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语文教师:在竭力突围与适度妥协中生存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29 14:36
标题: 语文教师:在竭力突围与适度妥协中生存
语文教师:在竭力突围与适度妥协中生存

——关于《语文课:给思想松绑》给荒原狼老师的回复
云南
任玲

2010.4


文章的背景

我和南京师大附中(对话发表时执教江苏华罗庚中学)王雷老师的《语文课:给思想松绑》于20031月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北京)杂志,那几年,我们活跃在K12“韩军在线”,一起感慨,一起呐喊,与韩军黄耀红李镇西李海林以及一大批一线语文教师,一起激情追寻新语文教育。
那时,我们深刻体验到置身语文教学一线的死寂局面,我们在阅读、对话中解决自身疑惑的同时,也深刻的感觉到我们群体的严重封闭与致命内伤。我们狂妄热切的想像着,教师个体觉醒了,丰富了,语文教育的枯燥贫乏便可迎刃而解。在那段时期,我们几乎为教育泣血而呼,无论那声音是铿锵还是微弱,我们竭尽全力。
文章就这样诞生了。
很欣慰,尽管只是小狗汪汪,我们的声音还是被很多同行听到了,认同了,我偶然在二次文献引用查询中,发现我们的话竟然被那么多老师引用着,或者说,那些激愤的声音,有那么多回应,真的很受触动。在沉重的教育现实里,我们无力改变什么,但是,哪怕铁屋子中的人多醒一个,我们都可以少一份孤单,多一份希望。

我们为什么呐喊?

今天再发这篇旧文,状况不同了。至少我们的教材一变再变,无论变得怎样,已经不是原来的枯燥死寂了。老师们的观念也有很大变化了,读书被更多的语文老师认同着并在付诸实践。我们自己也有很大变化了,由于深刻感觉到自身深陷应试泥潭学养浅薄,我们也付诸努力,去阅读,去弥补我们曾经的缺漏。当然,表面上看起来,我也已经是语文特级教师,似乎“功成名就”了。但是,我们依旧在呐喊。虽然我们无法在学理上有多少不得了的推演,至少我们一直在把我们置身其中的教育真相说出来,至少我们一直在思考,在努力。实施新课程了,可以说,我比我视线内的任何一个语文教师都倾尽热情,尽自己可以达到的最大限度的努力。今天,我仍然在写《“基础教育必须改革”是一个天大的假命题》这样愤青才写的文字,不是我才发现这个问题,而是我置身真实的教育场境中,多年苦心投入实践之后,再一次深刻感觉现实的积重难返,也是经过实践和努力之后的再次呐喊。绝不是为耸人听闻哗众取宠,个中忧患只自知。王雷兄也还在持续他的呐喊,而且激愤依然,他题为《<语文考试说明>该寿终正寝了!》( http://res.hersp.com/content/195497.aspx)的文字,依然持续着他十年前的追问。个中忧患,也只有深爱语文教育的人,才能体会。


我们一刻不停的在实践

我们不是只写点哗众取宠的文字,发泄情绪。在漫长的旅途中,我们从没有停止过追寻的脚步。我写文章《把课堂变成一种坚守》,我的课堂就一直在坚守,坚守自己认为正确的,坚守别人视为另类的,坚守世俗不容的,坚守生命需要的。别人在忙于补课鼓腰包,我和一群语文老师,在学校没有一分钱支持甚至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下,自己贴钱花时间完成“亲近经典”的立项课题研究,我们宁愿放弃做卷子,也要拿整整一个个晚自习带着学生开读书报告会……我始终觉得,除了抱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也始终认为,体制不好,但体制也是人造的,我们指望不了一个好的体制突然从天而降,我们是多么微小的个体,但我们还是可以做些什么。我甚至说过,一个教师,分数之外做了些什么,才是衡量他离教育有多远的真正标尺。

在竭力突围与适度妥协之间生存
在我的博客里,荒原狼老师这样回复:
在今天,一个老师即使自己松绑了,要想给学生思想松绑也是难上加难。首先这些学生甚至在娘胎里就被洗脑了。其次社会媒体家长和其他所有的老师都在捆绑他们,而且捆绑更容易产生实际效果;你给学生讲庄子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施耐庵曹雪芹蒲松龄鲁迅巴尔扎克尼采叔本华梵高等等,这些伟大的思想者一心仰望天上的星星,却掉到了地上的井里,他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失败者,都穷愁潦倒。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在只以成败论英雄金钱万能金钱至上的时代,学生能接受他们吗?即使有极个别学生接受了他们,在实践中他们还能践行他们的思想吗?我是一名县城中学的语文老师,给学生做了二十多年的思想松绑工作,不但没有给他们松绑,自己却惹了一腚臊。家长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共同给我扣上了一顶思想消极不思进取心理阴暗的大帽子,几乎把我变成了“人民公敌”,使我陷入四面楚歌的尴尬境地。这就是给思想松绑的下场。尽管如此,我并没有放弃,今后也不准备放弃。“任凭群犬乱吠,商队依然前行。”“语文老师就要敢于担当。”

