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湖北管季超欢迎浙江申屠待旦大虾米来访!!!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0 14:25
标题: 湖北管季超欢迎浙江申屠待旦大虾米来访!!!
申屠待旦
1987年毕业于浙师大政治系,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学高级教师。近年来从事教育教学研究,获奖与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教育类专著三本。其中《中学生学习方法》获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优秀成果三等奖,被评为全国学习方法研究先进个人。《教育的新节奏》在中央教科所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部举办的首届全国优质教育成果评选活动中获论著类一等奖。并任《走进新教育》丛书主编,参与《中学教育科研管理与实践》编写。《中学政治优化教学论》一书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现代教育报》、《教育文摘周报》都有专访,教育专著被新浪网、搜狐网站连载,并创办全国知名的人文类网站——书吧网,主持K12学习方法专栏,被网友誉为“申屠大侠”,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近年来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参加省级课题与市级课题各两个。目前承担“中学教师成为研究者”省级课题任务。


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说:“他的思考是真实的、认真的,他对教育的追求是执着的、坚定的。如果我们中国的年轻教师都能够像他那样严肃地对待生活、对待教育,不是怨天尤人、不思进取,而是热爱生活、享受教育,坚持思考、坚持写作,他们会生活得更加精彩,中国的教育也会因此而更加富有活力。”

著名教学专家、中学政治教材主编,华师大教授吴铎说:“他是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建设的生力军。他对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复习策略等八个方面,作了相当深入的理论阐述,有独到的、具有创新性的见解。”

教师冷文凤说:“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晦涩的术语,有的只是对教育的赤诚之心,有的只是对教育的热爱之情;这里看不见高高在上的指指点点,看不见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多的是诚挚平等的凝视交流,多的是朋友般轻吟的款款心语。看,申屠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他心中的《教育的新节奏》——这是一首恬淡的抒情曲,在柔和的节奏中流露出对教育的忧思;  这是一首悠扬的奏鸣曲,在舒缓的节奏中诉说着对教育的深情;这是一首激扬的奋进曲,在热烈的节奏中饱含着对教育的热爱。”

教师李广生说:“他是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他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教育方案的被动执行者和一种教育思想的盲目追随者,他在思考、他在探索,他像一个目光执著脚步坚定的行者,在脚踏实地迈出每一步的同时,把目光投向更遥远更广阔的前方。”
主讲主题:
1、优化学习方法
2、优化教学方法
3、教师成长与教育科研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0 14:30
“教育叙事”:赋予教育变革以真实的意义
吴礼明 徐灿辉

