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一些事件正在赶往昨天的途中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5:52
标题: 一些事件正在赶往昨天的途中
一些事件正在赶往昨天的途中

——04年《教师之友》读后感系列


文/半瓶阳光




前言:
我到达成都机场的时候,忘了一件特重要的事——向来接我的李主编敬礼,因为我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提着电脑。我很惴惴不安,一来是因为我在论坛上许过这样的诺,二来是因为这样的场景已在我脑海里预演了好几遍的,结果还是落空了。主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即是说,来这里,你首先要学会眼高,只有眼高,才能手高。只有学会俯视,才能学会飞翔。我诚惶诚恐地答应着,用成都话说那叫——心里头着-实没底。
第一顿饭吃的是成都特色的火锅,店名叫红烧坊,每人一锅,精致而丰富。他们为我点的是最不辣的那种,可我的嘴巴还是麻得失去了知觉,只觉得有些细细如绒毛一样的小针在刺我的嘴,于是狂灌苹果汁。不过奇怪的是,十五分钟以后,我的知觉全部苏醒,美不甚收,意犹未尽啊!红烧坊一群年轻的男孩齐唱《明天会更好》给我们送行,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编辑部在一幢新建的教师公寓楼里,所有设备一应俱全,超出我想象的好。阳台上有一套木制的桌椅,卓尔不凡,亲切舒服。我,李主编,成都晚报的美术编辑卢浩,坐着喝着茶,没有丝毫的拘谨,没有丝毫的不安。他们正在为一所学校做文化设计,那些创意和构思,在我听来就像一个真实的童话,这真是一群为教育而生存的人。在这样的谈话里我只能频繁地加速对自己的否定,李主编说:最难改变的是观念,就文章而言,从粗坯到精品的嬗变是很容易的,只要你的脑子里没有已经僵死的观念。从明天起,你花三天时间解读04年全年的《教师之友》杂志,然后写出系列读后感,记住,你既要有一个教师的视野,也要有一个编辑的视野。虽然你只是访问学者,在这儿只呆半年,但是我希望你能有些真正的收获!
凌晨1点半,我站在成都一幢高楼的阳台上对自己说:来吧,考验你的时候终于来到了!





(一)、对峙的结果没有输赢只有融合
我在清晨走进了整齐地摆满了《教师之友》的储藏室,找齐12本杂志一点也不难,但阅读它们,尤其是要想李主编要求的那样去阅读,我觉得还是有点艰难。一开始我就遇到了问题,我的阅读从04年第一期开始,与03年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刊名下的那句彰显杂志理念的话,04年之前:是坚持教师立场,04年开始换成了全面服务教师专业化发展。我还暂时没有办法领悟他们的本质区别,但我不打算马上求教。

我知道我很多的阅读障碍是来自于我对这本杂志,以及他们的论坛,他们这个群体的陌生。当我兴致勃勃地翻阅他们的时候,很多事件其实都已经在赶往昨天的途中了,我错过了激辩的浪潮,也错过了坚硬的沉默。我不得不承认我介入的太迟了。

读了一上午,一本都没读完,因为我的目光在“那一代”这个专题上停留的太久,这个就是传说中的论坛五虎们的翻江倒海之作吗?魏书生——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末路;于漪——一个曾经的偶像;钱梦龙——方格之内的圆融。

读他们的文章比吃火锅更过瘾,辣得你直伸舌头,通体舒泰,似乎他们把你胸中藏有的想说又不敢说,说了又说不好的话连同一些被迫仰望已久的郁闷之气一股脑儿的排斥一空。但是读他们的文章又是一种冒险,感觉文章里似乎藏着很多只手,他们都试图把你拉进去,会让你瞬间就丧失自己真实的判断,把一种声音误以为就是真理的全部。我努力地挣扎着跳出来,尽量不被他们带着长矛和旗帜的铁骑征服,要知道当年很多的老师也是在名师们的思想教育光辉照耀下臣服的。我们的落后与麻木正是因为大多数教师自身思想的缺失。我的老师朱华贤——一个经常撰写犀利教育时评的写作者,经常提醒我,看待一本杂志,一定要用自我去审读杂志,而不是让杂志牵引自我,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思想更重要的。同样对人也是如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对峙和碰撞,来引爆自身的思想革命,而不仅仅是为某个人的言说喝彩,或者向某一个人的成功倒戈。

尖锐的言说避免不了对峙,对峙可以引发群体思想的革命,而只有当引发了整个教师群体思想的革命,这些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人才获得了真正的意义。

如今在论坛上重出江湖的啊啃们,剑气依然凌厉,却多了几分深邃,让我想起笑傲江湖里在梅庄里看守任我行的梅庄四友。

悄无声息中,这场刀光剑影的对峙正在逐步缓解,新一代名师们的兼容并蓄和自我求索,一线老师们的伏地践行和自我觉醒,都在向着那明亮的地方进发。

对峙的结果没有输赢,只有融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5:56
(二)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教师之友》一共有十三个栏目,分别是:追寻、地图、专题、场景、方法、课堂、学理、底色、路径、行者、茶座、海外、家园。今天早晨,我在第12期杂志的封底读到了《教师之友》的十四行诗:
有一缕沉思去追寻

有一种博大绘地图

有一抹厚重做专题

有一筐故事在场景

有一点灵犀于方法

有一方天地是课堂

   有一番顿悟为学理

  有一腔豪气打底色

  有一串解析铺路径

  有一行脚印连行者

  有一道眼光看海外

  有一席谈吐围茶座

  有一丝牵挂回家园

  有一壶温暖送朋友

我想我没有看过比这更好的栏目阐释,既充满欧洲十四行诗的风韵,又洋溢着一个现代媒体的张力。我从来没有如此艰难而认真的阅读过一本教育杂志,也从来没有从一本教育杂志里受到过如此深刻的震撼。
专题是所有栏目中最厚重的一个。

从第一期专题推出“那一代”向魏书生、于漪、钱梦龙三座中国基础教育‘高山’级人物发飚开始,到第二期展示新一代教育人因网络而走在一起携手跋涉的叫教坛佳话“花自绽放云自卷——玫瑰和看云的网络情缘。继而,因“那一代”的专题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杂志社又推出了第三期“大风起兮”专题,向读者展示这场蔓延在各大教育网站、论坛的热烈讨论的全景式动态画卷。那真是一场了不起的思辩,时至今日,我依然可以从这些文字深处感到喷薄欲出的力量,感到刀光剑影的锐气,那种交会和碰撞让人热血澎湃。钱梦龙老师的学生窦爱君《误解让锐思打折》首当其冲向写《钱梦龙:方格之内的圆融》一文的卢军提出了四大疑点,何杰、闫学、李镇西们也写出了《魏书生在今天仍有价值》、《偏离时代对“三大师”不公平》、《于漪们的意义》这样很有重量的文章。但是一些先锋派的教师依然用极其锋利的刀刃割断了中庸者们的退路,中国的事从来不是坏在批评太多,过激的问题上,从来就是坏在对权威尊重过多,批评过于温和上。(引用助理的话)他们打出了“再批那一代”的旗帜,写出了《社会进步需要“忘恩负义”》、《名师: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文化观察》这样鲜明锐利的檄文。甚至连苏州大学中文系的大四师范生黄小丹也发出了《我们是否需要教育理想?》的声音。王晓春则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这一代和那一代人之间的分歧作出了理性而深刻的梳理,让我们更哲学的看待这场讨论。最后,很多网友在经受了不同观点的疲劳轰炸之后发出了关于这场讨论意义的追问,究竟是一场关于意义的对话还是一场应当被当作“范式”的争论。
说实话消化这场争论,我真正花了一天,而且消化的只是皮毛,而不是血肉。但作为个人而言,我不会对某一个所谓的名师顶礼膜拜。我也相信大多数的语文老师都会像我这样,但是名师膜拜的现象还是会存在,只不过是这一代取代那一代的问题,因为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需要榜样的,昆体良说:经由训诲的途径是长远困难的,经由榜样的途径是简短能行的,相比的事物间距离愈大,比喻的效果愈新奇创辟。只是经过这样的洗礼,每个人的心里会多一层思考和过滤,不至于变成盲从和奴化的一族。我觉得这就是讨论留存到今天的意义,那些得意或者失意,都早已随时间的洪流消逝。对一本杂志而言,引爆风暴,展示暴风雨过后的真相也许是本之所在,压力、怀疑和它所有的价值都会被镌刻在时光矗立起来的墓碑上。
第四期专题的封面是一把断了弦的琴,弦断有谁听?一幅画就隐喻了它的底色,反思完了那一代,我们再来反思自我,从名师到自我,一线教师和教研员们把利刃对准了自己,用虔诚的自省洗涤自己的灵魂,这让我想起了伟大的奥古斯丁的原罪说,每个人不仅要和他人宣战,也要和自己宣战。
第五期的整一本都是徐州青年教师论坛的全景式播放,你不得不承认,那是一群教育理想主义者的盛筵。

第六期的专题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对我个人而言,这个专题的冲击力,不亚于那一代,因为我在这里强烈的感觉到了知识结构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意味着什么,木桶理论也许只是一个隐喻。当我们的周围开始蔓延起知识并不重要,能力才是重要的。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样的观点在现实中会显得很荒唐,你能让一个在市场里买菜的老翁谈论教育的真谛吗?没有稳固的知识,创新就是空中楼阁。专题挑选了六位来自各个学科的优秀教师谈论如何建构均衡的知识结构的看法,编者也提出了以结构谋功能的观点,并且提出了一个教师应有的知识结构的理想模型:以本职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源点,以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和人类文化视野三个板块的知识为主体,构建一个均衡动态开放的系统。
我觉得这也是一本杂志的知识结构。
第七期的专题“献给我即将上路的孩子们”,为那些在高考历程中痛并快乐着的来使和学生喝彩!
第八期的专题“班主任的关系学”,用前沿的理念解释了一个真相:在聪明的班主任那里,关系学实质上是一种生产力,而且是一种精细的生产力。
第九期是教师节专刊,20个教师节,我万万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节日里,这么厚重的专题会把所有的厚重都加在70年代人的身上。但是我马上就明白了,在教师这个特殊领域里,三十岁到四十岁的人是中流砥柱,承前启后。“生于70年代的人”作为一个专题,它承载的绝非仅仅只是一个年龄段的内涵,它就像一个苹果的横切面,一切开就知道这个苹果好不好。它代表的是整个苹果,因为他们已经继承了对传统教育的积淀,又必须要承担对传统的超越和反思。
第十期的专题里隐匿了一个江湖,没有刀光剑影却暗藏机关重重,公开课是每个教师闯荡江湖的通行证,可是为什么有人能独步江湖,甚至笑傲江湖,而有人却只能面壁思过,固步自封呢?江湖有没有潜规则?江湖有没有不败的秘籍,这期的专题,“公开课实战大辞典”为你展现一个血淋淋的江湖。
第十一期“家校路路通”是我觉得最普通的专题,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沟通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与人沟通的方式也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不需要格式化的招数,这样反而少了些真诚,多了些术道。我觉得与家长沟通的原则只需要一条:将心比心。
老实说第十二期的“纪念照”,是这么多专题里最让我感动的,没有哪本杂志会对已经过去很久的事和人作如此精制而细腻的回顾,看着那些和教师之友一起成长起来的教师用发自肺腑的声音回忆他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心底泛起的只有温暖和羡慕。


我像一面旗帜被空旷包围,

我感到阵阵来风,我必须承受;

下面的一切还没有动静:

门轻关,烟囱无声;

窗不动,尘土还很重。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我舒展开来又蜷缩回去,

我挣脱自身,独自

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



—— 里尔克《预感》









(三)追寻一张通往意义的地图

在读完这十二本杂志之后,我的脑子里内被很多人的名字填满了:蔡朝阳、郭初阳、闫学、魏勇、薛瑞萍、窦桂梅、史金霞、武凤霞、魏智渊、梁卫星、茅卫平、苏祖祥、卢志文、干国祥……他们有的是在结识《教师之友》后才开始揭竿而起的,而有的则是成名在先,却由《教师之友》而否定了自己又开始重新出发的。李玉龙谈到这些人的时候,总是充满了自豪,“几乎中国目前现阶段最优秀的老师都和《教师之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这话的时候这个学光学出身的教育杂志的另类老大,小眼睛里放射出炫目的光芒。
我对很多事情还抱有疑问,因为我对发生在2004年的事和人的所有认识还都仅仅来源于杂志。我不否认这是一本出类拔萃的教育杂志,从现在2007年的标准来衡量,他在3年前的杂志上所表达出来的种种先锋意识,都在朝着明亮的地方走!从批判到建设,从批判权威到剖析自我,每一刀都是见血封喉。我相信对于大多数的教师来说,第一次读这本杂志,受到的来自思想深处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冲击来自于它富有哲学底蕴的理论视野,来自于它与网络勾联的海量信息,来自于它坚持教师立场的草根情怀,来自于它倡导科学和民主的纯净气质。从这一个意义上说,它对一个教师的思想根系的影响是巨大的。
与一般的杂志不一样,它的目录之前有两个栏目,一个是追寻,一个是地图。追寻什么?人类哲学史和教育史的发展历程,李玉龙说只有捋顺了历史发展的脉络,才能找到通往真理的路径。04年之前,我不清楚,据说是蔡元培,晏阳初这一批人的教育思想,04年这一年,罗列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昆体良、奥古斯丁、拉伯雷、卢梭、夸美纽斯、康德、斯宾赛这一系列西方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的思想精髓,这些本该在师范里就必须打实的教育根基,却在这里获得了新的启蒙。原来,我一直觉得一线教师学那么深奥的理论没有多大意义,实用的课堂技术才是安身立命之本。但在这里,我突然间醒悟,为什么技术派的课堂辉煌都持续不了,革新的源头在于思想,而思想的基点是在于对整个教育发展史的明晰。而我无一例外的发现所有在教师之友立足的老师们身上都闪耀着思想的光泽。
我终于明白在我们一路向前追寻我们自己的梦想的时候,仍然需要不时地回过头来去追寻一下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思想华章。那是所有河流的源头!
那么地图是不是隐喻着每个人都存活于一张巨大的地图中,我们从地图上的其它场景中获取路径、获取方法、获取勇气和力量,同时每个人的一生也都是在绘制属于自己的地图,在一次又一次的突围之后,不断地扩展自己的人生版图。而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大,你终于把自己变成了行者,穿行于现实的风雨泥沼之间,抖落尘埃,一路向前!
李玉龙问我为什么到这里来,我说是为了寻找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他笑了。我也笑了。意义,是什么呢?是人类生存的终极命题。我们不能确认它是否存在,但是必须奔着它而去。
我不想很玄的生活,对我而言,家庭、朋友、那些琐碎的俗事都不是想抛开而是想紧握的。事实上我就是这么过的。只是对教师这份职业,还存有心怀不死的念想。除了想过衣食无忧的俗世生活,还想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那就去追寻吧!追寻一张通往意义的地图!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5:59
(四)抵达故事的深处

昨天晚上和李主编交流了三个小时,对杂志的重头栏目专题,做了深入的讨论。我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也交了书面作业。李主编对我这三天的学习也作出了鼓励性的评价,详细地介绍了一期期专题的来历,专题发表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反应,也谈了每一篇文章都是经由作者和编辑无数次的磨改之后而成的。一个好的专题甚至需要酝酿2年,一本杂志既要做大气候下的大文章,也要做面向老师,小气候里的小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一本杂志背后蕴藏着的是难以想象的艰辛。一种理念要转化为实践,继而要从实践中提炼出理论,这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而这一切,需要编者和作者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
场景是整本杂志里不起眼的一个栏目,以教育叙事为主,选取一个个生动真实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作为载体,来阐述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在这本杂志里它和方法、课堂、案例一起承担着对一线老师提供专业化发展实践操作领域里面最直接的指导和帮助。
我花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对每一期场景里发生的故事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呵护飞出课堂的思绪
老师,你可以嫁给我吗?
读书之变
以上三篇一般,或者说这样的场景的可迁移性不是很强。
秋风沉醉的晚上 江苏管建刚

点评:电影出现的时候,有人说它将取代教师,电视出现的时候,有人说他将取代教师;电脑出现的时候,有人说他将取代教师,然而,教师永远是教师。

电话出现的时候,有人说它将取代家访,网络出现的时候,有人说它会取代家访,有一天可视电话出现的时候,也会有人说它将取代家访,然而,家访永远是家访。

第一期的场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管建刚老师的秋风沉醉的晚上,老师在那个秋风沉醉的晚上家访了几位不同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签下了不同的合同,比如和小马虎余伟签的是关于坚持课外阅读和英语朗读的两项保险合同,如果按照老师的方法做,达不到效果,老师就会赔偿保险金。公证员就由余伟的老爸担当。比如和爱看电视的静静签电视合同、两年读五十本课外书的合同,和胆小的秦宇红签一个人睡觉的合同。这个场景里蕴含的教育因素是非常多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家校联营。从手段上来说,也是非常新颖,书面的合同条例比口头的教育更有长效性。对家长来说,等于说是像医生一样给他们的孩子开出了一张营养处方,更有力于他们有的放矢的进行家庭教育。对其他老师来说,可借鉴性也非常强,操作起来也不难。

二、女孩和棒棒糖
一瓶橙汁
别赶他走(孩子和动物两则)

四不像及其他
放弃一次公正
点评:第二期的一瓶橙汁比较普通,女孩和棒棒糖一文用细腻而情感表现出了老师对单亲孩子温暖的关怀,也向我们揭示了,在我们的教育生活里,要尽量让所有的孩子沐浴到爱的阳光,不要留有被遗忘的角落,这也是这个场景的意义。

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孩子和动物两则》两个小场景,对动物的呵护是孩子的天性,从某种角度可以说动物就代表着孩子,他们呵护动物,其实是在呵护自己,所以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应该是教育最原始的出发点,对生命的漠视和践踏则是对教育最惨痛的惩罚。

放弃一次公正是每个老师在面对所谓的行为准则和自己的学生之间自己必须面临的两难困境,是秉公执法还是网开一面,是对学生的爱还是纵容,也许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三、网上遇险记

火星记忆

点评:一个学生用“为我泪流成河”给校长的网上社区发了一条问候短信,引起了校长的高度重视,认为这位泪流成河的学生一定遇到了重大困难,立马跟踪来源,找到了那个学生,一问原来只是虚惊一场,那个学生是个音乐迷,那个网名是他最喜欢的歌手贾斯汀的单曲名。虚惊一场的后面藏着的是一份真诚的关爱,还有一份弄巧成拙的自嘲。呵呵,是不是会勾起我们内心的某个记忆呢?