可以坦白且不夸张的说,没有人比我更能深刻理解一线教师说出这番话时候的辛酸无奈了!因为很多时候,这便是我们的真实生存处境。

我佩服荒原狼老师二十年的执着,更佩服在窘迫处境中敢于担当的勇气,这样的情怀,同样是“忧患只自知”。当现实悖谬着的时候,追寻着的人,反而成了悖理的人。这样的感慨,用《诗经》里的句子来形容再恰不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我比荒原狼以及更多的老师幸运的是,我被认可,而很多有这样认识和努力的老师正被当做另类,被世俗排挤着甚至无情碾压着。
回望走过的路,我想,也许得益于我的适度妥协吧。我置身现实之中,就只能在体制内舞蹈。我让学生信服我的理论,建立在我可以简便的帮他们达成他们需要的分数。我说,那个不难,高三一年足够了。所以前两年,我很少做试卷。甚至高三,我还是和孩子们说:要是可以把这些试卷换成一本书,咱们一起品评玩味该多好。但是当然不行,我同样对孩子们说:做卷子吧,老师不能为了自己的梦想而牺牲你们眼前最现实的利益。我体谅他们,没有分数,哪一所学校因为他的素质而录取他?!他们也很理解我。我觉得,我课堂里的孩子,可能还有他们的家长,对我的支持和理解,有时甚至超过了学校。也正是课堂里的生命,是我付出的全部价值所在,尽管做起来那么艰难。
妥协还包括一些思想的启蒙,讲究适度。
在我的视野里,有一大批思想活跃的朋友,他们有的是教育专家,有的是教师新锐,有的是思想界身体力行的启蒙者,有更多的是我知道他他并不知道我。我从他们那里,同样得到了启蒙并得到了呼应。但是,我绝不把我所接受的一切都给学生。这里基于两个理由。第一是他们的认知局限和年龄局限,决定了他们消化不了那些东西。有时候我最多是化简一下做点延伸。而且是基于他们认知背景的适度延伸。否则,他们以及他们的家长,一定都要消化不良。消化不良的直接结果,便是把你善意告诉他的一切认为是毒害。
第二,我并不认为课堂里的孩子应该被我塑造成和我一样的人,并不想把他们塑造得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尽可能的告诉他们,谁说的话,都只是一家之言。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听别人怎么说,最重要的是,自己有辨识力,有自己的眼和自己的头脑。
至于读书,我也并不认为他们完全要做到抛开现实倾尽热情。但是,至少经我的课堂,他们对那些经典,有力所能及的涉猎,更重要的是,我的情怀,慢慢的植根于他们的信念深处,至少,让他们觉得应该要读书,让他们中的很多人,爱上了阅读,让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有一种敬畏,有一种仰望。我无法在两三年中给他们全部,我培植的,是一种情怀。有这个,一辈子可读的书很多,可做的事也很多。
我始终认为,教师不是刻刀,从课堂里走出来的生命,不该是被刻刀刻画成同一个模式的人。给他们以更开阔的视界,让他们能更理性的自由的选择,而不是照我说或者照别人说的一切去做。这,也许才是教师应该有的姿态和角色吧。

最后,谢谢荒原狼老师用心的阅读和真诚的回复!上面的文字,与你共勉!



附录:任玲、王雷《语文课:给思想松绑》
http://mumian.blog.zhyww.cn/archives/2010/2010429215954.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29 14:37

