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游: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7-13 19:14
标题: 游: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
游: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
——庄子思想的教育启示
来源:http://blog.dtjy.org/u/7768/archives/2011/25867.html
摘要: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应该是“立人”,即培养人的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创造的精神,从而臻于庄子所向往的“游”的境界。当代语文教育价值之所以呈现混乱的状态,源于对语文教育的规律认识不清,源于学科专业素养的不足,源于急功近利的求成。追寻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关键在于汲取庄子思想的营养,让学生娴熟运用语文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让学生沐浴在人类优秀文化的阳光雨露中,使其成为一个具备良好语文素养的人。
关键词:语文教育   核心价值   庄子思想   

一、什么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
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和追寻表述最为生动最为深刻的是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⑴它描绘了庄子芒忽恣纵的心态,奔放不羁的性格,以及自由自在的精神生活。最能体现庄子向往精神自由的一个词就是——“游”。“游者,象征无所拘碍之自得自由的状态。总括言之,即形容精神由解放而得到自由活动的情形。”⑵正因为如此,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也可以用“游”来概括。能游的人,实即能娴熟运用语文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受人类文化熏陶感染透彻,也即具备良好语文素养的人。
虽然,庄子所取的“游”,不是指具体的游戏,而是取具体游戏中所呈现出的自由状态,并把这种状态加以升华,以作为精神生命得到自由解放的象征。但是,整个语文教育也应该和具体的游戏一样,要给人愉悦,给人幸福,这是实现语文核心价值的最高效的途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习而不单调乏味,却长练长乐,这非得有“游”的精神蕴含其中,它显示了语文教育目标的正确性,语文教学方法的科学性,语文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它是语文教育真善美的统一。
鲁迅先生认为,中国要“生存两间,角逐列国”,“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⑶所谓“立人”就是强调教育必须让每一个人的个体精神自由,即教育要培养人的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创造的精神。这就是一种“游”的境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尊个性而张精神”。鲁迅“立人以立国”的思想在百年来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愈发显示出其深邃的哲学价值。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类发展的历程就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受着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别是受着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这样一种状态。这就是庄子所说的“有待”,即不自由;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这样一种社会状态。这就是庄子所说的“无待”,即“逍遥游”。教育的最重要价值便是要促进每个生命个体摆脱肉身的重量,挣脱各种必然性的束缚,发展自己,超越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思想独立、精神自由的大写的人。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而这个教育的目的,就它同就业和经济进展的关系而言,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⑷就像孔子所倡导的那样——“君子不器”。器,只有一种形态,它是固定的、僵化不变的,是人的异化;教育所培养的人应该具有“君子”风范,有道德,有学问,能自强不息,像水一样灵动万方,圆融流转,最后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为此,就必须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独特性。因材施教,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均指向人的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它和现代先进教育思想血脉相连,高扬着人文主义的大旗,彰显着教育的核心价值——游。
二、当代语文教育价值混乱之根源
第一,对语文教育的规律认识不清。“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则不救。”⑸这段话很好地说明了语文教学的现状:“道”是不宜喧杂的,喧杂就多事,多事就受到搅扰,搅扰引起忧患,忧患来到时自救也来不及了。这里的“道”即是语文学习的规律。在诸多学科中,恐怕没有一门学科会像语文学科这样有那么多的纷争,从学科的性质、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到课程目标、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很少有统一的认识。百年来语文教育的历史,就是一部对语文学习规律探讨的历史,是众声喧哗的历史,这其中有按语文教育规律教学的康庄大道,也有偏离语文教育规律的崎岖山路,甚至根本就不按语文教育规律教学的歧途末路。真理会越辩越明,真理也会越辩越糊涂。“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⑹真正的语文教育的规律会被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争论所掩盖,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不是没有语文教育规律,而是如何辨别和选择真理的艰难。老子说:“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⑺常人对于事物的执取,往往急功近利,追逐事物的显相,求新求异,于是各种理论、流派、学说粉墨登场,各是其所非,各非其所是,纷争无数,让人莫衷一是。对这种现象,老子用“减(损)”的方法对待认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⑻从事于学识,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从事于“道(语文学习的规律)”,知识要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再减少,最后减少到“无为”。虽然“无为”,而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它所为。其用意在于排除纷争带来的干扰,排除,再排除,最后达到对核心价值的执着。
