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舌尖上的中国”为国人打造温情“盛宴”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30 09:36
标题:
“舌尖上的中国”为国人打造温情“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为国人打造温情“盛宴”
时间:2012-05-30
来源:光明网
在央视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美食题材纪录片,以独特角度讲述了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该片收视率较以往同时段播出电视剧超出30%。《舌尖上的中国》引起网友的狂热,获得接近两千万的点击量,成为微博中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并且引发诸多社会现象。(5月28日人民网)
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舌尖上的中国》自5月14日播出以来,不仅在夜晚10:30的时段掀起收视高潮,更是在网络上获得接近两千万的点击量。中国的“吃货”们守在银幕前,一边被诱人美食勾得直咽口水,一边为质朴的人情故事感动落泪。据笔者了解,《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甚至引发连锁美食效应。淘宝网最新数据显示,自该片5月中旬上映以来,片中介绍的美食在淘宝网的成交量猛增。该片开播5天内共有2005万人次在淘宝网浏览过片中介绍的美食,成交量达729万件。
笔者在央视一套播出该纪录片的当晚,看了第一集剧情内容,画面首先把笔者带入苍茫神秘的香格里拉原始森林,藏族姑娘卓玛在山林里找寻同样神秘如精灵般的食物——松茸。雨季过后,松茸疯长。为了得到这种保鲜期只有两天的珍贵食材,卓玛和妈妈凌晨3点就出发,穿过村庄,步行走进30公里外的森林。凭借经验,她们准确地在厚厚的松针覆盖下找到松茸。为了延续这一自然的馈赠,松茸出土后,她们会把菌坑掩盖好,以免菌丝被破坏,而这是藏民一直恪守的规矩。这种叙事方式颠覆了我对国内纪录片的印象,使片中故事情节很温情。还有就是是纪录片本身的定位上看,《舌尖上的中国》都不具备成为热播片的潜质。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悖论”中,这部纪录片所引发的轰动效应远远超过预计。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部纪录片获得了如此的成功呢?笔者认为,其主要在于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系统阐释上。这部纪录片以“中国的美食”为主要题材,但是美食背后的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等等壮观的景象才是构成这部纪录片的气魄和筋骨之处。这种深入挖掘原生态文化、返璞归真的笔触,对于看腻了以工业化方式生产的文化快餐品的当代都市中国人来说,显得更为稀缺;对于在社交媒体上厌倦了没完没了的文人口舌之争的年轻人来讲,也是一个更为“靠谱”的话题。由此可见,《舌尖上的中国》所讲述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的美食很早就已经征服了全世界,但是能有效将这种文化添上美誉度较高的“中国品牌”的传媒产品还不多见。所以,类似于这样高水平的片子我们还需要更多,对内是一种凝聚力,对外是一种影响力。《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很真诚的纪录片,有一种质朴的珍惜态度贯穿其间。不仅是”吃货”的福音,更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让我们学会了敬畏自然,感恩生活,笔者在想,也许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努力追求的目标吧。(袁宝)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