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教师活在学生的评价中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0-20 20:45
标题: 教师活在学生的评价中
教师活在学生的评价中(《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第5期)

  摘   要:师生关系是一种评价关系。学生是最有资格评价教师的人。教师通过提升对学生的影响力,听学生的精神回响,永远为学生辩护,关爱每一个学生,获得更多的正向评价,成为有勇气改变自己、有能力改变学生的教师。从教师活在学生评价中的现实,追求教师活在学生心里的境界。
  关键词:教师;学生;师生关系;评价
  作者简介:曲中林,男,广东省肇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广东肇庆 526061)。
  自古以来都是教师评价学生。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无时无刻不顾及学生的感受,教师的生活、工作,尤其是为人的影响,来自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正如相关调查所显示的,教师最怕不被学生尊重。走出自我世界中的教师,常常生活在学生的心情里,存在于学生的评价中。
  一、师生关系是一种评价关系
  每个人都必定意识到他人的存在,也会受到他人的评判,尤其是师生之间。学生评价教师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我们稍稍留意他们窃窃私语的内容就会发现,学生评价教师如同教师评价他们一样乐此不疲。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年龄、相貌、身材、穿戴、爱好、举止、个性、脾气等等无所不包,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句话,都会成为学生的评价内容。从相关资料中可以发现,美国学生公开评价教师的人格品质、认知能力及教学水平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我国义务教育新课标也同样传递出这样一个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
  1.师生关系是交往性的评价关系
  生活中人们会依据角色期望对个体角色行为进行评论,这就是角色评价。角色评价有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评价。这如同演戏一样,观众的喝彩声一片,演员的自我评价也高;而观众反应冷淡,演员便知自己的表演有不足之处。通过角色评价,角色扮演者获得了对角色行为的信息反馈,从而不断调节自己的角色行为,使之与角色期待一致。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教师角色是一个“作为教师的人”和“作为人的教师”的统一体。“教育就是交往”,教师与学生都是“交往中的人”、“关系中的人”。人际关系能力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谁是优秀者与平庸者。教师如果赢得学生的心,便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陶行知认为,教师“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1]也就是说教师要能够深刻体认儿童的精神世界——情感、兴趣、思维——这是师生交往的基础。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来实现。“交往”是在相互评价的基础上完成的,师生之间的交往更是如此。美德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与师德高尚的教师交往互动过程中被学生“发现”或“识别”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无时无处不在,包括学生给老师起外号,都是与教师交往中对教师的“另类”评价。
  2.师生关系是互惠性的评价关系
  接受学生的评价,不是使教师丢失自尊,而是使教师更有自尊。如果学生不喜欢教师讲课的方式、不喜欢教师为人处世的方式、不喜欢教师的穿着打扮,甚至很讨厌某某教师,这就迫使教师必须做出改变。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有主见,有个性,教师的作为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学生扬弃的目标。所以,教师应将自评和生评进行对照,教师心中应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学生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短处。“人气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一同前行。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互惠式的评价关系。教育活动不仅是“成人”的过程,更是“成己”的过程。当教师不断地接受到来自学生的评价信息后,客观上会促使其承认学生作为“人”的独立性,增强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从而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其在教学、班级管理、学生教育过程中更加仔细,努力加强业务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育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加里宁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十双精致的、富于敏感的,即善于窥视出教师情绪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他,从而不断地感染着自己。”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总是与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和行为相一致的,师生的幸福感是相互感染的。当教师的幸福体验转化为外部表情时,教师的幸福就成为一种可被观察的对象,学生通过识别教师的表情,就会在自己内心激起同构的幸福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幸福是教师幸福和学生幸福的统一,教育应该成为师生共同的幸福旅程。而一个幸福感缺乏的教师绝不可能给学生带来幸福。
