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焦建利:从童话故事看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7 21:16
标题: 焦建利:从童话故事看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原文地址:焦建利:从童话故事看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作者:王竹立


从童话故事看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每年春季的这个学期总是最忙的。在这个学期,新生入学复试、一年级学位课程、二年级选题开题、三年级毕业论文、答辩以及就业,这些事情全部赶在一个学期里了。真是一年之季在于春啊!
        自三月开始,陆续有学生将学位论文初稿交我审阅,最近更是达到高峰,连五一节也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劳动节了。一本一本地读,一本一本地写意见,一个一个地讨论。连续看了好几本,慢慢地从中发现了一些共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好可以用几则童话故事来诠释。
一、歧路亡羊:问题意识与研究目标
        有一天,杨子的邻居在牧羊的归途中,遇到了迎面急驰而来的一行车马,羊群因受惊吓而四散。等车马过后,那人把羊唤拢,急忙赶回家。他仔细清点以后发现丢失了一只羊,于是立即召集全家老小,并邀请杨子的童仆一起去寻羊。杨子在一旁不以为然地说:“咳,才丢一只羊,何必兴师动众,派这么多的人去找?”邻人说:“山野、田间岔路多,人少了分派不过来。”杨子觉得这话有理,没有再往下说。他目送着这一行人出了村口。
        那邻人带领大家先沿赶羊回家时经过的大路走,一遇到岔路就派一个人沿岔路去搜寻。没过多久,他带去的人被分派完毕,剩下那邻人只身走大路。可是没走多远,前面又出现了岔路。他站在岔路口左右为难。焦急中任选了一条前去的路径。走着走着,只见前面又有岔路。那邻人无可奈何。他看到天色已近黄昏,只好往回走。沿途碰到其他的寻羊人也说自己遇到过同样的困难。
        正在家吃晚饭的杨子忽听见外面有嘈杂的说话声,知道是找羊的人回来了。他走出门去问那邻人:“找到羊了吗?”邻人答道:“跑丢了。”杨子说:“你带了这么多的人去找,怎么还找不到呢?”邻人说:“我知道大路边有岔路,所以找羊时多带了几个人。可是没想到岔路上还有岔路。在只剩一个人面对岔路的时候,真令人感到不知所措。”
        杨子听了邻人说的这番话,有些闷闷不乐。他眉头紧锁、脸色灰暗、一言不发。那一天大家再也没有见到他露出一丝笑容。杨子的门徒都觉得有点奇怪,因此不解地问:“羊并不是什么值钱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这样闷闷不乐,究竟是为什么呢?”杨子说:“我并不是惋惜丢了一只羊。我是从这件事联想到探求真理也与这些歧路亡羊一样,如果迷失了方向,也会无功而返啊。”
        从学生的学位论文来看,普遍存在问题意识不强,研究目标不明确,在问题提出部分,对自己要研究的问题表述不清晰,缺乏明确的、确定的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是研究目标不确定,在开题的时候设定的问题是这样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文章的展开,作者经常迷失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了,时常会发生不断的目标游移的现象。
        仔细想来,这不能不说是个教训。开题环节如果重视不够,对自己要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的目标缺乏清晰明确的认识,在研究过程中不通过SEMINAR不断检查自己是否偏离了自己的目标和问题的核心,问题意识的淡漠与研究目标的游弋便了难以避免的现象了。因此,在学位论文的研究与撰写过程中,至少要做到坚持两个贯彻始终:一是自开题到答辩不断地反思与检查自己研究的问题要贯彻始终;二是在起笔撰写到完成定稿过程中不断对照问题与方法、目标与结论要贯彻始终。
二、天鹅鱼儿和螃蟹:文献综述通病
         这个故事是我很小的时候读到的,后来在讲文献综述的时候也曾多次和很多朋友学生讲过。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一辆车子陷入泥坑,天鹅、螃蟹、梭子鱼套着车绳,天鹅往上窜,螃蟹横着走,梭子鱼往前蹦,使劲拉车却拉不动。很显然,这个寓言故事是讲齐心协力和团结重要性。小学生都明白这个道理。.
          从学生的学位论文中看,文献综述部分普遍很长。但多多少少存在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没有很好的做综述,没阅读多少文献;第二阅读了很多,目的不明确,与自己研究的问题关系不紧密;第三,有述无综,只罗列,不分析、比较、鉴别,与自己研究的问题脱节。
          这个故事和文献综述有什么关系呢?在阅读学生论文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的综述象故事中的天鹅、螃蟹、梭子鱼。他会介绍天鹅研究得到A结论,螃蟹研究说B,梭子鱼研究以后,得到了C,分别介绍了很多,但是不集中,不比较,不分析,与自己的研究联系不紧密。这样,综述的意义和价值就难以得到体现,面对天鹅、螃蟹、梭子鱼的徒劳使力,综述对于自己的学位论文的核心这个车子来说,贡献不大。结果综述就变成了悉数各家的看法,天鹅教授说这样,螃蟹先生说那样,梭子鱼说都可以的。结果就是作者自己没有说法。
三、若石御虎:研究方法的运用与论证的力度
         一个名叫若石的人在冥山北面建造了一幢房屋。这幢房屋四周山林茂密,没有别的人家,所以若石一家住在那里,生活过得安逸清静。
         然而没过多久,他发现一只老虎总是蹲在不远的山崖上朝他的住所张望,因此他的生活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了一块大石头那样,顿时起了波澜。若石全家因为老虎的出现而人心惶惶、坐立不安。作为应急的措施,他一面带领全家老小日夜监视老虎的动向;一面用日出鸣锣、日落燃火和夜间摇铃的方法驱赶老虎。为了增强防范能力,减少精力消耗,若石一家把篱笆改成高高的土墙;在墙的四周树起一道用荆棘筑成的屏障;在山谷里挖掘了可供防守用的洞穴。这些周全的举措、巩固的设施使老虎望而却步。整整一年过去了,老虎没有从若石家里得到任何好处。
