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贵州省第四届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观摩交流活动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9 16:41
标题:
贵州省第四届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观摩交流活动
黔南“论剑”
——参与“贵州省第四届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观摩交流活动”的体会(代返校培训稿)
德江县青龙镇第一小学 简宜贵
2011年11月8日至10日,受学校委派,我和全县兄弟学校的8名同伴在县教育局教研室胡勇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了“贵州省第四届小学语文优质课观摩交流活动”。现将学习感受向各位领导和老师汇报,敬请指正。
一、活动情况介绍
本次活动由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贵州省小语会主办,黔南州教育局、都匀市教育局、都匀市第三小学承办,树人教育研究所、《学语文之友》杂志社协办。地点选在黔南师范学院礼堂。从全省9个市区选拔出来的19名一线语文教师为参与观摩活动的2000多名小学语文教师献课,参与全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角逐(铜仁地区参与现场优质课评比的有思南县思唐小学的王玉老师、沿河县官州镇一小的万显廷老师)。贵州省小语会理事长、特级教师高言经,秘书长袁克丽等专家担任评委。各地、州、市、县教研员参加观摩。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副理事长陆云先生到会指导并作了讲座。
二、我的观课感受
从11月8日上午到10日上午,总共参与观摩了19名赛课老师的19节小学语文优质课。现在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课感受——
(一)对教材的处理
从各位赛课老师的现场课可以看出,各位老师对教材的解读都做到了深入浅出并融入了自己的独特理解。他(她)们都能带领学生从课文中找准切入点,牵起阅读教学的线,然后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领悟文章意图,学习语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从而撑起阅读教学的“面”。如赵飞老师的课《林冲棒打洪教头》,赵老师紧紧抓住课题中的“棒”字引领学生展开课文解读,从洪教头不服林冲,带领学生体验“吞”、“脱”、“拿”、“掂量”、“耍”、“喝道”等动词,从“来!来!”等语言上体验洪教头想“吞”了林冲的霸道,从“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这一句中的“只好”、“请教”等词进行朗读和比较,得出“同样的棒,在洪教头的手中变得霸道,而在林冲手中却变得非常谦虚”的感悟。课文上到此处,时间就到了,赵老师利用一句话“那么林冲是怎样用棒打洪教头的呢,咱们下节课再体验”结束了教学。孙英老师的《老人与海鸥》紧紧抓住了“老人与海鸥的感情”,“海鸥对老人的依赖”来展开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脉络清晰,师生与教材三位一体高度融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刘轶老师的《盘古开天地》,要求学生把段读成句,句读成词,抓住“开天辟地”和“顶天立地”两个词语展开教学,教学环节滴水不漏。谭清平老师的《伯牙绝弦》从“朋友”、“友情”、“知己”这些词语层层深入,带领学生体验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难得的知己情缘......
(二)学习方法的传授
“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这次的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许多老师都传给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利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带领学生解读课文一部分后,其余部分则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传授的学习方法展开阅读,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师生在阅读教学中都找到了成就感和幸福感。如赵飞老师的“读书三有”法:“眼中有文字,文字抓重点;心中有画面,画面要生动;口中有感情,情感需起伏”;李妍老师的“课题质疑法”:她在教学《西门豹》这一课时,从自我介绍的方式“我姓什么名什么叫什么”入手,然后导入课题,让学生抓住课题质疑,学生发出了“西门豹姓什么名什么”,“西门豹是什么样的人”,“西门豹干了什么大事”等问题,然后紧紧抓住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带领学生展开阅读,完成本课的阅读教学。还有好几个老师抛出的“不拿笔不读书”、“边读边想画面”、“把课文读短然后读长”等方法,都很受学生的欢迎。
(三)多媒体的运用
19节课,19位教师都运用了多媒体。但大部分老师运用ppt的目的都是为了课文课题和段落、重点句段和词语的呈现,也有少部分教师利用课件对学生和观课教师呈现了图画和视频等情境的再现。而黑板板书却很少,几乎都用于板书课题、一两个生字的书写和课文脉络的呈现。后来有专家在评课时指出:老师们依赖课件的情况相当严重。如果过多的依赖图片和视频来帮助学生解读课文,势必造成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束缚,造成喧宾夺主的后果。还有肢解课文之嫌,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从这里我悟出:咱们的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必须充分利用文本,紧紧抓住文字,带领学生从文字中去想象画面和场景,体验作者的情感,读懂课文。“从文字中来,从生活中来,到表达中去。”
