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碎语断章品名师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7 05:56
标题:
碎语断章品名师
碎语断章品名师
------
听史建筑老师报告随笔
博兴县第三小学
张永华
再一次聆听了史老师的成长报告,再一次为被史老师的想法、做法打动。碎语断章,字字句句,细细“品”来,值得琢磨......
“温文尔雅,润物无声”----作为语文老师,史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品胸怀----有一等胸襟,成一等事业
对于一个人而言,只有自己才能把握好自己,而把握好自己又是最难的。一位合格教师应该清楚自己“已知”,然后确定“未知”在哪里,接下来就是扬长补短。
“人往高处走,心往低处放。”这是史老师的话,恐怕前者是人之常想,人之常做,可后者呢?却未必。事实是,只为前者,容易自大;常为后者,极易走向自卑,二者结合,才是佳境。而达此佳境,非常人所为,需要胸怀。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没有成功,只有成长;没有失败,只有从头再来。”一句句发人深思的话,道出了这位名师的胸襟和情怀。
品人本----听耶稣的话,回到孩子中间
史
老师的报告题为“与学生共同成长”,这就是以生为本。
从史
老师与学生的《一舟一帆一青剑》《回首向来萧瑟处》,我们读到的还是以学生为本,与学生为友。
与学生同读、共写、齐探究的教学行为呢?
我们说,史老师真正回到了学生们中间。
的确,充满了功利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忽视了信仰的教育是贫瘠的教育,剥离了情感的教育是苍白的教育,缺失了道德的教育是可怕的教育。
史
老师说:他是一位教育理想主义者,又具有深深的忧患意识,所以,有时也痛苦,甚至焦虑。先知先觉者,总是寂寞的;后知后觉者,总是受益的;不知不觉者,总是愉悦的。
品反思----我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微不足道的
没有反思意识的人,天天重复“昨天的故事”,深陷泥淖而不知,抱残守缺而不改;有反思意识的人,不断破茧成蝶,虽有超越之痛,但他“日知其所亡”,一直向前走,每天伴着晨曦的到来,迎接崭新的自我。
所以,“做反思型的实践者”,绝不只是一句口号,它要“物化”到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时时处处。
史
老师关于《“出现”与“相见”》之误的反思,让我感动。恰如他所言,孩子们不但谅解了他,而且更喜欢他了。这可能就是所谓“错误效应”吧!平等待人,知错必改。教学本身就是做人。
还有,史老师的特殊问卷,就是从学生的视角寻找自我的反思。正如他所说,不调查不等于不存在,既然是存在的,我们就应该正视、努力的解决。
生命的成长,正如作家余华对于经典阅读的生动描述,史老师说,他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它们带走。就像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它们将自己带走,然后又让独自一人回去。当再次回来之后,才知道它们已经永远和自己在一起了。”
品坚持----澄之不清,扰之不浊
说到坚持,最让我感动的是史老师的32本读书笔记。扪心自问,我也读书,我也记录,但坚持的却实在惭愧。
史
老师说:我们应该坚持做好重要的事情。所谓重要的事情不是跟风,是要认准自己的东西做下去。
史
老师在课堂上一直坚持的几件“事儿”:综合阅读、文本细读、经典重读、师生同写等。他把全班学生近5个月以来的阅读书目梳理下来,发现仅书目就有7000字。孩子们看着壁报栏里长长的书目,连自己都不相信读了那么多书。他的同学感慨地说:“以前读书大多是为了好玩,多是消遣;如今感觉读书比做题更需要思考。”
坚持,有这样的师友在身边,学生又怎么能不坚持呢!大概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吧!
品幸福----幸福一直围着我们转
面对可爱的孩子们,我们没有理由不幸福。在温馨的校园里,我们天天跟烂漫的生命打交道,我的周围全是欢声笑语、天真的脸庞,那是“绿色”的,我们怎么会不幸福呢?
教师,是上帝派来播撒阳光的人。如果我们怀着幸福感去观照我们的职业生活,去照耀那些鲜活的生命,就会有无尽的幸福扑面而来。
史
老师说:在课堂上,我妙语连珠,学生喜欢;我诙谐幽默,学生鼓掌;我痛哭流涕,学生凄然;我义愤填膺,学生激愤;我勃然大怒,学生调侃道:“老师,您生气的样子真帅!”这样的境界,有哪个会不幸福?
幸福就在日常生活工作之中,如果我们感到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很有价值,而且得到人们的认可,心里就会真正拥有幸福感。如果能将这种幸福感不断地传递给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拥有幸福,自己就更加幸福。如果觉得这种传递与帮助就像太阳每天升起一样自然,便真正走向幸福的天堂了。
品超越-----
追求卓越,成功就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人,要想活出点儿“味道”来,就必须不断超越。在这方面,人应该在其他动物身上汲取生命的智慧。蝉的幼虫,在黑暗的地下蜗行摸索,有的长达17年之久。这种积蓄和忍耐是为了“生命的超越”——冲破黑暗,放歌枝头。蛹,耐得寂寞,经历阵痛,破茧化蝶,自由飞翔。其实,人的生命中也充满了大大小小的“超越”。其中有留恋、苦楚甚至窒息,当然也有欣喜、满足和成就感。
回顾史老师的教育教学历程,大致有三个方面的“超越”: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反观课堂;立足学科,超越学科,反观学科;立足教学,超越教学,反观教学。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超越,绝不是隔断与传统固有的联系而一味地创新。在多数情况下,回归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前行是为了适当地回归。守正创新,是每一个有追求的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原则。
结语
史
老师说:佛不渡我,我自渡,不为彼岸,只为海。教师真正需要提升的不只是专业知识,也不只是方法技巧,更重要的是胸襟情怀和
境界。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