原文地址:
云南省曲靖一中特级教师任玲访谈录作者:月是故乡明
守住本分,亲近经典
——云南省曲靖一中特级教师任玲访谈录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 记者陈淑芬  2011年7月19日
前言
我始终认为,有良知的语文教师应该守住语文的本分,不甘心于做应试教育英雄,而应做滋润学生一生成长的甘泉。”在语文教育受到世俗功利侵染的今天,云南省曲靖一中特级教师任玲这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无疑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为了让广大一线教师,更多地了解任玲老师及她所倡导的“经典语文”教学理念,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任老师。
记者:我从您学生那里了解到,您给他们开课之初,会在黑板上写下“做精神世界的美食家,做感悟生命的思想者”。据他们说,这句话使他们深受启发。您写下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任玲:我一直把这两句话称作我的语文宣言。几乎每一届,我给学生上语文课的时候,总要讲一个“语文是什么”的专题,讲我所理解的语文,我所追求的语文,还有我们在一起的漫长日子要走的路,要读的书,要背的诗文,要写的随笔。有时用两三课时,有时甚至四五课时。有这个认识和舆论垫底,以后的一切教学活动开展起来就顺理成章了。
我的目的很明确,让他们敬畏语文,懂得语文的价值,把语文当做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我深知课堂里的孩子从初中开始已经深陷应试泥潭,对语文已经产生了“钝感”,甚至已经厌倦。虽然高考压力大,我还是要在高三来临之前,利用宝贵的两年做真正的语文,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这是他们一生中最后的语文课了。
做精神世界的美食家,做感悟生命的思想者”,前者指阅读经典,后者指感悟生活。前者是吸纳,后者是输出,也就是通常说的读与写。读,不只是读课本,两年中至少要有为自己精神垫底的书籍。写,不只是写作文,更要借助自由随笔表达对生活的感悟。没有这两点,就没有真正的语文。


记者:您倡导语文教学要“回归阅读,回归语文的本分,回归语文教学的常态,追寻学科价值”。可是,据我了解目前高中生的学业压力非常大,他们似乎每天沉溺于题海中,跟着老师们研究各种各样的应试技巧,在这样的情况下,您如何引导他们去回归、亲近经典呢?
任玲:我自己对语文试卷一直充满了对立情绪,所以我不会乐意把我宝贵的时间过多地耗费在无意义的试卷挠腾中,自然也就避免了学生过多地沉陷进去。考试训练很多时候是重复劳动,这些强化训练越多,对学生的捆绑和负面影响越大。语文老师首先要看透这一点,要有这一份良知。所以,高一高二尽可能避免拼命应试,以上课、阅读和随笔为主要任务。
我首先很珍惜课堂这个窗口。如果孩子们被课堂烦透了,就不会再向往阅读。毕竟学生要学习那么多科目,任务繁重。所以,课内尽可能大胆取舍,适度延伸。我曾经用一个月时间上《红楼梦》,用大半个学期上唐诗。《论语》《孟子》《庄子》,鲁迅,还有那些值得留在学生生命深处的名字,我都舍不得轻易泛泛而过。我希望通过我的课堂,学生能热爱语文,热爱文字,热爱读书,不做只有分数的文化侏儒。
我们还常常开展一些活动,促进阅读回归。我曾根据学校图书馆的书目,给学生做过推荐;曾组建过班级图书“精品屋”;曾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推介自己钟爱的书籍;曾利用文学社开展好书荐读;举办书评展览活动;实施新课程后,我们领着学生几乎把必读名著都读完了,我们借着东风热火朝天地开读书报告会;分期评选读书活动中的“文学之星”。读书笔记是整个高一最重要的作业,也是过程评价中的重要指标。一部名著可能占用一个月的语文晚自习,同学们把要展示的内容做成PPT,小组合作,讲得像模像样,读书氛围自然被营造起来了。
为了强化阅读,我们也会利用考试。在期中期末考题中,都有本期名著考查的内容,借助“考试”这个挡箭牌,我们也可以顺理成章地做些事情。事实上,阅读是本,是内功,而技巧是末,是外在的。聪明的语文老师,不会舍本求末。真正抓好了阅读和写作,成绩绝对差不了。


