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海外华人学者的逆袭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0 20:23
标题: 海外华人学者的逆袭
海外华人学者的逆袭2012年02月26日

来源:东方早报



伍三

近期图书市场上有不少值得一看的社科类新书,其中有两本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刊行,分别是《虚实之间: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谣/言研究》和《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
《虚实之间》的作者李若建教授任教于中山大学,是著名的人口学专家,是大跃进时期人口状况的权威。但这次他的研究跳出了人口学的轨迹,从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入手,详细地分析了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流行的各种谣/言。
这些谣言包括“毛人水怪”谣/言、“割蛋”谣/言、 “仙水”“神药”谣/言以及投毒的谣/言。李若建在书中指出,谣/言是社会环境投射的影子,也和民众的集体记忆紧密相关。对于谣/言的成因,他一针见血地点明:“谣言往往是在把真实成分重新建构的过程中出现了位置错配。”李若建认为,制止谣/言最根本的方法是信息的公开、真实、及时。在当今这个众多网友热衷于传播谣/言,甚至有不少知名人士公然高举“谣言倒逼真相”大旗的微博时代,《虚实之间》具有特别的启迪和警示意义。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是赵鼎新教授在2006年出版的《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的修订版,增添了部分新的内容。赵鼎新教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多年,学术成果甚为丰硕,堪称美国华人学者的翘楚。由于某种原因,他的成名作暂时无法和国内读者见面,但这本《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也足以体现他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虽然社科文献出版社把这本书定义为社会学专业教材,但其写作并不完全遵照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饱含着作者本人对这个领域的理解以及实证研究,有助于读者认识现代社会转型的原因和过程。
另外一本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这本书的作者阎云翔曾经当过羊倌,后来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担任人类学教授。在这部新作中,阎云翔记载了一场正在日常生活领域重塑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也就是道德坐标和道德体验的转型。《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试图向读者展示,今天的中国文化正在见证并孕育着一种新的个体主义。这种个体主义在过去是不可言说的、不成熟的,甚至在政治上是不被接受的,而如今却公开地发挥着影响力。阎云翔认为,中国人的自我与人格已经变得与以往不同了,就像社会道德那样正处在转型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赵鼎新和阎云翔都是海外华人学者中的杰出人物,他们这些人都在国内受过教育,到美国进修和做研究,近些年成名成家之后,渐渐反哺国内的学术界,以出口转内销的方式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用现在网络论坛上流行的话来说,这种可喜的现象大概可以称为海外华人学者的逆袭吧。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