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管季超祝贺“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科研课题开题!手机短信收悉。感谢少堂先生关怀!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28 09:18
标题: 管季超祝贺“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科研课题开题!手机短信收悉。感谢少堂先生关怀!
关于举行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
“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科研课题
开题会议的通知

各区教育局教研中心(室)、各新区公共事业局(社会建设局)教科研中心,市局直属各中学:
经研究决定,近期将举行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科研课题开题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开题时间:2012年11月29日上午9:30——11:00。
二、地点:深圳市教科院一楼会议室。(红岭中路1040号)
三、与会人员
1.“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全体成员。
2.欢迎其他名师工作室、科研专家工作室派老师观摩交流。
特此通知。

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六
(联系人:程少堂,电话:36853085)


附:“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成员名单
序号
姓名

1
钱冰山
坪山新区教研中心
2
葛福安
深圳外国语学校
3
徐国年
南头中学
4
马恩来
梅林中学
5
王雪娟
平冈中学
6

深圳高级中学
7

龙城高级中学
8
何泗忠
深圳第二高级中学
9
童宝玉
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
10

宝安区教研中心
11

育新学校
12

坪山实验学校
13

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
14
胡少明
罗湖区桂园中学
15

宝安区海湾中学
16
向晓璐
南山区松坪中学
17
吴明赓
宝安区教研中心
18
邹先平
龙华新区丹堤实验学校
19
陈嫣芹
龙华新区丹堤实验学校
20

赵云
罗湖区草埔小学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28 18:51
程少堂:20多年前中学教师7年科研生活回顾






    我1983年大学毕业教高中语文,199010月脱产到华中师大念研究生。这7年我的中学教师工作是做得很好的,同时我不仅研究语文,还研究教育的方方面,发表如下论文和文章——

1.《中国学校轻视健身体育的文化原因》,发表于《中国体育报》1988220。(《中国体育报》加发近900字的“编者按”。)我是一个语文教师,很少参加体育活动,也对体育不大感兴趣,但我却研究体育问题。这篇文章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体育》1988年第2期全文转载。这是人大复印资料首次全文转载我的论文。

2.《中国学校轻视健身体育由来已久——我国学校轻视健身体育的文化分析及对策》,这篇文章是上一篇的扩大版。发表于南京《体育与科学》杂志1988年第3期。该杂志加发“编者按”,在该刊组织相关讨论。

3.《教学风格论》,发表在辽宁师大《教育科学》杂志1988年第2期。该刊当时是季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学》全文转载。我国著名教学论专家张武升博士(现任天津教科院院长)认定此文为我国尝试建立教学风格论学科的第一篇论文(见张武升主编国家教委级青年基金课题《当代中国教学风格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第3页);我国教学论权威专家、著名博导李定仁教授在2003年主编出版的《教学论研究二十年》一书中,高度评价这篇文章,认为该文对“教学风格”的定义是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学风格”最好的定义之一。该文还被1989年以后出版的多部大学教材和《教学艺术论》专著引用 (90年以后出版的《教学艺术论》一般都会引用)

4.《确立一条全新的教学原则——知彼知己》,本文入选1990年第二届《孙子兵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被收入会议论文集《孙子集萃》。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参加会议时我和大连陆军学院教中文的刘教授住一个房间,晚上他说去北师大看他女儿。刘教授走后,有学者告诉我,刘教授是当时因“六四”时间关进监狱的刘晓波的父亲,他是去北师大看他儿媳。我这篇文章的修改稿后来发表在《华中师大学报》1992年第1期。《新华文摘》1992年第4期论点摘要。这是《新华文摘》第一次摘转我的文章。人大书报中心《教育学》也全文复印转载这篇文章。现在,一些大学教材已经吸收这一原则。

5. 《控制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发表在当时全国中语会会刊、辽宁的《语文教学论坛》(现已停刊)1989年第3期。本文获当年全国中语会组织的全国青年教改新秀论文评比第一名。颁奖会在湖南张家界举行。魏书老师给我颁的奖,因我是一等奖中年龄最小的获奖者,又是第一名,所以照相时魏书生老师把我拉到他身边坐下。这张照片还在。颁奖座谈会上,当时《语文教学论坛》一位女性编辑马老师告诉我,评委陈金明老师(时任北京《中学语文教学》主编)评完后从辽宁带走的唯一文章就是我这篇。本文获奖后,人大书报中心《中学语文教学》1989年第2期全文复印转载。此文是我国语文界最早引进控制论研究语文教育的文章之一,据说这是陈金明老师带走它的原因。

6.《教学控制论》,发表在《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7.《教学传播论》,发表于《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当年《语文学习》和《文汇报》等单位联合举办一次全国语文教师优秀论文大赛,我这篇文章获优秀奖。

8.《教学节奏论》,发表在《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9.《过度学习论》,发表在福建《教育评论》1989年第6期。我老婆当时也在我任教的学校教高中英语,这篇文章发表时我把她的名字写在我后面。此文获航天部优秀论文奖。(当时我工作的学校是航天部066基地第一中学)。《新华文摘》1990年论点摘要。

10.《德育非个性化源流》,发表在《上海教育》1988年第5期。这篇文章参与了当时德育大讨论。

11.《中国学校的与非个性化源流——关于德育危机的历史文化反思》,发表于湖北《学校思想教育》1989年第1期。

10.《“文质彬彬”批判》,发表于华中师大《教育研究与实验》1989年第1



11.《运用系统思维安排好学校课表——试论安排课程表的意义和原则》,发表在沈阳师大《教育丛刊》1988年第2——3期(合刊)。从控制论,到传播学,到系统论,可以看出年轻时代的我对新知识的敏感与渴求。我连排课表都研究。


12.《提高教师素质是深化普教改革的关键》,发表在天津《教育论丛》1990年第1期。当年还是年轻人的朱永新在其专著《中华教育思想》中,以两页的篇幅引用此文。

13.《诸葛亮的家教思想》,《老人天地》1987年第5期。

14.1989年湖北广播电视厅在《湖北广播电视报》上举行“建国四十周年——我与电视”有奖征文比赛,我的散文《电视与人生三部曲》获一等奖。和我并列一等奖的是汉剧中的“梅兰芳”、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陈伯华女士。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