第二,教师专业水平的不足,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大鹏高飞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乃至渲染大鹏的声势之大,这正和蜩鸠的决起而飞,“枪榆枋”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小大之辨,以明蜩鸠的无知。庄子深深了解到,人的闭塞,在于见小而不识大,因而他用如椽之笔描绘了一个“大”:由巨鲲潜藏的北冥,到大鹏展翅高空飞往的天池,将人的心思带到了一个超越高远的境界中。这给我们的启发是深刻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道不深,业不精,学不勤,自己还有许多东西弄不清楚,怎么能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以前总以为,一个教师大学毕业后,以自己的专业水平可以胜任教学工作。或许,这个假设对其他学科的教师能成立,但对语文教学是站不住脚的,制约语文教学效益提高的瓶颈最终几乎都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这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语文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他们对文本不是一无所知,而是知之甚多,如果教师的解读不能深刻雄辩,让他们如醍醐灌顶,那教师可能就没有恪尽职守。对此现象,孙绍振教授说得比较透彻,对于文本,“数理化英语教师的解释,往往是现成的,全世界公认的,而语文教师,却需要用自己的生命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不能胜任这样任务的人,有一种办法,就是蒙混,把人家的已知当作未知,视其未知如不存在,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力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自我迷惑,愚弄学生。这样的教师白白辜负了自己的生命。按常理说,这样的教师应该是极少数,但据我多年观察,现实情况恰恰相反。”⑼教师蜩鸠般的视野,不可能造就出如大鹏一般游于至大之域的学生。因此,忽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就会偏离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
第三,好心未必能办成好事。庄子在《应帝王》中讲了一则故事。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为了报答中央之帝浑沌的善待,为其凿七窍,一天凿一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这则故事是隐喻性的,浑沌喻质朴的教师,南海、北海喻一心想有所作为的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专家,为了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今天制定一项政策,明天发布一项措施,今天倡导这个教学原则,明天炮制那种学说,烦扰的政举屡屡让教师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倡导者言之凿凿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而广大教师却在这一波波的教学改革中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无所适从。这则故事中的浑沌也可以喻指学生。根据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特点,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教学时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同时,根据语文学科实践性很强的特点,也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教师的包办代替或者简单划一的教育方式会让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就是庄子寓言中的“不龟手之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在不同的人手里,有时它会让人八面临风,有时它会让人捉襟见肘。因此,没有一种理论和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本来教无定法,当教育在剧烈变化,当教师们在被灌输各种所谓的新理念的时候,他们更要明白语文教育的哪些“命”是不需要被革掉的,否则,他们常常觉得自己像寓言故事中那个寿陵少年,邯郸人走路的本领没有学会,自己原来走路的本领也忘记掉了。几千年前古人吃饭时使用的筷子,我们仍然在使用,不因为时间久远,我们全要换用刀叉;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仍然是我们今天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当我们在破旧立新的时候,我们更要弄清楚哪些是要保持的,是不能随便加以否定的,这些东西恰恰就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
三、追寻失落的核心价值
第一,待道守宗。人生的痛苦常常是自我和社会的对立,不能参透生活的变化,不能随顺万物之性,于是时时感到受外物的牵挂、滞碍。做语文教师的烦恼常常是因为不能了解语文教育的规律,因而用力甚勤,收获甚少,甚至产生职业倦怠。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鸟之所以能绝云气,负青天,适南冥,以游无穷,是因为它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天地之正”,即自然的规律;“六气之辩”,即万变之宗。掌握了这个核心,它便获得了绝对的自由,达到了“游”的境界。那么,语文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呢?早在七十年前,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就思考过这个问题,他说:“国文教学没有成绩的原因,细说起来当然很多;可是赅括扼要地说,只有一个,就是对国文教学没有正确的认识。”⑽“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清楚: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⑾所以,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只有习惯成自然了,学生才能灵活运用语文这个交际工具了,学生才能达到“游”的境界。再从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什么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呢?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⑿自学得来的东西,掌握得就牢靠,积蓄得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因此,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归宿。左右逢源,便是一种“游”的境界,这也印证了“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与学的辩证法。
