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张思明:用心做教育的人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0 12:11
标题: 张思明:用心做教育的人
张思明:用心做教育的人
█雷玲
档案
二十多年来,他每天清晨4:30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学习。
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时,他还是个高中生;今天,他已拥有硕士学位。他,所有自学成才者的典范。
他的“中学数学建模和导学探索的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张思明,1957年10生。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北京大学附中副校长。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荣誉。

我不企盼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家,但如果通过我的教学,能使我的学生有一种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数学去思维的观念和习惯,那他们将终生受益无穷。
——张思明
故事
解读张思明
面对二十余年每天清晨4:30就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工作,有关于他百余万字文字记录的张思明,决定用这样的标题来写他,我选择了接连几天4:30就起床,在静谧的清晨静静地去触摸他、感受他。
淡然张思明
“我们一家四口人被下放去的江西,回来的时候,却只剩下我和妈妈、妹妹。当我们坐的车经过天安门广场时,捧着父亲的骨灰盒,我一直站着。看着无助地蜷缩在一起的体弱的母亲和年幼的妹妹,我知道,今后,这个家我得一直站着撑起来。”当46岁的张思明坐在他堆满了书本的办公桌前,平静地为我叙述他13岁那年的经历时,33年的沧桑岁月让我读不到那个13岁的小小少年在经历了人生的巨创之后的无助、迷茫和恐惧。
“父亲和我共同生活了不到13个年头,却在我的成长轨迹中留下了最深的痕迹。小时候,我胆小、懦弱、恐高、盲从和过于依赖。我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我想与父亲当年对我的近乎‘残忍’的教育方式有关。但我当时并不理解父亲:为什么明知我恐高却一次次将带到我台阶上任我怎么哭也放开我的手退到远处看着我;为什么在我4岁时就留我一个人在家看家,7岁就让我在假期独自一人回老家;为什么从我上小学开始,每个暑假都让我一大早起来打扫20多户人家合住的大院……”回忆自己被严厉打磨的成长经历,张思明的语调里饱含着难舍的怀念之情。
张思明的父亲,一位北大中文系教师,以知识分子清贫的做人准则和含蓄地表达爱的方式,为张思明打上了质朴、坚强、勇敢的人生底色。
当不到13岁的张思明得知父亲因车祸不幸去世时,他哭着喊着要找回父亲,他的老师紧抓住他的肩头说“孩子,要挺住,你一定要坚强,你还要照顾好妈妈和妹妹,从今天开始你必须长大。”命运,就这样残酷地将还应该享受父母呵护的张思明推向了另一种人生历程。
从江西回来,母亲的身体一下子垮了,妹妹又被怀疑患了白血病。从那时开始,张思明经受了一次次痛苦的选择:为了给妈妈和妹妹看病,他卖掉了自己上学用的自行车,卖掉了父亲留下的惟一的“财产”――心爱的书;为了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17岁的他走上了自己“一百个不愿意”的教师岗位,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为了能够无愧地站在讲台上,他踏上了艰难、漫长的自学、自考之路;结婚后,为了有更多的精力照顾双方多病的老人,喜欢孩子的他和妻子至今没有要孩子……
对于我“这样选择情愿吗?”的问题,张思明冷静、理性地回答:“有时候,人的很多选择都是没有办法的。”
直到今天,张思明还清晰地记得他初登讲台时的那一幕。他上的第一节课是历史课,17岁的他在讲台上用孩子式的语言,把一节课给“念”下来了。整堂课学生们大笑不止,最后,一个女生在交上来的作业本封面上画了一幅漫画,一只老鼠拿着麦克风在课堂上讲话,下面写着:你是哪个庙里的和尚,会不会念经?敢来教我们?
1981年,张思明参加数学专业自考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的考试,第一次,他考了56分没通过。第二年,由于考卷上一句不懂的古文名言让他的作文跑了题,他又考了个56分。这当头两棒几乎把他打懵,为什么命运对自己如此苛刻?为什么多次的努力却只收获了失败?
……
从一个不甚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到北京市首批自考数学本科三个获得者中的一个,到今天的拥有硕士学位,并在中学数学界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其间,张思明流过多少泪水和汗水,惟有无数个夜晚的星星和清晨的朝霞记得。
面对一些人“你为什么要这么拼命?”“你是为了出名吗?”的疑问,张思明说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很多人都希望找座山,一不留心就走到了一个坡上,这才发现,你只是一个坡,山在你身后。”
当一个人把人生中的一切苦难当成老师的时候,这个人的内心世界一定豁达而坦然;当一个人所做的一切为了一种信念的时候,这个人面对荣辱一定波澜不惊、淡定自若。
张思明很欣赏周国平的一句话:痛苦是性格的催化剂。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暴者更暴,柔者更柔,志者更志,愚者更愚。
这种欣赏,源于他对生活一点一滴的感悟――
“我觉得人的命运充满着辩证道理。你生活得太优越了,退化的就是你的生存能力。遇到挫折时,我就想:这是命运对自己的又一次考验。它剥夺了你很多东西,但只要你努力,它还会再给你很多东西。”
