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吴永军论文成果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5 20:13
标题: 吴永军论文成果
吴永军论文成果

发布日期:2011-05-27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网
     1.我国教师专业化研究:成绩、局限、展望.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10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二期“论点摘编”收录;
     摘 要:教师专业化研究是近年来教育研究中的热点课题。我国大陆地区教师专业化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对教师专业化的界定、专业化内涵及其结构、专业化过程、促进专业化的因紊等几个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该项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如就1与质而言,成果多而且杂,缺乏有效的整合;受西方相关研究影响太深,本土化研究范型亚待强化;许多成果主要集中在“名师”研究上,对面广圣大的普通教师关注不够。未来该项研究将呈现本土化、超越技术、去精英化等趋势。
      2.关于我国大陆地区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 2007年第11期全文复印;
     摘 要:近年来,我国大陆地区教师专业化研究成为教育研究中的“显学”,但这些研究的成果多而且杂,缺乏有效的整合,同时还存在如移译性、思辨性、技术理性本位等问题,今后一个阶段我国该项研究将沿着本土化、德性论的回归、去精英化等方向发展。
     3.乱花渐欲迷人眼——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看语文的本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7期B刊;
      4.我国大陆地区教师专业化过程研究述评.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4期B刊;
     摘 要:教师专业化是近年来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而专业化过程的研究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它对于探索教师成长规律具有重要价值。我国大陆地区该项研究包括发展阶段研究、特定阶段研究、教师类型研究等,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评析。
      5.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范式、途径、方法.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12期;
     摘 要:教师专业化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本文对我国大陆地区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范式、途径、方法因素研究进行了梳理。
     6.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小学教学参考,2007年第9期;

