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一本词典化解两岸语文墙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9-21 22:20
标题:
一本词典化解两岸语文墙
一本词典化解两岸语文墙
作者:张云龙
对于大陆的流行词“雷人”“给力”等,马英九起初并不懂是什么意思。开始时,他以为“雷人”是“云层放电打到人”,后来才知道是“令人震惊”的意思。
“听到顾(秉林)校长刚刚的一番赞美之词,套一句北京人所说的话:听到以后,忒窝心。”
多年以前,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北京清华大学演讲时的这段开场白,让很多人纳闷:他明明是很开心的样子,为何说“窝心”呢?
在大陆,“窝心”用来形容“受了委屈或遇上不如意的事,却无法发泄或表白,心里烦闷”。因此,当时很多人认为宋楚瑜一时激动说错了话。其实,这真是错怪了他,因为在台湾的词汇中,“窝心”指的是“内心感觉温暖、欣慰、舒畅”。
海峡两岸本是同宗同源,可过去有40多年的隔绝,使得两地的汉语言文字因各自流变演化而出现了些许差异。
如今,借由一本两岸合编的小型词典,类似“窝心”的尴尬可以化解了。
8月13日,由中国辞书学会与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共同组织编写的《两岸常用词典》之台湾纸质版在台北正式发布。
发布会上,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与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共同翻开了一本与人同高的词典模板,书页上呈现出十数个大字:记录时代语言,开启沟通新页。
不一样的两岸用词
提及两岸用词的差异,马英九举了一些例子。比如,他提到,大陆作家韩寒今年5月观光台湾之后写了一篇博客文章《太平洋的风》,其中有“石化”“猫腻”等词,台湾人平常是不用的。而大陆的流行词“雷人”“给力”等,他起初也并不懂是什么意思。开始时,他以为“雷人”是“云层放电打到人”,后来才知道是“令人震惊”的意思。
这本由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出版的台湾版《两岸常用词典》收录了两岸常用字5700个,词条2.7万个,以简繁并举的方式呈现了两岸常用字词的异同。
两岸有一些词语是“同实异名”。譬如,大陆说的“方便面”,在台湾叫作“快餐面”;大陆说的“皮包公司”,台湾对应的是“空头公司”;大陆说的“软件”“信息”“数码”和“激光”,在台湾则分别为“软体”“资讯”“数位”和“镭射”。
当然,两岸“同名异实”的字词也有不少。大陆很少使用的“夯”字,在台湾常被用来形容“很流行,很热门”;“机车”在大陆一般指“用来牵引列车车厢的动力车,即火车头”,在台湾则指摩托车,或者用做形容词,指“做事啰唆、挑剔、存心刁难别人,使人讨厌”;“土豆”一词在大陆指“马铃薯”,而在台湾则指“花生”;“号子”在大陆指“拘留所、监狱”,在台湾则指“证券营业场所”;“脱产”在大陆的意思是“暂时离职”,在台湾却是“脱离手中财产”;“铁齿”在大陆指能言善道,在台湾是指嘴硬顽固。
两岸也都有一些特有的词。如,大陆常用“彩信”“待岗”“绿色食品”“个体户”等词,在台湾是不用的。而台湾的“博爱座”(设在公共汽车、地铁里的近门处,供老弱妇孺及残障者优先乘坐的座位)、“安公子”(毒品安非他命的俗称,也指吸食安非他命的人)、“拜票”(候选人在选举前到处拜访,争取选票)等词,在大陆是极少听到的。
“同食、同宿、同编纂”
自1949年隔绝的几十年里,海峡两岸在语言和文字方面都产生了变化,虽近年来交流日渐频繁,但却没有较精确完整的通用词典。
《两岸常用词典》台湾方面总编辑张文彬向《环球》杂志记者介绍说,2009年7月,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举行,“鼓励两岸民间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成为一项重要共识。2010年,两岸启动了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的工作。
根据两岸编纂机构2010年3月第一次会谈达成的共识,双方计划在第一阶段先以一至两年为期,合编一部小型的两岸常用词典,也就是刚刚出版的《两岸常用词典》;以三至五年为期,合编一部中型语文工具书《中华语文大词典》。
张文彬告诉记者,《两岸常用词典》具有三大特点:两岸通用、生活常用、两岸合编。
“编纂词典难,编纂两岸词典更难。”张文彬说,这本词典由两岸团队各自撰拟,经学者专家审查后,两岸交互检视,然后两岸总编辑一起合稿。
为了力求精准,词条要层层审改,平均每个词条要往返五六次。“有时一个词条来来去去,要花费好几个月。”
即便如此,这部词典也仅用了短短16个月就正式定稿。
“(这样的速度)可谓破天荒。”张文彬告诉记者,这绝非意味着工作容易,“我经常半夜两点惊醒起来工作,以前写博士论文也不曾这样。其中的辛苦只有编辑们自己知道。”
此次词典编审,两岸共有一百多人参与。其间,大陆编纂团队为提升效率,更以“同食、同宿、同编纂”的方式工作,令台湾同仁颇为佩服。
后续的大任务
