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跟这个世界边吃边聊 | |
我想聊聊吃喝,而非美食。吃喝是本能,美食则是文化。其实没有过多少年,许多事情就模糊了,如同被一团乌云遮蔽的星空。我不记得1998年3月14日做过什么事,也忘了2002年1月23日有什么不同,1988年那年夏天我几点醒来。倒是通过味道,我依稀记得起1995年5月我生日那天的哭泣,2011年3月我拉着妻子的手去街边吃的黄瓜鸡蛋虾仁馅的饺子,1987年我刚上小学那一年妈妈做的硕大的白菜猪肉馅的包子。那些吃喝的往事,如同一把虚无的扫帚,扫向天空,清理乌云的边角,露出一点星光的痕迹. 借助这点点的星光,我得以锦衣夜行。 我也想聊聊世界。每天有无数人出生,有无数人死去,他们临死前想吃一顿如何的临终饭。每天都有无数人在路上,生命如同逃亡,在异乡,他们如何怀念故乡的吃食。我们或者垂垂老矣,或者身强力壮,偶尔怀念一下青春,我们在青春年华里喝下的酒,说过的狂话,倾吐过的真心话以及呕吐物。每一样食物都是记忆中的轻吻,我只是想用文字轻吻这世界。 借助这斑驳的吻,我得以执子之手。 世界无非是一块蛋糕,我们盲人摸象,分散在世界的角落里,轻轻低语,慢慢咀嚼属于自己的那一小角。可能是甜美,可能苦涩,都没有关系,都能吃饱,即便不能吃饱,至少还能活着,艰难的吃下下一口。 借助这下一口,我得以知道这世界更多的滋味。 书名换了许多个,最后确定了这个:青春饭。这个书名跟“人生若只如初见”、“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套路相似,带着浓浓的加了味精的心灵鸡汤的情调。实话实说,起个烂俗的名字,只是为了多收三五斗,多卖三五册。当然了,也可能有人看到这个书名就觉得俗,就不会看到这些文字了。 这里面也没有多提及什么昂贵吃食,多半是家常菜,寻常物,饭桌上的人,酒桌里的话。钱钟书写过一篇文章,说“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他管这个叫“主权旁移”,吃喝满足的是胃口,美食满足的是舌头。 如今我是个胖子,在十年前,我还是一个羞涩的瘦子,那一年我入行做了美食记者。据说这是世界上最爽的工作之一。其实没有那么爽,我被一脚踹上这个贼船,我是属于典型的先结婚后恋爱,先上车后买票,其实在那之前,我的人生最大的梦想是做一个牛逼的诗人。 我试图在字里行间跟你抛个媚眼,打个饱嗝,有时候又有点用力过猛,打个趔趄。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海棠无香,鲥鱼多刺,红楼未完。我也有三恨:人生太短,美味太多,钱包太瘪。苏东坡讲过一个故事,说两个书呆子聊自己的志向,一个说:“吾平生不足,惟吃与睡耳,他日得志,当吃饱饭了便睡,睡了又吃饭。”另外一个说:“我则异于是,当吃了又吃,何暇复睡耶?”我觉得苏东坡讲的就是像我这样的人。 少年轻狂时,梦想是吃遍天下,如今年过而立,想的最好的吃喝人生无非是有三五好友,三五好菜,三杯两盏淡酒,三言两语体己话,有清风徐来,有灯影恍惚,可见觥筹交错之态,可有知无不言之情。 做惯了媒体记者,文字中总抹不掉一股子媒体腔,处处带着“本报讯”的架势,就像一碗汤里加了过多的盐,齁得慌;后来写美食专栏,文字中则总有一股专栏腔,貌似幽默,实则油滑,转承起合,知道在哪里卖个关子,在哪抖个包袱,太熟练了,就像一天炒100道宫保鸡丁的厨子。有时候看自己写的文字,惨不忍睹,这不是自谦,是事实。我多想写一些彻底的文字,刀刀见血,却在不彻底的路上越走越远,当我想着每一篇美食专栏就是孩子的奶粉钱,就是房子的月供钱的时候,顿时颓了。有时候看这些文字挺自卑,这个世界都那样了,你还这样。但转念一想,这个世界那样是暂时的,这样才是永久的,遂稍有安慰。 我也试着慢慢调整步伐,调准准星。对于一个写美食的人来说,最无聊的事莫过于只写美食。我总想透过美食写点别的,顾左右而言他,恍惚其词,闪烁其言,我想给这个二流时代写封情书,或者给我们的三流人生做个注解。其实我想写的是这个世界,我想跟这个世界边吃边聊。 来源:小宽 链接:http://zzhaoziyun.blog.163.com/blog/static/9635024120121018104949534/ |
第十四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 |
来源: 中国翻译协会 |
获奖名单 英译汉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 李蕴秋 男 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二系七队 曾 蓓 女 22 清华大学中外文化综合班9字班 刘 柳 男 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二系七队 三等奖 姚小文 女 35 广西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 杨春慧 女 25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研2001硕 陈成辉 男 33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00研 徐晓东 女 19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17班 程丽娜 女 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一队 优秀奖 杨凌峰 男 3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翻译2000研 吴培培 男 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二系七队 沈 怡 女 22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范金玲 