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百度百科:刘铁芳教授简介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30 01:47
标题: 百度百科:刘铁芳教授简介
刘铁芳,男,1969年生,湖南桃江人,1986年中师毕业,1990年入湖南师范大学,于1994、1999、2003年获教育学学士、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湖南师范大学“两课”重点学科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985”团队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曾在《读书》、《书屋》、《天涯》、《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高等教育研究》等刊发表学术论文、思想性随笔100多篇,著有《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湖南大学出版社)、《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大出版社)、《守望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走在教育的边缘》(华东师大出版社)等,主编《追寻有意义的教育》(湖南师大出版社)、《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华东师大出版社)、《新教育的精神——重温逝去的思想传统》(华东师大出版社)等,主持学术集刊《教育人文辑刊》(华东师大出版社)。
  刘铁芳教授长期从事道德哲学和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研究领域宽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追求精神,有深切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对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学领域内的基本问题和热点问题十分敏感,在广泛涉猎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其从90年代中期以来就开始对教育与生活问题作深入探讨,力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大力倡导教育与教育研究本身的人文关怀,从教育与生活基本关系入手,深入触及教育与人、世界、生活价值与意义、历史、文化、传统、语言、道德、人性的关系以及教育中的公正问题。近年来,又在对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深刻把脉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如何应对时代的虚无主题,力求重温古典教育传统。同时,把教育人文思考的触角延伸到乡村社会,深入探求乡村教育的内在人文机理,并把对乡村教育的认识置于整个现代教育体系之中。
  其良好的文学素养,哲学和教育学相结合的知识背景,和研究方法上的优势,使其在教育哲学、道德教育哲学,尤其在个体生命与道德教化之深层关涉的问题研究已自成一家,成为近年来脱颖而出的一位以思想性见长的青年教育学人,其颇具特色的问题视角和话语方式,在国内教育学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主要论文  刘铁芳主要论文一览表
  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教育研究》1、人、世界、教育: 意义的失落与追寻教育研究 1997.82、当前教育理论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教育研究 2002.63、教育如何走向哲学教育研究 2005.44、教育研究中的人文意蕴教育研究 2008.115、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的三重指向教育研究 2010.3 《中国教育学刊》1、试论教育中的交流及其阻隔中国教育学刊 1996.3 《高等教育研究》1、走向交往对话的道德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03.62、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的大学品格高等教育研究 2005.33、自我认识的提升与个体价值精神的超越——论当代教育中的价值引导高等教育研究 2006.124、当代教育的形上关怀高等教育研究 2007.45、哲学生活与大学教育 高等教育研究 2008.26、教育哲学意识的开启与日常教育生活中的价值自觉高等教育研究 2010.3 《教师教育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试论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3.52、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63、教育学话语的现代性转向与生成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8.54、必要与可能:教育学范式的打破与话语的更新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7.55、试论教育研究的人文关怀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7.46、生活意义的失落与当代教育的使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7.2
  新华文摘全文转摘论文1、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探索与争鸣 2008.5,新华文摘2008,16 国内知名人文刊物论文1、小心地守护学校的历史读书 2007.12、“打造”身体的“幻象”读书 2002.43、忏悔就是忏悔读书 2002.14、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读书 2001.125、我们怎样“思考”与“说话”读书 2001.76、持久地承负作为公民的责任天涯 2008.57、乡愁意识、还乡情怀与经典教育天涯 2008.18、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 天涯 2007.39、爱与责任:向灾难而生的教育精神书屋 2008.710、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书屋 2006.1011、面对我们生命中“平庸的恶”书屋 2006.812、大学的中心在哪里书屋 2004.713、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书屋 2002.814、质疑创新教育书屋 2001.11 其它国内重要教育理论刊物论文1、从柏拉图洞穴隐喻看哲学教育的可能性教育学报 2008.42、生命的叙述与倾听:试论道德教化的对话性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33、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试论传统道德教化价值目标的现代性转向 伦理学研究 2004.24、从独白到对话:传统道德教化的现代性转向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15、从“说服”到“启发”:教育学研究的两种范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56、沉重的书包与教的权力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9.4
  刘铁芳2004年以来主要著作(主编作品)
  个人学术著作1、《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32、《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3、《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4、《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5、《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个人教育随笔文集与讲演录1、《守望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2、《走在教育的边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21月3、《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刘铁芳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4、《教育生活的永恒期待》,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
  主编作品1、主编思想性教育辑刊《教育人文》,已出两辑:《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重温古典教育传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2、主编教育人文学术丛书,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金生鈜:《保卫教育的公共性》;张琨:《教育即解放——弗莱蕾教育思想研究》;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
  3、与唐凯麟教授合作主编教材:《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4、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教育人文”两本:《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新教育的精神——重温逝去的思想传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5、与钱理群教授合作主编乡村教育读本:《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
  6、主编教师叙事文集:《追寻有意义的教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7、国标教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思想品德》(7-9年级)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题组核心成员,副主编。


扩展阅读: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30 01:50

==帅哥刘教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30 01:51
读《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  2010年07月15日  作者:唐泽霞   来源:中国教育报
  重拾教育实践的内在精神——读《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

  正是基于对现时代种种弊病的深刻洞察与对理想教育的执著追寻,作者着力于现代性价值重建问题,不断回溯人类精神的源头,寻求当下中国教育精神性重生的基础路径


刘铁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几乎一口气读完刘铁芳的新书《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竟无语。只感到一种满盈的充实、安详与感动,更有灵魂欲向上飞升的冲动与渴望,然后便是一阵某名的沉重。多年以前,在阅读刘铁芳的教育哲学课堂实录时,就曾对他“只有依靠作为主体内心的坚持来通达人生理想彼岸”的哲学情怀深感震撼。今天,在细读完他的新书后,这震撼更转为一种深深的认同。

  在回溯中寻求教育精神性重生的基础路径

  在书中,刘铁芳多次提及,如今,技术主义、物质主义宰制一切,人格的均一化、同质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娱乐至上,消费至上,人们日渐丧失了对于崇高与卓越的追求,媚俗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境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面对时代的困境与教养性的危机,一方面作为同时代的个人,作者能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病症,对无所不在的虚无与平庸的侵蚀深感痛心;另一方面,作为教育的思想者,面对时代的种种病症,作者不止于批判揭露,而是试图寻求突破之路径。这种努力,并非立足于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而是清醒地看到了遭遇无所不在的现代化侵袭后直接应对教育现实问题的徒劳与有限。

  在这个意义上,刘铁芳的思考与言说不仅仅是单纯回应时代危机,而是“直面人类精神生活之幽暗所在”。这是一条返回之路,一条幽微之路,更是一条孤寂之路。通过这条路,作者上溯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下承蔡元培、杜威,将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资源一一化为绵密的精耕细作,充分彰显其深厚的古典学养。印象较深的是对自然教育、现代教育发生与发展的系统梳理,诗性教化与理性教化的不同作用及合理位序问题,对“技艺”、“自然”等关键词独具一格的理解与阐释,以及对于时下流行的概念,诸如“儿童本位与成人本位”、“教育回归生活”等,甚至对现代人文教育本身等切实而审慎的反思与批判……

  作者的所有努力是致力于将人的完整性诉求作为现代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并提出了具体路径:以促进教育实践主体的哲学思考为基本出发点,以人的自我认识为基本线索,以自然作为教育的起点,以博雅的文化作为教育的内容,以积极的交往与活动引向对他者的关切,以积极的行动走向公共生活。这中间的路径十分明晰,即在延续民主与科学作为现代教育的两大基本主题的前提下,重申教养性教育的三大主题:自然教育、经典教育、公民教育。这三大主题作为教养性教育的三驾马车,构成了教养性教育的关键内涵,由此给时下无所不在的职业性或者生存性教育提供另一种教育生活的可能:强调以人的自由卓越、高贵健全来对抗人性的复杂与幽暗,并肩负起人类的责任,拯救时代的平庸空虚与堕落。正是基于这种审慎理智、严谨缜密的学理化梳理,而非简单的浪漫化情性化的激情吁求,使得作者的思考不仅具备令人信服的严肃庄重的学术气息,更因他深挚真切的情怀而令人叹服。