2012年2月8日,面向全球网民的“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在北京和台北同时启动。网站的三大内容之一,就是这部《两岸常用词典》,网民可以查看词典的台湾版和大陆版。
据悉,《两岸常用词典》是历年来两岸合编词典中合作层次最高,也是唯一运用线上编审系统实现两岸共同编写、相互检视的词典,可谓创举。
《两岸常用词典》网络版上线数月后,纸质版现已面世。为便于两岸民众学习研究,它同时标注了台湾注音和汉语拼音。在编排方面,台湾版直排,以部首为序,大陆版则横排,以拼音为序。
台湾《新活水》杂志评论说,“《两岸常用词典》化解了两岸的语文墙。”但张文彬坦陈,这部词典在收词方面仍有局限。台湾国语(类似大陆普通话)与乡土语言杂陈,凡是乡土语言已进入国语的词汇才收入词典,如“三不五时”(台湾特有词汇,指“常不定时,难以预测的时间”)。而大陆幅员辽阔,方言众多,词典亦无法全予收录,因此大陆方面只收录了以北京地区为主的普通话。
根据两岸编纂机构2010年3月达成的共识,《两岸常用词典》的出版只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它也仅被视为《中华语文大词典》的初编本。
张文彬说,“所有参与此项工作的同仁,引以为荣之余,不要忘了后续的大任务正等待我们去奉献。”(来源:《环球》杂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9-21 22:21
语言学家解读《两岸常用词典》——繁简字并非两岸语文鸿沟
《两岸常用词典》最近在台北和北京出版发行了,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
在2009年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两岸学者达成“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的共识。翌年,大陆和台湾分别成立的编辑部,本着互相尊重、平等合作的精神,积极推动、密切配合,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编成了这部200多万字的大书。
汉语汉字全球使用广泛
世界1/4的人使用同样的语言——汉语,沿用4000年前传下来的文字——汉字,这是当今世界语文生活中的奇迹。如果把“文缘”加以分解,处在文学、文艺、文明、文化(包括习俗)之间的核心地位的,就是“语言文字”。世界华人的民族认同感首先就来自强有力的中华语文。语文是意识的外形,文学的第一要素,文明演进的动力,各种文化的载体。有了共同的语文,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就会有许多共同的观念、情趣和相近的行为习惯。
然而两岸之间毕竟经历过百年隔绝,语言尤其是词汇,总是随着社会生活而不断变化,两岸人民交往深入了,词汇上的差异就会逐步显示出来。如果说,“旅游—观光、方便面—速食面、知识产权—智慧产权、软件—软体、志愿者—志工”等不同说法还比较好理解,不必太多猜测,“家庭旅馆—民宿、桑拿浴—三温暖、优盘—随身碟、橙子—柳丁、猕猴桃—奇异果、渠道—管道”的差异就难免有些费解;台湾的“窝心(舒心)、草莓族(一种只图享受的年轻人)、龟毛(拘谨)、三不五时(不时)”,大陆的“猫腻、离休、给力、雷人”等词彼此就难以理解,有的还可能造成误会。为了利于两岸语言的沟通,把这些不同的语词编成词典加以整合梳理确是当务之急。
简化字演变是历史规律
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岸使用着不同形体的汉字。《两岸常用词典》的词条都采取繁简对照,这就使读者在了解两岸词汇差异的同时,也能得到“由简识繁”和“由繁识简”的训练。使用繁简字其实并非两岸语文的鸿沟。简化是汉字演变的历史规律。1930年中央研究院出版的《宋元以来俗字谱》就收了俗字1600个,大多是数百年间积累的简体字;1935年钱玄同主编的《简体字谱》收字2400个,同年国民政府从中选出324个作为《第一批简体字表》公布。大陆现行的简化字总数是2235个,扣除“偏旁类推”,只有515个。有许多简体字,包括“台湾”二字以及兼作偏旁简化的“门、言、页、丝、鱼、会、龙、虫”等早已在台湾通行。事实上,随着往来的频繁和中文书籍的交流,近年来不少台湾朋友已经认识了很多简体字,文化程度较高的大陆人也早已通过读古书认识了繁体字。其实,两岸之间的“繁简对立”不必夸大。
语言文字是一种历史形成的社会习惯,是千家万户男女老少须臾不能离开的。对待语文上的差异,应该提倡相互尊重,多理解、尚宽容。大陆地区已经有十几亿人用惯了简化字,要求他们重新改学繁体,怕是不合情理,也难以办到;习惯了繁体的台湾,自可听任其便,逐步多认些简体字更好。台湾有八成的闽南人,把一些闽南话搬进国语,如土豆(马铃薯)、歹命(命运不好)、铁齿(嘴硬,固执)、菜头(萝卜)、有够(非常),正像大陆普通话吸收了许多官话方言(甩、帅、搞、忽悠),这都是正常现象。汉字选择了重表意、轻表音的体制,使之具备了可以标记古今通语、南北方言,甚至兼容中外语言的神力。
两岸合作研究大势所趋
汉语和汉字相结合之后形成了鲜明个性,甚至有点特立独行。“隶变”之后,2000年间字形基本不变;单音词为核心、双音词为基础,多用语素合成词语,少用语缀派生;多用虚词连语造句,少有形态变化;根据语用、修辞的需要可以调整语法规则;文言白话、通语方言可以兼收并蓄,却不太喜欢轻易借用外族语词和句法。