火星记忆是一个不错的场景,它反映的是一个教师,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敏锐嗅觉,对重大事件的一种密切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今天的教育已经绝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开放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资源,应该让学生随时接触新鲜而具有冲击力的信息。我突然想起了,在今年的开学上我跟学生说起秩序、纪律的问题时,就切入了发生在今年暑假台湾客机爆炸案,所有乘客都在黄金九十秒里顺利逃生的实例,让学生会对秩序和纪律产生新的思考,这种教育契机的把握是要有时效性的。

四、早春二月
烛光之夜
评:这一组文章跟课堂无关,但是这一组文章跟教育的关系密切,一种母性的光华闪耀在字里行间,真诚而热烈的感动升华在读者的心头,也许这是即将到来的母亲节的献礼吧。从教育叙事上来说,它所释放出来的感性光泽远远超越了它的理性价值。

五、徐州三日
六、一个班主任能管多远?
你改变了我的一生
点评:场景中不乏轻盈点睛之笔,大多数的场景描述镜头很小,但在这期,崔铁军老师为我们展开了一段跨越20多年的宏大叙事,这是需要资本的叙述,它的厚重会让很多老师产生一种期待和憧憬,当我们走过漫长的教育历程之后,知道有一些人的人生因我们而改变,知道有一些因我们的存在而幸福,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七、不做于连式的人
点评:这是一篇很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在现实和理想发生奔突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总是把握不住正确的方向,对金钱地位的追逐成为了努力学习的终极目标和最赤裸的动力。反观现实世界,很多高官的落马,都有一个贫穷的家庭和一个奋发向上的努力过程,但是从贫穷到富有的巨大落差使他们的道德根基瞬间崩塌。于连,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而这个高中教师把于连的故事当成保留曲目,其教育意义是深远的。

八、“色”辩——女教师随笔一组
贿选
“汉奸”
垃圾篓前的主题班会
点评:就实用性而言,四位女教师的随笔一组有着非常鲜明的借鉴功能。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那些发生在课堂里的场景,比如“色辩”比如“汉奸”因为老师在课堂突发事件中所变现出来的机智和应变能力使我折服,它里面所蕴含的教育能量也许更为巨大,对一线老师的启发可能会更大。垃圾篓前这类解决班级实际问题的班会,看上去很不错,不过他的长效性值得怀疑。

九、我生气了吗
玻璃心
几株玉米苗
假钞
渐渐的可怕
这样一个女孩
点评: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颗玻璃心,敏感易碎,他们善于捕捉温暖也善于捕捉寒冷,你的任何伪装逃不过他们明亮的眼睛,这个单元的场景里我更多的读到了一个老师的责任,但就一篇而言,能带给人的感动是有限的,但几篇文章集束起来,就产生了一种力量。

十、开学第一天

唤醒——一个教师用“强制”推行民主的故事

两个后进生
人生游戏
跳槽辩
点评:本单元的打头文章就是重量级的特级教师李镇西在阔别第一线4年之后,重返课堂,重当班主任的第一天从早上740到晚上1100的工作实录。我更很多老师一样对名师有一种天然的抵触,觉得他们只不过是靠了几堂公开课行走江湖的,真正扎根于课堂,或者还真正想当而且当着班主任的名师基本上不存在。但是在李镇西的工作手记里,我又一次看到了自己的浅薄,李老师用自己厚重的功力向学生们散发着绵绵不绝的教育光芒。

对于强制的民主这个说法,我是很认同的,有的时候,学生们的奴性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他们习惯被管制,习惯服从别人的意愿,给他一点自由和民主,他还浑身不自在。这篇文章写出了我们面临的遭遇,也写出了敢于用强制唤醒沉睡的民主这种招,反而有些让人醍醐灌顶的清醒。

后进生的故事有点老套,其实还是中等生有写头,我觉得我的中等生刘阳可能更能反应教育问题。

人生游戏和跳槽辩都显得有些形而上的矫情。不喜欢。

十一、直面苦难
“面具”
评点: 我不喜欢这种晒苦难,亮身世的做法,我觉得这些隐私只适合个人解读,因为班级里的同学有各种各样的,对苦难的理解也是多样的,你能保证这个女生不在今后的日子受到歧视或者,被钉上苦菜花的标签,而这一类的话题更不适合做命题作文,就像当年引起反向的高考题《遭遇挫折》,很多考生为了应试而杜撰挫折,放大苦难,也许这是折射了教育的负效应。

相反,像面具这样的文章,我倒是觉得很亲切,哪一个教师没有在教学生涯中有过对学生哪怕是一两次的恐吓,体罚呢,那些隐藏在所谓的制度之下的荒唐,不是经常在我们的生活里上演吗?我们又有多少次拿出除了制度之外除惩罚之外,让孩子们心悦诚服的东西呢?孩子们因为教育而戴上了面具,我们却因为自己制定的制度,戴上了枷锁。

十二期:纪念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6:00
(五)课堂是教育理论的故乡
顾泠沅先生说,案例是教育理论的故乡。而案例大多是来自于课堂。所以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课堂是教育理论的故乡。《教师之友》每期只有一篇教学实录,相对其他的教学杂志可能少了些,但是它的精致和丰满却也是少见的。李老师给我的时间太少,注定只能浮光掠影,九篇实录一个下午,连我都在惊叹自己的阅读速度。

本来打算挑选一篇来写课评,但是看到了江如练的课评就不敢动手了,干脆直接找李老师交流了。
用生活阐释理论——我上《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茅卫东

追求语文教学的“三原色”——我教《只有一个地球》王松洲

建构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思想——《丑小鸭》课堂实录 干国祥

走进“圆”的世界——小学数学圆的认识课堂实录张齐华

淡淡是菊香——古诗《菊花》教学实录 马玲

层层追问以史导论——高中历史《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课堂实录 朱能

平易之中的提炼——小学十一册《大江保卫战》课堂实录 何金钟

循循复循循——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 夏青峰

残柱前的凝视——小学语文《圆明园》教学实录 窦桂梅



吃完晚饭,李主编又开始给我上课。话题从江如练的课评说起的。说着说着就说到课堂这个核心词。他说现在的大多数课堂还在小正数和大负数之间徘徊。小正数指的是那些“好莱坞大片式”的课堂,一堂课里用海量的信息填满每一个思维空隙,序曲、第一个高潮,第二个高潮、最高潮、尾声,这一切都会在设定的时间里达到,只不过,所有的美丽都是预先确定好的。这样的课学生得不到大收获,只能称为小正数。而大负数指的是那些整堂课都沉浸在顾影自怜的感叹中,剥夺了学生自我感悟与多元表达权利,拴在教师的衣袂上随风起舞的课。在这样的课中,教师水平越高,学生受害越大,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形成远远要比课堂上的不作为更具有破坏力。

那么,你认为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的?我忍不住要追问。还有,目前教育在线的团队里你认为谁的课堂最理想?我知道,在教师之友,在教育在线,几乎网罗了目前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一批特级教师。

怎么说呢?现在的名师们,一是胜在对教材处理的独辟蹊径上,二是胜在对信息的整合筛选上,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以预设为主,也就是说教师对课堂高潮会出现在什么时候心里早已确定,而正是这种确定制约了孩子生长。课堂的源点是什么?是学生。而学生的想法和对文本的理解是具有不确定性的,真正的课堂魅力,就是应该来自于这些不确定性。那么,让学生有机会呈现这种不确定性,有机会和别的同学碰撞各自的不确定。教师也在这样平等的对话中不经意之间和教育高潮不期而遇。这样的课堂根本不需要复杂的结构,就是交谈。谈看法,谈问题,谈意见。听到这儿,我基本明白,其实我早已明白,问题说到底还是老的:预设和生成,师本和生本。越是简单越是难,这背后没有扎实稳固的知识结构作支撑,谁敢上?这背后没有承担无人喝彩甚至喝倒彩的勇气谁敢上?

李老师说,推动人类的进步是科学,科学发展了,把过去许多确定的东西都否定了,许多科学的发展都在向着模糊的方向发展,科学发展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哲学发展的变化,而哲学发展的变化又会影响到教育的发展,也许再过20年,人们就会确立这样的观念。从学生原点出发的课堂会发生质的转变。

我的家乡韦帕来袭,雨横风狂,而成都的夜空月明星稀。我抬头遥望着头顶的星空,那一定不是康德的天空,我能穿越这浩瀚的星空看到未来教育中那洋溢着孩子们真知灼见的理想课堂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6:01
(六)有思想的技术和有技术的思想

《教师之友》栏目中有一个分量很重的板块叫做——方法。里面收纳的有案例、辨析、点津、问卷、画语这几个分栏目。

先说案例吧,这几年读了不少也写了不少,但真正留在脑海里的恐怕也没有几个。对案例的理解我们大多数停留在:一个生动的故事+精彩的评点的程度上。但其实这还不能成为一个真正好案例的标准。一个案例它首先要有典型性,它可能给人们提供了某种经验,可能阐释了某种理念,可能揭示了某种规律,可能阐述了某种原则,或给人以启示比如《他的眼睛为什么睁不开?》,或给人以警示比如《一支上进的红笔》,或给人以借鉴。而这一切,在我们开始从教育生活中试图把它提炼出来的时候,就应该对案例的意义有所思考。在这几期的案例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关于《尊严》的那个案例,学生临近下课时的两个问题:老师,哈默不吃饭就是有尊严吗?我要是杰克逊就不让他干活,看他怎么办!在课堂的尾声引发了一场关于尊严和生存哪一个更重要的讨论。故事本身描述的相当精彩,我以为这也是一个案例所必须具备的。

北京的王晓春老师和浙江的韦实分别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深入解析,前者题为《尊严一课,我会怎么上?》用一种我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构了课堂,当那个同学提出“我要是杰克逊就不让他干活,看他怎么办!”的时候,反问学生,你当然可以这么做,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你这么做的时候,哈默会怎么看你,其它逃难的人会怎么看你?你心里会觉得解恨?无所谓?好玩?当学生开始换位思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不必做道德裁判了,尊严和生存这个话题显然还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这个时候不妨换一个切口,逃难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杰克逊只看中哈默?经过讨论学生就会明白,尊严是一个人整体的人格,而绝对不是仅仅只拒绝吃饭。这样我们就不需要直接对孩子们界定尊严的意义,而学生则是通过自己带着道德意味的思维丰富自己对于尊严内涵的积淀。然后王老师还从教师角色、德育思路、语言能力培养三个方面阐出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后者题为《成为一个人有可能是一种冒险》则是从生命意义上反思了人文教育的最痛楚:究竟我们告诉学生的有价值的人生,是我们认可的,还是教材的观点,我们是为了他们的一生对他们说这些话,还是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教育者在面对“人”的时候都有可能是一种巨大的冒险。

我的感受:在小学课文里不乏这样充满了教育意义的课文,一不留神,我们就陷入了道德判断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是确凿而并不高尚的现实世界,一方面是高尚的而并不确凿的道德标杆。与其我们和学生纠缠在一起试图把自己对于道德的理解当做权威一样灌输给他们,不如,用巧妙的教育艺术转换陷入困境的问题本身,用一招太极推手拯救自己也拯救了学生。美国学者霍尔和戴维斯在《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指出,我们不能将成熟的道德思维简单地教给那些尚未通过先前各个发展阶段从而为此作好准备的孩子,道德教育的目标必须是促进儿童一步一步地通过认知发展的那些阶段。而实际上,人们通常是以极慢的速度通过这些阶段的。

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已经有太多拔苗助长的恶例了,为了不至于让孩子们跟着我们一起走冒险之旅,我想我们还是放慢脚步,少一点自以为是的教化比较好!

再来说实用教学法的介绍:我影响比较深刻的有一个台湾来成都访友的英语教师,看到她的朋友在英语课堂里遇到的问题,而介绍的一种贝利滋教学法,还有湖北一位高中老师梁卫星根据自己的实践而写的《作文课堂》,在教师之友里面,你不乏看到这样高水准的技术指导,有一起甚至还专门做一个公开课实战大辞典,什么七种武器、术道之间。我还专门就这个问题跟李玉龙探讨过,我说,你们不是一贯鄙夷那些在课堂里所谓的实用技术吗?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些技术呢?他说的回答是,我们鄙夷的是纯技术是没有思想含量的技术,是那种做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技术,我们根本不排斥技术,我们所提倡的是有思想的技术和有技术的思想。朱学勤先生曾经提出: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那么,一个优秀的教师也必须具备有思想的技术和有技术的思想。技术要有思想作底色,思想要有技术为支撑,两者不可或缺,不可割裂。

想想倒确实很有道理,但要做到技术和思想的一体化,何其艰难!按这个标准,大多数老师都是瘸子!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分栏目是每期一卷的《课堂操作策略新课程问卷》。每期都会有一线的教研员或老师提出一些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在课堂里的实际问题,要求老师们自测。也可以把答案寄到杂志社,在下一期会挑选一部分答案选登,这应该也算一种互动吧!这些来自实际鲜活的问题,依托网络和杂志得以及时的解决,应该也算是教育类杂志的一种创新吧!