  在审慎的言说中敞开教育理想的空间

  刘铁芳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埋首书堆做穷经皓首的学者,而是在沉潜自身、投入地作学问的同时,尽可能地关切中小学教学实践,包括与广大教师交流沟通,诸如组织教师沙龙,引领教师阅读,亲临教育现场,很多时候我都曾有幸参与。据我的观察,近几年来,刘铁芳的致思方向与努力的重点一直是围绕当下教育的基本问题展开,他对当下林林总总的教育问题总能保持十分敏锐而清醒的思考状态,其锐利的思维触角触及当下教育的几乎每一个角落,对象上从幼儿园、小学到大学、从城市到乡村,内容上包括经典教育、自然教育、公民教育、生活教育、大学教育、乡村教育、教师教育……而对于经典教育的重视、对于教育哲学的倡导,一直是不变的主题。多年来不遗余力,勤勉踏实终成这部著作。

  因此,他的言说是有根的言说,而非不切实际的遐想与堆砌。纵观他的言说方式,印象最深的是审慎与节制、朴实与真挚。他的言说始终置于历史、文化、当下社会的三大视野,但又建基于个人的真切体会,绝不发宏大空洞的议论,不高蹈空谈,而是以平和温润的姿态,娓娓道来。刘铁芳不但在言说方式中体现审慎与节制的特点,而且在书中数次强调这二者的重要性。为什么审慎与节制如此重要呢?在结语中,刘铁芳点明“本书的写作不过是一种用语言来寻求教育理想的尝试”,他试图“用言说的力量敞开理想的空间”,他强调理想或言说不能等同于现实行动,理想与社会行动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所以,他反复申言“消极教育”的必要,并提出需要一种“审慎的理想主义姿态”。这里,作者强调理论言说与实践行动的价值差异,在我看来,一方面他清楚地给出了知识人的自我定位,另一方面也暗中回应了当下存在的一种盲目苛责理论专家所谓脱离实践的问题现象。这是其一。其二,面对教育行动的有限,面对生命发展的神秘,面对人性的复杂,我们要避免理智的僭妄,需要有所敬畏有所警惕,所以审慎是必须的。正是基于此,审慎与节制并非仅仅是一种谦虚的姿态,而更是一种必要的修养,一种理论思考的基本美德。

  在坚守中开辟一条人性的高贵与健全之路

  在价值虚空理想缺席的今天,刘铁芳十分清醒地意识到重提教养性教育“乃是一种南辕而北辙”的努力。他十分明白,自己总是慢半拍,总是落在时代的后面,这是一种不合时宜。与其说他的“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是回应时代危机所作的不懈努力,不如说是显明他自身置身时代之中的生存姿态,一种别样生活的可能选择。他明知,这种“知其不为而为之”是一种堂吉诃德的努力,是一种少数派,但他无疑坚守着这份理想,绝不随波逐流,而是执著坚韧地向前,尽管充满“犹疑”,但不乏信心,因为他已然窥见那条“为人性的高贵与健全敞开的幽微的道路”。

  这本身就是人性的美好与高贵,这人性之美散发出的巨大魅力,相信将点燃每一个读者内心之中所蕴藏着的理想与激情之火——如果他心中还有理想的火种的话。对于一线教师的我们,在这样的言说中将得到怎样的唤醒与启发?试想,首先绝没有告诉你到底如何做,诚如当下诸多告诉你如何做的书籍一样,虽然实用但难掩苍白。或许它会让你激动,让你思考,甚至让你“经历思想的眩晕与灵魂的挣扎”,让你感觉到那条“灵魂的幽径”,你或许会感激,又或许会怨恨,你会彷徨,也会犹疑,但不管怎样,你将重新认识自己,你将走在一条与以前截然不同的路上。这条路,或许是幽微的,但却是深刻的;或许是艰难的,但却是幸福的;或许是孤寂的,但却是热烈的;或许是复杂的,但却是丰富的。它将一直通向人性的美好与高贵。须知,这才是正道,这才是真正的“自我回复之路”,因为“认识你自己”原本就是最大的智慧!在这个意义上,此书的功劳真是善莫大焉。

  置身喧嚣与浮躁的时代中,每一个教育中人都无法回避这样的选择:是让心灵蜗居,还是真诚地面对这样一条狭长的灵魂之幽径,走一条“自我回复的心灵之路”。走,还是不走?确实是个问题。对于我个人而言,读完此书,答案已然清楚,因为那美的阶梯已经在脚下生长……(唐泽霞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30 01:52
教师应读的书籍(转自刘铁芳)

http://shanxi.gp2011.teacher.com.cn/GuoPeiAdmin/UserLog/UserLogView.aspx?UserlogID=164165

1.[美]亨特著:《心理学的故事》(海南出版社)
推荐理由:如果要选择一本心理学的入门读本,可以把本书作为首选。它讲了大量的严肃的“心理学”的故事,又以“有情节的故事”形式呈现出来。与之相关的推荐书目包括朱晨海编著的《天平上的心灵———实验心理学的故事》
2. [美] Harre著《他们改变了心理学—50位杰出的心理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了解某个领域最好的办法是从了解本领域的著名人物开始。本书精选了几个重要心理学分支的50位有影响的心理学家的生平与研究,如皮亚杰、弗洛伊德、维果茨基、杜威、巴甫洛夫、斯金纳等。
3.Hock著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这本书所收集的著名的心理学研究个案,既告诉你心理学的问题,也告诉你心理学的方法:你不仅可以由这本书了解心理学研究在研究什么问题,而且可以因此而了解心理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
4.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推荐理由:了解教育学的简单办法是“吃掉”、“消化”教育学领域几个著名人物,这个领域著名人物当然首推杜威。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其实并不是一本书,而是几本书的合并。这几本书也并不是杜威最有理论地位的书,但这几本书讨论的都是当时美国社会变化与教育变革的大是大非问题。从社会转型的状态来看,中国当今的社会状态与美国当时的状态类似,中国当今的教育状态与美国当时的教育状态也比较类似,这使本书特别适合现时代的中国教师阅读。
5.[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在教育学领域的著名人物中首选杜威的之后,接下来人们往往会想到苏霍姆林斯基。该书选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并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一些精彩条目,仍然保持“100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感动过中国教育界的几代人,他的建议和相关的故事现在仍然有持久的魅力。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杜威和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已经成为过去的“文献”。如果要在当代教育文献中推选一本经典性的教育名著,《学会生存》会会成为很多读者的首选。书中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鼓励学生“自学”、“终身教育”等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永恒主题。相关材料可参考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加]范梅南著:《教学机智》(教育科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告诉教师什么是“教育机智”:比如“保留孩子的空间”、“对孩子的体验的理解”、“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润物细无声”、“保护那些脆弱的东西”、“将破碎的东西变成整体”,“通过语言”、“通过沉默”、“通过眼神”、“通过动作”、“通过气氛”、“通过榜样”……。选择这本书,同时也选择了一种“教育写作”的方式。
8.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算不上名著,但教师可以借此了解国际教育领域不断产生的“新经验”和“新思潮”:“多元智能”、“后现代主义教育”、“终身教育思潮”、“合作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掌握学习理论”、“发现教学”、“范例教学”、“发展性教学”、“交往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校本课程开发”等等。相关材料可参考商继宗主编:《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
推荐理由:中国教育理论界曾经大量地制造教育学的“理论”和“体系”,惟缺少真实的、个人化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本书是“另一种言说教育的方式”,是中国教育界普遍流行的“社论体教育言说方式的突围”。相关书目有《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岳麓书社)、《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岳麓书社)。
10.张文质著:《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福建教育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是了解张文质这个人的最好的途径,该书副标题其实可以置换为“张文质教育自传”。相关的书目有《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的十字路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你可能会因此而关注他谈论的“生命化教育”,但可能更喜欢他谈论教育问题的形式与文采。
11. 刘铁芳著:《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刘铁芳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刘铁芳的书与肖川、张文质等几位老师的书可以一起汇聚为“人文教育”以及相关的生命化教育、公民教育的潮流。相关书目有《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守望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走在教育的边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生活的永恒期待》(湖南教育出版社)、《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12.刘良华著:《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以“与众不同”的方式讲述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题与途径。相关书目有《教育自传》(四川教育出版社)。
13. 周勇著:《大师的教书生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的主题就可以引起阅读的饥饿感。本书介绍了顾颉刚、沈从文、鲁迅、钱穆、陈寅恪、朱自清做教师的日子,古旧馨香、历久弥新的教育生活。相关书目有《跟孔子学当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4.薛涌著:《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新星出版社)
推荐理由:对中国教师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地排外。本书是介绍“别国的教育与别国的教师”的一份出色的文献,还包括《精英的阶梯》。与之相关的推荐书目有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我在美国教高中》(珊伊著)等。
15.李泽厚著:《论语今读》
推荐理由:如果说第一紧要的任务是为了理解“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则是了解“自己的文化”,包括中国古典文化,尤其需要从老子、孔子、孟子等人开始。相关书目有《道德经》,二者虽然在很多观点上有冲突和张力,但可以正因其相反,乃可以相成。
16.黑柳彻子[日]著:《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理由:对学者来说,可以直接由学术著作和调查报告来研究“别国的教育”和“自己的文化”,但是,对大众而言,需要借助于“文艺”的道路。在教育领域,较少有“教育文艺”,但也不是没有,比如卢梭的《爱弥尔》、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
17.张民生、于漪著:《教师人文读本》(上下修订本)
推荐理由:如果说中国教师第一紧要的任务是理解和领会“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第三紧要的任务是进入“教育文艺”,那么,第四紧要的任务便是承担“教育启蒙”,包括“自我启蒙”与“启蒙他者”。
18.王小波著:《沉默的大多数》
推荐理由:既有“教育启蒙”的意义,又有“教育文艺”的形式。相关图书包括“周国平散文”、“余秋雨散文”等等。
19. 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教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为教师提供有关“自由”、“民主”、“平等”等“人文精神”的基本资源。相关书目有《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人文读本:人与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鲁迅著:《鲁迅杂文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中国教师需要不断以阅读鲁迅的方式保持长久的自我反思状态。 “时至今日,鲁迅杂文仍是我们认识中国人、认识中国社会、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最切实可靠、最生动深刻的文本”。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30 01:54
读书“象呼吸一样地自然”
刘铁芳
                              (本文应中国教育报之邀而写)

