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文化语文”的思考 祝禧 我1984年开始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就一直钟情于语文教学的探索。第二年承担了南通市课题“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研究。面对当时呆板、封闭的语文课堂,我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高度出发,对传统教学进行了改革,带领学生广泛阅读,把文化的种子撒向孩子稚嫩的心灵。1994年,我又开始了“语文教学活动化”的研究,提出要创设令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地活动,并从“兴趣识字、广泛阅读、自主作文”入手,努力改变师生间单向的授受关系,倡导“以活动促发展”、“以开放达和谐”、“以综合求共生”、“以文化为追求”的语文教学新理念。进入新课改后,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语文的人文性,要求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那怎样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呢?我以为只有文化,文化是个体全部生活的精神之“根”,文化人格是人格的深层结构,小学语文教学不能没有文化追求。于是我申报并主持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新生活教育背景下儿童文化语文教育研究”,明确提出了“文化语文”的命题,开始了我对语文教学终极目标和对学生终身关怀的追寻。 小学是儿童精神的逐步发育期,我们给了学生什么样的课程,就给了学生什么样的生活。语文承担着母语学习任务,它直接促进儿童的精神发育。我们的汉语言文字是鲜活的,蕴涵着挚热的民族感情,熔铸了民族的主流精神。语言文字是文化的承载体,又是文化的钥匙,要继承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必须学好自己民族的语言,特别是要能透过文字去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族精神、思想和智慧,并使之成为融入自己血脉且能终身享用的精神元素,做有“根”的人。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语文学科具有丰盈的文化内涵,灵动的文化精神。提出“文化语文”,这是语文的本质回归,因为本来就是:文化浸润着语文,光华着语文,灵动着语文。所谓“文化语文”,不是要用文化来包装语文,而是强调语文的文化属性,要求从文化的角度建构语文教学,将语文教学视作文化过程,以文化“化”人。 一、文化语文:关乎精神 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太过于注重字词的考订、章句的拆解、知识的传授和思想的灌输,一篇文章只能分作几个额定的段落;一首诗歌只能有一个确切的主题;一个词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解释等等。字词句章篇的传授固然是必要的,但绝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甚至也不是最终目的,或者说这些只是语文教育最终目的的基础。多年来,强调基础工具性自有它的合理之处,但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只是停留在此基础上就地盘桓,忘记了基础之上还有蓝天白云,还有清风朗月,还有河汉星野,还有太虚无极,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不合格的。“在那些具体的、固定的字词句章之外,还有一些无定形的、形而上的东西,对于语文来说即那些属于氛围、情调、格调、气韵、神采一类的因素,那些属于性灵与精神的因素。”(鲁枢元:《文学教育是性灵教育》) 像《孔子游春》这样洋溢人文精神、像《装满昆虫的衣袋》这样洋溢科学精神、像古诗《村晚》这样洋溢田园精神、像《普罗米修斯盗火》这样洋溢自由精神的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一篇篇文章犹如一扇扇窗户,展示着人类精神的一个个奇妙天地。