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诗歌批评与细读”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28 19:04
标题: “诗歌批评与细读”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诗歌批评与细读”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2年10月20日至21日,由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诗歌批评与细读”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美国和意大利的五十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思敬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中文系谢冕教授致开幕词,二位先生首先代表会议主办方对与会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希望大家以平和的心态与兼容的胸襟展开讨论,以品位诗歌的美妙境界。北京大学中文系孙玉石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东亚语文系奚密教授先后作主题发言。孙玉石教授就解诗的实践性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认为“解诗”不仅能破除读者的阅读障碍,更有助于其体味诗歌的深层审美价值。奚密教授则以文本细读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细致梳理了新批评理论的缘起和发展历程,深刻揭示了“细读”对于诗歌批评的重要性。
        本次会议共收到40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涉及近年新诗批评的处境与症候、当代诗歌批评的历史检讨、“细读式批评”的实践与反思以及批评家的角色定位等几个方面。与会代表在提交论文的基础上,分为七个讨论单元,采取主题报告、一对一讲评和自由讨论相结合的研讨方式,这种论题集中、针对性较强的会议流程使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充分展示和积极回应。
        北京大学中文系洪子诚教授在大会闭幕式上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对会议筹备阶段确定主题的过程进行了回顾,指出召开本次会议的初衷是希望诗评界意识到“批评应从认真读诗开始”;其次,针对会议期间各方不同的“细读”路径,先生认为取长补短的学术交锋有助于研究上的互相启发;最后,先生有感于中国内地诗评界过于强烈的政治诉求,期盼学人们在获得“多种多样的现实感”的同时,正视自身局限,倾听他人声音,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感觉。至此,此次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
                                                                                                         (徐玥)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