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阅读推荐:《无根的社区 悬置的学校:湖南大金村教育人类学考察》(李红婷)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0-26 19:01
标题: 阅读推荐:《无根的社区 悬置的学校:湖南大金村教育人类学考察》(李红婷)
阅读推荐:《无根的社区 悬置的学校:湖南大金村教育人类学考察》(李红婷)



作者:李红婷
出版:民族出版社
版次:2011年1月
页数:253
字数:220千字
定价:26元
内容简介
   《无根的社区悬置的学校:湖南大金村教育人类学考察》以湘南大金村的教育变迁为对象,以时间的演进为外显的线索,探讨了大金村的学校和教育在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发生的变化,为百年来村落中的教育和学校变迁提供了一个微观的演进场景。笔者李红婷借此抛砖引玉,分析在现代化历程中,中部省市乡村社区的发展轨迹是怎样的?与东部、西部乡村社区相比,它面临哪些不一样的困境?在乡村社区及其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家扮演怎样的角色?国家权力向乡村社区渗透的方式与途径是什么?学校又是如何应对国家与地方权力的渗透?
序言
滕星(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李红婷博士于四年前进入中央民族大学师从我学习教育人类学。对于这个来自湖南的大龄女生,我最初并不看好。担心她是否能完成博士学位。对于她的优点我是逐渐感受到的,她属于那种“默默拼命”的人。她在四年的求学生涯中,一直“闭门读书”、“出门做田野”,同时还认真完成单位交给的各项研究任务。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湖南人”的优良品质——吃苦耐劳、执著坚忍。
    2008年底,她基本上完眠博士论文的田野调查任务。在文本撰写的过程中,她试图从人类学的视角来剖析近百年中国乡村社区及其教育的演变历程。但在理论建构上遭遇瓶颈。为此,她来找我商议,并主动要求延期一年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我欣然同意。并建议她借用社会学的交换理论来阐释乡村教育中国家、社区与学校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当然,我知道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目前学术界用交换理论阐释国家、社区与学校互动关系是不多见的,而李红婷本科是攻读历史学,硕士是教育管理,她在人类学、社会学方面的相关知识积累不够,理论基础不是很扎实。因此,我对她虽然提出了的建议。却没有抱太大期望。
    2009年9月底,当她带着博士论文的初稿来到北京时,我初步阅读后就知道,这是一篇很成功的博士论文。可以说这是一本反映我国中部省市近日年来乡村学校如何与国家、社区进行互动的作品,本书图文并茂,可渎性强。在书稿中,作者指出:
    (1)1949年前,大金村的“族塾义学”最初并不是内发的,而是在政府以及外在环境的推动下出现的。但自从设立“族塾义学”以后,大金村李氏宗族一直将教育的意义同宗族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李氏宗族祠堂成了维护和强化李氏宗族权力的一个有力工具。
    (2)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中心交叉重合,资源与权力高度集中,国家政权对于乡村社区的强势渗透导致乡村学校在生存与发展上依附国家权力与政治环境。正是在这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的支配下,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确立了教育面向工农大众的指导思想,推动了农村小学的普及化运动。
    (3)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人民公社政社合一被打破,学校在乡村社会中显出一种不可替代的身份与地位。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旱现“学校日强,社区日弱”的态势。
    (4)2l世纪以来,随着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乡村社会关系遭受结构性破损,乡村文化的根基也受到动摇,乡村社区处于无根状态。随着乡村社区的无根化,当代乡村教育也处于极其迷茫的状态,乡村学校更是被置于“县乡村三不管”的尴尬境地。
    (5)对于未来我国乡村教育何去何从,作者建议:一要根据乡村社区的发展需要重新界定乡村教育的性质与功能;二要重现审视教育管理体制,避免乡村学校管理中出现权力真空;三是在多元文化理论背景中重新构建农村教育的课程模式。
    在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政府明确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我相信李红婷博士的这本《无根的社区 悬置的学校——大金村教育人类学考察》对当代乡村教育的剖析及其提出的对策建议,为促进新时期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将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她的导师,看到学生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深感欣慰。以上几点感想,视为本书的序言。
作者简介
    李红婷,女,汉族;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师从滕星教授;现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人类学、教育政策与发展、农村教育。近年来,在《中国教育学刊》、《学前教育研究》、《民族教育研究》、《文史博览》《湖南师大学报》《中国民族教育》、《湖南教育》、《当代教育论坛》、《中国教育报》、《民族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调查研究报告20多篇;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项(已结题),参与课题8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2
        一、社会转型  /2
        二、农村社区与乡村社区  /4
        三、村落与行政村  /5
        四、教育与乡村教育  /6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8
        一、有关“社会转型”的文献综述  /8
        二、有关“村落”经济文化类型的研究  /11
        三、有关“乡村教育”的文献综述  /13
      第三节 当代乡村小学白描及其引发的思考  /18
        一、乡间小路:上学路上的冷清与危险  /19
        二、学校门口:乡村中苏醒最早的市场  /21
        三、学校场景之一:用于摆设的现代教学设施  /23
        四、学校场景之二:消失的上课铃声与广播声  /24
