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藏书始富贵 | |
http://www.sxywh.cn 时间:2012-3-7 | |
绍兴向以“鱼米之乡”著称,更以“人杰地灵”闻名。历史上绍兴文化昌盛,代有人杰,藏书家粲若星河,藏书楼名显海内,藏书、刻书、售书事业相当繁荣,私家藏书在明清两代达到极盛,并与皇家藏书、寺院藏书三足鼎立,影响巨大。尤其是明代后期,山阴爱国主义作家、藏书家祁承■创办著名的私家藏书楼——澹生堂,有藏书九千多种,十万余卷,其数量堪称“富甲东南”,比宁波天一阁还多三万余卷。澹生堂以其藏书之多,藏书之精,藏书与编目之科学,使藏书家祁承■闻名全国四百余年。 一、祁承■生平及其藏书楼澹生堂 据清代学者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一书记载,明代私人藏书家达400余人,在我国古代藏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澹生堂是明末浙江最著名的藏书楼之一,其创建人是明代著名藏书家——祁承■。 祁承■,明代藏书家、目录学家,字尔光,初号越凡,更号夷度,因家有旷园,又称旷翁,晚号密园老人,明绍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卒于崇祯元年(1628年)。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寄籍顺天参加乡试中举,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初任编修,历官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终于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 山阴梅墅祁氏,向为书香门第,读书之风代代相传,其四世祖至八世祖,都是庠生、举人或进士,祁承■的祖父祁清进士出身,父亲祁汝森为南京国子监生,进入仕途。受家庭熏陶,祁承■自幼十分喜欢读书,并且一生酷爱读书、藏书,又广为搜集,于图书“生死以之”。对此,祁承■颇为自慰,他曾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说道:“我一生功名富贵皆不如人,而独于藏书一事,颇不忝七八代之簪缨。” 祁氏藏书始于祁承■的祖父祁清,由于祁清爱书,其子祁汝森和孙子祁承■受其影响,代代相传。明隆庆六年(1572年),祁承■的父亲祁汝森还未来得及开始自己的藏书事业,便留下遗书七架早早过世,此时祁承■尚只十岁。童年祁承■经常上楼去读他祖父和父亲遗留下来的七架藏书。不久,便把家里的所有藏书都读完。于是,又设法自己购书。正如他自己所言,“余每入楼,启钥取观阅之,尚不能举其义,然按籍摩挲,虽童子之所喜,吸笙摇鼓者,弗乐于此也”,“及舞象而后,更沈酣典籍,手录古今四部,取其切近举业者,汇为一书,卷以千记”。通过读书、抄书,使他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为他一生从事历史文献整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祁承■认为一个人久不读书,便有尘俗生于胸中,照镜则面目可憎,与人谈吐则语言乏味。他把读书当作了人生第一要事,把读书看做了人生的最大乐趣。因此他曾将一些既要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又不肯用功读书的人,比作是欲“求饱而懒营馔”,欲“取暖而悚裁衣”。而他自己则把读书当作“饥可当食,寒可当衣,寂寥可当好友”。他把读书当成了人生第一快事。藏书的愿望也就由此产生。祁承■每试事过杭州,遍访坊肆所刻,结婚后甚至将妻子陪嫁首饰也典卖购书。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积聚起万余卷藏书。 不料,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冬天,由于仆人用火不慎而秧及书库,多年心血焚毁殆尽,一万多卷图书毁于一旦。然而,他在痛心之余,毫不气馁,爱书之情和藏书之心丝毫没有受到动摇。继之,往苏、皖、赣、豫数省为官,每到一处,千方百计访求图书。到南京后,着力寻访善本秘籍,向一些博学多识者询问请教,到哪里寻觅,并将他自己重复的书籍去换取没有的书籍,又借出差的机会广为搜罗,藏书达到十万余卷,并在故乡绍兴梅墅建了旷园,在园中建“澹生堂”作为藏书楼。 澹生堂以其藏书的“校勘精核”,且多为世人所未见,而吸引当时许多著名的学者如黄宗羲、全祖望、厉鄂、朱彝尊等前往借阅、抄录,对当时图书文献的保存与传播之功是难以磨灭的。 二、澹生堂藏书的主要来源 一为祖上所遗。祁承■出身书香门第,家中图书略有所藏,他在《澹生堂藏书约》中说:“通奉公在仕二十余年。有遗迹书五七架,庋卧楼上。余每入楼,启钥取观阅之,尚不能举其义,然按籍摩挲,虽童子之所喜,吸笙摇鼓者,弗乐于此也。先孺人每促之就塾,移时不下楼,继之以呵责,恋恋不能舍。”可见,虽然其祖上所遗之书不多,但对祁承■后来之“蠹鱼之嗜”却影响极大。 二为抄录馈赠。抄录,是我国古代所有私人藏书家图书的重要来源之一。澹生堂藏书,主要来源于祁承■平时的广泛搜集,但有时“行囊萧索,力不能及”,或求之不得而入他人邺架,只要耳目所及,必借来抄录。如:《致管席之》书中“或宅上邺架中一检,不妨借阅。录竟即专人函璧”,《与郭青螺书》中“凡老公祖邺架所藏,……俱烦命掌记者录一目见示。如向所未曾经目,则当借抄”。似此,在《澹生堂文集》中所记颇多。想必是他每任职一处,总要搜访遗书,借抄收藏。特别是在河南任职期间,所抄最多也最重要。据黄裳先生《榆下杂说》中所记:“于中州所录书共百三、四十种,皆坊间所无,而京内藏书家所少者。”故全祖望曾说:“夷度先生精于极古,其所钞书,多世人所未见”。累累巨观之抄本书是澹生堂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祁承■自己所言:“十余年所抄录之书,约以二千余本。”同时,他又进一步提出“纠合同志”,共搜遗书,相互借录。以致奇书秘本,常常不踵而集。同好如有所得,也往往相互馈赠。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