女 22 重庆大学B区外国语学院 李志凌 男 25 云南民族学院大学外语部 刘 璐 女 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二系七队 赵建军 男 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二系七队 李 磊 男 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三系九队 李绍林 男 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徐 胜 男 2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二队 戴 晨 女 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三十五队 周仁华 男 3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三系翻译教研室 陈 岚 女 30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英语系 戴江雯 女 30 北方交通大学外语系 富 迪 女 28 上海外国语大学 王晓雪 女 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二系一队 王 珏 男 29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00研 李红霞 女 23 安徽理工大学外语系 苗福光 男 26 山东大学外语学院2000级 胡 方 女 20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99641C班 胡 兰 女 26 中南大学铁道学院 蒋旭峰 男 21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24号外交学院 孙张静 女 31 成都师范学校英语组 王 琼 女 26 湖南农业大学外语系 王丽君 女 21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99级 陈 兰 女 21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99级 孙少轶 女 2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部 蒋 慧 女 21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99级 汉译英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 吕铁雄 男 42 浙江绍兴鲁迅中学 张 凌 男 31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林庆杨 男 38 福建莆田学院外语系 三等奖 郭祖谦 男 36 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 褚东伟 男 3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基础英语学院 张 鑫 男 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三系十队 李 耕 男 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三系九队 张顺生 男 39 苏州科技学院外语系 优秀奖 张志强 男 38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 蓉 女 2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2000研 许 宏 女 30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三系 费及竟 男 3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基础部英语教研室 周仁华 男 3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三系翻译教研室 孙少轶 女 2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部 李 丽 女 3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翻译00硕 薛 冰 女 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三十五队 于宏伟 男 39 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 欧阳利锋 男 3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基础英语学院 李 平 男 31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01研 陈 敏 男 25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万旭龙 男 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三系九队 潘 佳 女 25 中国人民解放军61142部队 黄丽春 女 19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雷义桂 女 24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2000研 