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 孩子与父母的教育期待差异在哪里?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日前发布并出版。报告源于该中心“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所得的数据。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旨在通过跟踪收集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次的数据,反映中国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的变迁,为学术研究和公众政策分析提供数据基础。该调查样本覆盖全国25个省市区,家庭总样本16000户。2011年对上述家户和青少年、儿童样本进行了跟踪调查。以下内容来自该报告第四部分内容《青少年教育》。 家庭对女孩的教育投入要大于对男孩的教育投入(广东除外),课外辅导和家教成家庭教育支出最大部分 据统计,家庭对女孩的教育投入要大于对男孩的教育投入,除广东外,其他省份的女孩教育支出均要高于男孩。这可能与当代家庭抚养的文化心理(如“女孩要富养”)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是独生子女政策的一个可预见的后效,即女性在资源竞争中的劣势由于该政策而得到逆转,尤其是在城市中产阶级家庭中。 ![]() ![]() 统计显示,全国有89.5%的孩子参加辅导班(包括家教),平均每周用时为9.8小时。西部地区样本少儿参加辅导班的比例最高,达95.2%,但周平均用时却是最少的,仅为每周8.0小时。中部地区样本少儿参加辅导班的比例最低,为86.3%,但周平均用时却是最多的,为每周10.6小时。女性样本少儿相比男性样本少儿更多地参加辅导班(差距为2.5个百分点),但男性样本少儿的周平均用时(10.4小时)多于女性样本少儿(9.8小时)。 ![]() 对孩子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父母和孩子有着不同的期待。调查显示,父母更期望孩子从事有固定收入的平凡职业和受人尊敬的职业,最不希望孩子选择得到人们高度评价的职业和自谋职业。而儿童则期待是为社会服务的职业、受人尊敬的职业。 ![]() ![]()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