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文学批评的“入”与“出”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0 06:55
标题:
文学批评的“入”与“出”
文学批评的“入”与“出”
段崇轩
来源:文艺报
批评实践中的重要一环
文学批评已进入一个独立的、兴盛的时代,这是整个文学、学术的进步和几代批评家的期望。但深入观察它的成就、影响及地位,却并不是那样尽如人意。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的推动作用似乎并不明显,对广大读者的引导提升功能好像微乎其微,媒体上不断爆出对文学批评的质疑、指责和批评声音。增强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文学批评的“症结”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文化方面的,也有文学自身的。从文学的角度看,文学批评或者说批评家同文学创作的严重隔膜,则是一个突出而重要的原因。批评既不能深入地体验文学的内在世界,又不能上升到更高的理性高度,要么成为文学可怜的附庸,要么成为可憎的教师爷,这样的文学批评怎样能走向作家、读者,走向文学、社会呢?
学界一般认为,文学批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三大板块。前二大板块较为单纯集中,后一板块则要宽广复杂一些。文学批评是以作品和作家为中心的,同时包括更广泛多样的文学研究与评述,如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论争、创作论谈乃至文学批评自身的研究、论述等等。它的疆域十分广阔,重要性也在明显提升。它是文学史写作的鲜活素材和原始依据,文学理论发展的深厚土壤与思想资源。它是一项前沿性的、基础性的文学工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于文学批评的功能、价值,许多经典作家、评论家都作过论述。对作家,批评家应该成为知音、诤友;对读者,批评家理应成为朋友、老师。对文学创作,批评应当是助推器;对社会发展,批评应该是协调器。文学批评的使命可谓艰巨而光荣。而当下的文学批评,普遍存在着浮躁之气、功利之心。面对作品总是蜻蜓点水,不愿下“细读”的功夫,评判作品就事论事,缺乏足够的思想理论准备,这就必然导致批评同创作的隔膜、错位。这样的文学批评,怎么能不受到冷落和非议呢?
“细读”才能入得深
在文学批评写作中,细致而深入地阅读、体验作品,是首要的、重要的环节。但现在的文学批评,普遍存在着轻视阅读的现象,一些批评家要么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地浏览作品,就在那儿发议论、写文章,其结论往往与作家作品风马牛不相及;一些批评家要么良莠不分、态度暧昧地看待作品,仅仅把作品当作证实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框架的一个例证,其判断往往与作品不搭界或者明显误读。可以说,这样阅读和评判作品是一种思想上的强暴行为,其实是连评论的权力也没有的。
西方新批评派评论家,十分强调“文本细读”,把作品看做一个独立、封闭的世界,批评家就是要深入到作品的整体、肌理以及细部,从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内涵。我们并不一定要效仿这种批评方法,但他们“文本细读”的态度和理念,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有论者对批评家的阅读进行了分解,认为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欣赏式阅读、研究式阅读、验证式阅读,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欣赏式阅读就是要全身心的、无功利的进入作品,感受和品味作品的全部内容和思想、形式和语言等等,把自己融化进去。研究式阅读就是要在初读印象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情节、环境、思想、情感、人物、结构、叙事等进行概括和探索,得出对作品的基本判断。验证式阅读就是带着自己的思想和艺术判断,再一次进入文本,求证和纠正自己对作品的理性认识。如是几番进入、体验,才可动笔成文。总之,“细读”是文学批评的前提、基础,这个功夫是必须下到的。
文学批评既是感性活动,更是理性实践,因此批评家丢失艺术感受和表现能力,成为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也因此批评家必须有意识地保护和培育自己的艺术能力。鲁迅的作家作品评论,寥寥数语,就能切中肯綮,让人铭记难忘;茅盾的评论文章,朴实准确,紧紧围绕创作问题展开,给作家、读者以深刻启迪。原因就在他们不仅是批评家,更是文学家,有着极好的艺术感受和把握能力。当下的批评家,特别是学院派批评家,长期沉浸在概念术语、理论框架中,艺术感觉在悄悄流失,判断作品就难免理念先行,使文学批评背离了艺术的规律和魅力。这是需要格外警惕的。
有境界方可站得高
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或说刚性要求,是思想性、科学性。尽管做到绝对的精确、系统是不可能的,但它必须向这个层次努力、靠拢。因此才把它划入社会科学范畴。文学批评从阅读体验到构思成文,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是从“入”到“出”的蜕变,是批评写作中决定成败的关键一步。在阅读体验中,批评家积累了大量的、朦胧的感性形象和情绪。要上升到理性概括、抽象的层面,批评家就必须动用他的全部知识、思想,把文本中的形象、情感、思想、形式等,纳入既有的社会、文化、文学体系中去比较、考量,从而得出对文本的思想和艺术判断。此时批评家所运用的语言,是一种抽象的、理性的语言,但它又与文本世界息息相关,是批评家跳出感性体验创造出来的理性文本。这一过程是最艰难的,但也是最有诱惑力的。
批评家面对的文学世界,浩瀚、复杂、多样,这就要求批评家必须有丰富、扎实的知识、理论储备。当然,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批评家要有所选择,才能有所不为而有所为。批评家要努力夯实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功底,譬如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乃至经济学等都应有所涉略。譬如美学、文艺学、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等,更应有选择地细读深研。批评家的知识、理论修养,既要博又要专,尽量做到博与专的兼顾与协调。
打造个性化的批评文体
文学批评同文学创作一样,同样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一理念众所周知,但在不少批评家那里,还缺乏实践上的自觉。真正的文学批评是有感情、有思想、有个性的,是生命的自然创造。而现在由于受各种陈腐思想观念的束缚,受越来越僵化的学术体制的制约,本应是活泼自由的文学批评,却变成了机械造作的学术“复制”。这是一个文学批评繁盛的时代,但平庸者众、杰出者少。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创作的一种发现和创造。面对文学作品中所展示的,林林总总的情节、人物、思想、情感、形式、语言等等,批评家就是要沉潜下去,发现作品深藏的也许连作者也模糊不清的思想、情结、愿望,发现作品背后支撑形象世界的“有意味的形式”和语言。批评本质是一种“对话”。批评家在同作品、作家的无形交流和对话中,艰苦地发现和建构着一个自己的理性世界。这个理性世界是从作家的文本世界中生发出来的,同样也有自己的形态、秩序和个性,打着批评家自身的烙印。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说批评也是一种独特的创造。
文学批评姓“文”也姓“理”,在文体创新上自然不必过分苛求,但个性化的文体无疑会给批评加分,又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因此是值得批评家重视的。文学批评自然可以写成中规中矩的论述型文体,同时也可以写成自由活泼的对话式、诗论式、书信式、随感式样式。在谋篇布局上,论点要突出鲜明、论述要深入有序、结构要紧凑自然;在论述语言上,既要客观、理性、准确,又要生动、流畅、智慧。这些不难达到,也是能够达到的。潜心治学、不懈求索,个性化的批评文体就会渐渐形成。
2012-8-2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