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我国语文学科课例研究“六样式”成果简介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3 22:52
标题: 我国语文学科课例研究“六样式”成果简介
我国语文学科课例研究“六样式”成果简介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在语文课例研究中,王荣生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开发出了“名课研习”“课例研讨”“课例评议”“课例兼评”“课例综述”“共同备课”这六种样式。下面细作介绍。 
1、名课研习
细致解析优秀语文教师的名课。
样例片段:(王荣生《案例研究——董承理老师〈读伊索寓言〉研习》)
  前面谈到,流程的走向是预设的,但又为教学内容的生成留下广阔的空间。从上面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发现之所以如此的一些诀窍。
  比如流向,依据学生的学情和达成教学结果的需要,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分成几个阶段,一个阶段就是一个环节,从上一个环节流向下一个环节,最终抵达课堂教学的终点。根据对优秀课例的分析,我们初步认定,阶段以2~3个为宜;语文教师的备课工夫,要花在起点的辨认、终点的确定和2~3个环节的把握上;在时间分配上,大致是喇叭型的,流程越往下走,越要留有充裕的时间,终点处更要充分展开。
  说到展开,就可以讨论流程的疏导处了。郑桂华老师的课有这样一个特点,比如《安塞腰鼓》这节课,不同的学生,甚至不同的年级,她都可以上。我以为诀窍在课堂教学流程的疏导处,比如圈出传递这种感觉更强烈一些的句子这一处和发现词语和句式的特征以体会感情与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这一处。感觉强烈的句子,可能有的班级圈得多一些,有的少一些;词语和句式的特征,有的学生发现得少一些、浅一些,有的多一些、深一些,这里有很大的调节余地。换句话说,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都按流程的方向在学习,都经历了学习的过程,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果,但他们所获得的,是他们能获得的,而不是老师硬塞给他们的。再换句话说,教学的具体内容是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调节和生成的,比如《安塞腰鼓》的句式,可以是排比、反复这样的程度,也可以是句式视觉美感这样的程度;在某班的一堂课,教学内容具体落在哪个点,要看情况,看学生能不能发现,看老师的引导能不能起效,看学生相互之间能不能触发,看学生与课文、与教师的对话中能不能生成。我以为,郑桂华老师的课抓住了对话教学的实质。对话教学的实质,是教学内容的生成;而教学内容的生成,是在教学流程调控下的生成,是朝着流程终点的有方向的生成。
  关于名课研习的具体样式,可参考以下材料:
  王荣生《案例研究——郑桂华老师〈安塞腰鼓〉研习》,《全球教育展望》近期发表。
  王荣生《”“”“”“”——欧阳代娜老师〈岳阳楼记〉研习》,《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4期。
  王荣生《追求语文教学的效率——魏书生老师〈统筹方法〉研习》,见郑桂华、王荣生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中学教学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
  2.课例研讨
  由一堂课延伸而来,研讨执教者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某种主张,讨论其在课程论或教学论上的意义。
  样例片段:(王荣生《引子、主题及文章体式——窦桂梅老师〈晏子使楚〉研讨》)
  那么怎样进行主题教学呢?窦桂梅老师归纳了两条原则并用她的一系列课作例证:(1)对于有点缺陷的课文,用补充或修改等手段美化教材。例如:《一夜的工作》《邓稼先》《詹天佑》等。(2)对于文质兼美的课文,则细细揣摩文字的魅力。《秋天的怀念》中的好好儿活,《晏子使楚》中的不得不”“看了看”“笑了笑等等,都称得上是主题教学细细揣摩文字的魅力的范本。
  但是,原则的指导和课例的示范,似乎都不足以解决怎样进行主题教学的问题,如果有普通老师想从事主题教学的话。因为上述课例是由高明的教师执教的,因为主题需要灵活地规划、实施教学,因为主题教学的课堂以一种开放的形式展现流动的美
  真实的逻辑可能是这样的:当一个教师能够开掘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而又指向切身理解主题的时候,他便会创造出怎样进行主题教学的种种方法。也就是说,如果仅仅赞赏窦老师《晏子使楚》教学流动的美,而不能去自觉地体认类似于好好儿活”“不得不”“看了看等处那文字后面的东西;如果教师不能把备课的心思聚焦在师生生命意义增值的所在;如果教师不能把课堂教学落脚于真正感人的力量和对学生美的熏陶;那么,即使跟着窦老师多少种方法恐怕也不会抵用。
  关于课例研讨的具体样式,可参考以下材料:
  王荣生《探求课例的课程论意义——郭初阳老师〈愚公移山〉研讨》,见王荣生著《语文课课程论基础(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王荣生《对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郑逸农老师〈再别康桥〉研讨》,《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4期。  王荣生《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黄昌龙老师〈哦,香雪〉研讨》,《语文学习》2006年第10期。