文化的背后是价值的提升,这种价值也正在于培养儿童的自然质朴、纯真敏锐的心性、心灵。 二、文化语文:张扬智慧 哲学家赵汀阳说过:“无智慧的文化是危险的。它意味着思想文化的停滞和无能。”智慧很难像知识、技能那样传授,它更多地需要内心觉悟、需要反省和体认。悟的过程,有感悟、领悟和顿悟。对悟性,很难下一个精确的定义。至关重要的是,语文教学要启迪儿童的悟性,激发儿童的灵感,把“儿童教聪明了。”让儿童在一生中记忆力最好,心性最为纯洁的时期,吸收代表人类最具智慧的文化经典,让眼界更为开阔与高远,让心智更为聪颖与灵慧。所以语文教学更要突出“感”和“悟”。 语文教材所展示的童话、寓言、故事、诗歌含古蕴今,意韵隽永,充满神韵遐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慨叹,“给予是快乐”的赞美,“旷野里长满杂草,如何除掉这些杂草”的沉思,“怎样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扣问,或蕴涵哲理,或昭示信念、或启迪心智。儿童在语文学习中既应有静下心来的孜孜扣问、静默沉思,又应有生动活泼的体察明辨、推敲概括,心领意会的逻辑推理和因果评判。人的精神活动是纷繁复杂、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被恩格斯誉之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我们希望语文教学让儿童的心智开出这最绚丽的花儿。 三、文化语文:注重积淀 一定的文化从孕育到成熟,有一个漫长的创造、积累、模式化的过程。这就是文化的积淀。从文化演进的意义上讲,文化积淀就是传统及其价值形成的过程;从文化发生的意义上讲,文化的积淀则是一个通过从其他人或文本那里接受传统的哺育和滋养,在与传统的对话和晤谈中渐渐形成超越生物机体禀性的完整人格的过程。文化语文就是这样一种积淀的过程。积淀的重要途径就是广泛阅读。 我们树立凡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都是教材的思想,通过拓展阅读来挑战教材。让学生走进经典的童话、绮丽的诗歌,精彩的小说、神奇的科学、绵延的历史,阅读充满人文情致的民歌、对联、成语、农谚、童谣。充分挖掘多元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重自然、重亲情、重生活、重人文、重经验等特点进行开发或转换文化读本,编制“唱响童年的歌谣”“月亮,我的故乡”“蝴蝶翩翩”“推开窗儿”等同主题的阅读文本;编制《夏络的网》《草房子》《小王子》等整本书的阅读手册;通过晨读午诵以及每周一节校本阅读课,长期涵咏积累;通过添置报刊杂志和书籍,建设广播台、电视台、学生剧社等阵地,铺设文化积淀道路。 积淀的过程不仅是读,也是看、听或交谈。积淀的内容不仅是民族的语言、还有民族的喜怒哀乐、民族的心理和民族精神。由于阅读的对象多为文学性、戏剧性、艺术性、历史性的作品,所以,阅读实际上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聆听或观览创作者讲述或描绘的一个故事,正是这种叙事改变了儿童的生活。 四、文化语文:综合资源 儿童的语文学习,离不开经典的书本阅读。但书本也可以成为一种束缚,因为它只提供了一种语言符号(文语)的承载,按照现象学的思想,语言在本质上是栖居在大地之上的。它不单纯是物质性的“信号”,而是人栖居其中赖以安身立命的文化“符号”。在中国的思想家、哲学家看来,语言与人生活的具体文化情境、情态和情致须臾不可分离。母语是比任何东西更本土化的文化现象,文化语文倡导让儿童在综合的学习资源中走进“生活的灌木林”。 首先,文化语文应当为儿童的语言发展提供更宽广开放的境域, 在更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再现自然和生活,使儿童在与自然、社会、信息世界的对话中,产生“视觉经验的词语化”,用充满生命意蕴的语言“状桃花之鲜”,“尽杨柳之貌”,“逐黄莺之声”,“学草虫之韵”。 其次,语文与其他形态的人类文化之间存在着水乳交融的关联,可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中的“相似块”,站在儿童的视角,与历史、美学、诗学、艺术乃至哲学启蒙牵手,把相关的文、诗、史、故事、画面、音乐恰当地融会贯通,使课堂教学中充满史韵、哲思和诗意。 再者,综观语文十二册教材,许多教学内容可以主题统领,互相关联。这种联系能让学生心中获得一种“敞亮”,感悟语言在表达形式、审美意蕴、价值取向等多层面上的丰富和差异。