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文字中有什么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9 11:17
标题: 文字中有什么故事
文字中有什么故事

作者:瘦 猪

    唐诺赞同俄国文学批评家巴赫金的观点:“语言是社会习俗的印记。”现在年轻人对各种牌子的汽车如数家珍,他们的熟稔程度和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对草原上奔腾的骏马一样。汉字是活的,有孕育、出生、成长和死亡的过程,其中还有不可预测的转变,就像追忆某个人的一生,里面有故事有悲喜,甚至有传奇。
    《文字的故事》(唐诺著)开篇说甲骨文的“望”字,是一个人站在高处或石头上举目远眺。这个形态,令我一下子想到了“望夫石”的传说。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为什么至今有许多字我们不能看懂?小时候认字,大人总是这样说,画一条线,是大地,再画一个圆,里面有个点,是太阳。加起来就是“旦”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具表象的文字,当年新文化运动时,傅斯年、鲁迅等人激烈地主张废除汉字实行拼音文字,虽有特殊的历史背景,但绝对是像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行为,幸亏没有实现。
    在象形、会意和指事阶段的汉字,“每个字都像一幅画,值得用画框框起来观赏”。事实上,汉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我们因此拥有了王羲之等人留下的书法艺术瑰宝。一个简单的汉字,比如“昔”,甚至可以涵盖中外的神话传说,只要你按照它的本意和字形去想象。大水淹没太阳,就是“昔”,唐诺据此想到了诺亚方舟的宗教故事。这么神奇的字,究竟是谁发明的呢?当然不是仓颉,除非他是伯奈特眼里的那个“闲坐观赏、无所事事的人”。马克思认为这是对的,只有吃饱饭、闲暇的人才有心情鼓捣这些费脑子的东西,而并不全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发明创造来自劳动。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就发明文字的事,我和唐诺一样,坚决支持马克思的“有闲创造说”。
    汉字有色彩、温度和质感。它至简至繁,瑕瑜并存。《文字的故事》是一本具有现代思想的中国文人对汉字的解读,我们能看到低垂稻穗般的哲思,能看到扶摇直上九天的酣畅,也能看到本雅明的自由和马尔克斯的魔幻。而我最欣赏的是作者不动声色的讽刺,将汉字的含蓄和直观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摇曳生姿的汉字王国里,我们心驰神往、腋下生风。这感觉也像个汉字:三伏天里一个人张开双臂,腋下画叉,代表亚麻衬衫或冷气——“爽”。汉字的生命力很强,比如网络流行的“囧”,原貌是一个圆圈里画四条略有弧度的线条,指有花纹的窗户。它如果知道3 000千年后自己表示的意思,它的表情一定很“囧”。
    把列维·斯特劳斯背上修补筐里有限的家什拿出来,比比划划、东凑西拼。这叫人发笑的样子,恰好是一个汉字“德”。“德”字的原初相貌就是在十字路口中间画只好奇的眼睛。宋代已降的道德家绝不接受这样社会闲散人员做“德”字的广告代言人的。唐诺讽刺说:“今天的德字,除了用在励志性的命名外,寸步难行。”
    唐诺是台湾文学批评家,他以严厉著称,常说台湾的好笔没有几支了。他在内地出版的著作极少,我们看到的多是他的太太朱天心的文字。《文字的故事》必定给我们带来惊艳之感,和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一样,绝对值得韦编三绝。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