  3.课例评析
  评议比较典型的课例,从学理上分析语文课堂教学中值得提倡的做法或普遍存在的问题。
  样例片段:(王荣生《两个课例的评议》)
  同样,对《金黄的大斗笠》课例,我们的着眼点也放在教学内容上。这堂课,老师采用的是板块教学法。板块教学,是语文教育研究者给出的新名词,它有两个含义:一是从横向说的,把教学内容切成几个块状;一是从纵向说的,即詹静老师在教后感里所说的板块推进。很显然,我们需要讨论的是怎么切分板块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在这一类课文教学里、在这一篇课文教学时,怎么切分板块?而怎么切分板块,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一篇课文里切分出什么的问题。比如《金黄的大斗笠》课例,教师切分出了关于”“”“”“四个对话板块,我们要研讨的就是这样切分的合理和合适与否。
  ……
  不合理处,其实还不仅仅在诸如为什么(姐姐)不真打(弟弟)?这样一个一个具体的小问题上;以”“”“”“的切分来阅读《金黄的大斗笠》,这个大思路可能也未必合理。
  这就关系到这堂课究竟在教什么、究竟要教什么。与上一课例一样,詹静老师所说的,也有多种解释。是品文本呢,还是品教师的体验(理解),还是学会的方法?
  不妨换一个思路,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在学生的真实感受中,这堂课他们会觉得学了什么呢?不错,这堂课学生一定很开心,他们谈了、说了许多,这可能是在其他课文的教学中、在其他教师所上的课里所没有的;但是,学生的谈论,其实只是按教师的要求,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而已,至少直接的结果是这样的。也就是说,这堂课所教学的,实际上也是按老师的要求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与上一课例的情况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这堂课老师所问的问题更为精巧,精巧到在正常的阅读中根本不会想到。
  我说的切分未必合理,指的就是这个精巧
  假定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定在学会的方法上,而品的方法又是指按”“”“”“的切块,用生活还原的方式抵达边边角角,那会成为什么事情?如果那样的话,学生所学习的将是这位老师相当个人化的、甚至是相当奇特的阅读方式。我们很多教师所设计的很多教案,其实是在想尽办法生产一种奇特的阅读方式,也就是有阅读能力的一般人(包括学者、作家、评论家等)所从不采用的阅读方式,也就是在备课、教学之外老师本人也从不采用的阅读方式。见过所谓板书的艺术的人,一定知道我在说的是什么,因为那里是各式各样奇特、奇怪、怪异阅读的荟萃。
  ……语文课是这样的吗?教师理解成什么,学生就学这个理解;教师体验到什么,学生就学这个体验。这是我们所要的阅读教学吗?
  关于课例评析的具体样式,可参考以下材料:
  王荣生《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竹影〉课例评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年第1期。
  马雅玲《从散文文体的引导作用看散文教学内容的合宜性——〈绝版的周庄〉课例评析》,《语文学习》2006年第4期。
  马慧芳《从言语审美的角度看散文教学内容——〈道士塔〉两则课例评析》,《语文学习》2006年第3期。
  4.课例兼评
  分析语文教学的某种现象,兼及对一些课例的评议。
  样例片段:(王荣生《关于鉴赏取向感受性阅读的讨论——兼评语文新课程的几个课例》)
  本文结合相关的课例,讨论两个问题:1.感受性阅读是一种什么样的阅读姿态、阅读方式?2.它与2000年《大纲》所守护的鉴赏者取向有什么样的联系与区别?笔者以为,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对语文教师准确地把握、实施《标准》,都有裨益。
  ……
  综合上面的讨论,我们认为:
  第一,对感受性阅读这种时下正在蔓延的阅读取向,需要慎重研究。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是否真的要培养学生这样一种阅读姿态、阅读方式,应该提交社会审议。课例二显示,这种阅读姿态、阅读方式,更多的是对文章所涉及的事物(话题)——比如家长生发的联想。这对丰富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等,有明显的益处;但是,这更多地像我们最近鉴别出来的用件类型的选文用法。一篇课文有一篇课文所涉及的事物,学生今天由一个话题联想、明天按另一个话题交谈,长此以往,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否有利,恐怕需要严肃论证。倾向于用件一篇篇课文所涉及的事物,是我们以往阅读教学的通病,按我们的观点看,也是阅读教学长期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教师的废除了,换成了学生的,病就消除了?这是有些疑惑的。