“教育叙事”一般是指教育的经验和事实的描述,是关注于个体和群体内在世界和经验意义的“叙述”,它直接关注那些往往有意无意地被忽略或过滤掉了现实和实践细节的变化。
学者丁钢说,教育叙事研究必须认真地对待和研究教师和学生自身教与学的经验,需要把教育变革建立在日常教与学的经验上,并需要关注日常教育经验的文化处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中国教育报》2004/2/19)作为教育者必须关注教育生活,关注教育事件,并从中获得教育的翔实资料和把握教育的细微动向。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育事件来谈谈如何发挥“教育叙事”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有一个性情很古怪的孩子一直是我们关注的对象。这个孩子性情比较孤僻,但很喜欢班主任老师,过一段时间就想跟班主任“谈谈”,如果你不理睬,那他就要变着法子让你去“找”他。因为老师事情很多,有一段时间“疏远”了他,没想到这个孩子跟同位同学闹麻烦,结果是同位“投诉”到老师这里来。接到“投诉”后,老师找到他,他直言不讳地说:“我就是要引起你的注意!”
孩子的做法确实有不当之处,但可以原谅。他用种种做法在告诉老师,他信赖老师,他需要在老师这里获得沟通和被理解,他渴望爱与关怀。当今的孩子,其实都有一种远甚于我们当年的要求被别人关注的心理渴求。这正说明,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心理问题:学生成长的灵魂上常常因深切的困惑而感到苦闷、焦虑与痛楚。他似乎很希望借由与老师的交流来解除内心的某种焦虑。所以与老师交流一次,他的内心的困惑似乎就减轻一次。
一开始我们以为事情很简单。其实,不要认为这种交流就可以解决实质性的问题,所以那些以为只要通过一次次谈话就能使一个学生的思想有很大的转变的想法可能是不切实际的。
当然,也有不少老师很不耐烦。除了一些老师的个性等因素外,因为手头也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不可能整天与学生一一进行交流的。于是,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很多学生动辄“找谈”而被老师训斥,结果,学生退缩了。他们不再敢与老师说话甚至是做朋友了。而是将心里的问题隐藏起来了。得不到宣泄或排解,隐患的爆发性是很大的。而这个孩子似乎比较特别,他如此地爱好交谈,而且渴求的程度越来越厉害,甚至达到苛求的程度,这说明问题可能是很严重的。所以绝对不能采取简单的处理一下就完事的方式。
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有一个不寻常的背景。几次谈话下来,我们开始注意了解他的家庭状况,借以了解他内心的一些想法。他在家老小,属于超生,他的父亲还为此受到单位的严重处分,家庭经济倍感紧张,因而他不少受到家长尤其是母亲的唠叨与数落。从小他的内心就很郁闷。在很长的时间里,他都是“黑户”,时常有“多余人”的想法。在小学和初中一二年级读书时,又因为户口关系而多交了不少“借读费”,更使他有一种受人“歧视”的耻辱感。
我们通过其他的调查还了解到这样的情况:这个孩子生气时很吓人。有一次,把他叫到办公室,他对老师横眉冷眼,老师很生气,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没想到却激恼了他,直用双手往烤火炉里插。还有一次,据他的家人讲,与父母发生冲突,其父母一怒之下打了他,这个孩子竟然气恼得直摔椅子。但有一点,就是这个孩子还是比较理智的,对我们说,“父母和老师打我,我绝不还手!”
但是,问题是,如果不是师长,而是由其他人与他发生冲突,情形可能是不可收拾的。所以,我们的引导,我们的教育叙事也就从这里渐渐地展开。我们希望以此深入地接近在教育时空里发生的各种“真相”,特别是会聚在一起的等待我们去考察的各式各样的及其复杂的背后事件。
在这方面老师还是很有耐心的,并不断地与他接触。但是,接下来的情形变得极其复杂。一旦他知道老师的某些意图的时候,发生在双方之间的真正的沟通和交流就变得极其困难。
我们做了深刻的思考后认为,与这个孩子的谈话还有一个无形的障碍存在着。这个障碍是与老师的一系列背景因素是密切相关的。又经过很多次接触,才了解到一点事实,即孩子与老师大多有隔膜。他们一方面渴望与老师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又不希望老师主动来教育(干涉)他们。为了进一步了解事实,我们在班上搞了一次民意调查,占多数的学生的意向是教师的丰富的阅历以及占有的话语优势对他们来说是个压迫,而这一点常常被学校的正面的教育所淹没。因此,我们的教育姿势必须改变,必须从他们的切身出发,站在他们这个年龄来考虑问题。
我们还发现,师生间的隔膜甚至还很深。对于那些才走过人生前十几年,思想上处于未成熟向成熟的过渡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与老师不是同行人,是两条平行线。所以我们的工作必须在此间建立起一个走进他们的可接受的方式。调查还显示,他们渴望成熟,但他们对于成熟又有一种本能的害怕与排斥。这源于一种对于成人的不信任感。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也常常发现有一种对老练与圆滑及所谓成就的惧怕与规避。
如何消除隐藏在他身上的让他担忧的影子,就成了我们必须做好的下一步工作。
学生需要老师的真诚感,我们在具体的谈话中还了解到这个孩子以前也有老师找过他谈话,他说的很多很隐秘的事情却成了老师对付他的把柄,这激起了他的恼火。所以他说,“我有时与老师简直无法沟通。他们常常拿我当猴耍。”同时,有些老师过分地做作,在学生面前把自己装扮成“圣人”和“完人”,所以也增加了学生的反感。孩子与老师打开心扉诉出心事时,担心老师对自己有看法;与老师一段距离,让彼此只看到亮点,却将问题深深地掩藏了起来。但是那种“当我们不开心,有老师陪我们谈心,可以做我们的大朋友。让我们感到老师就是我们的大朋友”的渴望却越来越强烈了。
