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读库》编辑手记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4 22:54
标题: 《读库》编辑手记
《读库》编辑手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a4127010000hi.html
把美编摁住

    我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正是新闻机构告别铅与火、走向光和电的历史性阶段。从铅字房搬到激光照排车间,用上电脑,心里那个兴奋啊。高科技就是高科技,许多闻所未闻的技术手段,既丰富又便捷,心里那个新鲜啊。
    画版时,我花样翻新,一个标题都恨不得变换六种字体,然后是勾边立体倾斜渐变,再铺上花里胡哨的网纹,无所不用其极的美化,就像突然有钱的穷哥们,要把家里所有的首饰都挂在身上,不把别人的眼睛晃瞎就不痛快。
    后来,我慢慢老实下来,懂得尊重别人的眼睛了。
    再后来,跟杨大婶在路上溜达,他突然说起一栋很牛逼的机构,只是用一个很小的牌子、很小的字标着自己的名称,更显牛逼。他的这番话让我很受启发,真正自信的东西,是用不着占那么大地方,用不着那么张牙舞爪地去刺激别人,好像大家的眼睛都看不见似的。
    我更加老实下来,懂得信任别人的眼睛了。
    这次设计《读库》,我跟合作多年的美编艾莉说,抛弃一切美化手段,去掉一切装饰,越少越好,越小越好,让读者基本感觉不到装帧设计的存在,就可以了。在这样的思路下,《读库0600》被鼓捣出来。
    其后一天,见到出版人尚红科,我献上一本0600,他对装帧比较推许。我说,其实很简单,美编把自己的创作欲望摁住,别老想着显摆,就可以了。
    是啊,美编能控制住自己的创作欲,真是一种美德。老尚说。
    你看现在的书,连个页码都要具有强烈的设计感,你根本就看不清哪里标着页码。我说,书都做得不像书了。
    他为自己前不久出版的一本书感到遗憾,后悔没把美编的创作欲给扼杀掉。美编对我说,不玩些花样,怎么显得我们的设计牛逼呢?那要我们还有什么用呢?于是,就听了他的。
    我对老尚说,您应该对美编说,当别人都玩花样的时候,你不去玩,岂不更好?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4 22:55
摆事实不讲道理


    “媒体怎么着才能好看?”
    “不讲理就好看。”
    这两句对话发生在我和一位大学同学之间。两年前她策划央视一档节目,跟我探讨起业务来。所谓不讲理,就是少说些道理,少发些议论。我对央视的说教嘴脸一直躲之不及,就像邱小刚在某处闲笔说到水均益,“电视节目主持人中最善于诱导观众去归过于人的一位”。如今看同学有机会参与决策,急忙劝她为民造福,替人民开扫出一片清净的空间。最终未遂。
    新闻学中有一个技术术语,名曰“抽绎”。这个字眼听起来很玄,其实指的就是对新闻标题的概括提炼。抽绎水平越高,所表达的内容就越笼统空虚。对于道理,更是这样,只要往大处讲,都是接近真理的东西,而真理是最乏味的。
    道理往小处说,则基本是各执一词的自说自话。我也不晓得为什么,如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本是如此之高,相互之间的说服是如此之难,各自秉持的理由是如此之充分,却被时间刷新遗忘得如此之快,于是,只能躲开这些争执。
    事实,只有事实,是生动的,鲜活的,有趣的,是不容辩驳的,禁得起时间推敲的。
    所以,我给《读库》制订了这项基本原则:摆事实不讲道理。
    要细节,要故事,要人物;不要观点,不要结论,不要评判。
    其实还有一种更极端的做法:能否不用形容词,不用定语?俺急忙将这个念头按住,就像郭靖有一日忽然想到:“倘若双足也能互搏,我和他二人岂不是能玩八个人打架?”但知此言一出口,势必后患无穷,终于硬生生的忍住不说。——以后倘有机会,再做一些这方面的文字试验。
    从另一方面来说,摆列观点、结论、评判,也是对事实的多义性的一种剥夺,最终将文章的道路往窄里走。相反,则是将更广阔的空白留在了图书的页码之外,给读者留下了发现的余地和乐趣。
    “那么,观点怎么来进行表述呢?”
    “根本就不用你来费心表述,观点是属于读者的。”
    这是我和同学那次对话的另两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4 22:56
色眼看人


