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教师之友网》网辑有关[李庆明]的帖文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7:54
标题: 《教师之友网》网辑有关[李庆明]的帖文
李庆明:公民教育之难

2012年07月23日

来源:
新京报









  李庆明在讲台上。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2年7月,深圳南山附属学校(简称央校)校长李庆明突然离任,在网上引发热议。
  当下的学校教育,其目标,更多的是指向崇高的圣人、抽象的英雄,或者世俗的成功者,而其结果则是,孩子们一进社会即感到幻灭,浮在生活的表面,无所适从。
  公民教育与之相反。从人的角度而言,公民教育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真实的人,能够在自己身上安顿自己,通过自己,唤起自身的责任感;爱这个世界,理解社会生活的秩序;积极生活,有能力在自己的国家构建并捍卫幸福与尊严。
  几年下来,央校成为中国唯一一所以“公民训练”而著名的学校。李庆明则被人冠以公民校长之称。
  突然而来的被下课
  2012年夏季,这位每天向学生鞠躬的公民校长,因一道辞令,而成另一种形象,一个孤独失败者的形象。中国教育科学院突然解除了与南山学校的合办协约,李庆明作为其直接委派的校长,需自谋出路。
  学校暑假前的最后一天,李庆明含泪读完《结束时刻的一份检讨》,结束了他在央校的9年教育探索生涯。开文尚存些许骄傲,“不管这些探索多么稚嫩、粗糙,不管我们蒙受了多大的孤独、挫败,也是值得自豪的,因为我们是在和形形色色畸形、伪善的教育抗争”,及下多是歉疚与哀伤,他责备自己,沉湎教育,不谙世道。
  在深圳电视台的采访中,李庆明对着镜头平静地说:“我舍不得这些朝夕相处的孩子们,我每天在校门口鞠躬,每个孩子的脸都记得。”之后掩面而泣。
  网上关于这位“鞠躬校长”的评论,褒贬兼有
  褒扬者力挺公民教育,将其视为当下教育最重要的缺失成分,认为李庆明的教育实践,是面向未来的立人教育。有央校家长联名写公开信,要求当地教育局挽留李庆明。他们自称是一群被教育伤透心的家长,而李庆明,让他们在积弊已久的教育环境中看到希望。“在李校长和他团队的调教下,我们的孩子成为个性丰满、思想独立、理性和平、有担当、有教养、有高贵精神的好孩子、好公民。”(《一群家长致深圳教育界及其他各界人士的公开信》)
  贬责者则多从现实教育环境出发,认为李庆明的公民教育实践,其实是把孩子们当做未成熟教育理念的实验品,无益学生升学就业。
  两个月前,在中山大学举办的教育论坛上,李庆明把自己的公民教育称为新启蒙。彼时,他的演讲以泰戈尔的话结束:“如果你在黑暗中看不见脚下的路,就把你的肋骨拆下,当做火把点燃,照着自己向前走吧。”
  九年没有编制的校长
  李庆明的校长身份,比较特殊。
  他由中国教育科学院委派到深圳南山学校,在南山教育局,无正式编制,在中国教育科学院,也无正式职位。李庆明坦言,几乎每年甚至每学期,都有被解聘、被撵走、“死定了”之类的传言。当传言成为现实,他终究还是悲难自抑,九年的教育如梦一场,他的公民教育仍如胚胎,却丧失了成长发育的场所。
  2001年至今,央校是中国教科院在全国唯一一所附属学校,创办时意在将其打造成体现当时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最高水平的基础教育窗口学校,实验性极强。但在实际过程中,中央教科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大。2008年5月起中国教育科学院又先后成立了6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重点在区域合作,而非一座具体的试点学校。
  中国教育科学院一位官员表示,因各种人事调动,近几年来,南山学校的很多教育改革探索,也与教科院无关。
  彼时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的朱小蔓,则不愿就此事接受采访,尽管李庆明曾多次提及朱小蔓对自己进行教育探索的鼓励。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介绍,在教育体制较为完善的国家,对于中小学校长的任命,主办方并无完整决定权。由政府部门官员、立法机构成员、学校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社区人士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以及家长委员会,都有权利参与学校的运作发展,决定校长的任免。而根据我国教育部相关规定,我国中小学校长的任命权,在主办方手中,公立学校由主管部门任命,私立学校由出资方任命。因此,校长与主办方之间,若出现理念上、经费上的冲突,前者的聘任就会受影响。
  熊丙奇认为,多年的教育探索,使得李庆明成为南山学校的一张名片,不能违背民意,一辞而去。而当下的中小学校长任命机制,需要更多反思。
  被委派到深圳九年,李庆明的人事档案关系仍留在之前任职的江苏南通,个人社保已经多年未交。尽管深圳南山教育局表示欢迎李庆明留在南山,但现年53岁的李庆明,是否有资格以正式编制的身份调入深圳,仍是未知数。李庆明虽有校长之名,实则游离在体制外。
  教育:必要的乌托邦
  以公民校长闻名之前,李庆明在教育界的声誉,始于南通海永。1999年,已在南通师范学院任教19年的李庆明,带着6名学生,进入长江入海口冲积岛上的海永乡,开始自己四年的教学实验。从灰色的理论,走向明朗的实践。
  海永四年,大幅度提升了贫困乡海永小学的成绩,是李庆明饮誉教育界的主要资本。多家教育杂志,将李庆明的教育实践,渲染成英雄式教育行吟史诗:于偏隅之乡,实践教育新理念,寂寞沙洲,甘居贫困,最后在应试教育体系中大放异彩。
  进入央校,他开始大步尝试新的教育改革,取消小学家庭作业,推行儿童阅读;打破课堂固定45分钟时长,代以20到60分钟不等的长短制;尊重孩子个性发展,开设各种在别的学校经常被屏蔽的课程,如绘画、舞蹈、琴艺。其改革并未超出素质教育的范畴。
  身处较为开放的改革前沿城市,与新理念的接触,变得更加容易。公民教育,与李庆明不期而遇。那是报刊上的一则消息,朱永新、杨东平等教育学者尝试编写新公民读本,接续半个世纪前的公民教育。
  李庆明用震撼一词,来形容当时的感受。之前多年,他跋涉在德育、美育这些概念里,欲拓新路而不得,“公民教育”,长驱直入,让他重新思考教育的本义,看到另一种海阔天空。
  对于现代中国而言,公民教育带有改造国民性的色彩。这个来自西方的词汇,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唤起激动与希望,是因为它所蕴含的人的形象,与臣民、草民、顺民相对,且与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相随。
  虽然早在20世纪初,就有梁启超等思想者提出培育“新民”和“国民新灵魂”理念,公民教育也曾进入国家教育体系,但因社会动荡政权变更,尚未及抽枝展叶。
  至上世纪末,中国的转型步入新阶段,市场、民主、法治成为体制改革的关键词,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报告中,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奋斗目标。公民教育再次从沉睡的历史中醒来。
  想象更好的社会,首需想象更好的人。教育由此成为一个社会必要的乌托邦。
  ■ 人物介绍
  李庆明
  生于1959年,从教30年。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南山附属学校(简称央校)校长。
  2003年,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委派,李庆明任职央校校长,不久即着手进行公民教育。他每天在校门口向学生鞠躬,贯彻尊重与平等;设立选举月,鼓励学生表达见解;引导学生成立学生自主委员会,与老师、校长平等对话;在学校管理的各种细节上引入学生的意见,训练他们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因此有“公民校长”之称。
  采写/新京报记者 朱桂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7:55
李庆明:奠基学生的阅读文化生态
李庆明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校长,“田园教育”、“文化阅读”、“活力教学”等主张的积极倡导者。
  ■获奖理由
  李庆明倡导“文化阅读”,在他的引领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构建了以学科文化阅读、大主题文化阅读、经典文化阅读、当代作家系列阅读等为主要领域,以课堂阅读、班级阅读、亲子阅读、自主阅读等为主要形式,以星级阅读评价机制为主要支撑的儿童阅读文化生态。
  李庆明发起作家进校园活动。曹文轩、张嘉骅、宫西达也等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作家先后走进学校,在校园掀起文学阅读潮。李庆明主张围绕童话、亲情、游戏、生态、民俗等主题开展“大主题阅读”,并亲自主编了一套大主题文化读本。他倡导让学生在文化的视野中关照数学、科学、历史、英语、艺术等学科。李庆明认为,有了这些学科阅读,学校才是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
  李庆明大胆推进学校课程改革,设置相对独立的阅读文化课程。他主持编写了《天堂鸟书林阶梯阅读手册》,通过“晨诵、午读、暮省”、“班级读书俱乐部”、“田园文学社区”、“与作家对话”、“讲述、诵读大赛”、“星级阅读评比”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李庆明看来,阅读不只是学校的事,也是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事。他制订“天堂鸟飞翔计划”,开展“书香飘万家”阅读公益推广活动,共建书香家庭、书香社区。在他的支持下,学生家长发起并成立了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妈妈家族”;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学校先后与广东汕尾、桂林龙胜、黑龙江漠河、四川北川等地区近20所学校建立了阅读联盟学校关系,向这些学校捐赠了4万余册图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活动。
  李庆明引领的阅读推广成效卓著。2008年年底,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李庆明获深圳市“阅读之星优秀校长”称号。
  ■读书故事
  我读中小学的时候正处于“文革”时期,那时读书少。下乡插队务农之余,倒是有了阅读的渴望,先后读过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于光远、苏星等的《政治经济学》,徐禾的《政治经济学概论》,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王力的《诗词格律》等。当时就觉得这些人都很了不起,然而书中有些地方我却看不大懂,自卑的压力迫使我背书甚至抄书。
  恢复高考后我考入了大学,那时就下决心恶补。几乎所有时间我都用来读书,远离娱乐活动,连自己小时候喜爱的舞蹈、唱戏也一概放弃。大姐工资本来就不高,却常常一个月拿出几十块钱给我买书。她当时的男友也慷慨解囊,大笔“捐资”,博得我巨大的好感,竭力怂恿大姐非他不嫁!那时我读书几近痴狂,只觉得时间不够用,经常在教室里通宵达旦。开始时值班夜巡的学校保安还干预,吆喝我回宿舍,后来实在拗不过,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夏天的夜里蚊子多,我又不舍得花钱买蚊香、驱蚊剂之类的“奢侈品”,于是穿一双长筒雨靴武装自己。班主任(当时叫“辅导员”)石耀先生(后来当选为当地的副市长)得知后,心生慈悲,成功游说学校,特别给我们班的几个“夜猫子”开恩,专门安排了一间不会断电的宿舍。就是在这间简陋的小屋里,不到3年的时间,除了必修的中文课程,我还广泛涉猎了历史与哲学,认识了马克思、恩格斯、康德、黑格尔、罗素、巴甫洛夫、斯米尔诺夫、鲁迅、李泽厚、郭绍虞、杨树达、王力、郭沫若、范文澜、巴人(王任叔)、施昌东等人物。读了多少书没有统计,估计也有现在好学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要花上五六年来读的学术书籍吧!
  ■推荐书目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7月出版
  该书不只是一部中国艺术史,作者以恢宏的气势,阔大的视野,精美的笔触,将中国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等熔于一炉,走进《美的历程》,等于完成了一次中国文化的巡礼。
  《启蒙札记》,陈乐民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10月出版
  国际政治和欧洲学大家陈乐民先生的这本小册子,是开启我们心智的一把钥匙。可参照陈先生和德国学者史博德合著的《对话欧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1月版)阅读该书。
  《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叶秀山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睿智的人生和教育境界离不开哲学之光的照耀。20世纪哲学的“显学”——现象学向世人提出了许多尖锐和深邃的哲学问题,如文化问题、历史问题、生死有无问题、人文精神问题、艺术审美问题等,著名西方哲学史家叶秀山先生以一种文化对话的方式,阐释了东西方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读来益人神智。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7:57
李庆明:公民教育从公德养成做起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2-03-29


尊重与爱从校长每天早晨鞠躬迎接师生开始



《中小学生公德养成研究》是广东省教育厅20112013年的一项重点研究课题,承接这一课题的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南山附属学校,这一研究引起不少专家学者及教育同行的关注。不久前,记者前往该校进行了考察并对课题主持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李庆明校长进行了专访。

看上去鸡毛蒜皮的规范,其实是在为人们的公共行为设置最低边界

记者:对于“公德养成的历史研究”,您和您的团队做了详实的历史追溯和梳理,您认为这方面的研究与当下“从娃娃抓起”的教育实践具有怎样的关系?

李庆明:教育研究一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但我觉得如果再多一点“历史意识”,可能更有利于把握变革现实的脉络,避免陷入盲动或功利的误区,公德养成也不例外。陈寅恪主张“从史实求史识”,朱光潜认为,历史的探寻有助于“引起现实底思索,打动现实底兴趣,和现实底心灵生活打成一片”。仅举几例,看看历史上的公德养成做些什么,会得到不少启发。

——1530年,著名人文主义思想家埃拉斯默斯出版轰动一时的《男孩的礼貌教育》一书,就着重讲述“外表的得体行为”,从教堂到卧室,从就餐到游戏,举手投足,巨细无遗,甚至连眼神、擤鼻涕、吐痰、大小便、放屁等“禁忌”都有详细的规定。这些看上去鸡毛蒜皮的规范,其实是在为人们的公共行为设置最低边界。

——日本明治维新前后推行“文明开化”运动,兴起公德思潮。明治五年(1872年)颁行的《条例》就十分重视改变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如在人口稠密场所燃放烟火、破坏路灯、往下水道投掷土草瓦砾妨害流通、夜间吵闹惊扰他人睡眠等等均有规定。

——1875年日本大思想家福泽谕吉明确将“德”分为“私德”和“公德”,此后,“公德”概念开始流行。20世纪一开始,“公德”就写进了法律:1901年元旦的《读卖新闻》新年宣言昭示了新年的公德养成目标,第二天又发表社论《社会改革的目标——公德养成》。这一年,日本掀起了公德讨论的热潮。

日本教育家西村茂树在《公德养成意见》中把公德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领域,特别强调了公德的“消极”层面,即个人行为应当避免造成对于他人或公众的损害。同年,文部省向第三届全国联合教育会提交的咨询案就是“如何在小学、中学培育公德的方法”。总体上讲,20世纪以来日本的公德观念更侧重公德的“消极”即“不伤害”的规定,这对日本以后的公德养成教育影响极大。日本特别重视小节文明,原因就在这里。

——中国“五四”前后的改造“国民性”思潮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梁启超先生提出的“公德”说:“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他痛陈国人“一涉公字,其事立败……公林无不斩伐,公路无不芜梗,公田无不侵占,公园无不损坏。”这里的公德也主要涉及公共行为的“消极”(不伤害)领域。

——2001年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公德建设也备受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成效仍不能尽如人意,公德缺失时常令我们的国民乃至国家形象蒙受损害,成为痼疾顽症。现在是需要经过一番深刻反思并加以完善的时候了!

重视底线伦理的教育也是整个国际社会道德重建的需要

记者:在公德培养的理论思考中,你们为何特别关注公德作为“底线伦理”这一特质?

李庆明:公德是基于现代文明社会的道德实际,按最低限度的普遍化要求而制定的,是公民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公共生活准则。这些原则和规范是一个合格公民“不可以”逾越的道德底线,所以也被称为“底线伦理”。作为底线伦理,公德大多指涉“消极的”,即“勿伤害”或“不可以”的种种行为规则。

那么公德作为“不伤害”的“底线伦理”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我认为,是尊重。尊重植根于对自我尊严的理性守护,正如席勒所言:“不知道自己尊严的人,便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只有建立了理性的自尊,才能推己及人,尊重他人乃至所有生命的尊严,甚至为此而做出必要的谦让和牺牲,所谓“自卑而尊人”。

费孝通先生早就指出,中国社会人们重视亲属关系制度以及相应的世代相传的习俗与习惯,对于公共领域的观念与规则却十分淡漠,严重影响了国民的公共意识、权利与义务观念的形成,所以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大声喧哗、欺凌弱势、违背交通规则等顽症陋习至今一直难以根治。这里所指的公德缺失,也是涉及“底线伦理”的“不可以”的种种行为。

重视底线伦理的教育也是整个国际社会道德重建的需要。因为人类的道德底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以至于任何一个利益或文化冲突随时都可能使个人、社会甚至政府放弃道德底线,使全球陷入经济、生态、社会、战争等灾难。

2005年,“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国际实施计划” 正式公布,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尊重”,包括尊重全人类的尊严,尊重后代的权利,承担代际责任,尊重未来社会,尊重文化多样性等。我们在提出中小学生公德养成研究中,关注“底线伦理”,就是要积极回应“全球底线伦理”和“可持续性发展教育”的思潮,并做出自己的创造性解答。

文明细节力图在行为上是可操作、可观测、可评价

记者:你们把公德养成的“实践探索”作为本课题研究最重要的部分,制定的《日常生活的52个文明细节》很受关注。有专家认为:它的价值是把“底线伦理”理论,从学术领域,创造性地引入教育实践领域。能具体谈谈制定这些内容的初衷和实践经验吗?

李庆明:多年来国内中小学在公德养成教育中,存在的明显不足是对公德的界定很不明晰,对公德行为所涉及的领域缺乏详细规定,提出的多数是正面要求,而非“不可以”、“勿伤害”的底线行为限制。提出“正面要求”当然是好的,但如果没有明确的行为限制,学生就缺乏行为的边界意识,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可以”的,或者是超越了“勿伤害”底线的。例如,你要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看上去没有问题,但是“施肥浇水”属于值得嘉许的“美德”,而“不攀折”、“不践踏”是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前者可倡导而不必强求,后者则带有强制性的“必须”。

我们学校多年来围绕“尊重”这一核心目标,根据公德伦理作为“底线伦理”的本质特性确立的“五不原则”即“不伤己”、“不害物”、“不损人”、“不坏事”、“不违法”,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积弊陋习,制定了《日常生活中的52个文明细节》,这些细节包括:与人交谈,要注意倾听,不可东张西望,不可随意插话,有礼貌地表达不同意见;不在公众场合挖鼻孔、抠耳朵、剔牙齿、擤鼻涕、脱鞋袜、光膀子、打哈气、穿拖鞋等。打喷嚏、咳嗽时要捂住嘴巴,不要面朝他人,事后说:“对不起!”为了保护环境,尽量不用塑料袋;遵纪守法,不参加任何“儿童不宜”活动等等。

这些文明细节力图在行为上是可操作、可观测、可评价。由于公德养成的目的是形成良好而稳固的行为习性,所以,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根据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特点和规律,运用道德敬畏理论、社会学习理论、道德情绪学习特别是自尊、羞耻感习得等理论,通过创设特定的规训情境,采取礼仪范导、一日规训、情境模拟、无缝督察、文学阅读、综合评价等,反复进行训练、陶冶与教育,促进学生行以成之,习以为常,不断强化,持之以恒。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7:59
李庆明:难舍田园教育梦南方日报 2012-07-25