个人简介:刘铁芳,男,1969年3月生,湖南桃江人,1986年中师毕业,1990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于1994、1999、2003年获教育学学士、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两课”重点学科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2006年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985”团队研究员。曾在《读书》、《书屋》、《天涯》、《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高等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教育学报》、《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有20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伦理学》以及《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刊全文转载;主要作品有《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守望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刘铁芳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另主编《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新教育的精神——重温逝去的思想传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追寻有意义的教育——教师职业人生叙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主编学术集刊《教育人文辑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已出两辑,第1辑《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第2辑《重温古典教育传统》);主编教育人文学术丛书等。

我的读书故事
我生命之中的第一层读书痕迹,是始自少年的文学阅读。大概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邻居老师带回一本《武凌山下》的战争小说,那是我最早读到的小说,对于战争年代故事的喜好,是我们那个年代孩子的基本特征。暑假里,同伴借来《三国演义》,可谓我经典阅读的开始,尽管只是关注了其中的故事情节,但那时对古典名著可谓心怀无比的敬意。
少年读书的一个重要事件是在初一的时候,一个同学的哥哥送我两卷本的繁体字《古文观止》。虽然读不懂,但那却是一扇唤起少年的我的读书梦的窗口,它让我对读书充满了一种梦想与好奇。初中毕业,在县里参加中师面试的时候,买到了简体版的《古文观止》,那个暑假就背诵了《滕王阁序》。中师三年,文学名著和现代诗歌成了我阅读的主流。二年级的时候,买到了一本厚厚的《唐诗鉴赏词典》,如获至宝,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晚上寝室熄灯前后在洗刷间昏暗的灯光下背诵一首唐诗,大概背了两百多首。那个时候主要受文学梦的指引,这也是我们那个读书年代的特色。
阅读的转型应该是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特别是读了《老子》、《周易》,慢慢的打开了另外一扇阅读的窗口。从此开始逐渐接触到哲学,特别是海德格尔,一开始接触就让人迷恋,尽管似懂非懂,但对个人一种思维品质的提高,起到了非同寻常的刺激作用。随后开始了一种大量的学术性阅读,从国外的学术大家到国内的学术名家,一点一点敞开了个人的阅读世界,叶秀山的唯美、刘小枫的婉丽、钱理群的沉吟,不同学者的生命气质融入我的血液之中。大学毕业,朋友赠我数本旧《读书》杂志,从此开始密切关注国内知名人文学者的思想前沿。
阅读的第三个阶段是 从读博士以来,开始了接近古典的阅读方式,尤其是对于柏拉图等古希腊哲人的着迷,逐渐形成了个人的学术旨趣和对经典意义的理解。如果说少年轻狂的阅读难免浮躁,那么,随着古典阅读的开始,我逐渐找到了内心的执著与宁静之路,读书与思考也逐渐开始一点点走向成熟。
读书激励我思考,读书思考激励我写作,我从少年时的文学迷一步步走上教育研究之路。阅读、思考、写作,就成了我生命的三个基本要素。

阅读滋养生命
古人有云,所谓“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言语无味”。记忆中,自大学毕业工作以来,一年难得有一两天一页书都不翻。每天读书一个雷打不动的时间是睡觉前,一边读书,一边用铅笔做些标记,并把自己的心得随手写在书页上。有时会读得兴奋,扰乱了神经,难免一夜不眠。即使是大年三十,我也会安静地读读书。出差在外,也总会精挑细选,找一本便于携带的好书,空闲时就翻翻。前些日子去北京,带了本西塞罗的《回忆苏格拉底》在火车上看,睡觉前把书放被子下,早上起来忘记拿了,只好回头另外买一本,只是中间的读书小记没有了。
我本是一个长在边远小山村的毛头小子,正是阅读让我一点点走出小山村,走向外面的世界。广泛的阅读,最直接地,开启了我的知识视野,扩展了我的世界。更重要地,长期以来对阅读的喜好,逐渐使得阅读成了个人生命的一种习惯。经常性的阅读,不仅让人保持着思维的敏感性,而且让我找到了生命的充实。
就具体内容而言,少年时代积累起来的文学阅读孕育了我的温热的情感,充满想象的理想主义情怀,对丰富而复杂的人性的敏感性,以及一种对汉语言的感觉。我从小就喜好写作,正是文学阅读让我对汉语言文字有一种特别亲近的感情,下笔之中就好象是跟自己的兄弟姐妹打交道,不至于让自己的文字面目狰狞。这其中对我影响至深的作品,一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那种命运的抗争感动人的灵魂;一是康·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我久久留恋其中的人文气息,特别是写安徒生的那篇,读到最后维罗纳晚祷的钟声响起,让人心底止不住嘘唏,泪光闪闪。
文学、史学、哲学的广泛阅读,扩展了我的知识视野与人文趣味,拓宽了个人的生命视野,让我更充分地进入这个世界之中存在。这方面的关键性作品主要有雅斯贝尔斯的《智慧之路》,让我感受思维的明晰;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让我感受思维的深邃;鲁迅的杂文与沈从文的小说散文,启发我思考教育问题的中国视角。而对于古代经典的阅读,则培育了个人的学术志趣,这其中的代表作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我单纯就译本就看了至少5遍,还找来了英文本的《理想国》,追随柏拉图成为我孜孜以求的学术志业;此外,《老子》、《论语》、《庄子》、《红楼梦》让我在追随柏拉图的同时,反观中国古典智慧,从中寻求当下教育精神的出路。
就这样,阅读一步步陪伴着我的生命成长。正如我在一本黄旧的读书笔记本的扉页上所写,时间是1995年11月16日:“读书不是点缀,不是装门面,不是附庸风雅,而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寻找和启发灵魂最佳状态的形式。”阅读培育了我的生命情怀,滋润了我的生命质地,提升了我的生命境界。阅读改变命运,更重要的是,阅读滋养生命。