坚韧张思明
“你与我们不同,高出一筹的是:当你明白一件事情的意义时,不是去想,而是去做,去不懈地追求。因此你所要达到的目的都能达到。”
这是张思明曾教过的一名学生给他写的新年贺信。卡上还写道:
“你坚强的个性时时处处体现出来,从你的学习、工作、运动、日常严格的自我约束,严谨的处世为人都有最直接的反映。我想,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因为生活中有挫折就自寻台阶败下阵来,永远不会因胆怯和软弱而做出对不起自己或他人的事来。”
光阴荏苒,近30年过去了,由一个被学生嘲弄、威胁其下讲台的老师,到被所有学生欢迎、信赖甚至崇敬的老师,张思明靠的是什么?
初为人师时,面对学生“哪个庙里的和尚敢来教我们?”的嘲弄,从信中夹着刀的恐吓,给他的自行车放炮的捉弄……张思明说:“我很伤心,但是我没有人可以求助,回到家我还得照顾病床上的母亲,我是家里的支柱,我不能再给亲人带来不安。”
这份沉重的责任使张思明在失败和痛苦面前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
最艰难的时候,他总会想起父亲生前对自己的教导:“人最主要的素质就是要有学问,要有一种高贵的品质,要有意志。”
一天早晨4点多钟,张思明就起来了,心事重重地在白颐路上跑。听着自己的脚踏着路面的积雪发出的声音,眼前闪过一根根路灯的灯竿的投影,一会儿在眼前,一会儿又被踏过,他一直这样跑着、跑着,突然一种信念在他眼前越来越清淅,他觉得自己身体之外的一个“我”在对自己说:“人不能只听命运的摆布,你给学生讲过许多动人的道理,可为什么自己不先身体力行呢?。”
从那以后,他每天都是凌晨4:30就起床学习。
刚当老师时,他先在北大数学系78届当旁听生,又到首师大夜大学借读。1981年北京开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他又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而他在学校还当着班主任,每周两个班12节数学课和课外活动课要上,300本作业要改。
没有寒暑假,没有休息日。做了几千道题和30多本专题学习总结,摞起来有一米多高。5年里频繁奔走于60多场考试,终于换来一个在母校当教师的“合格证”。
“5年的自学,我学会了合理地运筹时间,培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是比文凭更可宝贵的东西。”总结出经验来,张思明为自己设计了更高的目标。因为他认识到: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不断更新的活水,教师应终身学习。
1990年,他又成为日本冈山大学的教师研修生。在日本的一年多里,他的勤奋善良广为人知。优秀的毕业论文,第一名的骄人成绩,自尊豁达友善的品质等等改变了马来西亚、泰国等留学生以及日本人对中国、对中国人的偏见。
回国后,张思明边工作边在首师大接着攻读硕士学位。他用2年半的时间,以全优成绩完成了三年的学业。
“当时的确非常紧张,几乎都有点受不了了。不过我终于没有放弃,第一个打倒自己的,常常就是你自己。我明白这点,就咬牙坚持下去。我发现人其实有难以想象的潜力,能突破所谓的极限。”对这段漫长、艰难的求学经历,张思明只用了寥寥几十字总结。
然而,正是这一次次挫败、一次次挑战,一次次成功、一次次收获,让张思明在坚韧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人生的旅程中有顺境也有困境或逆境,困境和逆境当然一点也不温馨,但它却是人生中最真实的组成部分。它往往促使你拼搏、奋斗、从而加速成长。”
仁爱张思明
“你有正义感、责任感、真正的责任,而不是时常想表露出来的豪侠之气。我有时不禁想起‘君子之仁爱与妇人之仁爱’之论,且觉得你有的是君子之爱,切合实际,不遗余力地助人于危困之际,惶惑之中,让人感到非常值得信赖。”
“数年来,我都在寻找一个值得信赖的长辈。许多老师留给我的印象只有批评、训斥和怨恨,我甚至不敢接触他们,生怕受到责备。如今,得到您这位良师益友,我感到自己是无比幸福的人了。”
这些纯真、深情的话语,依然来自学生写给他的信中。
张思明对于教育,对于爱学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对教师来讲,真正的爱,是要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观察。当发现学生需要温暖时,不要直接给他温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说,你去打柴,不会打,我告诉你怎么打。远远地看着他,如果他不能划着火柴,再帮他做一件事情。绝对不要代替他去做任何事情。他认为,这种爱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是对他一辈子负责的爱。
只有爱才能唤醒爱,这是张思明最切身的感受。
当13岁的他推家里的自行车到委托商行寄买时。商行的人问他为什么卖车?想卖多少钱?他说他妈病了,想卖70块钱。结果商行的人对他说:孩子,我们给你90块钱。20块,当时够他们一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14岁那年冬天,地面上结着冰,他一个人去拉取暖的煤,整整600多斤重的一车煤。爬一个坡时,他弯着腰憋足全身的劲儿向上推,“叭”的一声他的鞋被撑裂了,脚从鞋里面伸出来了。正当他感到脚蹬不住了时,突然,忽拉一下,变轻了的车被拉上坡了。等他回头看时,帮他推车的人已经转身走开了。
这些来自陌生人的爱心,让张思明对爱有了深刻的认知,也浸透到他后来对事业、对学生、对他人的一举一动中。
他曾教过一个女孩子,少一段手臂。他注意到:在割草这样的劳动中,那显然少了许多灵便的女孩子总是比别人多流好多汗,完成得和大家一样多、一样好。一次他收到一封来自边防战线的信,一个士兵觉得生活太没意思。张思明将这封信交给了那个女孩儿,让她给这个士兵回信。她吃惊地望着数学老师,为什么选我?张思明说:你最有资格。