他每天清晨站在校门前迎接学生并向每个孩子鞠躬敬礼,坚持了整整9年;他尝试取消自上而下枯燥乏味的思品课,以德育活动取代之;他邀请全球知名的儿童作家走进校园,期望潜移默化让学生爱上阅读;他取消家庭作业,却开办了丰富的文体课程……在深圳教育界,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校长李庆明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
7月4日,一则“李庆明即将被终止职务”的信息出现在新浪微博引爆舆论,引发全城关注……舆论似乎一边倒,学生、家长、社会知名人士纷纷发言,一致地站在了挽留李庆明的这一方。然而,这似乎并不凑效,官方始终没有表态是否会将李庆明留在央校。有媒体说,李庆明因为情绪低落选择低调隐蔽,而事实上自7月4日起,他始终在忙于各种职务或社会事宜:参加毕业生毕业典礼发表完《我的生命除了教育,别无依傍》的言论后,又紧张地奔波于湖南、云南等地讲学,终于找到一个空隙接受了南方日报的专访。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他表达了对深圳、对央校的深深眷念。
■谈未来
“说到底,未来的5年10年,中国教育应该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教育的去行政化。”
南方日报:在深圳,校长的变更每年都有,为什么您离职的这件事情,却引起了这么大的风波呢?
李庆明:我分析,家长之所以反应这么激烈,可能跟我们学校家长参与程度比较高有关系。在央校,家长们会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学校的教育活动、以及各种公益活动中去。例如,我们学校的义工妈妈就分好多种类,数量也非常庞大,有安全妈妈,故事妈妈,交通妈妈等。例如,每次竞选校长小助理,家长都是最积极的竞选团队。所以,我之前一直说,在央校推行公民教育的9年,我有100种理由坚持不下去。但最终都因为理解坚持下去了,那就是家长的无私支持。我发自肺腑地感谢家长,这句话我之前常说,现在反倒有点不敢说了。
另外,我每天早上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家长们来来往往接送学生,对我也比较熟悉。甚至我开玩笑说,学生家里的保姆们都跟我熟透了。我们的教育理念是,积极向社区拓展,不仅仅是家长,社区也一样参与到了我们的学校建设中。
南方日报:有些家长在微博里说,一旦李校长离开,他们将选择搬家换学校。有网友认为,校长不可能永远待在一个学校,他们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必须离开。家长的这种想法,让人感觉央校似乎过于倚重校长?您怎么看?
李庆明:首先,我认为校长当然很重要。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他理所当然担当思想者,精神领袖,知识经营者诸多重要的角色。但是,我更希望学校能够倚重一个完善的体制机制,这个需要自上而下的努力。
例如:中央教科所和南山教育局合作办了我们这样一个学校,由中央教科所委派校长,再将学校委托给南山教育局管理,实施的是管委会(中央教科所3人,南山教育局3人,再加上李庆明组成管委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其实是给了我们一个教育的小特区,授予了学校、校长很大的自主空间。正是因为这种创新体制给予的较大自主权,我们才能在这9年时间里多做了一些探索。
那么一旦我离开,是否这种体制就此中断?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希望这种体制即便不保留,但至少能给予未来的模式一些启示。其实,我之前心中就一直在酝酿一个想法,建议在央校成立一个新的管委会,成员里包括教育局行政官员,教育专家,家长代表,企业代表,教师代表以及社区名流等。由这个管委会来选定校长人选,校长一旦产生,即授予他最大限度的自主办学权,包括他可以自主选择团队,可以对课程有自主选择权等。当然,也要成立教职工大会,对校长的权力包括财政权进行制约,并对校长的去留有最终的决定权。
说到底,未来的5年10年,中国教育应该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教育的“去行政化”。
■谈减负
“磨洋工的课可以减。考试要那么多干什么?作业要那么多干什么?这些统统先给减掉。”
南方日报:是否会留在央校,已经成为一个未知数。您如何总结央校这9年?
李庆明:这9年我到底做了些什么?我选择用调侃的方式来总结一下:首先,我是做了一场梦,一个关于田园教育的梦,梦还没醒我就被叫醒了。
另外,我还鞠了一个躬。我每天早上用鞠躬的方式去迎接孩子们,有些媒体甚至给了我一个“鞠躬校长”的美誉。9年来,对于我这一做法,质疑不断。有人说我是在作秀……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我坚持这么做是想以这种方式寻找一个重建德育体系的突破口。鞠躬表明尊重,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我只是想告诉孩子,尊重比爱更重要。如果缺少尊重,高谈阔论爱是没有用的。比如,你在外欺负小孩,你能懂爱吗?你看不起农村人,你能懂爱吗?尊重是一种道德底线,孩子们首先应该学会尊重。
我还做了一道加减法。所谓减法,就是减负。我始终提倡先给学生把负减下去,这种减是真正的减少。不少人提到减负,就先谈策略。我甚至听过一种论调,说研究出一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们“即使负担重也不觉得重”,这不是荒唐吗?在这方面,我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韪,就是要先把学生身上的负担减下来再说其他的。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里,该减的东西不多吗?无用功的课可以减,磨洋工的课也可以减。考试要那么多干什么?作业要那么多干什么?这些统统先给减掉。
减法做完,再做加法,进一步强化孩子自我发展的动力,强化真正的基础、包括身体基础,人文基础,学力基础等,我始终相信只要基础做好了,知识水平自然就能提高。
南方日报:9年下来,您觉得有些什么值得反思的吗?
李庆明:值得反思的东西不少。有人说,我做的“公民教育”太超前了,难以得到普遍认同。但我始终认为我是在捡起之前我们丢失了的好东西。这些年,由于我做得太急,让教师们、学校的中层干部们都感觉压力太大。所以,我想如果我离开央校,换个地方再做教育探索,我可能会收敛一些、理性一些。
另外,我有时候会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当然对于教育,我也有一些反思,我认为应试教育真正很坑人。用大量的作业和考试填充孩子的童年,会把很多东西遮蔽住,压抑孩子的本性。这样,孩子迟早总有一天要释放,要发泄,什么时候发泄?多半都是到高校去爆发了。所以,我认为高等教育办不好,跟基础教育有很大关系。
马克思说:生命如果不是活动,那又是什么呢?所以,我一直努力想把学校办成活动学校,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其中。
这些活动,学生受益吗?我想,这个答案孩子们最清楚。
■谈深圳
“这个城市的氛围,容许我们做一些探索。不管我离开还是留下,我都感谢深圳。”
南方日报:在深圳探索教育改革的这几年,您觉得阻力大吗?
李庆明:很多人说,我做的都是特立独行的事情。所以,阻力肯定是有的。例如,我做减负,规定图书馆严禁把教科书放进去,图书馆就是让孩子们多看些经典书籍;把下午的时间拿出来,让学生学习些才艺、发展些爱好;每年举办很多的活动等。在这个过程中,就遇到了一些制度性的阻碍,所以才有“特立独行”这一说。其实,一开始家长也不理解,不好好学习搞这么多活动干什么?但很快,家长就认同了,并且开始积极支持。
也有不少人反对我的做法,告状信不断。有些甚至说我把教师的工资挪用来搞活动。这简直就是个荒唐的说法,在现行体制下,我是不可能挪用到教师的工资。
深圳是一个很好的城市,是一个包容的城市。也就是在深圳,我的田园教育梦想才能持续做了9年之久。这个城市的一些氛围,容许我们做一些所谓“异类”的探索。这跟深圳改革开放30年,是踩着血路一路走出来的有关。所以,不管我离开还是留下,我都得感谢深圳。
南方日报:是走还是留,您心里有数吗?
李庆明:南山区教育局已经找我谈过几次,他们态度很诚恳,给予我两个建议:1,参加教师编制考试,成为正式编制的教师,再接受分配;2,参与校长竞聘。我告诉他们,我还是希望留在央校,哪怕是做个花工。9年来,我跟央校耳鬓厮磨,朝夕相处,一片树叶,一块草皮都是有感情的,都是能勾起情思的,我打内心爱着央校。
当初,突然接到离职通知,我情绪很低落,我当时不可遏制地产生了一种感觉:我似乎是那怀着胎儿的女人,怀胎9月濒临生产,却要引产了。
南方日报:如果离开央校,未来您有什么计划吗?网络上,似乎已经有些机构声称要请您到国外任教之类的,您动心吗?
李庆明: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四海为家吧。做教育的人,要有一点流浪的精神。
如你所说,现在确实是有很多的地方和机构向我伸出橄榄枝,有私人的机构也有地方政府。有的甚至说,我们给你条件让你复制三个央校。有的说,你别做基础教育了,来做高等教育吧。还有的说,要办贵族学校请我去管理。还有三个出版社,希望我出书将央校9年的经验总结出来,他们连合同都寄过来了。
但是,我做教育探索并不是为了钱或者名。我来深圳那年,江苏省推荐我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我是辞掉了国务院津贴来的深圳。9年过去,大家笑我是“三无人员”,我没有教师编制,没有房子,没有户口,甚至连续6年我没有社保。我希望留在深圳留在央校,继续我未完的教育梦想。
南方日报记者刘丽
更多相关报道详见深圳周刊AⅡ05—AⅡ06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00
留住李庆明校长 留住教育界“唐吉诃德”2012年07月07日

来源:深圳晚报




学期末教学会上,李庆明举高手,参加新疆学生的来深互动活动。 本版图片由深圳新闻网记者 王佳 摄

比起校长办公室,李庆明似乎更中意用阅览室吧台的电脑工作。

李庆明在央校燕晗山大讲堂的最后一次演讲,全程红眼,几度哽咽。
深圳晚报记者 李可心 张少琼
昨天,“央校”校长李庆明被辞退的消息通过微博传开,立刻引起社会关注。网友家长在表达惋惜之情时,也纷纷猜测,校长突然被辞,或许与他大胆的教育探索有关。
“央校”校长李庆明无疑是深圳教育界的一个“异类”。自2003年受中央教科所(现改为中国教科院)委派至深圳任央校校长以来,力推“新启蒙”,倡导“都市田园教育”,其“公民教育”、“文化阅读”、“田野式教研”等大胆改革创新备受关注,业内人士称其为“狂人”、“异类”、“骑士”……在教育普遍功利化的时代,李庆明对素质教育的大胆探索,无疑独树一帜。
校长突然被辞 家长网友伤心不解
事情来得很突然。7月5日晚,深圳知名文化人邓康延发微博,称去访谈央校校长李庆明时,得知当天是他任上的最后一天,“悲溢校园,有老师抹泪,南山区教育局放假前突下辞令……”
微博发出后,立刻引起众多网友关注和转发。邓康延随后又在其微博中更正,称辞退李庆明的并非南山区教育局,而是中国教科院,并转发了李庆明发给他的短信:“康延兄,有人转发了您的微博。有点出入,辞令实际上是几天前中国教科院(前中央教科所)突下的……”
网友们对李校长“被辞”的消息十分震惊,有关微博被转发两千多次,该消息一时成为微博上的热议话题。记者发现,不少网友都是央校的学生家长,或者是李校长的“拥趸”,还有不少央校的学生,他们对李校长突然被辞感到伤心和不解。
不明辞退原因 感谢深圳九年包容
昨天下午,记者赶到央校见到了校长李庆明。李校长虽然显得很平静,但言语之中,依然能感到他的委屈和伤感:“我也感到很突然,刚开始都没有反应过来,后来回到家中号啕大哭。”
李庆明对微博进行了澄清。“微博上的说法有点出入,不是南山区教育局辞退我,而是中国教科院解除了和南山区教育局合办央校的协议,作为校长我自然也被辞退了,但南山区教育局对我很关心,他们是希望我留下的。”李庆明说,深圳、南山对他和央校都很关心,他对深圳和南山也充满了感激之情,“正是因为深圳的包容,才让我有机会进行教育改革的探索,深圳从未主动质疑过我的探索,还给我创造了一个环境可以探索公民教育,感谢深圳对我九年的包容。”
对于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他突然被辞,李庆明坦言,自己也不清楚。“我到现在也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辞退我,中国教科院给出一点理由,但我还是想不明白。”
直面各种“争议” 坦言不时会被“告发”
尽管众多家长网友力挺李校长,但不可否认的是,争议声也时有耳闻。有家长认为,其大量“减负”的做法,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应考。对此,李庆明并不避讳。
“有质疑我不意外,我提倡小学不做家庭作业,缩减课堂时间,这在现有体制内肯定有人难以接受,任何探索都会有不同的声音……”李庆明说,事实上,通过“减负”等教育探索,他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情趣,反过来,这些都会促进孩子成绩的提升。
“其实孩子来央校越早,享受这份教育越早,就会考得越好,我们重视基础教育,但这种基础不是‘知识基础’,而是‘身体基础’、‘人文基础’、‘情感基础’……拥有这些对于孩子更重要,也更有利于孩子学习。”李庆明坦言,他不时会被人“告发”,但他会以宽容态度处之,同时也在反思,认为自己太急于推行自己的理念,而任何一种探索都必须做好准备。
不舍“田园教育” 希望能留在央校
谈及过去的九年,李庆明感慨,自己在央校实施的“田园教育”如同一场梦,九年中他用尽全力建立了一个“公民教育的胚胎”,自己却即将离开,心中的不舍,如同离开自己的尚待哺乳的孩子。
对于未来,李庆明自己也不明晰。这位一心扑在教育上的校长,从来没有仔细考虑过社保等个人问题。他告诉记者,来深九年,工作关系还在江苏南通,最近才知道自己社保已6年没有缴交。作为长期在深圳进行教育改革的探索者,李庆明却是地道的外来人。
如今,被辞后的他十分茫然。“感觉被遗弃了,50多岁了,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今后何去何从,我也不知道。”李庆明说,不管今后身在何处,他都想继续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而他自己很想留在央校,毕竟他的心、情和生命都维系在这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02
李庆明校长接受苏州大学《大学新闻》采访
转自刘铁芳的博客http://blog.edu11.net/space.php?uid=78
编者按:最近李校长接受了苏州大学《大学新闻》的采访,现发表采访全文,以飨诸位。
1.我了解到您的母亲也是一位乡村小学教师,我想她对您人生的影响一定很大,您能跟我们说说吗?
我母亲严格来讲还不算农村教师,她是在一个城郊的学校教书的。不过,有意思的是,不知什么时候,有一个班级竟然搬到我家里来了,家里的一间屋子成了教室!我那时还很小,经常穿梭于“教室”内外,大概是因为我长得肉头肉脑的,很可爱,又有点天资聪颖,时不时能做些连他们也做不出的题目,所以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似乎也很喜欢我,下课后经常和我在家里的天井里玩耍。不过,有一次,我却领教了这些“文革”里成长的革命小战士——“红小兵”的厉害。他们把大字报贴满了我家的大门,把我母亲也逼到了大门口,那扇大门是对着一条古老而热闹的大石街的,来往行人尽收眼底。母亲靠在门前,仰望苍天,一言不发,绝望而又倔强!我看了都吓得魂不附体,不知要出什么大事,后来才得知竟然是因为我和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之间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被上纲上线了!母亲虽然后来离开了教师队伍,加入了“大公无私”的工人行列,不过,我还是能从母亲的言谈举止里看到教师高贵的身影与气质。她对我的影响确乎巨大而绵长。我一直认为母亲是因我而被小学生批斗,而我竟无力捍卫母亲的尊严,表现出恐惧、退缩,客观上“助纣为虐”,因而在本质上和那些小“暴民”是没有二致的。我投身儿童教育,其实还带有某种赎罪的性质。那个疯狂年代的子民,没有几个不多多少少面临险恶,同样也没有几个不多多少少沾染罪恶,每一个人都应当是“赎罪者”。
2.您是在1999年来到海永开始“田园教育”实践的,那时您可以说已经是功成名就了,为什么会开始这样一场从一开始就知道必然艰辛的旅程?
怎么谈得上“功成名就”?当下的中国根本就没有功成名就的教育家。环境造就不了这样的功成名就的人。我只是对乡村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在这里不妨推荐我写的《寻归田园》一文,算是作答:
我的童年时代大部分是在乡下度过的。我至今仍然记得在夏夜的嘤嘤虫鸣和习习凉风中听奶奶讲神灵鬼怪故事的情景,从小对自然、对生命和对道德的敬畏和虔诚,就是从这些故事中滋长起来的。现在想起来,奶奶虽然目不识丁,却是一位无可争议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有一件事印象特别深。儿童总是和水有不解之缘,乡下孩子更是乐于嬉戏于水中世界,但危险也与之伴随,这恰恰是大人们最为担心的。一天,奶奶把我带出水门口,指着紧挨茅舍的小河认真地说:“不要随便去。那里会突然冒出个落水鬼,专拖在河边瞎玩的伢儿。给它抓住了,十几个大人也没法子!”从此,没有大人的陪同,我决不独自野到河边。奶奶极其成功地对我实施了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当然,我灵魂里最难以磨灭的影象,还是乡下那片广袤的田野和充满和乐的田家。农村很清贫,但田野的平畴远风,荒径异卉,田家的墟烟依依,村景暧暧,却滋养了我十足而丰饶的村童野性。我会冒着可能被大人惩罚的风险,和村里的野小子们纵横驰骋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挖野菜,捉螃蟹,捕秋蝉,钓“麦狗”,稻草堆上摔交角力,灌溉渠里捞鱼摸虾,心惊胆战地品尝那些色泽鲜艳得叫人垂涎的无名野果,夜阑时分带着不可告人的心理溜出家门,躺在韭菜地里屏住呼吸窃听牛郎织女的私语(这自然也是从奶奶那里获得的“知识”)……我的周身被乡野的美的光芒笼罩和穿透,心醉神迷地在乡间呼啸飘荡,尽情地宣泄着孩提时代蓬勃畅旺的生命灵性,每个毛孔都燃烧着游戏冲动,每根神经都颤栗着,欢跳着,歌唱着。多么和谐!多么奇妙!田野是乡下孩子的身体与魂魄,是乡下孩子诗意栖居、呵护他们的纯美天性不受都市文明侵害和阉割的乐土。拥有一段乡下的童年生活,我感到无比的幸运!
走进熙熙攘攘的城市,走进秩序井然的校园,这一切都随风而逝了,但积淀心底的田园情结却没有消遁。它始终如潮汐般涌动着,寻觅着可以寄托的境遇,幻化成一个美丽的梦想。所以,只要一有机会,我还是要下乡去爷爷奶奶家住上几天,而最想去的地方,则是大姐十四岁就离开父母投身其中的海门江心沙农场。一到寒暑假,我就会不顾一切地扑向那里。当时,江心沙正在修筑一条通向江北海门的大堤,我每天都会兴致勃勃乘着牛车为筑堤的大姐和知青送饭,那种滋味,和后方的妇孺奔赴前线运送军粮差不多。白天,大家都去干活儿了,我和另外一个城里来的小女孩自由嬉戏于农场的旷野,尽享它的辽阔。晚上,我常常成为大家的宠儿。劳累了一天的新老知青们众星拱月地围坐打谷场上,我是唯一的演员,在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接二连三地表演着从“小红花”(当时的南通市少儿艺术团)学来的那些吹拉弹唱跳的节目。我当时并不知道,在那样贫困而苦难的岁月里,我拙朴稚气的表演为他们送去了多大的欢乐!因此,几乎每个知青都把我宝贝得不行,以致于我跟大姐耍着无赖装病不肯回城时,一大群人赶来声援我。记得那天深夜,量了体温后,医生郑重其事地告诉大姐和在场的人,我已发烧到了三十九度几。屋子里顿时哭成一条声。我现在都不明白那体温究竟是否真的!但不管怎样,我的图谋终于得逞。农场的假期生活,使我体验到田野的博大遥深,体验到像大姐这样一群特殊的农民承受苦难的豁达大度,我的田园情结一步步地滋长着。中学毕业的时候,我在学校第一个贴出“决心书”,要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去接受锻炼,结果如愿以偿。于是我又怀着这个梦想来到农村,做了一个“插队知青”,和农民朝夕相处了将近两年。那种隆情盛谊真是一生也享用不尽的!
大学毕业后来到南通师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有机会再去农村,而是龟缩在书斋、课堂,醉心于康德、黑格尔的形上之学,书写看似玄奥难懂的思辨文字,时间一长,心里就不免生出许多遗憾。后来,我走进小学,开始接触儿童教育。首先是很幸运地成为当时在全国就享有盛誉的李吉林老师的追随者。在李老师那里,我找到一种寄托,因为无论是李老师的情境教育还是她个人的心灵世界,都蕴涵了我向往的田园情致。我特别喜欢李老师写的一篇教育散文《油菜花又黄了》,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田园牧歌式的意蕴。她把这乡村田野才有的普普通通的东西尊为最富有的“花魁”,满怀深情地回忆了儿时和村娃们嬉戏于田野花丛的神话般的情景。李吉林说:“春的田野是属于油菜花的,也是属于穷孩子的。这儿是我们的自由天地。”这种乡野情怀显然在她后来创建的情境教育中烙上深深的印记:“这些年来,每当油菜花黄了的时候,我便带着孩子们奔向田野,投入春的怀抱……在这广阔的世界里,他们像春燕、像百灵、像快活的天使……啊,春的田野,对孩子们该有多大的魅力!在这天底下,还有哪儿能比得上它,能逗得孩子不想回家!——大自然可以给予孩子们的真是太多了!”我的田园教育试验,就有李老师的影响。不久,我又遇到了一位亦友亦师的年轻改革家——东洲小学的许新海校长。从许先生大力推行的开放教育和他学校令人惊叹的十年飞跃中,我感受到这位农民儿子身上那种坚韧不拔所产生的巨大力量。许的许多实验还是保留了浓郁的乡野色彩的,他独创的蜚声遐迩的“地球村”似乎就是一个“全球化了的乡村”的隐喻。在两所学校、两代教育家那里学到的东西弥足珍贵,但我仍然有一些遗憾。后来我跟许校长说:“我很想去最底层的乡村小学,看看那里的教育,做一些试验。”他说:“我来帮你挑一个学校吧。”最初选择了海门平山乡中心小学,最后定为海永乡。四年前,我跟许校长、还有时任通师校长的朱嘉耀先生等一行跨越长江踏上崇明岛,来到“在水一方”的海永乡,这里充满生机的田园世界和质朴清醇的乡土民风立刻点燃了我那孕育已久的乌托邦梦想。我激动不已地对许新海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地方!”
我在教育上寻归田园的努力确实带有乌托邦的色彩。几年前就有朋友对我说:“你这个东西太理想主义了,太乌托邦了!”并直言我注定要失败。这个预测并非没有道理。乡村教育的确不容易。想想当年,陶、梁等大人物的乡村教育实验都步履维艰,连欧文的新拉纳克村,最后也以倾家荡产而告终。藐予小子,又何敢成功的奢望?!记得在我的课题开题论证会上,我对专家们坦陈:“我是准备好了失败的。所以,今天我要郑重地对各位专家说这么一句话:我不作承诺!也许五年以后我会为你们提供一个失败的案例。”但是,大师们的乡村教育信念不死,我又怎么会因为可能的失败而放弃寻梦呢?我觉得,教育需要乌托邦,需要有田园式的价值追求。老实说,我对城市取向的教育是十分担忧的。它太追求技术化、理性化,疏远自然,脱离生活,缺乏诗意,剥夺了孩子的野性思维和圆融的生命本性。在技术化、标准化、虚拟化、市场化的世界里成长起来的孩子,过早地脱离真实生活的体验,进入一种看似斑驳陆离实际抽象片面的环境,这有什么好呢?而乡村文化中拥有那么丰富的自然、童玩、亲情、俚俗等资源,乡村儿童保留了那么令人称奇的野性思维,这些都是他们发展的重要基础啊!但现在的乡村学校却满怀艳羡和自卑地攀附城市教育,把乡村的孩子隔离在两个截然对立的世界里:一个尽显野性的乡村世界,一个异己的学校世界。它扭曲了乡村儿童的天性。田园教育就是要克服这些弊端,引领儿童回归生活,走向大地,体验温情,开发乡村文化资源,激活和伸展村童原始的生命力量。马克思说过:未来的理想社会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田园教育依循的就是这样一种新自然主义。这些年来,我们开展“春天的田野” 、“在秋天的果园里”、“田野之旅”、“游戏伴我快成长”、“我爱我家”等一系列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教育活动,让乡人和村童看到了田野的希望。当然,寻归田园,不是回到不发达的贫困和粗陋状态去,诚如朱小蔓教授评价我的试验时所说:“我肯定他追求的不再是中世纪的田园,也不再是18世纪凯兴斯泰勒提倡的那个田园,也不是陶行知和晏阳初时代想象的那个田园。我想庆明好像还不是意欲回到那个田园。……庆明原本的理想就是抗争由现代文明、现代教育制度造成的不完整的教育,期望我们的孩子在中国的海永乡这样一个农村的现实大地上创造一个高品质的教育,从这里走出一批受过教育的人!”朱教授道出了田园教育的真谛。


乡村教育的探索艰辛而孤寂,但却充满了诗意。我一直把自己的田园教育试验看作是一种“诗意之思”,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诗意之旅”。海德格尔说过:“存在之思是一种高级的漫游,还是一种非常困窘之事。也许,这种思终究是一条无法回避的幽僻小径,它拒绝成为一条拯救之道,也不会带来什么簇新的智慧。这条小径至多不过是一条乡间小路,它穿过田野,它决不轻言放弃,但它总已放弃,即放弃自诩是一种约束性的学说、一种有效的文化成就或精神行为。”(《诗,语言与思》)作为一种诗意之思,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抛弃那种屈尊纡贵或假冒的“关爱”乡人的心理,而“严肃地对待那里的源始的单纯的生存”(海德格尔语),一如乡人安之若素地栖居在乡间的大地之上,穿行于田野的阡陌之间,谛听自然的无声言说,走进村童的野性思维,融入乡村的风土人情,默默地颖悟个中奥秘。