     7.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基础.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5期全文刊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8期全文复印;《教育文摘周报》2006年9月6日摘登。
     摘 要:新课程提出“创新取向”的培养目标,并不是要忽视基础。实际上,新课程十分强调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才是新课程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基础。我们要重新设定和培育新的基础。它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二是知识与技能层面,三是学习习惯和方式方法层面。
     8.当代西方课程社会学的新发展.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6年第4期全文复印;
     摘 要: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当代西方课程社会学研究,在80年代以后尽管有衰退之势,但还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对课程改革及课程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的研究得以双向深入开展;研究的阵容、地域、规模以及内容都有所发展;课程社会学研究上的“制度性区分”正在得到弥合。
     9.赋权·增能·建构自主课堂: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3期;
     摘 要:赋权,增能,建构自主课堂,是我国改革开放&’多年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在课堂教学改革上的价值取向。建构自主课堂,自主学习是核心。自主学习从哲学层面上讲,是由主体性为内核,以自决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从教学论角度看,自主课堂是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相统一的课堂。建构自主课堂,必须超越“技术层面”,树立整体思维。
     10.再论新课程教学核心理念及其有效性.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期;《中国教育科学》(中国教育学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全文登载;
摘 要:新课程在教学方面具有三大核心理念,即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这些理念对于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这些理念在指导我们重建课堂教学时也表现出限定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必须全面辩证地认识到这些理念的价值及其有限性。
     11.其实有很多误解:接受式学习再认识.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5期;
     摘 要:人们在谈到学习方式时,总是倾向于否定接受式学习,这其中有很多误解,如把接受式学习等同于机械学习或被动学习。其实,接受式学习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也有明显的局限,正确认识和合理定位接受式学习,有利于由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向接受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相结合的多元化学习方式转变,这既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学习方式多样性的需要。
     12.试论学习方式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摘 要:学习方式对于儿童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学习方式将深刻地影响儿童不同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哲学意义上重新认识和深刻理解学习方式的本体价值、方法论价值和社会价值,从儿童很小的时候就关注他们的学习方式,将之作为儿童成长中的重中之重予以塑造。
     13.超越技术:学习方式转变的回家之路.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4期;
     摘 要:当前,很少有哪位教师没有意识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在观念层面上都能把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但是,在谈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时,许多教师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只关注自主、合作、探究的操作规程,关注运用中的技术和技巧。不可否认,“技术层面”上的探索必不可少,否则,观念就容易落空。但是,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应当将学习方式的转变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决不是简单的技术所能解决的。因此,我们要超越技术,甚至要跳出学习方式本身看学习方式的转变。
     14.教学设计:影响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6期;
     摘 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根据作者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重点关注情境、问题、对话与互动,力求把教学设计看成是开放的、多元的系统,让学生、家长参与教学设计。
     15.难逃厄运的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产生与发展探微.现代教育论丛,2005年第2期;
     摘 要:曾几何时,接受式学习成了学校教育中主导的甚至是惟一的学习方式,被人们顶礼膜拜,不加思考地加以接受、传承。进人现代社会,人们逐步发现接受式学习的严重弊端:当代社会,人们更是不容于接受式学习,它已成了过街老鼠,难逃厄运。其实,接受式学习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它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方式的特定性质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深刻反映,即使在今天,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的存在与发展更是有一定的历史现实性,我们不能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但要对其进行改造。
     16.再论影响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20期;
     摘 要:新课程启动以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人们关注的“亮点”之一。要切实改变学习方式,深刻理解影响学习方式的因素是基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影响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如社会因素、学生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并对其影响学习方式的机制进行了剖析。
     17.再论学习方式对于新课程的意义.教育科学,2004年第5期;
     摘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新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有利于课程范式的转变落到实处 ,有助于教学观及其模式的改变 ,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8.再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核心理念.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3期;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校本课程开发无疑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专家学者纷纷出版专著对其进行系统阐述,许多学校也热衷于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所谓“校本课程”,但这其中不乏“散乱的活跃”,“校本课程”沦为“校长课程”、“编校本教材”的趋向日益明显。因此,冷静地思考一些关键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于我国今后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语文建设,2003年第11期;
     摘 要: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层面上出现了许多新气象:抛弃了“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这些在改革之初无疑都是令人欣喜的。但是,由于对新理念的误解,或教学中操作失当,过分突出对教材的“重组”,有些教学游离于文本,任意“生成”,使语文教学在“散乱的活跃”中失去了本该有的价值。笔者认为,就新语文的阅读教学而言,既要摒弃传统的“以本为本”、死磨硬缠、机械训练的做法,又要给文本合理定位,其教学策略应该是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的统一。
     20.课程改革呼唤理性精神.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3年第4期全文复印;《中国教育科学》2005年全文登载;
     摘 要:课程改革是一项精心设计、组织、实施的系统工程,有必要让理性精神贯穿始终。课程改革中坚持理性精神的实质就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善于反思,独立思考,不盲从权威,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把课程改革看成既是合目的性的实践活动,更是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当前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如传统与现代、基础与创新、标准与多元等,尤其要坚持理性精神。
     21.试论课程改革视野下的好课观.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7期;
     22.再论小班教学的理念及其相关策略.现代教育论丛,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7期全文复印;
     摘 要:近几年来,小班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之一,有关该领域的文章也层出不穷,但多数文章只是小班教学的经验介绍,鲜有理论层面的探讨。本文拟对小班教学的核心理念及在课程与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相关策略给予进一步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学者及广大一线教师。
     23.新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人民教育,2003年第23期;
     摘 要:近两年的课程改革中,陆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现阶段课程改革的认识、实施新课程中出现了偏差等方面。实事求是地指出并分析这些问题,提醒人们注意,有利于新课程持续、健康地发展。
     24.语文教学案例评点.语文建设,2003年第8期;
     25.语文新课程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教育评论,2002年第5期;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已逾一年。在这一年中 ,广大实验教师和研究者们一道抱着科学实验的态度 ,孜孜以求 ,兢兢业业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笔者在这一年中多次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专业支持工作 ,了解了比较多的实验区的情况。本文拟就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有关问题谈点看法 ,以就教于专家学者和广大一线教师。
     26.关于研究性学习若干问题的再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10期;
     摘 要:在当前研究性学习“炙手可热”的态势下,进一步冷静地思考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诸如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究竟何在、其“课程”价值与“学习方式”的价值如何定位、如何个性化地实施研究性学习以及其局限性及相关对策等等,对于我国今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7.知识经济对教育改革的影响:一种社会学分析.现代教育论丛,2001年第6期;
     摘 要:近十年来,基于“知识经济”(lazowledge,my)的影响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我国大陆地区的教育改革风起云涌,高潮迭起。政府、民间、中小学无不对教育改革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在进人21世纪之初,对教育改革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无疑是十分必要的。限于篇幅,本文拟从社会学角度对教育改革涉及到的几个主要问题作简要分析。
      28.学科知识结构的社会学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第7期
      29.课程结构的社会学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摘 要: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课程结构所蕴含的社会学特征。课程结构主要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 :宏观层面主要考察权力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学校课程配置中的作用 ;中观层面主要探讨不同学科之间地位呈“阶层化”的实质 ;微观层面则通过对学科内部知识结构的分析 ,揭示其蕴含的价值取向。
     30.对教育评价的若干社会学分析.现代教育论丛,2000年第2期;
     摘 要: 从社会学角度看,教育评价的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标准给学生“贴标签”(labeling,又称“标定”),并授于不同知识的过程。教师这种“标定”的社会行为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学业,使其产生分化,成为“社会分层”的“预演”与基础。本文将运用社会学的“标签理论”对教育评价作社会学分析。
     31.近二十年来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研究主题变化的分析,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November-December,2001/VOL.34,NO.6,2002 M.E.Sharpe,Inc.ISSN 1061-1932/2002(国外(CSSCI)权威期刊)
     32.中国大陆、香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1期;
      33.关于学生社会性素质培养的若干思考.现代教育论丛,1999年第4期;
      34.课堂教学中文化结构的社会学分析.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1998年第6期全文复印;
      摘 要:课堂教学中文化结构的社会学分析就是运用社会学原理揭示该文化的社会构成、社会学特征及其构成之间的有机联系。课堂教学中文化的社会构成可以从多维度来分析,从文化自身的价值取向看,既有规范文化,又有非规范文化;从文化的“相对社会地位”看,包括了主动文化和受抑文化;从文化的知识特性看,则又可区分为学术性文化和日常性文化。
      35.课堂文化生成的社会学分析.江西教育科研,1998年第1期;
      36.课堂教学中文化冲突的社会学分析.现代教育论丛,1997(6)
                 
      37.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的若干理论思考.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1997年第9期全文复印;《新华文摘》1997年第12期全文转载。
摘 要: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应当是教育内容现代化,即课程现代化。而课程现代化的实质是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价值来统摄课程编制,更好地解决“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儿童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使课程系统诸要素在结构性地联系中展现整体效应。本文在基础教育范围内,对课程系统涉及的课程观念、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传递、课程评价等诸要素进行了若干理论分析。
     38.当代教育社会学研究趋向透视.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第6期;
     摘 要:随着社会学研究视角从宏观到微观的转换,当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重心也从过去的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教育的社会功能等宏观课题转向学较以及班级中的一系列微观课题,其中班级的社会学研究、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以及课程的社会学研究就构成了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当代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三大热点。
     39.课程分化的社会学分析.江西教育科研,1996年第2期。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