    我一度负责过几份报刊,承担的重要职责是,确定封面图片。关于报刊的这个脸面问题,有许多不成文的规定,比如最好是美丽女性,人物的眼神一定要与读者形成交流等等,也不知道是谁定的,又有什么道理,反正大家都口口相传。当然还有最重要的遴选原则:这些美女衣着一定要薄露透,星眸呈迷离状,红唇作吸吮科,所有的动作和表情加起来,给人的感觉不是处于前戏中,就是恰好高潮后,至少也得是个跃跃欲试要出手勾你的样子。
    这样鼓捣了几年,但一次发行会,跟负责卖这些产品的人儿座谈在一起,我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意见。几位战斗在第一线的发行人员老实不客气地说,别老觉得封面越性感读者就越喜欢,老把人家读者想得那么层次低。你们弄得越骚,老百姓就越不愿意买,至少是不好意思买。
    我如遭五雷轰顶。是啊,我们不是一直标榜什么高档读物、高端读者吗?可为什么一旦做起事儿来,就拿读者当低级色情狂对待?
    又过了两年,发行圈总结出与编辑部针锋相对的规定:凡是正走红的明星,巩莉章子仪赵薇周迅之流,一律是封面毒药,全都堆在那里卖不出去——于是,在报刊亭上她们占据的时间就更长,给更多的媒体从业人员以错觉,用更多这样的人充塞在封面上,就更卖不出去。
    想想也有道理,你自己愿意捧着一张张大俗脸招摇过市吗?就从虚荣的角度来说,也得来点儿新鲜的独特口味啊。
    是读者低俗,还是编者低俗?这是我如今再听到一些同行不得不迎合读者口味的抱怨后,反问的一句话。
    佛经说,用佛眼看人,人人皆佛;用色情狂的眼光看读者,读者也都成了个顶个的性饥渴。所以,千万不要去嚷嚷什么高端高档,能老老实实的把对读者的尊重和信任落到实处,就可以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4 22:57
民间高手


    吸取大家的意见,《读库》0601将做一些调整。而在编辑0600时,我采取的是一种比较极端的做法,不是说要极简主义吗?干脆就不要序,不要跋,不要作者介绍,不要栏目设置,甚至,目录上连作者的名字都没有。我还对此解释道,我相信打动读者的不是他们的名字,而是他们的文字。
    从0601开始,作者的名字将出现在目录上。这当然是应该的,0600的部分编辑试验到此结束。
    某天跟几位编辑吃饭,《十月》杂志的周晓枫将严歌苓称为她的“心肝宝贝”。对于编者而言,好的作者绝对当得起这种金贵的地位。
    怎么介绍《读库》的作者呢?
    他们是我的荣耀。尽管他们不属于占据目前媒体版面、频频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专栏作家、学术明星、畅销书作者,但在我的编辑生涯中,能够结识他们,约请并编辑他们的稿件,我绝对以此为荣。比如缪哲,我软硬兼施,说动他为《读库》写稿,他说,我为你写一些补白吧。我直欲仰天长啸。太奢侈了,就像汤姆·汉克斯答应为我导演的一部电影出演龙套。
    《读库》注定不是一本很大众的书,所以许多读者也与编者、作者之间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分享与分担。0600送到王小山手中,那篇《枪,很多很多枪》,让他满足得直哼哼,一股劲地打听这个叫杜嘉的作者是干什么的,他愿意请这位作者连喝一个月的酒。再比如缪哲,当我在催他的稿子的时候,突然在小冷狗的博客上看到对这位冷门人物的激赏,不禁在嘴角浮出得意的微笑,哼哼,等着瞧吧。
    再说周晓枫,我与她的渊源起于向她讨要一位名叫王增延的插图作者的联系办法。这位画家显然也属于周晓枫“心肝宝贝”级的作者,听说我爱她所爱,竟然充满感激,于是吃了一顿饭。
    画家的电话要到手,是河北邯郸的区号,但我打了若干次,都无人接听。我对周晓枫说,你再给想想办法吧,我一定要找到他,为《读库》配图。周晓枫说,他没有手机,电话可能也换了。放心吧,我一天会给你找六回。
    二十多天过去了,0601的稿件开始编辑,画家仍不见踪影。
    我看着自己收藏的几幅他的插图,难道就要这样留下遗憾吗?我的心充满惆怅,就像那弯弯的月亮。
    2005年11月24日,我去中华女子学院跟这里的学生探讨人生。气氛很热烈,探讨结束后,我掏出手机,看到上面有九个未接电话——是同一个号码,河北邯郸的区号!
    “王增延老师吗?”我把电话拨回去,呼吸急促地问出第一句话。
    “是我。晓枫今天刚找到我,让我一定要跟你联系上。”
    我在电话里嘿嘿傻乐半天。
    这天是感恩节。
    回到家中,我在SMN上迫不及待地将那几幅画传给几个朋友,向他们炫耀,瞧,这种级别的插图,这么牛逼的作者,我终于约上了!
    接下来这几天,我与王增延老师通了几次电话,商量稿子的同时,也约略知道了他的情况:王增延,44岁,居于河北武安县,供职于县文化馆,他的本职并不是画家,而是戏曲演员,他演出的剧种叫平调落子,又称武安平调与武安落子,属于全国独有的地方剧种。他最近来过几次北京,因为要陪爱人看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4 22:57
去图