        聪明的若石之所以成功的抵御了老虎的威胁,是因为他为了对付“如何有效地防范吃人的老虎”这个问题,为了实现“成功地避免被吃人的老虎所伤害”这个目标,而精心设计的、非常有针对性的、一系列的防御措施。正是这些精心设计的、非常周全的、具有很强针对性的一系列防御措施,才有效地保证了若石一家免受老虎的伤害。
         我们在研究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方法,无不是为了解决我们的问题服务的,无不是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而采用的。就行文而言,我们应当象聪明的若石一样,时刻牢记我们的目标,采用多角度、多种方法,有利地论证和支持我们的观点。在选择这些方法的时候,必须是考虑问题的特点与这个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归纳总结,所有这些过程,一是要考虑解决的问题针对性,二是要考虑这个方法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的有效性。只有既有针对性又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在研究者的恰当运用之后,才有可能帮助我们解决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四、孟贲言勇:做名副其实的研究生
        孟贲(ben)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勇士,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从无畏惧,总是勇往直前,所向披靡,因而常常使敌人闻风丧胆,望风而逃。
         于是,有人问孟贲:“生命与勇敢相比,您认为哪一个更重要呢?”
         孟贲不假思索地回答:“勇敢!”
       “那么,拿显赫的官位与勇敢作比较呢?”
        “还是勇敢!”孟贲的回答斩钉截铁。
        “若用万贯家财与勇敢相比,您认为什么更重要呢?”
         孟贲的回答仍是勿庸置疑:“勇敢!”
         要知道,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升官、发财,这三者都是极其宝贵而且难以得到的东西呀!可是,在孟贲看来,它们都不可能取代人的勇敢的品质。在那个诸侯纷争的年代里,孟贲之所以能威镇三军,降伏猛兽,英名远播,这实在是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勇敢面对各色各样的挑战与诱惑所分不开的啊!
         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在灯红酒绿地都市,能不受虚名浮利的干扰,让自己的眼睛不骨碌碌地打转转,执着地追求自己所迷恋的事业,并做到勇敢地为之献身,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学位论文的分量自己最清楚,我们要反思一下,我们究竟是否执着地追求过,是否清晰明确的知道,我们到底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真正的专心致志了吗?为之流汗了吗?我们对得起硕士研究生这个学位吗?
五、大公鸡教游泳:代结束语
        大公鸡获得了游泳学教授职称。开始,鸭们都不相信:鸭们没有一个被评上游泳学教授的,大公鸡怎么当上了呢?后来,大公鸡把打着钢印的职称证书给它们看,它们才不得不接受了这一现实。
         鸭们想,大公鸡既然能评上游泳学教授,游泳学知识一定十分渊博,何不请它来讲讲课?
        大公鸡迈着八字步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说:“游泳嘛,这两个字都有三点水,所以,游泳一定离不开水。”
        鸭们洗耳恭听。
      “有水才能游泳,无水就不能游泳。操场上不能游泳,屋子里不能游泳,房顶上不能游泳,山梁上不能游泳,大树上不能游泳,还有“凡是没有水的地方都不能游泳。
         这我们懂!教授,您讲点我们不懂的吧!”一只小鸭忍不住了,大声嚷道。
         大公鸡狠狠剜了小鸭一眼,接着讲:“有水的地方也不一定都能游泳。比如说,油水里不能游泳,开水里不能游泳,泥水里不能游泳,毒水里不能游泳,还有……”
        “教授,这我们也懂。您还是讲讲我们还不了解的知识吧!”一只年轻的鸭打断了它的话。
        “难怪你们只能浮在水面上,想潜到水里也潜不进去呢!你们都是这么的不谦逊,怎么能学到知识?怎么能进步?”大公鸡不高兴地说。
        “教授,我们为什么不能潜进水里去呢?就请您把这个问题给我们讲讲好吗?”一只年纪较大的鸭请求说。
        “这个问题嘛,很简单,”大公鸡扶了扶眼镜,“你们潜不进水里去,原因有两条:第一,身上的毛太多太厚;第二,体内的油太多太厚。”
         “我们怎么才能潜到水里去?”
        “这个问题嘛,也很简单。第一,把身上的毛拔光;第二,用注射器把体内的油抽出来。特别是你们的屁股太胖,一定要把那里面的油抽干净。否则,它的浮力太大。会像气球一样浮在水面上,你们用多大的劲也白搭。”
          鸭们一个个瞠目结舌。
         “不过,这些办法都叫人有点难以接受。因为它要让大家承受太多太多的痛苦。还有一个更科学更简单更省事更易行的办法
        “什么办法?”鸭们关切地问。
        “每人都在身上绑一块大石头,下到水里,保准一下子就潜下去了!”
          这算什么知识啊?鸭们一哄而散。
          读者诸君哄堂大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7 21:17
原文地址:焦建利教授给他的学生的《文献研读的50个建议》作者:海洋的公园
文献研读的一些建议

