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风格是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一个人的品味就是这种味道长时间培养起来的。有时候,一所学校的味道有可能在学生的记忆里嵌留一辈子。 三个词汇里的学校文化 ■朱永通包装 大约五六年前的夏天,在某市的一个大型教育研讨会上,我和一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在一个空调突然坏掉的会场里,听某名校长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讲座。该校长激情四射,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推导出“没有办不好的学校”,再从“校长应是教育家”谈到“校长必须是企业家”,然后是一堆新鲜的词汇,诸如战略、规划、质量体系、品牌管理、利益最大化等。我听得大汗淋漓,云里雾里,满心羞愧,因为愚钝如我,始终固执地以为,就本质而言,学校和企业犹如井水和河水,还是互不相犯为好。 此后不久,我突然发现,很多校长一谈起学校文化建设,张口闭口都是“品牌”、“影响力”、“经营理念”等等企业化的词汇。再一聊,他们流行的观点是,学校文化至少比企业文化落后20年,我们应向企业学习,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照搬”。 从此,我被这个问题纠缠住:这些年来,我们的学校究竟向企业学习了什么? 去年,我参加深圳的一个校长高峰论坛,听了某中学名校长题为《用文化做大做强学校品牌》的讲座。我对他讲座中所罗列的大量“做大做强”学校文化的案例,心生疑窦。比如,经高人指点,他们学校在几年前花了15万元,请来某著名导演团队的两个骨干,为学校排了两个课本剧,从此,这两个课本剧从市里到全国,一路拿奖,成为学校“品牌”之一。 中场休息,我虚心向该校长讨教。他伏在我耳旁低语,朱老师,你是真不懂吗?所谓文化,不就两个字:包装!“包装”二字,让我终于找到了揭开长时间纠缠我的那个问题的切入点。 显性的形象工程一般是在建筑上做文章。隐性的形象工程也比比皆是,比如,现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热衷于花重金引进外地名师。这些名师引进后,几乎都是滴水入海,无声无息。并非这些名师没有真本事,而是这些学校的投入更多是为了在“师资水平”上更加“好看”一些。另外,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薄弱学校,以一些好生源好成绩的当地名校马首是瞻,不惜斥巨资挂靠这些名校,成为它们的“连锁校”。 此类形象工程,不管是显性,还是隐性,都是一种烧钱的包装行为。 话说回来,总是想方设法要把学校文化“建筑”在包装上,这是一种相当肤浅的做法,因为恰恰是它,暴露了包装者内在的精神贫困。我曾到过国内很多中小学校,常常惊诧于学校在文化建设中的“没有文化”。前不久,我到某市的一所学校采访和讲学,这所学校的校长自豪地跟我说,经过几年的文化建设,他们学校已经是该市出了名的“书香校园”。校长带我一个个教学楼走过去,我发现,在每个楼梯拐角处的墙壁上,都做了书架,每个书架上的书学生可以随便借阅,看完再放回去。另外,学校对每层楼过道上的凸出空间也精心布置,做了许多古色古香的书柜,旁边放了不少的椅子,学生课间可到此自由阅读。当我兴趣盎然走近书架,抽起里面的书翻看时,心凉了一大截。这些书无一例外是“垃圾书”。细问之下,才得知学校所有的书都是书商上门推销的,折扣在二三折之间,有的甚至一折。 恰当的包装,是一种美化学校的形象设计,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值得提倡。但当包装过度,或流于形式时,则与作秀、忽悠无异,皆是中了功利主义的毒,从而露出投机取巧的嘴脸来。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