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道”与“技”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29 14:25
标题: 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道”与“技”
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道”与“技”云南 任玲
《庄子·养生主》中写到庖丁解牛的出神入化,简直把解牛写成了一种享受了,他动作娴熟,刀子游走自如,就连发出的声音,也如乐音般动听,“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把个文惠君看得惊叹不已。庖丁揭秘自己的技艺何以达到如此程度时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句话是庖丁技艺提升的经验之谈,更揭示了所有修炼高超技艺时的必然规律,要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度,要做到游刃有余的程度,提升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停留在“技”的打磨上,更为重要的是“道”的揣摩。丁厨师不是不要技巧,只是在他认为,揣摩透了牛的生理结构,才能“因其固然”,依据它内在的规律去解剖。
庖丁的经验,不只是为文惠君提供了悟“养生”之道的由头,简直可以说,他为所有技艺的精进过程提供了高明的指导。“技”是技术,技巧,技能。“道”是“天道”,即自然,用今天的话说,是万事万物内在的存在方式和运行规律。如果只重视“技”,无非是个熟练的“匠”而已,唯有真正揣摩了其内在本质、规律,“技”方能突破局限,得以升华精进,并至于出神入化。
庖丁的经验,几乎在任何领域都能给人启发,在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更是值得重视。
理论专家一般都有这样的偏见:一线教师往往倾向于技术,热衷于看得见的可借鉴的手段技巧,而淡漠可望不可即的理论。事实是否如此?只要想想我们参加的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时的心理状态,就发现确实如此。老师们常常说:“直接告诉我怎么做吧,别的都是空的。”衡量收获的标准,也无非是可不可模仿,能不能用得上,是不是可操作。甚至就把这称为“实”的,管用的,把理论性的探讨和思考看成是“虚”的,没有实际作用的。
“道”进乎“技”,抑或“技”进乎“道”,是一个颇值得玩味的话题。在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可以演化成另外一个问题:思想与技术,什么更重要?这是前几年《教师之友》(《新教育·读书月报》前身)一直探寻思考的主题,我也是在那时候开始格外关注这个话题的。
这里的“思想”涵盖很广,可以指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也可以是专业自觉,学科素养,还可以是社会认知,底蕴内涵,人文精神,等等。作为一个教育者,“思想”比“技术”更为重要,思想确定方向,思想决定方法,思想选择手段,技术在此之下诞生,没有“思想”,“技术”是有限的。教育界“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的提法,便指向超越匠气。虽然教育家并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但这并不妨碍教育者的追求。语文名师王崧舟在提炼他的成长经验时说:“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我是这样解读的,“剑”,即研课,研技,磨砺技巧;“气”,即养气,养思想,养内涵,养内功。无“气”必匠,难成大器。“匠”与“家”的差别,正在于此。
绝大多数老师所稀缺的,并不是技术,甚至可以说,老师们所得意的,正是“技”。我常常想,为什么我们一线教师几乎或多或少都有技术主义倾向呢?其一,我们曾经被剥夺思想。什么都是权威决定的,什么都“被标准”了,教师也就不准、不必思想了,以致退化到不会思想。其二,一线的残酷现实与理论家的想象相距太远,教育理想的构图与现实反差太大,老师们无法看到愿景,便不去相信理论家的畅想。其三,不思想导致思想贫乏枯竭,思想枯竭的直接结果是什么?越没有思想,越对思想没有感觉。长此以往,形成了恶性循环。
技术主义正是很大一部分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突破的瓶颈。现实中许多“优秀”教师,就是匠气十足的。尤其那些追求并得意于考试技巧的人,这样的人,技巧越多,越限制他的专业成长。他的瓶颈就在于走技术主义路线,而忽略了教育思想的建构。