  第二,课例一和课例二的比较表明,《标准》所凸显的让学生自己来,与《大纲》所守护的让学生自己去,这两种阅读取向,有相通相联的一面,也有相异相背的一面。它们并不是必然地合到一块。简单地讲,如果教学的主要方法是朗读,同和通就可能占上风;如果教学的主要方法是讨论(交谈),异和背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在实施《标准》的阅读教学中如何调和承继与开拓这两方面,也不是没有问题的。异和背的可能性需要认真对待。据我们分析,目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至少混杂着四种取向的阅读
  (1)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寻求思考与练习”“正确答案作业者取向
  (2)以分析课文形式方面为主,归结为生词、语法、修辞、章法(结构特点、语言特色等)的语文教师职业性阅读取向
  (3)遵循2000年《大纲》,以诵读为主要样式的鉴赏者取向;
  (4)2001年《标准》所倡导的感受性阅读,在教学中表现为对讨论法的倚重。
  相信在目前实验区的阅读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正在经历着鉴赏者取向感受性阅读,乃至受习惯了的作业者取向、语文教师的职业性阅读方式激烈争斗的煎熬;而许多学生正在学习着相互冲突、相互干扰的阅读姿态和方式,因而正在形成一种混杂的、无所适用的阅读能力。这中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何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应该尽早加以研究。否则,语文教材的编撰就很可能是换汤不换药,或者乱换药;语文教师的教学也很可能是以不变应万变,或者胡乱变。
  关于课例兼评的具体样式,可参考以下材料:
  王荣生《关于鉴赏者取向感受性阅读的讨论——兼评语文新课程的几个课例》,《教学月刊》2003年第1期。
  王荣生《用件类型选文及其教学——兼评语文教改的几个课例》,《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第11期。
  王荣生《谋求口语交际教学的改善——兼评口语交际的几个课例》,《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9期。
  褚树荣《示范与求实》,《语文学习》2006年第11期。
  5.课例综述
  对某一篇课文或某一课题(作文和口语交际等)的教学作较全面的扫描,并加以专题评议。
  样例片段:(李娜《拿来主义》教学内容综述)
  《拿来主义》是一篇具有强烈战斗性和高度艺术性的杂文。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以来,语文教师一直反映这篇文章难教、难学、难懂。为什么难教、难学、难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都教了哪些内容?应该教学什么内容?本文梳理了近年在杂志和相关网站上发表的25个课例(包括教案、备课参考、课堂实录等),试图对《拿来主义》实际在教什么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述评。
  ……
  教学《拿来主义》,一般都会提供鲁迅写这篇文章时的社会背景资料。这有几种情况:(1)有的设置课前预习,教师提供背景资料,学生在课外自学。(2)大多数课例是在正式讲解课文前,介绍背景知识;或者发放背景知识的材料,教师稍作提示。(3)也有比较关注背景知识的,但这种情况的课例不多。(4)南京师大附中王雷老师的《拿来主义》备课参考,则把背景资料放入第四部分应用·拓展,目的是深入理解、评价鲁迅的拿来主义思想。以上几种情况不仅处理方式不同,背景知识介绍的容量也有很大差异,有的则只提到国内背景,有的提到了国内外的背景。
  杂文是时文,它针砭时弊。因此,了解其具体的现实针对性,对杂文的理解至关重要。《拿来主义》的课例,或多或少都有社会背景的介绍,但我们发现,教师对《拿来主义》背景知识的介绍,与讲解其他类型文章时的背景知识介绍,并无差别。也就是说,语文教师们并不知晓杂文阅读时背景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不明白杂文的背景知识是以何种方式介入到阅读之中的。
  其实杂文所涉及的社会背景,不在杂文的外面,它就在杂文之中。因此,在杂文的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不应该由教师从外面加进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杂文中发掘,从而使学生回到历史的现场,身临杂文家所面对的社会现实。这样,他们才能够理解杂文的所说,才能够认识一篇杂文的意义和价值。对杂文来说,了解背景知识不仅仅为了更好地理解,它本身就是理解的过程;了解杂文的现实针对性,本身就是杂文理解的一个重要构成。大量的外界资料,生拉硬扯的背景介绍,对杂文阅读并无益处。
  关于课例综述的具体样式,可参考以下材料:
  王雪亘《〈物种起源导言〉教学内容综述》,《语文学习》2007年第1期。
  王雪亘《〈人生的境界〉教学内容综述》,见《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即出。
  王雪亘《〈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内容综述》,见《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即出。
  六、共同备课:专家(质询、提供材料支撑)、教师共同备课。
课例:《胡同文化》三次备课
胡同特点——情感——胡同文化的“神”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