这几次,我们走进他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在哪里让他感到不快。同时,我们还保证,老师绝对是真诚的,平等的,在老师这里完全没有虚假,狡猾,或居高临下。为便于这次对话的具体展开,我们还与他谈起了我们过去所经历过事情以及我们的老师对我们的帮助的情形,借此消除他内心中因为其他老师给他造成的副面影响。其实,要扶助一个个柔弱的灵魂,在学生时时期待的视野中,教育及教育者给予他们多少的爱、信心与动力,既有限又艰难。
通过谈话和不断地工作,在这个孩子身上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要达到问题的解决还远非易事。真正棘手的时候还在后面。正如我们所预料的那样,在这个孩子身上存在着我们未曾发现的比较更严重的问题。他与学校的一位老师的孩子有了青春的萌动,即所谓的“早恋”。甚至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他们已经陷入得很深了。女孩子因为受到家庭的教育,后来变得理智而开始疏远他,同时也因为是中考在即。
所以,正在我们将事情往好的方面着想的时候,严重事件爆发了。一个早读的时候,这个孩子要去自杀,原因是他的“对象”不想理会他了。谁劝说都没有结果。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即将耽误两个孩子的前途,甚至是生命。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我们找到了女孩子的母亲——那位老师寻求帮助。幸好,这位老师非常善解人意。觉得问题很严重,一切其他方面的事情都应该先放在一边。她甚至主动地去接近这个孩子,善待如子,并做了大量的感化工作。在这位老师那里,他感受到了很多在他自己一字不识的母亲那里根本感受不到的很多东西,所以危险总算过去了。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感化,终于有了很大的成效。中考的时候,这个孩子和女孩子都考取了高中。他决意要上本校的高中,说明他对这里的老师很有情感。现在这个孩子的学习比较好,情绪也很稳定。并决定自己未来要报考体育院校,所以体育训练显得格外用功。
在这里我们看到,一种教育的外在性的行为已经变为这个孩子的内在的主动性行为。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在于教育主体将外在的强制性要求自觉地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需求,并变成个体日常生活需要的一部分。“对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正确的、理想的人生观,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心态,懂得怎么样调节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样一种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最重要的落脚点就是要学会学习。”(《生活质量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基本出发点——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丁钢教授访谈录》《探索与争鸣》2003.8)所以,正如以往在校园所见到的那些被不断重复的现象,教师的全部重心都放在了片面地强调升学、提高学习成绩等等上面,不但学生生活包括学习的质量没有得到提高,并且还对学生造成各种各样的伤害。
这件发生在这个孩子身上的教育事件的解决也为我们解决类似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支持。这也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校园生活质量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基本出发点。“当一个孩子进了学校以后……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人际沟通的问题。同学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的处理,都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关系的处理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教师的教学来说,都具有内在的、很深刻的但也是非常重要和直接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这种正面的、相对理想的状态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同上)
教育叙事增加了我们对教育问题的关注深度,“引入教育叙事还承载着实践方面的价值期待”,我们觉得很多方面还需要总结和反思的,并希望对我们周围的教育教学环境有更积极的作用。其实,涉及到学校生活类似的校园事件还很多。这些问题有比教学本身更需要教师解决的问题,成了真正的教育问题。我们过去对这一切是无动于衷的,因而错失了很多可以帮助孩子们的机会。由此而进,我们理出了很多需要逐一解决的实际问题,特别是生员压力很大的背景下,如何解决留在下一级学校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如何让这些孩子能够愉快地度过他们的学习生活,如何改善教育环境,就成了学校必须面对的最切实的问题。
这就要求学校要转变教育方式,并需要教师倾注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这些具体的隐藏在日常教育生活经验之中的比教学工作更复杂更繁重的事件当中来。(吴礼明,[244000]安徽铜陵市第三中学;徐灿辉[235139]安徽淮北临涣矿中学 )