点津是更针对于教师培训、校本教研的指导,比如《培训教师的新方式——个案学习与 讨论》、《说叙事》、《教育机制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等等,暂不细说。

画语是用漫画的形式,表现一种人生智慧吧!算是教师之友的心灵鸡汤。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6:04
(读后感结语)别做自己憎恶的人 这话不是我的原创,是《教师之友》的一个作者梁卫星说的。昨天主编问我这年杂志中最喜欢的文章是哪一篇,我的脑子里一下跳出来的就是梁卫星的《别做自己憎恶的人》和他在徐州论坛上的发言《教育:生命在语词中行走》。这样的偏爱纯粹是出于个人喜恶,而不是站在一个编辑的立场。他辛酸沉重的踉跄征程,他悲天悯人的教育情怀,他振耳发聩的泣血语词,都让我深深折服。即便是在遭受种种非难的时候,还依然把“不要做自己憎恨的人”作为自己的道德律令,用滴血沥胆之心书写生命课堂的人,也许在今天的教育界真的已经不多了。一介布衣的他贫穷而高贵,我对他的敬意是真诚而深刻的。
当然,这仅仅是我们今天交流的引子,谈话的核心是对三个面向一线教师的主要板块课堂、方法、场景的具体分析。李主编的要求真的非常严,要求我逐篇分析,他说一个编辑的首要基本功,就是要学会甄别优劣。我只能借助电脑里的笔记再结合文章谈看法,因为我实在没有办法把近百篇文章全部在我的脑子里排序,然后输出。这几天我的眼睛看得发疼,脑子里更像是翻滚的大海,各种信息纠缠在一起像一团理不清的麻。而他坐在我的对面,悠然地抽着烟,不用看稿子就可准确地说出每一篇文章的期数、作者、甚至是页码。要知道,这本杂志距今已有三年,光凭这,你就可以想象出他们当初办杂志时的殚精竭虑。光凭这,我的心里就开始发抖了。
临行前师傅曾叮嘱过我:研讨问题,有什么说什么,不用考虑别人,关键是要呈现自己的思想。因为这块内容跟教学实践联系非常紧密,所以相对来说比较有的说。于是,我就信口开河地说了两个多小时,主编一直在倾听,时而凝眸,时而点头,时而发问,时而纠正。
晚饭是简单的蛋炒饭,话题一直在饭桌上继续,李主编谈了《教师之友》从框架构建到不断磨砺成熟的痛苦经历,也谈了杂志的定位,稿件录用的原则。因为新杂志《读写教育月刊》将在这个基础上展开运作。所以,才要求我深入细致的研读这十二本杂志。
专题、方法、课堂、行者这些栏目,聚焦于鲜活真切的教育现实;而追寻、地图、底色、路径诸栏目则将教育现实置于全球人类文明大发展的背景下,渗透着悲天悯人的生命情怀。场景与课堂呈现给我们教育一线的真实状况,方法与路径则意在探索如何在一线课堂落实人的教育。前者多是一线教师的荜露褴褛,后者则是古今中外大写的学者敬畏生命的理论建构。行者通过真实教育人生的抒写昭示教育生活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既有激情与理想的奔流腾涌,亦有方法与理念的真诚思索。追寻与底色则是《教师之友》超越性品格的栏目见证。《教师之友》总是在追寻教育先贤的生命履痕中表达着自己的教育信念,又以人类文化领域的伟大成果凸显着自己人文关怀的底色。 从栏目配置来看,《教师之友》是一本启蒙杂志,他意图让所有的教师之友既有人类文明视野,亦深怀高远的人文理想,希求培养出一批具有真正民主自由人格的教师去推行实实在在的生命教育。《教师之友》也同时是一本实践杂志,他深深的切入教育现实,希求让所有的教师之友直面真实,在理想的光照下倾力实践。 《教师之友》的栏目配置、稿件采用自始至终均贯穿着深刻的问题意识,意图为中国教育揭示真正的问题,并力求为解决问题奉献自己微薄之力。而且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提出问题,我们也要为解决问题拿出实践来。所以,《教师之友》自2004年第1期大变脸以来,共举办了两次活动,一次是与徐州教科所合作,举办新青年论坛,讨论教师专业化路径。一次是借翔宇教育集团之地理物质资源举办教师高级研修班,启蒙一线教师。《教师之友》很显然是真正做到了名副其实的媒体,为那些分处全国各地不满于当前教育实际的人们搭起了交流心声、共诉苦乐,分享经验的桥梁。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之友》的这些活动丝毫没有所谓学术交流的高尚架子,更没有以此捞取话语资本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他是彻底平民化的。编辑们吃住与教师们同在,他们与教师的交流讨论常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向教师们展示最多的是激动的舌头,旺盛的精力,坚韧的耐性与不计个人一切的情怀。这些活动不独展现了他们因理想与激情而卓立的人格风范,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以此感染了几乎所有的与会教师,使与会教师也同样充满了理想与激情的亢奋。李老师还跟我说起了关于徐州论坛里很多老师抢话筒的花絮,也许这是很多一线教师陌生的教研方式吧。呵呵,我们更多时候是坐在台下的观众,是给别人准备鲜花和掌声的人。臣服和惰性扼杀了我们的思想,冻结了我们自己的话语权。 如果不是停刊,这样的活动还要搞好几次。说到这里,李主编显得有些伤感。这里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这样一份杂志要被迫停刊?其实正如学者傅国涌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几个时代》一文中写到:“在1949 之前风雨如磐黯故园的岁月里,“笔的解放”那曾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词汇啊!”在中国教育问题堆积如山,中国教育濒临溃崩之境却被粉饰以形势一片大好的现实之下,这样鲜明旗帜的提出尖锐的问题,并且以汹涌的姿态朝前推进,越来越多沉默的声音开始爆发的时候,其悲壮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没有追问。 作为一个媒体,《教师之友》有自己的媒体理想; 作为一个教育媒体,《教师之友》更有自己的教育理想; 忠诚教育是《教师之友》教育理想的起跑线和生命线 为教育而歌,为教育而泣是《教师之友》的主旋律。 这是李玉龙在2004年第一期《教师之友》编辑手记上的结语。既是箴言也是宿命。他说,在04年底到06年底的那段岁月,对他来说是一种在黑暗里破冰的磨难。但即便是这样,他也从来没有放弃,支撑他的就是为教育而歌,为教育而泣的信仰。 也许《新教育读写月报》对于《教师之友》是另一种方式的重生,我会期待它像水一样濡湿众多干涸荒芜的心田。 对于人生而言:别做自己憎恶的人,是每个人都应该矗立的道德律令。 对于教育人生而言:为教育而歌,为教育而泣,是每个师者都应该追寻的终极意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6:08
http://xnjyw.5d6d.net/thread-49067-1-1.html



来《新教育读写月报》编辑部快两个月了,觉得自己的生活像一条遭遇礁石的河流一样突然转弯了。家乡的领导和老师们都很关心我,要我回去汇报一下这两个月的工作。主编给了我一星期的假,正好,我也梳理一下,也算是自己给自己的交待了。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必须诚实地说,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报告,我的内心是胆怯的。因为我知道这样报告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个人所能代表的价值,但是我还是勇敢地站在这里,因为我知道当我以萧山教师的身份走进成都新教育杂志的那一天,这一段旅程就不是我一个人的。我走进的也不仅仅是一份杂志,而且同时还挑起了一份责任。我不能保证我所说的完全正确,但我可以保证我所说的都是真诚的。

                             一段旅程 一份杂志 一种责任
——《新教育读写月报》访问手记


文/半瓶阳光


     一直认为自己去成都做新教育杂志的访问老师是一种偶然,但是现在我更愿意认为这是一种必然,必然的与一场教育风暴相遇,然后必然的改变自己对自我对教育乃至对世界的认识。
    一段旅程
    暑假结束前一周,接到曹校长电话,说萧山有一个去成都当新教育访问学者的机会,让我准备个人简介和几篇最好的文章,因为要递交杂志社主编李玉龙审核,挺苛刻的,不一定能通过。我有点懵,因为我以前从来不上教育论坛,对李玉龙和他的杂志一无所知,更不知道访问学者是干啥的,心想搞得跟选秀一样,你不要我我还不稀罕呢,现在的教育杂志不就这点水平吗?再新也新不到哪里去。
    五分钟我就搞定了一个不伦不类的个人简介:语言丰富,则人生饱满;语言贫瘠,则人生寡淡;语言性灵,则人生优雅。这是我已故的高中语文老师对语言的阐释。我承认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我爱语文,是想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饱满、优雅。我爱教学,是想让更多人的人生变得饱满、优雅。顺便粘了一个博客地址上去,其实我那博客里没几篇跟教育有关的文章,爱谁谁吧。
    没想到第二天,董局就通知我审核已经通过,我心想这样也行,看来李玉龙一点也不苛刻啊。后来在我深深领教了李玉龙的苛刻并深陷自卑不能自拔的时候,我曾经问过他这个问题:你当初怎么就凭这几十个字选中我了呢?他说他在这段文字里看到了一颗蠢蠢欲动的心,看到了我这个人对教育还怀有一份念想,而且是一个比较通透的人,也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飞机降落在双流机场的时候,我对成都的感觉还停留在司马相如卓文君长街卖酒的浪漫,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缠绵之中。来到杂志社,主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来成都,你首先要学会眼高。从明天开始,用三天时间,通读04年《教师之友》的全部12期杂志,读完以后我们再交流。”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对我而言,成都不是别的,就是这个杂志社。可是为什么我的起点要从三年前的这份杂志开始呢?
    在我真正走进这本杂志的三天时间里,我的脑子里除了激动就是混乱,那些文字像针一样刺痛我的每一个细胞,那些闻所未闻的声音像台风一样席卷我的灵魂,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浅薄和无知。因为我发现那些至今困扰我的问题,这本杂志在3年前就已明确提出并尝试解答,它的前瞻性远远超越了我的想象。
    当对话真正开始的时候,我陷入了混乱和迷茫。也许三天较之于三年太过短暂,也许这么多年下来我对倾听的习惯远甚于言说。我说不好的原因我很清楚,那是因为这么多年我一直爬行在教育的表层,一直徘徊在各种派系的争论中而丧失了自我。我很想在主编那里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是主编告诉我,在这里,没有固有的结论和答案。你必须用你自己的眼睛、鼻子、心灵去感知这个教育世界,然后找到自我与这个世界相关联的点,这样你才能真正的站立起来,成为一个有独立精神的人,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逆流而上的过程是艰辛的,也是快乐的。它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培训学习。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这份杂志、这个编辑部、李玉龙他们所带给我的嬗变是巨大的。最直接的改变来自于思维方式的改变,在这里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以单纯的一个直线型思维来解决的,他们总是会从各个角度提出更为开放和多元的问题,然后总是能够发现新的问题。李玉龙说,一个好的老师好在什么地方,就是在别人都停下来的地方再往前走一步,这一步,就可以让你看到一个新的教育世界。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在编辑部写过一个叙事,李玉龙一看就说你这是在用文学手法讲故事,教育含金量不高,很明显是因为你在这几个关键点上没做到位,教育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然后我们分析稿件,把一排稿件一字儿排开,分析一个个故事背后的教师行为,分析这些教育行为的教育含金量。我渐渐顿悟,教育写作不是玩文字,而是考量一个老师对教育的理解,它的背后其实是一个老师思考问题的方式。我觉得这是对我非常重要的颠覆,它对我重新建立观察日常教育生活视点和重新确立教育写作观有着重大的意义。
    课堂,一直是我们讨论的核心问题。李玉龙说教育杂志无视课堂的呼吸是一种堕落。我们在一起分析讨论了很多课堂实录,几乎是每天,编辑部都会有关于课堂长达数小时的交谈,我的大脑不知疲倦,接受一个又一个新信息,我的手也不知疲倦,记满了一个又一个笔记本,我知道了什么是零课堂、负数课堂、正数课堂,知道了黄冈奇迹和杜朗口神话对教育的启示,知道了什么是课堂里的加减法,知道了怎样让学生评课走进日常教研,知道了一个教师的知识结构的重要性,知道了知识就是力量,结构决定功能……
    这样的讨论一边让我沉浸在一种对现实清醒的认识中,一边又让我沉浸在对未来课堂的憧憬中。当我忍不住追问理想的课堂到底是什么样的时候,主编说这正是他们这两年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未来的课堂它没有一个确立的模型,但可以肯定它不再是线性的、统一的、可测量的、以及可确定的,它一定是开放的、模糊的、不确定的。它必须是以学生的本能和能力为起点的,教师在课堂里所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这样的讨论让我对新课堂充满了渴望,我觉得我对教育对课堂的激情被重新点燃了,像一个炽热的火把在燃烧。狂潮退去,我在这个平台之上看到的是一个新鲜的教育世界,它在前方,但却并非遥不可及。当一个属于未来的理想课堂的轮廓在我的脑子里越来越清晰的时候,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当我站在午夜的阳台上,慷慨地宣称我要回到课堂,去创造全新课堂的时候,李玉龙终于露出了迷人的笑容说:“阳光同志是个好同志!”
    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小说,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美国青年对自由和精神的寻求一度让我迷恋。我不是行者,但我终于开始了行走。
    这一段旅程还没有走完,李玉龙说,在接下来的旅程里,他会让我走进课堂,进行实战演练,他会让我通过撰写教育叙事来提升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他会让我通过分析案例点评课堂来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他说希望我能成为一颗烛火,去点亮更多的人。我对未来的这一段旅程充满了期待。因为我知道: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

    一份杂志
     12本杂志,散落在我的书桌,散落在枕边,也散落在我的心里。我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拾起它,像一条洄游的鳗鱼一样,不知厌倦。
    这到底是一份怎样的杂志呢?关于它我写过一组名为《一些事件正在赶往昨天的途中》的读后感,有几万字吧,但此刻我突然之间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词了。说什么呢?说它的前世《教师之友》说它的今生《新教育读写月报》?说它如何轰轰烈烈地诞生又如何轰轰烈烈地死去又如何轰轰烈烈地复活吗?
    也许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到底是什么?它能给你带来什么?
   《学会生存》里有一句话:任何一场教育改革如果让大多数教师感到恐慌的话,那它必定是一场失败的改革。李玉龙说,同理,一本好的杂志不应该只成为少数人的精神家园,而更应该成为所有对教育抱有想法和热情的人共同倘佯的平台。所以,它应该既是高贵的,又是谦卑的,既是深刻的,又是朴素的。特立独行不是它的姿态,和热爱教育的老师们一起虔诚地拥抱一个新的教育世界,才是它的使命。
    原来的《教师之友》有13个栏目,分别是追寻、地图、专题、场景、方法、课堂、学理、底色、路径、行者、茶座、海外、家园。与众多堆积理论炫耀技术的杂志不同,它关注倾听现实,同时也干预导引现实。教育不再是关起门来的教诲,而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激发与叩问。它倡导有技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技术,着眼于让教育园内沉默的大多数能清醒过来渴求并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是臣服在权威的脚下,奴役于自我的囚笼里,一边呻吟一边抱怨。
    12期厚重的专题,从对魏书生、于漪、钱梦龙为代表的“那一代”的反思和批判开始,到由“那一代”引发的在新浪教育频道、k12论坛和教育在线上的大讨论——大风起兮、再到思痛录——一组由一线教师和教研员进行痛切的自我反思的文章。这一季的教育风暴,它所引领的不是一场哗众取宠的口水仗,而是整个教师群体蓄势多年而自觉进行的一次具有民间色彩的教育反思行动。读着它,你会情不自禁地逼问自己:我怎么没有想到?我也是这样想的为什么没有表达得这么准确?我为什么不能从这个角度考虑?……反思和批判是疼痛的,但是它却可帮助你扯掉蒙在眼睛上的黑布,然后刺激你去思考。
    读过这本杂志的人都能感受到它不仅仅是一本书写的杂志,而更像是一个流动的平台。他们扎根网络,洞悉前沿的教育理念,追踪优秀教师的成长足迹,培养民间草根精英,用彻底平民化的真诚为那些分处全国各地怀揣教育理想的人们搭起了交流心声、共诉苦乐、分享经验的桥梁,杂志第二期的专题就刊登了窦桂梅(玫瑰)和薛瑞萍(看云)之间一段名师与草根的网络情缘,并引起了很大反响。他们走向现实,举办青年教师论坛和第一线教师高级研修班。杂志第五期全景式地描绘了徐州青年教师论坛——一群教育理想主义者的思想盛宴。他们向教师们展示的最多的是激动的舌头,旺盛的精力、坚韧的耐心与不计个人一切的情怀。正是在徐州论坛上,杂志提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个关键词: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生命状态,扬起了以结构谋功能,以思想炼技术,以理想燃生命的旗帜,并且无比坚定地相信:理想和现实并非不可连接。而现在,当初参加过研修班,青年教师论坛,跟着教师之友一路走来的很多人,至今仍对这份杂志怀抱感恩之心,这里面不乏现阶段已经很有名的一些老师像窦桂梅、薛瑞萍、郭初阳、闫学、魏勇……
    也许你会怀疑这份杂志是否只是致力于对教育宏大叙事的关注,而少了一份与日常教学息息相关的细致。事实上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如果你读过它,你会被它里面许多极细小的教育细节打动,你会发现它的目光从来没有游离课堂。在杂志的7、8、10、11期里,“献给我即将上路的孩子”是关于老师写给孩子们的毕业赠言的,“班主任关系学”用生动的案例揭示出在班主任工作中关系学实质上是一种精细的生产力。“公开课实战大辞典”和“家校路路通”同样是实用性非常强的操作纲要。

    因为艰难,所以坎坷。2004年末,杂志因故停刊。最后一期的“纪念照”上积满了一群教育理想主义者一路走来的汗水、欢笑和泪珠。文字的背后,是源自人类精神深处对真善美的坚定追求。正是这份坚定才不至于让那些潸然而落的泪水沦为一场媚俗的演出,正是这份坚定才让这份杂志在三年之后又拥有了重新起航的力量!
   理想没有改变,蛰伏让思考变得更深邃;信念没有改变,攀登让脚步变得更有力!
那么今天它是什么样的呢?(播放电子书)
    一种责任
    朋友们都说我来了成都以后变了很多,少了很多洒脱和自在,多了一些谦卑和沉重,甚至还有了那么一点狂热。我给几个朋友寄了几套杂志,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告诉他们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教育杂志,告诉他们这是珍宝,对于热爱教育的人,这样的礼物是可遇不可求的。这样的杂志不是应该放在阅览室里被浏览的,也不是在你写论文的时候拿来应急的,而是应该放在案头、床头上静心品读的。
   有人在我的博客上这样问我:一灯荧然,能照亮那方寸之心吗?也有人在教育在线上问我:你认为当下我们能做什么?甚至有人问:在课堂上撕一个口子,撒进一些阳光,丝丝微光能改变什么呢?
   其实这样的问题我在心底问过自己无数遍,更加困扰我的还有人为什么活着?教育和语文的真谛是什么?这样一些更大而无当的问题。我从来没有停止对答案的追寻。从第一天登上讲台一路厮杀到成为一个在别人看来还算过得去的语文老师,我知道我的血液里一直奔流着的是属于70年代的理想主义情怀。尽管我一直不愿意承认,或者说羞于承认。因为那些我所得到所谓的光鲜的荣誉背后,站立着的并不是一个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真正的教育者,那个人苍白、游离、满身伤疤,缺乏痛感,自以为是又自惭形秽,决不是理想中的我。我想过逃离,试过放弃,但是我的双眼却满含着泪花。
   生活在别处,这是米兰昆德拉的隐喻。如果没有这一段巴蜀之旅,我也许永远无法领悟它的内涵。这个媒体,以及围绕在这个媒体周围的那些人,让我知道在中国教育的地盘上,还有这样一群痴迷的,不计得失的,匍匐于地下但却执着地向上生长的人。他们勇敢地把自己命名为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他们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尊严,什么叫渴望,什么叫诉求。他们让我懂得了要了解世界的真相,必须要努力地追寻对于言说此事物对称的声音,然后运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尽量接近真实。这样,你我才算是为自己而活。然后把这些教给你的学生,让他们的生命敞亮。这样的教育,才是人的教育,才是我们一辈子需要从事的教育本身啊!
   当我在每个凌晨欲罢不能阅读他们的时候,当我用激动的手指敲下几万字的读书笔记的时候,里尔克的诗歌像旗帜一样在我耳边呼啸——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我舒展开来又蜷缩回去
   我挣脱自身,独自
   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
   ……
    我终于明白,我要的答案并不存在于任何一本经典中,而存在于自身不断向外追问和向内反思的过程中,它是一种生命的姿态,一种努力和挣扎。
    而此刻,我想引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评价《教师之友》的一句话:拥有了美好的东西而不与同行分享,是不负责任的。它能够改变我,或许也会改变你!
    让我们一起努力向上生长吧!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的迷茫是因为我们一直匍匐在常识之下,我们的心灵只是需要一场激越的风暴。那么,请您试着走进新教育杂志,推开这扇你从来没有推开的门,你会知道这一本曾经叱咤风云的教育杂志是如何经受方生方死的宿命考验,而今它又是怎样艰难地开始新的远航。
    而它的旗帜上写着这样一行鲜明的大字:
    我们坚信:理想和现实并非不可连接!