一晃将近四年。那辆一直忠诚伴随我的摩托已在茫茫旷野中风驰电掣了数万公里。我想,它若有知,一定会感到福气和荣耀。其实,我,以及所有无私地追随我来这里支教锻炼的通师学子,所有甘受清苦在这方贫瘠而肥沃的土地上默默耕耘的乡村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啊,当许多人汲汲于功利而深陷苦恼的时候,另一些人却在超然而执着地圆一个乌托邦式的梦想,为渴求知识的乡村孩子建造一个精神乐园,他们有什么理由不深深地感觉到一种莫大的福气和荣耀呢!
3.海永是物质那么贫瘠的一个地方,听说您刚到海永小学的时候唯一的教学设备是一台破旧的手风琴,选择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这样一种特殊的乡村环境和这样一群特殊的教育对象,来进行农村教育改革实验,艰难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为什么会选择它?您完全可以寻找到其它更好的试点学校的。在这个过程中,您是如何来克服种种困难的?
农村的教学设备的确无法和城市学校同日而语。农村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滞后于城市教育,这也是事实。从事农村教育当然也是很辛苦的了!我专门凑钱买了一台很好的铃木摩托,来来去去几万公里,怎么不辛苦?要对带去的师范还没毕业的一群“小老师”们进行连轴转的“实战训练”,一天只能睡几个小时,有时甚至连续几天几夜都难合眼,怎么不辛苦啊?有一段时间,我还具体负责在我们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定点的教育部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从课程计划的制定,到几十个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的课题指导,授课专家的邀请,乃至培训老师研究课的设计、演练等,都要我去操心,心挂两头,分身有术,那段时日,可真的使出了“超人”的“强力意志”了呢!不过,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十分的留恋,美好的记忆充盈心间!记得我自己写过一首与我那些支教“小老师”道别的小诗,就是寄托我在崇明岛孤独而依恋的情愫的:
离别的日子悄然迫近
在水一方
芦絮依然在迎风飞舞
鹧鸪依然在密林深处低鸣
村童依然在无边的荒野纵情嬉戏
那个无悔的人
依然踽踽独行
绵延不绝的临江道
远走了
一群同在蓝天下
默默耕耘梦想的播种者
挥手一刻
你澄澈的眸子
会不会永久摄下
那方孤寂而执着的土地
那一双双闪烁着
野性和希冀的眼睛
以及那个独行天涯的身影?
李吉林说海永是我的“情人”,信哉斯言!所以,和现在在深圳进行的艰辛得不知多少倍的探索相比,那些辛苦、困难真的算不得什么了!所以,每到假期,我还是不忘了要“重回故里”,去看一看那块我深爱的热土!
其实,在海永之前好多年,我就开始了儿童教育实践探索的“诗意之旅”了。海永并非我探索的第一站。起初是走进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所在的通师二附小,追随并协助李老师探索情境教育,收获是很大的。接着主要是海门市东洲小学,参与我的弟子,也是一个虔诚而疯狂的教育探索者和改革家许新海(他现在是你们学校朱永新教授的博士生)主持的多项课题的研究,海永可以说是我的儿童教育之旅的第三站吧。之所以要选择乡村学校,而且是一所比较薄弱的乡村小学,大概基于几点考虑:一是因为我觉得中国基础教育的真正发展,还得看乡村教育怎样,城市教育发展得再好,再现代化,农村教育却依然如故,那、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所以,还得需要更多的人关注乡村教育。二是因为我觉得以往的农村教育似乎存在一个很成问题的“城市取向”。它表现为简单移植城市成功的教育经验,忽略乡村文化自身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刘铁芳先生曾经指出:“乡村儿童在教育中能更多地感受到的乃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主导性价值预设。”也即城市世界的价值导向的预设,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在乡村教育中被有意无意渲染的强势价值目标,又有意无意地构成了对‘他们的世界’的价值湮灭。”如何在大力改善农村教育外部条件的同时,将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由外而内深入到乡村学校内部,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为贫瘠的农村教育注入理想的生命活力,促使其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具有建设性意义的一大课题。我就是在那样的背景下提出了一个试图高起点地推进乡村教育变革与发展的“乡村田园教育”主张。
4.“世界上,我最痛恨的两种东西,一是农村到处晃悠的野狗,二就是李庆明。”这是您的学生对您的评价。“魔鬼教练”、教育“狂人”都是您的外号,对于这些,您自己怎么看?
把我和野狗相提并论,有一个小故事,跟随我去海永的一位弟子是个很胆小的女孩,晚上我安排他们家访,遇到野狗狂吠,吓得他们魂飞魄散,于是在支教日记中写下了这段“狠话”,后来索性把它发表在我们的《儿童村》杂志上,这句话就这样给传开了。这是一位很优秀的弟子,乡村教育实验磨砺了她的意志,坚定了她的教育理想。“痛恨”中洋溢的是对这段经历的珍惜。至于其他“外号”或“头衔”,实在太多,统计不过来。总的感觉是人家认为我很“另类”吧。我所理解的“另类”,无外乎两点,一是永怀乌托邦的情结,一是打破遮蔽,回归“常识”。这两点恰恰是中国的教育改革最需要的。我的许多探索,如新启蒙、公民教育、活力课堂、文化阅读、新精英教育等等,其实都是回归教育常识的尝试,但是,我们被形形色色的非教育、反教育或伪教育遮蔽久矣,懵懵懂懂,早已找不见回家的路。你这时如果试图打破这些遮蔽,很容易被视为“另类”,“狂人”。我真希望教育界这样的“另类”、“狂人”越多越好。
5.有人曾经这样质疑过,不是以高分为目标教育出来的孩子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能否适应呢?您会不会也有过这样的担忧?
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担忧,我担忧的是以高分为目标教育出来的孩子根本就不能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一个只懂得制造“考试机器”的教育是绝对没有前途的教育,而且无论对个体还是对民族国家都贻害无穷的教育。我和应试教育势不两立,水火不容。我相信,我和我的同仁们探索的新公民教育、新学力教育、新阅读教育、新综合教育和新精英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能拥抱公民社会,应对社会风云变幻。
6.事实上也是,在您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校长时,甚至还有老师告到了局长那里,认为您没日没夜的工作侵犯了老师的“休息权”,其间的压力与沮丧不是我们能够感同身受的,对于这一切您是如何面对的?
这个与事实稍有出入,好像是因为我每周要放一部获奖经典大片给老师们看占用了老师的自主时间而被投诉的吧。我当年在北京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竞聘这个学校的校长时做出的第一个承诺就是要为这里的学校灌注一种“文化”的精神,发誓要和老师们建一所“文化央校”,所以来到深圳以后,满脑子想的是就是“文化”,“文化”,“文化”!其中有一个举措,就是每周的“佳片有约”,还有什么学术大讲堂啊,教师沙龙啊,全国名校万里行啊(而且是我亲自驾车纵横大江南北)……性子当然是很急的呀!当时的局长刘晓明先生找我交换意见,一方面很支持我做文化的文章,同时也告诉我不能太性急。这当然是一条很好的建议,我采纳了,每周的“佳片有约”调整了时间。我有非常软弱的一面,也善于妥协,有时为了不影响改革的方向,我会委曲求全,甚至退缩妥协。但总的来说,我的改革步子还是很大,很快,我觉得中国的基础教育是需要全盘彻底改造的,它的问题太多,痼疾太深,一个世纪没有搞好啊!西方的二十世纪被称为“儿童的世纪”,我们的二十世纪也是吗?你们都是被中国基础教育洗过澡的,它让你们倍感自由、幸福?它成全了你们的人格?看看它令学生、教师、学校遭遇三重尴尬的现状,你能不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但你又不能太急,欲速不达,这就是我们这些教育信徒的悖论,其间充满了希望、挑战,紧张,玄机,隐忧,甚至悲剧的因子。一个世纪的中国改革,包括教育变革,失败者居多。我有常常也觉得很悲观。好在悲观还不绝望,所以还要义无反顾地为教育的理想苦苦奋斗。我最喜欢庄子的飘逸高蹈,却“宿命”式地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教育“苦行僧”。实在超然不起来,快乐不起来,常常很孤独,常常很苦闷,这当然不是因为可能有几个老师毫无恶意地投诉过我(其实,我的老师们是很喜欢我的呢,每年的民意测验还是居高不下呢),更不是因为几个屈指可数的不学无术、道貌岸然的跳梁小丑时不时地玩点小动作,弄点小权术,而是因为,任何思考着未来的人都多少有点少年陈子昂那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孤寂幽愤的吧?!我当然没有陈那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感。但我觉得人总是要思考点未来的吧,一思考未来自然就免不了焦虑苦恼。记得希腊文学家克斯特纳在《太阳下的狗》中说过一句话:“思考未来的人是不快乐的。但焦虑地思考未来正是人的特征。它是第一秩序的真理,我们在生活中不得不接受的真理:考虑前方不确定的事物、焦虑的关爱、有前途的观点、忧虑门槛之后的希望、对未来的恐惧——只有那个时刻人才被真正区分开来。对未来没有想法的人是阳光下的狗。”
7.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田园教育现在的推广状况吗?还有,我们了解到您在海永小学任校长期间每四个月培养一批”南通老师”,这其中肯定不乏您的得意门生,能说说他们现在都在做些什么吗?
我离开海永后,把田园教育的基本精神,也即释放自然天性、重温人间温情、回归真实生活、提升生存智慧、重建精神家园,带到了我现在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种豆南山下”,在都市“南山”的现代语境中,开展一个田园“南山”式的教育试验,但这个模式能不能推广,我就不得而知了。据我所知,目前中国大概是世界上“教育模式”最多的国家,几乎换一个校长就能在一些来自高等学府、研究机构的所谓专家的指导下搞出一个模式来,我的江苏南通的乡村田园教育还没有成熟,命运就把我戏剧性地安排到深圳南山,这里的都市田园教育还在艰难地摸索呢,谈不上模式,也谈不上推广。不想推广,也推广不了。至于我的那些弟子们,当年本来就是我精心挑选出来的品学兼优的师范生,他们现在大多都辛勤耕耘在基础教育的一线,也有一些考取了硕士、博士生,其中有一个竟然还考到我的一位师兄(我们都是朱小蔓的弟子)门下,这也算一种缘分吧!我衷心祝愿他们能迅速超越我,从中诞生出新一代的教育家!
8.对于我们在校的大学生,您能给我们一些指导和启示吗?
对不起啊,我不知道怎样指导和启示。道不远人,悟性就在自己的脚下。理性设计自我,尽情展现自我吧!只要思考未来,就必定拥有美好的未来!谢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04
http://www.hbtv.com.cn/tv/2012/0708/61066.s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06
暑期导读之教育读物
李庆明
  为什么读教育书?
  儿童阅读童话童诗、动漫动画等儿童文学作品,尽在情理之中,但让他们阅读似乎属于教师、家长视阈的教育读物,是不是让人觉得不合情理?
  现在的学生手头似乎并不缺少教育读物,那是一些教师、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逼迫或诱使孩子们购买的教辅读物,有
的甚至就是教师用的教案精选!教师一提问,学生马上就从教案选里找到精确答案,教师也拿出时尚的赏识教育手段给予很高的鼓励。我想首先声明的是,这样的教育读物不在推荐之列,如果能对它们实施定点清除,当然更好。
  诚然,没必要让孩子们读那些枯燥乏味的教育学作品,它们本不属于儿童读物。甚至教师也没有必要读。我自己是教教育学出身的,但却几乎从来不向教师推荐那些教育学者写出来的似是而非的教育读物。在我看来,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的教育读物更能洞悉和揭示教育的真谛,像洛克的《教育漫话》、康德的《论教育》、席勒的《美育书简》、爱伦·凯的《儿童的世纪》、洛扎诺夫的《箴言与观察》、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施特劳斯的《什么是自由教育》,等等,不过,儿童阅读这些作品还是有些困难的。那么,适合儿童阅读的教育读物又是什么呢?
  

李庆明特级教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深圳)附属学校校长。
  出版著作、教材《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学教程》、《中学德育概论》、《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概论》等多部。
  最广义的儿童教育读物适合所有优秀的儿童读物,因为它们都有陶冶情操、濡染人格、净化心灵的教育价值。我们可以称之为有教育价值的儿童读物。但我们所说的,则是比较狭义的儿童教育读物,也即那些围绕教育主题的儿童教育读物,例如儿童文学中的教育小说(德语Bildungsroman,英语initiationstories)。不过,这类读物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侧重关注儿童成长或发展的儿童教育读物教育小说中描写儿童的成长小说,包括许多成长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童话或童话小说等,就是这类教育读物,它描写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困惑、苦恼,逐步逐渐成熟,教育的场景不单纯在学校或家庭,许多是在社会环境里,教育者也不一定是教师或家长,而是生活或儿童本身,成长的方式常常是自我教育。比如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高尔基的《童年》、格拉斯的《铁皮鼓》、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多夫》、马克·吐温的《王子与贫儿》、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戈尔丁的《蝇王》、黑塞的《在轮下》、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凯勒的《绿衣亨利》,以及无数蕴涵成长主题的民间童话。需要指出的是,有一些成长小说并不局限于儿童的成长,往往从儿童时期延伸到婚后,像福楼拜的《情感教育》、托马斯·曼的《魔山》、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等。中国许多成长小说,如李绿园的《歧路灯》、叶圣陶的《倪焕之》、巴金的《家》、柔石的《二月》、郁达夫的《沉沦》、张天翼的《包氏父子》、钱锺书的《围城》、鹿桥的《未央歌》、老舍的《二马》、路翎的《财主的女儿们》等,多突破儿童时期,在更宏大的社会语境里叙述人的精神历练。这些作品是否适合儿童阅读,需要我们审慎选择。
  另一种教育读物,讲述的是学校或家庭比较正规的教育故事或教育理想,如卢梭的《爱弥尔》、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大江健三郎的《为什么孩子要上学》、曹文轩的《草房子》、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加上那些由作者向儿童读者直接间接传播某种思维、道德等学习或人生的观念与建议的童书,如冰心的《寄小读者》、舒比格的《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贝内特编写的《美德书》、柏尼菲等编著的《儿童哲学智慧书》、杨森和施托伊纳格尔合编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答儿童问》等,可以说是相当正规的儿童教育读物了。
  当然,要将儿童教育读物中的成长维度与教育维度区分得十分清楚也不容易,它们常常是纠结、交织在一起的。威廉·狄尔泰在《体验与诗》中就曾指出,教育小说中教育和成长两个维度尽管各有倚重,但却是相互交融的。他认为,教育小说同传记小说的区别在于,教育小说自觉、富于艺术地表现个体生命历程的普遍人性,让我们从中把捉人类存在的整体意义,教育促使个体生命从一个阶段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而且这种进步可以被读者以教育者的眼光直观看到。生命成长与生命教育相互作用,共同展现出永不消逝的生命之乐的光辉。这番阐释对我们辩证地理解上述两种儿童教育读物很有裨益。
  教育读物首先可以帮助儿童认识自我,这一点毋庸置疑。大部分孩子都对成长小说(包括隐含成长主题的神话、传说和童话)这类教育读物着迷,是因为他们从中直观到自身,产生异质同构的心理共鸣和审美愉悦,并汲取了生命发育和成长的丰富养料。其次,儿童阅读教育读物实际上是端坐在一个特殊的课堂——用文字编织的梦幻课堂,聆听心灵导师讲述心路历程,启迪学习智慧。更耐人寻味的是,儿童阅读《爱弥尔》、《爱的教育》这类教育读物,可以从儿童智慧的角度建立自己对教育独特而卓越的见解,我相信,这些在阅读中不断增长的见解会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使校长和教师也能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这才是最理想的教育。儿童是成人之父。(华兹华斯)儿童有时的确比大人有更好的教育见解和建议,只是我们缺少倾听罢了。
  李庆明推荐:最具阅读价值教育书
20083~20105月)
  《你好,小读者》秦文君/著,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0年1月出版,21.00元
  八十多年前,想做回孩子的冰心用温馨与睿智写出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八十年后的今天,秦文君用她的真情与智慧和她的小读者们轻声絮语。偶像、早恋、友谊、亲情、阅读、写作、兴趣、爱好、学业、竞争……每封回信都饱蘸真情。这是两代人的心灵牵手,这是作家与读者的呼吸与共。《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南海出版公司20084月版
  淘气的孩子真多,能够理解他们宽容他们的却少得多了。小豆豆就是这样一个淘气的孩子,她遇见了很多不了解孩子的老师,所以一再被退学。幸好小豆豆的妈妈不放弃,幸好她遇见了巴学园的小林校长……只有多读这样的书的人,才会真正了解童年的秘密。
  《为什么孩子要上学》大江健三郎/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20.00元
  为什么孩子要上学?”“人为什么要活着?”“想要变成怎样的人?”……小小的脑袋里,往往藏着太多的为什么。该书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一篇回忆录,他回顾了自己成长的路途,以一个年近六十岁老人的角度,重新解答自己当时的疑惑。
  《草房子》曹文轩/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9年6月出版,18.00元
  草房子是一个童话般美丽的隐喻,一种纯净素朴而雍容高贵的精神象征。油麻地小学是清一色的草房子。十几幢草房子,蜿蜒自在连成一片,草木自由放纵地生长于其间。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少男少女如诗如画催人泪下的故事。它以诗意般的吟哦,牧歌式的唱赞,完成了对完美人性的叙事,对苦难历史的净化,对喧嚣现实的超越。
  这是一部纯美的教育小说,更是一部精神成长史。每个人的儿时记忆里,都会有自己的草房子,自己的油麻地。
  《美德书》[美]贝内特/编著,何吉贤/主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年5月版,100.00元
  同情、自律、责任、友谊、工作、勇气、毅力、诚实、信念,多么美好的词语。在人类美德的长廊中,它们无疑是人类作为一个种群得以衍续、发展的理由和支柱。将这些汇集成书,以道德传播的名义,用寓言、童话、传记、法典、历史传说等多种形式,具体清晰的指导、规劝和训练,正是道德的训练,情操的训练,幼年良好习惯的养成。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德]舒比格/著,[德]贝尔纳/图,廖云海/译,四川少儿出版社 2006年10月出版,28.00元
  这是一本随意的书,你可以从任何一个章节开始;这也是一本很干净的书,读着读着就会让自己变得安静下来。就像一个小小的孩童,不经意地就吐出了智者的呓语。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法]拉贝[法]毕奇/著,潘林、刘岩、王川娅/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5月出版,158.00元
  孩子分明是天生的哲学家,所以他们会去问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会提供很多丰富多彩的答案,会关心很多司空见惯的现象,会对这个世界非常好奇。生与死,对与错,信仰和传说,自由与不自由,幸福与痛苦,战争与和平,暴力与非暴力,公平与不公平,男孩儿与女孩儿……宏大的人生命题,深沉的哲学思考经由一帧帧风趣幽默的图片,浅显的话语表述出来,哲学不再是书斋里古板的老头儿,哲学坐在了小凳子上,成为了孩子的玩伴。
  《贝贝熊系列丛书》[美]斯坦·博丹、简·博丹/绘著,张德启/等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10年1月版
  这是一套很庞大的系列丛书,字数也很多,很难想象有多少孩子会喜欢读它。可是,它却迷倒了很多的孩子,甚至家长和老师。它所描述的故事恰巧是孩子们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情,是孩子们成长中要遭遇的问题,对孩子的性格、心理、处世、交往、精神、感情等等方面的影响很重大。这样的道德教化和行为习惯教养的力量从故事里传达出来,强大到令人惊讶,以致你不得不叹服,该书的作者对孩子的观察和了解是多么地细致入微。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艾斯奎斯/著,卞娜娜/译,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9年8月出版,28.00元
  教育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普通的教室里一样可以诞生奇迹。雷夫·艾斯奎斯,美国的传奇教师,曾获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1992全美最佳教师奖。他用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注重终身阅读亲手劳作以运动为本,提倡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反复强调的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他用近25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06
为培育新一代教育家铺路
——在深圳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聘任仪式上的发言
(2009年10月11日)
李庆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一个让我感到十分特别和有理由高兴的日子。接过深圳大学教育硕士生导师的聘书,我觉得又回到我扎根二十多年的师范教育行列。我要感谢并珍惜深圳大学给我的这个机会,和诸位导师同仁一道奋勉,为从深圳大学走出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教育硕士奉献智慧,为培育中国基础教育呼唤了百年而难遇的新一代教育家铺路!
我曾追随并协助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从事情境教育研究多年,它也给我一个研究李吉林的机会。在那些难以忘怀的岁月里,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李吉林何以能够成为一个蜚声海内外的教育家?何以能够探索出彰显时代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情境教育?何以在千辛万苦的劳作之余还能创造出数百万字价值高昂的丰硕成果?我记得当时的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先生曾说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关在图书馆是搞不出来的,它是古今中外优秀的、进步的教育理论跟我们自己的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我完全赞同这样的评论。在研究李吉林的一本书里,我曾这样说过:“李吉林对情境教学与情境教育的探索、思考为实际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卓越的范例。李吉林的研究从来都是直接地来自于教育活动本身。作为一个实际的教育工作者,同时又是作为一个对教育有着特别敏锐的感触、深切的体验和理想的追求的探索者,李吉林从来都没有、也决不会埋首于书斋,沉溺于玄想,凭空构造庞大的理论假设。……她不断提出的问题、设想都是扎根于教育实践土壤的一种真切而深情的声音,具有鲜明的实践目的和价值指向。当然这决不意味着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研究会沉迷于粗浅、表面的经验摸索与积累,而疏远甚至拒绝理论的支援。在李吉林身上,有着许多教师缺乏的那种渴求理论的可贵品质。她一直保持着与学术界,与众多学者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就是一个明证。”在去年1124日举行的李吉林情境教育国际研讨会的发言中,我重申了这一点:“李吉林诗意地栖居和扎根于本土语境,栖居和扎根于学校土壤,栖居和扎根于儿童心田,始有卓尔不凡的独特建树,终成超越前人的一代大家,同时,它还给每个‘扎根’田野从事教育劳作的广大教师提示了一条造就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路径。”
我想,李吉林卓然成家的案例可以给我们的教师教育,教育专家培养乃至教育家的塑造,提供很多的启示。2000年我在具体负责教育部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南通基地、策划培训课程方案和指导骨干教师的过程中,曾最大限度地吸取和参照了李吉林成长模式的经验。我按照这一模式指导的所谓“嫡传弟子”中也有好几位已经成为知名特级教师了。因此,我由衷赞同深圳大学培养教育硕士的这种既扎根一线实践沃壤、又提高培养起点的教师教育模式。我认为,它不仅回应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诉求,也充分体现了国际教师教育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变革趋势。据我所知,国际教师教育在经历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情感本位取向的变革之后,已经出现了一种“汇合”取向的教师教育(confluent education,布朗,1975),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盛行的“走向实践的运动”(movement towards the ‘practical’)和“教师-研究者运动”(teacher–researcher movement)的影响,进而又出现了“中小学本位”的师范教育。这显然是一种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潮流,但是,这种走向中小学的实践本位取向,并不是消弭教师教育的学术追求,相反,它还对教师,尤其是对攻读教育硕士乃至博士的教师的学术品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正如曾任卡内基促进教育基金会主席的美国著名学者欧内斯特·L·波依尔说过的那样:“教学是一门学术性的事业,它虽然从已知开始,但不局限于已知。最好的教学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改造和扩展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也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善于创造一种求知的共同基础,而且通过各种活动,把学生与自己都推向新的创造性的方向。教学同样需要教师的创造。”他认为学术水平应当包括“教学的学术水平”。在我看来,“教学的学术水平”是一种融合了专业学科的深厚造诣和教学实践的非凡洞见的更高的专业素养。这无疑对中小学教师,对包括我们在内的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者、指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深感压力巨大,重任在肩,我们一定会好好努力,不辱使命,与我们的弟子一道去研究,去探索,去打开一本活的,显现教育变革心路历程、昭示教育教学真谛、同时又凝聚我们自身的教育智慧的“诗化教育学”!
谢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08
李庆明:奠基学生的阅读文化生态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校长,“田园教育”、“文化阅读”、“活力教学”等主张的积极倡导者。
■获奖理由
        李庆明倡导“文化阅读”,在他的引领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构建了以学科文化阅读、大主题文化阅读、经典文化阅读、当代作家系列阅读等为主要领域,以课堂阅读、班级阅读、亲子阅读、自主阅读等为主要形式,以星级阅读评价机制为主要支撑的儿童阅读文化生态。
  李庆明发起作家进校园活动。曹文轩、张嘉骅、宫西达也等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作家先后走进学校,在校园掀起文学阅读潮。李庆明主张围绕童话、亲情、游戏、生态、民俗等主题开展“大主题阅读”,并亲自主编了一套大主题文化读本。他倡导让学生在文化的视野中关照数学、科学、历史、英语、艺术等学科。李庆明认为,有了这些学科阅读,学校才是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
  李庆明大胆推进学校课程改革,设置相对独立的阅读文化课程。他主持编写了《天堂鸟书林阶梯阅读手册》,通过“晨诵、午读、暮省”、“班级读书俱乐部”、“田园文学社区”、“与作家对话”、“讲述、诵读大赛”、“星级阅读评比”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李庆明看来,阅读不只是学校的事,也是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事。他制订“天堂鸟飞翔计划”,开展“书香飘万家”阅读公益推广活动,共建书香家庭、书香社区。在他的支持下,学生家长发起并成立了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妈妈家族”;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学校先后与广东汕尾、桂林龙胜、黑龙江漠河、四川北川等地区近20所学校建立了阅读联盟学校关系,向这些学校捐赠了4万余册图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活动。
  李庆明引领的阅读推广成效卓著。2008年年底,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李庆明获深圳市“阅读之星优秀校长”称号。
■读书故事
  我读中小学的时候正处于“文革”时期,那时读书少。下乡插队务农之余,倒是有了阅读的渴望,先后读过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于光远、苏星等的《政治经济学》,徐禾的《政治经济学概论》,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王力的《诗词格律》等。当时就觉得这些人都很了不起,然而书中有些地方我却看不大懂,自卑的压力迫使我背书甚至抄书。
  恢复高考后我考入了大学,那时就下决心恶补。几乎所有时间我都用来读书,远离娱乐活动,连自己小时候喜爱的舞蹈、唱戏也一概放弃。大姐工资本来就不高,却常常一个月拿出几十块钱给我买书。她当时的男友也慷慨解囊,大笔“捐资”,博得我巨大的好感,竭力怂恿大姐非他不嫁!那时我读书几近痴狂,只觉得时间不够用,经常在教室里通宵达旦。开始时值班夜巡的学校保安还干预,吆喝我回宿舍,后来实在拗不过,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夏天的夜里蚊子多,我又不舍得花钱买蚊香、驱蚊剂之类的“奢侈品”,于是穿一双长筒雨靴武装自己。班主任(当时叫“辅导员”)石耀先生(后来当选为当地的副市长)得知后,心生慈悲,成功游说学校,特别给我们班的几个“夜猫子”开恩,专门安排了一间不会断电的宿舍。就是在这间简陋的小屋里,不到3年的时间,除了必修的中文课程,我还广泛涉猎了历史与哲学,认识了马克思、恩格斯、康德、黑格尔、罗素、巴甫洛夫、斯米尔诺夫、鲁迅、李泽厚、郭绍虞、杨树达、王力、郭沫若、范文澜、巴人(王任叔)、施昌东等人物。读了多少书没有统计,估计也有现在好学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要花上五六年来读的学术书籍吧!
■推荐书目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7月出版
  该书不只是一部中国艺术史,作者以恢宏的气势,阔大的视野,精美的笔触,将中国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等熔于一炉,走进《美的历程》,等于完成了一次中国文化的巡礼。
  《启蒙札记》,陈乐民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10月出版
  国际政治和欧洲学大家陈乐民先生的这本小册子,是开启我们心智的一把钥匙。可参照陈先生和德国学者史博德合著的《对话欧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1月版)阅读该书。
  《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叶秀山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睿智的人生和教育境界离不开哲学之光的照耀。20世纪哲学的“显学”——现象学向世人提出了许多尖锐和深邃的哲学问题,如文化问题、历史问题、生死有无问题、人文精神问题、艺术审美问题等,著名西方哲学史家叶秀山先生以一种文化对话的方式,阐释了东西方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读来益人神智。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10
“另类校长”李庆明离任教育界 坦言九年走得不轻松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时间:2012-07-25


