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的脚步变得沉稳” 我多想回去感受一下你们的淳朴,多想再按动快门记录下你们的美丽,感谢支教让我认识了那么多姐妹兄弟,感谢支教给了我这一年宝贵的人生经历…… ——南开大学 孟磊 “‘二中校庆了!老师,我们都等你回来给我们唱歌呢!’‘孟哥,回来不?’‘小孟,回来吧,给你接风!’……看着一条条学生和同事发来的短信,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每当翻开记载着支教生活的日记,他仿佛又回到那段难忘时光。故事刻在字里行间,精神却扎根在心里。日记的主人叫孟磊,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002级本科生、金融系2007级硕士生,本科毕业后自愿报名参加了该校第八届学生支教团,和9名同学一起赴新疆阿勒泰地区二中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将奉献祖国西部的志愿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 那是孟磊生平第一次当老师。结合专业特长,他准备了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好几门高中课程的教材和教案。来到当地,校长却请他教地理。这让不怎么擅长地理的他着实费了不少心思。 中学生的好奇心强,随时会调皮地插话,天马行空地问问题。“老师,月亮咋还分上弦、下弦,有没有中弦?”遇到这类问题,孟磊“有问必答”。即便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他也调皮地对学生们说:“你的问题非常好,但是老师希望你先认真思考思考,这样等下节课你知道答案的时候印象就会更加深刻。”下课后,孟磊便上网搜集相关资料或请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孟磊不喜欢照本宣科,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他研究起中外各种教学方法,每堂课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让学生寓学于乐。学生们喜欢、佩服这位只大他们几岁的老师。慢慢地,“孟老师”变成了“孟哥”。 站在自己搭起的快乐讲台上,“孟哥”渐渐明白,当初校长之所以让他教地理课,是因为这门课不仅仅能让学生学到地理知识,更能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望一望外面的精彩世界。于是,每堂课的最后5分钟,他便滔滔不绝地给孩子们讲自己上大学时到各地旅游及跟随学校合唱团出国比赛的见闻感受。他告诉每一位学生:“要相信明天更精彩。” 快乐伴随着“孟哥”和他的学生,从课上到“第二课堂”。在学校的元旦文艺汇演前,孟磊发挥音乐特长为学生排练合唱《故乡的云》,孩子们爱上了合唱这种艺术形式。在“孟哥”和学校青年音乐教师的倡议和帮助下,地区二中成立了第一支学生合唱团。多才多艺的“孟哥”还与同行的支教团团员,为学生们开创了一项课外活动品牌——“东方杏坛”,每周末为大家开展主题拓展培训,内容涉及文学、摄影、相声、话剧、合唱、体育…… 一年的时间很短。“孟哥”从广袤的阿勒泰带回了无限的回忆,也带回了学生满满的信任。离开两个月后,“孟哥”接到了一通电话,他教过的一个学生由于家庭变故产生轻生的念头,站在骆驼峰顶向老师求助。“我在电话里告诉她,如果被生活打败就不配当我的学生,一切都会好起来!”孟磊一边安抚着学生的情绪,一边紧急联系当地老师前往救助,及时阻止了悲剧的发生。那个学生重拾生活信心,至今仍与孟磊保持联系,考大学、选专业都要征询“大哥”的意见。 “我想,能够帮助孩子们鼓起追求美好明天的勇气的,不是一句简单的鼓励或安慰,而是一种情谊的守护,一种信念的传递。这需要我们很多人的不懈努力。”孟磊觉得,肩上有种责任,让他在人生路上的脚步变得沉稳。 |
“扎根基层是我的人生方向” 去古浪支教前,我想自己要像太阳,照亮那块地方;去了之后知道不可能,就想,做蜡烛吧;最后才发现,我只是一根火柴,照了会儿亮……但是我却找到了去基层建功立业的人生方向。 ——清华大学 侯贵松 “西部支教生活是我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那一年给我太多感触、太多收获。”虽然已经过去整整11年,曾参加团中央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现已担任廊坊大城县常务副县长的侯贵松依然念念不忘当年的岁月。“最重要的是,西部支教让我找准了人生方向!”侯贵松说。2000年8月,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本科毕业的侯贵松作出了影响他一生的决定:保留本校保送读研学籍,到西北支教一年。8月28日,作为团中央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古浪队队长,侯贵松和另外几位同学踏上了西行的列车,奔赴甘肃支教点。 一路上,车窗外的绿色植物逐渐稀少,但大地却越来越辽阔,天空越来越高远。 支教点在武威古浪县一个名为土门的小镇上,小镇坐落于祁连山脚下,背靠腾格里沙漠。一到目的地,漫天风沙立刻让支教团成员体验到了什么是环境恶劣。这还不算,大西北顿顿面条的饮食习惯,整月洗不上澡、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的生活环境更让他们苦不堪言。但看到孩子们渴望求知的清澈眼神,听到孩子们朴实天真的无邪笑声,一切不适都随风而逝。“一见到这些淳朴的孩子,我就喜欢上他们了。”侯贵松说。 刚一上课,当地基础教育的薄弱就让侯贵松印象深刻,孩子们各门功课基础普遍很差,大多数不会说普通话,甚至有人听不懂普通话。侯贵松难忘刚到支教点古浪二中开始教学工作的一件趣事。那是支教团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生物课,支教团成员给学生们展示了一幅图,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生物,老师要求学生们说出其中的动物名称。只听他们齐声大喊:“牛!牛!”“我们非常惊讶,因为图中根本就没有牛,直到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喊的是‘鸟’,只是发音与‘牛’的发音非常相似,使我们没法分辨。” 那时,侯贵松的支教任务是负责学校近10个班的高中英语、高中计算机、初中地理三门课的教学,他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从此一门心思放在了认真备课、如何上好课上。 为了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侯贵松常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家访,西部农村的贫困落后让他心情沉重。让侯贵松感触最深的是去班上一个女生家里看到的情景:她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简陋的房间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昏暗的灯光让人一时间很难适应。