邓 静 女 23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2001研 鞠 涛 男 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三系九队 王社会 男 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三系九队 张 威 男 31 河北省石家庄市邮政高等专科学校外语教研 室 毛竹晨 男 29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周绵绵 女 22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99英 评审工作报告 由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和清华大学外语系联合举办的第十四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已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得到了热爱翻译事业的广大青年的积极参与, 得到了各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从而保证了竞赛能得以胜利完成。 本次竞赛分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奖项,共收到有效参赛译文稿598份。其中英译汉文稿360份,汉译英文稿238份。参赛人员主要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大、中、小学的学生和广大青年外语教师,也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涉外人员、翻译工作者和英语爱好者。参赛者当中有今年首次参赛的新人,也有已连续参加数届比赛的“老兵”, 其中不少还是单位骨干。这充分反映了“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创办十几年来已经得到国内广大外语学习者和爱好者的欢迎和认可,对推动我国的外语教学、提高社会整体翻译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届评审委员会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严格执行匿名评审制度, 做到了对每一位参赛者认真负责。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由《中国翻译》编辑部负责人报名工作,对收到的所有参赛译文进行登记并统一编号,将参赛者信息(参赛券)与译文分离并另行封存,由专人统一管理,然后把统一编号的译文送交评审委员会进行匿名评审。 评审委员会在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罗选民教授的主持下专门成立了竞赛秘书组和英译汉、汉译英两个评审小组。评审工作基本上采取四审制。在初审之前,各评审小组就原文的风格、结构、难点、重点词等进行了仔细地讨论, 然后制定了明确的评审细则和总体标准。为保证评审质量,评委会曾多次召开评审会议,对参赛原文及小组提供的参考译文进行反复推敲。如对英译汉的参考译文, 评审委员会在评审小组的初稿基础上讨论修改了四次; 为了使汉译英的参考译文更加地道, 评审委员会在讨论后, 还专门请外国专家Edward McDonald博士进行了校审。最后, 评审委员会委托各评审小组根据集体的讨论和修改意见终稿并撰写评析文章。 从此次竞赛评审中我们看到,绝大多数参赛者是以极大的热情和极其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参与此次活动的,他们认真查阅文献资料,对参赛原文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非常细致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为了考证英译汉中出现的“半穹顶”一词, 有的参赛者甚至上因特网搜索并下载图案附在参赛稿上, 充分体现了一丝不苟的严谨学风, 这正是我们所提倡的一个立志从事翻译事业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当然, 少数的参赛译文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应该出现的常识错误和因为马虎而产生的错字、别字、掉字、手写稿书写潦草混乱等,这些有待于我们今后去改进。 与历次参赛相比,本次参赛译文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未能有十分理想的参赛译文,故未能产生一等奖。这说明了翻译水平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 必须不断加强语言的基本功, 不断加强翻译理论的学习和翻译技巧的训练。 应该说,本次竞赛评委会的评审工作是严肃认真和客观公正的。当然,我们的评审工作肯定会存在不足之处,如在文体和语言风格方面,评委的主观判断和审美倾向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的评审是参照科学、客观的标准作而执行的,这就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评审的有效性。在本次“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结束之际,我们向所有获奖的参赛选手表示衷心的祝贺!