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特的教育方式 |
不同的授课方式 美国人爱标新立异,老师在教学中也是如此,喜欢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拿学生绘画来说,在国内,常常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好一幅画,让学生去临摹,老师评价画得好坏的标准,往往是谁画得最像、谁的画面最干净,就画得最好。而美国学校的图画课,老师不让学生画具体的东西,而是给学生一个想象的题目。比如说:你们如果看到恐龙(美国孩子对恐龙出奇的偏爱),恐龙会是什么样子?这样,学生们就根据各自的想象去尽情发挥。 母亲节快到了,老师会问学生:“你们要给母亲准备什么礼品?能不能用自己的画表现出来?”再大一点的孩子,老师会启发学生表现自己的性格,从家里带来最能体现自己的照片,对着它来画自己。于是学生们你画你的,我画我的,作品之间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不同而已。这样做,你会发现孩子的想象空间顿然扩大,所有天真可爱都淋漓尽致地跃然纸上。 一次美术课上,一个小男孩望着画纸发楞 ,老师关切地问他:“孩子,你想画什么?”孩子说:“我想画上帝。”“噢 -- 能告诉我上帝是什么样子吗?”“老师,等我画完,你就知道上帝是什么样子了。”我们国内学生有这样的想象力吗?如果我们的学生说想画玉皇大帝,老师又会怎么认为?恐怕学生十有八九会受到批评。 再举一例。在美国,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编组做项目了。我儿子所在的组要写的是:“20 世纪最让你敬佩的人”。小组同学先要决定写谁,然后再考虑是写故事书,还是编画集,亦或是做实验报告。让这么小的孩子不靠老师,也不与父母商量,自己做出“杰作”,可见难度之大。但就是这些八九岁的孩子,靠集体的力量做出集体的成绩,而不是靠个人的表现出色去完成作业。 美国学校对小学阶段学生的作业,只要你做出来,就是好的。学生的数学作业,每天纸上都留出一片空白,让孩子自己出题和回答。这样的题可做可不做,做难的或容易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想象的空间和信心。 美国学校的优资班 美国人称智力超群的孩子为“化资”学生(Giftedchild),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专门为“化资”学生开设加强课(Giftedchild),课程分为英文与数学。华裔的“优资”学生较多,且上数学班的多,而上英文班的为数很少。能进入这样班的学生,年级越低比率越少。 美国的代资教育与常规教育之间的误偏在哪里?关于美国学校的“化资”,过去我在报纸上看到是这样介绍的:“按照能力分班,目的是为智力发展较同龄孩子快,智力强的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不至于在课题上感觉枯燥乏味”当我的孩子被学校分到“化资”时,我一直以为他会在一周几次的天才课上多学些东西。就是说当其他同学在学一位数乘法时,他们可能多学几位。一般孩子写一篇作文,他们会被要求多写几篇。这些误区,直到天才班老师召开家长会时,我才有所了解。 低年级考取天才班的学生,我所在的州录取率为 5 - 10 %,愈到高年级,因为开得班次和种类较多,学生人天才班的机会也愈高。刚开始时,这些天才班的学生根本没有教科书,他们的课只是从平常的课中抽出来,一周上两节或更多课时。而自己平时拉掉的课,照样要补齐,作业也要完成。学校把这些所谓化资的孩子抽出来,决不允许他们有任何特殊,只是多给他们一个接受挑战的机会,多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多学一些解决问题的方式。而这些所谓“天才”的课程,也没有专为他们设的偏文、偏题,都是综合性的概念问题。 如我儿子所在班,三年级的“天才教育”是老师讲一本有很多故事、充满悬念和漏洞的书,让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做出回答。通常解决一个悬念,都要同学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提出,再揣摩出来的,甚至有时到最后也回答不上来。比如老师讲一个人无家可回,实际上意思是 No homedase ,老师讲了很多情节后问学生,他是干什么的?如果学生不了解美国最流行的体育项目 -- 垒球,就无法正确回答这个问题,这里讲的是垒球运动员打垒球的情形。 一天,儿子拿回家一个盒子,里面有张纸条,上面写着:“请找到我们所需要的这些东西,而且不允许花钱买”。接着列了一系列物品,包括一张早已不存在的国家地图,一个死掉的细胞,一个平时用的保护神,两件合成的东西等等,共有十几项。