  3.师生关系是发展性的评价关系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师生关系就是在相互评价中不断磨合、发展,从分歧到融合,冲突、矛盾不断生成和化解的循环往复的过程。首先,学生评价教师的依据是动态变化的。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身边的老师不断地变化,学生也一直在评价着身边的老师们。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对理想教师的要求不同,评价的标准不同。其次,人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不把学生当回事,是教师致命的错误。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为“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5000万人,也就是说,每6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现代意义上的教师不再专制,学生不再盲从。教师的学习不应停留在操作水准和行为水准的层面上,而应达到人格水准,即实现根源性的自我变革。第三,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所以大文豪托尔斯泰说:“只有学生们满意的那种教学方式,才是正确的。”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
  二、听精神回响:教师职业生命所在
  如果说社会、家长、领导、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评价有点雾里看花的样子,而来自学生的评价就是“活灵活现”的了。学生是使教室成为教室、教师成为教师的关键因素。教师通过提升对学生的影响力,听学生的精神回响,获得更多的正向评价,保持旺盛的职业生命。
  1.以学定教
  学生课堂参与教学的程度是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学生评教已经成为许多学校的惯例,个别极端的做法,甚至由学生的评价决定教师的优劣或去留。这些都说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已经成为学校管理、教师管理的依据。很多国家都能够充分利用学生评教信息,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士、英国和芬兰都设有国家基金用于奖励那些在评教中表现好的教师,激励教师不断进步;比利时和法国建立了国家院校评估系统,结合学生评价教师,共同对教学进行评估,并把结果与教师特别的薪水上调相结合。[2]
  在教学认识过程中,师生双方受认识活动需要对象化的影响,彼此必须了解对方,思考对方,适应对方,特别是教师,要常常研究学生的思想、学习等方面的情况。教师只有听到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才能创生最适宜的教学。只有活在学生评价中的教师,才能“教好”学生。学生评价促进教师的有效性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供诊断性反馈;第二,为教师留任或晋升提供教学有效性的测量;第三,为学生选择课程和教师教学提供有用信息;第四,提供教学活动或有关研究的结果。教师如何做?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效果怎样?Cohen的元分析发现,学生评价对教师教学有中等水平的促进作用。
  2.感知未来
  “教育是直面生命,通过人的、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因此,教师以关注教育的渴望,听来自明天的召唤。教师不要把学生当做商品,学生是行为者、经验者和思想者。用学者季羡林的话说:“真正优秀的学生,不是从课堂里教出来的,而是由优秀的教师熏陶出来的,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熏陶出一流的学生。”用心灵唤醒心灵,让激情点燃激情,通向明天的教师要为自己找个“温暖”的家,就是存活于今天学生的评价里。
  在通往明天的路上,有一群渴求知识、渴望成长的孩子在等着教师。承载希望的教师,应该多一些超凡脱俗的思想和境界,甚至刻意地坚守一道道防线,坚定地把世俗利益的影响与迎合时尚的诱惑隔在外面,把对教育长远且深层的思考放在里面,有为实现“长远且正确的教育”而坚定执著的韧劲。如果没有一大批对教育透彻理解并精彩表达的教师,社会创新和发展就会阻力重重;如果没有知识与智慧的贡献与支撑,文明富足的社会就会流于鄙俗。
  3.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的概念最早是由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并主动适应这种文化环境。教师的文化自觉在于教师能够自觉地把社会赋予的外部目标转变成内在的需要,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实现教师自我价值。具体体现为教师的职业认同、专业自觉、自我反思、自我更新、自觉坚持等。文化自觉性较高的教师,要超越自我,主动适应学生。
  学生是人类社会一片未被污染的天空,他们天真无邪,童言无忌。来自于学生的评价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公开的或私人的、愤怒的或怜惜的、及时的或延迟的、局部的或整体的、诚实的或不诚实的,但都是没有功利色彩的。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生气、英气、勇气和正气的文化气质。生气指的是活力,英气指的是包括敏锐和抉择的智慧,勇气是努力适应孩子们的果敢,而正气是做人的根本。这些“气”,既是心灵之气,也是力量之气。[3]活在学生评价中的教师,会自觉地锻造以下品质:求真——净化心灵。求真是重塑信仰、恪守教育灵魂的根本。教师首先需要做的是确立正确的信仰和树立坚定的信心。求善——诚信待人。求善是根植生活、奠基教育的基础。求美——立美宜心。美包含真理和善性,但又高于真理和善性。求实——塑造自我。求实是关注生命、践行教育的目标。[4]