阅读的层次与类型
反思阅读与个人生命成长相伴的历史,让我清晰发现,阅读对于生命发展的层次性,这种层次性与个人生命发展的阶段性遥相呼应,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阅读相适应。
文学阅读无疑应该作为基础性的阅读,少年阶段应该打下文学阅读的良好基础。文学阅读不仅仅是涉及到个人趣味的问题,实际上是奠定一个民族的精神基础,或者叫做精神的底子。良好的文学阅读直接启迪个人良好的生命趣味、历史文化意识、民族认同感。如果少年时期没有打好文学阅读的底子,则一个人在成年后也许需要必要的补课。
在文学阅读之上,便是通识性的阅读。通识性的阅读无疑就是给人提供一种开阔性的视野,提升人的社会认知,培育成熟的理性。如果说文学阅读是情感性的、生命性的,那么通识阅读则更是理智性的、人格性的。文学阅读滋润生命的质地,通识阅读则化育独立的人格。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是经典阅读。经历了历史长河的不断筛选,经典实际上就是人类心智的最充分的表达。经典阅读无疑乃是全面地深化、拓展、提升我们的思维、情感的广阔性、深刻性,扩展我们的理性的不可替代的形式,它让我们更充分地分享人类生存的经验,获得一种人之为人的一种最充分的陶冶,体验人之为人的境界。可以说,人之为人在这个世界中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在经典所敞开的世界之中。
就阅读的类型而言,大抵离不开两种:一是功利性阅读,或者叫功效性阅读,也就是直接地想从阅读中马上获得效果的阅读;一是教养性阅读,或者叫趣味性阅读,也就是一种为读书而读书的阅读,一种不仅让自己读书,同时让书来读我们自己、也就是让书香来浸染我们自己的阅读。前一种阅读往往直接着眼于我们的生活需要,由于有些急促,难以沉入个人的生命深处;后一种阅读,因为重在趣味,久而久之,潜移默染,一个人的生命趣味就在不知不觉中改变。

阅读的方法与路径
朱熹在《观书有感》妙语话读书:“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确实是教育实践精神的源头活水,但更更重要的是,这个源头需要不断地保持它的鲜活性。阅读最重要的是坚持,慢慢来,读书的味道要在不断的切磋与琢磨中才能出来,一口气吞不下一个大胖子,心急火燎,是难以读出好书中的趣味的。读书当然可以着眼于直接解决问题,但读书更重要的作用乃是培根,即培植自己的灵魂。在这方面,速度和效率是行不通的。
读书入门很重要,趣味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一旦开始阅读时找到了读书的乐趣,接下来的阅读就顺理成章。入门宜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的、可读性比较强的、有一定引导性的作品。脱离自己的兴趣读书,阅读难以产生充分的意义感;可读性不强,枯燥乏味,提不起阅读兴趣,反会暗淡对读书本身的兴趣;选择的书太难会导致知难而退,太容易往往又导致不屑。如果一开始就把自己的读书胃口败坏了,最好的书到了手上,也不过是一堆废纸。
阅读中要处理的核心关系就是博与精的关系。好比旅游,如果一个地方呆得太久,你就看不了多少风景;如果来去匆匆,你就实际上什么风景都没有真正看到。读书也一样,我们需要博览群书,但同时又必须深读几本切合自己的经典之书。博览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敏锐性;深读则可以提高我们的深刻性,让我们体悟经典幽深的魅力。只有博览,容易流于肤浅;只有深读,容易导致偏狭。
就阅读的具体路径而言,大致有两种,一是从个人遭遇的问题入手,也就是从个人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入手,去寻找与问题相关的书籍来读,找到能与自己产生共鸣的阅读入口,再顺藤摸瓜,沿着其中涉及的相关文献,进一步展开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深度阅读书目。二是选择经典阅读,从公认的杰出经典出发,一点点啃,反复阅读,适当参考相关解释性书籍文献,一点点消化吸收,让经典一点点地成为我们心灵中不断唤醒的力量。经典阅读尤其需要慢工出细活的工夫,没有三番五次折腾,往往根本就进不了其堂奥之中。我在不同的场合向本科生、研究生和老师们推荐的一种阅读理念,一定要阅读经典。到目前为止,经典阅读乃是滋养我们生命根底的最好的、最重要的路径。
阅读经验的传递:培育读书群体
随着大学扩招,学风也开始变得有些浮躁,大学生忙于考研、挣钱、交友,阅读的氛围有些降低。不仅如此,我们的大学教育其实目前更多地是专业化教育,而不是通识,过早地把学生置于专业学习之中,导致他们视野的狭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学不大”。有一次读到北京大学孔庆东的一篇文章,“少爷小姐请读书”,深有同感。我利用尽可能的场合,提示学生尽量读些好书,经典的书,不要停留在几本教材的记诵之上。我期待能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尽可能多一点地影响我身边的学生。
2006年6月底,在几位朋友的怂恿下,我在新思考网站上的个人博客开通。有了这个平台,我又多了一个推介读书的平台。在这里,我转贴了大量的人文学术文章,向大家推介我心中的人文学界的优秀作品。我的推荐以人文理念为主题,一是经典以及经典解释的文章书籍;二是我所读到的当代人文理念作品;三是包含着人文理念的随笔、叙事、案例等各种类型的文字。心中常怀着这分牵挂,自己不仅在经常性的阅读中获益,而且也感受到了能与人共同分享的快乐。
以个人博客为平台,我随即组织了麓山之友教师沙龙,读书是其中的重要活动形式。我们一方面倡导大家进行个人性的阅读,同时又选择性地组织共读一本书,并进行会议交流讨论。近1年来,麓山之友沙龙已陆续开展了5次读书会。阅读书目多以经典教育书籍和文章为主,如卢梭的《爱弥尔》、我主编的五四教育美文选《新教育精神——重温逝去的思想传统》、范梅南的《儿童的秘密》,还有日本黒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我们还组织阅读了钱理群先生的《我的教师梦》,意在唤醒教师的教育理想,获得一种深度的教育启蒙。
读书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让阅读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思考与探索,而是在师长的引领与同伴的交流中进一步获得自我的确认和心智的拓展。我们的读书会一般提前发布读书信息,包括书目、版本介绍、交流时间等信息的公布。在个人阅读、写出读书笔记的基础上,举行正式的会议交流。每次安排3-5个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就自己的阅读体会做主题发言,之后,其余的参加者自由交流。结束前,我再进行适当的总结与提升,并布置下一次的阅读安排。这样的聚会,老师们完全基于个人志愿,读书时大家一起读书,谈自己的思考与困惑;不读书时聊聊天,不一定是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在每个参与者的心中敞开一道理想的读书空间。林语堂曾这样说过,趣味好比放电,需要摩擦才能出来。读书也一样,彼此交流,等于是把大家的阅读所得汇集到个人的心中。
在我看来,教育实践的中心在教师,任何教育改革必须落实到作为真实教育实践主体的教师身上,才能获得教育实践的根本性改善。而教师的根本在于教师的心灵。以积极的阅读来滋养教师心灵,无疑乃是提升教育实践品质的核心与关键。在这个意义上,以读书来孕育教师个体的教育实践精神就变得十分重要。尽管外在教育体制的改变非一朝一夕之功,但立足教师,扩大他们的自由,以阅读作为切入点,实实在在地丰富、提升教师的心灵生活,不失为当下教育改革的切实可行的路径。