(四)法制教育的渗透
这19节课中,有两位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了法制教育,这与当前咱贵州省提倡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观点不谋而合。一是王玉老师在《掌声》一课中渗透的《残疾人保护法》,一是高红老师在《天鹅的故事》中渗透的《环保法》。她们的渗透很自然,不刻意,水到渠成。
(五)才情彰显课堂教学的个性。
这19节课19位教师个个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堂堂生动有趣的现场课至今还在我的脑际萦回。他(她)们的教学语言有的滔滔如江河决堤,有的娓娓如溪流潺潺,有的婉转如云雀啁啾,有的浑厚如晨钟暮鼓,他(她)们的教学肢体语言丰富如舞蹈,娴熟似流云。他(她)们中好几位是普通话测试员,其标准的普通话令在场的老师折服。特别是姜再贵老师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古代的诗词是用来唱的这一理念,利用男低音随口唱出的《满江红》得到了满场赞许的掌声。
(六)体验式教学更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有两位老师的课让我很受启发,一是刘轶老师教学的《盘古开天地》,在讲到盘古“顶天立地”这一环节时,她让学生全体起立,双手使劲地向上“顶 ”,双脚用力地向下“蹬”,这样过了两三分钟后让学生说出感受,体验盘古为人类做出的牺牲的伟大;一是高红老师上的《天鹅的故事》,在讲到老天鹅为了带领团队在厚厚的冰层下寻找食物,一次次使劲地冲向高空,然后重重地落下用身体撞击冰面时,她让学生使劲地击打双手,来体验生存的残酷。
三、专家的观点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课前针对低年级语文教学出现的“词汇量不够,错别字较多,书写不规范,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得不到位”等现状,提出了以下建议:一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提出的汉语拼音功能进行教学,不要拔高难度(如有的老师要求一年级的学生默写生母表和韵母表,给汉字注音等);二要将识字与写字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三是关于课文内容的分析上不能提过高要求,要在老师的带领下理解重点词句,培养学生从课文中提取简单信息的能力;四要注重朗读的训练,以读代讲,建立初步的语感,重在读正确,正确指导停顿(低年级学生切忌提“有感情地朗读”);五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阅读乐趣;六要培养学生会听、爱读、敢问、乐于交流的学习习惯;七是在阅读后期鼓励孩子写句子、写话、写见闻、感受和想象中的事物。八是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九是要培养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全国小语学会副理事长陆云则针对高效课堂的打造作了题为《顺势而导,高效发展》的讲座,提出了以下策略:一、找准教学的起点;二、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三、突破思维的瓶颈点;四、抓课堂的拓展点,注重语言能力的迁移和应用。
四、课后交流心得
休息的间隙,听上课老师的反思,与专家及其他县市的老师交流,也学到很多东西,一并与大家分享。
1、教研活动中“评课”与“议课”的区别。咱们平时在搞教研活动时都喜欢说成“听课评课”,其实这种提法不太准确。“评课”注重对上课老师的综合评价,目的在于对教师的课堂下结论,那应该是专家和领导们做的,在评课过程中,上课的老师是“被”评价的对象。而“议课”则不同,“议课”是参与观摩的同伴从献课老师的课堂案例中发现研究点展开议论,达成共识,在这一过程中,献课老师和议课老师是平等交流的主体,献课老师的课堂只是为大家提供案例,不接受评判。
2、处理好课前预案和课堂生成的关系。
为了上好一堂课,编写好课前预案很有必要,并且课前准备得越充分,课堂教学就越有自信。但如果教师的思维老师被预案牵引,不注意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走向,就会把课上成“自己”的课,达不到“学生主体地位”的效果,就会互动不起来,当然效果就不会很好。所以咱们在课堂中要注意学生的思维方向,根据课堂实际随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势而导,帮助学生越过语文学习中的障碍。
3、真课与假课的区别。
真课应当能反映学生思维的过程,能够看得到学生思维的个性差异。如果一堂课教师的问题学生的回答都是一致的,那至少能够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学生课前根据教辅资料已经掌握了,一个就是老师这节课的各个环节在课前已经与学生交流过了,这样的课让人听了就有“假课”的嫌疑。
4、借生上课,交流从课前开始。
借班(生)上课,在上课之前一定要与学生交流,为课堂预热,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锻炼学生回答问题的胆识和互动积极性,还可以起到试验和调整其它硬件设备的作用,为进入课堂做好充分的整备。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