  央校注重课改,学生们下课后围在老师身边继续讨论。资料图片
  李庆明对自己的离职无奈且伤感。 陈以怀 摄
有着教育界“堂吉诃德”之称的中央教育科学院南山附属学校(以下简称“央校”)校长李庆明,正经历一个艰难而痛苦的时刻。
7月4日,李庆明接上级通知将不再担任该校校长。此前9年,他在央校实行“田园教育”,力推减负并倡导公民教育,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李庆明的离任引爆了深圳乃至全国教育界,而至今,官方并未太多公布事件细节。
网民猜测,李庆明的“卸任”或与其近年推行的一系列激烈教改有关。而此次事件暴露出的有关联合办学模式、校长任免体制等弊端,开始为人所关注。
挥泪别央校
“李校长9年早晨鞠躬迎学生,力行公民教育和选举。知晓是任上最后一天,悲溢校园,有老师抹泪。”
7月6日上午,华侨城内燕晗山下,央校礼堂庄重肃穆。该校“2011-2012学年度结束会议”正在召开。这是一场例行的述职会,同时也是李庆明作为央校校长的谢幕演出。
讲台上,李庆明一字一顿地念出自己的“检讨书”,教职工代表在台下默默倾听,不时有人落泪。
“我早已过了‘不惑之年’,也过了‘知天命’的岁月,但我还是困惑不已,我们究竟要不要像苏格拉底那样,保持一份某种意义上的‘无知’,并且时刻准备悲剧命运的突然降临?”
李庆明用“悲剧”一词为这段教育生涯作结。躬耕央校9年,他写下这篇名为《无知的代价》的“检讨书”。一番肺腑之言后,李庆明眼眶湿润,陷入一段沉思。
李庆明离职的消息,最早是从其好友邓康延的微博中爆出。7月5日,邓康延因拍摄纪录片《教育启示录》,和李庆明约好采访。采访中,邓康延意外得知当天就是李庆明任职最后一天,于是就在微博中写道,“李校长9年晨鞠躬迎学生,力行公民教育和选举。知晓是任上最后一天,悲溢校园,有老师抹泪。”
消息爆出之后,省内外十余家媒体集聚央校,校内一度出现各类挽留活动。民意也持续在网上发酵,央校家委会注册了一个“李校长你别走”的微博账号,并发布一则《一群家长致深圳教育界及其他各界人士的公开信》。
该公开信在一周之内被转发2600余次。信中写道:“在李校长和他的团队调教下,我们的孩子成为个性丰满、思想独立、理性平和、有担当、有教养、有高贵精神的好孩子、好公民……若李校长离开,众家长情何以堪!”
一位易姓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在央校读书,两年前在央校附近租下房子。得知校长离任的消息后,她和孩子数度落泪。“如果校长不在央校,我们今后可能会转校。”易女士说。
而另一位家长罗先生更是对涉事“相关部门”公开表示愤怒。罗先生之前耗资数百万元,在寸土寸金的华侨城片区买下学区房。今年9月,他的孩子即将入学,校长毫无症状地离去,让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一名南山教育界人士如此评价李庆明的离任:“在深圳没有哪个校长的离任会引起如此大的震动,也只有央校会是这样。”
据悉,南山区教育局2001年9月与中国教科院(原“中央教科所”)签署了24年的《联合办学协议》,之后双方联合举办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李庆明作为中国教科院委派到南山附属学校工作的校长。
近期,中国教科院来人来函提议解除《联合办学协议》,李庆明作为委派校长,其校长职务按有关规定将在学期结束后终止。
对于中国教科院为何要解除《联合办学协议》,南山区教育局解释称,“为了贯彻国家关于义务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地方政府对学校的领导。”
而中国教科院一名齐姓负责人则称,解除合作协议是因为“原协议中有一些内容不符合新《义务教育法》。”至于协议中哪些条款不符合义务教育法,该负责人并未给出解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10
“另类校长”李庆明
李庆明每天早上7点20分一定会站在校门口向学生鞠躬,学生也得对他鞠躬还礼,任职9年来风雨无阻,几无间断。
在深圳教育界,央校是一朵公认的“奇葩”。央校的“奇”,主要归功于李庆明这位“另类校长”。据称,李庆明在央校任职期间,大胆推行各项改革,虽屡遭非议,但从未有间断。
就职之初,他发现课堂上关于独立思想、自由精神、公共关怀、道德底线等理念比较缺失。之后便邀请一些公共知识分子在校开办公民论坛,并出台了一部德育宣言,提出要进行公民教育。
央校的“公民教育”围绕“尊重”这一目标,确立了“不伤己”、“不害物”、“不损人”、“不坏事”、“不违法”等“五不原则”。还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积弊陋习,制定了《日常生活中的52个文明细节》。
“每一条都列得很细,比如,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能高声喧哗,不能挖鼻孔等等,孩子都会对照着每一条去做。”央校一名家长周女士感叹道,这些行为规范,即使是孩子毕业之后还依然严格地遵守。
在央校,李庆明每天早上一定会站在校门口向学生鞠躬,学生也得对他鞠躬还礼,9年来风雨无阻。用李庆明的话说,“师生之间相互鞠躬是显示平等的最好办法。”
此外,央校一年一度的“竞选月”,也被认为是公民教育的典范。每年的10月至11月,是央校约定俗成的“竞选月”,校学生会(学生自主委员会)的主席要经过班级、年级到学校的层层公开选举,然后由全校1800多名学生选民投票产生。
学生会主席有权自由“组阁”,学生会内部设有督察部、社团部,实现自我管理。主席和“内阁成员”在每月一次的校长例会上,会对学校的公共事务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请校长出面解释或直接整改。央校的学生记者团也会随时通过广播站,对教师甚至校长提出直言不讳的批评。
在央校,曾有一名二年级学生小琴(化名)在读完了《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后,非常羡慕故事里的小林校长,她希望也能跟自己的校长有一次交谈,于是就试着给李庆明写了一封信。
让她没想到的是,李庆明果然接待了她,并且和她进行了一次谈心。“作为一名校长,如此珍惜一棵幼苗的心灵,这样的小事会让孩子永远记住的。”小琴的妈妈说,“老有人说他‘作秀’,但你能坚持做9年吗?反正我是欢迎这样的‘作秀’的。”
在一些家长眼中,央校的“作秀”,带给他们的往往是“在其他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一名家长陈女士说,“一次我和孩子上山捡树叶,看到两片干枯的树叶在一起,孩子突然脱口说出:他们结婚了!接着她把其它的叶子摆在一边,说音乐响起,请为他们祝福。这样的想法都是在学校学到的。”
据了解,在央校,每天有3分钟的静思时间,老师带领学生一起为国家昌盛、世界和平、人类幸福祈祷,长此以往的生命教育,让孩子学会了爱和尊重。“祈祷”已经作为一个固定的仪式,在央校保留下来。从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到汶川地震,央校师生都得安放白菊、蜡烛一起追悼逝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11
央校“困兽之斗”
田园教育和公民教育会不会脱离实际?处身当前的社会现实中,学生能否学到应对社会的能力和主动性?
因为深得家长学生爱戴,当离职事件发生后,家长们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留住李庆明”、“保卫央校”的声援运动,不过至今,李庆明的去留仍然是谜。
在一些家长眼中,没有李庆明的央校,就不再是那个“央校”;但对于李庆明来说,没有央校的李庆明,也将不再是那个“李庆明”。
“假如我走了,我的公民教育在其他地方还能做吗?我让孩子们少做作业多读书,家长不会反对吗?在另外一个地方做综合素质教育,我还真的没有把握。”李庆明为此感激深圳、感激央校特殊的办学模式。
据了解,央校为“国有联办”的9年一贯制学校,实行校管委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管委会由中央教科所、南山区教育局等若干人组成,管委会是学校的监督评价单位,同时拥有选派、任免和考核校长的职能。
与深圳其他学校不同,央校校长从中央教科院选派,并报南山区教育局任命。央校在创设之初,就已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注重个别化教学,实施弹性课程。”这实际上确定了央校作为教改试验田的地位。
2003年8月,李庆明受中国教科院委派,到南山附属学校担任校长。而此之前,他已经是江苏省南通师范高等学校的一名大学老师。
李庆明看重深圳这块改革热土,为此放弃了在江苏所有的荣誉和诱惑,只身来到深圳。由于央校由中央教科院委托管理,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学校更大的改革空间。“尽管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实现委托管理,但是还是给了我们更特别的制度支持。”李庆明说。
由于是“制度特区”,李庆明得以在央校力行减负、推行公民教育等。但是这9年下来,李庆明坦言走得并不轻松。过去几年间,央校的一些“出格”举动,曾引起相关领导不满。
此外,央校和其他同类学校相比,学生的课业负担要轻很多,小学阶段甚至不布置家庭作业,但这样的举措,也曾引起学生和家长质疑。有家长甚至拿出统计报告称,2011年央校中考平均分在全市273所学校中排名第109名,而低分平均分则排到了全市第148名。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多才多艺,但是也希望他能够考上一个好的高中,毕竟未来社会变数太多,有时候确实有些担心。”一名家长邓先生告诉记者。
央校的一名毕业生也曾反映,初三那年,相比其他学校的紧张,央校则显得很松弛,“就像从紧张的中考大局中走离了轨道,没有联考,没有模拟考,当走上中考考场的时候,心里依然没有底,心里也有过埋怨。”
在不少央校学生心中,也都有这样一个的困惑:田园教育和公民教育会不会脱离实际?处身当前的现实中,学生能否学到应对社会的能力和主动性?现实中的房奴、车奴、通货膨胀、新三座大山……也许并不像田园那样富有诗意。
“有的时候步子跨得太大了就会受到现实的阻碍,什么事都不能走过头,过头就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南山区一名力推素质教育的校长无奈地表示,“在中国现在的环境中,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好的高中,办学要有基本的支撑,其他东西搞得再出名,成绩不上去就没有说服力。”
对于学生成绩,李庆明解释称,每年中考前,学校都会受教育局指派接收一批转入考生,考生素质层次不齐,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平均分。最近几年,央校的中考升学率、重点高中升学率在南山区教育系统排名逐渐靠前,但可能与家长的期待还有些距离。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11
“李庆明们”的悲剧
“如果你做得不合时宜,不只是官员不高兴,你甚至可能失去群众基础。悲剧往往不是善和恶的斗争,而是习俗与理性两种合理力量的冲突。”
“没有减负的素质教育,是不彻底的素质教育,央校的改革效果如何,需要交给历史检验。”李庆明对于央校改革方向,有着近乎偏执的信念。但是随着改革逐渐深入,央校问题开始越发复杂。
2011年,李庆明遭受了一整年的攻击和谩骂,是任职9年来最凶猛的一年。今年6月,李庆明又连续遭遇2起网络举报。一是有人举报“今年3月份,校长指使毕业班老师劝退50名成绩最差的学生,大部分介绍到技校,不参加中考。”另一起是,央校教师举报2004年至2011年底,该校教师个人社保账户出现问题。
对于上述举报,央校相关人士表示,学校及相关部门已做调查。事实并非如网帖所言,其中,部分举报内容带有私人恩怨成分。
由于风波频起,给学校的正常教学造成影响。李庆明在告别演讲中提及上述事件称:“它们给学校和老师们带来的巨大伤害,让我感到深深地迷茫和痛苦,我理应向大家致歉。”
离职事件发生后,记者发现,部分学生和家长力挺李庆明,网络民意呈现一边倒态势。而质疑声则如暗流涌动,从来不曾停歇过。这些对李庆明的质疑最主要来自于学校内部。
在一些同仁眼中,李庆明并非“完人”,而更像是个“疯子”。之前曾有举报称,李庆明在央校开办“燕晗山大讲堂”,时常邀请国内学者来校讲学,招待费从学校日常经费中列支。
这批学者包括袁伟时、朱学勤、朱维铮、邓正来等一批历史、政治、文学领域专家,探讨的问题诸如:国家与社会中的市民社会问题、16世纪的中国与时代交替等,几乎与教学一线无关。
不过,对于耗资请专家一事,尽管阻力重重,李庆明却乐此不疲。他常说,“老师要有一些视野和气质,如果不走近这些大师,是很难有这种气质的,尽管开销巨大,但保证没有动用教师工资或福利待遇中的一分钱。”
李庆明的个性,正如“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同行们已经感受到,他的坚守正在给他的家庭、这所学校,乃至整个教育体制带来阵阵压力。
据央校老师介绍,李庆明初到深圳的一个月,就听了所有老师的近100节课,经常通宵达旦撰写教学论文。他不但自己如此,也要求学校老师把所有的激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甚至要求老师利用周末时间到学校接受培训,不得请假。
对待家庭,李庆明也成了“六亲不认的无情人”。李庆明离婚多年,至今仍单身。众说周知的事是,李庆明的女儿读本科加上研究生7年间,他从没去看过她,至于老家的父母,逢年过节没见到儿子回来过,平时一个电话也没有。
“我要说一声对不起自己、对不起我的老父母和我可爱的女儿,为了这里的事业,我放弃了很多,包括作践自己的生命,心存罪感,天理难容。”李庆明说,他的“急切”给大家带来了紧张与疲惫,让中层干部付出了太多太多。在学年度结束会议上,他为自己的严苛表达了深深的歉意,并无力地留下了泪水。
“如果你做得不合时宜的话,不只是官员不高兴,你甚至可能失去群众基础。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悲剧’,它往往不是善和恶的斗争,而是习俗与理性两种合理力量的冲突。”
目前的校长选拔、任命机制,导致举办者用人事权直接干涉学校的自主办学,也造成教育管理管评办不分,难以出现教育家治校。
记者调查发现,李庆明离职事件,最初是由微博爆出,事前并无征兆,也无任何官方通知。即使作为校长的李庆明本人,也是被突然告知。随着事件向纵深发展,关于校长任免机制的透明化、公开化等问题随即成为讨论的焦点。
“我们看到有24年的办学协议,才决定在这附近买房、读书,现在突然中止办学协议,我们的损失谁来埋单?”家长罗先生愤怒地说,央校问题已经不止关乎中国教科院、南山区两方,学生家长作为利益第三方,也应该有足够的发言权。
“合作办学协议是否要解除,校长应不应该留人,至少要召集家长开个听证会,少数服从多数。光靠一纸行政命令,就可以决定上千学生的命运,也实在是太草率了。”
据介绍,我国中小学校长的任命仍主要是由政府(针对公办学校)或出资方(针对私立学校)决定,政府如果对现任校长不满,或者出资方发生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校长的聘任。
“这种制度是有问题的,作为一个校长,不能仅由合作方或者投资方来决定,还要由学校的理事会来遴选。”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目前的校长选拔、任命机制,导致举办者用人事权直接干涉学校的自主办学,也造成教育管理管评办不分,难以出现教育家治校。
“而在国外,学校在遴选的过程中有一个遴选委员会,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办学要求来进行遴选,出资方有一票的权力,更多的是和学校有关的,比如,社区、教师代表等来共同选举。”
熊丙奇认为,由遴选委员会选任的校长,不管出资方怎么变化,都不太会突然离任,因为代表广泛民意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会继续聘任其作为校长。家长委员会甚至还有权把出资方强行委派的校长“赶出”校园。
由遴选委员会选任的校长,可代表师生、家长,行使对学校的教学、财物、人事等管理权,并进行教育改革。同时,校长的行为也会受到“校董会”、“校监会”等集体机制来约束。这些机构成员要由政府主管人员、社会贤达人士、教师和家长代表,以及校长共同组成。
“如果教育过分受制于单一的行政力量,学校的教改理念也难免朝令夕改,最终受害者是学生和家长。”南山区一位不愿具名的校长表示,“李庆明事件”或将导致恶性反应,一些立志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校长和教师,会因此逡巡不前。
在央校,李庆明也早意识到教育行政化的弊端,9年期间,他尝试在校内进行“去行政化”改革,曾设想建立校长、直选公会、学术委员会“三权分享”的平权机制。“这一改革虽然一直想推,但不太被认可,老师也有不同意见。”
李庆明不止一次地说,“去行政化改革”是他在央校的唯一遗憾。而诡吊之处恰恰在于,这样的改革尚未启动,李庆明自己竟然首先成了牺牲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12
■链接
李庆明特立独行的“另类教育”
将教育放到田园中去
学校年年举办亲情文化节、生态文化节、游戏文化节、童话节、天堂鸟读书活动,并将这些活动与公民教育有机结合,让都市的现代精神与田园的淳朴、温馨,在学校教育中相得益彰。
李庆明:现代都市教育的工具化、功利化,导致学生朝着“有知识没灵魂,有智力没情怀”的方向畸形发展。“都市田园”教育思想,旨在让学生回归生活,培养有情趣、有气质的都市文化人。
小学不布置家庭作业
学校规定,小学阶段不能给学生布置作业,以便让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参加各种社团。央校飞盘社、管弦乐队、天堂鸟合唱团,如今在深圳学校中颇有名气。而央校的各种社团加起来,多达几十个。
李庆明:不减负,怎么有时间去读课外书,不减负,你连德育都没功夫。我们的小学课堂是35分钟,初中40分钟,一些冗余的课程也砍掉了。如果时间紧张得作业都做不完,怎么发展呢?
课前需做“祝福礼”
“祝福礼”是央校学生每个工作日的必修课。在上课之前,学生们会聚集在操场上,聆听一位学生简述前一天发生的国际国内事件。如果有死难者,就给死难者送去迟到的默哀;为生者送上虔诚的祝福;为祖国强盛、人类幸福、世界和平送上最虔诚的祝福。
李庆明:“祝福礼”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发生了什么,一方面更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悲悯之心,成为善良的人。
校园内搞“大选”
每年10、11月份,是央校的“选举季”。粗略统计,在央校读满9年的学生,大概1/5参与过学生自主委员会的选举。只要学生愿意投你的票,甚至“刺儿头”、“调皮王”都可以成为学生干部。
李庆明:通过自主选举,学生有了“小主人翁”的意识,珍惜为学生们服务和奉献的机会,心里还种下了一颗理性民主的种子,等他们离开学校逐渐长大,他们是理性的,不会成为抄家伙的暴民。
(刘丽 邓翔)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13
李庆明:身体力行履行9年的公民教育梦
※ 发布时间:2012-07-27※ 来源:南都周刊 ※ 作者:周鹏





李庆明

精彩评论欢迎留言评论!