我的教师阅读书目
经常有教师朋友请我推荐一个书目,我也会随意说出几本。因为不断有人问及,我便从个人经验出发,粗浅地罗列了一个个人性的推荐阅读书目。书目包括三大类:
一是教育教学细节类阅读书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帕尔默《教学勇气》、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以及当前基本比较优秀的教育随笔,包括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朱永新《我的新教育之梦》、张文质《唇舌的授权》、刘良华《教育自传》、刘铁芳《守望教育》、吴非《不跪着教书》、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
二是教育综合类阅读书目: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卢梭《爱弥尔》、纽曼《大学的理念》、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爱因斯坦教育文集》、《蔡元培教育论集》、金生鈜《理解与教育》、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以及刘铁芳编《新教育的精神――重温逝去的思想传统》、傅国涌编《过去的中学》。
三是发展性阅读书目。西方作品: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丹纳《艺术哲学》、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阿伦特《人的条件》、巴赫金《陀斯妥也夫斯基诗学问题》、史怀泽《敬畏生命》、福柯《规训与惩罚》、帕斯卡尔《思想录》、罗尔斯《正义论》,以及索福克勒斯悲剧、莎士比亚悲剧、陀斯妥也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康·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中国作品:《论语》、《庄子》、《红楼梦》、《鲁迅全集》,以及几位当代人文学术名家的作品,包括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刘小枫《拯救与逍遥》、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思想史论》、叶秀山《美的哲学》、邓晓芒《灵之舞》等。
具体书目多有疏漏,但个人意向还是非常明显:其一,我主张理念引导行动,素养决定境界,所以教师阅读不应是技术性阅读,而应是理念性的,素养性的,我开出的书目都不是那种拿来就可以照搬的策略性教师读物。其二,教师阅读可以从跟教育教学直接相联系的理念性阅读出发,但不应停留在这个层次,还需要扩展到更深广的教育理论层次,提升教师的教育视界;不仅如此,教师的素养还需要超越教育理论素养而上升到人性的素养,教育实践的高度实际上决定于个体人性的高度,所以,作为优秀的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去阅读那些更深地引领个体人性升华的作品。
正如鲁迅所言,“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严格说来,阅读其实没有什么非如此不可的灵丹妙药,最重要的是,每个人自己的阅读兴趣,以及建立在个人阅读兴趣之上的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方法与路径。
多年来,不停地读书思考,已经逐渐地成了生命的一种习惯,就象鸦片,三天不见,心就痒痒的。对我自己而言,阅读已经成为个人生命中的一种习惯。阅读是我个人精神成长中的不竭动力。因为阅读,我获得了一种生命的充实。我深深希望以一己绵薄之力,在讲台,在与教师朋友们的交流中,在网络上,尽力营造读书、思考、交流的氛围,给沉闷的教育现实注入一丝活力。
翻开旧日的读书笔记,找到里克曼描述狄尔泰的一句话,心戚戚焉:“他是我所遇到的第一个这样的人——对于这种人来说,学习象呼吸一样地自然。”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30 01:54
刘铁芳:肩荷理想且行且思


2010-09-0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当选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著有《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等。
【大学教师】
尽管如此,我依然感谢命运,让我走上了十分钟爱的教师职业,从事曾经被人瞧不起的教育学专业,并且用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唤起周遭学生对教育学的自信和教育思考的从容。在这份并不看好的专业中,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与高贵。
■湖南师范大学 刘铁芳
就我个人而言,进入教育学专业研究与教学的行当,可谓歪打正着。我是1983年初中毕业直接进入中师,1986年中师毕业分配到乡中学任教。1990年湖南省高校从在职教师中招收了两个班,不到100人,一个班是湘潭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个班是湖南师范大学的学校教育专业。我有幸考入了湖南师范大学的学校教育专业,1994年本科毕业,因为大学阶段发表了不少豆腐块文章而被当时的系主任涂光辉教授看上,直接留校任教,从此进入大学教师的行列。
应该说,我进入大学教师的门槛是偏低的,但正是凭借从初中开始的文学爱好和热衷读书思考的习惯,以及金生宏、石鸥等多位老师的影响,使得我很快找到切合自己的研究主题和思考方式。这些年来,我不断地读书、思考和写作,孜孜以求,从无懈怠。虽然个人资质鲁钝,学养不够深厚,导致学术发展有限,但我对纯正学术那份心向往之的热情从未衰减。个人对教育的思考也由初始时更具浪漫色彩的教育回归生活主题逐渐深化,转向教育的人文诉求。不仅如此,我也由埋头四壁书橱,转向多关注当下教育实践问题,尽可能多地走向实践。我所有的努力,都是要直面当下教育平庸化的现实,为教育实践找魂。
我主张的学术研究乃是一种切己性的、关乎个人生命意义的活动,所写的每篇文字,都力求融入我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我的中小学教学经历既能给我提供对基础教育的切身性经验,同时,中等师范学校的教育经历又能给我提供对教师素养以及教师教育的鲜活反思。我深知,学术研究不能等同于自我生命质地的表达,必须努力超越自我,超越个人性的一己情怀,融入时代与社会,在历史与文化的双重视野中拓展生命的气象,由此提升教育学术研究的精神境界。我的人生经历给自己的思考与研究注入生命的内涵,我在问学路上所追求的自我超越,又引领我生命视野的不断扩展。这两方面的相互交融,使得我在教育思考、研究、教学的过程中,既深味教育之意义,同时又获得对自我生命意义的体认。可以说,教育学研究与教学为我的人生提供了人生的支点与平台。近年来,我也在努力补课,弥补自己学术研究的先天不足,试图加强自己的基础性素养。在重拾教育经典的过程中,我逐渐感受到心底里一种精神底气的氤氲而生。
作为大学教师,教学和研究乃是不可分离的存在形式。如果说学术是一个人苦心孤诣的生存姿态,那么教学则使我们作为学术人真实地活在年轻的学子中,展现我们作为学术人的生命的丰盈。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大学教师之为大学教师的根本,就在于其学术研究的支撑,缺少了学术的深度与广度,最好的大学教学也不过是现成知识的兜售,不足以充分地启迪学生思维。所以,我坚决反对大学课堂上的照本宣科。苟如此,何不把讲义复印给学生?当然,大学教学也不能等同于自己的研究,一是个人的研究难免各种局限性,二是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性。但毫无疑问,正是不懈的研究状态,让我们保持心灵生活高度的活跃性,从而让我们以思的在场的形式进入课堂生活之中,由此保持了课堂对学生的思的引领,而不是纯粹知识的灌输。
尽管教龄已有20多年,我也从一个懵懵懂懂的毛头小伙变成了今日依稀白发的“大龄青年”,但每次给本科生上课,特别是给某一个班级第一次开课,前一晚我都会很紧张,以至失眠,老想着第一句话应该怎样讲为好。我不是那种很善于演讲的人,我也不想照本宣科,每次讲课总想寻找一个结合点,以唤起学生自由思考的兴味。我理想的课堂是细水绵延,娓娓而来。我从不用那种规范性的讲授方式,而是力求以自己思想与生命的在场唤起学生思想与生命的在场化,期待着在课堂上与学生的真诚沟通、心领神会。我力求把自己的课堂变成教育学术的实践场域,在那里,师生平等,在对某种教育理念的思考中敞开课堂的思想空间,由此敞开师生的心灵世界。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此时此刻,我们共同思考。
记起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所写:“大学里,工学院的学生看不起文学院的,文学院的学生里外文系的看不起中文系的,中文系的看不起哲学系的,哲学系的看不起社会学系的,社会学系的看不起教育学系的,教育学系的学生没有学生可看不起,只好看不起系里的先生。”虽然当初读看到这话时心里一怔,暗地里有些不服气。这么些年过去,实事求是地说,教育学的面貌依然难有整体改观。尽管如此,我依然感谢命运,让我走上了一个我十分钟爱的教师职业,并且所从事的恰恰就是曾经被人瞧不起的教育学专业,并且用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唤起周遭学生对教育学的自信和教育思考的从容。我在这份并不看好的专业中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与高贵。
诚如柏拉图所言,理想的城邦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却可以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让凡是希望看见它的人能看到自己在那里定居下来”。大学也如此,理想的大学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但却可以实现于大学人的内心之中。我怀揣着教育的理想,在大学悠长的小径,踯躅地且思,且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1 15:07
刘铁芳: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
发表时间:2012-05-29


