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追寻她成长的足迹——学习《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0 12:36
标题: 追寻她成长的足迹——学习《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有感
追寻她成长的足迹——学习《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有感


   一、
倾听她的心声——感受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
吴正宪,女,54年8月出生。特级教师、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优秀跨世纪人才、首都基础教育名家。
我认识吴正宪是从阅读她的文章开始的,随后我又经常学习、品味她的数学课。特别是阅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这本书,我被吸引了,被感动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一套“教育家成长丛书”,这是其中一部。书中开篇一段话对我影响最深刻,每当我思考教学生涯、教师职业价值问题时,这段话就会在我耳边回响。吴老师说:“教师工作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我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收获。我收获了孩子们的那份真诚与渴望;收获了老师们的那份热情与期待;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同时我也在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获取了自身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和快乐,实现了个人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和谐统一。”
在漫漫教学生涯的长河中,吴老师曾彷徨过、犹豫过、迷茫过……但是她始终没有放弃过努力,没有放弃过追求。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不断挑战自我的教改先锋。她凭着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博采众长,创立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趟出一条当代教师成功之路。字里行间,书写着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显示着她那独特的智慧,这不仅是一本记录吴老师教育教学成长历程的记录,还是关于数学教学的精彩例题集锦,读起来是那样地亲切,想起来是那样地有趣,又感觉是那样地实用。
二、
管窥她的课堂——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三十多年来,吴正宪老师在小学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总结出的“吴正宪数学教学法”享誉国内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我多次看她的课堂教学录象,——《平均数》、《相遇问题》、《带小括号的运算》、《猴王分桃》等,她使干干巴巴的数学课变得丰富多彩,使孩子们着了迷。数学既没有唐诗的豪迈、宋词的温婉,也没有美术多彩的线条、音乐轻快的节奏。数学在许多人眼中是枯燥无味,是难懂的,可是,在她的眼中,在她的学生的眼中,数学却是美的,却是有意思的。但是数学的美是隐含的美,是不会自发地起作用的,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地挖掘它的美------而吴老师就是这数学美的一位挖掘者,是一位用自己的一生,用自己的学习、实践、思考去创造数学美的人。作为一名师训者,我在解读吴老师的过程中,同样也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之美,也感受到吴老师那淡雅与含蓄的智慧之美。
坚持不懈的学习,让吴老师有了丰厚的知识储备。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的学习,不断求索,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改进让吴老师的课变得异常美丽。
在吴老师的课上,故事、矛盾、疑惑、辨论。。。。。。她给学生设置了那么多美丽的"圈套",让人不得不往里钻:《认识分数》时,她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一半,在揭示二分之一后,有学生表示不喜欢二分之一,坚持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一半,她微笑着,并不马上反对,待到后来说到百分之一时,她才让那学生继续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学生不得不

还是分数简单些。在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时,她不慌不忙,开展一场小小的辩论赛,正反双方各抒已见,分出胜负时,她不忘与失败的一方紧紧握手,告诉他们:因为有了你们问题的出现,才给全班带来一次有意义的读者讨论。教《平均数》时,她与学生融为一体,参加他们的比赛,与学生一起探讨公平的比赛方案。。。。。。在杭州时,一位已改行做了服装生意的老师偶然听了吴老师的课,竟决心重返教育战线。这样的事情让人难以置信,但吴老师做到了。一节课的效应如此之大,吴老师的魅力可想而知。
现列举 “带小括号计算”一节课与大家分享。黑板上出现这样一道题:李师傅上午工作4小时,下午工作3小时,平均每小时做12个零件。李师傅一天一共做多少个零件?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一位学生这样列式:
12×3+4