还有一个最简单、也最有意思的问题,让学生计算出你学校 10 位老师的平均年龄。在美国,问别人的年龄是犯大忌的。一个孩子要问多位不认识的老师的年龄,这就要求孩子具备语言技巧和社交能力。而且作业要求在两天内完成,结果我儿子只问了三个认识的老师,其他老师没去问,理由是没时间找更多的老师去问。我想,儿子没完成作业大概决不仅仅是这个原因吧。 学校还有类似考古系列的作业,让学生通过一个假想的考古队到非洲,了解那里的气候、植物、动物和风土人情及其它许多知识,用这些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天才班的老师对我说:“实际上,让‘天才班’的学生多学一点数学和语文并不是最关键的,我们更重视的是他们掌握逻辑思维的方式,而不是告诉学生怎么去做。我们给他们一个工具,让他们去发现怎么用,何时来用。最终,自己再发明工具”。 这就是美国教育的特色。它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让学生只从书本中学习知识,而是培养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的能力,让学生从多方面去认识问题。这就是美国人与我们中国人在认识问题方面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原因就在于教育。 “看与说”的独特学习方式 美国幼儿园课堂上,每星期有一次“看与说”课(Show and Tell)。孩子从家里带来各种物品,如一幅画、一张照片、一件小工艺品等。只要是健康的、有知识性的,带什么都行。上课时,孩子拿着自己的展品,站在教室前给大家边讲故事边演示。美国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特别是演讲能力一流,可谓是“魅力无穷”,这与他们童年时以活泼玩耍的形式进行语言训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是各级学校重视演说训练的结果。 中国人不善言辞,更少有具备演说才能者,人们对夸夸其谈的人有种天生的反感。其实演讲是体现一个人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方式,也是体现工作能力与社交能力的一个方面。我们中国人在外人面前,在公众场合很少有能说会道者,即便自己有想法,表达起来也往往不流利顺畅,反而给人造成思维与表达能力较差的感觉。这也与我们从小忽视语言训练,极少或根本没有演讲训练的结果。 比较起来,中国经历过“文革”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比现在的孩子似乎好些。那时学生文化课可以不上,但宣传的任务不能不完成,而且学校的大批判、大辩论和各种讲用,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经受了锻炼。记得那时小小年纪的我就常常面对于人讲话,既 不 怯场,也敢于说话。多少年后,我在美国纽约商界与另外五名银行家、律师和大老板主讲“国际贸易巡览”时,大概我是最没“老本”、唯一母语不是英语的演讲人。记得当时美国化学银行的副总裁会前给我打电话问我是否紧张,因为她已经紧张得心跳过速了。我说自己并不紧张,唯一怕的是即席回答听众问题时英语不够使唤。 那次,我在与会专家面前侃侃而谈,像个讲台上的“老手”。实际上,这是我在美国大型会议上的第一次,如果说我没有慌张,也是当初 “斗私批修”锻炼的结果。在美国,别人不会主动发现你,而你要时时处处争取机会表现自己,而表现的途径离不开绝妙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美国,不仅是中国人,许多亚裔人都败在“语言表演”上,这已经不是一个语言问题,而与我们的生长环境与教育方式息息相关。 文化语言与技术语言 一天,女友向我诉苦说,几年来她在业务上已经硕果累累,可部门扩大时却没有提职,被提职的竟然是当初由她录取的美国同事。 那个同事很会写报告,更会讲演。女友因为语言的障碍,每次开年会时,总把讲话的机会主动让给同事。女友先用几句英语对他讲解,开会时,那几句英语的内容竟然能被美国同事诌上一个小时。我多次听女友夸赞这位老美同事,说他如何会表达。 在美国住久了,能讲几句英语,应付一下工作和生活,总可以做到的。现在华裔移民在美国从事技术研究工作者居多,他们说的工作上的英语应该称为“技术语言”。用这些技术语言谈专业,表达不清的地方动手几下就做出来了。技术语言可以学,可以练,所以掌握技术语言并不难。 中国人非常聪明,但作为移民为什么技术上能出类技革,却难以冲破语言交流,难以提升到中高级主管职位上。阻碍找们的并不是技术语言,而是文化语言。文化语言可以通过语言的内涵、轻重、语气和俚语等来表现出语言本身所固有的文化。 留学时我在校园打工,因年终要向政府申报收入与税务,学生都要填表,其中有段内容要求挑选其一的部分: Married ( Yes or No )、 separate ( Yes or No )、 Divorced ( Yes or No ), Married 指结婚, separate ,顾名思义是分开。