    河北赵县有座柏林禅寺,某天,书记(图书记者)丁杨去那里参禅,在门口碰到一个和尚,正跟人往门外走,一边说着:“哎,这不就是现在所说的读图时代嘛。”
    这句话能够从一个和尚嘴里说出来,足以引起丁书记的兴趣。他于是对我转述了这幕情景。
    呜呼。
    我也曾经对图片迷恋过,是因为此前能看到的好图太少了;我也曾经喜欢采用图片,是因为铅字排版时发一张图实在不是一般的麻烦,所以进入激光照排时代之后,都是尽量多的用图。版面好看了许多,文字增色了许多。
    为文章配图,至少是配一张虚头巴脑、半搭不搭边的压题图,如今成为许多报刊的不成文法则。
    许多书,也开始把原来的版本配上插图——当然是不用交版权费的公版图片——重新出版。我看最近出版的《中国人史纲》,已经撑成了三册。当年的时代文艺版,两册不到十块钱,如今这个插图版,已经是七十五元。其实《中国人史纲》中的许多图还是有必要的,特别是一些地图,非常方便读者的阅读理解。我见过最古怪的插图本是昆仑出版社的《1901年》,这里插一张故宫的石阶,那里插一张颐和园的古柏,摄影技术之低劣,跟我都有一拼。
    我对如今的读图时代已经有些厌倦,是因为图片出现得太多了,有些尽管漂亮华美,但也平庸空洞。在网上一搜,比其精美的免费图片都一把一把的,何苦再让读者花钱买呢?
    于是,在《读库》的编辑过程中,我也慢慢理清了思路,让图片具有它应该具备的价值,毫不留情地剔除那些毫无意义只为活跃版面或撑页码的配图,那些读者都能够想像得到、能在别处见到的图片。
    纯文本也有纯文本的美感。至少,应该把油墨用在最值得用的地方。
    套用“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这句话,我发明了两句绕口令:插图于不可不图,去图于可以不图。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4 22:58
小聪明

    前天是2006年1月6日,《读库0601》扉页上标的出版时间就是这一天。遗憾的是,0601的终审样还在出版社压着,等着主管部门的审批。圣诞节、元旦、《小强历险记》首映式,我设想过好几个0601面世的时间,均未遂。只能用“万事开头难”来安慰自己了。
    有许多朋友问15号能否看到0601,这个我也说不好了。第一期的手续的确多一些,并且有关机构的效率也的确惊人。如今这本书就那么被挂着,也不说不能出,但也不让你能出。依我看,春节前能完成印制就很好了。好在,发行各环节已基本谈妥,我也会先把信封填好,一拿到书,就塞进去给大家寄出。
    这次的拖延有一个唯一的好处,就是有时间把稿子又做了一些调整。
    胡淑芬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作者,他的《无厘头时报》给许多人带来快感。我约他给每期《读库》写一些时报。软硬兼施之下,他应承下来。0601写了,也排好版,送出版社终审。
    然后,有一天,他在SMN上问我,以后能否不再让他写《无厘头时报》。我觉得自己不应该再写那些卖弄小聪明的文字了。他说。
    我沉吟一会儿,说好吧。
    尽管有些失落,但我还是为他这种写作态度上的变化感到钦佩。我曾经感悟说,聪明往前多走一步,就成了小聪明。如今要说,小聪明往回退一步,也许就是大智慧。
    于是我就跟他商量,现在0601还未付印,干脆把这一期上的也撤下来吧。
    他说好吧。
    我将淑芬的稿子撤掉,又将刚刚收到并珍藏、准备用到0602期的高尔泰先生的一篇稿子放进去。调整页码、从全书的边边角角多腾出些空间,终于安排妥当。做完这些,我内心很是兴奋。
    不仅仅是一篇稿件的替换,而是我的方向感更加明确了一些。
    读者从网络上可以免费看到许多东西,花五毛钱买份北青北晚、花一块钱买份新*京*报,也可以廉价看到许多东西,却花二三十元买你一本书,要让人家看到什么?
    经过这次调整,我的思路清晰了许多。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4 22:59
不由分说


    昨天去首都体育馆看史航、孟京辉的《魔山》。在门口,这小子先给我打起了预防针,“非常遗憾,排演时间短,有关部门给删了不少情节和台词。”他将《魔山》一书拿出来,“舞台上只体现出了我原作的十分之一。”
    我马上将心理预期降低几个档次,进了体育馆。
    有一类作品就是这样的,总需要在作品之外多加许多解释和表白。比如我曾经生产的那些书,当然没脸主动送人,别人来要,便讪讪地搭上几句话:“设计这么次,其实不是我的主意”;“最精华的那些部分,被删了”;“确实做得不太好,但也确实情有可原”……诸如此类的话儿,提前为自己开脱。
    就拿《读库0600》来说,也要经常跟人解释,由于就是我一个人在搞,所以有许多错字啦;因为不是公开出版,所以只能用一些现成的稿子啦;一些编辑意图还不是很清晰,所以呈现得并不是很理想啦……先说这么多,其实心里还是发虚。
    “灵感只需歌唱,灵感从不解释”,黎巴嫩诗人哈·纪伯伦的话。对于一本书来说,也应该是不由分说地呈献给读者,不需要更多的语言啊。以后的各期《读库》,倘能达到这种境界,自然就好看了。
    这方面做的比较纯粹的,当然是《非常道》。由于各种原因,该书的序和跋在正式出版时全都刊落,干净蕴藉,反倒别有一种境界。从现在的阅读效果来看,这是一种更好的方案。
    不过,如果不把原序跋发出来,总归是一种缺憾。《读库0601》中收入了王康和余世存的这两篇文章,相信这样的“分说”并不是多余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4 23:00
高成本采访


