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独特别致的《手机短信中的语言学》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0-26 19:04
标题: 独特别致的《手机短信中的语言学》
独特别致的《手机短信中的语言学》



作者: 郑庆君
出版: 湖南大学出版社
版次: 2008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字数: 224千
定价: 20元
内容简介
    作为我国第一部解析手机短信语篇问题的著作,本书将短信的语言艺术和语言技巧问题纳入语言学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在语篇学的理论框架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近千条手机短信的内部肌理和形式建构,为语言研究者考察汉语文本的生成机制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为短信创作者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有效参考,同时也向广大手机短信爱好者展示了一个五彩斑斓、生动鲜活的精彩短信世界。
作者后记
    这是一本“小人书”,如此称说,是因为写书的人是一位十足的“小女子”—外形小,内才小,唯有年龄不小;所写的内容也可能是被人视为“小儿科”的东西。
    但是,就是这不足让人挂齿的“小儿科”,近些年,在中国却掀起了强劲的语言狂潮,将无数的小民百姓、村夫俗子,甚至达官显贵卷入其中,并且卷出了国民经济的大丰收,卷出了国人无穷的语言才智,也卷出了你我他的快乐与烦恼、情谊和满足。这,就是手机短信。
    到过黄果树瀑布的人,面对翻江倒海般的巨流飞瀑,或许都有过强烈的震撼:世界上最柔弱的水滴,汇聚成流,足以气吞山岳,力拔大厦,摧枯拉朽,势不可挡……
    我观手机短信,夸张一点,似也有一点黄果树瀑布的感受:分解去看,不过滴滴水珠,汇聚而视,只见狂涛巨澜,除了让我啧啧称奇,再也不敢忽略水珠的力量。
    对手机短信的“情衷”,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与我使用手机的历史同步。刚开始,因为新鲜,到处张罗短信,觉得甚是好玩。渐渐地,收的短信见多,便发现不单单是好玩,内中还有许多语言奥秘,便开始有意留心。2002年在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选》上发表了我的第一篇短信论文《手机言语短信的话语接应》,以后又相继写作了《“拟误”格短信的功能语篇分析与语言模型》、《“互文型”手机短信及其语篇特征探析》、《手机短信中的人际比喻及其语篇特征》等多篇论文。
    7年来,我就这样一直关注着它的发展、它的兴旺。观察浩如烟海的手机短信,我常常会被这些“小不点儿”的“大鬼精”所震撼,惊叹这尺犊的书疏,为何能变幻千里面目,小小天地,竟然有偌大乾坤;惊叹汉民族语言为何魅力无穷,汉字为何长盛不衰;更惊叹民间原来有这么多的语言高手,他们也许从未学过语言学的专业知识,但却充满了语言智慧,是真正懂得创造语言、享用语言价值的实践者。
    手机短信,自诞生中国,日益蓬勃,除了社会现实、人口经济以及民族的智慧幽默,语言的魅力、文化的魅力无疑是重要的促产动源。身为语言工作者,总结之、解析之,让更多的人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是我们的一份责任。
    2005年11月在上海中国修辞学会成立2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我提交的短信论文引起较大反响,有朋友和出版社当时就鼓动我写一本手机短信的书;几乎同时,湖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湖南师大出版社,在申博专家座谈会上,也积极承诺支持我出版短信著作。所有这一切,似敦促着我:的确该写一本手机短信的著作!恰逢2006年初湖南省社科联在全省招标首届湖南社科优秀科普著作,承蒙专家们的厚爱与支持,我的手机短信选题获得通过。
    小书微薄,却凝聚了我数年的辛勤积累与思考,在数以万计的短信收藏中,有许多都是我收到后一条一条重新输入电脑的;同时也凝聚了众多他人的支持和厚爱、关心和帮助,直接的、间接的: 首先我要感谢的是众多的“无名英雄”—手机短信的无数创造者!由于是大众作品,我无法一一知晓并注明短信作者的名字,若没有他们,小书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我要特别感谢湖南省社科联与湖南大学出版社,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陈建华女士,没有他们的积极组织和大力支持,本小书恐怕仍旧躺在笔者的大脑中,继续运行美丽的构想。
    感谢我的硕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的邓福南先生,把一个读英语ABC大脑的我,初步转变成了适应汉语研究的学人;尤其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的王希杰先生,以言传身教培养了我对语言的职业敏感和基本素养,可谓受益终身;感谢中山大学的黄国文教授,百忙拨冗,为小书题序,给予我极大的鼓励;感谢这本小书的匿名评审专家,为初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让我获益良多。