  4.共情共生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概念,是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是指能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他人的感觉、需要与情绪的一种人格特质。从操作角度看,“共情”可以分解为:能设身处地感受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意图,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对方情绪与意图的感受、理解与尊重。教师要努力与学生共情,尽力从学生的视角来看问题。教师以情动情,以情育情,学生们则“亲其师,信其道”,使教育能“真正走进孩子的灵魂”。杜威说,“做教育者,如能视学生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学生的进步就是自己的进步,那么,不但不以为苦恼,反觉得很快乐了。”[5]教师以学生为镜,受益匪浅。学生的评价是一杯淡淡的茶,初尝苦涩,越品越有味道,最后让教师感到幸福。用心去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理解,学生的心是看得见的。教师对学生真心,学生迟早会接受并回报;教师对学生耐心,学生迟早会被感化;教师在学生面前虚心,学生会更加敬重教师。教师的成功判定的标准之一,就是学生是否微笑着向你走来。关承华老师认为,做好老师,用好三个字:“脑、心、情”,即用脑去思考教育,用心去品味学生,用情去感化学生。真正读懂了、理解了、用好了这三个字,自然就会得到学生认可、信服乃至佩服。一个真正让孩子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的教育者,应该是活在学生评价中的。[6]
  5.印象管理
  教师印象管理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策略对自我印象进行管理,有利于规范教师的言行以符合社会对其角色的期待,由此来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从而使师生交往有效、顺畅地进行,并以此使学生在对教师的观察和模仿中完成自我社会化形象的建构。
  教师的印象管理首先是练内功。教师以教好学生为己任。在现实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训练学生,学生也训练教师。一个新手教师终于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师,除了要受同行的影响之外,还要受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服”的老师需要练好内功。其次是外整饰,即教师印象的外部管理。教师使自己的外表和举止同学生的期望相一致,以理想化的形象、表达的控制以及一定的师生距离等手段来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其意义在于得到学生的认可、悦纳以及控制学生的相应行为,尤其是回应方式。底子丰厚了,自然面子好看了,教师在改变教育对象的同时改变自己,这是教师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教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应该是一个能力高强、爱岗敬业、心态阳光、身体健康的形象,这样才能影响学生,成就学生的未来。
  三、永远为学生辩护,关爱每一个学生
  作为成人的教师以体能、生存能力和社会经验上的优势,很容易发现学生的不足,因此往往对学生失望和生气。“出于为学生好”的教师总是自居于学生之上,用狭隘的教条、习惯的观念、挑剔的眼光、不容置辩的语气、盛气凌人的态度,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志转变。而活在学生评价中的教师主张,永远为每一个学生辩护,在一切问题上为学生辩护,在接受学生优点的同时,更要包容学生的缺点,因学生而存在的教师眼里应该没有差生,只有差别。辩护是一种基本的学生观,是一种对待学生的基本的态度。也就是说,面对学生,我们先要采取一种辩护的态度和倾向,然后才是具体问题的解决。当然,辩护不是护短。为孩子辩护,首先需要对孩子有深刻的理解。没有深刻的理解能力,也就没有辩护能力。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需要教师去学习、借鉴、研究。亚里士多德曾发出石破天惊的感慨:“儿童可以做成人的老师”,因为儿童比成人更多地保留着人类灵性中的真善美。童心、童趣、童话、童真便是真、善、美的源泉。
  “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活在学生评价中的基石。这样的教师是“心里装着一个个学生”的以人为本的老师。而现实中的一些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老师怎样批评教育都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老师如何煞费苦心地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几名;有些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行恶劣的学生,他们自上小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而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排斥所有的老师,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面对这些学生,一些老师逐渐丧失了耐心和信心,甚至对他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惩罚手段。学校是教师的“精神王国”,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教师主动适应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教师职业生存的一切理由和条件都是和学生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学生的教师会感觉到生存的“无根性”。“睡熟的人很容易叫醒,装睡的人很难叫醒”。有勇气改变自己的教师,才有能力改变学生。从教师活在学生的评价中,到教师活在学生心中,教师的努力会获得“桃李满天下”的最好评价。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修订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399.
  [2]黄欣,陈启刚,石兴娣.发达国家高校教师管理趋势及其启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74-76.
  [3]李如密.教学系统要素美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12):3-8.
  [4]季海菊.心灵和谐:当代德育教育的新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08,(8):112-118.
  [5]袁刚等.杜威在华演讲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69.
  [6]关承华.凭什么让学生服你[N].中国教育报,2009-3-19:8.
  责任编辑:程方生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