也向所有参赛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希望广大读者以及参赛者能够继续关心、支持和参与这项活动,对我们的各项评审提出批评和建议,把我们共同关心和爱护的“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越办越好! 第十四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评审委员会 赵常谦 中国译协第一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 林戊荪 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主编 黄友义 中国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外文局副局长 孙承唐 中国译协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主任 杨 平 《中国翻译》副主编、编辑部主任 罗立胜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外语系主任、教授 罗选民 清华大学外语系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王 宁 清华大学外语系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陈永国 清华大学外语系 教授 许建平 清华大学外语系 教授 评审小组成员: 英译汉小组:许建平(组长) 封宗信 穆凤良 纪康丽 胡 阳 汉译英小组:陈永国(组长) 何宏华 秘书组:李 荣 洪 玮 王育宁 颁奖典礼会场 时任中国译协常务副秘书长孙承唐(左一)及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杨自俭(右一)为获二等奖的参赛者颁奖 清华大学外语系罗立胜为三等奖颁奖 香港岭南大学张南峰先生在翻译高层论坛上作主题发言 会间讨论 |
韩素音:比利时媳妇嫁中国 |
时间: 2011-08-08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林芷 |
内容摘要: 韩素音抗战初期和丈夫居于重庆,她非常庆幸自己1939年初回成都老家过春节,并在此后几年多次回家长住。韩素音与朋友或堂、表姐妹们经常漫步于成都的大街小巷,听川剧,逛商场,品小吃,吃火锅。 |
林芷/文 韩素音(1917―) 中国籍亚欧混血女作家伊丽莎白・柯默(Elisabeth Comber)的笔名,原名周光瑚(Rosalie Elisabeth Kuanghu Chow),客家人,祖籍广东五华县水寨镇。1917年9月12日生于北京。父亲是留比的中国工程师,母亲是比利时人。韩素音的主要作品取材于20世纪中国生活和历史,体裁有小说和自传。1952年的自传小说《A Many-Splendoured Thing》曾被好莱坞拍摄成电影《生死恋》。1956年以后多次访问中国,并出版关于中国及中国领导人的著作,用英文、法文写作。现居瑞士洛桑市。 比利时媳妇嫁中国 韩素音的远祖是广东梅县的一个货郎,他在清代前期随着湖广填四川的大潮来到四川,定居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的郫县,转而务农。周氏族人在郫县渐渐发家致富,买田置业。1795至1917年,周氏家族的烟草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他们的“广兴号”在四川各城市都有分号,总店设在成都最繁华的东大街。 韩素音的曾祖父周道鸿是举人出身,著名学者,曾在甘肃做官,周家宅院很多门、墙的油漆大匾上,都有他的治家格言;祖父周建渝担任过甘肃灵州知府,中年辞官回成都后,很热心为人治病;祖母洪夫人威严精明,果决能干;父亲周映彤曾在四川乡试里名列前茅,假如世道不变,他也该遵循祖辈的足迹,通过科举入仕。不过,他生于一个讲求维新的时代,科举恰好废除了,家中三个兄弟,长子去了日本留学,三子进军事学堂,家长想让喜欢研究探索的次子去学习科技。恰逢四川省要选送家世良好、学业优秀的青年到欧洲留学,1903年,周映彤从成都九眼桥登舟启程,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工程系留学。 周映彤生于官绅世家,长辈宠爱,亲情浓郁。成都家中深宅大院,画栋雕梁,庭花烂漫。与朋友出游,则是登城墙,眺雪山,吟诗词……他印象里的中国,似乎由锦缎、诗词、字画、青花瓷、美食构成,是一幅长卷里最曼妙的那一段。 1905年,周映彤在比利时邂逅玛格丽特。因为远离故土,回忆更被镀上了明丽之色。所以他关于中国的描述,都是精致、雍容而安闲的;这些动人的画面固然真实,却远非中国的全部。而且,也容易使人误会或者想入非非。比方说,它们恰好就契合了少女玛格丽特对神秘东方的想象:她正处于梦幻的青春期,周遭环境凝固沉闷,突然觉得自己遇到一位东方王子,义无反顾就迎上去了。欧亚人通婚,在20世纪初还有些惊世骇俗,也难以被亲友祝福。但无论玛格丽特家人如何强烈反对,旁人也冷眼侧目,他俩都难舍难分。 1913年,玛格丽特抱着甜蜜的愿望,随周映彤来到中国,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要去爱丈夫的国家。然而,沿途的种种落后、野蛮景象,首先让周映彤无地自容,觉得自己从前仿佛撒了弥天大谎,此刻桩桩件件都被无情地揭穿,在心爱的人面前不断出丑;玛格丽特则不仅要见识未曾料到的贫穷、动荡、肮脏,更要作为语言不通的异类,体会强烈的陌生、孤独感;而饱受西方列强凌辱的中国人,又将他们对白人的不满,倾泻到这个紧张而不随和的“洋婆子”身上。 周映彤夫妇的婚姻,从此有些磕磕绊绊。玛格丽特的家人觉得她嫁给中国人,有失身份;而周家人虽然尽力礼貌待她,心底却难以释怀:她毕竟是干了那么多坏事的外国人中的一个;而她因为焦虑烦躁,脾气又那么不可理喻。