    文献研读通常比我们想象地复杂;
    阅读必须和批判性思考相结合,没有批判性思考的阅读,无异于用眼睛不假思索地扫描。
    分类按主题研读文献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你的选题极为重要;
    文献研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向他人学习,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在研读的时候,一定要想想,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处理。
在阅读文献时思考的问题
    作者解决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些问题是重要的?
    作者真正做了些什么?(与作者声称的相对照)
    这个研究工作的贡献是什么?(对领域来说是新的或者有趣的东西有哪些)
    作者使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具体数据收集)?
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    这篇研究报告的逻辑是否严谨完整?
    这篇报告的结论是什么?是否完成了预定目标?

    文献阅读必须与写作相结合。将你的灵感、评论、感言、想法写下来,这非常重要。
    阅读与检索相结合,这往往是阅读的经常伴随状态。
    文献研读之后,如必要,可以与作者进行联系交流和讨论。
    你不必从头到尾地阅读。建议的阅读顺序是:标题、摘要、引言(或问题的提出)、审视文章的结构、结论、文章主体、通读。如果必要再重点研读和重读。

阅读技巧
    阅读标题(这篇文章是关于什么的?)
    阅读摘要(将会给你一个梗概)
    阅读引言(看看动机、相关的其他工作、更详细的背景)
    看看文章的结构(剩余部分主要强调的是什么?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
    阅读结论(它们的结论是什么?新知识?)
    阅读文章的主体(细节重读、研读、查读)

    参考文献并非可有可无。有的时候,对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在参考文献中。
    阅读文献就是学习。学习该研究发现的新知识(结论),学习作者提出问题的方法、学习作者对问题的表述、学习作者是如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研究方法)。


    文献研读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高质量的文献;
    有些教育硕士,读文献就只读以前的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这样自己的论文水准能提高多少?值得怀疑。
    有些同学选择文献只依照方便原则。
    文献不够集中。
    什么样的文献是高质量的文献?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    一般而言,我提倡读:
    新近的文献、刊物上的文献、英文的文献。
优质文献和上乘作品
    在某领域中有重要意义的文献;
    有创新性的文献;
    对自己研究工作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文献;
    研究思路或论文撰写等方面有特色的文献。

    优质文献要么解决了紧要的现实问题和重要的议题,要么选择了针对性强的好的研究方法,要么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对研究生而言,在选择文献的时候,必须解决两个需要:一是你学习的需要,你应该选择多样性的文献(问题多样,方法多样)。二是课题研究的需要,你应该读比较集中的(问题集中,方法多样)的文献。

    不少研究生声称找不到文献,或者没有文献。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是因为你不会检索文献。
    SCNU为例,学校购买力上百种数据库,可是许多研究生基本没有使用过几个就毕业了。这实在是可惜啊!
    文献研究必须首先找到文献,获得文献,但是觉得不能做当当族。一旦拥有,别无所求!对珠宝可以,对文献不行!


