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音乐中的思想来自何方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4 22:31
标题: 音乐中的思想来自何方
音乐中的思想来自何方
   
       这两天,随便挑出巴赫的几首康塔塔来听。巴赫的这些作品,充满了富有魔力的旋律,让人欲罢不能。从结构来说,康塔塔作品多数比较程式化,而这程式,本身就是音乐语言的一部分。
   
    大家都知道巴赫的伟大,不仅仅在其程式和技术元素中,似乎还在其“思想”——我们喜欢把音乐中的某些元素称为“思想”或者“精神”,那么它来自何方呢?
   
    思想这个东西说起来十分空洞。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它也许涉及整部音乐史甚至艺术史。窃以为,声音并非表达思想的途径,语言才是。但声音在生活中跟情景和情绪的上下文相联系,故可“感染”思想,或者说,感染了对思想的联想。西方音乐史上,比较早成系统、被记录传唱、有意识写作的,是教堂音乐,而教堂音乐的歌词和声音的联系,就是以后音乐文本性的基础。纯音乐元素比如和声、旋律等等,在歌词和情绪的反射下,形成并吸纳了程式,而程式本身,可以在某些条件下成为较大单位的技术元素。比如上面说到巴赫康塔塔中的反复、圣咏的套路等等,这些习惯本身,就在叙述和启发着情绪。
   
    巴赫的大量声乐作品,都以圣经的故事或信仰的情绪为指导。如果一定要分类,这些确定的文本内容大抵可以算是他的“思想”。但是,思想虽然跟声音有所互动,却又是有误差和偏离的互动,好比空间两个方向的电子云相交错,既不完全对准也不完全相反。所以,“思想起源”说来简单、可解释,但它被音乐的技术语言带领之后,会出现包裹思想的“光晕”,这样一来,音乐的思想之间,不再有清晰的轮廓,无法被文本确切描述。不仅如此,技术手段的复杂化,也复杂着它们的情绪来源。比如贝多芬晚期的作品,那样强有力并且“随心所欲不逾矩”,它引发的幻想可能在局部彼此矛盾,但仍能生成相对完整的结构。这种高难度的技术成品,无法跟生活中的简单情绪变更形成反射,故不易被听者吸收。事实上,经常听复杂音乐的人,自我情绪感受和表达也会被细化、复杂化。比如,“悲”和“喜”之间的区别,可能不是音量、音色而是“上下文”的区别。即使那些“纯音乐”,比如巴赫的大量键盘作品,虽然没有文本内容,但仍离不开听者的情感经验。历史上,器乐的发展总是晚于声乐。音乐总是从歌唱开始,直到趋于复杂,其中某些元素可以被孤立地强调。欣赏者的情感经验,对器乐更加重要。
   
    总之,音乐中的思想虽有不确定性,但并非绝对不可分析。并且,“非音乐”,比如宗教、文学、绘画、社会生活、情感经验等等,正是音乐中的思想的来源。音乐可以表达什么思想,跟时代有关,因为思想要借助当前人们的情绪联想习惯,才可形成。其他艺术形式从道理上类似,但“不确定性”的程度可能有异于音乐,比如美术,跟音乐相比毕竟比较形象,跟生活经验有直接的联系。
   
    音乐中技术元素的重要,本文限于篇幅,不作展开。假设作曲家在盖一座楼的话,那么音乐中的所谓思想是镶嵌在石头缝中的水泥,而技术元素是那些石头。两者互相扶持和带领,一起长高。

日期:2007-12-16
作者:管风琴 来源:文汇报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