是的,丈夫在纽约读书,我在俄亥俄,在 separate 上,我理直气壮地给 Yes 画了个钩,被美国人误认为法律形式上的“分居”。结果我新婚燕尔,没来得及“同居”,就已开始“分居”了。不要说 80 年代的老式传统,就是在 21 世纪,我也算是新潮了。在美国时间长了,经常看英文、说英文,习惯后再去看中文,常常有读起来很累的感觉,累得不再想去看长篇大论了。 我用英文写的小说《初恋》在美国获奖了,但故事中微妙的东方文化固有的矜持含蓄,惟有用自身的文化语言方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所以几位美国朋友听了故事梗概之后都说:“真不明白,不是两人都没结婚嘛?为何不能在一起?这么相爱的一对,如果没有过男女间的甜甜蜜蜜,岂不是白爱一场吗?遗憾!遗憾!”奇怪,这些美国人互不相识,听了我的小说梗概后的反驳大同小异。原因恐怕就在用英文写东方文化的东西,表述方面不尽如人意,所以才让老美们感觉不可理解。 实际上,学习技术语言并不难, 耳儒目染的环境定能帮助你提高语言能力。然而,如何恰当使用字里行间的一词一字,如何把握特定的文化内涵,如不下功夫深入美国人的生活,只从冰山的一角看个大概,忽略隐在水下真正的庞然大物,就很难了解看不见的大文化,更不要说掌握其间深奥的文化语言。 因材施教 美国教育的一大特点,还表现在重视因材施教方面。到中学,特别是高中后,同一年级的学生,可能分成三个或四个水平的教学过程,使学习好的学生学得更好。因为学生按学习成绩被分开,他们只能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组同学比,而不是在大环境下去竞争。这样,即便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学生比,也不会有太多失落感。 对华人家长来说,孩子是我们梦想的实现者。但家长不了解孩子适合从事哪方面专业的学习,往往在这上面犹豫不决。美国高中生在选择志向时,专门设有一堂心理咨询课,学生可向专业老师进行咨询,进行试题测试,来发现性格的利弊,再根据自身的特点,正确认识和发现自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志向。 一个比较文静的女孩子,父母希望她做律师,通过与辅导老师讨论后,她才知道自己不适合做律师,更适合 做别 的工作。所以在高中选修课时,她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志向与必修课。 一个刚从上海实验小学来的小留学生,英语还不过关,可数学成绩之优异,让同学望尘莫及。别人一张考卷都做不下来,老师一下就给他四张,而且一张比一张难度大,即便这样他做起来也跟玩似的。每次数学课老师都会给他许多辅助材料,让他多学一些。美国学校就是这样因材施教,你的能力越强, 越培养你这方面的能力。然而小留学生的母亲却有一丝忧虑,她说:“虽然儿子的计算能力很强,但他的英文不行,数学解答和讲解时还是不能应付。”所以现在这个小留学生不但在数学上继续努力,而且还在加强语言课的学习。 给你工具的教育方式 美国学生在数理化方面比中国学生差得不是一星半点。而且从小到大的考试,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进行,因此他们很少有背书的习惯。他们掌握的知识,不在于有多深,而在于有多广。因此常听在美国的华人说:“现在华人家长常常不如孩子知道的多。” 历史课是要求学生大量记背的课程,不然那么多数字、年代、人物、事件,怎能记住呢?坐落在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旁的普林斯顿中学,为家长举办了一台别开生面的历史剧表演。这所中学有 300 多的学生,会唱歌的、会跳舞的、会讲演的、会演奏的、会作曲的、会组织的应有尽有。学生们聚集一起,各显其能,经过半年排练就给美国近代史上每个历史阶段的服装、流行歌曲、人物、事件和总统的讲演来个大串联。舞台上有世界一流的灯光布景,背景是一个巨大银幕,随着历史变迁不断切换历史镜头。两三个小时下来,无论家长还是学生,无论台上还是台下,大家把美国历史全部看了一遍。这样学生先感性认识,再听老师在课堂上讲历史,再查阅有关的书籍,你能记不住美国近代史所要掌握的知识吗? 国内40岁以上者大概都记得当年上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这个剧除歌舞让人过目不忘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以生动的、喜闻乐见的歌舞形式将中国近代史串联表现出来,从而让人一看便知中国近代都有哪些历史事件。一晃几十年过去,我还清楚地记得剧中的人物,记得每个时代的一首歌。 美国教育鼓励孩子靠大量阅读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积累知识。