    前年请《三联生活周刊》的李鸿谷为我们的员工讲座采访心得。李大人举了个实例,吴若甫被绑架。如果我们要做这个新闻,都可以去采访谁?战士们纷纷说,他被绑架前最后见到的人啊、他的家人啊、饭馆的服务员啊、车场的看守啊……李大人最后得意地说:看,没有一个人想到去采访吴若甫。
    正因为有难度,正因为不可能,才更有采访的必要和价值。李大人告诫了一条新闻采访玉律:接近核心信息源。
    《读库》接到的第一篇自然来稿,是张铃小朋友评《穗子物语》的。写得很好,但我想来想去,觉得《读库》的书评部分尽量不要是纯粹的书评,而应该接近作者或译者、编者,得到第一手的材料。所以我给她回信说,还是等机会,直接接触严歌苓本人吧。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今年的情人节,我便有机会见到了严歌苓。
    当初邀请东东枪采写郭德纲的时候,我劝诱他,哪怕只是写一篇文章,你也要拿出写一本书的精力来进行采访和写作。我将这种贱劲称为“高成本采访”。后来在一次酒局上,我对胡纠纠说,一些记者,也许采访两三个小时就能写出两三千字的稿子,我希望《读库》里面的稿子,也许只是两三千字,但它至少是采访两三周才写出来的。
    问了一下严歌苓在国内的时间安排,我对她说,希望你能至少拿出半个月的时间给我。我来和你面对面交谈,记录你的话;并且我要做你的三陪,记录你和别人说的话,以及你的不说话。
    她接受了我的要求。
    接下来是时间问题。《读库0601》的出版,让我忙得六脚朝天,没有看完她的所有作品,没有时间做第二次、第三次的访谈,尽管已经做了至少六次三陪。按照计划,她三月十五日就要出国了。我的心充满惆怅,就像那弯弯的月亮。
    但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前天给她打电话,她说,已经推迟到二十四号离京。
    瞧,好运气总是属于舍得下本钱的人。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4 23:00
熟视无睹


    在我的新闻职业生涯中,最喜欢做一些被我们熟视无睹的人。像若干年前,那个出现在广告中的油头粉面的眼镜男子,拿着无绳电话嗲声嗲气地说:“喂,我被锁在外面啦”,我对记者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找到这个哥们,告诉读者这个人是什么来头。记者费尽周章,终于找到了。
    后来编《大话西游宝典》,我觉得,能找到为周星驰配音的那个人,这本书就值回一半书价。刘春姑娘费尽周章,终于找到了蛰居台湾的石班瑜老师。
    后来,我对为选题一筹莫展的小超说,想办法去找如花吧。小超费尽周章,找到李健仁,成为第一个采访这个超级龙套的内地记者。即使在香港,也没有多少媒体关注过他。
    当我找东东枪兄弟做郭德纲的时候,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相信这个不被人瞩目的人值得好好书写一下,尽管当时他的相声还只限于小范围流传。
    那个过程中,郭德纲逐渐红得发紫。我对比了诸多媒体对他的采写,也对比了郭德刚的被访状态,依然相信,东东枪的这组文章是禁得起时间淘洗的。
    郭德纲走红之后,面对媒体的采访,自己的嘴里就像装了个录音机,一按play键,一些熟极而流的话儿就喷薄而出。相较之下,东东枪对他的采访更显粗糙而真实的质感。我们做一些抢救打捞的工作,往往是针对老人,比如我正在联系评书艺人袁阔成先生,而对郭德纲的采写让我意识到,在一个人出名之前来做他,保存一些非采访状态的本真面目,同样是一种抢救工作。
    据说迄今已经有一千多家媒体采访过郭德纲了。用王大娘说,郭德纲比新闻出版署署长都更熟悉中国媒体的名单。相声本来在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中并没有占到多大比重,而一个郭德纲却占据了那么多版面资源,而在这其中,他大多是作为一个娱乐明星、励志典范、异见分子而非相声演员出现,这无论如何是不正常的,我相信就连钢丝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读者观众情绪上的反弹更在情理之中。《读库0601》中的这组郭德纲,也有许多人表示看不下去,那就先翻过不看吧。以后安生下来的时候,再慢慢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4 23:01
关于稿件这件事儿