(《新风教育》2005.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0 14:31
为《新风教育》,写在新年的边上
吴礼明

余在新年,愿景有四。曰:为杂志搭建更好之平台;为杂志奉献更好之作品;为杂志推荐更好之作品;为杂志发掘更好之新人。余之感奋,尤在杂志维艰,而友朋不惟无稍离于须臾,抑亦守护而奉献至诚,其质良为可嘉。王兄开东居功之伟,范兄战通次之,为杂志最突出之功臣。人生感怀、青锋讲台、深度语文和魂依万卷等栏目皆可圈可点。所谓书写春秋,不乏真知灼见,既关怀现实,又真现理想,于是教育之精神,人生之追求,尺幅千里,江涛滚滚,是为大观。迎难而上,非一时之热忱;移山之下,实万汇之精诚。感江先生于艰难运作,千鼎独肩;而谷女士以区区柔弱,相与周旋。一忽之间,千堤可溃;众薪之上,圣火以传。于是杂志经年,至此为健,实大家之力也。赞曰:独开新风面,山高路且长。直言须努力,朗道何茫茫?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0 14:34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吴礼明


(一)一个语文教师的专业结构

我以为一个语文教师的专业结构里不能少了三样元素,一个是他的专业学养,一个是他的批评意识,一个就是他所建立的自己的课堂。
关于他的专业的学养这一块,既需要他读很多有关专业方面的书籍,同时还需要一种通脱的视野,在文史哲甚至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但是,仅有读书是不行的,知道得再多,可能也只是零散的知识,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他的内在的学理结构。这就需要他有一种容涵的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结构,也就是体现在阅读和写作的诸多的方面。在阅读这一块,首先要建立起有独立视野的文本观,也就是说他能够进行独立的文本阅读,对文本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分析,对文本的不足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至于写作意识,可能在目前对语文教师来说,挑战的意味更浓,也不是短时间所能够达到的。这里就不多说。
说到批评意识,我们就可能要将教师提升到知识分子的高度来认识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可贵的品质,我想就在于他有自己的见解,不苟同别人所认可的道理,他对于一切的已知,都要作比较认真地思考,然后才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他视野宽阔,关注和思索社会和教育世界里的人的和非人的、合理的和不合理的种种现象。他必须提供一个给学生的方向性的指示,他必须引导着学生朝着真善美的终极目标行进着,辨别社会和人生的是非和善恶,和建立起学生的对于未来的理想和信念。
同时,他必须建立起自己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合乎他的个性和生命的生长。也就是说,课堂并不是外在于他自己的一个任务或是一种异己的力量。他可以学习教育的理论,借鉴别人的成功的经验,但最后的一切的努力都要化为他自己可看得见的一整套规范和可操作技术。他既是课堂必要的生长点,又是完全他自己人生的当然性路径。而前两者所有的努力,最后都必须化为课堂上可看得见的力量。