=12
×7
=84(个)
老师说:“你违背了运算规则,应该先算乘法啊。”这孩子也不示弱,脱口而出:“如果先算乘法,就会犯‘人加狗’的错误, 12乘以3得到36个零件,在加4小时怎么行呢?”孩子们在下面议论纷纷,如果按照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就会与生活实际相矛盾,师生情感产生共鸣,吴老师耸耸肩,皱皱眉,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自言自语地说:“是啊,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同学们更着急了,恨不得一下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课堂霎时宁静片刻。吴老师轻轻地走到投影仪前面,启动开关,请出了特殊的小客人——红色的小括号。“有了它,就可以先加而后乘了。”孩子们情不自尽地为小括号喝彩。不知谁还喊了一句:“小括号真了不起!”同学们笑了,笑声中感受到了知识产生于实践之中的道理。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加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并掌握了小括号的应用。
正当同学们沉浸在学习新知的喜悦之中,这时个性极强的王维忻向吴老师发起了挑战:“我认为小括号没有什么了不起,没有它的存在,照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他边说边走在黑板上写算式:
12×4+12×3
=48+36
=84(个)
老师肯定了他的做法后指出:“小括号的出现给我们解决问题带来了方便,这个规定不是脱离实际的,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才自然形成的一种规则。我希望你能接受这个可爱的小括号。”当时听课的老师笑了,同学们笑了。王维忻仍然不服气,一边坐下一边说;“反正我不喜欢小括号。”吴老师意识到了,在备课中是从认知系统去思考学生怎样接受这个知识,而没有从情感角度考虑学生乐不乐意接受这个规定。吴老师打破了教学预设,立即面对这偶发事件。她看到了讲台上摆放了许多同学为灾区捐献的图书,急中生智提出了一个新问题:“王红同学积极支援灾区。他有95本图书,自己留了32本后,把剩下的书送给了5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得到几本?请同学们试着列综合算式解答。”
大家低下头认真地算,吴老师特意请王维忻到前面板演并讲解。
(92-32)÷5
=60÷5
=12(本)
他边写边不好意思地说:“我在算式中画了一个小括号,表示先求92与32的差,最后再除以5。”吴老师不温不火地将了他一军:“小括号有什么了不起,不写它不是一样可以解决问题吗?”王急了:“小括号非写不可,不然就得先算32÷5这步了,不符合题目要求。”
当时上海《小学数学》编辑部记者宋淑持老师评述了这节课。她写到:“吴老师的课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论、有沉思、有联想……有矛盾的困扰;有无言的沉默;有巧妙的比喻;有‘人加狗’的幽默、有茅塞顿开的微笑。教学过程中这种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为师生双边活动披上了浓重的情感色彩……这种愉悦和谐的课堂使干巴巴的数学课变得妙趣横生,丰富多彩,平淡的’白开水’变成了芳冽醇香的’茅台酒’。”
书中还有许多新颖别致、生动形象的丰富的案例。以后我们继续交流。
三、
探寻她的成功——成功源于健全的人格
为什么吴老师得到这么多孩子和家长的喜欢?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专家与老师们的认可?当你走近她的时候就会找到答案:
(1)海纳百川,不拒细流
书中吴老师用简明的语言,具体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将她一路走来的思索和心声展示在大家面前。使人折服,催人奋进,融入其中,也给自己带来了深深的思索。她总是在繁忙工作之余还坚持着不断地学习。吴老师这样想的:“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对别人的方法和经验,有所取舍,有所发挥,有所创新。就像蜜蜂采百花酿蜜一样,要善于汲取百家之长。”她不仅大量阅读教育杂志,还阅读有关教育的其它书籍:如《实践论》《智能与测量》《学习与教育心理学》、林崇德的《智力发展与数学学习》,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中国通史》等。不仅从书本中学习,吴老师还提出拜名师、向身边的教师学习,特别是年轻教师学习,甚至还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这样,才能不拒细流,海纳百川。
(2)走上科研路
普通教师不普通。如果仅限于工作与学习的话,想必她还不足以成为一位国家级名师,更重要的一点是,吴老师在学习与实践的同时,还不断地思考着、创新着。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界片面追求升学现象十分严重,大搞题海战术的环境中,吴老师思索的却是:难道这样就能培养出合格人才?难道除此之外就找不出其他途径吗?并下决心要用自己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新路。吴老师不仅在思考,并直接把自己的思考付诸于了行动。
从改革教材入手,吴老师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整合教材,将现行数学教材第九、十、十一、十二册这四本书进行重新调整和组合,组合成“六条龙”的知识体系——(1)面积教学一条龙;(2)体积教学一条龙;(3)分数四则计算一条龙;(4)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条龙;(5)数的整除一条龙;(6)正、反比例一条龙。
1983年,她在特级教师刘梦湘指导下开始了“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的教学实验。她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方法、百折不挠的工作毅力,大胆改革实践。她从教材到教法,从学法到考法,进行了整体性教改实验。
正是教育改革创新所遇到的难题,使吴老师走上了教育科研之路。对于教育科研感觉她是这样形容的:“不知是出于一种需要,还是尝到了学习理论的甜头,我开始由不自觉到自觉地拿起了教育科学理论的书籍。我仿佛在茫茫的雾海中,发现了一支闪亮的航标。”
教学研究是科学的研究,需要教育科学理论做指导,吴老师为此写下了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她的专著有《吴正宪数学教例与教法》、《吴正宪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吴正宪与小学数学》等。她从一个“经验型”的教师转向了“科研型”。
(3)“一切为了孩子!”
这是吴老师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她教学工作的真正动力。吴老师以优秀教师人格的魅力、精湛的教学艺术以及独具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紧紧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正如她所言:“做一个充满爱心,富有人情味的教师,做一个永葆童心,成为孩子们真诚的朋友”。她总结了十几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课堂上呈现出一派乐学、爱学、善学、会学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她不是只管“传道、授业、解惑”的平面教师,而是一位充满情和爱,不仅给给予学生智慧,还能给于他们力量的“立体教师”。正如爱因斯坦所提出的:“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功倚赖于人格上的伟大。”
四、
学习她的精神——执着探索,博采众长
通过学习我受到三点重要启示:
一是教师要想不断进步与提高,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是掌握学科专业规律及研究成果的途径。不断学习,可以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更可以轻松地面对一切,自如地处理一些事情。以这个来不断充实自己,要求自己,使之成为一个准则。
二是在众多的信息面前,该如何对待,使之为自己所用。不仅要学百家之长,博众家之采,更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创出自己的特色和教学风格。三是冷静地思考,点点滴滴就会积少成多。
最后以吴老师书中的一段话做为结束,与大家共勉:
当我们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项事业,就会为之奋斗,无怨无悔;