    《读库》筹备至今,越来越多的稿子投到我的邮箱里。有的朋友会谨慎地问一句,欢迎来稿吗?这个问题简直不用回答,对于一个编辑来说,能够发现一篇好的稿件,其欣喜丝毫不亚于得以发表的作者。
    还有的朋友问,《读库》是不是只登你们圈子里的朋友的文章啊?“圈子”这个字眼本身就很模糊,并且往往是大圈套小圈,此圈套彼圈。我有许多好友属于铁圈系列,但并没有为这本书供稿;也有的作者此前我们素不相识,却因稿结缘,如今成为朋友;也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却也似乎有个隐隐约约的圈子笼罩在我们之间。因为这本书,“圈子”越来越大,因为这本书,一些气味相投的人结成新的“圈子”,这是一件好事。我能做的只是要求稿件避免那种“圈子感”,不要渲染夸耀某个人与某个人之间的交情,不让这本书熨斗横飞——全是某些人相互赞美吹嘘的熨贴之语。不管他是属于哪个圈子。
    但是,一本薄薄的书,不可能无所不包。在取舍之间,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吸纳或排斥一些稿件,逐渐形成比较明晰的带有《读库》烙印的新圈子。
    关于《读库》的稿件标准,还在大胆而谨慎的摸索之中,但有这几类稿件是不在考虑之列的:
    虚构类。《读库》不拟发表小说、剧本,有时候选载,是因为其文献意义。
    学术类。这个不需多解释了,作为编者,我的学养没到对一篇学术文章的价值做出判断的地步,只好敬而远之。与之相对,《读库》要故事,要细节,要人物,要趣味。
    千字文。那种适合在报刊上刊载的篇幅,没必要出现在书中了。有的朋友属于很有名气的专栏作家,也写得很好,但与本书体例不符,抱歉。
    网文。一些很感性、很随意的网络文章,在网上看兴趣盎然,但并不适合用在书中。当然《读库》也有取自网络的文章,或有的作者同时贴到网上,但所选文章,至少在篇幅和深度上,是更适合做纸上阅读的。
    大道理。比如植树节的时候写一篇《但惜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或用上万字的篇幅阐述“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这样一个道理,不在《读库》之列。假如你要写一篇自己多么爱读书,不如来写自己爱看哪一本书,或书中的哪一句话,哪一个人;假如你要写一篇《断背山》中的感情是多么悲恸刻骨,不如写写几十年光阴影片中家具、服装的变化。
    如今《读库》已经在编0603了,令俺感到安慰的是,选择文章的余地越来越大,门槛也越来越高。当初开列的许多题目,收到或约到的一些稿子,如今已经被挤换下来了。一些重头稿件,全都是新的线索,新的惊喜。
    令俺感到痛苦的是,如今认真读书并舍得下笨功夫的人越来越少了。0602中,对几篇书评很不满意,最后选择了宁缺毋滥。大家都能看出的门道,作者昭然若揭的企图,何必再说一遍呢?《读库》要的是充满热忱的精读,独出机杼的发现,耗尽心血的串联,哪怕只是些边角余料。
    说了这么多不要什么,那到底要什么呢?也许上面几句话就是。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4 23:01
尹喜


    上周,结识了“先疯掉”的戏剧导演牟森,喝了一顿大酒。酒桌上,牟老师向大家推荐一套碟,德国的鸿篇巨制《故乡》。我孤陋寡闻,从来没有留意过它。老牟说,这是一套三部曲的电视电影,有十九张碟之多,描述一个德国家族半个多世纪的史诗。他予以隆重推荐,说自己正在慢慢啃,已经看到第二部了,看得无比激动,无比投入。
    如你所知,饭桌上朋友推荐的,一般都是好东西。等第二天酒醒之后,我就去了碟店,结果没有买到,那一拨已经过去。
    又过了一天,我在车上的时候,突然想到,老牟不是在慢慢啃这套碟吗?何不让他把看碟的心得写给《读库》,与读者分享他的精读呢?就急忙给他拨了个电话,老牟非常爽、非常快地答应了。
    最近几次饭局,老是喝多。陈晓卿老师建议,再吃一顿,好好总结一下。于是前天就开了一次总结性饭局。如你所知,又喝多了,又需要下一次总结了。
    在饭桌上,醉眼迷离之际,我老是含情脉脉地看着老牟。他心惊之余,终于回过味来,忙不迭地表示,一定要好好写稿,按时交稿。
    得逞之后,我有些得意,就自夸起来,一个好的编辑,应该能把作者的写作热情和欲望给调动起来,也就是说,充分挑逗起作者的贱劲儿。
    旁座的王曦就发表了一番高论。老子出函谷关,为府尹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照亮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按照王曦的说法,写下这灿烂一笔的,是老子,也有那个府尹。
    当时喝得迷迷糊糊,隐约有所触动。今天想起这番话,更是深有同感。这个叫尹喜的府尹,迎候老子到函谷关,行以师礼,恳求老子为其著书。如果没有他的激发,也许老子就成了拖拉机,一肚子精华,也懒得刻到竹简上了。
    激发和催生出作品,并予以保存和传播,尹喜功莫大焉。确实值得为他走一个酒。
    王曦说的,也许正是编辑工作的实质:做编辑的,干的就是跟尹喜一样的活儿啊。这样一想,芳心大慰,今天就打了好多个催稿和约稿电话。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4 23:02
聪明人下笨功夫


    “聪明人下笨功夫”,这句话是某次在天津听东东枪兄弟说的,最近老被我引用。当有的读者拿《读库》和别的杂志比较,问我《读库》是什么风格时;或有的作者要为《读库》写稿,问我对稿件的要求是什么时,我都用这句话对答。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的美学观点发生了一些改变,看到孤独的人玩味自己的孤独,沉默的人张扬自己的沉默,多情的人抒发自己的多情,智慧的人炫耀自己的智慧,心理便会有一种抗拒感。我现在倾向于认为,活力和魅力来自反差,来自另一端、与之相反的那些特质。比如,聪明人应该笨一些,或者说,一个人能笨下来,就自然聪明了。就文章而言,我不太喜欢看聪明人做的聪明文章,或强调自己聪明的文章。
  组织编辑《读库》的稿件时,我尽量秉持这一理念。如今,有了这句话,“聪明人下笨功夫”,概括得很清晰了。
  前些天约牟森老师写《故乡》。我当时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说这部巨著有十六小时长,如何牛逼之类。几天后见到牟老,他说终于把全片看完了,共有五十个小时长。我很吃惊,看来我查到的那些资料的作者,以及一些影评家,并没有完整看罢这部片子,仅靠一些只言片语的外文资料,就敢罗列一些形容词发表权威推荐。与做了大量笔记、并准备在写作过程中还要反复拉片的牟老相比,他们是太聪明了。
  牟老要反复拉片,并把懂德语的太太动员起来翻译大量原文资料,还在积极联系影片导演,力争进行一次采访。俺无话可说,只能在劳动节来临之际,谨与那些干起活来不那么聪明的劳动者共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4 23:02
副词