  对乡村教育的关注是基于我自己的爱好,同时也是基于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的责任。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来关注乡村教育呢?要上升到文化的层面,上升到对目前乡村少年的生存状态问题,从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层面上敞开一条乡村建设的路径,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乡村教育的问题。
  我之所以敢到这里来汇报,首先是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有责任为我的父老乡亲做一点事情,我希望我们的交流能够敞开一点点新的东西。我想和大家敞开心扉交流些问题。我们今天在这样一种都市生活中,为什么要关注乡村教育?这不仅仅是显明我们的责任感。
  谈论乡村教育的意义
  意大利着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中这样写到:
  ——身体精神都染了病的人,快去做五六年农夫吧。
  ——人的堕落,与物的腐败一样。
  ——物虽腐败,只要置诸土中,就能分解成清洁的植物的养料。人亦然,虽已堕落,只要与土亲近,就成清洁健全的人。
  我们今天关注乡村教育,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为我们的物欲化的都市生活寻找新的根基。这种根基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族类的根基,一是作为个体生命的根基。我们对乡村社会的关注,实际上是活化我们生命的根。电影《霍元甲》中,李连杰扮演的霍元甲历尽艰辛,终于明白只有爱才能赢得世界,后面尽管他濒临死亡,但人格已经高高地站立起来。其中促成霍元甲完成精神救赎的情节正是远离繁华都市的乡村自然,加上月慈姑娘。其中隐含的乡村社会对于个体生命的拯救的基本要素就是:爱、美、自然。我们需要重新发现乡村社会的重要因素,在这片古老的乡村土地上,你还可以感受到心灵与生命的净化。面对道德理想与激情灰灰湮灭于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之中,置身乡土,我们不仅仅去寻怀旧之旅,更重要地是从生命的根基出发去关注乡村社会与乡村教育。
  另一方面,以农村作为社会最大群体的当代中国迫切需要我们增加对乡村文化与教育问题的关注,我们关注和谐社会、公民社会,都不应忘记乡村社会的存在。“改革正在过大关”,不关注农村社会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整体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需要把乡村教育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关注视野之中,通过对乡村教育的关注来显现我们的公共关怀。在今天,也许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来建构一个公共的空间,以语言来敞开我们对社会的关注,同时也敞开我们当下的生命空间。我们的社会急切地需要公共理性精神的发育,公共论坛的开辟无疑可以拓展我们的公共视野,提高我们社会的公共理性精神。关注乡村社会,让我们在拜物教流行的社会中,开启一种为他者而活着的精神。
  乡村教育的问题:说不清的读书
  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对待教育实际上出现了两个极端,在城市,教育被看作是家庭和社会关注的中心各种形式的教育给孩子的生活增加的是很精细的压力。在农村却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有个报道称,四川山区,上大学无用论抬头,有家长这样说:“我曾经对儿子说,别念书了,可是他一听就哭了。他本来是个爱说爱笑的孩子,可是自从上了高中,跟谁也不爱说话了。”“当年是不上大学一辈子受穷,现在是上了大学马上就受穷”。浙江富裕小镇的教育状况同样堪优。玉壶镇是浙江温州着名的侨乡,大部分玉壶镇的孩子都会在高中毕业前出国。玉壶中学初中有5个班,高三只剩下3个班,高三2班是惟一的文科班,高一时四十几个人,现在还剩18个人。这说明乡村社会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学位的问题,还有一些更深沉的问题。与此同时,京沪地区的家长不计血本投入。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说,上海复旦二中、上海师范附中、华东师大附中、交大附中它们的“一本”升学率都是90%以上,“这几个学校拼的是名牌大学升学率”。而在北京,几所最着名的市级重点中学之间,拼的已经是“北清率”(即考上北大和清华的比例)。
  读书无用论何以在乡村社会抬头?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扩招前乡村社会对教育充满了美好的期待,读书人在乡村社会有着良好的美誉。扩招后,尽管上大学的比例提高了,但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来看四种人读书的命运:大致有两类,一是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又有两种情况,少数成功,大多数境遇一般,在激烈的竞争中,乡村社会出来的大学生,他们享有的竞争资本不够,只有学历资本,在社会关系资本以及个人综合素质资本上他们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另一类是考不上,考不上的人总结起来打工是基本命运,但又有两种情况,一是早退学早打工早适应,反而是不上不下的最尴尬。
  在乡村社会中没有考上大学的人,多读一年书和少读一年书,对于他而言没有太大的意义。对于他而言,带来的可能更多的是不成功的体验。乡村社会的成功与否与受教育程度没有必然的关系。读书越多而又没能走出乡村的年轻人,他们在乡村社会的生存能力还比不上那些读书少的同龄人。
  与乡村少年上大学机会扩大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高考应试教育实际上已经到了十分精细的程度,而乡村社会在应对这种精细化的考试的能力与准备显然无法跟城市学校相提并论,这直接导致扩招后乡村少年进入的大学主要集中在新升格的地方性院校,重点院校农村大学生的比率实际上在降低,大学生中的阶层差异是很明显的。扩招并没有给乡村社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他们即使读了书后就业形势也是不乐观的,他们甚至还不如同龄打工者中稍微成功一点的人获得的回报多。
  乡村文化的凋敝带来的乡村困境
  韩少功在《乡里少年》一文写了一个令人思考的故事:他曾经帮助这样一位乡村知识青年,从朋友单位里淘汰的电脑中找出有用的配件,拼装了一台电脑送给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大专毕业生并没有去学会打字、查找科学养殖的资料,而是用电脑看武打影碟,上网聊天寻友,异想天开地想在网上找到私彩中奖号码。就因为这一台电脑,他父母白白支付了更多的电费、上网费以及维修费,抢收稻谷时更不能指望儿子来帮上一手。这台电脑使他更有理由远离劳动和厌恶劳动,甚至对父母更多蔑视和冷漠,成天在屏幕上寻找安慰。奇怪的是,他的父母眼里反而增添了莫名的兴奋和欢喜。在他们看来,儿子不仅在城里学会了吃袋装零食和打手机,而且又通过电脑熟悉了张国荣一类名流,当然是更有出息了。他脾气越来越大,当然也更像一个人才了。
  电脑作为现代文化的表征,进入乡村之后,效用是怎样的呢?也许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它是带来的乡村新的文化与文明,但实际的情况远要复杂。当强势文化进入乡村社会,带来的究竟是什么?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乡村文化以及相应乡村生存姿态与理念的贬值,带来的是象这位乡村朋友一样的对乡村生活的疏远、对末流时尚的简单的臣服与置身乡村社会的无所事事,这难道就是我们给他带来的现代化?韩少功先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是否还应该庆幸有那么多乡下孩子终于失学或者辍学,没有都像他们的儿子一样进城读书?”
  一位搞刑事侦察的朋友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长沙市郊的初中女生被人杀死在学校围墙外,原以为很好找凶手,后面才发现,没这么简单,这个女孩有100多网友,与其中20多个网友发生了性关系。究竟是什么杀死了这个女孩呢?置身传统乡村文化秩序之中,这个女孩也许可以平静地生活,但正是在其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准备去应对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的时候,现代文明迅即进入她的生活世界,直接带来的是对现代文明表象的沉迷,导致个体生存的迷失。这表面上是一个个体性的事件,但难道不跟我们今天社会的某些深层问题息息相关么?外来文化带给乡村社会的是他们对所谓新潮的趋之若骛,抛弃自身所有的一切,急于投入到外来文化之中。所以,仔细思考,不管是谁杀死了她,其实都跟现代技术脱不了干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共谋。我们有必要从文化层面上来看看乡村社会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呢,那就是生命姿态的断裂和迷失。
  在今天,在整个社会生活急剧世俗化的背景上,求富裕成为乡村社会的根本目标,乡村社会的主导性价值目标迅速发生位移,这就直接导致传统乡村社会中值得珍视的东西的瓦解。财富就是一切,别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放在一边,甚至生命,这直接导致乡村生存的压迫感与村民生存的艰难,这实际上成了乡村文化迅速瓦解的根源。青壮年劳力出去谋生,年长者在以经济为中心的乡村社会的边缘化,导致乡村文化主体的缺席、乡村社会的空心化,传统乡村文化渐渐远去,年幼的人得不到文化的滋润。我们曾经在乡村社会中受到多维的文化滋养都已经慢慢消逝,乡村社会失去它原有的内容。与此同时兴起的是买码、赌博、黑恶势力蔓延。传统乡村文化的虚化,外来流俗文化的冲击,导致乡村文化生活的反文化化。