如今那女孩子已毕业多年。她后来写信说:这是今生给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老师给我的是一种信念。
每年,张思明都会带着他的学生进行一次外出“科学考察”,让学生们在大自然中测量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采几味中草药和植物标本,观察其中的生物全息现象……“寓教育于山水之中”。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我希望自己能够到达这个地步。成长的过程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老师创造机会给学生更多这样的人生体验,是远比授业解惑更难也更重要的事情。”热爱艺术、喜欢集邮、崇尚自然之美的张思明说。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张思明对幸福有着他质朴的坚守――
“我想幸福是一种自我的感受。我在物质上比别人欠缺很多,但是当我看到:经过努力,自己的目标在一点点实现时,心中就会有一种很真切的幸福感。”
思辨张思明
对于自己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张思明将它归功于他的老师对他的培养。
张思明回忆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一批非常出色的老师对我影响很大。我在首师大学习的最大收获是学会了去琢磨在遇到问题时,别人想了什么办法。我认为,学生最大的收获是怎样从提出很‘傻’问题到最后提出很深刻的问题;是善于观察自己觉得没有问题时,别人是怎样提出问题的;是敢于对老师的教学质疑等。这些对我以后的教学影响特别大。”
这种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学习、思考、碰撞中养成的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推动着张思明不断在学习和工作中探索、进取。
早在去日本学习时,日本人处处流露出的优越感就让张思明就深有感触:只有教育才能真正使我们强大起来;在美国学习参观时,张思明发现,中国学生都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好,可是在工作中却出不了最好的成绩。
张思明开始反思传统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方法。
1993年,张思明开始尝试改变陈旧的机械灌输的教学方法,努力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可激发探索欲和创造欲的问题环境。搬家时大衣柜是否能通过楼道?大西瓜和小西瓜哪个瓤占的比例大?停车场怎么设计停车最多?……这些都成为他启发学生们用数学去思考的问题。
同时,他大胆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造能力。他带领学生深入生活,让学生们感受数学与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关系。他指导学生研究磁带的转速问题,研究存款借贷利率问题,研究平安保险到底是亏还是赚,等等。
1995年的寒假作业,他尝试着做了变动(此后,每个假期他都变着花样给学生布置类似作业),改为可选择项目:读一本数学科普读物或学习参考书;找出3处非印刷性错误并予以更正;在若干个参考选题中,选写一篇数学小论文;学习计算机,自编一个程序……
开学了。23位同学从10余本数学正式出版物上,挑出60余处错误;收到56篇小论文,其中5篇后来获海淀区一等奖;15位同学编了几十个计算机程序……
张思明的学生,从将“数学”和“数学问题”戏弄为“是一些居心叵测的成年人为青年学生挖的陷阱”和“是仅仅出现在课本和试卷上的,让某些老师看着学生崴脚而感到窃喜的东西”,到由衷地说“当我们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时,我们的喜悦心情绝对不亚于得第一、拿满分。张老师让我们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与学以致用的乐趣。”在这令人惊喜的变化中,张思明,也同他的学生一起,收获了一份份令人瞩目的成绩:;1998年,被授予“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称号;1999年,因“中学数学建模和导学探索的教学模式”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2000年,获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2001年,当选“全国优秀教师”;2003年,成为享受国家津贴的专家……
当首都师范大学组织的创造性教师个案研究课题组成员在对张思明进行了一个多月全方位的调查了解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教育上,张思明的创造性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他的创造,不是像工人、科技人员的那种创造,主观发现一点东西,也不是在方法技能上的一些创新。而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自己教学过程的特点,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适合于自己的对象的方法和做法,创设一个激发学生的创造的“场”,让这个“场”再去激发更多学生的创造。这是一种更多,更广,更深刻的创造。
在永不满足的教与学中,张思明说——
“我不企盼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家,但如果通过我的教学,能使我的学生有一种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数学去思维的观念和习惯,那他们将终生受益无穷。”