(二)不能缺少文本解读的素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语文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这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就更高。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
善于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维、重视学生参与、教育观念与时俱进,等等,一个语文教师这方面的素质可能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比较理想的样式。当然,我们希望一个语文教师所具备的素质还能够包括其他更广泛的方面。不过,我们也希望教师具有传统所认可的一些素质,比如以前被视为优秀语文教师必备条件的“板书优美”“备课认真、教案清晰”“讲解有重深感”等等。这确实是很诱人的。当然,旧的一套专业素养的标准已经不再适合新时代的要求,这是肯定的。但是,这些诱人的方面能否决定一个教师就能很好地胜任本职的工作呢?我想,很多教师包括我自己,其实都要认真地思考一番的。如果教师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再不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终将面临严峻的形势。
但我以为衡量的标准并不在是否标合乎时髦的词语所编织出的要求,也不是所有的一套都要打碎重来。衡量一位语文教师的一项绕不过去的指标仍然是他的专业基础,尤其是他对文本的解读;否则谈任何的“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教法多样”等都是华而不实的。
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得不到应有的解决,那么我们空谈所谓的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滞后”“科研能力差”,也就没有了切实的内容了。当然,如果教师,尤其是广大的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意识到“教育观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是排斥新的教育理念视其为洪水猛兽而闭关自守的话,而是采取积极的态度,以开阔的眼界放眼教育,认真地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那么问题也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知识结构——文本——的陈旧仍然是关键的,甚至可能是致命的。因为这不仅仅是靠意识所能意识到的问题,它需要教师采取切实的行动,需要潜地心问道的。
至于我们现在常常所看到的现象,诸如“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式,以及狭隘的拿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引导”学生死读书本,等等,其根子还在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比较薄弱上,尤其是文本的解读的薄弱上。比如徐志向摩的《再别康桥》诗,相信每一个人都喜欢,但要对这首诗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可能难度就比较大。甚至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师只能理解其很浅浅的浮层。如果要深挖,可能仍然要直面我们所面对的一些看似容易实则费解的字词了。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这短短的诗行里,其实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我们细细地解读的,作一个细细的梳理才能明白的。
“金柳”的意象可能传达出不仅仅是那“艳影”的迷人,在深层上,我以为要表达的是新婚之别的苦痛。诗人要以新婚之别的苦痛来表达他对康河的深情的。而如果有人仅仅以比喻来笼统地称说,岂不是隔了一层?为什么是“夕阳”中的“金柳”形象呢?我想,只要稍稍解会一下这个情结,就知道这是中国人心中的传统情结。为什么用“招摇”而不用“摇摆”“动摇”“晃摇”“招手”?这固然是因为后面几个词语的诗性差些,但更主要的,我以为是,“招摇”里含着那么点放荡不羁的东西,那么点要吸引你的眼球的东西,那么点多情的东西。这多像一个多情而鲜活的女子啊!于是诗歌在看得见的印象里复活了。“揉碎”是什么意思?我觉得要通过这个动作来体会一下诗人当下的那种感受才可以懂得的。事实上,“揉碎”体现了一种复杂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理。我有一首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可以表现这种体验:“余霞里是清脆的捣衣声/水那边是她的倒影/恼人的秋波又频频泛起/沦漪里到处漂泊着她破碎的身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说:“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生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而摆在前提的是“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生学习的自觉性”,很可能被很多教师轻轻地忽视了。带着这样的误解与忽视的心态,必然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根本要求产生糊涂认识,因而在行动上的一系列的做法都是有问题的。
比如,有人说,首先语文教师要不断充电。充什么电呢?“基本原则是坚持‘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充电内容之首要一点是要更新观念,要学习掌握语文教学领域最新出现的学术动态,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动向,以便及时调整提高自己的教学观念。”这些固然重要,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修养做保证,可能还是雾里看花隔了一层。“第二,要善于向同行业的专家甚至是同事学习,学习他人的优秀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其基本途径就是多观摩优秀教师的模范课,多阅读各种语文学科领域的优秀书籍。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语文教师更应该掌握多方面知识,不仅业务知识必须全面,对于其他学科如历史、哲学甚至于某些理工学科的基本理念和思想,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否则你就无法与学生进行某些学科交叉性质的沟通。”此点糊涂多多,失去语文专业这个基点,或者有意回避语文专业本身,又能够引导学生学习什么呢?必然如有些有识之士所说的,搞不清楚课文的内涵,又如何教会学生理解深刻呢?又有人说,“教师必须提高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乃至音乐、体育、美术素质,只有全面发展的教师才更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其实,当前的语文课堂有一种“泛语文化”的倾向,我们急于并过于强调学科的整合与贯通,许多时候语文承担了更多的非语文任务,语文老师无意中扮演了蹩脚的历史、地理、政治、科技老师的角色,甚至是美术、音乐老师。那么,缺少了专业素养的讲求这块基石,又如何让教师努力向学者型教师标准迈进?说到“学者型教师”,有人这样下定义,所谓学者型教师,是以自己独特的实践操作体系、教学思想或教育理论,以及完整的教育体系、教学风格和流派。这是将教育学的观念移来,至于说这样的“学者型教师是21世纪教师的新形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只能是一相情愿的看法了。
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理念。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如果一个语文教师的素养,尤其是其专业性的对文本的解读跟不上,又如何指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我想,不能直面于语文的专业素养,而大提有关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内容,可能有其深刻的原因。最为根本的是,我想还是教师的文本意识不到位,致使一系列奇怪的教学病症出现了。其中重要的是,将语文教学变成了数学等学科,打着科学的幌子在行冒险之事。并急于求成,与浮躁冒的时代的流行病搀杂在一起,“在升学与未来职业、经济地位直接挂钩,分数与升学率成为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重要的有时甚至是惟一的评价依据”的背景里,语文教学便堕落成为应付考试的一种工具。有人是这样描述我们语文课堂上的这种时代病的:“课堂上尽是归纳、概括,让学生记录主题思想、写作方法、结构特点。语文课成了一种‘快餐’式教学。学生若是无法消化吸收,就搞题海战术,假期补课。这种教学可能很快而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分数,但始终是教师只是利用先定的那点权力逼学生呆板听讲,死记硬背。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也可谓教得严,教得勤;然而这种又笨又苦的教学,不仅磨损、消耗了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磨损、消耗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原有的语文素质。” “而那些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多媒体进了课堂,但大屏幕上展示的不是课文,就是简答题、填空题、选择题,繁荣是虚假的繁荣。”不少的所谓考分优异的学生在升入高一级学校以后,暴露出一系列的语文素养方面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是文字,是文学,是艺术,是文化。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播美和文化。新课标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味着语文教学要回归本真,关于人的,要把语文内化到人的身心与品质之中去,成为一种素质修养,影响整个人生。
有人说,要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尽管道理讲了很多,也很动听,比如“因为,有兴趣才有求知欲望,才有才气和灵性。要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一种愉悦感,教师自然不好再任意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喋喋不休地唠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有人在课堂上尽显那些花拳绣腿,说相声、搞滑稽表演来取悦学生,并认为这是显示一个教师的能事,其实这是对语文教学的极大的误解。在课堂上到底是要靠教师对语文的真正学识和情趣。语文教师不仅要学得多,见得广,还要有自己的见解,并能够触类旁通,深入浅出,有化繁琐为简约的功夫。那些我们常常所见到的授课成为教材参考书的宣读者,是活活地将语文教学教进了死胡同。我想,语文教师要兼有学者与诗人的气质,要有深厚的文学和文本上的学术根柢,引导、熏陶和感染学生,可能才是最为重要的。
未来的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促使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我想,我们不能仅仅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趋时于孩子们的猎奇的心理,好的教师都是学生人生方面的导师。那种认为“为了顺应这种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师一方面应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新科技、新领域的基本知识,以此来满足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感的学生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则可能就是完全错误的。语文并不等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虽然语文学科也有其追求科学的要求,但决定语文性质的还是语文的本性。这个本性就是有关文字的,文学的,文化的。很可能,在年级越高的时候,随着学生的人文兴趣和人文意识的加深,宣扬一种广博的文化意识,可能最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时候,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中,多种文化的交织与碰撞中,语文教师要利用自身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以一种透辟眼光,巡视文本,并对各种文化进行选择、整合,从而有效地引导、教育和积极地建构学生。
总之,我想最最关键的还是语文学科的本性要求。即是它的学科专业方面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对本学科相当地理解,具备精深的语文专业知识和语文能力。至于说舍此而言他,说“语文教学地位举足轻重,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激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方能在当前和今后的素质教育大潮中顺利地开展素质教育”,只能是一句真实情境下的真实的谎言了。