记者: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您获得了无数的荣誉,但是,对于一个教师而言,可能任何荣誉都敌不过学生的认可和爱戴。据我了解,您的学生没有不敬佩您的,他们说,您的课堂极具“霸气”,您为人“一身正气”。我想,这可能是学生对老师的最高褒奖了。您怎么看学生的这些评价?
任玲:“霸气”这个词很有意思,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都会有这个印象。但我想,它可能就是一种信念,一种果决,一种对“语文教育”尊严的维护吧。我很欣赏陈日亮先生的“我即语文”。 语文老师本来就应该是一个窗口,一片天地,一个世界,一种引领。在语文沦为第三世界的时候,我必须用我的底气,去表达语文的底气。我底气不足,语文就更没有地位了。所以,言说总是慷慨激昂,坚定不移。当然,前提是我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必须有深刻的理解,有足够的自信。
我看不起不读书的人,也会挖苦不爱读书的人,对总体成绩非常突出的人也不例外。有些孩子从初中就开始偏科,把语文视为可有可无的学科,我要找各种机会让他尝到读不懂文章的尴尬,并且毫不讳言:“你已经遭受语文的报复了!如果你再不重视读书,这报复会继续,甚至更残酷。”我也常常对学生说:“如果你不读书,只想考高分,那么,我不会教你任何技巧,因为没有建立在不读书之上的技巧。”说这些话的时候蛮狠的,所以显得“霸气”吧。呵呵。
至于他们说的“一身正气”,我想可能是性格印象吧。我这人向来不惧恶,不媚上,不惟势,不惟权,也不惟书本。对恶者直言抨击,对弱者同情帮助,不掩不惧、不吐不快。这与我的精神传统有关。在我的教学中,有一串名字,从屈原开始,一直到鲁迅,他们的人格首先融进了我的生命,我的课堂又试图让他们能融入年轻的生命中。我特别赞同王尚文先生的一句话:“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我从不虚妄地赞美,那些人格是与我自己所追求的精神气质溶为一体的。
记者:您为什么提倡“语文教育要培植独立、健朗、理性的话语方式”?
任玲:众所周知,教育惯用的话语方式是远离实际的高格言论,教师转嫁公理,照搬结论,宏大空泛,僵化说教,学生接下衣钵,用这一套话语系统对付考试,至于那些东西究竟是什么,无所谓,能考高分就行。而考试之外的另一套话语系统,则是玩世主义的,真实但不乏社会传染的萎靡低俗和犬儒气息。师生在“伪圣”与“真俗”两端,人格分裂。
如今都抱怨学生作文中普遍没有一个“我”,充斥假大空。是学生愿意这样吗?不是,他们会说,是考试逼的。事实上我看不只是考试逼迫,更为严峻的是,老师的精神生命还普遍活在远离时代的陈旧话语系统里。从小学开始,老师一点点把这些刻板的东西输送给学生,等到基础教育结束了,就是刮骨疗法,也难以完全剔除这种空泛和虚假。假教育教出来的是假人,将来肯定只能形成假社会,恶恶相报。
社会在发展变革,老师却普遍失去了更新精神词汇的能力,因为一直接受的灌输根深蒂固;因为深受各种钳制,抱残守缺成了惯性;还因为应试负担过重,沉重拉扯无暇看路,精神深处与时代严重隔膜了。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理性永远没有愚昧可怕,社会应该有足够的勇气为师生的思想解禁。我就是在这样的现实中强调“培植独立、健朗、理性的话语方式”这个命题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各个层面的思想松绑,需要培植师生的批判意识和独立思想,当然,一切还是得从广泛阅读开始,从扩开人文视野做起


记者:您的新作《我的经典语文》刚刚出版,“经典语文”是您一直倡导的教学理念,能不能具体阐释一下?
任玲:我所说的“经典语文”是我心中理想语文的代称,也是贯穿我的语文教育追求的一条明晰线索。它包含多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是指教材系统的经典性,主张教材要着眼于精神层面和语用层面来编选,用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年轻的生命。以此为前提,优秀的语文课当借助经典文本促成学生心智与语言的双重生长,或者说,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达成心智的生长,借助语言文字的魅力来实现人文教育。
第二个层面是强调把语文当做师生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做滋养性情、丰富心灵、充实思想的必不可少的生命过程。首先是教师阅读经典,把修养国学当做终身课题,在阅读中建立起评判、审视经典的能力,保有守护文化精髓的良知,形成滋养年轻生命的文化自觉。其次是引领学生在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里,亲近经典,读有内涵的书,读传承人类文化精髓的书,建构丰富的精神家园。
第三是考试指挥棒的层面,主张指挥棒不把学习者指向无意义的耗损生命的试题鏖战,不只是指向某种“结果”的认定,更指向书籍,指向经典,指向积淀,指向完成某一阅读任务的具体过程。