访谈

用另一种眼光看数学
与张思明交流时,张思明在谈任何问题的时候都会“跑题”:一不留神,他的话题就从生活中的某一个现象中“跑”到数学问题上——“站在商店,你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一次在上海的一家商场里,我看到那儿30层的电梯分为两个,一边是1-15层停,一边是16-30层停。其实这种设计是包含着最有效地利用时间的数学运算。”我的采访,就在这种“数学”氛围中进行:
记者:我们都知道,新课程的推进对习惯于以一支粉笔、一本教学参考书上课的教师是非常严峻的考验。您认为现代教师应该怎样定位?
张思明: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这个说法对现在和未来的老师都已经不够了。这里有两重含义,一是知识量是按指数增长的,二是“桶”的水毕竟是“死水”,不更新它,“实际可用含量”就会大大降低。应该尽量使自己拥有一眼“泉”。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的角色和作用随之变化。老师不再是权威的样子,他要陪伴学生共同成长。有些老师讲“你太可怕了,又当领导又搞教学,哪来那么多时间啊”,其实老师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环境,更多担当的是一个导演的责任,从学生的成功中体会幸福和产生新的超越自己的冲动,同时不断提高自己。老师拿教科书教学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认为现在的老师应该不断自省“我该怎么和学生们一起学习”。
现在要成为一个真正称职的老师并不容易,仅作“牛型”的老师——早上六点起,干到很晚下班,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成为用心做的老师,能用较少的能量激发学生更多的能量的释放和转化,做一个自己能思考,能引发大家思考、能和更多人一起思考的老师。
记者:我还听说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某天,在海淀区一家大商场,3个初中生模样的女孩,正围在柜台前仔细打量着一种商品,一会儿拿起来左右端详,一会儿又掏出尺子,量商品的几条边。旁边一位女教师见此情景,笑一笑走上前去问:“你们是张思明那个班的学生吧?”学生奇怪地说,“对呀!您是怎么知道的?”女教师说:“我看你们这样子,就知道是张思明班里的。”据我所知,这是您把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引入数学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建模(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大相径庭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什么触动您去做这样的探索的?
张思明:数学是什么?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能从数学中学到什么?这些看似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曾是困扰我很久的难题。这些思考首先源于一次偶然的调查,我让学生写一写他们心目中的“数学”和“数学问题”是什么?学生们用黑色的幽默给了我这样的回答——“数学是一些居心叵测的成年人为青年学生挖的陷阱”,“数学问题是仅仅出现在课本和试卷上的,让某些老师看着学生崴脚而感到窃喜的东西。”看到学生写出这样的结果,我感到一阵心酸,我们这些用尽心血努力教学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就是一些挖坑布雷的高手,而数学也成为教师惩治学生的工具,与学生的个人发展并无太大关系。这样的结果无疑是对数学教师的最大嘲讽,也是数学教学的莫大悲哀。
在我看来,21世纪的数学教育会有很大的发展和变化:数学文化素养越来越成为每一个公民、甚至全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数学教学将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数学教学的目的将更着重于培养、发展学生广泛的数学能力。而问题的解决作为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恰好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认为要使学生有一种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数学去思维的观念和习惯,也可把这称为“用另一种眼光看数学”。为学生构造问题环境、微科研场景和激发创造的环境,引导或诱导学生乐于在生活和学习中学数学、做数学,正是我在教学中努力达到的。
记者:数学应用和数学建模的做法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在应试体制下,持有“怕影响学习成绩”等顾虑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数。
张思明:是的,很多人拿高考做尺度:考得好不一定能力强,但考不好一定是能力不强。数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并非决定性的终点。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考试与能力两者的结合,希望它们能融合好、兼容好。现在的建模教学可能不重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技能,但的确在提高学生的研究技能、思维技能。为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少学生自学了许多中学课本以外的数学知识,自学使他们培养了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的习惯。回到课堂中,学生也用解决实际问题所培养的思维习惯去看待课本知识。数学建模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场景,它已经起到并将能更多地起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作用。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一点毫无疑问,教学改革只是在这种学习的环境中,扎实好传统,同时有所突破,而并非是将原有的精华整个翻一个个儿。中国学生的数学基本功好,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发扬、提倡。同时我们要尽力培养学生自我发展、实践创新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习惯。

原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张思明教学随感
●我们常常习惯于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教师自编、自导、自演(少数学生当群众演员)的教案剧,我们的角色是编剧、导演、主演,是正确的化身,是英明的先知。现在我常想,是不是应该时常去扮演一下这些角色:模特——他不仅演示正确的开场,也表现失误的开端和‘拨乱反正’的技能;参谋——提一些求解的建议,提供可参考的信息,但并不代替学生做出决断;询问者——故做不知,问原因,找漏洞,激励学生弄清楚,说明白;仲裁者——评判学生工作及成果的价值、意义、优劣,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想法和作法。
●.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时应立足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的理解,而不以仅仅有正确的解答为满足。
●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要总是扮演正确的化身。适当的时候也可作为“供学生批判的靶子”。
●我们教师过去总是当“导游”,总是叫学生该做什么或者不该做什么,其实教师应该经常问学生自己要做什么。在问题情景设计中,教师不要自己总当“导游”,而应该把“导游路线”设计的“天机”有意识地泄露给学生,使他们能体验出“导游”怎么当,从而自己也尽早成为“导游”。
●教师不要总带着学生去解决问题,而要设法暴露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怎么设计的。遇到问题不要总说“该做什么”,而要问“该做什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是相互促进的,双方应该相互作用、相互激发生命新的激情、相互为对方的发展架桥铺路。学生在教师用心血和智慧创设的环境中,展现和发展他们的才智和潜能;教师不断为学生新的探索和成功所感染、鼓起超越自己进一步前行的勇气、为自己和学生找到新的目标。教师的幸福应该是不断地被学生超越,又不断地超越自己。
自白:
张思明自画像
对我做人处世影响最大的三句话: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会是一流的士兵,当不好士兵的人也成不了将军。
◆ 对自己做人做事的要求和你达到的目标是正相关的,做人做事大气才有可能把大事做好。

我平生最崇拜的二位教育大家是:
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不过,我不明白“教育大家”定义和“平生”的时间范围,它对结果明显有影响。我最崇敬的教育高手就是我的老师、导师、和我曾看的见的那些教师朋友中一群人。我还喜欢读朱永新教授的文章。

对我启发最大的教育名言是:
只有教师关心学生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
——苏霍姆林斯基
我的数学教学观中最基本的四点:
◆知识就是力量?不!只有能被理解、可驾御、能应用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知识!
◆做数学才能学好数学。
◆教师智慧的表现应该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激发创造的“场”。
◆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使学生知道数学有用、可用、能用,发展成想用、会用、善用。

我心目中理想的数学教师:
    像马明、孙维刚、顾泠沅老师那样的……(我找不到更好的修饰语)。他们本身就是课程。

我心目中理想的学生:
有责任心,热情善良,乐于思考,勇于发问,勤奋塌实,有胆创新。

我上过的最满意的数学课:
没有,因为问题的表达中用了“最”这个字。

我写过的最满意的教学论文:
同理,没有。

我通常怎样战胜挫折和困难?
不应该说战胜,应该是50%用毅力“扛”,30%用策略“搪”,20%用时间“耗”。

我取得优秀成果的主要经验和体会:
用心做事、做事用心。用心和仅仅用力是很不同的,用心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更是一种境界,是把自己融化在成长的追求中的一种忘我的状态。