    这两天在看香港导演彭浩翔的一部书稿,是他的自传。很有意思。其中他写道——
    史蒂芬·金在讲述其写作技巧时,一再强调不要使用副词,即当角色说完对白后,在后面加上个“玛丽‘哀伤地’说”或“彼德‘紧张地’回应”之类“哀伤地”、“紧张地”的副词。一来是没有呈现真实的情绪,而且显示出作者为了担心那句对白并没有呈现出这种状态,于是乎在后面加上这些副词来提醒读者。
    要是你想营造紧张或哀伤的气氛,就该让那句对白直接表达出来,“哀伤”和“紧张”都是读者最后得到的结论,作家有责任提供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结果,而不是明明白白地说出来,硬塞给他们廉价的情绪。
    “通往地狱的路就是由副词铺成的。”史蒂芬·金说得好。
    接下来,他讲自己曾经写剧本:“他坐在餐厅桌前,一副伤心的模样。”结果被演员一痛怒骂:“你叫我去拔桌上那朵花的花瓣,也算是一种东西。但是你什么事情都没有写下去,我怎么去表达伤心呢?”
    看到这里,忍不住要跟他喝杯酒。他说的副词,在我看来分为形容词和副词两类,前者与他说的情形相似,后者主要是程度副词,诸如“最”、“比他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绝对’是……”,也应该在尽量避免之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4 23:02
重新出发,不再想他


    目前已经确定,一,《读库0603》将于下周上市,离北京较远的城市可能还要晚几天才到货;二,《读库0604》还能继续出下去,但可能要换出版社,目前正在协商各种事宜。
    一直在等这两个结果,汇报给大家。在等待的过程中,也一直在设想,如何像个祥林嫂一样抒发一些感情,简直是又一组“我知道你今年夏天干了些什么”。但事到临头,只觉脑内空空,提笔忘言。
    许多事情,是我不方便说的,也不愿意再说了。
    所谓不愿意说,是因为对那些已经通过这本书产生了许多感情的朋友来说,不想让大家为这件事担心操心,正如整个过程中,我的父母和太太知道得最少,他们得到的永远是我轻描淡写的几句。而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我能做的,应该是让他们买到一本觉得这三十块钱花得值的书,别的都不重要。一些问题在当事人看来,似乎很严重,但在大家眼中,确实不值一提。——这不都过去了吗?
    所谓不方便说,是因为博客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公共空间,一些话说出来,岂但于事无补,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我唯一能说的是,这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具体到某一本书或某一套书,其命运的脆弱之处,甚至还比不过街头卖煮玉米和烤红薯的无照小贩。这一个多月来,许多朋友热心的询问,我都没有多加理会,一些朋友的跟贴,我甚至出于某些考虑予以隐藏,这些所为,恳请得到大家的谅解。
    值得欣慰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我得到了那么多关心和支持,所有接触到的人,都是怀着最大的善意来设法给予帮助,所以到现在来看,还有一个算是很理想的结局。另外值得庆幸的是,我一直没有赌气或灰心,而是心平气和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我相信许多事情能够沟通交流,是这样的。
    从去年产生《读库》的想法到现在,已经将近一年。这一年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等负面因素大于当时的估算,但得到的支持和帮助等良性因素更远远超出了我的想像。我实在是没有理由不满意,或抱怨什么了。在我最困难最绝望的时候,负责《读库》发行的朋友说,让我们好好干,做出一个行业的尊严来。感动之余,我想尊严之外,还是要做出成功和快乐来。我们没有理由比别人更苦大愁深。
    接下来,事情还是要做下去。我不想让自己仅仅是在玩行为艺术,而是希望她的结果是件艺术品。再说得现实些,我可以接受一个读者觉得《读库》不好看而弃之如粪土,也不希望看到这本书仅仅是因为运作过程中的“感人”或“悲壮”而让大家额外照顾。所以我会少说多做,而鉴于目前的特殊形势,也恳请大家依然“不议论,不传播,不猜疑”,这就是对这本书的最大支持。
    写到这里,已经不是工作汇报,而像是励志演讲了。那就允许我再多说两句:
    一,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靠生气、骂人、诉苦、抱怨而得到解决的。
    二,我们不要满足于到最后只是说“我付出了,我尽力了,我问心无愧”,而应该致力于最终能够说出“我做到了,我做成了”。
    谨与那些一起在红尘中奔波打拼的朋友们共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4 23:03
被认真对待的感觉