  进入市场经济,由于乡村社会的起点太低,能进入市场去比拼的只有有限的资源,这直接导致乡村自然的严重破坏、乡土在村民生活视野中的功用化与自然在乡村生活中的隐匿,村民生活在对外在文化的想象之中,把自己与乡村文化隔离起来。就是这些东西,曾经让我们拥有了无数个尽管贫穷但不乏美好、丰富的童年,乡村社会成了我们生命的根,我个人的每一点成长的痕迹都离不开我从小乡村的痕迹。但今天,乡村少年虽然在乡村,但是并没有真正地融入乡村社会之中,自然没有成为他们成长的有效资源。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伦理价值理念的虚化。我曾经在《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一文中写到我老家的村里有位快九十的老婆婆听说还被媳妇推倒摔断了腿、又撮瞎了一只眼睛,别人还不能去看,她有几个儿子也都在相互的比对中各管自己,没有人去更多地关心。传统乡村文化价值已然瓦解,现代价值理念又无法真正深入,从而导致乡村生活伦理价值的虚化,利益本位、家族本位(实质上还是利益本位,以家族来维护个人的利益)成为乡村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实际上现代法制体系有没有可能解决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秩序问题,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乡村教育问题的三个层面
  目前乡村文化秩序遭遇的危机是多重的,综合起来,一是自然生态秩序的破坏,一是乡村文化秩序的瓦解,一是乡村公共生活的危机;一是乡村心态秩序的危机。这些问题的后果也许一时还看不出来,但只要我们稍微留心,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在眼下的直接受害者就是乡村孩子们,他们正在失去乡村社会对他们生命的悉心地、整体的呵护,尽管他们在物质层面大都得到了更好的基本生活条件。但他们精神生活的贫困与从小就形成的生存的迷失也许会陪伴他们一生,而且还在继续蔓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乡村教育的问题并不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条件的改善与学位的保障,尽管物质层面的问题同样非常关键。乡村教育的问题主要涉及三个层面:
  一是权利的保障与机会的均等。一个小孩给打工的父亲写信,今后自己要做国家干部、国家教师,一定不做国家农民,后面这个父亲写信骂他,只有国家干部、国家教师,哪里有什么国家农民?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保障每个乡村社会的个体以基本的国民待遇。保障每个人读书的权利是给每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竞争提供起码的平等之可能。关注社会公平,还需要我们给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以更多的补偿。最基本的层面当然是怎样保障教育机会的均等与基本的教育公平,在乡村教育的条件、就学保障等方面予以充分的考虑。
  学位的保障只是提供了教育的基础,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文化培育的问题,所以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必须上升到文化层面,拓展乡村教育的乡村文化视野,增进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扩大学校教育内容与乡村生活经验之间的融合。第三则是怎样从乡村教育发生的根本点着手,全面寻求在作为教育之场域的乡村世界中,乡村少年精神与人格健全发展的根本出路,促进乡村少年在学校生活与乡村生活之间的和谐。单纯的物的引入,所带来的并不一定是孩子的健全发展,甚至有时候可能是相反的,如果我们没有给予他们相应的驾驭现代物质文明的内在意识与能力。
  第一个层面是从教育的形式层面,第二个层面是从作为教育内容的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融合层面,第三个层面则是从作为文化与精神事件的乡村教育的本体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权利的,第二个层面是文化的,主要涉及与乡村生活相关的知识、技能与基本乡村情感的培育;第三个层面是人格精神的,主要涉及乡村少年生存的核心情感、态度、价值观。重新确立以乡村少年的健全发展作为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并把它视为我们考量乡村教育问题的核心与根本,这对于乡村教育的健全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教育文化视野的敞开
  作为文化主体的标志就是具备自我生存与生长的能力,成熟的文化主体意味着具备基本的自信,能坦然接受自我存在的现实,同时认清自己的不足,找到自我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能对不同文化保持开放的姿态,包容他者,在此基础上具备适当的整合外来文化资源的意识与能力,在创造新我的同时实现对自己的不断超越,实现自我文化内涵的充实与文化价值的提升。乡村文化的重建,其核心就是要恢复乡村文化的起码的自信,重建乡村作为社会文化有机体存在的尊严,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重新发育乡村文化自身的增殖意识与能力。恢复乡村文化的自信其根本就是要给予村民社会个体置身乡村社会的基本存在的自信。
  20多年前程琳演唱的《信天游》让人记忆犹新:“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月/风沙茫茫满山谷/不见我的童年/我抬头向青天/搜寻远去的从前/白云悠悠尽情地游/什么都没改变/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遍又一遍/大地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走我的情/天上星星一点点/思念到永远”。当乡村社会的一切建构着乡村少年年幼的生命世界的时候,乡村社会就与我们的一生发生了水乳交融的联系。
  乡村文化的展开有三重内涵:一是乡村自然;一是乡村村民的自然生产与生存的方式,一是建立在乡村自然与村民自然生存方式之上的活动文化样式,包括民歌民谣、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白话传统、民间文艺、民间体育形式、乡情。乡村文化孕育并传达了乡村社会的基本生命姿态和价值理念。乡村文化的核心正是这样一种生存的价值理念:善良、淳朴、亲情、基本善恶的分明等。
  乡村文化在主流文化中基本处于遮蔽状态,我们的电视充满的要么是富豪与小资生活,要么是天马行空的古装戏和武侠剧,还包括部分弘扬主旋律的影视作品,真正显现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能切实引导当下村民生存姿态的影视作品十分少见。湖南卫视的“乡村发现”有较好的乡村文化意义,但也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乡村视角不能仅仅是猎奇、新鲜,更重要的是引导、培育建设一种文化的理念,真实地显现乡村文化的内涵,但这本身也是很难的。
  乡村在中小学教材中也基本上是缺席的,乡村社会只是作为宏大历史主题的点缀,乡村自身的价值在我们的教材中基本阙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现行教材中就没有乡村文化显现的因素,只要用心发掘,还是可以找到相应的内容。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老师在上《村居》这首古诗时就上出了乡村文化的幽深滋味。“身居上饶老家的辛弃疾,原本‘居安思危’,可看到村居这一切,敏感的他,或者说,猛烈地撞击了他深层次的精神向往,他多么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回到童年,像小儿那样无忧无虑,向壮年的大儿那样舒心地锄地……一句话,像他们那样自由舒展、安心、安逸!学生的学习成了点石成金,理解了‘村居’就是‘安居’,安居就能乐业之后,带着‘安居乐业’一词中的‘居’字,于此情此景中产生了‘居危思安’的哲思——主题的解构由此进入更高的层次。”由“村居”到 “安居”到“居危思安”,村居自身的文化意味被充分地显示出来。
  给乡村少年一个美好的童年:乡村教育能有与应有的基本关切
  在一个文化几近荒芜的环境中,乡村教育需要挺身而出,成为乡村少年置身文化荒漠之中的精神绿洲。基本出发点就是培养乡村少年的自信心,对自我作为乡村少年与对乡村文化本身应有的自信。2007年1月,我们去湖南宁乡县兰天坪乡中心小学调研,发现这里的老师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在乡村文化破碎的境遇之中,他们尽力在给孩子们营造完整而美好的精神空间。从那里得到的几篇小学三年级学生作文,让我对乡村教育的文化关怀的路径有了略微清晰的思考,也增强了我对改善乡村教育的信心。
  路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外文化融合的活动。有位叫唐晶的学生这样写“一次开心的班队活动课”:今天的第六节课是班队活动课,我们这一次班队活动课的主题是‘我最行’。第一个上台的是张可扬,他表演的是模特步,非常有趣,笑得我们大家合不拢嘴了。第二个上台的是刘技余和童辉他们做俯卧撑。第三个上台的是‘双星组合’,就是喻音和王音。第四个上台的是宋沛花和我,我们表演的是朗诵一篇文章,叫‘繁星’,我读的时候,脚一直发抖,可我一直装做大方的样子,读完后,我坐到座位上时心跳得越来越快了,仿佛提到嗓子眼儿……到了最后,叶君玉模仿我唱歌,可有趣了。到了发奖品的时候,喻音得了最佳台风奖,丁慧珍得了最佳创意奖……而我没有得奖,觉得挺遗憾的,可这一次失败了,还有下一次,下一次我一定要拿奖。”小孩子的表演中透露出他们在文化的交融与创造中的积极的生命情趣,既有对外来时尚文化的模拟,又有别出心裁的创造,不自觉中就显现出了一个健全的文化主体的萌芽。我们的乡村学校就是要尽可能地通过内外文化融合的活动,让他既能感受外来文化的美好,又能体现在实践之中。
  路径之二:引导孩子们去积极发现并感受乡村环境与生活中的美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句话对乡村社会同样适应。当我们避开功用化的思维方式,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发现、想象乡村世界,乡村世界美好的一面就自然会呈现出来。一位叫刘博毅的孩子这样写“家乡的羊肠小道”:“我的家乡到处都是羊肠小道,一条条小道互相连接着,像我们家乡的血脉。”“在春天的时候,我们家乡的小道到处都长出了花儿、草儿,还有刚发出的小草,到了夏天,花儿争着谁美丽,一个比一个开的艳,小朋友们玩的也正有劲,小道爷爷个个笑哈哈的,秋天花儿病得发黄,小道爷爷很伤心,但有菊花妹妹来安慰小道爷爷,冬天花儿们都进入了梦乡,那是梅花姐姐唱着动听的歌。”作文的最后一句是“长相忆,最忆家乡的小道。”家乡的小道就这样以美妙的精神联系和作者的生命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永恒的记忆。
