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参加第三届(2012)跨校联合骑自行车环台湾1000公里挑战的学生从台湾师范大学出发。当日,第三届(2012)跨校联合骑自行车环台湾1000公里挑战在台北举行,60名来自两岸9所大学参加两岸EMBA精英论坛的学生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出发,骑行体验台湾的风土人情。 (新华社 吴景腾/图) 慢慢来,一切都还是未知 张怡微,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2012级中文系,博士生。上海作协签约作家,曾获台湾时报文学奖、香港青年文学奖冠军,出版有《你所不知道的夜晚》等多部作品,并在多家媒体开专栏。 早在研究生时,她就两度来到台湾交换学习。 来台湾对她来讲,最重要的是可以提供一个脱离原来生活轨迹的“世外桃源”。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现实因素:相对于欧美和香港动辄数十万的留学费用来讲,台湾就读的较为廉价的学习成本也刚好在她可接受范围之内。 “台湾对陆生的政策还是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这些问题一定会在某一时刻爆发。”她谨慎地表达了她对台湾限制陆生的多项政策的担忧。 “我们现在的时代不比以前,两岸青年的思想都是较为开放的。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如果陆生和台湾学生谈恋爱,那么到毕业时如果不结婚两个人就不能再继续下去,而基于恋爱等诸多因素而产生的某些更为复杂的问题也一定会对现有相关规定造成极大的冲击。” 不过她同样十分肯定:陆生,尤其是刚刚经历高考洗礼的本科生将在他们在台就学的一段较长的时间中逐渐形成一种力量来影响台湾社会的方方面面。 左:朱岚清,福建人,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现就读于辅仁大学应用美术系硕士班 张怡微,上海人,现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 吴嘉希,浙江人,本科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现就读于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硕士班 “爱屋及乌”有何不妥 吴嘉希,浙江人,本科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现就读于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她曾经在实习期间为一家公司设计新媒体应用程序,后来放弃了工作的机会,来到台湾继续读书。 吴嘉希痴迷于台湾的一个著名流行乐团。9月8日一早,她便拉上同伴出发到新北市郊的一家便利店前排队,等待10点钟的演唱会正式放票。而仅仅几小时前的凌晨,她还在忙着打扫自己的新宿舍。 “这是我第一次来台湾,就是因为喜欢这里的音乐、电影才会选择这里呀。”在来台读书的陆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仅仅是单纯地喜欢台湾的流行文化,喜欢这里的音乐、美食和电影。 对于今后想成为新媒体设计师的她来说,台湾前沿新潮的设计理念会给她带来许多灵感。她希望在台湾的求学经历可以让自己对今后的发展和生活有一个更加清晰的定位。 8号那一整天,吴嘉希跑遍了台北西门町附近的所有便利店,也没抢到期待的“内场票”。中间还发生了一个小细节,就在吴嘉希失落地走出便利店时,她的同伴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她们找遍了去过的所有地方,一无所获。最后他们灰心地回到学校失物招领处询问,才知道当天早晨有一位出租车司机将钱包送回来。 常思衍,北京人,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现就读于台湾大学哲学系硕士班 王楠,河北人,现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攻读博士学位,来台湾之前曾在北京做过英语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 周漠,北京人,来自四川大学,现于台湾大学中文系就读,为半年制交换学生,本科 任喆鹂,广东人,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现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硕士班 刘明源,北京人,本科就读于四川大学,现就读于世新大学财务金融学系硕士班 未明失意,椰林新人 常思衍,北京人。本科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心理系,曾在考研中失利,最终在台湾大学实现了自己的哲学梦。 “我其实是一个有北大情结的人。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北大附中读的,所以对那里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但是,当我抽出专业课考试题时,两道题不会,我的心也就凉了。”考研失利之后,他开始做运动和节食,试图用减肥的方式来缓解压抑情绪。同时,也在继续寻找补救措施,直到某日在网络中闲逛时,发现申请留学台湾的信息。 “当时瞬间觉得自己又有动力和希望了,就开始申请。” 公布初录取信息的当天,他早早就守在了电脑前,不停地刷新着录取结果的页面。看到录取结果的一刹那,他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中午请同寝室的室友们吃了一顿大餐,也顾不上减肥了。”那天下午,他又用自己的所有积蓄,加上向朋友借的一些钱,为自己买了一个心仪已久的礼物。这一天是他22岁生日。 “我在这边,已经不再是代表我一个人,我周围的同学会将我作为了解大陆的窗口。这份压力目前对我来说,还是相当大的。” 第一次走进台湾大学图书馆的24小时自习室时,他惊呆了。 “不是说大陆院校的图书馆不好,只是这里的环境在我眼里称得上完美了,一看就是那种可以让人有无限学习冲动的地方。” 邱辰,北京人,本科就读于四川大学,现就读于台湾交通大学运输科技与管理学系硕士班 黄一波,四川人,现就读于台湾大学农业经济系硕士班 季晟祯,上海人,本科就读于同济大学,现就读于世新大学新闻系硕士班 在台湾,焕然新生 邱辰,北京人。四川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现就读于台湾交通大学交通研究所,并且担任台湾交通大学陆生联谊会主席,曾参与2012年初陆生与马英九的对话。在台湾读书的一年当中, 再次在台北见到邱辰时,他还是平常的装束:短裤,POLO衫。在人群中丝毫不会引起别人注意的他,也被北京的陆生亲切地称为“邱团长”。 邱辰戏称自己到台湾是搭上了“陆生元年”的顺风车。现在,在台湾新一届陆生中有7人与他直接相关,这些人曾找他咨询,当中不乏考入台湾大学、政治大学等名校的佼佼者。 谁又能想到,他当年也曾是一名本科的平均成绩并不理想的普通毕业生?而他与台湾也差点擦身而过。 由于当年台湾招收陆生的信息发布得仓促,没有引起大众的关注。毕业前夕本想旅行散心的邱辰,因为一些原因取消了预定行程。就在那一天,大学同学告诉他,台湾的研究所正在招收大陆本科生。 “我一夜没睡,思维特别清晰地做出了一份读书计划,然后又用一周时间做了一份申请交上去。” 采访后的第二天,他以社团负责人的身份去参加交通大学组织的专题培训。此前,他为在台湾交通大学就读的大陆学生争取到了更加舒适的新校区宿舍,以及与台湾学生同等的待遇。 邱辰认为,台湾对于陆生的诸多限制是暂时的。他表示有了在台湾读书的经历,再加上在台湾就读的是当地的优势专业,未来他可以有更多选择。 还年轻,有什么好怕 黄一波,四川人,台湾大学农商经济2012级硕士。曾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农商经济专业,毕业后在一国有银行工作近三年,2012年初离职,曾考研,后选择到台湾念书。 与大多数陆生相比,黄一波是特例。在来台湾之前,他已经拥有了稳定的工作以及不错的收入,在单位也受到重用。他没有“台湾情结”,也不那么迫切需要一个更高的学历。 “其实在选择离职的时候还是有过一段思想斗争的,毕竟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最后还是放下了。” 他认为相对于欧美,台湾的社会文化会给陆生更加亲切的感觉。 因为有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黄一波为自己确定了一个清晰的方向,这也使得他的求学之路轻松了不少。但他依然不敢掉以轻心,毕竟离开校园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学习的压力还是有的。 “我还年轻,有什么好怕的呢!”他笑着说。 来源:南方周末 链接:http://www.infzm.com/content/82899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