  如果你去拜访李庆明,当他问要不要喝茶时,你最好不要客气,否则他很可能就会安心地坐在沙发上,隔着堆满书的玻璃茶几跟你聊上一整天。

  这是位知识分子气质浓厚的人:面容清秀,衣着讲究,说话柔和而条理清晰。谈到某些话题时,他会不时双手抱拳撑着下巴,流露出一种沉浸到个人世界中去的神思这时候,他就像一位在跟自己对话的思考者。

  过去8年中,他一直担任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深圳南山附属学校校长(简称“央校”),并以一系列异于常态的教育改革实验引发了社会关注。

  但最近他陷入了一场困境之中:不久前他被通知其校长职务将被解除。原因是这所学校的创办方之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打算结束与另一创办方深圳南山教育局的合作关系。外界猜测,作为前者从江苏南通师范学校借用并委派到央校任职的李庆明,将不能再担任校长职务了。


  迷惘时刻

  接到通知后的好些天里,李庆明的手机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响起。众多师生、家长和同行纷纷打来电话,在慰问之余也向他表达祝愿之意。

  一些熟知李庆明的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自发在网络上发起了挽留他的留言活动,有部分家长代表甚至联名向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界递交了“留任李庆明”的请愿信。

  南山区教育界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回应:“李庆明可按中央教科所的要求安排工作,同时也欢迎他留在南山,由南山教育局协助其按有关规定办理调入手续,然后根据校长聘任程序和实际情况,重新安排其工作。”事实上,李庆明与中央教科所并无人事关系,他当年是应时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之邀,以“借用”名义被委派到央校的。而朱小蔓已在2007年离开了中央教科所。

  7月13日,李庆明向南山区教育局表达了希望留在央校的意愿。但对方没有给他明确回应。现在,每当接到慰问电话时,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不知道今后会怎样,先不管了”。

  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工作中,他从未有过如此茫然的时刻。

  李庆明出生于正饱受“大饥荒”折磨的1959年,他的童年一直在老家江苏南通的农村里跟爷爷奶奶度过。“喝上几口用猪油搅拌的酱油汤”,是那个时期他对生活的最高愿望。

  返回城里留在父母身边后,“地主兼工商”的家庭出身让他在“文革”中一直“活在挥之不去的阴霾里,处处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多年后,他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心境。

  当革命口号此起彼伏地响彻街道时,书籍成了这位孤独少年的良伴。他看起了父亲一位朋友寄放在家的那些哲学、文艺书籍。“有许多书读不懂,这让我很自卑”,李庆明说,他从那时开始对知识产生了敬畏甚至自卑的情感。但越是这样,他越沉迷于看书,他希望通过书籍“挣脱无知的束缚”。

  他不明白人们为何要手挥“红宝书”通宵达旦地行走街头,羞愧于自己不敢与遭遇厄运的父亲见面,更不理解学生们为何会无情地批斗他们的老师。他希望从书籍中找到答案。

  1976年初中毕业后,李庆明成了南通郊区农村的一名插队知青。乡民们的朴实情感和照顾,让这位瘦弱青年感受到了艰苦时代些许温情。第二年的冬天,他参加了“文革”后的首次高考,并顺利考入了南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两年的大学时光,李庆明用“如饥似渴地读书”描述他的求学状态。教育学、美学、哲学之类的书籍是他的最爱。为了强化记忆,他甚至养成了抄书的习惯。抄过包括王力的《诗词格律》、李泽厚的《美学论集》等不少大部头。尽管生活艰苦,但在充满希望的崭新时代,这名青年总是乐在书中。

  1981年年初,李庆明被分到了南通师范学校,担任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师。他从此走上了注定将伴随一生的教育道路。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14


  南通实验

  当时的南通师范正焕发出热烈的改革气息,“思想空前自由,教育实践百花齐放”。一脸书生意气的李庆明也开始了他充满“异类”色彩的教育实践。

  他的教学方式一定曾让那些刚从初中升入师范的学生们深感诧异:他将教材重新修编成自学纲要,开出一长串高年级学生才会接触的书目,提出一堆问题后将学生赶进图书馆里寻找答案。只有在学生们碰到类似“孩童跟成人的想象力哪一方更强、是否年龄越小越有创造力?”之类的难题时,他才会走进教室,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讲解。

  他逼迫着学生摒弃以往傀儡般的学习习惯,要将他们打造成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一度令学生痛苦的是,李庆明的考试只写论文。

  擅长死记硬背的学生,无法写出能得到他赞许的合格论文。

  “我要将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但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过去剥夺了学生的这一权利”。在他眼里,孩子都是天生的思想者,只要给予自由的空间和适当的指引,即便是不朽、死亡、自由、平等这类抽象的问题,孩子也具有理解和分析的潜能。

  直到1999年,李庆明一直在南通师范学校担任教师,除了教学工作,他大部分时间都沉于书斋。此时,作为学校教育改革新星,他已是学校科研处副主任。在国内的学术刊物上,已不时能看到他发表的教育研究论文。

  1999年秋天,李庆明做了个异乎寻常的举动他带着南通师范一批优秀学生前往位于上海崇明岛上的一所乡村小学开始了“田野式”教学实践。

  在这之后的四年中,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那个要先骑两个小时摩托,再坐渡船才能抵达的小学里度过。常人眼里偏僻落后的乡村,在他眼里却有另外一番景象。幼年时代在山村田野间度过的一段无忧生活,以及插队时与乡民朝夕相处的和睦融融,让他将乡村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

  但令他感到沮丧的现实是,乡村正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日益被人遗忘。“蕴含在乡村中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在过去几十年的现代化进程中,这样的根基在城市中已近乎流失殆尽”。走进乡村后,李庆明发现,相似的境况正在乡村再现。

  “面对城市时,农村已经有了文化自卑感,认为自己是弱者,应该在所有方面向城市看齐”,李庆明对此深感悲哀。

  “如果农村孩子能从小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长大后就不会对所谓的现代城市文化心生自卑”。在他眼里,城市不过是“丧心病狂”地走在现代化之路上。而他理想中的人生状态应该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在那四年里,他经常白天带着南通师范的学生们游走于田间地头,向老农请教,跟乡民交谈,晚上与学生们通宵达旦地编写整理资料。包括民俗读本、游戏读本、诗歌读本、亲情读本、童话读本之类的一系列传统文化手册从他们手中诞生,并在那所伫立于江边的小学里与其他常规教材被一同传授。在他至今保存着的一些当年的手册封面上,往往印有充满乡土和怀旧气息的丰子恺漫画作品。

  但李庆明也并未彻底拒绝现代文明。他与师生一道平整出了小足球场,设立了小图书馆,引入英语、电脑、钢琴课程。在这间学校里,农村孩子第一次有了了解和参与外部世界的渠道。

  在精神上感受到巨大充实的同时,他的生活也长期陷于潦倒状态。由于工作过于投入,他为期不长的婚姻早已终结,唯一的女儿多数时间也由爷爷奶奶抚养。除了南通师范有重要工作要处理而返城外,他的大多数时间都远离城市。

  他夜以继日地探索乡村教育的细节,编写各种教学材料,一份遍遍地修改学生们的教学方案。许多寂静之夜,他屋里的灯会一直亮到凌晨三四点。

  一位同事告诫李庆明说,再这样下去,他迟早会把命弄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14


  央校教改

  2003年的一个邀请扭转了李庆明的命运。

  当时新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的朱小蔓教授给了李庆明一个机会一年前,这家研究所与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联合创办了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由研究所委派校长管理学校运作。朱小蔓希望李庆明能将他的教育改革理念引入这所新学校。

  朱小蔓曾担任过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曾与李庆明有过许多学术合作与探讨。她说李庆明是那种愿意“为信仰而牺牲的学者”。而她也成了李庆明此后的“伯乐”。

  2003年9月底,李庆明离开了崇明岛那所乡村小学,孤身赴陌生的深圳央校任职。

  央校身处深圳知名的大型高档社区华侨城内。在绿树环绕的校园内,有着宽大的连体教学楼,齐全的运动文娱场馆,崭新的现代教学设施。李庆明用一系列异乎寻常的教育改革给这所学校抹上了自己的性格色彩。

  时至今日,最广为人知的便是“鞠躬”这一惊人之举过去8年中,每天早晨七点半左右,他都会西装革履地站在校门口,向进校学生鞠躬行礼,直到上课铃声敲响才离去。

  数年前,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学勤应邀到央校讲学时,这一场景曾让他心生“震撼”之感。他说自己从未见过在这样的细节行为上如此身体力行的校长。

  “我希望通过鞠躬这个细节,向孩子们传递一个重要的公民理念,那就是尊重他人”。环境从乡村转变为城市后,李庆明的教育实验方向也随之迁移。多年后,他说,自己在央校最费心思也最得意的作为是,“在营造都市田园的校园氛围同时,在学校里进行了现代公民教育”,而核心是“对孩子们进行以独立和自由为核心的公民人格启蒙”。

  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李庆明前来任职前后刮起了一阵教育实践的风潮。就在李庆明上任的前一年,原北大附中副校长兼深圳南山分校校长王铮转任深圳中学校长。无独有偶,王铮在深圳中学开展的,也是与李庆明相似的“公民教育”实验:他把深圳中学原来“团结、勤奋、严谨”的校训改成了“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造力的杰出公民”。

  除了鞠躬行礼,朱学勤还见过央校每天早晨一分钟的祈福仪式周一至周五每天早操前,这所学校的近两千名学生都会在巴赫的名曲《天空》中,“为国家强盛、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祈祷,为在灾难事件中遇难的人默哀,为遭遇困境的人祝福”,李庆明说,这一活动始于汶川地震,是为了塑造孩子们关爱之心。

  李庆明将他的公民教育主张归结为五点:追求公民人格完善、遵循公德基本伦理、倡导公益慈善活动、学会公共事务参与、达成公理世界认同,“最终,就是要让学生们成为懂得捍卫自我和他人尊严与权利的现代公民”。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曾应邀到央校实地参观过,他认为李庆明“有一种诗人气质”。李镇西也在他的学校里开展了公民教育,“我们主要是在宣扬平民情怀和平等意识”,他承认,央校公民教育的系统性和深入程度远非自己的学校能比。

  “他在做一项很有价值但可能超前了的改革,”李镇西说,在应试教育的泥潭里,不围绕分数展开的教育行为会遭遇到外界的反感甚而排斥。

  李庆明的改革之举曾遭来不少质疑:有人认为他的鞠躬行礼是在模仿日本人,并将之反映到教育主管部门;还有人批评他组织的集体祈福是在搞“宗教仪式”。争议尤其集中是,央校学生的学习压力太小了。

  毕业于央校的一位学生说,他读初三那年,当其他学校的学生忙于三天两头的考试时,央校没有联考、没有模拟考,氛围轻松得像“脱离了中考的轨道”。这名学生说,他在央校受益良多,但也时有困惑,因为“现实并不像田园那般富有诗意”。

  对于外界的猜疑,李庆明时常会用苏格拉底的经历来安慰自己。他说,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除了孤寂、困苦,还需忍受住别人的不理解。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15

12月24日圣诞节,李庆明打扮成圣诞老人在校门口鞠躬,发糖。

  “无知的代价”

  像在南通师范一样,李庆明在央校也一直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有更多自由空间。将初中和小学的课堂各缩减5分钟、降低考试频率、减少课时、减少课堂讲授时间。从前年开始,这所学校的所有小学生甚至彻底告别了家庭作业。

  “我更愿意孩子们泡在图书馆、参加社团活动,去更能发挥他们人生潜能的地方。”李庆明说。在他的支持下,央校创建了多达两百多个学生社团,从科技、阅读、合唱到环保、街舞、剪纸,几乎无所不包。

  与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他也在积极尝试课程改革。他总是向教师强调营造出活力的课堂;要优化课程结构;要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他甚至会让老师将课程设置成游戏活动。

  几乎所有学生都拥护李庆明带来的新气象。没有学生能拒绝这位会在圣诞节打扮成圣诞老人在学校里派发糖果、在办公室递上一杯咖啡后又提醒学生要少喝咖啡的校长。

  而许多老师也以有这样的校长为荣。央校的一位老师说,除了每天也向教师鞠躬行礼外,李庆明就像导师一样细心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他每个学期会跟老师们讨论几十堂课的教学细节”。

  在央校内由李庆明设立能容纳四百人的“燕晗山大讲堂”里,过去许多年里,几乎每个月里都有国内知名学者在此演讲。李庆民还设置了一间充满艺术气质的书吧,这间时常飘逸出咖啡香味的书吧,是教师们读书、交流的最佳去处。

  但在欢乐的学校里外,批评声也从未停息过。

  一位教师说,李庆明是位“过于理想主义”的人。令他感到困扰的是,尽管央校的公民教育实践声名远扬,但学校考试成绩并未能同样出彩,“去年央校的升高中考试成绩排在深圳市的十几名”。一个现实情况是,在让孩子读完央校的六年小学后,不少家长会将孩子转到其他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学校读初中。

  而让一些老师不满的是,即便学生考试分数优异,但若在教学科研方面缺乏创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不够积极等原因,他们仍会遭到李庆明的责备。

  几乎与此同时,王铮在深圳中学的举措也遭到了争议。学生们对于公民教育的培养理念非常认可,但他们同时又表示王铮的理念过于“理想化”了。

  有评论说,以牺牲升学率为代价寻求素质教育,对任何一位校长来说都等于自毁前程。2009年4月,王铮重返北大附中,并出任校长。有媒体报道,王铮到北大附中担任校长后,将当年深圳中学的一套改革整体移植,虽然也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北大附中这几年的升学率出现下滑,“王铮压力很大”。

  王铮的离去再加上此次李庆明的突然“下课”,热闹一时的深圳教改似乎遭受到了一些难以言明的挫折。

  中山大学教授冯增俊曾关注过李庆明的教育改革,他认为央校更容易培养出对社会、对人有更深刻理解的学生,而他也更愿意吸纳这样的学生成为自己博士。但冯增俊补充道:“在官本位思想和普遍追求升学率的现行教育体制下,他或许有一点失策。”

  几乎所有朋友都将李庆明视为一位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甚至有人认为他有点不食人间烟火。在深圳呆了8年,李庆明说,他认识的其他学校校长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

  一位与李庆明相熟的教育界人士称,现实社会不喜欢李庆明这样“不通人情事故、一意孤行”的另类,“我知道不少人并不喜欢他”。在中国,“不喜欢”足以让人身陷困境。

  李庆明猜测自己继续留任央校的机会已经十分渺茫。在7月6日的央校年度会议上,他以《无知的代价》为题作了一次简短演讲。演讲中,他提到苏格拉底曾幻想做一只承认自身存在“无知”的“牛虻”,去蛰醒自以为是的雅典这匹“昏睡的纯种马”。

  演讲结束时,他说:“我们究竟要不要像苏格拉底那样保持一份某种意义上的"无知",并且时刻准备悲剧命运的突然降临?我把这个问题留给所有的人”。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21
华侨城央校校长李庆明“被辞职”来源:深圳新闻网






李庆明于2004年正式担任中央教育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简称“央校”)学校的校长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公民启蒙、经典阅读、废除家作、活力课堂、伸展个性、寻归田园的教育探索。

  在经过多年“坊间传言”之后,“鞠躬校长”李庆明的辞令终于来了。
  7月6日,在中央教育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简称“央校”)的报告厅内,李庆明面对全校教师含泪念完早已准备好的《结束时刻的一份自我检讨》,结束了他在这个学校9年的探索性教育生涯。

曾经意气风发的李庆明校长

  “鞠躬校长”李庆明颇具争议
  公民启蒙、经典阅读、废除家作、活力课堂、伸展个性、寻归田园……现有教育体制下,李庆明在央校的每一次探索都成为舆论焦点,引发广泛争议。
  自从2004年正式担任这所学校的校长以来,李庆明一直致力于“在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9年来,只要没有特殊原因,每天早上7点20分学校开门,这位校长一定风雨无阻地站在校门口向学生鞠躬,并要求学生也对他鞠躬还礼。“每一天,我用这个动作告诉孩子们什么叫平等,这是成为公民的第一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鞠躬的校长,成了这所学校一道感人的风景。
  每年10月15日—11月15日,是央校的“竞选月”。小到每个班级的班长,大到学校的少先队大队长、团支部书记和学生会主席,都由学生一人一票选举产生。有采访过学校选举的记者称,学校选举程序之严谨堪比“美国总统大选”。他主张在小学全面废除家庭作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弹,但他坚持认为“减负”是一切素质教育的基础,“我要把孩子在作业中浪费的生命夺回来,为他们拓展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他创立相对独立的阅读文化课程,亲自主编了一套大主题文化读本,倡导让学生在文化的视野中关照数学、科学、历史、英语、艺术等学科。
  就是这样一个校长,虽一次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依然毫不止步地进行他“公民教育”的探索。
  “是的,公民启蒙,经典阅读,废除家作,活力课堂,伸展个性,寻归田园……,不管这些探索多么稚嫩、粗糙,不管我们蒙受了多大的孤独、挫败,也是值得自豪的,......因为我们是在做着前无古人但可以启迪未来的教育实验,这些当然值得我们自豪!”——李庆明《结束时刻的一份自我检讨·在2011~2012学年度结束会议上的演讲》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22
事先毫无征兆,接到辞令 “如同叫我离开自己的孩子”  对于突然接到辞令的原因,李庆明称自己并不清楚。他告诉记者,6月26日,南山区教育局曾经找他谈话,告知接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来函,建议解除与南山区教育局原定24年的合作协议(2001年9月,南山区教育局与中国教科院(原“中央教科所”)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之后双方联合举办了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这一来函的最大影响在于,李庆明作为中国教科院委派到南山附属学校工作的校长,其校长职务按有关规定将在本学期结束后终止。这一天距离李庆明任央校校长刚好满2个任期。
  接受采访时,李庆明一再强调,微博上疯传的“南山教育局放假前突下辞令”与事实不符。“辞令并非由南山区教育局发出。”
  在获悉自己即将离任,李庆明透露曾“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嚎啕大哭。”对于李庆明而言,他花了9年时间,花了很大的力气在央校建立了一个“胚胎”,这个胚胎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成长,“现在突然要我离开,我感觉就像要离开自己在哺乳期的孩子。”
  他甚至表示,央校已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如果能让他留下来,“即使做个花工也好,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有感情。”
  我也要说一声对不起自己、我的老父母和我的可爱的女儿,为了这里的事业,我放弃了所有,包括作践自己的生命,我忙忙碌碌,几乎从来没有时间去关心年迈的父母亲,哪怕打一个电话,我的女儿从考取大学到攻读研究生,我从没有去过她的学校,不知她宿舍门朝向何方,现在她面临毕业分配,我还没有为她跑过一趟腿,心存罪感,天理难容。——李庆明《结束时刻的一份自我检讨·在2011~2012学年度结束会议上的演讲》
  李庆明校长是否能被区教育局再次聘任仍是未知数
  尽管中央教育研究所的来函让李庆明失去了以委任的形式做校长的可能,但视央校如“生命”的李庆明却看到了留下来的另一线希望:南山区教育局再次聘任自己。
  南山区教育局副局长周新森表示,考虑到李庆明在南山工作的时间以及对南山教育及“央校”的感情,中国教科院和南山教育局主要领导分别与李庆明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并明确表示,李庆明一是可按中国教科院的要求安排工作;二是欢迎他留在南山,由南山区教育局协助其按有关规定办理调入手续,然后根据校长聘任程序和实际情况,重新安排其工作。
  可是,按照深圳的人事局的相关规定,9年中一味沉湎教育探索的李庆明未必有调入的资格。“虽然委任到深圳已经9年,但我的个人关系还在江苏南通,且来深后一味教学忽视了很多生活细节,导致社保6年未交,现年53岁的我是否还有资格调入深圳还是个未知数。”
  李庆明认为,53岁的他好像孤独地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
  周新森表示,李庆明能否调入深圳需看其是否符合人事部门相关规定和条件,如果他能顺利留下来,也未必能继续在央校任职,“暑假有一批校长要调整,他也有可能被调到别的学校任职。”

  记者专访李庆明校长
  谈争议
  问:9年来,您一直在风口浪尖,针对你的争议不断,您怎么看待这些不同的声音?
  答:我经常被告发,每一次有比较强烈的争议和质疑,我都会被找去教育部门谈话,我还因为一些质疑去北京做过解释,但是非常感谢深圳市政府,官方从未主动质疑过我的探索,还给我创造了一个环境可以继续探索下去,感谢深圳对我9年的包容。
  对于社会上的质疑,我觉得不出意料,我提倡小学不做家庭作业,在现有体制内一定有人难以接受,阻力也许来自人们内心的恐惧及现有的制度,很多人会担心这样孩子是否会觉得不扎实,但是我也看到,很多妈妈因为看到我每天在校门口鞠躬,觉得很受感动,自发来学校当交通义工。
  我有一个观点,你来央校越早,享受这份教育越早,孩子考得越好,我们重视基础教育,但这种基础不是“知识基础”,我们要打的是“身体基础”和“人文基础”,用公民教育的理念去培养孩子,可以让孩子拥有公共关怀,这比在知识上纠缠有意义得多。
  我反对任何对素质教育的抨击,我更反对应试教育。现在很多人把素质教育当幌子进行应试教育,不识五线谱怎么了?妨碍他听音乐吗?不会写书法怎么了?妨碍他认识世界吗?
  我认为教育一定要有乌托邦的成分,一定要那么现实,何不去教他如何狡诈地生活?公民教育让这些孩子有公共情怀,等他们长大了,在面对社会问题的时候,他们才会想到去改进它,解决它。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22



  央校教改

  2003年的一个邀请扭转了李庆明的命运。

  当时新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的朱小蔓教授给了李庆明一个机会一年前,这家研究所与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联合创办了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由研究所委派校长管理学校运作。朱小蔓希望李庆明能将他的教育改革理念引入这所新学校。

  朱小蔓曾担任过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曾与李庆明有过许多学术合作与探讨。她说李庆明是那种愿意“为信仰而牺牲的学者”。而她也成了李庆明此后的“伯乐”。

  2003年9月底,李庆明离开了崇明岛那所乡村小学,孤身赴陌生的深圳央校任职。

  央校身处深圳知名的大型高档社区华侨城内。在绿树环绕的校园内,有着宽大的连体教学楼,齐全的运动文娱场馆,崭新的现代教学设施。李庆明用一系列异乎寻常的教育改革给这所学校抹上了自己的性格色彩。

  时至今日,最广为人知的便是“鞠躬”这一惊人之举过去8年中,每天早晨七点半左右,他都会西装革履地站在校门口,向进校学生鞠躬行礼,直到上课铃声敲响才离去。

  数年前,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学勤应邀到央校讲学时,这一场景曾让他心生“震撼”之感。他说自己从未见过在这样的细节行为上如此身体力行的校长。

  “我希望通过鞠躬这个细节,向孩子们传递一个重要的公民理念,那就是尊重他人”。环境从乡村转变为城市后,李庆明的教育实验方向也随之迁移。多年后,他说,自己在央校最费心思也最得意的作为是,“在营造都市田园的校园氛围同时,在学校里进行了现代公民教育”,而核心是“对孩子们进行以独立和自由为核心的公民人格启蒙”。