自我评价我的性格特点:
认真、执着、求异、随和。

我的业余爱好:
旅游,收集地图和公园门票、车模、硬币。打排球、乒乓……

我的人生格言:
能把平凡的事坚持做好、做出彩、做出个性的人就是一个不平凡英雄。

我最想对教师说的话: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做教育就需要我们留心观察、细心品味、专心实践、恒心坚持;用平常心去面对誉毁成败、用童心和感恩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

旁白:
                                 定格
第一次“认识”张思明是从照片上,因为我主持的名师版上要做有关他的报道,他给我传来几张他的照片。照片上的他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有着孩童般纯净的笑容。
第一次与他见面时,一身随意休闲、价格一定很便宜的色调柔和的棉布衣裤让他显得比照片更瘦削,清澈的目光中安静地透出一种从容淡泊。
在他低头为我倒水的瞬间,我看到了他头发根部的白色与上面的黑色的强烈反差。显然,他的头发已经染过了。一问才知道,他的头发从13岁那年父亲去世后就开始白了。
后来,我们又有几次交往渐渐熟悉起来。知道他为人低调,却总是因个性中的生动风趣而吸引着身边的学生和同事;知道他只喜欢别人称他为老师,而不是喜欢很多人让总想让别人挂在口头上的校长“官衔”……但对他的记忆,却一直定格在那安静而清澈的目光上:一个人,要有多么从容的心态,才能在荣辱面前波澜不惊、淡定自若?
注:此文已编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的《故事里有你的梦想——18位名师的精神档案》一书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0 12:11
青春张思明
现代教育报 - 记者



       什么是职业青春?我想它是一种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热爱和向往,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做好工作的热情、欲望和冲动,而教师的职业青春里还包含着永不泯灭的童心、对学生的爱、对创造性教育教学生活的追求。对于教师来说,职业青春与教龄并非相关......保持这种“职业青春”的原动力就在于这种责任感。


                    青春张思明
     
       我觉得人的命运充满着辩证道理。你生活得太优越了, 退化的就是你的生存能力。遇到挫折时, 我就想这是命运对自己 的又一次考验。它剥夺了你很多东西, 但只要你努力, 它还会再给你很多东西。

磨难是财富

       对于生活, 我们不能抱怨什么。因为它就是生活, 这就是你的生活。坐在对面的张思明淡定自若地说。他有资格这么说。因为在许多人看来,生活给他的磨难太多了, 生活对他似乎太不公平了。1970 年, 张思明一家被下放江西的一所五七干校。从此 , 都阳湖畔, 闪动着一个身高只有1.40 米13 岁的" 全劳力 " 的身影。那瘦弱的身材, 挑着担子晃晃悠悠地一一那担子, 足有30 多公斤重。生活让他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怜悯。 父亲有一天突然就出事了, 是车祸, 平静的鄱阳湖吞噬了严厉的父亲。
      从此,13 岁的小小少年挑起了一副更重的担子....."你不能埋怨社会对你不公.....生活其实是在以它最朴实的方式教给你道理· ....." 磨难, 是你的财富。" 三十多年过去了, 年届不惑的张思明重话这一段磨难, 平和而坚韧。

      我觉得青年教师更应把自己当作一支有生命的"烛", 一边燃烧, 一边"生长", 向书本、向社会、向老教师、向自己的学生们学习 , 使自己能有更高的" 燃烧值" 和更亮的“照度”。

只有爱 , 教会爱

      1975 年, 不满18 岁的张思明在自己的母校北大附中作了一名数学教师。他自称有多重角色:在学校里是"大孩子" 般的老师 , 还曾是被称为"小八路" 的班主任 ; 在课后是一名四处求学的学生。为师不久, 有一位学生在上交的作业本的封面上写下这样的话:" 你是哪一个庙里的和尚, 自己的经都念不好, 还敢来教我们?"

      "我深感到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 就暗下决心, 一定要学完大学数学专业的全部课程." 张思明说。1981 年, 他报名参加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参加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 考试时, 张思明两次未能通过。于是, 张思明对自己说给学生讲过许多遍的道理: 在困难面前不拼一拼是要后悔一辈子的。曾经, 为了找到一本指定的教材, 他几乎跑遍了北京城的书店和图书馆;摞起来足有一米多高的学习笔记, 几十场考试的甜酸苦辣, 终于换来了沉甸甸的果实----1984年冬, 在中南海怀仁堂 , 张思明从国家副主席的手中接过了自己的大学毕业证书 , 编号为002 ——那一年全北京市高自考只有三个人通过了大学本科的全部课程。
       自学考试使我培养了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 明白了终身学习的道理。这是比文凭更可宝贵的。张思明说。1989年, 张思明同时考上了首都师大的硕士研究生和赴日教师研修生。一年多后, 他以全班第一的总成绩结业。回国后, 他又用两年多的时间, 以全优成绩完成了硕士学业和两篇论文。这期间, 他还一直担任着班主任, 每周有8 至12 课时的工作量。
      张思明认为, 教师师德的重要体现是对学生深深的、不图回报的爱。只有爱可以教会爱, 只有爱可以换回爱。他说, 当学生需要温暖时, 不要总是给他点起火来, 直接给他温暖。而是可以告诉更多的学生能为他做点什么; 或者给他一把柴刀说" 你可以用它去打柴。不会打, 我可以告诉你怎么打" 。直到他能用自己打来的柴把火点燃。
       这种爱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是对他一辈子负责任的爱。因为它让学生感受到 的不仅仅是教师对一个学生定向的爱., 而是一个爱的"场": 它看不见, 也摸不着, 但是每一个身处其间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它的" 力量", 并能自主产生和奉献" 温暖"。