请大家支持新教育!
     请大家支持新教育杂志!
欢迎大家成为新教育杂志的读者,更欢迎大家成为新教育杂志的作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6:19
生命因你而动听

——读《新教育》09年第3期



文/风来云往









真的很喜欢《新教育》,有相见恨晚的之感,呵呵。
那次在成都开会,第一次看见这杂志,大开本,光滑的纸页,舒爽清新的感觉。订阅了今年的,又补买了去年的,小狐老师张罗忙乎着,一直很客气地说着“谢谢”,心就莫名地酸涩,说“谢谢”的,其实该是我们啊,感谢他们编辑出这样好的东东。
第三期邮寄过来,费了些时日,于是拿到手以后,就赶紧细细品读。无数的好文字引得人心潮澎湃,也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呵呵。
◎《七十年的素质教育》王丽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进了这样一所学校,经过五六年的教育熏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透过这份大纲,能看出制定者试图由此来建构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个人与世界以及人与自然等关系的良苦用心。”
和文中那1934年度《淮安新安小学第六年计划大纲》相比较,我很为自己每年按照上级要求所做的那学校计划汗颜,空泛,是那么的程式化,毫无特色啊!
◎《课堂,让我们相约绽放》李政涛
“在如此境界的课堂里,我感受到了令人心醉的美,没有什么比美的课堂更让人心神愉悦;而让学生开花的课堂,是最美的课堂;师生一同开花的课堂,是最绚丽最灿烂的课堂:是师生的生命之花共同催生了铺就了这场灿烂。”
那次在学校搞讲座,我选的主题是《打造阳光课堂,绽放生命活力》,我说:“我们一旦把我们的课堂视为让学生绽放生命活力,成就幸福人生的一个起点,一个平台,那么课堂上就该是师生充满生命本色的激情展现,就该是为成就学生的生命意义而开展。”今天再读李老师的文字反思自己,才知道自己也就一“说”得好听而已,很多事情还得认真去做才行啊。
◎《学校像什么?》郑杰
“当学校越是旗帜鲜明地抓什么,什么便永远离我们而去。”
想想,不仅仅是学校,我们生活中,生命中,很多方面的事情,其实都符合这个理论,呵呵。
◎专访《我选择》
第一次知道这个陈东强局长,很为他的理念和做法惊叹。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我想,一个好局长,就是一方好教育;也许那就是我们教育局部的春天。
文末,陈局长用了《小王子》书中的话语作结:“有些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但它存在着,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有些东西对自己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她受我的浇灌,我的保护,我的驯养,她是我的玫瑰。”呵呵,有意思。作为一个还算爱读书的人,我喜欢《小王子》;作为一个一线普通的老师,为教育系统里有这样的领导高兴,教育的理想者会因此依稀看见前方希望的灯塔,将更奋然而前行。
◎封面《虫本佳人》
这吴坚老师有趣,这文章有趣,这些昆虫也有趣。读的时候,很懊恼在教学什么《蜜蜂》、《蟋蟀的住宅》、《草虫的村落》的时候,自己对昆虫了解得少之又少,原来这个世界是如此有意思。
编辑老师在文前写道:“让学生喜爱你所教授的学科,那么你本人是否得首先喜爱你所教授的学科呢?不用强制,不用逼迫,甚至不需要那些所谓的技巧来培养、开发学生对你所教学科的兴趣,就用你从自身生命内部发出的学科魅力倾倒你的学生,就用你从生命深处发出的学科之光照亮你的学生。”以此叩问自己的内心!
◎《遭遇学生语言伤害》沈丽新
“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无礼行为并不是针对你的,他们的突然爆发,是由他们生活中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引发的。”
教育路上,与学生的相处中,冷静、宽容、耐心,是永远不可缺少的。
◎《建立专业的师生关系》沈丽新 李茂
“李茂:或许任何行业都有自己受委屈的一面,只是教师在面对年幼学生的伤害时,心会更疼,但只要看开了,也就能释然了。当然这是很难的。或许我们要对一些东西有“职业性的麻木”。在被学生激怒时,也不能气急败坏,必须保持“职业的镇定”。教师的专业化,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技能,也需要专业的过程、方法,专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妈妈送你9样礼》简
一直都喜欢她的散文,《私房书》、《浮在空中的鱼群》、《月娘照眠床》等等,都好喜欢。这篇文章,也读了好几遍。下午的语文课,干脆拿这文章去读给班上的孩子听了,把简对孩子的一番爱心全部借用过来。她对自己的孩子说:“有些你不见懂,先听一听,把它收在心里的小口袋里。”我也这样对我的孩子说,不期望他们每个人都懂,或者喜欢,对他们有那么点点触动就好。
因为下午第三节的课,学校比较吵闹,很多都在开始排练“六一”的节目了、我一边在教室里轻轻环走,一边认真地读着。读完,我留意到,瑞,那个小男孩,居然是用简笔画的形式把每一种礼物都画了下来,他是把给孩子的礼物还原成了图画,就如同孩子当年给的画一样,也许图画简单,但却充满浓浓爱意。
由此,我也记住了文头编辑的一段按语:“我们都不可能遇到完美的世界,但总可以将其变得更好。这份建造的责任,在我,在你,在大家,在每个人的肩膀上,并且要传递给我们长大了的孩子。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样想,在我,我觉得只要还会在教育路上走下去,那么读读《新教育》必定是有好处的,她总会让人觉得教育是那般美好,甜蜜,富有意味,充满希望。
郑杰在《学校像什么?》一文中说,学校的校长显然是需要个伙伴在他们身边,与他们一起探寻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我想,《新教育》也就是我们做老师的身边那个伙伴吧,跟着她,一起快乐,一起悲伤,一起走在路上,每一个平凡普通的生命因此而动听。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6:20
我家那口子

——读《新教育》09年第4期
文/风来云往






对于感情,我基本上不相信一见钟情,两个陌生人,一见面,就来电,可能吗?我觉得太玄乎,太电视剧。感情,还是应该像熬小米粥,慢慢地来,那香味才醇厚,绵长。
但遇上《新教育》以后,我这观点却悄悄变了。那次,一遇上她,美的外表,美的内在,无法不被她吸引。自从2003年遇上《上海教育》,并有幸被聘为杂志评刊员,这种滋味就已经很久没有涌漫心头了。
读《上海教育》,喜欢那种时尚,喜欢那种新闻性,喜欢那种走在教育前沿的风格,如果说他恍若是位睿智的长兄一路引领着我,那么《新教育》,就如同这期的主题,她仿佛就是家里那口子,一路陪伴,有知音的快乐,也会有清醒的疼痛。跟随她,经历风吹雨打,经历酸甜苦辣,但那日子走过,回想起来,一定甘美清甜。(*^__^*)
◎封面
先说这期的主题吧,这样的一个策划很有意思。套用那句俗语:“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坚强的女人”,我想“一个优秀的教师背后,总有一个特别的那口子”,呵呵。
《我们俩的婚姻》丁若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篇,真实、朴实,很打动人。读过太多讲述相敬如宾,默默奉献的文字,这样的表达还真是见得少。淡然的叙述,真实的生活,但如同作者所说“生活远比表达的复杂”,心就隐隐地痛。
《一家之主》符礼科
绝对生活化的表达,毫不矫揉造作,也喜欢。最有意思的还是结尾的那句“不许乱写我啊”,好玩。
《婚姻絮语》
喜欢美国妇人格温的那句,不禁会心微笑,这就是真实的生活,这才是真实生活。
《众说婚姻》P33
风趣幽默的表达,但感觉男人说的那几句要更有趣些呢。
《八十年前的文理分科》王丽
“如果这次关于高中文理分科的社会大讨论中,仅仅有外国的参照系,而没有本国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考量,不能不说是一大缺失。”
中国有句话怎么说的,“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有人就喜欢那舶来品噢。
◎《图画书对于儿童有多重要》看云
一直喜欢看云老师,也同意她所说的图画书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自己的童年,也基本上和看云老师一样,是和很多小人书一起度过的。因为小时侯最容易读到的就是小人书,记得那时街边总有那种小书店,一分钱或者两分钱可以看上一本的那种,书被用细细的铁丝挂在屋子四周的墙壁上,慢慢浏览过去,找到自己喜欢的,便取下来在屋里找个小凳坐下就看。我看书的速度一直都比较快,所以每一次去看书,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总得小心计划自己手心里那一点可怜巴巴的零花钱。还有每年的“六一”,父亲单位会给每个职工的小孩送节日礼物,其中小人书是必不可少的。于是每一次去领礼物,我总被大家笑话,因为我是跑得最快的,心里只想着先去了可以先挑选小人书,不然到最后剩下的就是不太好看的了。
但现在,对于图画书,好像和我们小时的感觉不一样了。一开始上学,我知道大多家长都比较主张孩子阅读文字书籍,而学校老师也大都推崇这样的做法。大家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如今的图画书中也有很多对孩子并非有益,所以我同意看云老师说的:“聪明且仁慈的做法,是带着孩子一起阅读优质的图画书。”这里必须得加以限定——优质的图画书,呵呵。还有也如看云老师所说“图画书往往价格不菲”,家长要给孩子购买的话,还真得下决心呢。
除开所保存的一些小时候的小人书外,现在我有时也会买一点自己爱的图画书,最近时间购买的一本是安托瓦内特·桑普森的《和你在一起》,很好看。
◎看板
“看板”中每一条新闻都触目惊心,特别是那“在过去的四个月里,河南西峡一高每天学习18个小时,两名学生相继猝死自杀”。突然间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一代对生死那么不以为然,毕竟每天18小时的学习负荷,我想这样的人生在我,我也会觉得是不要也罢。
虽平时爱调侃说“上帝爱你,才让你吃苦!”但这样的爱,不愿意接受。呵。
◎《小敏的课外书》许文杰
这文章让我有落泪的感觉,因为被感动。那位李老师,真好!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年少过,都曾懵懂无知过。因为小敏,也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小敏在书里寻找答案解决自己成长路上的困惑,我也曾和她一样。我有一本类似的书,《悄悄话》,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那年上初二,跟随父亲去书店选择合适的英语词典,结账时,我买了这本《悄悄话》,当时很怕父亲会问询书的内容,但他只问了句:“这书对你有用吗?”我点点头。父亲也就给我买下了。父母是40多岁才有我的,我唯一的姐姐大我8岁,初二的时光,正值青春萌动,有无数的不解隐藏在心里不知道可以向谁询问,这书正好派上用场。
如今,自己班上那帮孩子也大了,我也努力想法帮助他们度过青春期中一些尴尬的时刻。为让孩子在人生路上步履轻松一点,我愿意尽力。
◎《我有一所房子》傅蕾
这文章看得人激动不已。但一直有个问题没有搞清楚,这老师和学生是哪里的啊?看起来,不太像国内,一则是作者姓名没有像其他的那样注明是哪个省份,二则是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我估计要做到这样的事情,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
不过,我真的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记得读《教师博览》原创版时,曾看到一篇文章讲美国的小学教学,他们就会给孩子创设具体的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让孩子准备坐飞机出国旅行,于是从准备行李,到制作护照,到模拟乘坐飞机,到给家长邮寄观光明信片等等,孩子在其中所学会的知识和本领我想也许远远超出课本内容。还是像文章作者所说的一样:“我发现,在玩耍中做事情的孩子的内在蕴藏着哲学的火花,而且,那是许多象牙塔的学者穷究一生都难以达到的境界。”
◎《这样的课堂论争何如?》
问:这样的课堂论争何如?答:喜欢,极为喜欢。呵呵。
班上的孩子都知道一句俗语“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我想这就是我喜欢这文的理由。
佩服执教的黄耀红老师,我不知道他以前是否有当老师的经历,作为一名杂志编辑,敢于走到教学第一线执教,我想这本身就需要勇气和底气。很长一段时间,某些培训学习中,在台上讲的那个他只管说得头头是道即可,至于符不符合现实情况,他并不在意,我们这普通老师却颇有微词。而黄老师也许只要把杂志办好,畅销,大家喜欢看即可,没有谁规定他非得上节什么级别的课吧?(做老师的不一样,要评职称,必须得有相应等级的所谓公开课,无聊)黄老师却上了,而且看实录,感觉这课还不错。
佩服挑刺的茅卫东老师,很多时候,我们大多人都喜欢讲究中庸,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谁都知道枪打出头鸟,于是谁都不愿意来当那只胆大的鸟。比如前段时间,我同事去观摩了一个全国性的教学比赛活动,据说最后参与的30多节课都是一等奖。我想也许评委老师都很认可大家在准备这堂课上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于是不好厚此薄彼,但既然比赛一番,最后就和稀泥,那又何必要比赛?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茅老师作为一名编辑,应该也算是第一线教学的旁观者,那么也许他所见的就和大家不一样,听听,绝对无妨,一切就照那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来做就OK。
也蛮喜欢这样的争论,现如今这样的探讨就是在专业的语文教学杂志上也未必能读到,觉得《新教育》真是有心人啊。很多的教学杂志都会刊登一些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其点评一般都不痛不痒,所以那次读到彭清亮老师点评《有的人》一课的文章,觉得所言极为中肯,心中不断为彭老师的点评叫好。而像这样的执教者和点评者一起来场对抗赛,就更是精彩。如若我是教学杂志的编辑,我一定把这招偷学了去,呵呵:-)
◎《魔方的破碎》郭初阳
知道郭初阳老师,是因为按照常人眼光,他应该也算是位比较另类的老师吧,在网络上我曾读过他《珍珠鸟》一课的课堂实录,很为他的教学观点叹服。记得有人用“革命性”三个字形容的语文课堂,说是他赋予了语文课堂以学术的深度、理性的光照、自由的启蒙,极大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文化品格。我想做郭老师的学生,必定应该是件幸福的事情。
在《新教育》上看过多篇郭老师评析小学语文课本的所选文章,我想教材的编辑老师真应该也读读,也许这样在编排教材时,就会少很多不该出现的错误或者硬伤吧。这次读郭老师对王尔德童话的分析,而《巨人的花园》这课我自己上过,同时还参与过针对全区老师进行该课课例展示的磨课过程,但很汗颜,我们思考得远没有郭老师透彻,如若先读过这样的分析文章,我想教学效果绝对大不一样。也想起窦桂梅老师所执教的《丑小鸭》,这课一直被大家称道,我想应该也是“功夫在诗外”的结果。我们要“用教材教”,而不能只是“教教材”,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落地的麦子是不死的》刘发建
因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这次是我第一次知道刘老师。读完文章,很钦佩刘老师的奋斗经历,他那句“你不是没有思考能力,而是你根本没有思考。没有真实的思考,怎么会有真实的课堂?”猛然让我清醒,对自己教学的清醒。平心而论,在自己的工作中,我至多算是个热爱教育的人,但对于自己的工作思考得并不多,特别是自己的课堂,自己的教学。太多时候,我的感性超过了理性,而教育,仅仅依靠热爱和激情肯定是不够的,它不能支持人远行。
感谢刘老师,我知道了平时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无法做好,而是因为自己缺乏思考,立刻开始改正,还不算晚吧?
◎《目送》龙应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读着,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眼眸里又开始有泪。
父亲过世已经十多年了,我很少回老家去看他,我只常在暮色四起时想他坟头那些青青的草在风中摇曳,在夜静人阑时想我和他之间曾有过的点点滴滴。现在,他若看见我在黑暗的夜里一人彳亍独行,也只能远远地看了,近不了身;对他我也只能兀自想象他呼唤我名字的声音,迎接我归家的身影。相隔着,我看不到他在衰老,他也看不到我的成长,于是,那么多的想念,就成了压在我心头的永远的重。唉!
一直喜欢台湾作家的散文,觉得很有文学味,功利心不重,而大陆的,大多如同郭初阳老师执教《珍珠鸟》一课时所提到的“自由缺失”,于是一些文章就不免有些应景,太多的社会现实、责任道义,难得让人怦然心动。台湾的散文,尤其是女性作家的散文带着水气灵动,带着温馨细腻表现对挚爱与纯美的追求,都是万丈红尘中的凡心一颗,所以总能够引起我们的审美感受与审美共鸣,容易让我们深受美与爱的陶冶,深觉“于我心有戚戚焉”。
◎《儿子教我当老师》吴俊杰
喜欢文中孩子的天真与纯善。他对父亲的建议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到底是给加分好,还是减分好?是不是不打总分就会好一些?
带着疑惑,课间休息和孩子们聊天,我假装无意中说起这个话题。鑫,是目前班上成绩最不好的一个,她说她还是喜欢在试卷上打加分,因为本来做对的就不对,如果打减分的话,就会让人很灰心。晓,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的一个,她说她还是喜欢打减分,这样才可以对错误的地方一目了然,更加引起自己的注意。复习的时候,所有试卷归在一起,就可以看出哪种类型的题目错得较多,自己那方面的知识肯定就还要补习。旭,考试很难考出及格分数的一个,他说总分还是要计算出来的好,自己就只会做那么多,总得面对现实,分数不统计出来,并不会让自己忽略自己过差的分数。如此等等,对于分数,我想还是孩子们自己有发言权。