(三)没有真正的阅读是可怕的

我们有没有真正的阅读?曰:没有。这首先是来自于我们的学校的教育里没有阅读。没有受到真正的阅读训练或许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整个民族对语文的漠视可能是最为根本的原因所在。我们在很多地方还能够见到那种对阅读的极大的误解,我在《阅读:呼唤“本体”意识!》(上、下篇)对阅读的无人状况已经有过说明,这里还想再说一点。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过多地错误地阅读。有人说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阅读近视。这种伤害是无形的。一直以来,阅读应当被看作是人类的一个文明的行为。但很多的阅读方式其实是很成问题的。照理讲,一个人从小到大都在阅读中度过,他对于阅读应该是有着比较丰富的知识和体会的。但是在谬误重重的阅读里,我们很多人并没有走出蛮荒,也并不当然地使自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尤其是在市场化和世俗化的浪潮里,人们更多地重视身边的“一地鸡毛”,一瞬间的感觉,标签式的阅读,时尚的“读图时代”,而很少去审读哲人和大师的著作里的宏深的思想——悠远与孤独,拒斥现实生活中的平庸和低俗的超然和淡然,全身心地体验生命的深邃和自助内我心灵的升华,担忧现实和承担宇宙责任的情怀,以及对玄远、对“静”的默察与追求。在我们的语文课上,我们讨论文学的意义,谈论生命的价值,展示自己对世界的见解,透析灵魂的深度,似乎显得豪华和奢侈。这种缺乏思想与深度的畸形阅读,只能导致畸形的“形而下”。
而我们的课堂上正经受着语文教师的另一种心灵的屠宰。因为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的阅读,也没有获得关于阅读的真正的体验,很多关于阅读的阅读还只是一种外在的强使与要求。因此,我们看到尽管现在已经是书籍泛滥的时代,但真正走进阅读的人仍然是微乎其微。
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深切地关注这个问题,并寻求积极的解决的方法。

