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中学教师:杂家和专家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21 01:20
标题:
中学教师:杂家和专家
中学教师:杂家和专家
——赵钦宣《在学与政的边缘》序
钱理群
我与本书的作者广东汕头潮阳一中的赵钦宣老师仅见过一面。那是在我到汕头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在短短的谈话中,他的一个观点引起了我的共鸣。在本书的《后记》里,他也谈了同样的意思:希望中学老师也能够做一些学术研究,“经常可以与大学老师互相交流讲课”,他还举例说,大哲学家黑格尔当初就是一个中学教师。我则补充说,这本来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个传统。朱自清、叶圣陶、夏丐尊这些著名的学者、作家都是中学教师出身,这是人们所熟知的。我的母校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当年就经常延聘著名的大学教授如柳诒徵、杨诠等来校兼课;同时鼓励中学老师著书立说,自成一家,像常任侠、唐圭璋、沙孟海-----都是从附中起步,走向大学讲台和艺术、学术殿堂的。我因此而提出“大学教授到中学,中学老师到大学上课”的理想,在我看来,“这样打通中学与大学,教育与学术,就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境界,以至整个学校的境界。这就为人才(不仅是学生,更包括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这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中学应承担‘精神家园’的教育功能》)。但坦白地说,我这一呼吁提出以后,“如一箭之入大海”(鲁迅语),竟是毫无响应,我感到了深深的寂寞。如果说“大学教授到中学教书”,还可以自己身体力行;“中学老师到大学上课”,我就真正无能为力了。而且我深知这其间的艰难:且不说体制上的障碍,眼下的应试教育早已把中学老师们死死地绑在高考的战车上,榨尽了他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再要进行课余的研究,谈何容易!因此,当听到赵老师说他还有这样的“到大学上课”的志向,还在坚持学术研究,我的感动与欣慰,是不难想象的。赵老师提出希望我为他写的书写几句话,我自是欣然同意:在我看来,这是相互支持,用我喜欢引用的庄子的话来说,就是“相濡以沫”。
赵老师不久就寄来了他的文稿。在拜读了书里的文章以后,首先注目于赵老师兴趣的广泛与视野的开阔:政治、经济、法律、科学、文化、哲学、宗教、伦理、教育、医学、音乐等诸个方面,无不在他的关注之内。这又使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个理念:中学教师,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杂家”。这不仅是因为中学语文教材本身就包含有十分广泛的内容,而且也是中学教育的对象特点所决定:孩子们正处在“睁大眼睛看世界”的精神发育阶段,他们本能地对世界以至宇宙的一切充满好奇心,他们本能地喜欢思考大问题,对各个领域的事情都有浓厚的兴趣。这就决定了中学教育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学生的精神渴求,尽可能地扩大他们的精神空间,以为他们一生的自由发展提供最大最多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教育者自身知识面的广博与精神世界的阔大。但无可回避的现实却是今日中国的中学生精神视野的狭窄,好奇心与探索求知热情的丧失,这自然首先是教育体制所造成,但教师自身的知识狭窄化与精神冷漠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我看来,这或许是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像赵钦宣这样的老师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自觉地以“杂家”作为自己的追求,就是十分可贵:这不仅是一个知识结构问题,更显示了一种精神状态。
我对书中《物理学与人事》、《放眼世界看中医》诸文尤其感到兴趣:一位语文教师对自然科学竟有如此的了解,观照与思考,这更是难得。记得鲁迅当年曾批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1936年4 月15日致颜黎明》)每次读到这里,都感到惭愧不安:因为我就是研究文学而不懂得科学,“连常识也没有”。也正是看到自己这一辈人知识与精神的弱点,我在《新语文读本》编写工作中,提出了“文理交融”的教育理想。我引入有关论述,指出:“审美和求知是人类自在的天性,与生俱来”,只是后来的分工“使科学与艺术异径而走,分工也分化了人们的心智”,并强调:“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融合,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也将从根本上促进真、善、美的接近”。但当时又说了这么一句:“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对文理交融的提倡,尽管在今天的中国看来是如此地脱离现实,甚至不合时宜,我们也要试一试”(《〈新语文读本〉编写手记》)。时隔多年,现在在赵钦宣这一代年轻语文老师这里,看到他们对“物理学和人事”即“自然科学与人文问题”关系的全新思考,这确实可以看作是实现“文理交融”教育理想的第一步:教师知识结构与思维的背后是什么诉求”,痛说“大学教育使人民贫困”,呼吁“警惕代际贫困”,就不难感觉到,其所显示的社会责任,人文关怀,底层情结,批判意识,独立的理性思考,其实都是教师应有的品格与素质。
我在前文较多地谈到中学教师应该是一个“杂家”,其实还有另一面:同时还应该是“专家”。这里也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中学教育,中学语文教育,都是一门学科,因此有一个专业化的问题,教师理应是中学教育的专家,语文教师理应是语文教育的专家。但对语文教师而言,除了“中学语文教育学”之外,还有具体的“语文”业务,按我的理想,各个老师还应该在其中的某一领域有自己的专长,以至专门的研究。记得五十年代我在南师附中读书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就是各钻一门,各有所长的:有位老师精通语法,另一位熟谙古典诗词,自己也写得一手好诗词,还有一位对新文学有很高的造诣。这样,他们在教学中也是各显神通,对学生有不同影响:我对鲁迅的爱好,就可以说是那位同时为新文学研究者的老师着意培养的结果。这样,中学老师在自己喜好、专长的基础上,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做出成绩来,得到社会的承认,成为专家,进入大学任教,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我的那位研究新文学的老师在我毕业以后,先作为专家派往国外,后来就成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另一些老师虽没有转入大学,但他们的课余的学术研究,也同样给教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而成为一代名师。从这一角度看,坦率地说,赵钦宣老师要实现自己“到大学交流”的理想,还有一段路要走。他收在本书的文章,面广而不够深,这或许是受到随笔这种文体的影响,但功力不足也是明显的原因。因此,我想建议赵老师,在坚持自己兴趣广泛、视野开阔的特点与优势的同时,应选择某一学科,在某一领域,做一些具体的深入的研究,形成自己的专长,积以时日,定会有更大的成就。——这都是朋友的意见与期待,仅供参考吧。
(作者系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