终于啰啰嗦嗦地说完了我家那口子的事情,嗯,现在要入梦去了,想必会有个好梦!O(∩_∩)O^^^^^^^^^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6:21
向着明亮的那方

——读《新教育》第6期


文/风来云往




◎《教室里的课桌椅》 吴蓓

“国内教室的安排,其用意就是突出老师的作用——老师是知识的传递者,他或她理所当然要比学生高出好几截。”

我倒是觉得这教室的安排不是为了凸显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而是国情所致,迫不得已吧。毕竟因为教师的注意力有限,教室空间、课堂时间也有限,哪还能容老师像国外那些小班制一样的进行教学呢?美国著名的教育家鲍耶尔就说过:当班级的学生数超过30的时候,教师的注意力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控制

想起那天我批评一上课玩东西的小家伙,他倒好,好奇地问:“老师,我的手放在桌下玩的啊,你怎么看得见?”呵呵,他不知道站得高,就能望得远,课堂上的班级整体情况站在讲台上的我一目了然啊。

“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在现行的教育体制里,往往轻视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往,只看重学生的书面成绩。同学之间的交往,不仅仅是相互学习,也是人的情感需要。”

严重赞同。所以那天的家长会上我特意跟家长谈到孩子们来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是培养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孩子间相处的快乐与喜悦,争吵与哭泣,我想都是他们成长路上应该遇到的。

◎《为什么学校公共生活需要学生自治》郑杰

◎《迟到的公正》 吕栋

我想这两篇文章可以结合起来阅读。郑杰校长在文中将放手让学生自治的理由阐述得淋漓尽致,而吕栋老师文中的做法我想应该算是放手让学生自治的一种实践吧。但结果呢,理论在现实中却总是会出现很多师者无法解决的状况。

◎《〈月光启蒙〉:母亲的光荣抑或悲哀》

这是看云老师评点《月光启蒙》一文的,记得这文章在《新教育》第2期的主题“教材中的母亲和母爱”中也被评点过。课文中总结升华一段,是将原文中两段文字合并为一,放在最后,人为地显现出特别的思想境界。

教材文章的选用和编辑,我想其实也是件不容易的工作吧。

◎诵读:《吉檀迦利》泰戈尔

喜欢《吉檀迦利》,喜欢泰戈尔,喜欢冰心,喜欢“诵读”这个栏目。这期里遗憾的将泰戈尔的名字印错了噢,白璧微瑕。

◎《永不放弃你的希望》 曾奇峰

“希望就是力量。在很多情形下,希望的力量可能比知识的力量更强大。”

前几天看娱乐新闻,范冰冰在谈到美丽时,她表示:“其实别人看到你漂亮,是因为你拥有一张有梦想的脸。”个人觉得这是范美女说的最有品位的一句话。

◎《星星的孩子,星星的诗》

美的诗歌,纯的心灵,多么好的一个世界啊,而本来我们的世界就该是这样的吧。

“清晨醒起,以喜扬的心,来致谢这爱的又一日。日中静息,默念爱的浓欢。晚潮退时,感谢地回家,然后在睡时祈祷。因为有被爱者在你的心中,有赞美之歌在你的唇上。”喜欢纪伯伦。喜欢因为心中有爱而活得精彩的徐添老师,向他致敬。

借用一段纪伯伦的文字表达我此时的感受:我以为“过去”不过是一段逝而不返的时间,“未来”则是一个我决不可能达到的时代。可是现在,我懂得了,眼前的一瞬间有全部的时间,包括时间中被期待的、被成就的和被证实的一切。

“爱是自己活出来的,别人看到了,别人也活出自己,这样的爱,就是彼此温暖的爱,星星的爱。”感谢你们——内心温暖敢于行动的人。

◎《存异求同,文理相通》

为执教的刘家宏老师叫好,数学老师敢于挑战语文,并且上得如此精彩,我们这语文老师就更该好好思考我们的实际教学了。如果对于课堂,我们都能如此用心,那么我们的课堂又怎能不精彩呢?

点评的李玉龙老师也是直言不讳,喜欢这种结合教学过程中每一步来点评的东东,这最让人有收益,毕竟教学之后笼统的点评总会有言不由衷的感觉。只是感觉李老师的点评应该更精彩,这个显得有点粗糙(主编老师,莫批评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哈,呵呵)。欣赏点评的最后一句“当然,也未必一定要有什么特别的结语”,有趣噢,现如今很多的教研课已经是有“凤头”、“猪肚”、“豹尾”的要求咯,而事实上也不一定都得“凤头”“豹尾”的,不然有时就像在演戏。

◎《原动力:学校的精神文化》 奚亚英

文章里针对学校文化建设谈得很细,而我们正在搞特色学校建设活动,于是文中的一些妙招就被我偷了。(不过,吃茴香豆的老先生说过:“读书人窃书不算偷。”那我这拿来主义其实也不算什么哈,呵呵)

◎《学生喜欢这样的成长足迹》 张曼凌

小曼老师的这招真是好,决定了,以后也拿来用用。(又偷了一回,呵呵。)

◎《我孩子的课文》 于爱群

这文章让我想起郭初阳老师那些分析课文的文章。我们的教材里不知道有几篇文章经得起这样的剖析哦,太多的应景,太多的教条,悲哀。

◎《一个完美孩子的定义》 王书亚

肖川老师说:“教育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领着一群不完美的人逐渐走向完美。”的确,我们都不可能遇到完美的世界,但总可以将其变得更好。这份建造的责任,在我,在你,在我们每个人的肩膀上,并且要传递给正在成长的孩子。

◎《对话录:封闭社会的开放教学》

不知何故,读完此文,心里沉甸甸的。是我们的教学错了,还是我们的现实社会错了?但如同郭初阳老师说的一样“前进一步,就是一步”,那就努力吧!

喜欢那句“认识你自己,爱你的邻居”,我想把它改为“认识你自己,爱你的朋友”用在我班上,小学一年级,我想这样也许适用些吧。

◎《生命因你而动听》

很意外地在书上看见自己的文字,从惊讶,到感激。“不在你的面前,我的心就不必知道什么是安逸和休息,我的工作变成了无边的劳役海中的无尽的劳役。”(泰戈尔语)谢谢您们,一路的引领和陪伴,生命因你而动听。

◎《成人之美》 梁卫星

现实的教育生活总让人心灵沉重,文中邹哥教育学生的做法,以及后面海老师的分析,让人莫名的难过。“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作践人的,它作践到了让我们主动去作践我们自己”,想哭。



无论生活里到来的是快乐,还是忧伤,都让我们向着明亮的那方,向着明亮的那方……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6:22
跟随你们上路

——读《新教育》第7期
文/风来云往







早上一早起来,做完该做的家事,抓过昨天收到的《新教育》准备阅读,杂志还是装在塑料的邮寄袋里,还是贴着打印的收信地址和姓名,只是,这次,多了一句话“2010年,愿我们携手走过”,那一瞬,突然想起在成都第一次订阅这杂志时,小狐老师那低眉谦和的模样。此时,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又想起《天天向上》中汪涵在评价微软公司的一句话“你们是以谦卑的心在成就一项强大的事业”,我想《新教育》背后的那些人也是一样。

首先读的是“封面”,每次都这样。居然看见了老纪的文字,昨晚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我还说起蛮喜欢她的风格呢。两篇文字让人感受更多的是那段成长岁月中的伤痛和晦暗,同时,也让自己更心紧,这老师啊,忒不好当了啊!

接着读《成人之美》。这一期的内容,我一气读了两遍,因为让人要想到很多。海老师和江念痕的一段对话,“我”自己那许多的心理活动,每一处都触动人心,令人深省。
《死亡诗社》我也看过,特别难忘基廷老师带学生们去校史陈列室上课,他让大家面对那一张张年代久远的发黄影像,面对那一张张经历时间流过、又永远定格于影像里一样年轻的容颜,那些容颜都曾经懵懂过,曾经憧憬过,曾经青春过,曾经鲜活过。于是我和学生们一样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生命的死亡。恐慌,前所未有的恐慌。活着,也许确实应该做一些事情,我也被启蒙。但我也必须承认,因为种种,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在茫茫然中旋转,我该何去何从?我该做些什么?
让我记录下文中的那一段话:“他们只是在尽量做一个人该做的事。就好像你,面对的是具体的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这每一个生命都有他自己的梦想,这每一个生命背后又都有一个家庭的希望。你想想,这个时候你还会因为自己的委屈而无所事事吗?这个时候,你就是由再大的委屈,也应该忍受。因为你面对的不是无生命的结合体,而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生命。这些活泼的生命,不管社会和教育会让那个他们变成什么,但他们本身是无辜的,你只能这样想,是不是?
明天又是周一,又是一个开始,让我再次坚定信念——我希望获得生命的意义,否则生命的长短都是空虚。

读《我们的丝路之旅》,有羡慕,更有莫名的痛。
华德福教育,第一次了解是从卢安克的故事知晓,在《新教育》里知道成都也有这样的学校,了解到他们的一些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我对朋友说;“如果我有小孩,我真想让他去这样的学校。”真的。
文中这一段丝路之旅,短短的12天,但我想在这几个孩子心里却将永远记得,他们从中学到的,了解到的,懂得的,必定比在课堂中多得多。从出发前的筹款,到沿路的观摩与感受,到结束后的记录,我想恁任何一个所谓的什么高考状元想必也极为渴望自己能有这样的成长经历吧?
在广西当过几年老师的卢安克,对中国教育的印象是:教育,只是为了满足一种被社会承认的标准,不是为了小孩。小孩在满足这个标准的过程中,渐渐脱离了他的天性,脱离了他的生活。卢安克告诉大家:一个人的生存,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别人的理念,他就永远找不到自我的力量。他的教育观点是:学生成绩不能说明一个人的价值,只能说明一个人能否适应考试。根据应试标准教出来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的简历也是标准的,他们很难做出特殊的有创造性的事情。
想想,因为生活,因为现实,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我们的内心里到底还有多少真挚的热情,承担的勇气和坚定的执著?太多的指标、任务、功利控制占领了我们的心,我们向往着美好,我们却可能根本看不到鲜花般的未来,因为我们无法像纯粹的华德福教育人那样去做一些纯粹的事情。想想,觉得悲哀,也汗颜。

读《课堂的封闭与诗意的缺失》,读着,不禁莞尔。
于永正老师的课,我有幸现场听过,那次他上的是一堂作文课,课上最让我难忘的是于老师是那样的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虽然依照年纪,孩子们早该叫他爷爷,可在课上,于老师却是蹲下身子,怀着一颗童心去和孩子对话,进行密切的接触和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那一刻我深切地懂得了教师是成人派往儿童世界的友好使者,课堂上,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当这样,孩子才会“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但唐锋卢老师的点评,又让我懂得更多。对于大师,对于大师的课,我们到底该怎么去正确看待。作为一线的普通老师,也许我们有的更多是交口称赞,是顶礼膜拜,我们把他们奉上神坛,惊为天人,我们哪敢有丝毫的怀疑与否定啊!可唐老师的思考却又再次让我想起刘发建老师所说的:“你不是没有思考能力,而是你根本没有思考。没有真实的思考,怎么会有真实的课堂?”平心而论,在自己的工作中,我至多算有满腔热情,但理性的思考却极为不足,但教育,仅仅依靠热爱和激情肯定是不够的,它不能支持人远行。我想我应该明白自己以后该如何去做。

跟随你们上路,我知道,最美好的永远都在前面,而沿路必定芳香扑鼻。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7:20
与一本杂志相遇
――读《读写月报·新教育版》专帖



文/如花寂寞


借助他者的力量打破自身平衡状态,以寻求新的上升新的可能。这是为很多教师成长的经历所证明了的。
在我教育生活成长过程有个重要的他者――教育在线。
在我教学最为困惑的时候,开始接触网络,通过网络“认识”了铁皮鼓、李镇西,然后是李老师的《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和魏志渊的《语文课》,再然后是韩军的《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再然后自己的教育生活发生深刻变化――开始审视、反思自己的课堂、教育甚至生活。
老师的那种“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境界,那种自然、生成的美丽让我着迷,让我认识到原来语文课还可以如此诗意如此美丽。
现在看来铁皮鼓的课堂更多的缺少一些从容,而李老师的课缺少一些深度,但当时,在我最迷惘最渴望改变自己的时候遭遇了他们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然后是郭初阳和他的《言说抵抗沉默》,魏勇和他的《用思想点燃课堂》,然后是整整十四本的《教师之友》。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发生了裂变,而且在这种裂变的同时努力改良教堂教学。
值得一提的是,我教育生活中重要的他者――无论是上面列举的那些对自己影响至深名师和他们的专著,还有生命里许许多多的热情――码字的热情、阅读的热情、思考的热情。都无一例外的和《读写月报·新教育》相互关联。
《教师之友》是《读写月报·新教育》的前身;自己成长的论坛“教育在线”设有“《新教育》读写月报”论坛;李镇西、朱永新、韩军、魏志渊、郭初阳、魏勇、蔡朝阳、薛瑞萍、周迪谦都是《读写月报·新教育》和她的前身《教师之友》的作者和读者他们曾经在这里共同战斗且美丽地绽放过。

在第二期的“专题”的缝隙间我记下自己成长的经历:
高原期的关系正常源于教育理想与校园现实的冲突,源于美丽梦想与课堂、学生实际状态的反差,从适应到略略反醒后的困惑、迷惘、痛苦,往往在从教三五年达到的一种“极致”。而这“极致”之后的突围过程却异常艰辛,甚至破罐破摔、消极沉沦、麻木迷醉。
记得这种于苦痛无法自拨的状态自己持续了五六年的时间。仿佛置身无边的沼泽,看不到任何走出去的可能;仿佛陷身深不可测的泥潭,潭水和黑暗几乎将淹没我的头顶,使我艰于呼吸,难于视听。以为余生的可能未来的希望至此全部完结。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特别是处在这极其闭塞注重帮派和人际关系的校园,就连孤独也只能独自孤独,目力所及的范围,懒散或钻营的同事各自快乐着,没有任何人与你同行,也就是在那段日子里,开始逃避,逃避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逃避到长篇小说所营造的乌托邦里,深味着“白日梦”的美丽与苦痛。
……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记忆中就是在那样的背景下,鲁迅和他的作品开始真正走入自己的生命。

记不起是怎样的时间,怎样的缘由,韩军、李镇西、铁皮鼓,以及后来的郭初阳、刘支书助理等一批今天知晓与《教师之友》杂志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名字渐渐为自己所熟悉,从网络到专著,到后来,遭遇03-04年共14本《教师之友》,再到后来的童蓓蓓(小狐)、李玉龙、范美忠和她们的《读写月报·新教育》。
回首,蓦然发现自己正行进在觉醒与新生的路途上,无论前方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无论余生会收获什么,觉醒,然后行走及至奔跑是至为重要的事。
是为记。
525 195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7:22
高度决定视野

--读《读写月报·新教育版》(08年第1期)

