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二 丫 的 故 事第二篇(2)彭月英 [打印本页]

作者: 陈材信    时间: 2012-7-23 15:26
标题: 二 丫 的 故 事第二篇(2)彭月英
本帖最后由 陈材信 于 2012-7-23 07:38 编辑

              二 丫 的 故 事 第二篇(2)
                                                                    彭月英

      2)首次赶海
      一天上午,上课的老师因病请假,请大家“自行安排“。
      这可是个好消息!我们正好去赶海。———人们赶在潮落时期到海岸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称为赶海。
      当然,真正意义上的“赶海“是得事先准备好手套、小桶、鈎子之类的。我们这群人仓促成行,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我们绕过了沿海滨的一些小山,到了一户渔民之家!嘿,好大的晒场啊!泥巴墙围得很大,院子十分洁净.黄狗虽凶,却听从主人的话,不来咬我们;鸡子也悠闲地在琢青草,屋顶摊晒着不少海产品,屋内阴凉幽静,格外舒适.。
      女主人告之,”家里人都赶海去了,我留下来做中饭。”
      “怎么,你们也要去赶海?那快走!不过不要走得太远了哦。”
      退潮后的海滩好宽啊?我们踏沙前行,虹云和几个大点的孩子一眨眼就跑到了水边。接着,她和另外两个小的、跟着几个叔叔爬上了一块巨大的临水的礁石上,其余的则躬着身子散落在海里不停地摸寻着。
      一会儿,就有人高叫着:“呀,呀,我摸到了一只小海星!”
      又有人大声说“我捞到了一个小蚌壳!呀,怎么是空的?”.
      蹲在礁石上的人们,对着依附在石上的海蛎子(又叫牡蛎。黑黑的外壳和礁石一样),真是又爱又恨:原来我们每天中午,饭桌上摆的那一大盆海产品就是这玩意!据说这牡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只可惜我们南方人不会吃,几乎是整盆的端上来,又整盆地端下去。
      原以为,一下子就可以掏一大盆的。于是忙着用手去扒。 哪知它们紧紧地黏在大石头上,一动也不动。虹云好容易用拇指和食指使劲拧才拧到了一个大点的,然后用它的硬壳作工具,去撬另外的牡蛎。另外两个孩子怎么扒也无济于事,真急了,便扒下头去,准备用嘴去咬。正在这时,他们的爸爸妈妈及时赶来把他们抱走了。
      不一会,干沙滩上就传来孩子们的尖叫声:“爸——,我找到了一块绿玉石!”,
      “妈——这里有好多的小螺蛳呀?不过有人把它们变成了空壳!”
      哦,.慷慨的大海哟。过了一会,它便让每个人手里都有不同形状的战利品了。这一来,大家的情绪更高了。会水的几位,已经在较深的海面追逐着随波漂荡的又宽又大的海带了。其余的,则继续顶着毒太阳,在礁石和海滩上来回奔跑着。
      直到那女渔民在远处礁石上大叫:
      “你们快回来呀!快涨潮了!”
      时间真的不早了。我们得赶紧离开大海了。
      可是,大海却不让我们走了!只见它迅速地涨着潮,一寸一寸地将我们往高处逼。奇怪的是:刚才那么宽阔的沙滩全不见了,原先的礁石小山也多半隐身了,只剩下几个大点的“尖山头”了。
      形势相当严峻了,容不得任何人有半点迟疑。
      于是大人背起小孩就跑,顾不得沙粒扎脚且直往下陷;海水中,虹云拽着我的手直往岸边奔。总之,大家你拉我扯亡命地攀爬,哪怕手脚碰出血了,还是跌跌撞撞拉扯着前行-------
      好容易脱险了,停下来喘口气歇歇脚吧,哪知双腿根本不听使唤,还在一个劲地哆嗦着;再看那俩孩子,上下牙齿还在不停地磕碰哩-----
      好可怕的海潮呀,追得我们浑身冒盐!,

      (二)烟台、青岛揽胜
      讲习班按期结束,我们湖北的几位,是坐海轮先到烟台再乘火车回汉的。
      1、天旋地转晕海轮
      原本想站在船头凭栏远眺,尽收辽阔海景,哪知刚领略了几眼白浪翻涌、渔帆点点的美景,头就晕了起来;强行放眼远观,隐约可见一座高耸的白色实体在海面移动,猛听得有人在叫:“我看见棒槌岛了!”  “呀,真像农家妇女在河边捣衣的棒锤!”
      “棒锤岛的风光可不一般,只有国家级的会议才有资格在那里召开!”
      我真想睁大眼睛仔细看看,但是一股酸水直往上涌,只得强行忍住,由二丫拥着往四等舱奔------,踉踉跄跄,总算到了,模到床沿了,紧紧抓住它躺下来,再也不敢睁眼-------               ,
      不知过了时间,二丫在叫妈妈该上岸了。
      依依杨柳醉游人
      没想到,烟台的海岸是这样的抒情:海风柔柔地吹,海浪轻轻地荡,千百束柳条儿深深地鞠着躬,在迎接着从海轮上下来的客人。而且,我们在烟台很多街道都受到了依依扬柳的垂青。莫非蓬莱阁 的仙气熏醉了所有的市民?
      可惜,蓬莱阁在修葺,我们无缘参观。
      热情的本地人告诉我们:“小蓬莱阁是一样有灵气的。”
      小蓬莱阁也叫“吕组庙”。位于烟台芝 区偏南的一座单体石壁上,山海紧错。因山顶有始建于元代(1368年)的玉皇庙而得名“玉皇顶”。.到1883年,烟台士绅为避玉皇大帝名諱而将其改名为“毓璜顶”。
      早餐后,我们一行数人进入了不大的毓璜顶公园,只见山上树木葱蕽,楼阁别致;岚光变幻,云气离合;百花献媚,蝉鸟互鸣,竟让人产生一种超凡脱俗、置身世外之感。
      待到2007年我和先生游览了“东方海上园林“——人间仙境蓬莱阁美景之后,将大小蓬莱相比,觉得虽然规模、气势大相径庭,却仍显异曲同工之妙。
      2、“栈桥’风光无限美
      离开烟台,不敢再坐海轮了,我们乘火车到了青岛。
      青岛是著名的海滨城市,
      青岛的前海有一座美丽的栈桥,俗称“大码头”,是青岛的象征。1892年始建,1931年重建后,全长有440米,宽8米。游人赞曰:漫步桥上,可见青岛湾形如弯月,栈桥则似长虹卧波,廻澜阁(桥头堡)熠熠生辉。
      我们从街道到教堂,边走边看,领略着这座海滨城市的特有风光。大家从中山路一直走来,顺势就上了桥。奇怪的是,一到桥上,就有脚下被海风托起,直奔海心凌波而飞的感觉,真是奇妙。待到达顶端,竟见到一座巨大的半园形防浪堤,堤上建有一座二层八角形凉亭,这就是著名的“回澜阁”了。只见它全用彩色琉璃瓦覆盖,下由24根红漆园柱支撑着。阁心有一个螺旋形楼梯,楼上一周全是玻璃窗。我们依次循行,竟获得了移步换形之美感,印证了“一窗一景、一景一画”之说。
      我们吹着海风,隔水相望着植被茂盛、郁郁葱葱的“小青岛”那浓郁的影像,真是心旷神怡。
      虹云想让摄影师照一张“立等可取”的艺术照(黑白的——一张照片上有四种角度的小相),可是,无名的海风把我俩的头发,一次再次地撩到脸上,盖住鼻子和眼睛,那时刻,想保持头脸的光鲜几乎是不可能的。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