    检索文献、研读文献、阅读笔记、引用文献这几个环节必须以一贯之。检索到、下载了,就要管理好,为引用的时候做好准备。这非常重要,而又常常为国人所忽视。
    要求大家研究的 Note ExpressEnd Note,是非常值得你花时间学习的文献管理系统。


在研究过程中,收集文献资料

    从数据库检索,筛选信息
    直接导入到EndNote  (以数据库Web of Knowledge为例)
    从数据库下载纯文本数据导入EndNote
    支持582种数据库的格式
    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定义格式
    在图书馆浏览纸本期刊、书籍时,收集到的信息
    手工操作导入EndNote
    直接从EndNote连接数据库进行检索、下载相关信息
    支持直接连接865种数据库
    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定义格式
EndNote/ReferenceManage/Procite
个人数据库的管理:
    可以按课题建立自己的数据库,随时检索自己收集到的所有文献
    通过检索结果,准确调阅出需要的PDF全文、图片、表格
    为不同的课题查新创建不同的数据库,并随时可以检索、更新、编辑
    将不同课题的数据库与工作小组成员共享
Writing 撰写文章
    配合WordWordPerfect等文档处理软件写文章
    在文章內文中插入参考文献
    自动生成参考书目列表
    可配合多种期刊格式並更改
    可自行设定新期刊投稿格式


撰写文章
    撰写论文时,可以随时从Word文档中调阅、检索相关文献,并将重要的文献自动按照期刊要求的格式,放在正在撰写论文的参考文献处。
    撰写论文时,可以很快地找到相关的图片、表格,将其按照期刊要求的格式插入论文相应的位置。
    在转投其他期刊时,可以很快将论文格式转换成转投其他期刊的格式


    文献研读的目的是进一步发现问题,找到你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其功利性目的是为了你自己写作,其目的不仅仅是学习和欣赏。因此,模仿是非常重要的。
    题目的拟定
    问题的表述
    文献综述
    研究的设计
论文题目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Program: A Qualitative Study of Hong Kong Sub-degree Students
    典型的西方学位论文题目
    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    不仅交代了要研究什么,而且交代了如何研究
    主标题和副标题
类似的题目
    I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Necessary for Reformed Science Teaching?: Evidence from an Empirical Study

研究目的
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xperiences of the Hong Kong sub-degree students in learning computer programming and explores ways to help the students learn more effectively.
    开门见山,开宗明义
研究方法
      A theory-seeking case study research i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students’learning of programming. 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and analysed data from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Other data sources-acitve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reflective memos, and analysis of students’ programming assignments and examination-are used to triangulate the data from the interviews.

    研究方法表述的清楚与否,基本上可以判定研究者的研究思路是否清楚。
    不能只是简单的罗列研究方法
    收集什么数据?
    为什么要收集这些数据?
    如何收集数据?
    对这些数据如何进行加工处理?
问题的提出
    许多学生的问题提出部分,没有问题。
    问题必须是真正的问题,有意义的问题,适中的问题(不会过于笼统,又不会过于具体;不能过于宏观,又不能过于微观)
    问题应该是符合逻辑地提出
    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可行的可操作的有意义的

    问题的具体化合明确化
    问题表述的逻辑思考
    问题、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应该综述你的问题以及各个子问题的研究
    研究方法的考虑和安排应该回应你的问题和子问题



    文献研读必须抓好三个联系:
    联系教育实践实际,脱离实际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
    联系相关研究,其他人的研究,多进行比较分析鉴别;
    联系你的课题。文献是为你服务的。
不能为文献而文献!