当我们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门科学,就会不断的探索,乐此不疲;

当我们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种艺术,就会追求更加美好的境界,创造出神奇的效果。
我们要时常以名师的精神激励自己,脚踏实地地用行动去阐释教师成长公式:学习+实践+反思=成长

新郑教师进修学校
黄大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0 12:37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摘录
1我再也不是那个只管“传道、授业、解惑”的“平面教师”,而是一个充满情和爱,不仅给他们智慧还能给予他们力量的“立体教师。”
2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对别人的方法和经验,有所取舍,有所发挥,有所创新。就像蜜蜂采百花酿蜜一们,要善于汲取百家之长。
3当你受到挫折时,他会告诫你不要灰心,重整旗鼓,以利再战;当你有了成绩时,他会说山外有山,还要向新的高度攀登;当你在教学改革中徘徊犹豫时,他向你推荐报道改革者的文章,告诉你能饱尝成功的喜悦,也能承受失败的打击,才是改革者应有的素质。
4要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头,要乐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
5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善于学习、重视积累、贵在坚持,在教育教学之改革之路上绝无捷径可走。
6用心去感悟孩子们的敏感一丝变化,用情去激励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 。
7教师要用真心去抚爱孩子,用智慧去启迪孩子,用人格去感化孩子,能权威去约束孩子,使每一个孩子不仅有知识,更有思想;不仅有文化,更有品位;不仅有个性,更要有魅力。

8阅读书籍举例:《实践论》《智能与测量》《学习与教育心理学》;林崇德的《智力发展与数学学习》,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
9一位教师如果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愿望,有读书的习惯,喜欢思考,那么,他到处可以看到有用的信息,到处都能发现研究不完的课题,随时都有些事情激活他的思想,使他浮想联翩。到这时候,教育科研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会从中感受到科学生活的质量和乐趣。
10心求通而自奋也!
11在教学法工作中从都会产生点点滴滴的体会,或深刻,或肤浅。如果放松,则稍纵即逝;如果稍稍留心,把它记下来,哪怕是肤浅的感悟或缺乏理性的直觉思维,都会带来日后冷静的思考。点点滴滴,积少成多,厚积薄发,拿起手听笔,善于思考,勤于笔耕,做教学的有心人。
12要坚持不懈地自学学习,把生活中的一切空间都作为学习的课堂。否则就无法应付每天纷纷涌来的信息,无法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和技术革命,无法适应教育工作,更不能轻松地生活水平。在众多学术成果面前,在繁杂的教育信息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汲取过滤。
13用教师人格魅力及知识本身的魅力引发学生装对数学学科的喜爱。
14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写道:如果我跟孩子们没有共同的兴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那通向孩子们心灵的通道将会被永远堵死。做孩子的朋友,永葆童心,世界在我们面前将永远是灿烂的阳光。
15教师的拿手好戏是上课,课上得漂亮,上得精彩,自然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崇拜、折服,自然也会激发起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16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最大吸引力是他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17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有趣,就要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东西,激发他们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能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接近和走进数学。
18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把在广阔的数学世界中捕捉到的有趣史料和故事引入课堂,让孩子们在愉悦的心境中去欣赏古代名题及近代精品之作。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