文/如花寂寞

  一

从杨朔模式化的散文,到拿出党证依然被称为无名战士的《七根火柴》;从《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上的讲话》到删减过后的《荷塘月色》,几十年来,中学语文教材经历无数次的改良,唯一不变的是语文教师的“忠诚”,忠诚于教材教参,忠诚于自己照本宣科的职责。
当然有一些优秀的教师,他们关注学科教学杂志中对课文的深刻解读,关注各式各样可供模仿、操作的教案和实录。只是很少有人对教材本身有过质疑?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苏格拉底如是说。
未经省察的文本没有价值。不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
选入教材的文本,首先要经过教师的“审查”,那些假大空,高大全,远离学生生活、情感实际的文章可以不讲或少讲。如若非讲不可,起码应在讲解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另外一个视角,另外一种可能,以便学生自己省察、取舍。
比如《读写月报》第一期提到的《“我要成名”的玄奘》一文,对于被方丈所否定的“只能做煮菜的薪柴”的松树,教师完全可以提供另外的故事,以作比较:
当年,杜鲁门新当选美国总统,有人向他的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有问题的教材可怕,然而教师在教材面前一惯的匍匐姿态更可怕。他们视教材为圣经,视教参为圭臬,不敢越雷池半步。当教师唯教材是瞻的时候,他所能做的只是让自己的讲解无限可能的贴近编选者的意图和教参的解读,只能是教教材。而用教材教才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起点。
《读写月报》08年第一期有两篇文章直接向教材“开炮”--冷玉斌的《却向教材觅“儿童”》和郭初阳的《牛尾巴为什么要翘起来》,这种对话甚而审视教材的胆识,值得一线教师学习。
从此角度说,《读写月报》正努力唤醒一线教师站立起来--在教材面前。

教师应对所谓名师或风行一时的教学流派保持戒备心理。没有批判的吸收最后可能是学步邯鄣,匍匐而归。
《教师之友》(《读写月报》前身)04年第一期专题对“那一代”名师的批判,至今让很多人耿耿于怀。究其根本,就在于我们和我们的教育依然未能走出“那一代”名师的阴影,依然在魏书生的“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圈子里打转。
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需要的不是阅读,不是思想,也不是教师和学生的人文素养,而是魏书生式的应试技术。只要掌握了“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这两大法宝,我们就可能如魏书生那样达到应试教育的最高境界,名利双收。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讲,批判以魏书生为代表的“那一代”名师,就是在批判我们曾经或正在进行着的教育教学活动。这种对自身的反思、批判乃至否定是最艰难同时也最有必要。

我必须每年落一些叶子,我必须不断地脱一些皮。我必须每年生长一些新东西……(李广田《记一个教师的谈话》)人生就是这样,只有经历刮骨般的痛苦反思,把自己打回起点,才能生长出新的思想,才能真正站立起来。
回首过去,《读写月报》的前生就曾努力唤醒一线教师站立起来--在名师面前。

全力打造一个:沟通教育界和知识界的学术走廊。
这是曾经的《教师之友》的办刊方针,与大多数教育媒体、学科教学杂志不同,《读写月报》并不局限于教育之一隅,编辑们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
仅以本期为例,刘铁芳、李政涛、肖雪慧都不属于纯粹的教育界人士。可能会有读者抱怨他们的文章缺少技术性和可操作性,但思想永远是技术的内蕴,没有思想的技术远不如没有技术的思想。
《读写月报》还有更出格的地方,比如转载和编译类文章(本期有《38使你的课堂富于魅力的基本技巧》《课堂交流:问题背后的信息》《今天的帕夫雷什学校》三篇)稍多,“看板”栏目教育关系不大,但这恰恰是编辑匠心独运之处,没有放眼世界的眼光,没有对国计民生、普通事件的关注,仅仅局限于教育一隅,可谓陋矣。我们要关心学生的成长,也要关注那些事关个体成长的社会环境,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从广义的角度说,所有和人成长有关的事件都属于教育的外延。
行文至此,想起了小学课本中那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如果我们仅仅偏居于学校、学科之一隅,必将如井底之蛙那样,无论如何仰头,如何努力,目力所及只是井口大的天空。
“看板”栏目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为一线教师打开一扇窗口,使我们的视野得以开阔,高度得以提升。“李阳英语”为什么疯狂?其背后折射的母语教学问题值得深思。那“新课标是光绪皇帝,高考就是慈禧太后”的比喻更值得我们追问,“光绪皇帝”何时才能真正掌权?
在此意义上,《读写月报》正在努力借助他的高度,打开我们的视野。

一堂课的精髓就是那些别人无法模仿的东西,朗诵可以模仿、处理字句可以模仿、结构可以模仿、煽情可以模仿、开头结尾的方式可以模仿,但对文本认识的高度,以及在拥有相当知识背景的前提下选择的切入点是无法模仿的。
这是特级教师魏勇在原《教师之友》高级研修班第一期中评介郭初阳教学时说的一段话
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拥有别人无法模仿的高度,拥有美丽而唯一的风景,那是一种怎样让人心动的极致啊。
无限风光在险峰!怎样抵达极致?
依靠广博而精深的阅读,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教师之友》04年第6期的专题--“专业化发展关键词之一:知识结构”就对此作了很好的解答。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功底,开阔的人文视野,这 是一个教师成长的根本之所在。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让我们在教材面前有尊严的站立;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功底让我们更好的审视日常教育生活和细节;开阔的人文视野让我们的教学更具人文性,让我们心中生长爱,如此我们方可大声的说自己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荀子云: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无论是从前的《教师之友》还是今天的《读写月报》,都拥有这样一群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教育理想主义者,他们致力于打造一个优秀的教育媒体,致力于提升一线教师的高度,致力于拓展一线教师的视野。
从这个角度说,《读写月报》正努力让教师站立起来,在教育面前,生活面前。
3-27  21:43定稿
(本文发表于《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2,发表时有删节)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7:24
今天,我们做怎样的教师

——读《读写月报•新教育版》(08年第2期)
文/如花寂寞




一、反抗绝望
工作三五年之后,一线教师往往遭遇到专业发展的瓶颈:教材内容已经熟悉,教学方法基本掌握,仅就通俗意义上的教师而言,他们已经合格。但课堂渐渐枯燥乏味,希望开始渺茫,职业倦怠、应试教育的阴霾如影随形跟随着他们,折磨着他们。那是一片无边的沼泽,大多数教师身陷其中;同时又是一个无物之阵,似乎无从反抗。
“那些光鲜的所谓荣誉背后……是一个脸色苍白、伤痕累累、麻木而自卑的失魂者……我想过逃离,试过放弃,但是我的眼眶却噙满泪水。”(钱佳音《过客》)这段让人心痛的文字背后站立的绝不仅仅是钱佳音一个,而是千千万万挣扎、匍匐在一线无奈而悲痛的教师。
希望、激情到疲惫、迷惘、悲痛甚而绝望,这是大多数青年教师必经的心理历程。在这绝望之后有着两种选择:一是变得麻木,甚而在这麻木中快乐起来;二是反抗绝望,然后“于无所希望中得救”(鲁迅《墓碣文》)。
反抗绝望――这是一个异常痛苦的过程,质疑并否定自己,把自己打回原地,然后重新开始。没有过人的胆识,没有外在的力量,一般人难以完成这种脱胎换骨式的蜕变。但是不遭遇这种裂变的痛苦,不经历破茧的艰难就无法享有成蝶的美丽。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书信·致赵其文》)
然而,反抗必须有战斗的武器,必须借助外在的力量。
二、他者力量
书有几种读法……第三种,是把书作为他者来读。……只有在主体意识到自身困境的时刻,只有在主体产生了内在否定欲望的时刻,他者才能够存在。换句话说,当主体产生自我更新需求的时候,内在的否定性动力会促使他把他者引入自身,并通过他者建立自我的新结构。”
――孙歌《秘密书架》
杂志第二期专题中的三位教师,都是在他们成长的高原期遭遇他者,借助阅读打开一扇窗户,然后觉醒,快速成长。正如李勇老师的自述一样:决定一个教师成长的要素仅仅是——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人和合适的书籍。
作为《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的访问学者,那段旅程,那份杂志,那段充盈着思考和风暴的岁月,那份“过客”的经历在钱佳音老师的心灵中种下了一粒种子――“不断向外追问向内反思”的种子,钱老师说“它是一种生命的姿态,一种努力和挣扎”,我深信,拥有这种信念和姿态的教师一定可以以她的努力和挣扎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
如果说钱老师在一份杂志中渐渐苏醒,而李勇老师则在批评中成长:获省一等奖第一名的课堂实录在教育在线遭遇到他不堪承受的批评,痛定思痛之后是深刻的反思,是“将近三年高密度、高强度、大范围的阅读”,是未来的无限可能。
“一扇通往外在世界的窗户,似乎缓缓敞开……”李勇老师已然觉醒,一如那“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的河伯,定将观赏到更加敞亮的风景……
其实,不只是李勇,你、我、他,都可以借助他者,借助网络,借助阅读这个杠杆,打开一扇门,撬动那如磐石一样牢固的现实。
三、新的自我
新的自我用新的表现方式打碎迫使他异化的模壳,将重新感知世界。
――顾城
借助“他者”的力量挣脱应试教育的桎梏,追求自我成长和超越的教师诚然值得尊敬,但周迪谦老师的境界更令人钦佩:“上学期短短4个月,我教的两个班竟看了8部电影:《死亡诗社》《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勇敢的心》《放牛班的春天》《告别列宁》《爱国者》和《孔雀》。”
把充盈着美、智慧为学生所喜爱可以让他们受益终生的作品引进教室,唤醒他们自由思考积极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者,这就是觉醒后的周迪谦老师为学生创造的新的语文课堂。
“不仅仅让他们感动激动,更要让他们明白、清醒。”周老师的做法,让我禁不住把他和中国政法大学的萧瀚老师作一比较,正如“法学公子”在《萧瀚的课堂:一个本科生的亲历》中所记述的那样,在萧老师的课堂上他们感知到了“觉醒”两个字。
是的,觉醒。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课堂上铁一样冰冷的知识钢一样不可违犯的纪律,开始思考应该用怎样的激情、智慧点燃并唤醒他们,让他们在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感受到母语的美丽,感受到爱与美与自由,感受到觉醒的意义,感受到新的自我。
四、教师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什么是教育》
这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有关教育的定义。
教师不是工程师,不是(平等中的)首席,当然更不应该是监督者和管理者。今天,我们该做怎样的教师呢?成为摇动一颗树的另一颗树,推动一朵云的另一朵云,唤醒学生灵魂的另一灵魂。
这是一颗怎样的灵魂呢?已经博士后毕业的王丽琴老师说:“自知无知,自觉无能,才能保持一种婴儿般的吸纳能力,少年般的生长状态。至于与此偕来的沉静、淳朴、清澈、诚实等等,都是我想一生拥有并终身保持的品质。”
拥有一颗自然柔软的灵魂,保持一种少年般的生长状态,与学生一起平等的对话交流,用自己年轻的灵魂唤醒另一年轻的灵魂,与他们一起自由的呼吸快乐的成长。
或许这就是我所渴望的做教师最美好的境界。
5-12 16:25


原帖:http://bbs.eduol.cn/post_69_331186_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7:26
一本教育杂志的努力--我读《新教育读写月报》第五期

文/如花寂寞


视野狭窄,不知道有哪家教育杂志为汶川地震做了专号,而《读写月报·新教育》做了。不知道是杂志在成都,还是学校和学生成为这次灾难的主体,亦或杂志所言“谨以本专辑,敬献罹难者、存活者、哀痛者和救助者,敬献在天堂里生息的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同行,同时,也献给我们自己”。
一本教育杂志如何直面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新教育》专辑借杂志想要传达什么?
有对“那一刻”的回忆;
有纪念,《他们――遇难教师编选》是对英雄教师的一个告慰;
有颂扬,“以生之名”栏目中的大多文章都属于这类,生命的精神,教师的伟大在这里彰显无疑;
有救助和行动,无论是“新教育灾后教育重建援助小组”的行动,还是一个外来的成都人――编辑小狐在天涯网站发起的《为512汶川地震重灾区捐助卫生巾》《
汶川的樱桃熟了,怎么办?》呼吁都令人感佩;

有反思:
陈志武先生的《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思考》把我带入到对政治制度的关注与反思上,他说:“学校楼房最容易倒塌、只能动用解放军救灾、灾民得不到专业的救援服务,说到底,这些都涉及国家财政是否民主的问题,涉及到老百姓和企业交的税、国有财产收入怎么花的问题。
……政府教育经费开支只占GDP的2.7%左右。而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其中发达国家在9%,经济欠发达国家也达到4.1%。不管按绝对数字,还是按相对水平,中国回馈给老百姓的医疗与社会保障、教育投入、民生投入、灾难风险投入都应该更高。特别是按照当年国有化运动的初衷,国有制本应该带来更多的社会福利、更好的民生保障、更安全的学校楼房。”
此次灾难只当是一次学费,我们应该很好的反思我们现存的一些问题,当再次遭遇天灾时避免人祸。比如普遍特别是教育上的豆腐·渣工程以及其背后的腐败问题,比如形象工程与真正的民生工程,仅以现在举行的奥运会来说,当我们为金牌而欢呼的时候,是否知晓我们每获一块金牌背后的国家投入,与我们的专业运动员相比西文大多数国家的运动员是业余的,比如美国的赛艇运动员,拿了世界冠军还要到商店去打工。我为国家的强盛而欢呼,但我更关注自己的医疗卫生、就业福利、社会保障等等方面,如果必须把保障自己健康生存的金钱较多的投入到这此为国争光的光灿灿的金牌上,我是极不情愿,并进而愤怒的。
有批评,尽管这些批评很委婉:
和《北川邓家“刘汉小学”无一死亡》中坚固的教学楼相对的不就是那些让我们悲痛的豆腐-渣工程吗;《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的背后不就是那些在地震多发的四川不进行预防地震演练的教育官-员吗?还有《教师,请给自己一个悲伤机会》不就是对我们宣传只有坚强的教师形象的嘲讽吗?还有《爱的风险》中对煽情的中央电视台晚会的批判……
与一味歌功颂德的高调和只会振臂高呼的加油挺住相比,我看重的是在灾难中力所能及的行动与救助,看重的是一种反思、批判精神,口号总是暂时而空洞的,而反思和批评或许有助于未来。
8-20 0:15
咬文嚼字
读文章有一种洁癖,特别是对《新教育》杂志要求苛刻,每一期都要替他们“捉虫”,虽然他们有很多难处,两个编辑(除去美编),质量要求过高,又要赶进度,但依然希望他们做的更好。
很好的一个办法就是在新教育在线招募两到三位专门的校对,文字上出了差错就找他们。肯定应者云集,只要在杂志的版权页上加上“特约校对:XXX、XXX”,网友们一定乐而从之。
其中有一些可能错误是原报刊的问题,但尽然出现在了《新教育》杂志上,就都算在他的头上了,况且他本身也有责任。
1、P7:是学校为数不多的通校生――当为“住校生”;
2、P7:当天,有16个班在这里上课。还有三个班的人继续往东――“三个班”当为“3个班”;
3、P14:都江宴――当为“都江堰”;
4、P22:音乐教师□天夫――根据下文内容知道,当为“江天夫”;
5、P24:坍塌的教育楼――当为“教学楼”;
6、P26:麻药不够,,――多一个“,”;
7、P32:张兰,37岁,平武县南坝小学――最后少了“老师”二字;
8P32:本文由陈会没编辑整理――当为“陈会设”(在《新教育》露次脸不容易,最好别搞错);
9、P35:2009级10班学生――级当为入学时间吧?是否用错了?
10P41:不想面对身体的改变,会扭曲受伤的原因――太难懂了;
11、P41:自己是怎么受伤的,那里受伤了――当为“哪里”;
12、P41:努力作为复建――此处“复建”很难懂;
13、P41:每周仍作一个以上的恶梦――当为“做一个”;
14、P41:脑子里有不想要的片段,地震发生时悲惨场景总会想起――“片段”可否改为“场景”?
15、P43:如果很不辛在地震发生当时――当为“不幸”;
16、P43:那时我们的在上课,当为“正在上课”;
17、P43:让我们的心紧紧相联――当为“相连”;
18、P44:有的教师还失去了亲人和所有的财产甚至家破人亡――后面是否有递进关系?
19、P47:我一位朋友差不多――少了一个“的”吧;
20、P50:”“――标点用反了;
21、P52:并且拒绝一切支愿者组织进入――或为“志愿者”或为“支教志愿者”;
22、P63:热□自由公正――当为“热爱”,该页出现两次。可能是萧瀚老师的“爱”都用了“愛”字所导致的;
23、P65:谁能否认自己的人性缺乏幽暗的一面?――这里“缺乏”可能不太恰当,改为“没有”如何;
24、P67:柏垃图就说过――当为“柏拉图”;
25、P74:震灾中,中、小学校舍房屋倒塌最多――按照常规,中间的“、”应该去掉;
26、P39:金子美铃童谣(歌曲)《向着明亮那方》编排出现重大失误,看了几遍没有看懂,上网搜索一下终于明白:
杂志――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会的孩子们啊。

应为――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会的孩子们啊。
  8-20 1:3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7:26
艰难的旅程--我读《新教育读写月报》第6期