       我觉得, 好的教学成果并不是知识本身, 而是体现在学生经过遗忘后所剩的那些东西上。一一我不企盼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家, 但若通过我的教学, 能使我的学生有一种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数学去思维的观念和习惯, 使他们得以培养一种勤奋求实、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

用自己的爆炸引爆学生

      有一段时间, 张思明痛苦地发现: 不少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爱学数学。他让学生写出自己心目中的数学, 其中有两个回答深深地刺痛了他:" 数学——居心巨测的成年人为学生挖的陷阱"、" 数学问题一一仅仅出现在课本和试卷上的,让某些老师看着学生崴脚而感到窃喜的东西。
      "这是" 魔鬼辞典" 还是"黑色幽默"? 张思明问自己。难道教师的聪明才智只是表现为" 挖坑布雷" 的高手吗? 难道教所给学生的问题只能是一些充满" 学究气" 的问题吗?
      1993 年起 , 他开始在数学教学中尝试进行数学建模、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在他看来, 生活、社会、宇宙就是数学学乖 发展的最根本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于是有了下面的一系列问题:
      6月6日是星期六," 六六大顺",于是选择这一天结婚的人很多一一因为这和日子是千载难逢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有一类数叫"花数", 如15343+53. 33,163444+64+34+44试给出"花数"的定义, 并找出尽可能多的"花数", 并请支持或否定" 张思明猜想": 花数有无限多个。
      2001年, 张思明有机会到西雅图微软总部参观学习, 有一件事情对他触动很大。带领他们参观的美国友人谈起不同国家的人的特点 , 说中国人发表的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的、成熟的看法 , 而印度人则会有许多思想的火花会和大家分享。
      印度软件业的发达恐怕是与此有关的, 张思明说, 因为这需要更多的原创精神、超越精神、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精神。这些恰恰是我们的教育所缺少的。
      他经常问自己 , 靠什么来安身立命?
      张思明认为, 要给学生一杯有价值的"水", 自己就要努力开凿" 一眼泉", 这是源头活水" 。他把假期作业的形式改成供学生自由选择的七类:
一一阅读一本数学科普读物或学习参考书;
一一发现并找出数学学习参考书中的三处非印刷性错误, 并予以更正;
一一利用立体几何展开, 图的知识, 用纸制作模型或工艺品ι
一一采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决它 ;
一一写一篇数学小论文 ;
一一利用掌握的数学知识, 自编三个数学小综合题 ;
一一用计算机自编一个程序, 解决某学科的一个问题。
       每一次假期后的开学都成了收获的季节。先后有20 多位同学从十余本正式的数学出版物 , 挑出了60余处错误; 有二十余位同学采集并部分解决了十多个应用数学问题、自编了百余道小综合题; 有20 多位同学编了60 多个计算机程序……在这里, 数学, 不再是面目可憎的陷阱;数学老师, 也不再是居心臣测的成年人。

       我想幸福是一种自我的感受。我觉得一个人能力有大小, 但只要能在自己的岗位上, 尽心尽力地工作, 去创造最好的工作成绩, 这样的人即使是平凡的、清贫的 , 也是可敬的、伟大的。

心存感激 , 体会幸福

      播种行为, 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 收获性格;播种性格, 收获命运。张思明喜欢这句印度谚语。     
      有许多次, 他的同学和学生这样劝他: "你怎么还在中学呀? 也不赶紧换一换地方!"" 树挪死, 人挪活。这年头还不赶紧出国、下海 ?" 出国学习结束时, 他也曾有过留在国外的机会; 研究生毕业时, 几所大学和教科研单位也有意让张思明去工作。但是他都没有动心。他觉得, 自己有实实在在闹工作和事业线虽然它很平凡, 毫不显赫? 但它同样能给自己人生的各种体验, 一样有发挥才能的舞台和机会, 一样会结出看得见、摸得着的果实。
       张思明有一颗感恩的心, 他常常对生活心存感激。他说 , 很感谢周围的人们,是他们鼓励了我, 在困难时帮助了我, 为我创造了许多条件和机会。我不会忘记为了给我补课而冒雨赶来的老师, 更不会忘记那些老师在课堂上迸发的生命激情; 我听得见打钟的师傅敲出的带着槐花香气的上课钟声; 学校北山农场的果园里, 我和同学们在雨中看守着丰收的果实; 首钢白云石车间的炉衬砖里, 有我扪的汗水; 黑山寨采药的路上, 有我们的歌声: 东升公社炼碳窑上, 有我们背着百多斤重的麻包向上攀登的脚印; 京昌公路上, 有我们夜行军的匆匆的口令声。·· .
       四十多年的生活并没有磨钝他的感情, 只是增加了他情感的深度。站在那里 , 春天的阳光笼罩着他 , 空气中充满了温馨。