  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李庆明前来任职前后刮起了一阵教育实践的风潮。就在李庆明上任的前一年,原北大附中副校长兼深圳南山分校校长王铮转任深圳中学校长。无独有偶,王铮在深圳中学开展的,也是与李庆明相似的“公民教育”实验:他把深圳中学原来“团结、勤奋、严谨”的校训改成了“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造力的杰出公民”。

  除了鞠躬行礼,朱学勤还见过央校每天早晨一分钟的祈福仪式周一至周五每天早操前,这所学校的近两千名学生都会在巴赫的名曲《天空》中,“为国家强盛、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祈祷,为在灾难事件中遇难的人默哀,为遭遇困境的人祝福”,李庆明说,这一活动始于汶川地震,是为了塑造孩子们关爱之心。

  李庆明将他的公民教育主张归结为五点:追求公民人格完善、遵循公德基本伦理、倡导公益慈善活动、学会公共事务参与、达成公理世界认同,“最终,就是要让学生们成为懂得捍卫自我和他人尊严与权利的现代公民”。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曾应邀到央校实地参观过,他认为李庆明“有一种诗人气质”。李镇西也在他的学校里开展了公民教育,“我们主要是在宣扬平民情怀和平等意识”,他承认,央校公民教育的系统性和深入程度远非自己的学校能比。

  “他在做一项很有价值但可能超前了的改革,”李镇西说,在应试教育的泥潭里,不围绕分数展开的教育行为会遭遇到外界的反感甚而排斥。

  李庆明的改革之举曾遭来不少质疑:有人认为他的鞠躬行礼是在模仿日本人,并将之反映到教育主管部门;还有人批评他组织的集体祈福是在搞“宗教仪式”。争议尤其集中是,央校学生的学习压力太小了。

  毕业于央校的一位学生说,他读初三那年,当其他学校的学生忙于三天两头的考试时,央校没有联考、没有模拟考,氛围轻松得像“脱离了中考的轨道”。这名学生说,他在央校受益良多,但也时有困惑,因为“现实并不像田园那般富有诗意”。

  对于外界的猜疑,李庆明时常会用苏格拉底的经历来安慰自己。他说,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除了孤寂、困苦,还需忍受住别人的不理解。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23


12月24日圣诞节,李庆明打扮成圣诞老人在校门口鞠躬,发糖。

  “无知的代价”

  像在南通师范一样,李庆明在央校也一直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有更多自由空间。将初中和小学的课堂各缩减5分钟、降低考试频率、减少课时、减少课堂讲授时间。从前年开始,这所学校的所有小学生甚至彻底告别了家庭作业。

  “我更愿意孩子们泡在图书馆、参加社团活动,去更能发挥他们人生潜能的地方。”李庆明说。在他的支持下,央校创建了多达两百多个学生社团,从科技、阅读、合唱到环保、街舞、剪纸,几乎无所不包。

  与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他也在积极尝试课程改革。他总是向教师强调营造出活力的课堂;要优化课程结构;要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他甚至会让老师将课程设置成游戏活动。

  几乎所有学生都拥护李庆明带来的新气象。没有学生能拒绝这位会在圣诞节打扮成圣诞老人在学校里派发糖果、在办公室递上一杯咖啡后又提醒学生要少喝咖啡的校长。

  而许多老师也以有这样的校长为荣。央校的一位老师说,除了每天也向教师鞠躬行礼外,李庆明就像导师一样细心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他每个学期会跟老师们讨论几十堂课的教学细节”。

  在央校内由李庆明设立能容纳四百人的“燕晗山大讲堂”里,过去许多年里,几乎每个月里都有国内知名学者在此演讲。李庆民还设置了一间充满艺术气质的书吧,这间时常飘逸出咖啡香味的书吧,是教师们读书、交流的最佳去处。

  但在欢乐的学校里外,批评声也从未停息过。

  一位教师说,李庆明是位“过于理想主义”的人。令他感到困扰的是,尽管央校的公民教育实践声名远扬,但学校考试成绩并未能同样出彩,“去年央校的升高中考试成绩排在深圳市的十几名”。一个现实情况是,在让孩子读完央校的六年小学后,不少家长会将孩子转到其他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学校读初中。

  而让一些老师不满的是,即便学生考试分数优异,但若在教学科研方面缺乏创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不够积极等原因,他们仍会遭到李庆明的责备。

  几乎与此同时,王铮在深圳中学的举措也遭到了争议。学生们对于公民教育的培养理念非常认可,但他们同时又表示王铮的理念过于“理想化”了。

  有评论说,以牺牲升学率为代价寻求素质教育,对任何一位校长来说都等于自毁前程。2009年4月,王铮重返北大附中,并出任校长。有媒体报道,王铮到北大附中担任校长后,将当年深圳中学的一套改革整体移植,虽然也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北大附中这几年的升学率出现下滑,“王铮压力很大”。

  王铮的离去再加上此次李庆明的突然“下课”,热闹一时的深圳教改似乎遭受到了一些难以言明的挫折。

  中山大学教授冯增俊曾关注过李庆明的教育改革,他认为央校更容易培养出对社会、对人有更深刻理解的学生,而他也更愿意吸纳这样的学生成为自己博士。但冯增俊补充道:“在官本位思想和普遍追求升学率的现行教育体制下,他或许有一点失策。”

  几乎所有朋友都将李庆明视为一位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甚至有人认为他有点不食人间烟火。在深圳呆了8年,李庆明说,他认识的其他学校校长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

  一位与李庆明相熟的教育界人士称,现实社会不喜欢李庆明这样“不通人情事故、一意孤行”的另类,“我知道不少人并不喜欢他”。在中国,“不喜欢”足以让人身陷困境。

  李庆明猜测自己继续留任央校的机会已经十分渺茫。在7月6日的央校年度会议上,他以《无知的代价》为题作了一次简短演讲。演讲中,他提到苏格拉底曾幻想做一只承认自身存在“无知”的“牛虻”,去蛰醒自以为是的雅典这匹“昏睡的纯种马”。

  演讲结束时,他说:“我们究竟要不要像苏格拉底那样保持一份某种意义上的"无知",并且时刻准备悲剧命运的突然降临?我把这个问题留给所有的人”。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24
教育狂人李庆明自称离任已成定局




李庆明说不知何去何从。 南都记者陈以怀摄
■《“鞠躬校长”泪别央校》追踪
深圳“教育狂人”李庆明不再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简称央校)校长的消息传开,在学生家长中间引发不小震动。当初,家长们冲着开明的办学理念慕名把孩子送进校,如今“灵魂人物”要离任,央校是否还是以往的央校?这是他们考虑最多的问题,他们希望能够留下李庆明,继续未竟的教育改革实验。但昨日,南都记者联系李庆明,他说人不在深圳,离任已成定局。至于今后何去何从,自己也不知道。
学生家长表达挽留之意
前日上午,一些学生家长陆续到央校,以签名方式表达愿望。小孩在央校读三年级的家长王先生评价说,央校这所普通公办学校之所以与众不同,其价值与意义探索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性,就是不拘泥于课堂的照本宣科,解放孩子内心深处的天性。例如,每年童话节,校园里、教室里装扮成童话世界,小孩子沉醉其中,是书本上无法学到的。
家长们还在微博上表达惜别之情,挽留之意。家长李女士在微博贴上数年前写的旧文《我在央校这几年》,记录多年前她举家搬迁送小孩到央校读书的心路历程。在她看来,好的学校应该把孩子教育成人,而不仅是把孩子变成学生“央校所做的教育探索与实践,不仅仅是一场宏观层面的中国教育改革实验,更是具体到每一个央校学子及其家庭的幸福成长,希望这一天能够久长。”她说,在央校支持下,她和一群妈妈们成立“三叶草”故事家族公益组织,家长的理念和学校有些地方不谋而合。
八(一)班的关秋懿同学在微博中说,2004年开始,她来央校从小学一年级读到现在,听说校长要走了很伤感,“也许我们学校升学率并不高,也许我们在书本学到的知识比其他学校的要少,但我们在人生、思想上的收获,无不比其他学校的要多得多”。
中止合作办学事出有因
“央校自有可取之处,但置身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大环境,未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产生冲突。”家长徐先生来自台湾,小孩在央校读小学,他认可央校的办学理念,但要是校方能让小孩既玩得好又学得好,两全齐美才好,初中升学率不太理想是央校的短板。
前天,央校“天堂鸟”合唱团的孩子们仍在学校紧张排练,虽然去北京的演出最终因此变故不知能否成行。合唱团老师说,本来作为央校建校10周年的活动之一,合唱团定好本月19日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专场演出。协议已签,如今因李庆明不再任校长,活动突生变数。
而南都记者昨日联系李庆明,他说人不在深圳,离任已成定局。至于今后何去何从,他自己也不知道。
本来,任职校长9年间,有无数次机会可以调入深圳,9年来经李庆明之手特调进央校的老师共有27位,唯独他自己还是编外人士。“考虑调进深圳后,人事关系在南山区教育局,如此进行教育试验改革会受官方限制,于是他没考虑把关系调入深圳。”央校知情老师说,孰料最后落得个“三无人员”结局,说被抛弃就被抛弃。
昨日,南都记者再次致电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接听电话人士称此次中止与南山合作办学事出有因,但不愿披露细节。
■说法
多数联合办学
仅仅是挂个牌
一些学界人士对央校联合办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据介绍,南山区近年引进一批国家级教育研究机构或名校加盟当地教育:2000年5月20日,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成立,是南山区教育局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创办的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寄宿制国有民办学校;同年,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成立。这是北师大与南山区人民政府合作兴办的十二年一贯制的现代化公立学校。而央校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南山区教育局2002年7月联合创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
一名中国教科院研究员说,国内公立学校受相关部门约束较大,改革方向是提高学校的自主性、独立性。中国教科院与南山区联合办学确实有一定改革意味,但理想与现实总有距离,与政府合作方在学校教学、管理与组织上,是否有实质性指导,合作是否有实质性的、实验性的探索?如果只是挂个牌,意义不大,“真正理想的合作办学应是双方志相同、道相合,对于教育规律的认识一致”。
“我觉得联合办学模式可以借助异地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本地区发展,办得好可以促进本地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例如在制度、管理上创新,实现资源多样化,使得本地基础教育竞争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另一方面,我对这种模式流于表面,没有实质很担忧。”深圳大学教授熊贤君说,2003年左右,南山有个楼盘销售不好,就想借鉴该模式引进联合办学机构,实际上很多学校只是挂个牌,像深圳某合作学校,每年要给北京的高校30万元,但师资、教风、学风、校风等优质教育资源与之完全没有关系!体现深圳基础教育的浮躁,有“拉大旗作虎皮”的嫌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3 18:26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http://www.szyangxiao.net/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5 13:59