第二,大而化之。庄子在《逍遥游》中,一开始便写出了大鹏一飞冲天的境界:大鹏图南,路途遥远,借九万里大风而后成行。而在全文中,一再地以“大舟”、“大椿”、“大瓠”、“大树”为喻。而又一再地说明:“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辨也。”“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从这些“大”中可以获得多种启迪。首先,突出了积累的重要,没有深厚的学养和功夫,是不足以成其大的,积累是大成的必要条件。其次,积累只是一种准备,积累是为了变化、升华。惟有大,才可以化,即所谓的“大而化之”。再次,积累是为了超越自我,获得大的眼界,或者获得大的境界。反过来说,小是不能化的。小的东西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固步自封,坐井观天。联系语文教育,之所以成效不大,原因也许很多,但学生积累的少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一学期就读那么三十左右篇文章,所谓的语文素养怎么可能有大的提高。一个中学生到底应该读多少书为合适呢?胡适先生曾经为中学古文的教材开了这样一个书目,“一个中学堂的毕业生应该看过下列的几部书:(a)史书:《资治通鉴》或四史(或《通鉴纪事本末》)。(b)子书:《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淮南子》、《论衡》等等。(c)文学书:《诗经》是不可不看的。此外可随学生性之所近,选习两三部专集,如陶潜、杜甫、王安石、陈同甫……之类。”他认为“中学国文所以没有成效,正因为中学堂用的书只有几本薄薄的古文读本。”为了积累深厚,他主张用“看书”来代替“讲读”。⒀再看看我们现在六年的中学语文教材,其中古文的分量,和胡适先生所说差距之大,如天壤之别。所以,惟有多读多写,才能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发生大的变化。
第三,游刃有余。《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时举手投足之间,“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 本来是血腥的场面却变成了一幅极为生动的艺术画面。庖丁从“所见无非全牛”,到“未尝见全牛”,标志了主客体的对立消解、融合,而这个过程却是经过长期的练习活动。同样,学生使用语文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需要这样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反复的历练。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不仅仅是“知”,更重要的是“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⒁只有付诸实践,知才是真知。朱熹也很强调历练的价值,他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⒂叶圣陶先生认为:“对于方法,懂得是一个阶段,应用又是一个阶段。懂得了不一定就能应用,要应用必经练习。练习到了纯熟的地步,方法化为习惯,那才自然而然能够随时应用了。凡是技术方面的事情大都如此,而阅读与写作正是两种技术。”⒃“方法化为习惯”才能“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把“游”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正和孔子的教育思想相契合。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⒄“艺”,是指人生所需的各种技能,在孔子的时代,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是当时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语文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掌握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能熟练于工具,就像鱼在水中一样,忘记了水的存在,自然有游泳自如的快乐。每个人运用语文这个工具,说能侃侃而谈,写能倚马千言,读能一目十行,听能察微知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把古今中外一切圣哲贤人作为交际对象,博采众长,长善救失,这就是“游”的写照。“仁”,乃人与人相处之道。能游于艺,便能读其文,受其化,做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⒅。人格受到濡染,精神得以提升,文质彬彬,形成稳定的品格修养,这就是“德”。择善而从,固执坚守,心之所向,德行天下。明道并能行道,便是“志于道”。“游”可谓整个语文教育之本,它贯穿于一个人即凡而圣的始终,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

[注释]
⑴⑸⑹王先谦.《庄子集解》三秦出版社,2005:4795021.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40.
⑶《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7.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
⑺⑻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47、105.
⑼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
⑽⑾⒃《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92、89、72.
⑿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189.
⒀胡适.《读书与治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39.
王守仁.《传习录》,广州出版社,2001:9.
⒂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63177.
⒄⒅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67、132.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