(四)文本解读是必备的素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会解读是必备的素养,是一种专业知识、言语技能、伦理情操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我们除了学会解读自己,对自身的知识、能力,自己的情感、心智等的解读外,还要学会解读学生。教师要经常思考:我为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否真正是学生所需要的?自己的信息储备量和知识结构是否足够能与之对话?在服务学生的同时,学生给予我们的冲击是什么?我能从学生那里学到什么?自己是否也有所提高与发展?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教师要学会解读文本。甚至对一个教师的专业素质来说,这可能是最为关键的。在解读文本这一环节时,我们最能够见出一个教师的思想修养,学理结构和他的文化视野,他的对于教育的理解和作为人的真正的道德良知等等内容都在里面。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似乎不难地经常发现不少语文教师自己对文本理解有误,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程度与文本含义相差甚远。那么,这样传授给学生的东西,必然造成学生认知上的极大的差错。甚至在理解文本时,有的老师竟然读不懂文本,脱离了文本,几乎是在胡天漫扯而不着边际,对文本里所说的几乎一窍不通。那么,即使有再好的演技,在课堂上也难以施展语文学科所要求的能力。
通常,我们很多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依据的是教参所提供的内容。课前只要认真地备课,课上只要照本宣科,似乎一堂课下来,完全能够应付交给学生的知识了。长期以来,这种依赖教参的行为还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致使很多地方仍存在着这种虚假的叙事。其实在教学辅导资料满天飞的今天,我们那些老师的所谓的认真与扎实的谎言正被一个一个地击破了。这样的虚假难道还要继续地上演下去吗?离开了教参,我们的很多的教师变得寸步难行了。这种情形是可悲的。也是荒谬的。
当然,这里我决非排斥教参。我指的是很多人还缺少对教参的真正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现在的教参已经与原来的教参有了很大的不同,没有了较为详细的课堂操作和详细的讲解,而只是对课堂的思路的一个大致的描述,甚至只提及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附着一些有关的资料以备所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缺少基本的文本解读的能力,很多教师便感到无所适从了。比如,《杜鹃枝上杜鹃啼》一课,不少意见都认为这是一篇小品文,起码是一篇知识性的说明文,似乎在讲着有关杜鹃方面的知识,这显然是经不起一定的推敲的。在下面的提问中,我们将会看到另一种更为合理的情况。

(1)本文的话题是什么?(2)围绕此话题又延伸到哪些方面?(3)作者为什么要谈到西洋人对待杜鹃的看法?(4)作者说:“我以为杜鹃声并不悲哀,为什么听了要心酸,要断肠,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吧。”到底说话的重点在“我以为杜鹃声并不悲哀”还是在“为什么听了要心酸,要断肠,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吧”上呢?

如果要讲字词,又似乎没有什么艰深晦涩之处;要教修辞,又非喋喋不休所能一二言之;但运用通常的教学手法,好像又一时难以下手。这里的问题是在思想主题上与我们通常所见到的单一主题或复调主题大相径庭——隐晦而难以把握。如果能渐次地解答上面的问题,则该文的主题就不难揭破。应当说本文是以耐读性吸引着读者。读了一遍后,会有一种浓浓的愁意;再读也会多少地有更多的感悟。我们不妨循名责实,沿波讨源,由笔名、赠诗、药石介绍、引用传说、引用诗词,无不起笔与杜鹃,落笔于悲啼,让人在哀感玩艳之中深味其哀情与浓愁,甚至是苦难的情感。尤其,作者在追叙母题情节——杜宇悲啼——中实际上是在释放着一个隐含着的夺权与流放的痛苦故事。当作者再由历史回到现实中来,读者阅读的思路就会渐渐清醒,并在比照之中对杜鹃悲啼的传统主题有了更深刻的反思与再认识。的确,悲啼乃是我们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着饱经沧桑的体现,也是自我心灵抚慰的治疗剂。这又深刻地反映子作者年老时阅尽人间沧桑的睿慧的洞见。
如果我们的课堂需要一种创见,一种发现,那么,那种没有文本意识的教师似乎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了。甚至,当课堂出现他们意想不到的情形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课堂里的来自教师的混乱局面就出现了。因为本文是多意的,特别是对语文这样的学科,其弹性很大,我们不可能就某一点讲得过死,这就需要教师对于课堂的现场有一个全程式的把握,有一个随机性的变动,但是,很遗憾的是,很多教师,甚至是那些公开课上了很多,课堂技巧很娴熟的教师,也是一时难以掌控的。这就充分地暴露因文本解读的薄弱而导致的课堂病症。在今年(2004年)的“苏浙沪皖”四省圆桌会议上,有一位老师上了刘亮程的《对一朵花微笑》,应当说课件做得很不错,老师的预设也很好,课堂上学生的气氛也真正地调动了起来,但课堂到了70%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有一位学生直指作者的视角的偏失时,教师似乎进入了一个真空地带,慌乱得不知所措,最后只得以草草收场结束了事。
有人说,“如今的课堂已不仅仅是阅读一篇文章或是只翻阅一种教材,短短的一节课,需要师生共同阅读三四篇或五六篇文章,甚至是翻阅几套文本……”,那么,作为读者阅读文本,从中如何学会发现,学会理解,学会欣赏,学会激励,学会拓展;如何通过文本,体验作者的感受,他想表达些什么?甚至,用鉴赏的视角阅读文本,我们期待学生能寻找其文学艺术价值和值得反思的方面的多少东西呢?又,对待多意的文本,我们如何去倡导开放式解读,并如何将阅读带进深度阅读?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认真地思索的。
特别是网络时代,在甚至是海量信息的课堂上,我们的教师将如何面对呢?那么,一整套的解读的缺乏将制约我们的课堂,甚至将使我们的学生无所适从。我们现在已经初具网络化教育的规模了,社会化的时代要求和网络化的时代趋势,使得当下的课堂教学对文本解读的研究或讨论还有着一层特别的意义。
如何适应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们的教学也应该追求时效性和迅捷性,这也是网络教学的一种实现与需要。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是肯定无疑的。网络的现场化更突出教师在网络教学之中的无形作用。网络时代更多的偶然性将增加,更多的意外将出现,还有更多的不可预料性会产生,这就要求教师有临机应断的、引领学生的本领。在网络上开展研究性教学就必定要“现场化”。真正网络时代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灌输知识,而是如何优化、组合知识,生成知识,那么,单纯地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就永远不能应付这种需要了。网络时代,要求教师灵机而动,有化解困难的能力,尤其是要在超越传统备课上,超越其单调性、静止性、少批量性,对以知识为主的特征的课堂有一个革命性的表示。
而且,还应当看到,现代网络环境正强劲地冲击着语文教学,尤其冲击着现行的教材观及其文本观。在传统的“防教师”体系教材编写与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是国家教育目的和教材编写者的执行者,完全丧失了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和主体的地位而表现为“唯书”和“唯上”。其实传统意义上的文本进入现代媒介时代已经式微:危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而消解于九十年代中后期。互联网为文本提供了广阔天地,电子文化直接影响了受众的生活方式,并改变了文本的受众心理。但在受众日常生活不断受到信息强度和信息密度的包围里,受众对传统文本的那些修辞性很强的文字,似乎缺乏阅读的耐性,如何唤起对相关信息的敏锐知觉,如何对海量信息作出即时性判断,维持获取新知的欲望,便成为新的时期语文教学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教师如何在文本的世界里行走,无论对传统教育当代教学,都是首要的和至关重要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在文本的解读上,每一老师最高水平的充分发挥和最大自我的充分展示!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0 14:37
范通战:归真教育的实践者
□ 本报记者 吴松超/文图   

