身,细看设计,可以发现设计中的许多极具操作性的可取之处,也可以看出执教者体现该设计意图的不同水平。两相联系,有心的老师一定能悟出教学成功的秘诀来。
“评比观摩课”更贴近一线教师的实际水平,看这类的课,尤其是青年教师应多比照自己,认真反思,对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大有裨益。这就好比看师哥师姐师弟师妹演练功夫,一个师傅下山,一招一式出来,是真功夫还是花拳绣腿,只要用心都能看个真切。轮到自己了,扬长避短,兼收并蓄,自然能更胜一筹。
第三类是“研究课”。
顾名思义,
这类课以研究为目的。事先确定研究专题,通过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在实践中解决实践问题。这是当前新课程理论,校本教研理念倡导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
如果说前两种公开课,既看课,也看人,那么“研究课”则重在看课,而不看人;如果说前两类课讲求现场的课堂效果,那么“研究课”则更关注呈现的研究价值。事实上,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公开课应该属于“研究课”范畴。而我们也应该倡导上这类公开课,这是让广大的一线教师,走上研究之路,在教学现场中研究教学问题,在教育行动中捕捉实践智慧,提升专业素养,获得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因此,看这类课,之前首先要了解:通过这一堂课,研究者力图解决什么问题或发现什么问题,在看课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发现课堂生成的新问题,在看课之后,要能作比较深入的教学反思。这类课,强调研究过程的延续性,一节课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再来一次,连环跟进,形成序列。这类课,作课的和看课的都是研究者,更有利于集体研究,有利于研究团队的形成。一句话,这类公开课,因其更关注研究过程,更强调全员参与,更有助于实际教学的研究,而必将成为公开课让更多的教师所接受并尝试,从而走向更加良性发展的新趋势。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