    ( 张思明 , 数学特级教师 ," 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 全国优秀教师,现为北大附中副校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0 12:12
张思明教育事迹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又是师德的灵魂。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张思明
    数学好玩———引导学生喜爱数学
  “数学好玩”,是数学家陈省身致中国少年数学论坛开幕的题词。跟着张思明学数学,北大附中的学生们真的感受到了数学的“好玩”。
  学生能从数学中学到什么?这看似明确答案的问题曾困扰了张思明很久。有一次他在班里搞了一项调查,题目是“数学是什么?”
  一个学生写道:“数学是一些居心叵测的成年人为学生挖的陷阱!”另一个学生也说:“数学是一些仅仅出现在课本和试卷上的,让某些老师看着学生崴脚而感到窃喜的东西。”学生的幽默令他感到悲哀,原来他们这些用尽心力教学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无非是一些挖坑布雷的高手,而数学竟成为老师惩治学生的工具。他开始思考,我们的中学数学到底怎么了?
张思明:我们的数学忽视了对学生内动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广泛的数学能力和全面的数学文化素养的养成。我们必须要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源和流,要让学生感觉数学可亲、可用。
  对数学教学的反思促使张思明不断尝试对中学数学教育进行改革,从1993年起,他开始尝试数学建模、数学课题学习的科研实践和探索。张思明请学生安排期末考试的座位,用计算机随机函数设计全年级的考场,要求每个学生的四周都不是同班同学。学生们经过讨论思考发现,如果班数是素数,蛇形排列就可以满足要求。
  每年,张思明都要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玩。在北京近郊有一条名叫关沟的山谷,张思明把学生带到那里,让他们测量山谷里奇形怪状的大石头的体积、采集中草药,利用数学中的分形知识,找出具有“生物全息现象”的植物……他们体验了游玩的快乐,也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张思明:我不企盼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家,但如果通过我的教学,能使学生有一种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去思维的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在他的引领下,学生们掌握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本领,提出并解决了一大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他的中学数学建模和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全国中学数学教育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他的学生先后在全国创新大赛中6次获奖,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的热情。
不留痕迹———教育的最高境界
  班主任是世界上级别最低的主任,但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在29年的从教生涯中,张思明大部分时间在当班主任,先后送走了9个班。张思明为师、做人,都不着痕迹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总结自己29年的教育人生,张思明用了5个字:用心做教育。
  张思明:用心与用力不一样,用心就要把教育工作看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地想着它、念着它、琢磨它、感悟它、享受它。
  张思明班上曾经有一个缺了一截手臂的女学生,在割草劳动时,她不甘落后,和其他人割得一样快、一样好。张思明默默看着这一切。一天,他收到一封来自边防前线的信,一个战士诉说生活没意思。张思明将来信交给这个学生,请她给战士回信。学生吃惊地问:“为什么选我?”张思明说:“你最有资格。”她给那个战士写了很多封信,在鼓舞一颗对生活感到沮丧的心灵的同时也鼓舞着自己。毕业多年后,她给张思明来信:那是今生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
    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是一个老师成熟的标志。张思明的风格就是:不满足于学习借鉴前人的经验,而是追求导学探索、自主解决,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内动力。他主张教育是培养观察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不要急于将知识强加在学生头上。
张思明:“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
    张思明一谈教育,就会谈到国家、民族,谈到社会责任感,他说这是对学生的大爱,是教师的大德。他告诉学生:一群优秀的教师+一群优秀的学生=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考上北京大学的李昊回忆说,张老师甚至可以在讲授数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听完张思明的一节数学课后,李昊的一位同学改变了以前想在国外做研究的想法,决心出国学习后回国,为自己的国家作贡献。
    张思明:师德就体现在对学生深深的、不图回报的爱。廉价的爱是要什么给什么,真正的爱,不是你帮他点火取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让他自己去打柴;给他火柴,让他自己去点燃生命的火焰。
为学生创设一个创造的“场”
      对于自己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张思明将它归功于他的老师对他的培养。张思明回忆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一批非常出色的老师对我影响很大。我在首师大学习的最大收获是,学会了去琢磨,在遇到问题时别人想了什么办法。我认为,学生最大的收获是怎样从提出很‘傻’的问题到最后提出很深刻的问题;是善于观察自己觉得没有问题时,别人是怎样提出问题的;是敢于对老师的教学质疑等。这些对我以后的教学影响特别大。”早在去日本学习时,日本人处处流露出的优越感就让张思明深有感触:只有教育才能真正使我们强大起来;在美国学习参观时,张思明发现,中国学生都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好,可是在工作中却出不了最好的成绩。
      张思明开始反思传统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方法。他认为,21世纪的数学教育会呈现出如下发展和变化:数学文化素养越来越成为每个公民、乃至整个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数学教学将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创造、个性发展将受到更多重视;数学教学将更着重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广泛的数学能力,能从模糊的实际课题中形成相应的数学问题,会选择有效的解决方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要求学生学会设问、学会探索、学会合作;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地为学生的付出,而是教师创造性生活的一部分。
      在思辨中,张思明感到,这种发展和变化,对一线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激发创造的“场”。
      1993年,张思明开始尝试改变陈旧的机械灌输的教学方法,努力在课堂上为