对此,我体会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人的记忆、精力和偏爱都有局限性,美国教育是把广泛纵横的知识给予你,使它成为你记忆中的一个符号,你再需要高深的知识,可到图书馆或者专业化时再去探讨。我在国内上中小学时,知识的积累基本是靠死背和应付考试得来的。虽然知识很精很专,但不广泛。所以使得自己对事物的分析与见解达不到更深入、更高的水准。美国的教育,是把工具给了你,具体怎样要看作未来如何发展了。 有位美国老师曾这样说过:“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要知道到哪里寻找所需要的比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但是,如果要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班级的编排制度 美国学校的编班制度与中国不同。在中国,各班学生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到毕业,除非有转学,蹲班者,往往一成不变。如小学一个班的同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在一个班。美国则不同,从幼儿园开始,每年都要重新编班,每个学生的老师和同学都调换一次。也就是说一个班有 2O 学生,一个学年完成后,从第二年开始全年级的学生进行重新组合,学生年年都要换班,都要结识新同学。这样小学生五年上下来,前前后后大概和全年级每个学生都曾同学一场。虽然学生总是换班,但老师基本上是重复教同年级的课,一般不随班升级。 早期介入的性教育 美国是自由世界的象征,美国人的观念也与我们不同。美国中学生谈恋爱是极普遍的事,哪个女生或男生被一群同学崇拜和追求,是让孩子和家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事。美国孩子普遍有性苦恼,怕没有异性朋友或没有性经验被同学朋友取笑。社会也给孩子们享受青春的足够自由,没有任何明确制约或给他们一个限度。学校对学生发生性行为不去干涉,学校关心的是教给学生发生性行为时应采取的安全知识。既然性行为已是学生公开的“秘密”,学校当然要开设性教育课去教育和引导学生。 美国学校的人体生理卫生课及性教育课比我国开设得早。我国对这方面课的叫法比较含蓄,称为生理卫生或青春期教育课,不像美国性教育课那么直白。而且我国一般在中学时期才开始向学生讲授这方面的内容,而且所学的内容决不像美国学校那样直截了当。在国人看来,我们的孩子在这方面开化得比较晚,如果过早地让孩子接触性教育,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美国小学二年级学生,就已开始接触生理卫生课,初中一年级,学生已接触性教育。高中的性教育课放映这样的电影:一男一女约会,两个人的动作愈来愈亲密,就在关键时刻,画面换成动画片。只见一群精子追逐一个卵子,跑得最快的精子撞到卵子,两个结合在一起。又回到电影镜头,女孩子的肚子开始大起来…… 电影放完后,同学们问老师的问题全是如何预防怀孕、性病和避孕套的种类等。从学生所提的问题已能察觉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考虑,已远远超过粗浅的好奇和了解。在没有考虑或明白责任贞操和家庭是怎么回事时,他们已经在品“禁果”了,而对后果,在他们看来却不很重要。 当代美国学生,在学校得到的性知识,不仅在质与量上走在世界前列,而且美国的新闻媒体和电影、电视对性方面的渲染与夸张,也让青少年潜移默化地认为性行为是人的本能,没什么大惊小怪。学校开性教育课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学生不要盲目的做错事,但对年仅 11 岁,对性还处在朦胧状态的孩子就开始强加性教育课,是否有必要?还值得商榷。同时,学校公开给学生发避孕套,学生也可以到校办公室领避孕套,是否给学生一种错觉,认为做这样的事没有关系,这样做的后果如何? 美国许多高中生有性经历的记录。由于性教育的开发,愈来愈多的青年对同性恋的容忍度增强, 80 %的人都不反对婚前发生性行为。社会上,高中生未婚妈妈的问题也愈来愈严重,而且弃婴、杀婴的案件也开始增长。 一年前,一位高中毕业的女生,在参加毕业晚会时在卫生间生下一个婴儿。她不但不照顾婴儿,反而把他憋死扔进垃圾桶,之后又坦然回舞厅接着与男友同学跳舞尽兴。更不可思议的是,女孩的家人和学校的同学老师在此之前竟没人发现她已怀孕。及时行乐的学生愈来愈多,学校只是向他们介绍性知识,而没真正让这些还未成熟的孩子懂得责任和义务,反而助长了他们的行为。尽管愈来愈多的大众开始呼吁应引起对学生性问题的重视,但从根本上去改善青少年的性意识,真是说易做难啊!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