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难读,但要读,尤其是身处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沪上不少语文特级教师呼吁:寒假里,应给中学生留些“品味名著”时间。读名著,不追求数量,而是选择感兴趣的作品,沉下心品读,积累人文底蕴。
切莫“逼抢围”
不少名著内容久远、背景生疏、篇幅宏大,有些甚至语言晦涩难懂,与当代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差异很大,文章难以理解,显得不好读。专家指出,让学生读名著不能采取简单的“逼抢围”策略,比如圈定书目、限定阅读时间等,而要依托其他情境,让学生慢慢走进名著的大千世界。
语文特级教师、上师大附中副校长余党绪说,引导学生读名著,不妨从故事和人物入手,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学校选修课读鲁迅的《狂人日记》时,不少学生表示太难了,余党绪就引出历史上著名狂人章太炎、李贽等人的故事,学生很愿意听,他再结合社会背景引导学生研究鲁迅笔下的“狂人”特质。再如,开书目之前,余老师先和学生聊 “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等故事,再激发学生阅读相关名著的兴趣。
还有老师“支招”:“别急着看‘书’,而是看‘人’,先研究名著作者的生平和经历,对作者感兴趣了,自然而然会去读他的作品。”专家们指出,谈及读名著,老师一般推荐文学名著,而在国外中学,开出的名著书目范围从文学扩充到哲学、历史、科学、经济等领域,学生可依据兴趣扩充名著阅读视野。
要“因材施教”
专家们同时指出,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兴趣不同,对于各类名著有各自喜好。因此,引导孩子读名著也要“因材施教”,根据其阅读兴趣开出不同“书单”。比如,喜欢犀利文风,可以读鲁迅作品;偏爱细腻情感,可以读《红楼梦》等作品。
不少语文特级教师指出,学生起步读名著时,要充分考虑其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或选择有一定接近性的名著。余党绪说,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名著就让他们读《复活》,往往接受不了,但若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不少学生就很感兴趣。
名著读什么?专家们建议,读名著,要了解故事情节,掌握表现主要人物的情节及细节,有重点地阅读,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把优美词句、语段摘抄在读书笔记上,并写上点评或心得。学生也可尝试先看故事梗概,再看相关评论,进而阅读原著,这也是阅读名著的一种有效途径。如今,一些名著已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学生也可先看影片再阅读原著,这样可以使原本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专家们特别指出,在名著阅读上,不能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而是要让学生明白,通过阅读汲取养分,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志趣。
沪上名师推荐名著书目
初中部分:《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繁星·春水》、《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高中部分:《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谈美书简》、《哈姆雷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匹克威克外传》、《复活》、《普希金诗选》、《老人与海、《泰戈尔诗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