回来后,侯贵松彻夜难眠。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一年的支教生活让我深入了解了社会、了解了西部、了解了农村,到基层建功立业应该是自己的人生方向。”就在那时,侯贵松逐渐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支教结束后,侯贵松重返校园攻读研究生。毕业时,他没有忘记自己确立的人生理想,拒绝了某知名外企的邀请,选择到农村基层任职锻炼。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接受河北省委组织部考察时的一段对话:“你为什么要到地方去工作?”“为一方百姓做些事。”“可是从你开始工作到能为百姓做些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关系,我有很多的时间。” 如今,经过担任河北文安县挂职县长助理、廊坊团市委副书记及书记的多年历练,侯贵松已经成为大城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实现人生理想,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侯贵松说。 |
“我的青春是你飞翔的翅膀” 帮助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也是在帮助自己。是山里的孩子们教会我真正的自立与自强,也许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道理。 ——中国海洋大学 徐艺 曾任校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的徐艺在舞台上一直很从容,但初登贵州省铜仁地区德江县煎茶中学课堂讲台的她却没有了往日的“风采”——“好不容易提高嗓门把孩子们的声音压下去了,一会儿又炸开了锅。给学生们讲道理,可下面总是有人不停地说话,完全不理会我,我只好跑出去掉眼泪。”徐艺2011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音乐表演专业,2011年7月底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奔赴煎茶中学支教,是中国海洋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支教队德江服务队队长。她初到支教学校的时候很不适应,然而几节课教下来,她发现其实孩子都是一样的,无非是调皮了一点,于是在心里暗暗发誓:“我尽全力好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就不信他们不好好学!” 慢慢地,徐艺找到了感觉。“帮助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也是在帮助自己。”徐艺说,“是山里的孩子们教会我真正的自立与自强,也许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道理。” 在山里支教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 2011年9月30日,支教队在煎茶中学成立了一支“微笑使者志愿者服务队”。国庆长假,徐艺和其他5名队员踏上了“微笑百里行”的征程。在5天时间里,他们走访山区德江县村寨11个、乡村小学5所、贫困家庭10个,家访2家,探访敬老院1个、孤寡老人1人、留守老人1人。途中翻5座山、过11条河,路程共计80余公里,全部步行完成。 随后,徐艺把途中的见闻发到网上,将大山里学生的贫困状况及贵州旱情告诉山外的人们,引起极大社会反响。特别是得到中国海洋大学在校学生的积极响应。为山区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成为大学生们的“共鸣点”。 由于2011年贵州大旱,农村百分之九十的粮食绝收,很多家庭的孩子面临辍学。自开学以来,徐艺和队友除了接手往届支教团帮助的80余名贫困生之外,还在煎茶中学、百川小学、付家小学、中伙小学等学校寻找到了220余名贫困生。他们通过报纸和网络等渠道为孩子们联系“爱心一帮一”的资助人。截至2011年11月中旬,资助人汇款已达10万余元。 “看着触目惊心的贫困,我知道,我们能给予他们的关怀只是杯水车薪,但求走入我们视野的孩子能够因这些努力而改变。我们时刻谨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徐艺说。 最近,已经是中国海洋大学现当代文学与文化产业专业研究生的徐艺告诉记者:“我还要和支教队员为学生举办多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比如,举行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一次诗文背诵大赛。我还计划捐建一所小学图书室,组织一个奖、助学金发放仪式……” |
支教日记 今天是教师节,我再一次收到了孩子们发给我的短信。结束支教已有4年,从南开毕业工作也已经两年多了,但我和孩子们仍然保持着联系。直到现在,我最感兴趣的话题还是那些支教生活,感到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做一名志愿者。现在,我仍在参与志愿活动,希望以微薄之力,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孟磊2011年9月10日 山体滑坡、泥泞的路面、陡峭的山崖、湍急的河流……不敢相信,我们就这样坚持下来了。我一定要写一点什么,用最客观的陈述,告诉山外的人们我所看到的。 ——徐艺 2011年10月5日 军民同庆中秋的篝火晚会上,好多人问我为什么要来这里。 因为我想和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想站在台上激情昂扬,想和学生打成一片,想坐在格桑花旁看着月亮思念家乡。 虽然很累、很苦,但是当学生抱着你说“中秋快乐”;当军官们热情地为你递上水;当抬头看到皓月当空……我的心就很满足。因为我将在这里实现我的价值。 ——黄泽萱 2010年9月23日 三天四夜,家访让我大大开了眼界,之前那些想当然的想法竟是如此武断和浅薄。东西部的差距远远在我的想象之上。原本以为我来自河南的小县城,应该与这儿差别不大,但家访后发现,这里的孩子真的是太艰难了。 在这一年里,我想我一定会尽我所能给他们一些微小的帮助。希望我的学生都能有健全的人格,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健康的身体,在任何时候,不抛弃,不放弃。可能他们这一代仍在大山里,但我相信他们的下一代会有更好的将来。 ——陈之衡 2011年9月21日 今天是母校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日,上午坐在人民大会堂,听着总书记的讲话,回想这10年来的工作、学习经历,我深深庆幸能有一年支教扶贫的实践。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一生都享用不尽。 ——侯贵松 2011年4月24日 《中国教育报》2012年2月12日第3版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