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给学生发现的支点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0 15:33
标题:
给学生发现的支点
给学生发现的支点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学案例
石首市实验小学 王仁平
石首市教研室 易 虹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32-35页《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背景:
数学课堂中,知识的获得真的能由教师直接或间接告诉向学生感悟发现转变吗?学生真的能由“操作工”转变为发现者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教师能够也应该为学生的发现提供怎样的帮助呢?郎建胜老师关于《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注的教学实践,可以给这些问题一个满意的答案。
过程描述:
—、学习比例的意义及外项与内项的含义。(过程略)
二、探究比例的性质。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叫比例,请大家任意写一个比例。
(学生各自写出比例后,教师把部分同学写的有代表性的比例板书到黑板上:
50:10 =5:1 18:9=4:2 0.6:0.5=6:5 1/8:1/4=1/6:1/3)
2、师:(指着18:9=4:2)仍旧用这四个数,能不能组成其他的比例,你一共能组成几个这样的比例?指出每个比例的内项与外项分别是什么。
(学生独立写出比例后,老师要求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比例,并讨论以下的问题:
(1)说出每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2)能不能根据内项与外项的不同把这些比例分成两类;
(3)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内交流后进行全班交流。)
3、师:哪个小组先来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看?
生:我们组一共写了8个比例,分成两类:
18:9=4:2 9:18=2:4
18:4=9;2 4:18=2:9
2:9=4:18 9:2=18:4
2;4=9:18 4;2=18;9
左边的四个比例的外项是2和18,内项是4和9,右边的四个比例的内项是2和8,外项是4和9。
师:从中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们发现两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刚好相反。
师:谁听懂他说的意思了?能解释一下吗?
生:他的意思:第一组比例的内项是4和9,外项是2和18;第二组刚好反过来,内项是2和18,外项是4和9。
师:也就是说2和18配成一对,要么都当内项,要么都当外项,而4和9也是一对。其他组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补充意见吗?
生:我补充一点,是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配成一对,中间两个数配成一对。
生:2和18相乘等于36,4乘以9也是36。
4、师:老师也写了一个比例,不过我把这个比例的两个内项隐藏起来,请你猜一猜老师写的比例可能是怎样的。(师板书比例12: □=□:2。)
生:我猜你写的是12:6=4:2。
师:你认为两个里分别填6和4。(师在两个□下分别填上1和24)
生:我猜是12:12=2:2。(师在两个□下分别填上12和2)
……
生:填进去的两个数的积是24就可以了。
师: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你的想法?
生:这个比例的外项相乘是24,内项相乘也要是24。
师:你认为内项的积与外项的积是要相等的。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吗?(大部分同学表示同意)
师:根据这个想法,你认为两个内项还可以是什么数?
生:我认为还可以是1/2和48。
生:还可以是1/3和72。
师:大家算一算这样的填法对不对?(学生进行计算,得出比例是成立的。)
5、师:这是大家的猜想,有了猜想还必须进行验证。请把刚才自己写的比例都拿出来算一算,看内项的积与外项的积是不是相同?(学生进行验证,纷纷表示内项的积与外项的积相同。)
师:请另外再写出一些比例,看这个规律是否还成立?(学生进行验证发现规律成立。)
师:有一位同学也写了一些比例,他认为他写的比例的内项积与外项积是不相等的,大家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师板书:1/3:1/9=3:9。)
师:请看,(边说边板书)这位同学说:外项的积1/3×9=3,而内项的积1/9×3=1/3,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沉思,面露迷茫之色,过了一会儿,一位学生叫起来:这个比例不成立!在他的启发下,更多的同学发现了这一点,老师就请他来说说他的发现。)
生:1/3:1/9=3,而3:9=1/3,这个比例是不成立的。(学生们恍然大悟)
师:噢,原来这个根本就不是比例!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
生:比例的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
师:大家都同意吗?(生齐:同意。师指着一个比例的内项和另一个比例的外项)大家的意见是说它们应该是相等的?谁能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些?