没有“思想”,或者淡漠“思想”,技术至上,会使技术变得可怕。匠气是技术至上的结果,功利思想也是技术主义的产物。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没有丰厚的思想底蕴,没有对学科内涵的渗透认识和把握,便没有了内在支撑,在专业发展的路上是走不远的。方向不对路,便不是在做教育,不是在做真正的教育,付出再多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做得越多,越是对学生、对教师自己的伤害。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29 14:35
教师专业成长的五个关键词
云南 任玲
2012.10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可说的话题很多,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五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阅读”。
如果你要问我,教书到一定阶段,影响自己发展的瓶颈究竟是什么?那么,我的回答是,欠缺支撑他远行的力量。
教师远行的力量是什么?在我以为有三个方面,那就是:人文情怀,思想底蕴,教育理念。
这个支撑教师远行的力量从哪里来?一个重要的渠道便是阅读。
我所热爱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表达他自己以及他的学校对读书的认识:“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是的,一个教师,如果只满足于自我经验,那么,他的经验再丰富,也不能形成专业上升的自觉,相反,经验容易让一个人走向技术主义,匠气十足。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有一句名言,“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其实,教师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阅读是一种积淀,积淀有多深,行程就有多远。我们倡导读书,读修炼内功的书,以丰富学养,积淀底蕴;读学科建构的书,以提升自我驾驭课程、教材、方法、技能的水平;读教育理论的书,以寻找路标,矫正方向。
一线教师总是希望能够得到可以直接搬用的方法和技巧,而抗拒理论,觉得那些并不实用。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抗拒理论。要突破教师发展的瓶颈,应该且必须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理论是指导实践的航标。阅读,是构建“一线学术”的重要渠道,没有阅读,只能在低层次水平转圈,难以实现自我超越。
我们的工作是繁重、平凡而琐碎的。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支撑,重复单调的工作便形同劳役,暗无天日。要有路标,要有灯,否则,迷失的教育,是对自己、学生生命的最大残酷!如果不是在做教育,不是在做真正的教育,付出再多都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做得越多,越是对教育的伤害。
我们必须学会想方设法把自己从无意义的琐碎中解脱出来,解放自己,把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自我提升上。当你积淀更深厚、视野更开阔的时候,自然有了更多的教育智慧,具体的施教过程中自然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第二个关键词是“反思”。
我所说的“反思”,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在学科理论与课程方法的指导下,反思自己的课堂直至每一个教学细节,提升教学能力。这一层面的反思,是提升自己教学技能的有效方式。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学科建构及教学案例方面的阅读,能更好地促进自己对教学行为及教学细节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对”与“不对”,“好”与“不好”,“这样”还是“那样”,“可行”还是“不可行”,“有效”还是“无效”,然后形成学科教学的自觉和专业的提升。
另一个是我们在所阅读的教育经典的启发引导下,对我们的教育现实和自我的教育行为的一种反观、体察,甚至质疑、思考,最后有所觉悟和改进。这一层面的反思,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却极易被忽视。教师的生活避免不了重复、单调和刻板,因而也容易形成定式思维,传统、规定、经验、习惯等一切固有的东西,都有可能对自己构成束缚。一旦有了捆绑,我们对现实的体察、感知能力就会逐渐钝化、弱化,对现实中的事件失去思考、判断能力,对自己事业的未来失去确认、追索的能力,甚至误入歧途,深陷泥潭,久而久之,难以自拔。反思是一次次良知的追问,也是一次次价值的考量,这种追问与考量促使我们质疑司空见惯的一切,反观自己的教育行为,深思关于自我、关于教师职业的诸多问题,甚至毫不留情地解剖自我及职业群体行为,在反思中突围,追寻真正的教育。
