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小学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与对策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4 06:36
标题: 小学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与对策
小学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与对策
转载▼


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是所有教师的共同心愿。特别是当我们面对初入学堂的小学生时,更希望在他们洁净如白纸般的心灵上,浓墨重彩的渲染辉煌的人生底色。然而,当我们冷静的反思我们的教育时,就会痛心的发现:有些学生经过教师的“教育”后,不仅未发生预期的发展,反而开始“逆反”了:凡是教师说的,他都反对。教育在这样学生的身上出现了向相反方向的逆转;有些学生在教师的高压下虽收敛了某些教师禁止的言行,却产生了更大的心理问题,最终引发了更大的道德问题;有些极端的学生竟然因为教师不当的教育,选择了永远的离开…。种种迹象表明,某些教师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与其教育初衷的背离,甚至在客观上产生了与其教育初衷截然相反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教师的愿望是良好的,但却因出现了与教育目的相背离的相反效果,而使人不得不对有些教师的教育进行认真的审视。从相反的实际后果追溯产生这种后果的教育,很容易使人看到一些在某些教师身上存在的带有一定共性的现象,即由于教师观念的、自身素质的、方法的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一些教师的教育正发生着远离教育目标,甚至反向发展的现象。笔者把这种现象称为反教育现象。
一、小学教育中存在的反教育现象
1、揠苗助长般的高期待。教师对孩子适当的超越正常水平的教育期待,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但如果期望过高,超越了孩子身心发展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造成伤害。有的教师不顾孩子的年龄与生理特点,生硬的用大孩子的标准要求他们。要求他们像大孩子一样长时间的坐在桌前学习,使他们过早的为“分”所困、为“分”所累。这是一种不顾孩子天性、违背教育规律的短视行为。这种行为无异于揠苗助长。其后果是,使得一些本来很有发展的学生,在教师的过高期待下受到了伤害:这个年龄段在快乐的生活中应得的良好的情感体验未得到,应有的兴趣爱好未发展起来…。这对其后继发展会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有的学生在教师的高期待下,因自我压力太大,考试时竟钻到桌子底下逃避。有的小学生不堪重负,离家出走。这些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剧。
2、“好孩子”的教育价值取向。有一些小学教师,评价学生品德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听话、是否遵规守纪。只有听话的、遵规守纪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这实际上是对学生个性与独立意识的压制,是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人的独立精神、批判精神格格不入的。而且,有些学生为了讨好老师,在校一样,回家又一样;当面一套,背后又一套。这极易使学生形成双重人格。
3、非道德问题的道德化处理。一些小学生犯的错误,有时是因为他们的记忆、行为能力还处在发展期,还很弱。他们的有些错误是品德形成时的记忆方面的问题,而不是道德品质问题 (1)。而有些教师却以道德的观点对待,用处理道德品质不好的学生的办法处理这样的学生。结果,使一些学生不仅未按教师预期的方向转化,反而产生了心理问题,并进而真的出现了品德问题。
4、功利化的价值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价值引导决定的。积极健康的价值引导会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反之则会使学生形成不健康的价值取向。不容乐观的是,在目前的小学校园里,存在着很多功利化的价值引导。有的班主任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大造“唯学习成绩决定论”的舆论氛围。学习好的可以自己挑选座位,第一的先挑,然后是第二的、第三的…。学习好的即使是犯了错误,那也是美丽的错误。参加竞赛、评上三好是为了上重点中学有优先权。班级评选“小红花”活动,也要看谁为班级捐款多…。如此等等。把原本教育学生的手段变成了学生追名逐利的手段,使他们从小就被功利束缚住了手脚。
5、病理性说服教育(2)。即以达到使受教育者接受某种观点为唯一目的,为达此目的,不惜改变事物真相,并以某些道理加以引导从而达到改变对方行为或选择的目的。这种教育的出发点是控制受教育者的理解而不是帮助他们理解。例如,一个对电脑很感兴趣的学生,教师为防止其迷恋网络游戏,就反复向他灌输网络的消极影响方面的信息。这名学生被老师反复说服教育,终于认识到:网络原来是万恶之源。从而自我抉择,毅然远离了电脑。这是典型的“说服教育”。学生被说服后,自愿做出新的行为变化,且符合教师说教的预期目标。但教师在向他说教的过程中,却有意回避了网络的积极作用及如利用得当,则会促进人的健康成长等信息。这种说服教育虽然有短期的效果,但从长远角度看,当学生跳出教育情境进行客观分析时,或客观事实让学生感觉到接受教育对自己不利的后果时,学生就会从内心排斥、甚至全盘否定教师的所有教育。
6、过苛的要求。比较典型的就是罚抄现象。处在儿童时期的小学生,在写作业时犯一些错误的正常的。这些错误中的大部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但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引起足够的注意,竟然要求学生错一个字抄写一百遍,甚至抄一本。这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严重摧残。
二、反教育现象的成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一些思想、观念逐渐成为了社会的精神主流。市场经济时代的实用主义逐渐取代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理想主义。人们在对权、名、利、钱、功、德、言等的权衡比较后,更多的选择了权本位、钱本位的价值取向。人们逐渐的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转向了即时享受。凡事只问目的,不问手段;只看眼前,不计长久。这种思想观念同样也影响了一些教师的教育观、质量观
2、教育评价的错误导向。如今看一个地区、一所学校办的好坏,主要看升学率。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也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指标。素质教育尽管已倡导了多年,但如果没有与之相配套的考试评价机制,也只能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3、师德滑坡。教师教育不当、反教育现象的产生固然与内外环境的影响有关,但那毕竟是外因。而师德滑坡才是反教育现象的产生的重要内因。师德滑坡使教师只重眼前,不计长久;只问暂时的名利,而不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师德滑坡也使教师不注重钻研业务,导致育人能力低下,出现了一些“好心办成错事”的不良现象。
4、教师教育观、学生观的偏失。在有些教师的眼里,教育就只是要学生遵规守纪,就只是要高分;学生就应该是绵羊、是知识的容器、是教师价值的体现形式。就是在这种教育观、学生观的指导下,他们不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生硬的揠苗助长。
5、教师从教所必要的条件性知识的缺乏。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3)。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教育成功的保障,有些教师正是因为对条件性知识的缺乏,才出现了诸如“非道德问题的道德化处理”等反教育现象。
三、解决对策
1、加强师德修养。自觉抵制着物欲横流时代的各种诱惑,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以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向人们形象的展示着中华传统美德的无穷魅力。
2、    端正教育观、学生观,做人类灵魂工程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是仅看到学生的“分”,而是更关注影响其一生的“灵魂”。不是就课本而课本,就教育而教育,而应像工程师一样为学生的未来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要目光长远,不是盯住眼下的一次考试,而是更看重10年、20年、30年后社会对学生的需要。不要被“分”的小利所束缚,而是把热切的目光投向决定学生一生“分数”的品德与素质。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能力与科学的精神。
3、    努力学习,提高育人本领。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功底,并总能用最恰当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品德进行科学的引导。把教育过程看成实现教育理想的舞台。

(1) 徐惠英 人格教育论 学苑出版社 2001,6 第166页

(2) 石欧 德育困境中的病理性说服教育及其诊治原则 浙大知行网 2001

(3) 关文信 当代教育新视野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4 第60页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