书写儿童教育的中国史诗
——情境教育的一个核心词和六个关键词
李庆明
施特劳斯曾说过:“正如土壤需要它的培育者,心灵需要老师。但老师的产生可没有农夫那么容易,老师自己是学生且必须是学生。但这种返回不能无限进行下去:最终必须有一些不再作为学生的老师。那些不再是学生的老师是伟大的心灵,或者为了避免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的含糊其词,可以说是最伟大的心灵。”(《什么是自由教育》)教育家就是属于那种用伟大的心灵书写教育传奇的老师。李吉林就属于这样的教育家!她把教育比作写诗,她说:“教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最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是教师,也是诗人》)情境教育就是她用毕生的心血和智慧写就的一部儿童教育的中国史诗,它以最高的眷注指向儿童生命世界的灵性召唤、诗意栖居、内在体验和全面生成,构建了一个独具中国特色又有时代意涵的儿童教育模式。
每个教育家都有自己的核心概念,它从根本上决反映了某一独特的教育流派或教育风格的内在特性。例如凯兴斯泰纳的“公民”,皮亚杰的“建构”,怀特海的“智慧”,杜威的“经验”,陶行知的“生活”,陈鹤琴的“活”,朱小蔓的“情感”,朱永新的“幸福完整”,等等,李吉林情境教育的核心概念则是“情境”。她三十余年的探索历程——从最初的“情境教学”,经由“情境教育”,“情境课程”,再到现在正在研究的“情境学习”,都须臾没有偏离过这个概念。情境教育所倡导的学习、教学、课程、评价、管理乃至研究等等,都是“情境”性的。这种始终如一的执着与坚持,帮助李吉林循序渐进、卓有成效地构建和完善了具有内在统一品格的情境教育体系。因此,理解了这个“情境”的内涵,也就在某种意义上理解了李吉林情境教育的精髓。
李吉林的“情境”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她曾说过:“‘情境教育’之‘情境’是‘有情之境’,是‘活动之境’,是一个有情有趣的网络式的师生之间的广阔空间。它是将教育、教学内容镶嵌在一个多姿多彩的大背景中。这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第73页)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情境实际上是一个包含了多元因素的整体系统。根据我的考察,李吉林的情境概念有多种来源,并且经过了她的一番融会贯通与转换创造,以致将它翻译成英文时都很难寻找一个适当的词语,将情境教育翻译成emotion education(情感教育)或situatin education(情景教育)实际上都不怎么妥帖,也许只能勉强用汉语的“qingjing”来音译。在西方的语境里,“情境”一词,主要是指一些“客观”的、与某一事件相关的整个情景、背景、场景或环境,在英文中常常是用“Situation”来表示的。人的心理与这种客观情境的关系,主要是一种“认知”性的反映关系。在西方教育上主张通过创造“情境”进行教育或教学的,大概始于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的失败的根源在于未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引起思维”的情境。他认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教学的第一个要素就是情境的暗示。克伯屈等创立的设计教学模式,第一步也是“创设情境”,即创造可以引起学习动机的情境。格式塔心理学也提出“问题情境”的概念,表示用以发现动物能用间接方法解决问题的设计,后来有人把这种设计推广到观察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上,成为一种研究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变化的实验方法。再往后,“问题情境”的概念又被借鉴到教学法中,通过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新课题和旧知识等等之间的矛盾,或通过观察、制作、实验等活动方式,造成问题情境,以引起学习者相应的问题意识、积极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冲动。也有学者把这些教育方式统称为“情境教育”(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9页20世纪后期,心理学界出现了一种新的学说,即情境认知论或情境学习论,更突出了情境在认知或学习中的作用。它认为,知识是在情境中发生、应用和发展的。学习使用一种工具,除了要了解一些确定的概念和规则外,更重要的是了解使用这一工具的某一共同体的活动情境。因而,情境认知理论强调一种在真实情境中获取经验并进行精制的学习过程。总体上说,西方的情境观念偏重客观的、认知的维度。相形之下,中国古代语汇中的“情境”就与之大相径庭。中国语境里的“情境”(与之相关的概念还有“意境”、“情景”、“意景”、“境界”等),是“情”与“境” 的和谐统一,情境交融是它的基本特征,用Situation无法表达它的中国意涵,如果硬译的话,只能是Perfect harmony of emotion and situation(即情与境的完美和谐)。在中国,最早提出“情境”一词的是唐朝的王昌龄。他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诗格 》)。后来“意境”比“情境”的概念流布更广,成为古代文化、古代美学的核心范畴。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又进一步提出“境界”说,而且将境界说推及学问人生,认为人性在自我完善中也会经历多种境界,直至瞬间顿悟天人冥合,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后来,哲学家冯友兰认为中国文化在于揭示人的“精神境界”。《人生哲学》,商务出版社1926年版,第206页)他将人的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三松堂自序》,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64~267页)有人通过比较中西传统文化、哲学指出,西方人奉行的是“实体论”的哲学,而中国哲学则是境界论的。“中国哲学所讲的,主要是以情境、意境为内容的境界。相较之下,王国维‘境界说’虽然是讲词学,却更符合中国哲学的精神。”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4~75页。)总体上讲,境界说具有“真”、“思”、“情”、“美”这样几个特点,其实它们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所说的“真”既不是逻辑的“真”,也不是实证的“真”,而是生命存在的“真”。中国文化里的“思”,也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纯思”也即理性思维,它只讲“近思”、“慎思”、“睿思”等等,充满了价值意味,是自我直觉、自我体验的思。这种思和情感体验、意志活动有机交织。中国文化追求的心灵境界更是以情感走向为根本特点的。“思”(认识)、“真”(自然)等都是与人的生命情感相关联的。它的最高层次则是美。李泽厚先生曾说:“中国哲学的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审美的而非宗教的……。西方常常是由道德向宗教,这是它的最高境界。……中国的传统与此不同,是由道德走向审美。”这种审美立场也即“精神上的天人合一。”《李泽厚十年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42~243页)可以这样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境界(或情境)说所涉及的真、情、思、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反映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生活世界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心灵和谐的追求。
李吉林对中西情境观熟稔于心,将它们顺理成章地引入教育,并加以整合而自成一说。情境教育的情境观虽说与西方语境里的情境观,特别是杜威的情境观暗通消息,但文化背景却迥异其趣,而更富于浓郁的本土文化意蕴。李吉林认为意境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国际上“情境认知研究领域的空白之所在。”她认为 ,“‘境界说’中的‘真’、‘情’、‘思’、‘美’,我以为正是儿童教育所需。儿童是‘真’人,教师应是‘不失赤子之心者’。真景物实际上便是生活的真实,教育与生活相通,便是‘真’的表现。即便是模拟的生活的情境,同样给予学生一种真切之感。真人真景物激起真情感,才能激广远之思,进入美的境界,创造出美的果实。……所以,‘境界说’不仅为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提供理论支持,而且可以进一步地支撑整个情境教育的研究。它蕴含着美学、心理学、创造学的最古朴的原理。运用它可以使小学教育真正走中国人自己的路,可以在儿童接受初等教育过程中,在学习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过程中,潜在智能得以充分开发,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完美人格得到培养。我以为这正是许多人所追求的初等教育的完美境界。”(《由情境教育探索出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可以说,情境教育接通中西教育的血脉,又扎根本土文化语境,别开生面,相得益彰,获得了本土文化的独特意义和跨越本土文化的普遍价值。这对于这些年教育界不断引进、推介、借鉴国外各种教育教学“新说”乃至生吞活剥却了无自己真正“创见”的怪象,不啻为一大启示。
不过,李吉林仍然不满足于从现代科学(特别是心理科学)和传统文化的视阈对各种情境概念进行加工整理。她一直在试图为教育意义上的“情境”说寻找、提供更高的哲学理据。马克思关于人化环境、人化现实的思想就在这样的语境里“出场”。李吉林不止一次地强调:“情境教育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在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和谐统一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哲学原理构建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第358页的确,马克思主义非常强调自然和社会现实环境的“人化”(或“人类学化”)对于人和人的发展的意义。这种人化的现实环境,或者说,环境与人的统一,是确证人的本质和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从哲学的高度来认识情境,可以把它看作是“人化”而不是“异化”了的教育现实环境,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现实是“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固有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属人的现实”,是人(儿童)“作为完整的人”全身心地活动于其中,并且到处都证明、显现和发展人的生命力量的现实。《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79页)李吉林常常把情境称为是“人为优化的环境”,“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她指出:“这种人为优化的情境,促使主体的能动活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儿童潜能与培养塑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统一。”(《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第73页这样的深刻认识就使情境教育具有了坚如磐石的理性根基。
“情境”具有如此丰赡的含义,可以说蕴藏了李吉林教育思想、主张、模式的全部秘密。如果细加考察,则可以从中分解出几个重要的“关键词”:情感,暗示,创造,美感,活动,生活。也就是说,所谓情境,实际上是由暗示之境,有情之境、创造之境、美感之境、活动之境、生活之境为主要构成。这些要素在“人为优化”的情境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且在不同的教育教学条件下也会有所侧重,例如有时侧重情感的要素,有时强调美感的作用,有时则突出生活的意义,如此等等,但它们又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从中介(情感)、诱因(暗示或无意识)、根基(活动)、核心(创造)、境界(美感)、源泉(生活)等方面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情境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这些要素的功能耦合,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效率,为儿童带来无穷的欢乐。李吉林对这些要素的不遗余力的发掘,不仅构筑了独树一帜的情境教育(包括情境教学、情境课程等)模式,而且也全面地揭示了儿童教育的真谛!这里不妨对这六个“关键词”逐一略加阐释,以入其堂奥。
关键词一:情感。“以情感为纽带”是情境教育的基本命题,她把“情感驱动原理”视为情境教育的第一原理。情境教育意欲改变“注重认知,忽略情感”的理性主义教育传统,实现教学过程中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有机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情境教学与情境教育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突出了情感教育的巨大作用。这是大部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研究者的共识。方展画教授就把李吉林视为新时期“用情感活动(而不是认知活动)统领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的代表”。(《教育科学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版,第271~272页)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也指出:“如果离开了‘育人以情’,那么‘德’和‘智’都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我觉得‘情境教育’的可贵之处正是在于它以‘情’为纽带,在审美体验的乐趣中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精神情操,为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打下坚实的品德、情感、意志的基础。”(《重视“情境教育”,努力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人民教育》,1997年第3期)与一般强调情感教育不同的是,李吉林所说的“以情感为纽带”,实质上是赋予情感以人性素质及其发展的本体、中介和目的的性质。如她所说,情感既是“动因”,又是“手段”,更是“目的”。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确保了情感教育的内在统一性,从而在根本的价值指向上与传统的认知化、理性化教育区别开来。李吉林从人性的最普遍的意义上认定:“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教学成功的诀窍:情感为纽带》,《人民教育》1996年第4期)在她看来儿童的一切活动——无论是认知活动,道德活动还是审美活动,都并维系于情感的驱动。要全面推动儿童的生命活动,就必须激活、释放蕴藏在儿童身上取之不竭的情感能量。而把情感而不单纯是物化设施看作“中介”或“手段”,是为了强调物化的中介、手段、技术应当蕴含一种内在的精神性、情感性的期许,才能在儿童与世界之间建立起充满生命诗意的关系,并使他获得这种诗意的感受,体验与领悟。总之,获得人所特有的自我实现的“目的”感。李吉林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强调“情感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其深意正在于此。就是说,只有通过情感的中介作用或纽带作用,作为人生最高目的的情感才能发展起来。(《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第18页)为什么要把情感作为目的?那时因为它内蕴着人格全面生成与发展的可能性。正如李吉林所说:“没有情感,儿童就不可能获得充分的全面的发展。”(《为全面提高儿童素质探索一条有效途径(上)》,《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她用情感特有的“弥散”作用来解释情感与人格全面发展的关系:“随着情境的延续,儿童的情感逐步加深,最终由于情感的弥散渗透到儿童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儿童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受到很好的陶冶;而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是提高人才素养的重要基础。”(《为全面提高儿童素质探索一条有效途径(下)》,《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这便是“以情感为纽带”的真正意蕴!这是一个意义十分深远的命题。马克思当年就曾发出预言,只有在发达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本质才能在总体上,合乎人性地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 150页)在这种条件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也即人的情感的丰富性,就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同上,第132页)情感的拯救与解放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内在诉求。情境教育凸显情感正是对这种诉求的一种积极回应。
关键词二:暗示。情境教学在开创之初曾受到外语情境教学即暗示教学法(也称“洛扎诺夫法”)的影响。暗示教学法高度凸显了无意识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情境教育把这一思想加以发展,提出了“无意识引导有意识”的著名命题,并将它提升至教育的第二大基本原理:“暗示诱导原理”,足见暗示在情境教育中地位之尊。暗示教学法认为暗示比逻辑理性机制的道路更为直接地渗入人的心理圈,因而在消化知识的速度、灵活性、自动化程度,尤其是在激发和实现人的潜能方面都为传统的理性化教学望尘莫及,它常使人的心理潜能在一种所谓“假性消极”的状态中以惊人的节约精力的方式蓬勃展开,如精神状态的形成,自由联想的翱翔,创造力的飞跃,观念与情绪的起伏荡漾,悟性的达成等等。李吉林借鉴了这一学说,特别强调情境的暗示性及其基本功能。她反对那种过分强调“教育教学活动是具有鲜明的行为活动”的主张和“把教育教学的概念、意图、直接地灌注给学生”的做法。认为这样做徒劳无益。情境教育和教学则通过创设和优化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等特点的情境——无论是课堂上美、智、趣的教学情境,师生间亲、助、乐的人际情境,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广阔无垠的野外情境……都是用一种“不显露目的”的“间接方式”,渲染了一种亲切、愉快、智慧及勃勃向上的氛围,“对儿童的心理及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一步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的过程,就是暗示的作用。”李吉林认为,在情境或氛围的“暗示作用”下,“儿童的无意识倾向就在忘我的境界中,趋向教育者既定的方向。也就是说,情境教育正是利用暗示诱导,通过周围环境与儿童心理共鸣的过程,迅速推进教育教学过程。”由于学生从无意识的加工中所获得的大大超出了他的有意识地理解到的,因此,李吉林确信,这种“用无意识引导有意识”的教育教学所引起的“最佳的心理驱动正是挖掘人类潜在能力的重要通道”。《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第75页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李吉林把“无意识引导有意识”的教育功能与人类的生命潜能的开发与自我实现联系起来,这一见解已越来越为人们接受。
关键词三:创造。情境教育格外重视儿童智慧尤其是创造性智慧的培育。她把“让创新的种子破土而出”视为“教育的灵魂”。一般强调的是时代对于创造教育的诉求。例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作者就认为这是全球化的一种挑战:“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可能更重视想象力和创造性。”因此,“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6、6页)李吉林则更强调创新教育根植于儿童的内在天性。她说,创造是人的生命迸发出的最鲜活的最富灵性的智慧的火花”,它蕴藏在儿童身上,犹如生命之初正在发芽的种子:“无论是一棵大树,还是一朵小花,最初的生命都是一颗小小的不起眼的种子。……那是蕴藏着无限创造力的种子。每个大脑发育正常的孩子都是孕育着创造力,如同一粒沉睡在土壤中的等待萌发、急切盼望破土而出的种子。”《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上)》,《人民教育》2001年第9期她认为儿童的创造常常令人震惊,丝毫不逊于成人,在谈到与创造密切相关的想象时,李吉林就说过:“想象力是儿童拥有的巨大财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笔财富会逐渐减少,成年后会更加贫穷。”《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人民教育》2001年第10期)她尖锐批评传统教育无视儿童创造潜能,过分倚重知识、理性,不恰当地造成大脑左半球的过度发展,“因教学抽象、概念化,缺乏形象与情感而影响右脑的激活、兴奋,会造成压抑,甚至损伤儿童的创造才能。这是教学领域长期以来注重认知,忽视情感而造成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第345页她深信情境教育对右脑开发进而对儿童的创造力的培育具有特殊的作用。因为生动可感、自由宽容、融洽和谐、鼓舞激励的情境“必然激活右脑,而使左脑处于暂时的‘休息期’,这对调整儿童心理,得以恢复,并能促使儿童精神饱满地、生动活泼地继续投入学习活动,是十分重要的保证。在这特定的教材相关情境中,可以有效地训练感觉、培养直觉、发展创造。”(《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第346页)李吉林特别指出,由于“小学生的创新是在有意无意间进行的”,也就是说属于那种“原发性”的创造,情境的暗示、愉悦、宽阔、和谐就显得更加重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技术性的训练,复杂的创造更离不开训练。李吉林说:“‘训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她还引用美国心理学家阿里克森的一段话来支持自己的观点,阿里克森说:“任何人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经过10年时间的训练,都可以有天才般的表现。”《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人民教育》2001年第10期当然,这和传统的机械练习完全不同,而是与思维结合的灵活训练,与生活结合的应用训练,以及与儿童活动结合的自主训练。李吉林认为,这样的训练才会吸引儿童的主动投入,并产生积极效果。这些见解和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的自由原则和训练原则都有不谋而合的地方。(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一、五、十六等章节)当然,创造力的培育在当下应试教育依旧甚嚣尘上的语境里仍然是一个有待破解的难题,而情境教育在几十年前就大力倡导并勉力推行,恰似空谷足音,也就尤显难能可贵,引人深思了!
关键词四:美感。“孩子的发展不能没有美。”这是情境教育的又一个重要命题。李吉林把“以‘美’为突破口”的“美感性”原则提升至“教育的完美境界”来加以认识。《以美为突破口》,《江苏教育报》1999年2月2日)美学对情境教育有着特殊的影响。当美学对许多教育工作者还是一个“冷门”的时候,李吉林就开始了勇敢的探索。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就开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把艺术带进课堂”的实验, 815月,上海师大的谢淑贞教授推荐李吉林参加全国教育工作实验小组在上海举行的学术活动,并安排李吉林做了一场题为《运用情境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报告。1983年,她在《教育研究》发表《从审美教育着手发展儿童的情感》的研究论文。(《教育研究》,1983年第2期)所有这些,都给当时过分推崇知识、认知或理性的教育教学带来非同寻常的冲击。在李吉林看来,爱美是孩子的天性,是普遍的。这种不需要外力推动的心理倾向,显示出一种趋向某一目标的“力”,影响着孩子的全部心理与行为。然而,我们的教育却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远离了美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车间”,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结果是学校生活成了令学生不堪重负的“劳役”或“苦役”。倡导美感性的教育教学不仅是“为了学生主动地学习”, “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而且是“为了今天获得最初的幸福人生”,归根结底,是为了儿童“完美人格的培养,由此可以走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路来。” 《一个值得倡导的教学原则:美感性》,《人民教育》,1998年第4期)李吉林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最完满的展示,美具有全方位的教育功能:“美能激智”,“美能发辞”,“美能冶情”,“美能育德”。这些见解有深刻的美学哲学依据。康德早就将审美作为沟通人的认识和伦理的中介和桥梁,作为“自然向人生成”关键所在。席勒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把审美的冲动作为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结合,从而提出了完美人格教育的理论。他说: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08页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些学说,提出“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重要命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1页)在设计理想社会的完满人型时,马克思同样以审美为终极旨归,“只是由于属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属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即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简言之,那些能感受人的快乐和确证自己是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或者发展起来,或者产生出来。”同上第79页)因此,如果说情境教育是一种审美化的教育,并不过分。它不单单是将美育引进了教育,而且将美育置于教育的最高境界,为真正实现西方自康德、席勒以来,中国自蔡元培以来绵延多少年代的祈求通过审美促进人格全面生成的梦想,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它对走向未来的中国儿童教育,无疑是一笔值得珍视的财富。
关键词五:活动。“让学生充分活动”!这是李吉林对教育教学发出的强烈呼吁。她主张把活动带入课堂,带入整个教育,以期改变环境对儿童活动的疏远性、敌对性,使“情境”成为“人为优化了的环境”,也即“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最终实现“角色转换”,促使学生由习惯上的教学过程中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主动投入和参与教学、教育过程,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李吉林把这样一个通过“充分活动”促进学生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的原理概括为情境教育的又一个基本原理——“角色转换原理”。李吉林反复强调:“没有孩子的活动,就不可能迈出人生的第一步。”《重要的观念: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充分活动》,《人民教育》1997年,第5期“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的素质、个性发展的根基。”(《为全面提高儿童素质探索一条有效途径(下)》,《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这里显然把活动提到了儿童发展的发生学本体论的高度。活动充分显现、张扬了儿童活泼、旺盛、充盈的生命力量。由此可以想象,剥夺了儿童的活动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对儿童生命主体和生命潜能的剥夺。不幸的是,多少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正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往往割裂了环境与儿童活动的有机联系,教育环境对儿童说来变得疏远、陌生、甚至格格不入。因此,教育教学活动很难成为儿童的主观需要,被动接受是必然的结果。既然是被动,就势必阻碍儿童潜在能力的充分发展。”(《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第358页)李吉林主张将没有压抑的、全身心的活动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儿童在特定的情境中,“伴随着情感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过程,主动地活动起来,进行感知的活动,语言的活动,思维的活动,触摸、模仿、操作等身体的活动,加上通过图画、音乐、戏剧创设情境,于是又有了包括唱歌、跳舞、演示等在内的艺术活动。”总之,“儿童是作为完全的人,整体的人存在而活动着的。”(《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第97页)现代教育都普遍重视儿童“活动”。蒙台梭利就强调“儿童是活动的中心”,并以此作为“发现和解放儿童”的根本手段。(《童年的秘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13~114页)杜威也指出旧教育的重心“唯独不在儿童自己的直接的本能和活动”,他倡导的现代教育则试图通过“活动课程”、“从做中学”等一系列的变革,为恢复儿童的自我活动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以实现一场他所宣称的“和哥白尼把天体的中心从地球转移到太阳那样的革命。”(《学校与社会》,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3~44页)情境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特别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角色担当与角色转换。李吉林把社会学中的“角色”概念引进情境教育,十分强调情境学习中的“角色效应”。在她看来,正是通过扮演或担当角色,或现实中的角色,或向往的角色,或童话的角色,学生才真正地“活动”起来:“角色转换产生的新异感,激起热烈的情绪,使儿童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角色意识的趋动下,全部地投入,全面地活动起来……,获得自我的充分发展。”(《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第88页)而这样的角色担当或扮演是实现“角色转换”——由学习的被动角色转换成主动角色的最有效手段。对此,李吉林的解释是:“儿童随着扮演角色,担当角色,顿时产生进入角色的知觉,凭借这种如临其境的知觉,会很快地理解角色在情境中的地位,与其他角色的关系,设身处地地体验角色的情感。在此情此境中,儿童的身心很自然移入所扮演、担当的角色。于是,自己仿佛变成了那个角色——我与角色同一,角色的喜怒哀乐,仿佛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表露。角色扮演的热烈的情绪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是角色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总之,整个的教育、教学活动随着角色的活动、熟知的背景,一下子进入沸腾状态,儿童情绪激烈,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了,成了真正的主角。”(同上,第7778
李吉林反复强调:“情境教育,以渗透着教育者目的、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情境促使儿童主动地投入其中,主动地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充分发展。这正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在主体与环境相统一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构建的教育模式。”所以,可以说,活动是“情境”最为重要的要素,它揭示了情境的实践本质,同时也揭示了活动的两个方面,也即作为儿童活动空间或环境的客观现实性和作用于特定环境的活动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关系。从某钟意义上说,情境教育的全部体系就是围绕情境—活动的这两个基本方面构建和具体化的。例如,情境教育四大基本原理的“情感驱动原理”、“角色转换原理”主要是从儿童活动的主观能动性着眼的,而“暗示诱导原理”、“心理场整合原则”则更多考虑活动环境(空间)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又例如,情境教育基本模式的四大要素中的“拓宽教育空间”、“缩短心理距离”,显然主要是就活动环境的优化而言的,而“利用角色效应”、“注重实际操作”则无疑突出了活动本身的主体性、能动性。再例如,独树一帜的情境课程的开发,无论是学科情境课程,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还是野外情境课程,也是着力于将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优化的环境融为一体,以促进儿童的主动参与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六:生活。情境教育力图克服教育教学脱离生活闭门造车导致儿童视阈日渐狭窄心灵日渐枯竭的弊端,竭力倡导“走进真实生活”。与生活相融通,是贯穿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和情境课程的一根“红线”。情境教学就是从带领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起步的,孩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打开社会生活的画卷,真切地感受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学习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探索情境教育的阶段,李吉林把“拓宽教育空间”作为首要元素,“情境教育将教学内容镶嵌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知识在真实的或者模拟的社会情境中的运用,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学生在其中感悟、观察、体验,促使儿童以相互联系的多元的角度去学知识。这就保证儿童不仅把知识学实,而且学活,学得有用,学得有趣。”至于情境课程的开发,无论是学科情境课程、大单元情境课程还是野外情境课程,都莫不强调情境的生活源泉作用。大单元情境课程、野外情境课程的生活真实性无庸置疑,就是学科情境课程的情境由于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也同样“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当然,与生活世界融通,并不意味着要把教育教学无一例外地搬到自然和社会生活世界中去。李吉林并不是卢梭那样的极端浪漫主义者,她认同课堂书本知识学习的合理性,但同时又强烈主张对它进行改造,认为可以通过“模拟情境”等方式来缩短课堂和真实生活的距离,这样儿童即使置身于校园和课堂,也会感受到世界的广阔,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息息相通,感受到生活世界的真实,从而实现“儿童—知识—社会的完美建构”《情境教育:促进‘儿童—知识—社会’的完美建构》,《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4期真实生活儿童精神世界的诞生地,是儿童生命力量得到滋养和壮大的沃壤,是儿童人格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回归“生活世界”(Lived-world)是现代社会对儿童发展的普遍诉求,教育要解放儿童,就必须将儿童带入充满诗意光辉、充满生命活力的真实生活或真实情境中去,带入那个可以让每个儿童自由栖居、并且全部身心都在其上蓬勃生长的的大地,那个儿童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得以彰显的澄明之境!