这更接近文学的阅读。第四,学生个体从最初的口语文化到后续的阅读、写作的文语文化都是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我们要关注儿童自身在不同成长时期语文经验的整合。当然,原创性的同伴经验能给孩子们获得互补与分享。现代网络信息资源也不可避免地给当代儿童的学习带来无限大的影响。让儿童学会获取网络资源,更是是当下儿童的必备素养。 文化语文倡导语文学习融入生活的河流,激起个体生命经验的涌动,开启对话与沟通的心灵之门,融通曾经隔膜的知识境域,啜饮如潮似涌的时代精神。 五、文化语文:讲究活动 “讲究活动”的意义告诉我们必须尊重和了解儿童。这需要独特的视界和心灵。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曾耐人寻味地告诉我们“用孩子的眼睛看”。这种“看”是一种基于成人和儿童心灵对话与沟通的参与性、移情性、体验性的“本质直观”(胡塞尔语),它摆脱了教师的自我中心,克服了教师与学生的二元分离,从而避免了那种纯自然科学式的简化“解释”,获得了对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儿童的丰满“理解”,从而在教学中充盈纯真的情趣、智慧、和谐和生命的活力。 儿童的成长历程中,道德、知识、审美乃至身体的发展都是建立在活动基础上的,可以说儿童生命的本性便是活动。要想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文化精神的痕迹,靠喋喋不休的讲解,层层剥茧的分析是无济于事,甚至是有害的。我们从以下方面构建儿童的学习活动:认知性活动。如朗读、探究、观察、设计、调查、收集活动,眼、手、耳、口、脑全部活动起来,强调知识获取的过程。享用性活动。如欣赏、体验、感悟,或在乐音袅袅中朗读文学作品,揣摩文学意韵;或在美术世界里静静沉思,寻找语言文字的诠释;或在自然美景中驻足停留,捕捉山水田园的美妙神韵。表现性活动。如扮演、歌咏、演讲,模仿生活情境或剪取生活片断,通过角色扮演或角色置换,从自己承担角色的角度和立场去学习。社会性活动。如口语交际、同伴互助、合作交往,将学生组织成一个相互作用的交往型学习共同体,互相启迪、分享经验,在对话与沟通中促进知识的共生。创造性活动。如创编、创作、辩论等,重在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创造态度,形成创新品格。 六、文化语文:融贯艺术 语言艺术是艺术大家族的一员。汉语言的表达极其灵活和高度自由,重情境、重具象、重神韵、重意会、重诗趣、重虚实,充满音韵之美。再看文学所表达的内容无不再现了生活中美的世界。人们常说“诗中有画”,那是以“文字的绘画”激活人们的想象力,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内心视像”。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不是只运用某一种感官,而是全身心的投入,有时所有的感官都会活跃起来,打破界限,共同协作,演奏出各种感官同感共鸣的交响曲。儿童的学习也当让各种感官同感共鸣,让思想插上艺术的翅膀。 “文化语文”主张创设广阔的,富于美感、智慧和亲和力的体验和陶冶的文化情境,通过文本与艺术的内在联系,精心地将文本内容和音乐、美术、图像进行综合融通,在充满美感的教学情境中探寻、体验和理解蕴涵在教材中的真、善、美、圣、爱等方面的丰富意义,达到《文心雕龙》中说的:“诗人感物,联类不穷。”(《物色篇》)的境界,神与物游,因情成体,把不同感觉表象连接起来,构成各式各样的通感意象,将文化精神、人文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艺术的视野,让散文、诗歌、童话、小说世界因为有了音乐和画面的牵手,而变得更加生动、富有生命力。 我一直认为,母语课程的改革在某种意义上不过是向母语文化传统回归罢了。但总的说来,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还是过于理性化和工具化。对此,我们恐怕还要作更多更艰苦的努力。文化启迪的作用是导师不是技师。在这里,语文老师本身一定要做个有“性灵”的人,诚恳、率真、感觉敏锐、志向高洁、内心丰富、独立特行,葆有自然天性、不失赤子之心,能够把自己的人格、心志自然地融会到自己的语文教育中去,在不经意间影响学生。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