日本人统治台湾50年,就没留下几个日语词,“料理、便当、宅急便”和早期的“政治、经济、法律”一样都是“汉译词”。用惯汉语汉字的华人,也养成了汉语汉字这种“内外有别”的个性:对外“和而不同”;对内“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以同通异、异中求同”。早在1923年,西方的汉学家高本汉在谈到汉语和汉字、文言和俗语时就说过:“中国人要感谢这种很精巧的工具,不但可以不顾方言上的一切分歧,彼此仍能互相交接”。“中国所以能保存政治上的统一,大部分也不得不归功于这种文言的统一势力”。真是“旁观者清”啊。
近百年来,汉语汉字的研究在海峡两岸逐渐深入,也有所交流,但大多是分头进行的,《两岸常用词典》是两岸学者联合编写的第一个成果。与此同时,《中华科学技术大辞典》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写之中。有了这两部书的良好开端,可以预料,很快就会有更多的收获。(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9-23 11:11
首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
时间:2005-11-08 来源:
普通话学习网
首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4至7日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此次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南开大学联合主办,南开大学文学院承办,商务印书馆协办,来自祖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及新加坡两岸四地、华语五区的38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
开幕式由南开大学周荐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副校长兼文学院院长陈洪教授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董琨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所长郑锦全教授、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讲话。他们表示:此次大会的召开是与时俱进的发展所带来的夙求。大会为两岸四地的学者们提供了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的学术平台,也为两岸四地学者携手共推华语提供了一个相当良好的契机。海峡两岸血脉相连,血浓于水,语言的统一与沟通,有利于各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数十载的暌隔致使我们共有的母语在许多方面产生了差异,作为语言工作者,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使汉语逐步弥合差异、走向统一的历史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语言学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台湾中国修辞学会、澳门语言学会等单位发来贺电、贺函,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会议采用圆桌讨论的方式进行。晁继周、周清海、刘叔新等探讨了两岸词汇上的异同;李爱军、郑秋豫、王韫佳、石锋等展示了两岸语音的各种差异并提出了各自相应的解决对策;何景贤、周洪波、苏新春、周荐等就辞典的编纂及两岸词典(《重编国语词典》及其修订本与《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收条等问题的比较作了探讨;曹先擢、董琨、田小琳、郭熙、李红印等对关于语言的规范议题谈了看法;郑锦全、罗凤珠等向大家介绍了语言资源开发的成果;竺家宁、汤志祥就台湾、香港的词语某些特点作了分析;苏宝荣、邱质朴、黄丽丽、李志江、刘青等从理论上就语言沟通的可行性等问题谈了各自的意见。每一组论文和发言都引起了与会者热烈的讨论。
大会闭幕式由董琨教授主持。李宇明司长作了总结发言:提出了“大华语”问题,对海峡两岸汉语的差异应该采取“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异中求通”的态度,采取的措施应该是不管在怎样的环境中,都要加大沟通与交流,只有沟通才能相互了解、理解。通过会议,让我们看到两个问题:一是语言的规范和标准,二是汉语文化的形势。
会议决定,第二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研讨会将由澳门大学承办。作为阶段性成果,本次会议提交的论文将由商务印书馆结集出版。(发布日期:2005-12-1)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