  路径之三,对外来文化的积极学习与主动接受。乡村孩子虽然见识不广,他们同样拥有活跃的心智与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引导他们以健全的心态去面对外来文化,积极接受并融入他们活泼的生活世界之中,不仅可以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启迪现代文化意识,同时可以提高他们与时代的亲密度,提高他们生存的自信心。一位叫李宁的小朋友这样写“我最喜欢的一则广告”:“我给大家推销的产品是洗发露“雨洁”,首先出现在我眼前的是大名鼎鼎的歌星—任贤齐,他背着乐器,手舞足蹈地唱起了一首优美悦耳的歌:‘春天花会开,感觉自由又轻松,雨洁我最爱……’听了这首优美纠缠的歌曲,我一下子喜出望外,刚才的烦恼烟消云散。”“我特别的喜欢“雨洁”这个品牌的洗发水,大家都来试试吧!”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看不出乡下少年的伤感,以及他们与时代的落差有多大。
  路径之四:引导孩子们珍视个人乡村生活与成长的经历。经历本身就是一种成长的资源,一个人不管出身何方,其成长经历无疑都是人生的重要资源,乡村少年也不例外。李宁同学写他学骑自行车的经历:“记得我在五岁那年,我曾经成功了!那年,我垂头丧气地倚坐在窗边,傻呆呆的看着清澈的河水,突然,我看见我的好伙伴——杨柳青在兴致勃勃的骑自行车。我莫名其妙的想:我都已经有五岁了,为什么妈妈还是不要我骑自行车呢?于是,我兴冲冲地找到了妈妈,娇声娇气的对妈妈说:‘妈妈呀,我可不可以学骑自行车呢?’妈妈二话没说就拒绝了我:‘不行,不行。’‘我就是要学嘛。’我吵着说。经过我的苦苦哀求,妈妈终于答应教我了。妈妈先教我学会了踏车,然后再教我怎样坐稳,于是我按照妈妈的要求来做。每当我骑累了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有志者事竟成,别着急,慢慢来,我一定能成功的!’经过我刻苦的练习,我终于学会了。我成功了,我终于成功了!五岁时候的成功喜悦可以不断地向后面传染,成为乡村孩子记忆中的感动。
  路径之五,活化乡村少年的亲情,引导乡村少年珍爱那份朴实的乡村情感。有位学生写到乡村生活的这样一个细节:“只有邻居家的‘土锅’才能放下这‘巨大’的猪头,也只有‘土锅’才能炖出猪头的喜庆香味。”(《农村真的变了吗》《我是农民的儿女——乡土叙事文本》,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除了乡村生活中的风土人物,乡村人伦之情同样是重要的成长资源。兰天坪小学的叶样红写“我想对爸爸说”:“爸爸,我想对你说的第一句话那就是:爸爸,您辛苦了!感谢多年来对女儿的关心和指导,你多年在广州打工,完全是为了我和弟弟,您辛苦了!您生活得比我们差,听妈妈说:您经常住在用布搭的棚子里睡,刮风时,您的棚子有可能都会吹倒。您有时在海上打钻,我提醒您要小心一点,有时一刮风,就会把船都吹翻。父爱深深,您做到了,我只能再深情地说一句:‘爸爸,您辛苦了!’”父亲生活的艰辛在这里自然地转化成了女儿成长的动力,同时又进一步加强了父女之间的真情联系,这在孩子的幼小心灵空间无疑是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乡村生活中确实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引导适当,就可以转化成为乡村少年健全人格发育的重要资源。就目前而言,除了发掘乡土文化资源,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在正视文化冲突中培育乡村少年的文化自信与生存自信,避免他们因人格的不成熟而误入歧途,树立他们正确的成长目标。目前出现的很多乡村问题少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这方面关系,让他们的人生过早地迷失在无根基的生存处境之中。
  乡村教师:乡村教育的根本保障
  乡村教育确实面临诸多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短期内是不可能的。但其中有一个基本的着眼点,那就是教师。人才是解决乡村教育的根本,只有优秀的、富于责任感的教师才能给置身荒漠化文化之中的乡村学校提供一片精神的绿洲。
  对于乡村教师而言,一方面是留住现有教师,让他们安心从事乡村教育,同时又能不断进步,适应乡村教育的需要。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积极改善乡村学校条件,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更重要的是,要提升乡村教师的事业感,让他们找到作为乡村教师的独特意义与价值,找到事业感和人生的归属感;第三是教师的素质与乡村教师的培训问题,这里不仅仅是简单输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如何认识乡村教育的独特性与乡村教师的文化责任。我们目前的课程改革对乡村教师的培训更多地是让乡村教师去贴近现代的教育文化,而不是立足于他们所置身的文化,这其中是有偏颇的。
  与此同时,乡村教育还需要外来教师的支援。在一时间不可能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的前提下,社会支教体系的建立就显得意义重大。通过外来的优秀教师、文化人士等,给乡村少年一个短暂的机会,让他们感受不同的世界,从而给他们幽闭的生活世界一段美好的经历,也许可以在有意无意中敞开他们心灵世界的重要的窗口,有时甚至可以改变某些乡村少年一生的命运。
  当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保障乡村教育的师资来源。目前乡村教师短缺、青黄不接已经成为一个日渐凸现的重要问题,部分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描述农村教育师资的话语: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我们在高校扩招后,一方面大学生分配不出去,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没人愿意去,适合于我国乡村特色的中等师范又一刀切,于是就出现了前面所说的状况。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认为,部分恢复中等师范,不失为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教师来源问题、改善乡村教育的长远策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乡村师范才是真正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乡村教育到底需要怎样素质的师资。其实,在目前的情况下,乡村社会更需要的是学历并不一定高、但素质较高的教师,他们具有基本的乡村情感,他们能用心从事乡村教师,他们才真正是乡村教育值得信赖的薪火。中等师范的一刀切,实际上是截断了乡村教育师资的源头活水,所以,适当的保留、发展中等师范,采取必要的措施吸引比较优秀的乡村少年,一是给予学费上的优惠,免学费,还由政府提供适当的奖学金,二是提高师范教育水平,全面拓展师范生立足乡村社会所需要的文化意识和综合素养,三是改善乡村学校条件,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这是一条适应当代中国农村社会需要的、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路径。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富于爱心的师资,这是发展乡村教育、提升乡村文化,甚至实现整个乡村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面对乡村教育问题:从小事做起
  我们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解决乡村教育的问题?显然,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从长远而言之,乡村教育无疑对乡村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但从短期而言,乡村教育同时也对乡村社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乡村社会的品质会直接制约乡村教育的品质。乡村教育自身不可能解决乡村教育的整体出路问题,乡村教育问题的整体解决有赖于教育制度的改善、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乡村社会文明的整体建设。我们在关注乡村教育的同时,不应忘记乡村文化的整体建设,包括村民组织的建设、乡村图书馆、传统乡村文化形式的发掘和引导等等,尽可能给乡村少年以积极健康的文化空间。
  由于积弊之深,以及诸多外在条件的制约,我们实际上很难真正从根子里去解决乡村教育的问题。但我们可以从细小的事情做起,捐一本好书,建一个小小图书室,给乡村少年讲一串故事,带他们一起欣赏一部适合他们的好电影……一点一滴去关注乡村文化与教育,一点一滴去改善乡村文化与教育的环境,日积月累,量变而质变,就可以逐渐成为改善乡村文化与教育精神脉象的积极力量。
  曾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题目叫“这条小鱼在乎”:在一个暴风雨后的早晨,一名男子来到海边散步。他发现在海边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大海近在咫尺。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被晒干而死的。男子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好心劝道:“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也许,对于广阔的乡村社会而言,我们点滴的行动影响甚微,但对于我们的行动能改变的乡村少年个人而言,一就是一切,那么我们没有理由不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没有理由不对乡村文化与教育抱持乐观的期待与良好的信心。对于整个乡村社会的发展而言,也许我们个人的努力终究只是蚍蜉撼大树,但也正是无数个人点滴努力的累积,推动着我们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面对乡村社会与乡村教育,让我们学着特蕾莎修女所说的,怀着一颗伟大的心做细小的事情。
  来源:《教育时报》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