他俩曾经深厚、浓烈的感情,一年年被憋闷、委屈,被有时还捉襟见肘的生活磨蚀。尤其是,这个兵荒马乱的国家,令她陆续失去几个孩子。她将所有失意失落、愤懑绝望,包括美貌消退、衰老憔悴,都归咎于既爱也恨的丈夫。玛格丽特来到中国不久,就吵嚷着要回比利时,但直到1950年才真正离开。 “光”字辈的三姑娘 韩素音和兄妹都承受了父母不寻常婚姻带来的复杂、酸涩后果。父亲工作中的好些年,都在铁路沿线闭塞而不发达的小地方,他工作勤勉,工资却比外籍工程师们低一大截。韩素音的哥哥海澜因为是混血儿,冷漠的法国医生不予救治,不幸夭折。 母亲将丧子的痛苦倾泻给韩素音,她嫌大女儿相貌难看、性格倔强,母亲总是厌弃地说韩素音:“你必须努力学习,在学校里得第一名。你结不了婚,你太丑了……如果有人因为你聪明能干而愿意同你结婚,你就算走运。可是男人不喜欢聪明的女人。” 父亲工作很忙,母亲厚此薄彼。尽管成绩优异,韩素音却浸泡在日复一日的漠视、打击中,这使得她童年、少年时代愈发强悍不驯、好斗易怒,青春期也乖戾烦躁,情绪七翘八拱。很多年后她才知道,她的“丑”只存在于妈妈眼中,而且,她“有一种体格和相貌的永恒的美会超过她的两个妹妹。” 1921年,全家人随父亲迁到北京。1935年韩素音获得比利时庚子赔款转成的奖学金,赴比利时学医。后来又靠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助学金,在英国留学。 韩素音成长的民国初年,东西方还横亘着巨大鸿沟,种族之间的隔膜、壁垒、歧视无所不在。欧亚混血儿的生长,尤其伴随着凄惶与漂浮感。他们的外貌不中不西,到哪里皆“非我族类”,有时在父母亲的族群与文化里,都难以找到归属和认同。混血儿在当时中国的外资公司,升迁和薪水都受到限制。作为异类被排斥、隔绝、蔑视的处境,使得当年的不少混血儿有这样那样的性格阴影,神经质、敏感焦虑、交往障碍…… 韩素音很幸运,她天性勇猛,体格强健,求知欲旺盛,有充足的能量从“血统不纯”与母亲加诸的双重束缚中破茧而出。更难得的是,父亲和三叔牵引她走近周氏家族,从仪式上和情感上同时进入古典雅致、根深蒂固的家族,使这个比利时与中国人的混血女儿,在兴致勃勃的寻根之旅中,将根须深扎进成都平原的滋润沃土,完成血脉、文化和亲情的层层皈依。 韩素音抗战初期和丈夫居于重庆,她非常庆幸自己1939年初回成都老家过春节,并在此后几年多次回家长住。三叔交给韩素音祖坟碑文上的拓片,她通过那些已经衰朽的纸片,去了解历代祖辈的履迹与荣光。成都1902年有了第一家照相馆,周家长辈都开通地照了相。照片跟碑文参照,韩素音得以更真切地复原曾祖父等人的音容笑貌。 三叔按照周氏宗谱的排列顺序,给侄女找到了准确的辈分名字,将她列入家谱。韩素音成为周光瑚,“光”字辈的三姑娘,枝繁叶茂的周氏家谱的一员。当然,她早已被带去拜了祖先,祖先牌位在羊市街三叔家的祠堂里,祠堂前的院子花木繁盛。 那个春节令人陶醉,梅花开满庭院,花香、茶香与笑声交织,韩素音跟大家族聚在一起――回郫县祖屋祭扫祖坟,在延续久远、庄重缓慢的程序里,行礼如仪;大家一起守岁、聊天,听三叔长篇大论地讲家族往事、人伦传统、处世之道,给无数长辈磕头;与一大群堂、表兄弟姐妹玩耍,逛武侯祠、草堂寺、品美食;她能够吃满盘辣椒的川菜,也学会了中国式复杂的亲属称谓……这种洋溢着浓郁温情的古典宗族制度,在当时真是给惶惑、飘零的韩素音充足地浇灌了亲缘和族群的养分。她找到归属感,觉得自己的根就扎在这里。所有人对韩素音都特别关爱,她发现,自己获得的这种“深切的、也许是明确的爱,无论是时间还是革命都无法磨灭或摧毁。”她也渴望收敛起自己冲动急躁的个性,享受跟大家庭融合在一起的安逸安全。 韩素音的三叔周见三毕业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担任过大军阀、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的副官长,曾为刘湘管理财政事务多年,当时是四川美丰银行的董事长。三叔有金融家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精明灵活,也有老派绅士墨守传统礼俗、谨遵伦理秩序的执著固执,同时充满东方式的古老智慧,洞悉世道人心,顺应天地自然。三叔还是乡土的虔诚热爱者,四川的阳光、山水、物产、方言,他觉得样样皆好,比任何地方还好。 韩素音与朋友或堂、表姐妹们经常漫步于成都的大街小巷,听川剧,逛商场,品小吃,吃火锅。成都的儿歌、俗语、歇后语、催眠曲,也让她觉得新奇美妙。 距离华西医大不远的小天竺街,有一幢朴素的两层木楼,成都式的青灰色瓦屋顶,中间一个院落。美国传教士、医生玛利安・曼利开办的助产士学校兼小型妇产科医院,就设在此地。来自四川各地的学员,在此接受三年培训,成为合格的助产士后,大多会到小城市开办诊所。进入这所学校,到各种各样的产妇家里接生,使韩素音暂时摆脱了在重庆当家庭主妇的沉闷与婚姻的愁烦,也更宽泛地接触到周家之外、成都不同阶层的生活――从有几房姨太太的军阀到茅檐摇晃、衣不蔽体的穷家小户。 韩素音在成都成为母亲。1941年秋,她收养了一个一岁半的幼儿,孩子生于梅花盛开蓉城的日子,丈夫唐保黄后来给养女取了个富于诗意的名字蓉梅――成都的梅花。当旁人都为这个被卖过几次的病弱女孩得到美好归宿而庆幸时,韩素音自己却深感幸运:“如果我不是小天竺街的一名助产士,我的生活中就不会有蓉梅。”蓉梅是她唯一的孩子,也激活了她的母性:“我无法想象我的生活可以没有她。” 玛利安也是一位作家,有一些中国题材的短篇小说刊登在美国杂志上。韩素音从欧洲辗转回国的经历,尤其是她从香港经武汉、桂林到重庆,穿越南方内陆省份的见闻和观感,让玛利安认定极富价值,很契合欧美人了解战时中国的急迫心情。她俩合作完成了《目的地重庆》――韩素音写作初稿,玛利安修改润色。该书1942年在美、英出版,这是韩素音的处女作,她的写作,一开始就在情感和内容上,跟中国紧密粘连。 从50年代初开始,韩素音陆续写出《瑰宝》《残树》《凡花》《寂夏》《吾宅双门》《再生凤凰》《的世纪》等作品,在文坛享有盛誉,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