    曾经收到过一篇稿件,作者然后给我打电话,问对稿子的意见。我不知从何说起,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几乎不能算是一篇完整的稿件,且不说其中屡屡出现的错讹之处,也不说标点和人称的混乱,单是文中的一个人名,就有先后三种写法。
    这位作者再问,我便照直说了,不管文章的立意如何,文笔怎样,可否稍微认真一下,先收拾得规矩些,至少不要一个人的名字就有三种写法,再鼓捣得干净些,让其有头有尾?最后我说,对不起了。
    对方笑了,没关系,我本来就是顺便写的,用不用都没关系,呵呵。
    挂断电话,我突然想起一个朋友做记者时,要去采访某位人士。那人先让她传真一份详细的采访提纲过来,说要看看记者做的准备怎么样。看了采访提纲后,约采访时间,那人又说自己也要好好准备一下,才能接受采访。
    我希望你能感到,这次采访是被我认真对待的。那人说。
    很遗憾,我的嘴皮子当时没跟上,真应该对那位作者说,我希望这篇稿子能够给人一种被认真对待的感觉。
    以后,我还是经常收到这种写得很毛糙的稿件,有的尚有开发余地,便劝作者回炉,我会说上这么一句。
    遗憾的是,还是继续接到一些稿子,给我一种没被认真对待的感觉。作者总是摆出一种随手写写的姿态,一种满不在乎漫不经心的态度。
    如果搁以前,我会认为这是一种洒脱,一种超脱。现在,我不会这么想了,说刻薄一些,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正如我们见到一些张狂嚣张的人,是在掩饰心里的紧张与自卑;而内心力量越强大的人,表现出来的往往却是谦卑、严谨。
    一些人不认真,是因为他不敢认真,他怕自己的认真反倒成为一个笑话,所以就做出一副不屑认真的样子,其实是一种逃避。
    相对认真来说,不认真更像是一种作秀,一个为自己预设的理由——别怪我没干好啊,因为我本来就没想好好干。问题是,他可能自己都清楚,他几乎没有好好干的能力,于是就摆出一副不好好干的态度。
    廉耻并不廉,许多人维持它不起。这是钱钟书先生说的。
    认真也很较真,许多人认真不起。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4 23:04
通病
  有时候,我会被别人当成媒体专家来咨询。人家客气点儿,还会加上“资深”二字,然后拿出自己所做的媒体,或者正在酝酿的创刊方案,征求我的意见。我便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专家表情说,我感觉毛病有两处,一是蓝图不够清晰,二是贯彻不够坚决。
  其实,这两句话不用翻看那些样本或者文案,就可以脱口而出,因为这几乎是所有媒体的通病。
  所谓蓝图不够清晰,是因为许多媒体往往并不是真正出于市场需求才予以操作,它们往往是因人设事或因钱设局。因为老板有兴趣做一份媒体,因为老板有笔待烧的钱,因为要为一个不好打发的干部安排一个位置,才做起这份媒体。纯粹站在市场角度,我们几乎看不出这份媒体有什么存在下去的理由和必要。
  还有一种可能,则是编辑理念和办刊思路的大量拷贝和高度重复。在这个行业,人员的流动性非常频繁。我曾经开玩笑说,名片公司要为媒体从业人员专门设计一种名片盒,根本不用一百张起印,三十张就够了。因为这些名片不等发完,这哥们可能就已经换了工作。报刊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创刊号、改刊号、增刊号,往往就是这些在其他地方混不下去或分赃不均的人轮流坐庄,再在我这样说着千篇一律的办刊理念的所谓资深媒体专家的策划下产生的。
  作为一个精神产品,其智慧含量和原创性都高度缺失。我们经常说,任何媒体都应该有两部“宪法”,一部是出版流程,所有工作都应该严格按照流程时间来管理;另一部是编辑方针,所有主题策划都应该围绕着本刊的编辑方针实施。遗憾的是,往往第二部宪法在制定过程中就存在诸多语焉不详的模糊地带,或根本没有触及的空白地带,并且频频“修宪”,屡屡“升级”,使整体的编辑方针呈现严重的摇摆不定。即使有了清晰的蓝图,往往又会在贯彻的过程中出现摇摆。媒体是一个需要决策者能够迅速做出判断和决断的行业,问题是,许多决策者往往不能果断地说出“不”字,对不符合本刊“宪法”的内容予以拒绝。
  就像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爱情一样,许多媒体在没有更多选择、没有更多回旋余地的初创阶段,能够把自己的办刊思路体现得很清爽,而一旦成熟起来,品牌和影响力建立起来之后,就会出现诸多芜杂的因素,对原本清晰的蓝图给予稀释、扭曲和颠覆。
  就拿《读库》来说,我也许会设立一条标准,即不要余秋雨老师这样的人来写稿子。在一开始的时候,这条纪律可能很容易执行,因为你没有那么高的稿费,也没有那么大的面子,人家余秋雨老师可能根本不会为你写稿子。问题是,当你有可能约来余秋雨老师的稿子的时候,或余秋雨老师主动把稿件送来的时候,你有没有勇气对余秋雨老师坚决地说一句“抱歉,只能割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4 23:14
与《读库》相关的那些家伙们
蔡志忠郭德纲黄集伟邱小刚萧言中牟森王军李皖李斌
王小山王小峰吴晨光陈晓卿张守义王晓王曦王搏史航
裴艳玲兰晓龙朱德庸严歌苓张小强吴钢杨葵杜嘉阿伟
沈胜衣贺延光黄永松梁由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15 01:02
六周年大局 作者/叶墨
昨天我参加了《读库》6周年读者见面会和会后的饭局——再不相见,就2012了。作为一个还比较矜持的人,知道炫耀“我见过谁谁谁”是非常可耻的行为,况且昨天俺还是自己掏了份子钱,舔着脸上去的无名群众。但是,我还是要非常兴奋地在这里得瑟一下。突然见到了自己博客链接上那些我认识TA,TA不认识我的人,这种心情,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连见多识广的春台(刘春)都在微博上都说了,京城的牛鬼神蛇都出现了!阵容实在是太豪华了!王三表和老六之前已经见过了,按下不表。