总之,情境,作为经过“人为优化”的充满情调、活力四射、流溢美感、融通生活的环境,既不同于日常生活世界那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自然环境,也不同于那种被“人为恶化”的直通应试“华山一条道”的狭隘逼仄的学校或家庭环境,由于在创设或营造这些情境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它与儿童心理在结构上的被格式塔心理学派称为“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的对应关系,所以,李吉林坚信,儿童一旦“进入这样的情境,儿童的情感、心理必然会发生共鸣而契合,促使儿童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全面发展。”(《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第73页李吉林曾借用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心理场”概念以及它产生的“正诱发力”来形容情境的独特效应。她说:“情境教育利用心理场,形成推进教育教学的正诱发力,在顿悟中改变认知结构乃至心理结构。”人为优化的情境无疑符合儿童的需要,因此,“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的愉悦,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向着教师创设的目标推进的‘力’。这便是正诱发力。在这种正诱发力的推动下,儿童主动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态度、情绪、语言和行为,使已创设的情境更为丰富,情境渲染的氛围更为浓烈。置身其中的教师也即时感受到教学成功的快乐,又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活动。”于是,这种“情境——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推进、多向折射的心理场”,使教育教学进入一种“沸腾”的状态:“热烈的情绪,真切的感受,促使儿童顿悟加速产生,从而不断改变儿童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结构,因而使不增加负担不受强制而能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理想境界得以实现。”(《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第78~79页
情境教育围绕“情境”构建起来的教育体系,几乎在教育的每个领域都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同时又独具特色,自成一派。柳斌曾说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关在图书馆是搞不出来的,它是古今中外优秀的、进步的教育理论跟我们自己的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果。”(《重视“情境教育”,努力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马樟根主编:《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情境教育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活的,富于审美旨趣的教育世界,为我们打开了一本活的,令人流连忘返的“诗化教育学”,它无疑是中国贡献给这个时代和世界的一份宝贵财富。我曾用三句话揭示李吉林情境教育的意义: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是一个彰显时代精神的“中国声音”;李吉林的情境课程主张具有世界意义;李吉林田野式的扎根研究及其影响,展示了一条通往教育家的“美的历程”。(《李吉林的意义》,《基础教育课程》2009年第12期)我深信,沿着李吉林开辟的路径继续探索,一定会走出一批像她这样的真正教育家来,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期盼!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5 14:00
问渠那得清如许
——理想课堂的哲学断想
李庆明
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有一方塘,又称“半亩塘”,理学大家朱熹的父亲朱松与郑公交情甚笃,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赞曰:“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朱熹写了一首有名的哲理诗《观书有感》,或受此影响,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哲理诗无非是想告诉我们悟道明理的“源头活水”在书本里,尤其是在儒学经典里。宋儒推崇“格物致知”,倚重读书之道,程颐讲“进学在致知”,“须以知为本”,朱熹讲“夫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有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并有“朱子读书六法”存世,影响深远。当然,学习的“源头活水”从本源的意义讲,并不在书本里,而在活生生的生命实践里,所以,朱老先生的立意是有点本末倒置的。不过,话说回来,不论是古代书院还是现代课堂的学习生活毕竟是以书本知识或间接经验为主的,完全到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里获取知识,既不现实,也不经济
现在的问题是:课堂里的知识传播或学习,如何能够像南溪书院的半亩方塘那样,展现生机盎然的活泼景象呢?
求知欲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一个孩子之所以会不厌其烦地问一些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是什么”、“为什么”,恰好彰显了人的求知本性。它所体现的好奇,反映了人试图摆脱自身天赋缺陷(如永远无法达到许多动物的那些技能和品质)、开辟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道路的生命冲动。人类之初,求知欲基本上是在生产劳动、巫术礼仪等活动的现场,通过体脑并用、口耳相传的方式获得满足的。自从有了学校这种正规的、制度化的学习环境,求知欲就更多在课堂得到满足了,尤其是近代的班级授课制度流行以来,课堂教学满足求知欲的方式就更加精致,花样经(模式、策略、形式之类)也越来越多。因此说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传播或习得知识的过程,这一点天经地义,亘古不变。然而,究竟知识是什么,我们何以得到知识,却是令人十分困惑的问题。如果我们对知识本身做一番思考,或许更有助于我们破解课堂教学的真正奥秘。
探讨知识是什么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学问。在西方,第一个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是苏格拉底。他和泰阿泰德曾经详细讨论了“知识是什么”的问题。因此,关于知识是什么的问题经常被称为“泰阿泰德问题”。苏格拉底问泰阿泰德“知识是什么”,泰阿泰德想了想,说:“知识无非就是感觉。”这个回答显然有问题,因为事物的“印象”不可能成为“知识”,经过一番辩论,苏格拉底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知识并不存在与印象,而在我们对印象的反思。”他还说:“不能在感觉中寻找知识,应当到心灵被事物充满时发生的事物中去寻找。”虽然苏格拉底最终并没有明确给知识是什么下一个定义,但这个对话已经揭示了知识与感性、理性的关系,对于后世讨论知识的本质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于知识的“泰阿泰德问题”,不妨分这样几个方面来讨论:
第一,求知是否单纯“获得”什么的过程?
求知总是被习惯地认为“获得”某种观念、经验的过程。到底是不是这样?
讲一个关于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对于知识的卓越见解令人惊叹,于是有一个学生来到德尔斐(太阳神)神庙向神提出一个问题:有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女祭司传下神谕:没有人比他更有智慧了。可是苏格拉底却很纳闷: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啊,实际上还是一个无知的人,但神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于是他到处寻访那些据说很有智慧的人如政治家、科学家、诗人以及工匠们,试图证明神谕出了问题,结果很失望,这些自以为是的家伙其实极其愚蠢无知,却毫无自知之明。最后,苏格拉底恍然大悟:只有神才是最智慧的。神谕意在说明人的智慧微不足道,并且借自己的名字告诫世人:一个人要是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是微不足道的,他就最智慧了!苏格拉底这样说,有很深刻的含义,就是要借否定那些自以为是的所谓知识、智慧,来担当起追求真正知识和智慧的使命。他把德尔斐神庙的神谕“认识你自己”作为基本的哲学主张,并穷其一生探索知识和智慧的本质,就证明了这一点。“认识你自己”的本意是认识自己的无知,只有这样,才能追求真正的知识获真理。那时,喜欢戏剧的雅典人完全不懂还有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和智慧,完全不理解苏格拉底的这种奇谈怪论,大加挞伐。喜剧诗人阿里斯多芬在戏剧《云》里把苏格拉底描绘成一个蜷缩在空中篮子里的肮脏坏蛋,主持着一家“思想铺子”(thinkery),和一帮面色苍白、营养不良的学生,一群“望天者”(sky-gazer)在一起探讨一些异想天开的无聊问题。苏格拉底向他们传授诡辩术,使他们不务正业、道德败坏云云。苏格拉底的所谓“诡辩术”恰恰是一种极有价值的通达真理的教学方法,一种精神的助产术。苏格拉底母亲本是一位助产婆,苏格拉底则发誓要做一个“精神上的助产士”。精神助产术常常通过对话、辩论和反诘,使学生陷于自相矛盾中,承认自己想法的荒谬性,这样一步一步地问下去,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可见,所谓知识的“产婆术”原来是这样一种启发引导的策略:一步一步“否定”、“舍弃”偏见和谬见,最后抵达真理。
求知首先不是要“获取”“得到”什么,而是要“否定”“舍弃”什么!这听上去无异于奇谈怪!其实,这恰恰是我们忽视了的求知本性。我国古代道家老子也和苏格拉底一样对求知的这一本性发表过精辟的见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第三十三章)什么是“自知者明”?就是把自己的那些自以为是的所谓“知识”而实际上不过是些片面的“意见”、“经验”、“臆测”等等舍弃了,明白自己其实很无知,这时,心境就像南溪书院的半亩方塘那样,空灵,虚静,澄澈如镜,就能够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就把握它们了,天光云影,尽收其中,知识对万千世界的把握与了解,就这样产生了!真所谓:“空故纳万境,静故了群动。”(苏东坡)所以,求知首先要建立一种虚怀若谷、心平如镜的虚静、谦卑态度或立场,进行一番自我稽查、自我否定的准备工作。古代的老庄、禅宗哲学十分注重这种学习方法,近现代现象学更是对这种方法推崇备至。黑格尔曾在《精神现象学》中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们在整个考察研究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概念和对象,为他的存在和自在的存在,这两个环节都在我们所研究的这个知识本身之内,因而我们不需要携带我们的尺牍来,也不需要在考察对象的时候应用我们的观念和思想;由于我们丢开这些东西,我们就能够按照事物自在的和自为的样子来考察它。”这段看上去十分拗口晦涩的话语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要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进行考察,掌握事物,为此,我们必须“丢开”一些东西,比如偏见、杂念等等。现代现象学对传统的那种用经验科学的对象性思维方式来解决知识的主客体关系感到十分不满。在他们看来,主体与客体本来就是统一的,如果在思维中把二者分离、对立起来,结果反而使真理晦暗不明。为了使真理得以显现、敞亮或澄明,就必须革除这种思维态度和方法。为此,胡塞尔提出了“悬置”法,也即要把各种各样的自然的观点用“加括号”的方式“括起来”(悬置起来),存而不论。海德格尔提出通过“揭蔽”(或“去蔽”)来使事物的真相清晰明亮起来,进入“无遮蔽”的状态,最终得到“自我显现”。总之,通过这样一些方法,将原有的各种纷繁的观念“悬置”起来,用真实而纯净的眼睛来“看”世界,你会发现并走进一个曾被遮蔽的充满生命意义的世界,一个“澄明之境”。
第二,知识是来自感性还是来自理性?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有老师喜欢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倡导并流行了数百年的“直观教学”,因为他相信,知识来源于感性的直观,是对感性经验的一种提升。但有老师则格外喜欢和重视指导理性的思辨、推衍,认为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谁正确?唯唯,否否。这其实是个知识论的难题,哲学史上的“休谟问题”就与此有关。休谟是十八世纪英国杰出的哲学家,他对于科学的知识究竟是源于先验的理性推演,还是源于感性的归纳,颇感困惑与怀疑,于是在《人性论》第一卷和《人类理智研究》中提出了所谓的“休谟问题”。通俗一点儿说,你如果坚持认为科学知识是来自理性的推演,我就可以质问:“如果没有感性材料的积累和归纳,你这个理性会从哪里来呢?”而如果你坚持只有从感性的归纳中才能获得科学的知识,那么,我又可以质问:“如果没有一种固有的理性能力的作用,你的那些感性材料又怎么可能组织成为可靠的知识呢?”这好象有点儿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确实是很难回答的。对此,黑格尔说道:“休谟认为必然是一种对于人类认识状况的诧异,一种普遍的不信任,一种存疑的不作决定。这当然不算过分。休谟对于他诧异的人类认识状况作了进一步的规定,认为其中包含着一种理性与本能的冲突。这本能……以种种方式欺骗我们,理性则揭示这一点。但是另一方面,理性是空虚的,并没有内容和自己的原则。……因此,理性本性并没有一个标准来解决个别欲望之间的冲突,解决它自己与各种欲望之间的冲突。所以一切都以非理性的、毫无思想的存在的形式出现;自在的真理和正义并不是在思想中,而是采取着一种欲望、一种倾向的形式。”
其实,知识论的“休谟问题”由来已久。苏格拉底和泰阿泰德关于知识的讨论就已经涉及到这个棘手的问题。古希腊的哲学家,有的十分知识的理性来源,如巴门尼德第一个明确提出“意见”与“真理”的区别,“意见”总是与那“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那条舌头”,总之是与感性的经验相关联的,而“真理”则需要理性的判断。亚里士多德也十分强调知识的理性推衍,他不仅研究了许多科学,而且研究了科学必不可少的工具,也即以演绎法为核心的形式逻辑。《工具论》就是他研究演绎逻辑、揭示知识本性的一本重要著作。而感觉派的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则认为感性经验对于知识十分重要,他说:“无论哪种感觉都是一条认识的途径,只要你思考每种事物时照它们显现的方式来进行。”据说他是最早把认识视为“镜子”式反映的人。普罗泰戈拉也认为感性重要,他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并不是突出人的主体地位,而是突出个人的主观感觉乃是知识的真正“尺度”。
到了近代,知识的感性来源还是理性来源更成为知识论创立以来的一大公案。唯理论和经验论对此开展了激烈的辩论。唯理论的代表笛卡尔把“我思故我在”作为其哲学的“第一原理”,使感性经验受到空前的质疑和挑战,他的唯理论宣称:只有理性的思维是不可怀疑的,理性是人类的天赋,是先于经验的,也即“先验”的,由先验的理性推演出来的知识才是可靠的。而近代经验论的重要人物培根则推崇感性归纳的对于知识的极端重要性。他写了一本《新工具》,矛头直指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这本书提出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归纳法,它与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正好是不同的两个方向,也与唯理论宣扬的先验理性的知识观格格不入。培根说:“从感觉和特殊事物把公理引申出来,然后不断上升,最后达到最普遍的公理。这是真正的道路——因此,我们唯一的希望就在于一种真正的归纳。”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马克思要这样称赞培根了:“唯物主义在他的第一个创始人培根那里,……物质带着诗意的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顺便提及一下,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法”正是直接受到培根的知识论影响而提出的,不错,直观教学是把物质的“诗意的光辉”带进了课堂,“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只是一个唯理论者面对课堂出现这样的华丽场面,可能没有什么兴趣,说必定还会摇头叹息,大呼“不可,不可”呢!
我们当然可以“狡黠”地说,知识既来自感性,也来自理性。但问题是,知识就是二者的辩证统一吗?从某种意义上这样说并不错。认识论有这样一句名言:“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它表试图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关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而理性认识又可以在上升到更高级更深刻的感性认识,这是一种“本质直观”或“理性直觉”,也就是马克思说的“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教学沿着这样的线索或轨迹设计应该无大碍,甚至很精彩。不过,深究下来,这里面也不是没有问题:我们在感觉外部世界“之前”或“过程中”,到底有没有一个“先于经验”(也即先验)的理性在对我们的求知活动发生影响?如果有,它是如何发生影响的?最终又是用怎样的方式和“感性”“统一”在我们的知识结构中的?如此等等。如果这些不解决,我们的教学有可能还是一笔糊涂账。对此,康德的解释可以供我们参考。休谟问题曾深深地影响过康德。在康德看来,知识所运用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和对峙为前提的。建构知识的理性形式和感性材料有着不同的来源,前者是主观的、先验的,后者则是客观的、经验的。二者虽然可以在知识中“结合”在一起,但却不可能“统一”在一起。也就是说,它们具有相容性,但却没有相通性。这种“结合”表现在:在知识中,来自客观的感觉材料必须经过理性形式的组织,而来自主观的理性形式则必须经过感觉材料的充实。二者只有“结合”在一起,才有知识的产生。但也正因为只是两种分离对立的东西“结合”,所以,知识永远不可能实现二者的“统一”。正因为如此,并不存在所谓的“绝对知识”,任何知识只有相对性。试图用二元分离和对立的思维方法去实现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创造所谓“绝对知识”,不过是一种“僭妄”或“僭越”。所谓“僭妄”或“僭越”,简单地说,就是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比如说,你用获取“知识”的方法去证明“上帝”的存在,去证明“永恒”、“不朽”、“神圣”、“美”等等东西的存在,就是一种僭妄。因为这些东西根本不是用获取“知识”的直观或理性思维方式能证明的,它们是“不可知”的。你一定要这样做,就是勉为其难,做自己不能做的事。康德正是通过这样的分析,就将一切形而上学的独断、一切有关上帝、不朽之类的所谓“本体论”证明从知识的领地清除出局,从而捍卫了知识的纯洁性。与此同时,他也告诉人们:知识又是有限的,它并不能解决人类遭遇的一切问题。人类除了要关注知识以外,还应该关注更深层次的东西,关注本体、道德、审美、人性的神圣与不朽、人的终极目的等等“不可知”的问题,只是不要用知识性的思维方法去解释和把握。这样,康德将形而上学驱逐出知识论,却又意味深长地为形而上学安置了一个知识论以外的栖身之地;他埋葬的神学的道德,却又在缔造了道德的“神学”;他捍卫了知识了尊严,却又指出了它的有限性,进而提出了人的德性、情感(审美)乃至于人性的重要性。康德在写作《纯粹理性批判》(主要是知识论或认识论)的同时又推出《实践理性批判》(主要是德性论)和《判断力批判》(主要是美学和目的论),并提出一个骇世惊俗的“自然向人生成”或“人是目的”的主张,道理正在这里。“人是目的”意味着人不是工具,相反,一切都是“为了”人这个终极的目的,“为了”人的完整而和谐的发展而存在的。如果人成了知识、技术、生产、社会等等的“工具”或“手段”,那意味着人有了麻烦和问题了。所以康德在知识论之外提出这个“人是目的”的“目的论”,无疑是极有价值的。它对过分重视知识创造与传授的西方文化敲响了警钟。这就是康德试图解答休谟问题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知识永远只是感性与理性的暂时的“结合”而非统一,所以知识总是有缺陷的,必须不断“证伪”、“纠错”和向前发展的,知识在这个意义上只是一个解决问题的绵延不绝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性与理性交替发挥不同的作用,循环往复,以致无穷。同时,也正因为知识在本质上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还得关注知识以外的诸多“不可知”的领域,如道德、审美、信仰等,且不可用求知的简单方式解释这些。
第三,非理性在知识生产(包括学习)中扮演什么角色?
提起“非理性”,以往我们报以不屑的态度。似乎只有来自理性的知识才可靠。其实,这是对非理性的巨大误会!
“理论”(theory)一词一定为崇尚理性的人津津乐道,但它是古希腊极端崇拜非理性的奥尔弗斯教所创,原意为“热情而动人的冥想”。据说毕达哥拉斯可心仪这样的“理论”呢!我们知道,毕达哥拉斯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在数学、天文学等方面有不少惊人的发现,但他却更是一个神秘主义者。毕达哥拉斯式赋予了知识一种狂醉式的启示或非理性直觉的性质。罗素曾在他的《西方哲学史》里这样评价毕达哥拉斯:“数学与神学的结合开始于毕达哥拉斯,它代表了希腊的、中世纪的以及直至康德为止的近代的宗教哲学的特征。……在柏拉图、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笛卡儿、斯宾诺沙和康德的身上都有着一种宗教与推理的密切交织,一种道德的追求与对于不具时间性的事物之逻辑的崇拜……全部的这一观念都是从毕达哥拉斯那里得来的。”神秘主义在中世纪成为主流意识。理性在古希腊取得辉煌胜利的同时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胡闹,一种诡辩,甚至是一把屠刀(苏格拉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被堕落了的以民主为旗号的理性之剑刺死),非理性的信仰此时就成为理性的一种拯救力量,正如文德尔班所说:“如果在旧世界崩溃的过程中,没有一种新的精神力量成长起来,……希腊精神的辉煌成就就会付之东流,无法挽救。这种力量就是基督教会。国家政权做不到的,艺术和科学办不到的,宗教做到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谓“信仰时代”来临了。早期的宗教哲学知识观(或真理观)带有极端非理性主义的特征,它对“理性”采取了极端排斥的立场。教父哲学就大抵如此。其重要人物德尔图良说过:“信仰先于理性,也高于理性。信仰是一切研究和发明的先决条件。宗教的真理是人类理性不能认识的。理性常把由于自身的局限而不能理解的事物视为不可能而予以否定,而这些,宗教的真理却是完全可以相信和肯定的。”他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这句话让后人颇费思量。但实际上,它是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告诫我们,有的东西,特别是那些终极的东西、神圣的东西、永恒的东西、不朽的东西等等,理性是无能为力的。在这种情况下,信仰、启示等等非理性的方式能够发挥作用。但理性却看不到自己的无能,认为它是“荒谬”的。但是,正是你理性认为“荒谬”的东西,在信仰看来却是值得“相信”的。这仿佛是在说,“相信”(信仰)是不需要“理由”的,信仰的真理是不可以问“为什么”的,人类并不因为理性的发达,就轻易地放弃对信仰的追求和寄托。这的确值得我们认真地反思。
由近代到现代,当然是理性的天下。由理性打造的科学技术的世界更是凯歌频传。但是,由此引发的人性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也愈加凸显。于是,人们也开始质疑理性的合法性,对非理性给予高度关注。例如17-18世纪兴起的浪漫主义哲学就对启蒙主义的“刻板理性”进行了反诘,它对一般公认的理性化标准都持反抗态度。诺瓦利斯说:“我的哲学的核心就是相信富有诗意的是绝对真实的,任何东西愈富有诗意,就愈是真实。”他把哲学看作是对精神家园的找寻,实质上就是要建造一个“绝对真实”的“诗意”的世界。科学思维当然是无法把握这个真实的,所以要借助神秘的“内省”方法、美学方法。席勒受康德的美学哲学的影响,写下了著名的《审美教育书简》(一译《美育书简》),他把美的王国看作是一个自由的王国,认为美育可能找到一个新的视点,提升人的境界。十九世纪以来,人本主义哲学则抛弃关于现实是合乎理性的观念,认为应当揭示现实中的不合理的因素,关注人的内在生命,关注人的非理性世界。例如,克尔凯郭尔就认为,真理根本不是靠理性编织的概念和逻辑所能获得的,“真理就是主观性”,它只存在于个人对生活的探求中。没有波澜壮阔的生活,没有对于生活艰难、痛苦和折磨的体验、洞察,就不能理解和沉思生活,也就无法获得真理。尼采则选择了一种摆脱痛苦和忧郁的方式——不断地超越自我。他宣告“上帝已死”,呼唤“超人”崛起。而要抵达超人的境界,靠理性是无济于事的。因为理性、真理不过是一些无用的虚构,它使人虚弱、走向错误和崩溃。只有生命的原始创造力才使人强大。他谴责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认为他们铸造的理性体系实际上是扼杀人的创造力的东西,所以他宣布“上帝死了”,实际上为理性敲响丧钟,把理性从欧洲人的心灵中彻底清除。这种积极向上、促进生命力升腾的非理性主义对于揭露被理性繁荣遮盖了的人性、感情、原创力的危机和凋敝无疑是有深远的意义的。狄尔泰也是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他激烈批评了传统哲学以及实证主义哲学混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界限的做法,认为无论是理性还是经验都无法把握人的世界、人的精神。人的精神世界不能用逻辑的理性的方法把握,而只能用体验、理解的方法把握。他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自然需要解释,而人只能理解”。就是说,自然的物质世界主要遵循的是机械的因果律,因而可以进行外在的分析、解释,因此,实证的经验方法是适用的。而在人类精神活动的人文领域,生命的创造活动展开为活生生的“历史”和“文化”,人类对于自我生命创造的认识就蕴涵在它所物化的文学、艺术、宗教……诸种文化形态中,它们都是人类心灵活动的真实记录,所以,对于这些心灵记录的“文本”,只有通过一个心灵和另一个心灵之间的体验、沟通和对话,才能从中寻找意义的启示和理解。狄尔泰的这个“体验—理解”论对于现当代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应当说是非常大的。毫无疑问,它对我们的教学生活与教学理论的建设也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启迪!
人类的求知活动,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理性活动过程,非理性也许更为重要。以看上去最为理性的科学活动为例。一旦失去信念、情感等等的支撑,科学的活动将陷入迷失的丛林。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爱因斯坦要把寻求精神上的安顿、把“宇宙宗教情感”以及对美的追求看作是科学研究的真正动力。在《论科学》中,爱因斯坦说:“至于艺术上和科学上的创造,那末,在这里我完全同意叔本华的意见,认为摆脱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和在这个充满由我们创造的形象的世界中寻找避难所的愿望,才是它们的最强有力的动机。……我们试图创造合理的世界图象,使我们在那里面就象感到在家中一样,并且可以获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达到的安定。”他还把“宇宙宗教情感”视为“科学研究的最强有力的、最高尚的动机。”当然,这种宗教与恐惧宗教、道德宗教不同,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和谐所感到的狂喜的惊奇。因为这种和谐显示出这样高超的理性,同它相比,人类一切有系统的思想和行动都只是它的一种微不足道的反映。”他甚至认为审美是科学研究的动机,说:“我同意昂利·彭加勒,相信科学是值得追求的,因为它揭示了自然界的美。……我以为科学家是满足于以数学形式构成一幅完全和谐的图像的,通过数学公式把图像的各部分联系起来,他就十分满意了。”可是,一旦这些精神上的支撑跨塌了,即使是科学家,也会面临巨大的痛苦。爱因斯坦就常常说他是一个“孤独的旅客”。实际上是对自己亲手摧毁一直支撑他的传统力学信念造成的精神真空的反映。荷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家洛伦兹也说:“在今天,许多人提出同昨天他说过的话完全相反的主张。在这样的时期,真理已经没有标准了,也不知道科学是什么了。我很悔恨我没有在这些矛盾出现的前五年‘死去’。”原因就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典物理学已呈现出土崩瓦解之势,科学界出现了严重的科学信仰危机。用自己的双手摧毁自己昔日维系精神生命的“太平盛世”,建立一个陌生的新世界,该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和悲伤啊!由此可见,即使是冷峻的科学背后,也蕴涵着寻求精神家园的寄托。这难道不值得每个教学工作者深思吗?
第四,知识源于认识,还是行动或实践?
这个问题属于“老生常谈”,但至今也没有完全说清楚。在中国古代,孔子在十分重视知与行的协调,强调学以致用,知行相谐,一方面主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子张》)、“君子博学于文”(《论语·雍也》),另一方面,又讲“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这里的“习”就是练习和实践的意思。宋明理学把书本知识推到了极端,但也不绝对排斥行动实践。所谓“人既能知见,岂有不能行”(程颐:《宋元学案》卷十五)、“知行常相须”(朱熹:《朱子语类》卷九)“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传习录》上)如此等等,显得相当辩证公允。当然,也有特别看重实践的。例如荀子就说过:“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政》)稍极端一点的颜元也说:只有“亲下手一番,方知”(《四书正误》卷一)。“读书无他道,只须在行字著力,如读、学而时习,便要勉力时习。”(《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他甚至鄙夷书本学习,认为“书本上所穷之理,十之七分殊谬不实”(《习斋记宗》卷六)、“读书人愚,多读更愚。”(《四书正误》卷二)当然,颜元老先生读书还是不少的,说的大多是些气话。只有十年“文革”期间的“教学革命”,才发展到排斥书本知识学习,宣扬“读书无用”、“读书越多越反动”的极端境地。
在国外,传统教学如赫尔巴特学派更倚重教学中的认识活动,风靡全球历久不衰的“四步教学法”经由“明了”、“联想”到“系统”、“方法”,主要是高度适应学习者的认识行程的。而现代教育中的杜威学派则认为真正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因而极其强调儿童的活动、经验在求知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所以,杜威提出了“做中学”的教学原理,教学要建立在儿童个人活动的基础上,要提供给儿童主动地表现自己的生命力。
我当然比较认同求知的“实践本性”。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讲,没有离开实践的认识,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根本来源和绝对基础,认识不过是一种浓缩了的实践,儿童的课堂认识更是一种“特殊的实践”,也即儿童自身的生命活动,这种活动除了部分来自直接的社会实践外,主要是以缩影的形式复演、再现(再生产)了人类在实践中创造这些经验的漫长历程。因此,儿童的活动固然不能等同于人类社会实践,它具有高度的简约性、高效性,但二者却又存在着一种全息式对应与统一关系。黑格尔在谈到所谓“绝对知识”的精神运动时说过:“人有一种冲动,可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儿童的最早的冲动就有要以这种实践活动去改变外在事物的意味。例如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泛起的涟漪,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这里的“小孩子”是“精神自我”的一个隐喻,黑格尔的意思是,当小孩子拿起一块小瓦片投向一条小河,用惊奇的神色看着河面上泛起的阵阵涟漪,他已把它看作为自己的“作品”,此时,小孩改变了自己的抽象的主观性(表现为仅仅是一种改变外在世界的冲动、欲望,而没有具体现实的行动),小河也改变了它的纯粹外在性(在小孩用瓦片投入之前,它对于小孩没有任何意义),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实现了统一,小孩从小河中“直观”到了自身。在这里,黑格尔赋予了精神现象运动深刻的实践内涵,知识(在黑格尔那里是所谓绝对知识)的秘密既不是单纯的主体或思维(知识),也不是单纯的客体或存在,而是“小孩”的作用于“小河”的“活动”、“劳动”或“实践”。马克思一眼就洞悉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这一奥秘:“黑格尔《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创造看作一个过程,……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马克思的实践学说也就是在批判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研究儿童认识发生原理的皮亚杰也基本持这一观念,他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是奠基于活动之上的。活动是一种建构,其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作用和同化。活动建构涉及四个重要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在活动的同化——平衡——顺应——再同化——再平衡的循环往复中得以建构、发展和完善的。基于此,皮亚杰提出了活动教学法,认为只有这样活动才能导致智力上的自主,由教师的引导并不断激发,而学生则在试验、探索以及出错的过程中保持自由。”皮亚杰还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活动建构,他认为,儿童的知识建构和智力发展可以分为“感知运动”(动作思维)、“前运算”(直觉思维)、“具体运算”(表象思维)和“形式运算”(符号思维)几个阶段,后来布鲁纳提出的知识与智慧成长的“动作性表征”(或“表演式再现表象”)、“映像式表征”(或“肖像式再现表象”)和“符号性表征”(或“象征式再现表象”)就是受皮亚杰的活动建构理论的影响。我国情境教学倡导者李吉林也提出类似的活动类型,即“实体性现场操作”活动、“模拟性相似操作”活动和“符号性趣味操作”活动。这些大同小异的说法都显示了不同活动建构之间存在着一种由外而内、由显而隐的递进关系。通过这些充满生命活力的活动建构,活动建构,儿童的知识、智力或智慧乃至人格心理结构才可能真正地发展起来。
经过一番稍显玄虚的对知识的“泰阿泰德问题”的解说,再来审视课堂或者教学的本质,思考怎样的课堂或教学才能焕发出畅旺的生机,澎湃的活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潜能,建构知识,发展智慧,也许并不困难了。综上所述,虚静的胸怀、诗意的直观、积极的理性、激荡的情感、神秘的启示(暗示)、丰富的活动等,都不是创造理想的课堂生活或教学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李吉林要提出“以情感为纽带”、“以智慧(特别是创造智慧)为核心”、“以艺术为手段”、“以活动为根基”、“以生活为源泉”的情境教学原则;为什么朱永新教授要用“参与度”(主动参与)、“亲合度”(情感沟通)、“自由度”(宽松和谐)、“整合度”(知识方法)、“练习度”(实践体验)和“延展度”(关注生活)作为理想课堂的参照尺度,并在不断超越中抵达课堂的胜境:“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实现“知识的复现”和“人的复活——师生生命的复活”;为什么叶澜教授当年要“突破”教学是“特殊的认识活动”这一陈说,主张从人的完整“生命的高度”而不单纯是“认识”的层次重新认识教学,期待“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这些观念或主张之所以在教学实践领域取得巨大的效应,并深受师生亲睐,原因就在于它们以各自独特的话语程度不同地把握住人类求知的深刻秘密,破解了千百年来悬而未决的知识的“泰阿泰德问题”!
莎士比亚曾借汉姆雷特之口提出充满哲学意蕴的疑问:“活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这个问题对课堂也是适用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似乎就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应:除非我们借助一些力量,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才能真正拯救和解放儿童,避免人性意义上的“儿童之死”。课堂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是学校机体的中枢神经,是学生发展的最高殿堂。对于儿童生命成长进而对于民族文化演进来说,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地带。为课堂注入勃勃生机,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儿童自我需求的活动,使儿童人格得到卓有成效的培育,这是一种使命的召唤与担当。也许,这就是理想课堂或教学的奥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柏拉图全集·泰阿泰德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3]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6]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7]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
[8]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9]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