他身处教学一线,一年时间里却能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育时报》《师道》《新风教育》等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五六十篇;他在《河南日报》上撰文揭批教育时弊,震动全县,引起教育改革大讨论;他有多次可以改变教书匠命运的机会,或做官,或做省报的编辑记者,然而他对教育教学更感兴趣;他有自己的教育梦想,即为改变教育生态——激活师生的生命状态、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多做些实事……
他叫范通战,武陟县实验中学一名语文教师,教科研室主任。2004年,范通战从全市1万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焦作市23名“科研型教师”中的一员,随后他又获得一系列沉甸甸的荣誉。范通战虽然在焦作市乃至全省的基础教育界颇有些名气,但他认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志并不是获得各种各样的荣誉,而是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有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魏书生、李镇西,但是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寻找自己的成长标志
“谈成长,不能不说我对‘活动式训练课型’的研究。”范通战开门见山。
1994年,范通战在新乡听了上海名师陈钟梁的一节公开课《中国石拱桥》。这节课,陈钟梁拖堂十几分钟,有些教师就开始议论,“名师也不怎么样”,而范通战则看到了门道:阅读课文后,陈钟梁请学生到黑板上画石拱桥大拱、小拱的相对位置。学生一画,一时间兴致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也迅速活跃起来。最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很快就分清了“两肩”“两边”“两端”“两旁”等词的区别,一节课紧紧扣住了说明文语言表达准确性的主旨。
名师课堂上的这个细节让范通战很受触动,“活动”二字从此在他心里扎下了根。不过,他的“顿悟”还是在1995年秋天一个午后读到《论语》中的一句: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那个时期,教育教学的各种提法、模式非常多,自己教学就是跟着风潮东抄一下、西学一下,想比葫芦画瓢,却总画不成,教学累,也不出成绩。读到这一句时立刻又想到了陈钟梁的那节课,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想自己的教学为什么不能让‘活动’一以贯之呢?”
范通战认为,教育教学不可能只依靠一种思想、模式或方法,教师应该“广采博取,含英咀华”,大量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对它们进行哲学化思考,挖掘其核心,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或创造一种适合自己的、自己擅长的教育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活动一以贯之
对于范通战的“活动一以贯之”,可能很多教师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因为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活动成了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课上的一大景观,不过很多所谓的“活动”毫无意义,根本体现不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改核心理念。
因此,范通战在向别人解释时常要费些口舌。他认为,对活动的理解不能简单化、片面化,以为学生肢体动了就是活动,“只有那些将学生的知、情、意、行与各类课程资源有机融合,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才是真活动。这样的活动才能激活学生积极昂扬的生命状态,学生在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还能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
《给女儿的信》这篇课文选自苏霍姆林斯基写给自己14岁的女儿的信,在信中,苏翁就“什么是爱情”这个话题与女儿进行了交流。面对七年级的学生——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苏霍姆林斯基女儿的“同龄人”,这节课上,范通战设计了3个活动:1.请每位同学用一句话表达“什么是爱情”,用一张纸写下来,匿名,对折之后放到讲桌上;然后请5位同学走上讲台,各随机抽取一张“爱情答卷”,念给大家听,然后作个短评。2.认真阅读课文,重点围绕奶奶讲的童话故事,然后针对故事中所讲的3个阶段(1年之后、50年后、妻子去世之后),以“爱情就是那……”的句式,再分别用一句话来定义爱情,然后请同学们展示、相互评论。3.请你以“女儿”的身份,给“父亲”苏霍姆林斯基写一封回信。
范通战说,设计这3个活动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初步去面对爱情、了解爱情和思考爱情,为其将来确立正确的爱情观奠定基础,另外活动中还蕴涵着对学生概括、写作、表达等能力的锻练。
这节课上,从始至终,学生的思维都处于活跃状态,真正融入了课堂,即使是最俏皮的学生,也被深深吸引。在活动的第一个交流阶段,一位同学读道:“爱情,就是一杯二锅头!”这个答案立刻引来哄堂大笑,有人高喊:“酒鬼!”有人趁势说:“我提醒每一位女同胞,将来千万别找这样的人!”教室里又是一阵大笑。范通战则适时引导:“这个同学对爱情有独到的理解。北京二锅头,浓烈、香醇、绵润,我想他未来的爱情生活一定会像二锅头那样让人感到回味无穷。”学生则在笑声中鼓掌称善。
这样的精彩课例在范通战的“活动式课堂”上比比皆是。范通战说,他的目标就是想尽办法改变学生的精神状态,使他们快乐地学习、积极地学习,看到学生精神抖擞、充满自信、踊跃表现的样子,真的感到教育是一个幸福的事业。
归真教育之梦
在校长郭玉珍、语文教研组组长任玉仙的大力支持以及同事们的通力合作下,2004年,范通战的“活动式训练课型”研究获得省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课题虽然结题,但是他对“活动”的研究并不没有结束,他积极引导学校各功能室及全体教师大胆实践,将“活动”理念贯彻到学校的管理、德育、教研等多个方面。现在学校德育的活动特色已经凸显。另外,“校本教研活动化”的思路给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注入了原动力。2008年,学校语文教研组被焦作市教研室推荐为省优秀教研组——全市学校中仅有两个教研组获此殊荣。
范通战心中还一直在构想一个更大的计划,即通过活动把僵化的教育激活,使变异的教育回归本真追求。他将此命名为“归真教育”。
范通战认为,学生学习就是为了明天能生活得更幸福些,教师工作就是为了生活能更美满些,我们的学校教育就是要为师生的幸福美满生活注入一些原动力,然而教育的现状却与这样的初衷并不相符。“改变师生的生命状态,改善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让师生享受今天、享受教育、享受生活、创造生活——这是生命价值的归真、生活的归真,亦是教育的归真。”
教育归于活动,师生的生命及生活状态就会发生质的转变;真正为生命奠基、为师生的幸福生活服务的教育就是“真”教育——这是归真教育提出的基本理念。范通战说,这种认识来自于活动式训练课堂上师生昂扬向上、智慧倾泻的生命气息的启发。
在筹备2005年的元旦联欢会时,范通战策划了一个活动。他对学生说,想在元旦前和班里的每一位同学用通信的方式交流一次,如果你在生活中、学习上或是其他方面有困惑、烦恼、忧愁和要求,都可以在来信中如实地写出来,也许在我们的心灵对话中,老师可以给你一点帮助。
范通战与学生关系一向很融洽,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心理隔阂,但范通战说之所以要搞这个活动,决非头脑发热。因为随着初三课程压力增大,他发现班内相当一部分同学每天都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即使是一些所谓的“好学生”也终日愁眉不展,还有极个别学生想干脆放弃学业,得过且过了。
由于策划得当,学生没有了顾忌,当天,范通战就收到了7封信,第二天收到了26封……范通战说,读着孩子们的一封封来信,心情十分沉重。“自以为与学生关系不错、了解学生,没想到孩子们的笑脸下竟隐藏着这么多心事!他们天天竟在这样的心牢中苦苦煎熬!”当他读到他的得意弟子之一的信时,完全惊呆了,信上写道:“每天生不如死,有好几次都不想读下去了”“不知怎么想的,竟想到了人活在这世上究竟干嘛……”
他为异化的教育愤慨,同时,为成长的心灵化解困惑的责任感陡增。在那十多天里,范通战推掉了教学工作以外的一切杂事,就连在《新风教育》主持专栏策划评稿工作也一度往后推,他的主要事情就是读信、回信。“那几天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一天5000字,每写出一封信,心底就会升腾起一种幸福的感觉,而且愈来愈强!我觉得,自己是在认认真真地做着为生命奠基的事业!”
范通战告诉记者,他现在的理想就是践行和完善自己的归真教育理念,真正实现教育与生活的有机融合,既让师生过上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又使师生在真实的生活过程中接受教育,获得发展。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0 14:42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网上一问:

          从朋友处得到一本《新风教育》旧刊,看到一篇文章,似乎有点意思。于是顺手拨个该杂志电话,竟是[空号]?!
         不明白。请诸君赐告。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