    文献研读的核心与关键之一是批判性思考。没有批判性思考,文献研究就变成盲目地了。
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边读文献,一边写评论,这应该是研究生生活的真实而应有的状态。
    定期归纳总结你的评论,在SEMINAR上汇报,不仅是帮助你整理思路,而且也是其他人快速了解课题的重要途径。

    阅读策略:由点到面,由杂到精,先易后难,逐步缩小包围圈。
    阅读文献要养成好习惯:每看完一篇文章后可以划出个技术路线图,了解他人的科研思路。
    阅读文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千万不要浮躁。
    比较阅读,对照阅读,让不同观点在你的脑海里交锋。


    先看综述,后看论著;重点看刊物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
    文献阅读的四种类型:
    无主题的广泛阅读(求知识面广)
    定期浏览一种重要期刊
    围绕研究方向泛读
    精读上乘作品和专题文献

    读文献要敢于想象、猜测和质疑。读论文不是教科书,即便是教科书,也应该予以质疑。
    想象:其他情景下、对象、材料、工具、控制,结果会是什么样子?
    猜测:如果沿着这个思路解决另外一个问题,会是什么样子?
    质疑:这样做还有那些缺陷和不足。

35. 带着问题去研读文献
    这篇论文最主要的创意或者闪光点是什么?
    这些创意在应用上有什么好处?
    这些创意和应用上的好处在那些条件下才能成立?
    还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探讨吗?
    这篇论文最主要的缺点或局限是什么?
    这些缺点或局限在应用上有什么坏处?
    这些缺点和应用上的坏处是因为那些因素引入的?我们能克服吗?如何克服?
    这篇论文的那些部分(点子)值得参考?
    对自己的研究,有哪些指导意义和启示

    研读文献,应该先读懂作者的研究思路,然后学习分析的方法,最后学习写作技巧和写作语言方式。
    研读文献应该与文献的检索过程同时或者是交错进行。在检索到文献的同时就应该开始进行文献的研读了。同时,在研读文献的同时就应该根据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新线索进一步去检索和收集新文献。

38.研读刊物论文的4种境界
境界1:“知事”
What had been done?
What was the result?
境界2:“知人”
这个研究者的背景、他的研究兴趣与方向、以往的成果积累。

境界3:“知因”
就是在读到一篇高质量的研究报告的时候,应该通过自己的思考,尝试回答三个问题:
1、为什么研究者能够想到做这个研究。
2、研究者为什么这样设计研究。
3、让我自己来做的话,我会怎么设计这个研究。
境界4:“知短”
要看出研究的破绽和缺陷,找出未解决的问题,思考自己前进的方向。
39. 文献研读中的跟踪
    大凡一个领域的行家,都会长期“跟踪”一个领域的研究进展。而新手由于尚未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因此在研读文献的时候往往会犯“东瞅瞅西看看”的错误。
    跟踪的途径很多。盯着一本刊物、“监控”一个学者、关注一个机构……。这些都是常见的跟踪方法。
40.文献研读要“善入善出”
    所谓“善入”,就是要钻进去,穷极义理。
    所谓“善出”,就是要出得来,能够联系实际。
    重视文献,不沉迷文献。
41.阅读、分享与研讨
    自己埋头阅读固然重要,但是和其他人分享你的研读心得,大家一起研讨,往往又能取得比自己一个人读更好的效果。
    在台湾的一些大学,教授做导读者,带领学生一起研读文献,是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个重要举措。
    你自己读了,讲出来比自己阅读更能加深理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42. 文献研读与交流
    在研读了一组文献之后,你可以尝试:
    与你的同学交流分享;
    听听你的导师的意见和建议;
    与作者或者其他高度相关的学者交流;
    占有并认真研读了有关领域的一定量文献之后,你可以尝试撰写一篇综述文章,投寄刊物发表。这也是一种交流。

43.在阅读中,思考并实践。在思考和实践中阅读。
阅读和研究的目的:
    个人的目的
    实践的目的
    学术的目的
44. 文献研读与写作
    阅读与写作是人与外部交互的两种方向相反的过程。
    只有与写作相配合的阅读,才能是深度加工的阅读。
    文献研读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写:
    研读日志(博客)
    Summary
    文献综述
    多读多写,勤能补拙
45. 文献综述的撰写
    综述,
    综,是归纳总结概括的意思;
    述,是叙述和评论的意思
    思路清晰,结构清晰、逻辑清晰
    概括归纳,有理有据
    不夸大,不臆断。
文献综述的常见错误
    隔靴挠痒,画龙不点睛。
    不扣题,在外围兜圈子。
    只罗列,没归纳,没概括。
    主观臆断,信口开河,没根没据。
    杂乱、零散,缺乏自己的主线。
46---49  ?
50.文献研读,法无定法
    50个建议,纯粹是我个人的经验和认识。
    它们都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
    这些建议,未必全部对你有效。
    因此,它们只具有参考价值。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