第三个关键词是“实践”。
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强调阅读,更强调实践。读的认真,是为了内化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不止于读;读得用心,为的是惠及到学校、课堂甚至每一个孩子,而不止于感慨。
我们重视实践,但更重视有理论指导的实践。
帕夫雷什中学,是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老师们的试验田。他曾在笔记中写道:“我竭力做到居于我这个校长工作首位的,不是事务性问题,而是教育问题。”他动用一切力量,实践、探索、总结教育规律,“做到使学校全体工作人员——从校长到看门工人——都在实现教育思想”。他以他的教育思想影响着一个集体,他以他的身体力行带动着一个集体,他以他对老师们的深入了解、理解、扶持、欣赏,凝聚着一个集体,形成集体的教育信念。
未来教育美好的愿景,靠的是每一个具体的教育者每一个具体、细致的教育行为来达成。作为一线教师,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理由,就是我拥有课堂。对于我而言,课堂一直是一块承载希望的试验田,每一届,带着新的期待去播种,用每一个朝夕晨昏的日子历练生命,培植思想。在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那些清晰的目标和追寻,都透射到课堂上,课堂是师生共度的一段生命历程,也是伴随年轻的生命一起成长的见证。在我的试验田里,总在改变着什么,遥望着什么,期待着什么,这使我的教育生活从来没有丧失过生机,从来没有凋谢过信念。
生命是新的,课堂就不会陈旧。拥有试验田的日子,就拥有了饱满颗粒的期待,这份期待,将我们的教育之路延伸到洒满阳光的远方。
第四个关键词是“研究”。
教学研究并不神秘,也并非高不可攀。我曾撰文呼吁重视并建立“一线学术”,所谓“一线学术”,就是一线教师植根实践的研究。对于一线教师而言,研究更多的是一种提炼。想办法让孩子变好,想办法把课教好,想办法解决教学问题,想办法提高课堂效率,这许多的“想办法”,其实都是研究。寻找好的问题解决思路,寻找好的教学切入方式,寻找好的课堂组织形式,达成好的课堂生成效果,总结好的学习指导策略,使用施好的教学辅助手段,无一不是教学研究。
一线教师的研究,最可贵的是植根现实,植根课堂,植根教学行为与教学问题,在实践中质疑,在质疑中探索,在探索中解惑,在解惑中提升。“问题”的来源,可以是自己的教学实践,亦可是本校、本地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是时代性的普遍问题。弊病所在,便是问题所在。为“问题”而研究,才是真研究。
教师群体中,那些令我们敬佩的研究者之所以卓有建树,正是因为他们往往对常人置若罔闻熟视无睹的弊病,能保有敏感的洞察,有改变的愿望,并肯为之付出心血加以剖析探求,付诸行动探索实践。
研究需要承受艰辛和磨折,需要抵御外界侵袭与诱惑的内力,需要板凳一坐十年冷的毅力,需要经受漫长历练的耐心。每一个植根一线而卓有成就的研究者,无不饱尝“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历练。
第五个关键词是“积累”。
积累就是做有心人,善于记录,善于保存,在此基础之上,再善于挖掘提炼,这就是很好的研究成果了。
记得十年前,在镇西老师的“教育在线”网站里,“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先生曾发过这样一个“成功保险公司”的帖子:
保期:十年。
投保条件: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三百六十万字)来本公司。
 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济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以一赔百。

这个有趣的帖子揭示了勤于积累对于教育科研的重要作用,而且正好就有镇西老师这样的人为例证,记得当时曾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和思考。我自己也在这个“成功保险公司”的激励下坚持写教育随笔。虽然不能做到每天千字,却做到了有感而发便即时记下,并成了教育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积累并不是记流水账,我自己的经验是“一读,二做,三思,四写”。读是吸纳,做是实践,思是提炼,写是输出。“写”的成功,要靠“读”的深度,更要靠“做”的精彩。
今天,十年过去了,我亲自见证着一大批人从那里成长起来,成为全国各地各学科的新锐名师。而且,我坚决地认为,这样从一线成长起来的名师,对于中国教育,是一种更为稀缺的宝贵。
(注:上文为我在成都市武侯区“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开班仪式上的发言节选)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