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关于青年批评家难“冒头”的话题引起批评家和媒体的热议。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出于批评人才难以为继的现状,同时又涉及到“一个时代应该有一个时代的批评家”的问题。特别是对于“80后”这一代来说,大量作家作品不断涌现,在市场和文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可是却缺乏同代批评家的阐释。所以,很多人开始呼吁,“80后”的批评家应当多关注同代作家,使批评家和作家互相砥砺、互为激发、共同进步。 “80后”作家需要同龄人关注 在很多“80后”作家看来,前辈的批评家中,很少有对“80后”文学进行专门研究的,即使研究了,也很难把握“80后”作家作品中独特的生命经验。他们往往乐于对“80后”作家进行一些整体性总结,认为“80后”就是校园文学、青春文学,写的都是青春的感伤。而且在批评时,往往在无意识中采取一种赏识、提携的态度,缺乏足够的诚意。只有同龄的批评家们,出于一种认同感和责任感,才可能持续、深入、系统地追踪“80后”的写作。 来自同龄人的评论,无疑会更容易获得“80后”作家们的信任。作家郑小驴说,“80后”批评家与我们有着共同的生活经验、文学经验,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比较一致,这让他们更容易进入我们的写作,对作品进行较为准确的解读。而且很多“80后”批评家自己也进行文学创作,比如杨庆祥从初中以来就持续在写诗,李德南写有长篇小说《遍地伤花》,这使得批评家对作家们的写作更容易心领神会。 “80后”作家是一个内部极度不平衡的群体,被关注的成为了偶像,被忽略的则很难进入大家的视野。被遮蔽的这部分作家,需要同代的批评家对自己进行阐释。这种“需要”是正常的,而非出于“焦虑”。作家甫跃辉认为,对于“80后”作家来说,如果有同代的批评家对其作品进行阐释,这是最好的状况了。但如果没有,那也不用着急,重要的是写出好作品。如果写得不好,“批评家再怎么给你写评论,把你吹上天,也只是枉然”。所以,对于写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写出优秀的作品。 其实,呼吁批评家关注同代作家,不仅仅是“80后”作家的需要,也是“80后”批评家自身成长的需要。“50后”批评家张柠在《“80后”写作:偶像与实力之争》一文中曾经谈到,“80后”批评家要对同时代的作家发言,让自己的文艺批评与作家们的创作同步。不要试图通过阐释几个经典作家而成为批评家,而是“要对自己的经验及其背景有一个历史的和美学的整体把握,既要发现压抑你们经验的老话语制度的死穴,也要充分展现一代人成为市场殉葬品的真实形象,并从中提炼出一种残缺不堪的经验体系”。 “80后”学者切入批评的难处 虽然“80后”批评家有着这些“天然的优势”,但是在进入对同代作家作品的批评时,也会遇到一些困境和顾虑。 “80后”批评家大多是从学院出来的,毕业之后又在学院里工作,主要的任务是进行学术研究,写出适合在核心期刊发表的长篇论文。而文学批评则讲究迅速,新的作品一出来,就需要批评家对它进行评头论足,这需要一种“初出茅庐的勇气、新鲜的感受力、随时更新的问题意识”。杨庆祥认为,学术研究大多关注的是那些经典的作家,远离文学的现场,研究者必须收集大量的资料,一写论文就得动用大量的“理论武器”。一旦要进入文学批评的场域,就需要有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很多人是调整不过来的。但如果调整好了,这些理论训练会有助于他的批评实践。 必须经历漫长的学术训练,才能比较容易成长为一个批评家,这会产生另外一个消极的影响——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错位”。甫跃辉说,上世纪80年代出道的一些批评家,比如程德培、吴亮等,都非常有灵气,没有经过专门的学术训练,所以他们与同时代作家的创作是同步的。然而,到了“80后”这一代,当作家们已经写出很多具有反响的作品时,“批评家们”还在大学里读硕士或博士。他们正跟着自己的导师研究红色经典,研究“50后”、“60后”知名作家的作品,这些是他们的导师所关注的,他们也就跟着关注了。当然,现在也有一些硕士、博士开始关注“80后”的写作,甚至以其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这是很好的现象。 切入对“80后”文学的批评,评论家们还有一重顾虑:“80后”作家还没写出什么特别优秀的作品,我把精力投入其中,值得吗?这种顾虑不无道理。一般来说,研究的对象越重要,批评文章进入话语中心的可能性越大。按照这样的逻辑,在“80后”作家中,只要关注韩寒、郭敬明等几个知名的就可以了,因为这几个名字经常出现在关于“80后”作家的讨论中。但是李德南认为,还有其他很多“80后”作家,比如王威廉、郑小驴、孙频等,都具有很大的创作潜力,值得同代批评家关注。同为“80后”的批评家刘涛也认为,批评家需要用独特的眼光去选择新的批评对象,即根据作家目前的创作来判断他的气象。这种判断可能会出现失误,但没有关系。 一些批评实践正悄然进行 “80后”评“80后”,其实已经悄然开始。杨庆祥、金理、黄平三位“80后”批评家今年在《南方文坛》开设了“三人谈”的专栏,从选择以文学为“志业”的自我经验谈起,追溯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发展和审美的嬗变,辩驳文学在各色语境中的纠葛和挣扎。有一期的话题是《“80后”写作与“中国梦”》,以韩寒、郭敬明等作家为例,从大的文化角度对“80后”的写作进行对话。杨庆祥说,关注这些被媒体热炒的作家非常必要,他们更多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存在,需要对他们进行“去魅”。 对于一些相对被忽视的“80后”作家,同代的批评家们也开始关注了。杨庆祥和金理将于2013年在《名作欣赏》主持“80后评80后”栏目,每一期重点推出一位“80后”作家,同时邀请一位“80后”批评家写该作家的专论,这样就可以在年轻作家和年轻批评家之间搭建起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而湖南的《创作与评论》也准备开办“80后文学大展”栏目,每期推出一位“80后”作家小辑,李德南、刘涛等“80后”批评家都会参与其中。李德南介绍说,每一辑中会包括作品、创作谈和评论等,占据相当大的版面。 杨庆祥最近还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宋耕教授一起在编一本《“80后”作品选》,以短篇小说为主,计划出版中英文双语版本,目的是向海外推介中国“80后”最有创造力的作家作品。目前初步确定的入选者有张悦然、笛安、马小淘、颜歌、周嘉宁、甫跃辉、苏瓷瓷、手指、张怡微、飞氘、苏德、郑小驴、王威廉、马金莲、殳俏、陈楸帆、郝景芳等。杨庆祥认为,这些作家是目前“80后”写作群体中比较有创造力的一部分。 从知名的几个作家扩展到被遮蔽的一大批,从对“80后”的整体观照转到对个案的详细解读,这是目前“80后”文学研究的总体趋势。刘涛认为,“80后”作家是在改革开放的成就和阵痛中成长起来的,有着共同的时代经验,但他们之间的差异,甚过于他们之间的相似。所以,应该对重要的作家作个案分析,在历史化的视野中考察其写作的特殊性。在周嘉宁的近作《荒芜城》中,写到一个细节:父亲在出租车上跟女儿说起当年自己当知青时如何困难,女儿听了就说,这些我都不要听了,我们有自己的故事。刘涛说,通过比较知青文学和“80后”写作,这个细节会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诚然,具体文本的细读、历史化的眼光,是我们评论“80后”作家时所需要的。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