    感谢《语言科学》、《语言教学与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等杂志对我的热情支持,使我的短信论文得以发表。如对《“拟误”格短信的功能语篇分析与语篇模型》一文,《语言科学》在匿名初审专家对文章研究方法提出异议之后,仍鼓励作者积极修改、大胆创新,让我深受感动和鼓舞。同时,我还要感谢湖南师范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对本项目的积极支持和鼓励。
    感谢多年来直接间接给我提供短信语料的我的同学、朋友、学生、亲人,由于人员众多,只能举出其中的极少数,如宗守云、胡习之、钟天祥、钱进、乔永、乔秋颖、韩荔华、王玉英;王晶、雷芳、李春玲、侯奇馄;刘莹、李海、付玲……他们或现在,或曾经,有意无意为我输送过很多好的短信,为本小书增辉不少。感谢与我共事多年的教研室同事们,大家对我的支持和友谊,总是让我深感愉快和温暖。
    最后,我必须感谢我的家人。在这座永远的港湾里,我的夫君——刘晓敏先生,多年来一直是我铁杆级的支持者和帮助者;我的女儿,一位刚十三岁的小朋友,也是这本小书的间接催生者,一有机会就会溜到电脑边给我敲“警钟”:妈妈,你快点写完这本书,让我好看里面的短信!还有我的公公婆母,在大热的暑天,以七十多岁的高龄,执意坚持买菜做饭,承担家务,让我惭愧不已……
    写完这本小书,我深深地感觉到,要写好一本科普型的学术著作,真是不容易,它比单纯的学术著作或许还要艰难许多。也才明白,为什么真正优秀的科普作品,通常要出自大家手笔,并非我等小辈想像得那么简单。虽然尽心尽力了,但我不敢奢望,这本小书会获得一个怎样的评价:
    如果买了这本书,你不觉得太上当,便是给我最大的慰藉;假如读了这本书,你不感到很后悔,便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倘若还能从中获得一些语言学的知识,那正是我美好的期望;假使再能对作者提一点宝贵意见,并且友好地发到我的zrjzyy @ 163. com邮箱,那更是我的额外收获了。
    但不管怎样,我都会好好地、真诚地谢谢亲爱的读者——您了!
作者简介
    郑庆君,女,1962年10月生,湖南常德人。语言学教授,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生导师,对外汉语系系主任。1981年毕业于今湖南文理学院(原常德师专)英语系;1988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1989年-1990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St. Norbert College教授汉语并深造英语;2003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中国修辞学会理事,中南修辞学会副秘书长;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南林业大学客座教授、湖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入选首批“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才库。出版专著《常德方言研究》、《汉语话语研究新探》,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2项,参与1项;主持湖南省社科评审委员会课题2项;主持湖南省高校教改研究重点课题1项。获得省级、校级以上科研、教学奖励8项。
目录
    序言  /1
    短信——科技时代的语言神话  /2
       一、短信之解义  /4
       二、短信在中国  /7
    花筒——手机短信中的斑斓世界  /14
       一、手机短信的类型  /15
       二、手机短信中的斑斓世界  /17
       三、手机短信的特征评说  /44
    缤纷——手机短信的体式汇展  /51
       一、手机短信的语体表现  /52
       二、手机短信的体式汇展  /56
       三、手机短信的语体特征  /77
    顺常——手机短信的“神”网(一)  /79
       一、手机短信的体现单位  /80
       二、手机短信的连贯及其类型  /83
       三、手机短信的“神脉”之—:顺常连贯  /86
    偏逆——手机短信的“神”网(二)  /109
       一、偏逆与连贯  /110
       二、手机短信的“神脉”之二:偏逆连贯  /111
    联想——手机短信的“神”网(三)  /142
       一、我们赖以生存的比喻世界  /143
       二、手机短信的“神脉”之三:联想连贯  /144
    语音一手机短信的”形”网(一)  /169
       一、语音与衔接  /170
       二、手机短信的“形脉”之一:语音衔接  /171
    词汇——手机短信的“形”网( 二)  /202
       一、词汇的衔接力  /203
       二、手机短信的“形脉”之二:词汇衔接  /203
    语法——手机短信的“形”网(三)  /227
       一、作为建筑图纸的语法结构  /228
       二、手机短信的“形脉”之三:语法衔接  /229
    狂欢——手机短信的“互文性”一瞥  /251
       一、“互文”在语篇  /252
       二、手机短信的“互文性”一瞥  /254
    传播——手机短信的今天和明天  /280
       一、现代人的手机生活   /281
       二、手机短信的文化传播  /282
       三、不良短信与和谐社会  /285
    主要参考书目  /309
    后记  /311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