1、土摩托。下午在时尚廊的读者见面会是1点半开始的,我1点钟到的,谁知已经座无虚席。中心区域的侧面本来还有位子,但视线太差,我索性就站了2个多小时。目光像雷达一样扫过,我一下子就发现了默默地站在后面的华丽丽的土摩托老师。谁让他小人家这么黑、这么壮呢,在一群瘦弱、苍白,骨头担道义的知识分子中间,如同鹤立鸡群。他还是戴着那顶标志性的棒球帽,专心地玩着手机。轮到他上台讲话,也是寥寥几句,“大家都知道,我们单位压榨的太厉害,现在又忙着发微博,所以已经很久没有给《读库》写稿了,今后还是要把写微博的时间用来下功夫写稿。”哇,这是乖学生念保证书吗?

2、柴姑娘。尽管柴静努力在做一个“很像体制外的人”的“体制内的人”,坚守一些什么东西,毕竟还是一个地地道道、货真价实的国企员工。穿着长裙、围着围巾,脚踩10厘米的高跟鞋,坐在高脚凳上,刻意摆出优雅的姿态,无论从哪个角度拍出来的照片都足够完美。我不怎么喜欢她,觉的这个人有点假,她所言所行都像是应群众的需要演出来的,不是出于真心。对于报道的领域也缺少扎实的学习,太过于表面化了,就会瞪着两只不大的眼睛煽情。

3、张越。我是在上厕所的时候,发现这个躲在后面翻书的人的。只是匆匆的打了一个照面,却如同电光火石。生活中的张越没有电视机里那么胖和臃肿不堪,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胖子,个子不高,皮肤很白很嫩,化了淡妆,装着随意又考究。我朝她看了一眼,点头微笑。她也回报给我一个笑容,她的眼睛会说话,非常自然大方。这是一个脑袋里真有货的人。

4、董秀玉。见面会本来在前排给嘉宾预留了座位,但是人实在太多,就被挤占了。直接导致这位真正的大佬、航母级人物居然默默地坐在的最后的观众席上。如果不是老六的点名介绍,大家都不知道这位在危难之时接手三联的大姐大就在身边,坐在前面的人全部闪开,一下子让出了5个座位!一开口说话就显出份量来了,她当然肯定了张立宪的成绩,表示了敬佩,最后说会继续支持他办好《读库》。这是最牛的发言了。谁都知道能够得到这样一位德高望众的人的支持意味着什么。

5、陈晓卿。饭局中,我突然觉的眼前一黑,脑子一个激灵,哈,是陈黑子到了。他比别人博客中登出来的照片要帅和年轻许多,虽然有点像包公,但皮肤绝对细腻,一个毛孔都没有,穿了一个红黑格的衬衣,行动敏捷,一看就是一个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他是被小强老师邀请到我们这一桌来的,非常平易近人地和我们喝了一杯又一杯,还交待了很多写有“监制陈晓卿”的纪录片其实是挂名的。

6、小强老师。我对于小强老师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他专门收集各类杂志期刊的创刊号和最后一期,还是名人讣告的发布者。之所以,记下这隆重的一笔,完全是因为他的人格太闪亮了,他从别桌游荡到我们这一桌,就开始任劳任怨地充当起经纪人或者说交际花的角色,把我们想见又不好意思去邀请的名人都弄到这里来,陪我们喝酒、聊天儿。“说,看上谁了,我把那不要脸的弄过来!”,搞的我们相当牛逼。

7、姚大嘴。饭局快结束的时候,同桌的书友说,姚晨来了,微博上都有人发照片了。可惜,我们始终没有见到她。今天早晨看微博,才知道她坐在包间里。唉,写上这段,纯粹为了表明“我和姚晨在同一家饭馆吃过饭”而已。

8、梁晓燕。恕我无知,不知道她是谁。见面会上,老六称她为“中国最美的女性”。饭局上,又透露了梁晓燕女士和某一个永远消失的年份的关系。今天晚上,我才静下心来,仔细地在网上看了关于她的事情,为自己错过了和她更深入的交谈而后悔不已,我们曾经在同一桌吃饭的。事情结束之后,梁晓燕曾经是自然之友的创始人之一,现在则是西部阳光基金会的秘书长,专门在做扶持西部教育的工作。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精瘦、干练的小老太太,语速极快,说话像竹筒倒豆子,和所有的NGO一样,有一种布道者火一般的热情。看到桌上还有很多菜没吃完,她连呼可惜,要求我们打包回去。因为有事要先走一步,大家都站起来送她,她快速地穿上大衣,一只手往下一按示意我们坐下,“别动,一个都别动。”话音刚落,就已转身离去,像一阵风。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