学生创设可激发探索欲和创造欲的问题环境。搬家时大衣柜是否能通过楼道?大西瓜和小西瓜哪个瓤占的比例大?停车场怎么设计停车最多……这些都成为他启发学生们用数学去思考的问题。他从多年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导学探索,自主解决”的教学模式。它可以通过如下形式来实现:引导与问题的设置——探索讨论后或分解或化归——自主解决问题——自我评价,练习——小结——求异、探新,延伸问题链——回到第一个环节。
      在教学中,他有时甚至有意识地“误导”一下学生,再让学生检错,找漏洞,从反面加深认识。且看他的一节立体几何课:
      问题:最少用几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其讯号可以覆盖整个地球?
      站在讲台上的张思明先是自言自语:“我看有两颗卫星就够了。”很快,学生们就看出了老师的结论是错误的。老师让了一步:“三颗卫星一定够了。”这时大多数学生支持老师的结论了。老师得意地问:“谁还有不同意见?”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被激发,开始认真地寻找老师的破绽,不一会儿就发现老师的结论还是错的。“那你们看结论应该是多少颗?”学生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得出了“四颗卫星可以满足题目要求”的结论。无疑,这样一节课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给学生许多题外的收获。
      在这个过程中,张思明,也同他的学生一起,收获了一份份令人瞩目的成绩:1998年,被授予“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称号;1999年,因“中学数学建模和导学探索的教学模式”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2000年,获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2001年,当选“全国优秀教师”;2003年,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005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在荣誉面前,张老师依然平静,他仍在勾画着心中那个奇丽的数学世界,营造和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那个“场”……


【教学体会】
用心做教育
    “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教育上,张思明的创造性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这是首都师范大学创造性教师个案研究课题组,对张思明进行了一个多月全方位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课题组同时指出,张思明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自己教学过程的特点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适合教学对象的方法和做法,创设一个激发学生创造的“场”,让这个“场”再去激发更多学生的创造。
教师要开凿并拥有“一眼泉”
   直到今天,张思明还清晰地记得他初登讲台时的那一幕。高中毕业年仅17岁的他因为父亲的突然去世,不得不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走上了自己“一百个不乐意”的教师岗位。他上的第一节课是历史课,他在讲台上用孩子式的语言,把一节课给“念”了下来。整堂课学生们大笑不止。最后,一个女生在交上来的作业本封面上画了一幅漫画,一只老鼠拿着麦克风在课堂上讲话,下面写着:“你是哪个庙里的和尚,会不会念经?敢来教我们!”  
      从那时起,张思明就开始了他的自学计划。他找来了当时能找到的大学数学课本,开始自学微积分。他做了大量的习题,但是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仍然感到专业知识不够,指导学生课外活动也力不从心。
最艰难的时候,他总会想起父亲生前对自己的教导:“人最主要的素质就是要有学问,要有一种高贵的品质,要有意志。”
      那些年,张思明的生活节奏是用“秒”来计算的。他先在北京大学数学系78届当旁听生,又到首师大夜大学借读。1981年,北京开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他又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而他在学校还当着班主任,每周有两个班12节数学课和课外活动课要上,300本作业要改。没有寒暑假,没有休息日,做了几千道题和30多本专题学习总结,摞起来有一米多高。五年里频繁奔走于60多场考试,张思明终于换来一张在母校当教师的“合格证”。  
      五年的自学,让他学会了合理地统筹时间,培养了他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是比文凭更为宝贵的东西。总结出经验后,张思明为自己设计了更高的目标。因为他认识到: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不断更新的活水,教师应终身学习。
   1990年,张思明又成为日本冈山大学的教师研修生。在日本的一年多里,他的勤奋善良广为人知。优秀的毕业论文、第一名的骄人成绩、自尊豁达友善的品质等,改变了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留学生以及日本人对中国、对中国人的偏见。
   回国后,张思明边工作边在首师大接着攻读硕士学位。他用两年半的时间,以全优成绩完成了三年的学业。
   从一个不甚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到北京市首批自考数学本科三个获得者中的一个,到今天拥有硕士学位,并在中学数学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间,张思明流过多少泪水和汗水,惟有无数个夜晚的星星和清晨的朝霞能够记得。
      张思明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他认为这个说法对现在和未来的教师已经不够了。“桶”里的水毕竟是“死水”,不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会大大降低。作为跨世纪的教师,应该去开凿并拥有“一眼泉”。张思明正是用行动来凿这“一眼泉”的。
只有爱才能唤醒爱
   张思明对于教育,对于爱学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对教师来讲,真正的爱,是要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观察。当发现学生需要温暖时,不要直接给他温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并说,你去打柴,不会打,我告诉你怎么打。然后,远远地看着他,如果他不能划着火柴,再帮他做一件事情。绝对不要代替他去做任何事情。他认为,这种爱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是对他一辈子负责的爱。只有爱才能唤醒爱,这是张思明最切身的感受。
   当13岁的他推着家里的自行车到委托商行寄买时,商行的人问他为什么卖车,想卖多少钱?他说他妈妈病了,想卖70块钱。结果商行的人对他说:孩子,我们给你90块钱。20块钱,当时够他们一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这样的记忆在他的成长历程中有很多很多。这些来自陌生人的爱心,让张思明对爱有了深刻的认知,也渗透到他后来对事业、对学生、对他人的一举一动中。
   他曾教过一个少一段手臂的女孩子。他注意到:在割草这样的劳动中,那显然少了许多灵便的女孩子总是比别人多流好多汗,完成得和大家一样多、一样好。一次他收到一封来自边防战线的信,一个士兵在信里说,觉得生活太没意思。张思明将这封信交给了那个女孩子,让她给这个士兵回信。女孩子吃惊地望着数学老师:“为什么选我?”张思明说:“你最有资格。”如今,那个女孩子已毕业多年。她后来写信说:“这是今生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老师给我的是一种信念。”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我希望自己能够到达这个地步。成长的过程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老师创造机会给学生更多这样的人生体验,是远比授业解惑更难也更重要的事情。”张思明说。
每年,张思明都会收到不少毕业或出国的学生们的来信,他们回忆道:“老师会生病,但老师从不误课”,“您的课堂永远是活泼的,您的话给了我很大教益,倒不是它的诗意,而是它的内涵……”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