文/如花寂寞




不知是否由于自己消沉的原因,对此期杂志不太满意――因为对《新教育》的期待一直很高,一如困境中极难得的一次盛宴,胃口会极挑剔的。
前面的评刊一直在“吹捧”他们,现在也来点带刺的东西。因为,据说,玫瑰都带着刺。

专栏。
看云的文章在走下坡路。有些兑水的感觉,还有了一些赵本山式的油滑。
卢志文校长的文章水分就更大了。关于“给跳槽教师发奖金”的问题本身意义不大。作为私立学校如果教师不违背合同或不先违背合同,奖金就一定要发,不发只是学校的问题;关于公办学校本身就没有合同,别人工作过后的报酬不给很是可耻,不给办调动不放人更是可耻。卢校长可能更多的是从校长的角度考虑问题,而缺少换位思考的意识,教师离开,或者确有生活困难,或是学校本身的问题――或是管理的问题,用人的问题,不公平公正的问题,拉帮结派乌烟瘴气的问题……说句偏激的话,中国基础教育多少还有一批优秀的教师,但优秀甚而合格的校长,真可谓寥寥无几。
人才流动是极正常的事,而教师的离去多数由于原工作单位本身存在着问题。
当然,李政涛的批判和反思一直很准很深切。特别是对基础教育教师的问题看的很透――“我们的角色更倾向于‘知识的搬运工’,而非文化的守护者和创造者”。

专题。
杂志中关于课堂评价有一句极经典的话语:
呆在教室里不觉得课长,就是一节好课。
套用一下:读起来不觉得冗长,就是一本好杂志。当然如果能让人欢喜到怕很快被读完的程度,当然就更是优秀的杂志了。
极钦佩《新教育读写月报》的大气,一个专题可以做到二十甚而三十个页码,像第3期封面专题:《一个教师和三个学生的战争:凌月,樊强,郁青青》,就很是让人震撼,甚而要等到十天半月后才有勇气第二遍阅读。
但本期专题《要有光――一个美国“模范”教师的故事》却缺少那种效果。首先是他的代表性,还有启发性和共鸣感。仅仅从文本叙述来看,我看不出他成长的诀窍,难道仅仅是坚持,难道他只是一个“传奇”?
“叙事篇”中的《一则小广告,滚来一个大雪球》,是否有些哗众取宠或投机取巧的味道?不知对今天的教育会有多少启发性?
在“研究篇”――《同情》中我却多少看出了一些门道,有两点还引发了自己的思考:
留心孩子的成绩变化。如果你的孩子成绩突然下降,那就可能意味着他在学校正经受着压力。(开学从问题的表面深入对背后的本质,其实几乎所有成绩下降的背后都有着深切的心理因素)
人微言轻教师和家长,我们必须记住,孩子们的情感和我们的不一样,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或应该忽视的事情,对他们可能就是难题。(而我们在管理的时候似乎从来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心理变化,这也勾起了我做班主任中的很多旧事――无意或有意的对学生的伤害,另外撰文。)
我在想,专题的重要性对《新教育读写月报》来说不言而喻,因为有时他的篇幅要占到杂志的一半。在做这样专题的时候是否可以准备再充分一些,慎重一些,甚而精力、稿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请一些优秀的作者、读者小范围的征求一下意见再行刊发。
中国青年报有“冰点”专栏,可以学习,也可努力看齐。
正在下载关于这个教师的相关电视剧――《热血教师》,看看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课堂。
首先奇怪的是这一期没有“实录”,除了批判建设更重要。而且用张学青的话说是――一朵具体的花,胜过一千种关于它的描述。
朱华贤教师的《那些不该入选的课文》继承了杂志一贯的批判之风,从第一期冷玉斌的《却向教材觅“儿童”》开始,然后是郭初阳“第二视力”的系列文章《牛尾巴为什么要翘起来》、《我选我》《都是虚空,教师捕风》等等都如此,既有整体的评介,也有具体篇目的分析,可以说这是杂志的一个很好的传统,看过朱老师的文章,也想写一篇文章――《那些消逝的美文》:除了因种种原因有一些“残次品”进入了课本,还有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迫退出课本。比如在高中语文课本上几起几伏的《<呐喊>自序》,不知为何再次被删;比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和王小帅的电影《十七岁的单车》一起教学,绝对“佳偶”;还有孙犁的《黄鹂》;李商隐的《李贺小传》……如果编辑需要,还真想整整的。总之,对这些编者的监督与批判绝对不能放松。
《“生成式”课堂的5个着力点》,这样方法+事例的形式,很是一些二流学科杂志的做法。
郭初阳《<老王>的四个关键词》,少了批判,却也没有让人豁然的深彻。或许是自己还没有读的太明白。
关于写文革的文章郭老师似乎应该多说一些,反正基础教育对这一块一直有些躲避,包括高中新教材选了个不伦不类的《小狗包弟》。

“方法”也是杂志的重头戏之一,总体来说一直缺少“有思想的技术”。
“行者”是最受欢迎的栏目(之一),但可以给别人启迪的成功者似乎不多。想,是否可以选择一些不那么成功或者暂时没有成功也或者永无“成功”之日的教师作为“行者”的主角,比如《一个教师和三个学生的战争:凌月,樊强,郁青青》的作者――梁卫星。所谓“行者”,并非一定获得至高无上荣誉的优秀,当是坚守信念和理想不屈不挠的行走者,他们或许没有世俗意义上的光环,但他们如“过客”一样的精神当感召别人坚守、奋进。
“茶座”的定位是否有些乱?张放《中国现代文人的教书》看了很熟悉,翻了《教师之友》来看,是03年第11期上的《中国现代文人教书四状》。当时读《教师之友》对此文就很有印象,把文字转录于此处:
张放(很不熟悉)的《中国现代文人教书四状》,写的有趣的紧,可以作教育“野史”来读。
因为对张放不熟悉,又喜欢这篇文章,于是上网继续查找,方知此文“原名”《中国现代文人的教书》严凌君的《成长的岁月——我的学生时代读本》中也选了此文。又查到了他的另外文章《中国现代文人的斗殴》、《中国现代文人的孤独》、《中国现代文人的穿着》、《张中国现代文人的买书》等等,如此有趣而且极雅致的文化小品,真的少见,读读真是享受。我们教师的文字最怕是说教与枯燥。
其实这里完全可以把如《中国现代文人的孤独》、《张中国现代文人的买书》登出来,作为一个延续。
关于《民国大师上课的精彩开场白》一文,少了最精彩的一个――陈寅恪。当年他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开讲前开宗明义:“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其实这样的文章也可做个小专题――比如“过去的教师”,可能会更好。

指瑕。
P1:看云,安徽62中学小学部――读了许多遍,总感觉有些不对:我们说,1中、11中、101中学,似乎习惯上应该称“62中”或“第62中学”;且前面的“安徽”到底是省名,还是学校名,如果是后者,好像应该是“合肥62中”吧;
P3:迷惘时懂得慈悲,。――标点的问题;
P3:他只是要将自身浸润在自身文化传统的河流中――是否多了个“自身”?
P37:并在他的演讲中笑场好几次――此处“笑场”不太好理解,上网查了下解释为“指戏曲艺人在演唱时失笑”,感觉依然有些不伦不类;
P51:任何下一个社会总该有一些公认的阿基米得点存在――当为“阿基米德”,且“点”不好理解;
P57:课文关涉亿万生,选择删改慎之慎。――是否当改为“课文关涉亿万学生,选择删改应当慎之又慎”。
P66:汪增祺――当为“汪曾祺”;
P68:自上世纪90年代安行动研究传人教育界以来,――当为“传入”;
《读写月报瓣教育》中学QQ群:应该是3170941,接连三期杂志上都错了。
两个编辑努力做中国基础教育最优秀的杂志,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依然感谢他们,支持他们――有着些许悲壮色彩的理想主义者,但愿《新教育读写月报》可以聚拢一批优秀的教师,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成为他们专业成长的共同体。
9-3 22:36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7:27
打开一扇窗子,撒下一缕阳光--我读《新教育读写月报》第7期


文/如花寂寞



今天收到快递送到《新教育读写月报》杂志,本来可以让门卫签收,然后放学时捎带回家。但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还是跑下四楼,骑上自行车,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门口,然后再爬上四楼。两期杂志,害得我不知读哪一本好。
还是老传统从头开始细细读,果然第3页,李政涛的文章就跳了出来:
好的教育一定是苏格拉底的对话教育。他不是忙着告诉你已掌握的知识和真理,不是把受教育者的生命价值缩减为工具价值――受教育者的生命价值不(原文为“只”――错误)是在于,帮助教育者证明已有知识和真理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而是和你在对话中一起成为知识和真理的发现者和征服者。生命的价值就在一次次的发现和征服中得以彰显和提升。
――《什么是好的教育改革》
一直反思,教师存在的价值,难道止于李政涛先生所批判的“知识搬运工”,把课本、教案、参考书上知识搬运给学生,然后学生再搬运到试卷上?
于此相对的是学生――受教育者的价值是什么?难道仅仅成为工具――记忆的工具,抄写的工具,做作业证明真理的工具?
李政涛的文字让我警醒。

打开一扇窗子,撒下一缕阳光
――评《新教育读写月报》第7期封面“得寸进寸”
回顾十年的教师生活,曾经无比悲愤。
坚守理想,毫不妥协,却又一无所获。蔡朝阳先生说“我知道自己因为阅读,很多时候都和别人格格不入。所以,当初,阅读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枷锁。”我想这是在今天应试教育体制下坚持阅读、坚持启蒙学生的大多数教师的真切感受。
无论是周迪谦蔡朝阳还是梁卫星还有李玉龙童蓓蓓……,热爱教育热爱阅读热爱精神生活的教师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不合时宜的感觉,或者说是教师中的异类,因为这是一个平庸而热闹的群体,这是一个摒弃理想的物质化的时代。
自己远没有他们优秀,但那种不满那种悲愤甚而忧伤与颓迷却远甚于他们,我躲在自造的英雄的洞穴里自傲自大,现实中却无比的软弱无比的无助,只会发一些有病呻吟的牢骚。曾经的自己就在这自负与牢骚中无路可走自甘堕落陷入虚无与绝望,却从来没有满怀激情而持久的阅读和写作,从来怯懦于真正的改变现实的行动。
只是当大把大把青春的岁月被我挥霍殆尽的时候,开始一些关涉自身的阅读与反思,才开始有一些清醒。还是让蔡朝阳来说吧:
有时候我就想,当初我的颓唐,那种人生无趣的虚无感,其实并没有遇到敌人,敌人,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可以放弃那些诸如不切实际的英雄主义情结之类的东西,代之以做具体事情的持续努力,我们自身的认知也将获得提升。战胜自己身上的那种虚无感,就意味着你已经战胜了周边环境的庸常,就意味着你可能过上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或云:“积极生活。
当我把这些文字敲打出来的时候,才感觉到他就是在说我自己,或许也是正在阅读这些文字的你。
当我们停留在牢骚和游戏和烟酒的层次上时,其实你和别人一样庸常,所有的区别只是言说与沉默,只是曾经与现今。那些曾经庸常的人和你一样曾经高谈阔论,他们是曾经的你,你也将成为如今的他,一样庸常。所能改变这种局面的唯有战胜自己和自己身上的那种虚无感,去做一些具体而微的努力。
我以为,这种觉醒后的行动,远远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批判更为重要。只是过程未免太痛苦也过于漫长了些。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当年鲁迅先生不也经历过同样的阵痛吗?
那么如何行动呢?得寸进寸。得寸进寸,这是很多人也是曾经的自己很不屑于做的事情,我们想要的是得寸进尺进丈,想要的是须臾之间一切如已所愿。但事实永远是这样:“生活本身是美好的,但社会进步会很慢。”甚至我们无法享受到社会和教育进步所带来的福祉。
得寸进寸,是一种姿态,一种令人钦佩的行动,一种
还是看一个故事吧:
在一片海滩之上,每次退潮都会有很多鱼留在海滩上。一个小男孩一条接一条地把鱼扔回大海。路过的人说,这些事情每天都会发生,你这样做有谁会在乎呢?孩子指着手上的鱼说,这条鱼在乎,被我扔进大海的每一条鱼在乎。
如果要问我们的努力阅读和启蒙有谁在乎的话,那么做在我们教室里的每一条“鱼”都会在乎,每一个和我们生命相遇的青春的心灵都在乎。你的激情,你的力量,你的向上的姿态,你的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都对学生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也许,我们无法唤醒每一个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也许无法让每一个男孩都成为谦谦君子每一个女孩都成为大家闺秀,但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所能捞起一个是一个。
虽然“下面一切还没有动静:门依然轻轻关闭,烟囱里还没有声音;窗子都还没颤动,尘土还很重。”虽然我们的努力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但是还是请打开一扇窗子,撒下一缕阳光。让我们在暗室中呆得太久了的孩子呼吸一些新鲜的空气,瞭望一下外面精彩的世界。
930 221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7:28
被异化的同情
――《新教育读写月报》第7期“叙事”“案例”

文/如花寂寞




那天看新闻,一个粮贩子接受采访,说在东北收购大米,利用当地农民急于变现的心理,可以把价格压得很低。有时候他也不禁生出恻隐之心,想想农民挺可怜的,辛苦一年粮食丰收了还得贱卖,但是想到其他粮贩子都是这样,也就顾不得同情了。
看万玮老师这段文字时,首先想到是我们教师其实就是那无良的生意人,就是那丧失恻隐之心的粮贩子。
很多时候,在内心深处我们对一些学生是有怜悯之心的,学生的一些错误是可以理解,起码是可以被宽容的。但想到其他班主任都是这样处理学生,甚而学校政教处年级组都是如此谆谆教导要对一些学生绝不手软,于是我们也就顾不得同情了。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心如此麻木而坚硬?
学校就是一个训练你文化课考试技巧,使你获得令人满意的分数的地方,也就是一个训练营。除此之外,学校还有什么?学校原本应该有的完整的教育功能,被取消了,学生也不再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个体本身,最大的意义就是为考试而存在。这是那个常见的问题,即,无论都是还是学生――他们都被考试分数所挟持。
――阿啃《在爱中行走》
被异化的学校教育,被异化的教师,被异化的教师。
其实异化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被异化而不自知,被异化而沾沾自喜,未被异化成功而愁眉不展。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加入考试排名的洪流中,当学生为考试排名落后而伤痛之时,我们的教师也在因应试出色而荣誉加身,或因少拿津贴而沮丧。
当我看到“回家反省一周”已经赫然列入学生“日常管理量化测评表”并公开在教室里张贴时候,心中不免一痛。
我知道教师对学校里那些极其苛刻的要求和指纹签到深恶痛绝牢骚满腹,为何一转身,对待学生我们采取了同样的措施,不准迟到,不准上课说话,不准看课外书……我看到的几乎全是否定式的要求。这种充分利用别人整治自己的手段对待他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流氓无赖的作为。
如果教师在校的时间只准备课,如果动不动让教师停课一周,我们会是怎样的反应?无论如何这种己所不欲,强施于人的做法绝对是可耻的。
我感觉这些经常打架的孩子酷似蜗牛,当他们感觉到周围很安全时,就会把头呀,触角呀一并伸出来,很平和地看着这个世界的一切;但当他们遭到攻击,觉察到了危险,就又会马马虎虎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进自己坚硬的外壳里不再和周围进行任何沟通了。当然,有时候他们也很像刺猬,满身的硬刺让人没法靠近甚至厌恶,但更多的时候,他们的刺并不是用来伤害别人,而是用于自卫……
――冯婉迪在《他在外面游荡,我在心里忧伤》
无论蜗牛还是刺猬,都让我悲痛。
蜗牛、刺猬。地洞。是的,我一下子想起了卡夫卡的《地洞》和那个因恐惧惶惶不可终日而躲藏在地洞中的“我”。
其实我们教师应该知道学生每一次的“躲藏”和“出击”都有着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心灵体验甚而是悲痛。家庭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同学之间的问题,甚至是早已结疤的伤口,都容易使学生表现出我们眼中的不合常规的行为。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常常用西药来治疗――写检讨书,体罚或罚款,叫家长,甚而回家反省,这些做法见效都比较快。但过了几天,甚至一转脸,问题即可再次重复。依然睡觉、打架、上网吧,甚而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要做的是追问反思学生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然后用中药长期缓慢的治疗,中间可以谈话,可以书面交流,可以推荐书籍……但最关键的是要你以细腻的情感,柔软的心灵润物细无声的浸润、熏染,然后才是共同的改变。
当我们抛弃既定的条条框框,保持柔软的心灵,并以与此偕来的沉静、淳朴、清澈、简洁直面教育,你将不仅改变学生,也将拯救深陷庸常生活中的自己。
9-30 23:5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7:29
深度与广度的二难
――《新教育读写月报》第8期“封面”