生: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相等的。
师:这个规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6、师:前面我们用4个数可以组成8 个不同的比例,并且从中发现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下面请同学们用4、6、8、9这四个数组成一些比例。
(学生尝试写比例,发现不能组成比例。)
师:这四个数为什么不能组成比例呢?
生:不管怎么组合,写出来的比都不相等的。
师:可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生:两个两个乘起来的积不相等!
师:谁听懂他说的意思了?能解释以下吗?
生:他的意思是说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相乘4×9=36,中间两个数相乘6×8=48,它们不相等,所以不能写成比例。
师:它们不相等,为什么就不能写成比例呢?
生: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都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师:大家的意思是说,如果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那么两个作内项的数相乘与两个作外项的数相乘的积应该是相等的,这四个数两两相乘的积都不相等,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三、应用:用比例的性质解比例。(略)
我的思考:
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在于:比例的基本性质不是在教师指令下——“把内项和外项分别相乘有什么发现”——进行的“伪发现”,而是触及学生心智的在有所感悟、有所猜想积淀下的有感而发。教师为学生的发现提供了如下支点:
一、营造了猜想的“思维场”
猜想是发现的前提,没有猜想何以谈发现。要发现比例的性质,就要先让学生产生 “比例的内外项分别相乘积相等”的猜想。如何引导学生产生这个猜想,教材直接呈现了比例2.4:1.6=60:40的内外项分别相乘的算式。如果按这个思路教学,无疑于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办呢?我们应该在科学分析学生学习起点和“可能发展区”的基础上寻找办法。在比例意义的学习中,关注的是两个比的比值大小关系,而比例的性质关注的是比例中内外项对应积的大小关系,比例的意义与性质之间关注点的差异较大,不具有迁移性。帮助学生实现关注点的转移,不仅是猜想产生的关键点,也是学生猜想产生的难点。对于这个难点的突破,郎老师分两步营造了猜想的“思维场”:第一步,用2、4、9、18四个数写出8个不同的比例,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变化中不变的因素,把关注点转移到比例中“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配成一对,中间两个数配成一对”,成对的作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第二步,猜比例12: □=□:2的两个内项可能是多少,学生在猜出6和4、3和8、1和24等之后很快就会发现“只要两个数(即内项)的积是24就可以了”。
二、激活了思维的优势灶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思想高度集中在某一点上,在大脑皮层就会形成一个优势灶。优势灶一旦受到刺激,就很容易产生相联系的反映,从而解决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和素材激活学生思维的优势灶呢?郎老师在学生感受到写比例要“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配成一对,中间两个数配成一对”,却不知道其中隐含的不变关系的“愤悱”状态时,抛出问题12: □=□:2的两个内项可能是多少,学生很快说出可以是6和4、3和8、1和24等。可以看出,郎老师对观察的材料是有选择的:在前面《因数和倍数》的学习中,24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如找24的约数,把24分解质因数等,因此24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用24作为两外项的积猜内项”就很容易激起知识间建立“链接”,学生由此产生顿悟:是不是“只要两个数(即内项)的积是24就可以了”? 这样,猜想就顺理成章的产生了。
三、运用了发现的方法——不完全归纳法
有猜想不一定会有正确的发现,因为猜想只是基于特例的一种感悟,不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要把这种感悟变成数学事实必须予以验证。演绎法和归纳法是两种证明的基本方法。相对而言,归纳法比演绎法更接近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用归纳法证明需要穷举所有的例子,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在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时一般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郎老师为我们展示了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比例的性质的过程:第一,在特例中提出猜想;第二,以自己写的比例为例检验猜想正确与否;这一阶段又分为两个层次——正例(所写的比例,不管各项是整数、小数,还是分数,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和反例(如果不相等的话,是因为这个比例不成立);第三,学生用4、6、8、9这四个数怎么也不能组成比例,发现两组数的积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逆向证明比例性质的正确性。经历这一验证过程,猜想就由一种感悟变成了数学事实的发现。
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借用这句话可以这样说:给学生发现的支点,就给了学生一双发现的慧眼,学生就会创造发现的奇迹!
注:本教学案例见《小学数学教师》2005年第9期第28-35页《猜想的过程应是发现的过程》 作者:浙江金华师范附小 郎建胜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