        五、学校场景之三:废弃的李氏宗族祠堂  /25
        六、学校场景之四:五花大绑的古井  /26
      第四节 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28
        一、理论范式  /28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33
      第五节 研究假设与叙述逻辑  /36
    第二章 大金村的时空变迁与经济文化转型  /39
      第一节 大金村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39
        一、自然地理  /39
        二、历史沿革  /40
      第二节 大金村人口变迁及其居住空间拓展  /42
        一、1949年前的人口状况与居住格局  /42
        二、集体经济时代的人口状况及居住格局  /45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村落人口与居住区域拓展  /48
      第三节 大金村的村落经济类型及产业结构变迁  /53
        一、生存化小农经济时代:增长与发展都缓慢的山区农畜经济  /53
        二、过密化集体经济时代:有增长但没有发展的农耕经济  /55
        三、反过密化的家庭生产时代:有发展有增长的农副经济  /58
        四、市场化农工经济时代:有发展但没有增长的半农耕经济  /61
      第四节 大金村文化风俗的变迁  /67
        一、生活习俗的沿革  /67
        二、传统节日与习俗的衰落  /69
        三、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  /72
    第三章 族塾义学:植入乡村的神圣殿堂  /75
      第一节 清末的“族塾义学教育”  /76
      第二节 民国时期宗族支撑的“国民学教育” /79
      第三节 权威的象征:李氏宗祠对社区的控制  /81
        一、李氏宗祠的空间布局及象征意义  /82
        二、制定李氏家训,规范村民言行  /84
        三、定期“开祠堂门”,惩戒与规训族人  /86
        四、设“族塾义学”,教化家族子弟  /87
      第四节 植入村落的学校:李氏宗族祠堂对宗族的依附  /88
        一、宗族公有田产是族塾义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89
        二、强大的族权和绅权是族塾义学存在的守护神  /91
        三、根据家族需要控制祠堂的办学规模与培养重点  /93
        四、根据社区生产与生活需要合理安排祠堂教学活动  /96
      第五节 小结  /98
    第四章 开门办学:嵌入乡村社区的大金村小学  /101
      第一节 国家权力介人:新中国对大金村社会结构的改造  /101
        一、村社政体变更,乡村权力结构重组  /102
        二、政治经济运动频繁,乡村社会经济秩序重建  /105
        三、积极构建党的基层组织,加强党对学校教育的领导  /106
      第二节 教育资源重组:学校所有权与服务对象的变化  /108
        一、李氏宗族祠堂所有权的变更  /108
        二、学校招生范围的扩大与办学规模的扩展  /109
      第三节 依附主体变更:学校对国家权威的迎合  /112
        一、学校教育中政治思想意识的渗透  /113
        二、学校办学方向以国家政策方针的变化为导向  /116
      第四节 开门办学:学校对乡村社区的适应  /122
        一、学校教学场域的开放化  /123
        二、学校教师的村民化  /124
        三、学校教学管理的民主化与实践化  /125
      第五节 小结  /128
    第五章 围墙浮现:学校与社区的资源交换与争夺  /132
      第一节 尊重与服从:学校与教师权威重塑  /133
        一、规范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  /134
        二、倡导“尊师重教”,提高教师素质  /137
        三、恢复高考与中考,强化学校与教师权威  /139
        四、义务教育,农民难以享受的“奢侈品” /142
      第二节 冲突与争夺:学校与社区的“资源”交换  /147
        一、围墙的浮现及其意义  /147
        二、学校粪水与潲水的利用与交换  /152
        三、学校与社区对人力资源的争夺  /154
      第三节 风水与风波:校门三次“改向”的背后  /157
        一、坐北朝南:李氏宗祠“天人合一”的风水观念  /158
        二、坐西朝东:教育面向现代化,校门朝向新公路  /160
        三、坐北朝西南:“正门”呈“歪门” /163
      第四节 共享与独霸:学校与社区对古井的争夺  /165
        一、敞口井时代:村民之间的争夺  /165
        二、吊水井的出现:村民与教师之间的争夺  /167
        三、“教化”与“规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争夺  /170
      第五节 小结  /172
    第六章 教育鸡肋:无根的社区与悬置的学校  /175
      第一节 无根的乡村社区:流动的人口,漂泊的心  /176
        一、三农困境与乡村行政权力的撤离  /176
        二、农村精英外流与乡村文化的荒漠化  /177
        三、农村减负与村民生活的失重  /181
      第二节 迷茫的乡村教育:农村基础教育何去何从  /184
        一、“分散”与“集中”:乡村教育如何办学  /185
        二、“开放”还是“封闭”:乡村学校与社区如何互动  /187
        三、“责任”与“负担”:乡村教育如何“减负” /193
      第三节 悬置的乡村小学:教育“资源”何以成“鸡肋” /201
        一、“片小”变“村小”:学校发展好坏与我何干 /202
        二、“国有”还是“村有”:李氏宗祠权归何方  /206
        三、“读书”与“不读书”:教育由奢侈品变成鸡肋  /211
      第四节 小结  /213
    第七章 路在何方: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215
      第一节 困境:乡村教育问题何在  /217
        一、国家撤离,社区衰落,乡村学校管理出现权力真空  /217
        二、功能弱化,资源贬值,乡村学校被“悬置” /221
        三、权威撤销,地位下降,学校教育的意义受到质疑  /223
      第二节 出路:乡村教育应对策略  /225
        一、重新建构乡村社区的核心价值体系  /225
        二、重新界定乡村教育的性质与功能  /227
        三、重新审视乡村教育管理体制  /227
        四、重新设计乡村教育的课程模式  /229
    结语  /231
    参考文献  /239
   
后记  /250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