文/如花寂寞


一、鲶鱼效应?
“十一”假期,一整天都在读《新教育》,但是很不幸。杂志让我觉得时间很是漫长,而少了已往沉浸其中的快乐与激动。
一位同事告诉我,有一期杂志很不好,就是那个“外国老师的故事”――后来确定那是第六期的杂志。而我也对这个“美国‘模范’教师的故事”很是有些不同的意见。而这一期的封面《这是好的教育吗?――走近华德福学校》,依然是对从西方引进的教育理念的“全景素描”。再加上方法中的一些译文,共44个页码,占杂志的50%以上,以至于一些“课堂”整个版块被挤走。而第六期杂志的译文整个就47个页码,除去目录外,比例超过了60%。或许这里面有太多的理由,比如国内教育的现状过于沉闷,教育论文假大空的东西太多,但我们不应该如此“照搬照抄”,不应该如此迷信外来的东西。最最重要的是这里面有一个衔接与授受的问题。
还是先来看个故事吧: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沙丁鱼生性懒惰,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

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直到他死后,人们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

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变得紧张,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引进外来先进的思想激活目前过于呆板无趣甚而百病绕身的中国教育,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案,我也曾在评刊文章中对《新教育》杂志的这种做法表示赞许。但现在应该反思,这些文章是否起到了“激活”的效果?!甚而在理念引领与关注现实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来,也是编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当然杂志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优秀的稿件少之又少,比如一个“二个人的编辑部”(李玉龙和童蓓蓓――美编除外)想要办教育界的“南方周末”(应该说是曾经《南方周末》,因为如今的《南方周末》已经不堪入目),困难可想而知,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杂志直到今天才基本正常出版的原因之一吧。但这种过多依赖“外援”的局面应该有所改变,因为只有从自己本土上生长出来的故事才更有亲切感,更能打动人,也许效果才更好吧。
二、深度与广度
也许我的感觉不一定准确,两期“引进”的封面故事,都缺少一定的深度。
所谓的“全景素描”,应该说是在广度上下足了功夫,而深度远远不够味,而回顾、比较手头8期《新教育》杂志的七个“封面”(第五期为“地震专辑”未做“封面)故事,突然发现了一些趣味:
第一期――“回到教育原点”。四个作者,17个页码;
第二期――“从盘整到突破”。三个作者,12个页码;
第三期――“凌月 樊强 郁青青”。一个作者,18个页码;
第四期――“不抛弃不放弃”。四个作者,13个页码;
第六期――“要有光――一个美国‘模范’教师的故事”。译文,34个页码;
第七期――“得寸进寸”。四个作者,19个页码;
第八期――“这是好的教育吗?”译文,34个页码。
如果要我来选择,最优秀的是第三期梁卫星的《一个教师和三个学生的战争:凌月,樊强,郁青青》,
小狐编辑在仅发表在“教育在线”的按语中这样评价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我们编辑“弱势学生”专题的时候发现的。在看到文章三个小时后,李玉龙主编就决定用这篇文章做一个专题。是的,一个专题,只有一篇文章,因为此文折射出的信息非常丰富,可以让我们叹息感慨,可以让我们不断从中得到各种思考,也可以激发我们开始新的探索和追寻。这三个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样本,以及他们背后默默伫立的教师形象。
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这篇文章,那就是――深度,虽然现在看来他反映的问题有些片面或偏激,但他深刻。对杂志,特别是封面来说,宁要偏激的深刻,不能保留的是面面俱到的扫描。
而最差的两期“封面”无疑是杂志所占页码最多的两期,这是很奇怪的问题。细细审读就会发现,两期“引进”的故事缺少深度,他们所牵涉的点太多,看起来什么都介绍到了,实际上却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一如好的课堂一样,删繁就简抓住一个问题,深入剖析下去,往往会精彩纷呈,而那些处处平均用力的当然是出力不讨好了。
先生在谈到创作时曾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其实我们也可以把“严”字理解为观察分析问题的切入点或着眼点要“小”,当然这是可以进行深度开掘的“小”。
自己的课堂教学曾经深受此启发,在问题的设置上切入点或者“开口”很小,而开掘却很深,不知是否可供借鉴。
另外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翻译过来的文章在语言上有着先天不良的因素,很少碰到能让自己激动的句子,而这也是其它几期封面的优势――一些文字可以直抵读者的心底。
当然,最终译文等系列“引进”文章的比例,效果,还在一个平衡的问题,一个读者接受的问题。
10-1 22:2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7:30
教师的素养――我读《新教育读写月报》第9
文/如花寂寞


一、从诵读开始
第九期的杂志是10月26日到手的,已经半个多月过去了,我想应该把那些打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来,否则什么可以证明自己曾经的心动呢。
先说专栏。
看云的文章一直不太喜欢。但对这篇《朗读,让我们起舞的篝火》很是认同。
对语言高度敏感是一切学科教师的第一职业素养。语文教师尤其如此。可以把教师对于朗读重视的程度看做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
看云的话绝对偏激,但这偏激之中恰恰蕴含着深刻。这种深刻,在自己坚持不带录音机,和学生一起朗读、品味教材之后感受的更加深切。
我们无法容忍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声嘶力竭的喊叫,也无法容忍那鹦鹉学舌式的背诵,只有教师对教材了然于胸,对学生热爱且熟悉,只有他对语言――无论是教材语言还有学生当堂的发言――有着高度的敏感,这敏感的背后是他对文章对人以及人生的深刻体悟,他才能在课堂上妙语连珠,精彩不断,他的课堂才是鲜活而灵动的。
这种能力如何习得?看云这样回答:
开始学习朗读的时候,简直就是一场战争。如果你吝惜时间和精力,长久的将来,你就只有一个没有语感的班级。在这样的教室里,文本无力站起,课堂也无力站起,更不要说师生牵手,跳起以美好事物为中心的圆圈舞。
多数教师从一开始就忙着赶进度,而忽略了学生的体验。
是的,体验。让学生体验文字的魅力,体验诵读的美丽,体验精神世界的无限精彩。我们都知道同样的答案学生断断续续的言说比教师流畅完美的叙述要感人的多,而引导学生体验――不止于朗读――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争,教师要给予他们技艺、时间、耐心和爱,最后当学生真正的走进朗读和文本的中心,走进美丽的文字世界,你的课堂将被真正激活,无论如何不会出现“万马齐喑”的场景了。
是选择一开始短暂的痛苦,还是接受漫长的无法忍受的痛苦,关键就在你自己了。
学生一旦养成朗读的习惯之后,他们的能力会让你惊诧。
前几天和学生一起学习《逍遥游》。固定的功课是先诵读课文,当然形式是多样的,既有学生自己站起来诵读,也有教师的朗诵,也有齐读。当马媛星和曹庆宗朗诵过后,我出了一身冷汗。马和曹都是我去年高一带过的学生,真的是不显山不露水,以至于我都没有准确的记住他们的名字,今年高二少凑巧又是我带他们语文,不经意间竟如此卓越。
从前在班级里朗读的时候,非常自信,而听过他们对庄子文章的诵读,不止知道他们将来肯定超过自己,就是现在已经超越了自己。
一旦学生养成了朗诵的习惯,这种对文字敏锐的感知能力也许在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
我想,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时间,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从朗诵开始,渐渐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丽与魅力。
11-14 11:4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7:31
梦想在路上――我读《新教育》第11期
文/如花寂寞



一、审问自己
昨天晚自习课上次给学生谈到读书的问题――自己每周一次的语文晚自习成为学生能够看课外书的唯一时间,无意中说起了这著名的“皖北小城”的读书状况。大大小小各级各类领导基本不读书,即使最应该读书的教师和学生,除了课本和教学参考资料外,人均年读书量也是少得可怜。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与书籍、文明绝缘的县城。
设若有这样一座小城: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现代工业的污染,有的是绿树成荫,有的是古老素朴的建筑,有的是安宁闲适习惯了阅读普通居民,夕阳的余辉洒满天空的时候,在习习的凉风中,你沿着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散步,你会感受到无边的宁静与温馨。在这样充溢着书香的小城里你看不到大街上打架和对骂的情形,你更看不到围观看“热闹”的人群。
这样的城市,只是想像就会有无边的幸福。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一年的阅读书量是0.7本,而临近的韩国是7本,日本是40本;犹太人年平均读书75本,不到5天就能读一本书;俄罗斯每20人拥有一套《普希金全集》;韩国以书柜代替酒柜,着力建设书香社会……
我告诉学生,不读书并非他们的责任,而是教师的问题,据我猜测小城90%以上的教师是不合格的――仅仅从读书一项标准来衡量。
常期不读书,导致的后果是什么,是教师的大踏步后退。“我时常目睹这样一类教师: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教龄的增长,他们的精神日渐衰竭,变得日益干瘪枯涩……”(李政涛《我们能够给与学生什么样的精神生活》)
我真的想问一声:当我们的生活一团乱麻,当我们整日在物化的生活在酒场麻将桌上浮沉,当我们的精神之河日渐干涸,我们能够给予学生什么?
那么再来看看我们的社会环境,更是可怕:
随着政治家、革命家在日常生活中的中心地位逐渐淡去,我们正在从泛政治化的社会走出。但很遗憾的是,取而代之者并不是文化型的社会,而是财富名人与娱乐明星的二分天下,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利益至上与泛娱乐化的社会,弥漫着功利主义与感性审美主义气质的大众文化成了社会的主流,这对于学校教育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而恰恰我们当下的教育和教育家们又是以一种极度功利的形式为社会所期待,这使得我们的教育和教育家们不足以支撑起一片高而远的精神空间……(刘铁芳《教育的位序与国民品格的高度》)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我们的教师该如何选择?我看到的多是随波逐流与世浮沉的混天度日。我们有千万个理由可以抵挡,可以作为借口。只是面对自己日渐衰竭的热情,面对我们日趋干涩的语言,我感到了一种彻骨的悲哀。当我们的青春不再,追求不再,理想丢失,当我们的生命如一潭波澜不惊的死水之时,我们的用什么来滋养润泽学生年轻的心灵?
从《直面中学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到《名师崇拜与中小学教师群体的思想贫困》,再到李政涛老师的专栏,以第十一期《我们能够给与学生什么样的精神生活》为例,或许《新教育》并没有苛责一线教师的本意,但我还是看到一批优秀的学者对教育特别是对中小学教师的追问甚至拷问和审问:你们是否合格,是否在读书在充实自己,是否在反思、提升自己,是否在教育热爱而非迫害摧残学生?
当我欲来欲清醒的时候,恰恰是自己欲来欲悲痛的时候:我强烈的感受到自己的无知和无力。或许我们的压力本身已经够重了,或许我们已经努力了,但我们是否有意识的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我们是否在学习而非退步,我们是否每天抽出一点点的时间去读书,我们是否让学生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受到快乐温暖和幸福?……
或许,当我们开始反思并审问自己的时候,我们已经走在不断追寻不断前行的路上了。
二、破壳而出
破茧成蝶,这是自己博客的名字,也是自己曾经的渴望。
扯掉身上所有的束缚,在阳光与春风下翩翩起舞,那是蛹的梦想,那是蝶的美丽,曾经打动了多少年轻的心灵。年龄的渐长,成蝶的可能日渐遥远,但我依然渴望能够划破身上厚厚的茧子,即使还能拥有成蝶的美丽,起码可以享受破壳而出的自由。
当我终于破壳而出的时候,我可以不再去在意那些三率统计和公布出来的排名,不再在意那与之挂钩的奖金,不再死压着学生做那自己绝对不做的练习册,不再紧盯着学生的成绩和排名,而是尽最大可能的给予他们自由、快乐,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鼓励他们体验阅读的幸福,看到学生课堂破壳而出的美丽与笑容,我突然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幸福。
名师又如何,普通教师又怎样;特级教师又如何,一级教师又怎样;大红花烫金的证书又如何,与官方荣誉绝缘又怎样?
庄子有云: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只要我们自由而幸福,外在的物质和荣誉完全可以淡然待之。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这是庄子对我们的期待,只要内心足够丰富,力量足够强大,我们完全可以以自己独立卓然的思想行走课堂。
于是我看到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周迪谦老师,他对应试教育“绝对是那样的‘偷懒取巧’或‘消极怠工’”;看到了“高四”(高考实习班)的语文教师一年给学生放了八部影片,看到了一个在“努力做点事情或者坚持不去做一些事情”的可爱的老教师。
我还看到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刘发健出版的《亲近鲁迅――落地麦独立语文课堂》的大作,看到了钱理群教授给刘发健写的《让鲁迅回到儿童中间》的长长的序言。喜欢鲁迅,喜欢钱理群老师有关鲁迅的著作,但我知道大多数学生并不喜欢,于是首先让自己去感知、亲近并与鲁迅相遇,回过来再引导学生与鲁迅相遇。
刘铁芳在《教育的位序与国民品格的高度》中这样说:“引领个体精神的发展最重要的方式无疑就是把本民族最杰出的作家,或者说最杰出的母语作品作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的基本资源,从而让个体发展建立在本民族最杰出的心灵之上。”毫无疑问,先生的作品是我们民族最优秀的母语作品,阅读鲁迅,重建自己的精神根基,从而有能力引领我们的学生从成绩的重压下,穿越神化和政治化迷雾去亲近鲁迅和鲁迅的作品,你将获得清醒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幸福。
11-25 22:1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7:32
反思,成长。
――我读《新教育读写月报》第12
文/如花寂寞




《新教育》的作者中偏爱李政涛,几乎每一次的阅读都能引起自己思想的震撼。李老师的反思直指当下教育制度,直指一线教师,当然也指向自己。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一游魂,化为长蛇,不以齿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每每阅读李老师的反思,都有一种深切的疼痛,只因自己无可躲避――那锋利的矛头。
我突然深得这些过去可敬可爱的老师,怎么一个个显得木头木脑,土头土脑,呆头呆脑,几乎是僵硬奋斗目标身子“挪”了进来的。那些青年教师,大学期间原本生龙活虎,怎么教了几年书,不仅灵气全无,而且活气也随之消散,眼睛变得毫无神采,不由得使我想起中年的闰土,也不由得担忧起自己的命运……
――李政涛《什么是教师的精神生活?》
这是初任教师的李政涛对他们学校教师的白描,也是当下中小学教师群体的画像。到了二十一世纪,作为知识分子的中小学教师又还原成了鲁迅笔下的闰土,或许这是对先生最大的嘲讽。年的闰土也还有偶像,还有希望,然而中我们呢?
工作十年后最大的理想就是评上亦或熬上高级职称,然后可以在公立学校里自由的混天度日,最大的梦想就是退休……
似乎是为了印证李政涛老师的话,本期的行者也遭遇了这样的困境。
我看着一些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到来,然后慢慢被现实磨去锋芒和理想,最后成为无所用心的人,譬如我,譬如更多的毕业八九年的人。很多时候,我们应付工作,感觉工作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总有一天,我们就那么崩溃了,彻底地崩溃了。
――吴合众《十年,一个教师的行走札记》
未来,一眼可以望到尽头,没有任何变化的可能,每天上班、下班,偶尔的酒场是最大的变化,就这样,我们飘荡在平静的绝望中,一如没有灵魂的虫豸。忽然想起《阿Q正传》中一段话:“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但虽然是虫豸,闲人也并不放……”
突然就起了奇形怪状的想像:
首先是手头正在阅读的奥威尔《一九八四》中的一段话:
很难理解,各部竟尽是那种甲壳虫一样的人:又矮又小,没有到年纪就长胖了,四肢短小,忙忙碌碌,动作敏捷,胖胖的没有表情的脸上,眼睛又细又小。在党的统治下似乎这一类型的人繁殖得最快。
突然记起了曾经的教育局某主任,衣服从头上套下后,手却无法够到背后给扯下来。记得那次是另一位认识的“朋友”给慌忙的扯下来的。
再想想自己,不愿意运动,不思考,喜欢不停的进食,不也正在进行着纵向的发展吗。
最有意思的当数卡夫卡了,《变形记》的开篇让人永难忘记: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或许有一天你我也有可能遭遇这样的现实。

考试前学生上自习,自己拎本书跑到缺课的学生坐位上,读书。后面的学生很懂事的把桌子往后拉了拉,但趴在那只有60厘米宽又被高高竖起的课本占去半边的课桌上,真的很不自由。同桌的女生写字时,一只胳膊和书桌成90度角,唯有这样才能,书桌才容得下她两只胳膊。突然间理解了学生的叛逆、偏激,在这样小小的教室,小小的书桌旁度过自己最华美的青春岁月,反抗是他们必然的选择――因为他们远没有修炼到成年人的坚忍的境界,也是他们可爱的选择。
在学校的时间里,最大的快乐来自课堂,看到他们无限可能的生活和未来,有时自己也不免青春一下,做一些有关春的梦想,夏的梦想。但这种往往梦想往往只生长在教室和从教室到办公室里的楼梯上。
我知道,梦想再美丽,现实,自己依然会是寂寞的。
而我,多年生长,仿佛一株田野里寂寞的稻杆儿,虽然知道成熟之后的消亡,但成熟的那一刻还是也值得欣慰吗?(吴合众《十年,一个教师的行走札记》)看到这段话,我突然欣慰了,即使是寂寞,即使是卑微,成长依然是美丽的,属于那个小小的心的美丽。
0919 202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7:34
http://xnjyw.5d6d.net/thread-49310-1-1.html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