记者:您将苏霍姆林斯基的“无限信仰书籍的力量”作为自己的教育座右铭。由此可见,您非常重视阅读。能不能给我们的老师推荐一些书目?
任玲:教师阅读书目的选择,我认为可以根据发展需求和趋向来定。
才步入教坛的年轻老师,我提倡他们与教材、与学生“同步阅读”。即教什么,就顺着什么方向做延伸阅读。这个相当不容易,可谓读无止境,要做好可能需要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我现在仍然持续着这样的阅读,只是多了些“专题研读”的味道,比如根据兴趣专读苏轼,专读鲁迅等。同步阅读是修炼专业内功的最佳途径,是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得以提升加固的保障。无论教材怎么变,“根”和“本”是不变的,这“根本”就是经典作品。经典研读,对语文教师教学生涯的回报最为丰厚。
教师站稳了讲台后,会遇到发展瓶颈,这个时候要有所提升,必须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书籍。我自己的教育经典阅读,开始于苏霍姆林斯基系列,《给教师的建议》《和教师的谈话》《帕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爱情的教育》等,我的教育反思与追寻,与这些阅读紧密相关。教育以及人文类书籍,可各取所好,钱理群,刘铁芳,谢泳,吴非,崔卫平,杨东平,李镇西,许锡良,张文质,林达,徐贲,龙应台等等,这些人的书都可以有所涉猎。
从专业提升的角度说,语文教师要阅读学科建构方面的书籍。我自己颇为受益的书籍如李海林《言语教学论》,《韩军与新语文教育》,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人文·语感·对话》(倪文锦、王荣生主编),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对话语文》(钱理群,孙绍振),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等。
着眼于文本解读艺术的如《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着眼于审视课堂教学内容是否合宜的如《听王荣生教授评课》,着眼于课堂教学艺术提炼的如《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听余映潮老师讲课》等。
着意于教学研究的老师,还可以读一读培养研究能力的书籍,比如崔允漷《有效教学》,李海林《语文教学科研十讲》,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等书籍。
我特别提倡网络阅读,大量吸取有助于透视种种现象的思想含量丰富的文字,我把它称之为“思想放飞的自由天宇”。许多视野开阔、功底深厚、思想灵动的教师,都有过这个随心所欲自得其乐的阅读过程。

结语
任玲老师的语言,极富感染力,从她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她对语文教育的一种激情和一份责任。我想,正是由于这份激情和责任,才让她二十余年的从教生涯中,从未停歇过与急功近利的现实争夺阵地的“抢夺战”,她不是抢夺时间追逐分数,而是把学生从分数至上的现实中抢夺回来,抢夺一块精神净土,守候一处精神家园,抢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热爱阅读,亲近经典。

——发表于《新课程报·语文导刊》教师版第29期,总第532期 2011年7月19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29 14:38
张玉新老师十年前谈教师的“自我解放”
云南   任玲
在东北师大参加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期间,我们专程到东北师大附中考察学习。这次考察主要由在吉林省颇有影响的附中语文教研组长张玉新老师接待。这个年龄不满四十的东北汉子看上去颇有日本人的精明外形,但性格还是透着浓浓的东北风味——爽直、大胆、实在。据说他是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第一期的学员,有了这重身份,大家的心近了许多,谈论也就更自由一些。长达两个小时的即兴报告结束以后,他为我们上了一节“家常便饭”式的公开课,听课后觉得他确实全无作课给别人看的那种“花枝招展”,但留给我们思考的空间是很大的。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张老师的成功不是靠搭花架子。一个上午的聆听报告和现场看课,对这位颇有实力的名师的印象渐渐清晰起来。
“把学生当人看”
福勒和布朗把教师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只有进入到关注学生阶段,才算真正成熟了。进入这一阶段的老师能够自觉、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包括生理、心理、认知、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因而能够因材施教,使教材、学生和老师三者和谐合拍,在“润物细无声”的最佳境界中以精彩的技法教学。可以说,张老师的教学已达到了第三种境界,也是作为教师的最佳境界,是现代教育最缺乏也最需要的境界。他大力倡导教师勤于研究学生,他说:“刚教书时可能要用70%的精力备课,但现在我用10%的精力备课,用90%的时间备学生。”他主张无论怎样教、怎么改,最根本的是要把学生当人看,尊重他,从人的角度出发培养他。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注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顿悟的启发,反对剥夺学生自我领会、自我学习的机会而一味灌输的做法。从课前三位同学表现不俗的演讲,到课上学生轻松自由的发言,都可以感受到,在张老师的课堂里,学生没有压抑,没有被动,课堂气氛宽松而活跃。张老师强调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自我修行”的余地,反对学生抄笔记,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治学”。要求学生必备的书必买,必用的书必带。要求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必要的工具书,课文学习中的字词问题多由学生课前自行解决。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至于读什么,又不硬性规定,让学生“问自己”,“差哪儿补哪儿”,实现了“语文教学要突破有限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设想。有人说过,学会学习,是通往知识经济的个人护照。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张老师的教学,是基于“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学生在他的引导下,逐步走上了学习的正轨,养成与书为伴的习惯,为将来的发展和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有自己的个人魅力”
张老师的尊重学生,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他能做空翻就只让他做空翻”,他非常注重提高学生质疑、释疑的层次,主张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的合理提升,引导、扶植他们,发掘一切可能的潜力。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他对学生的要求可谓高而严了,单说要求学生一年至少阅读一百万字这一点,学生能做到吗?在张老师这里,似乎这并不成什么问题。他没有采取强制的办法,而是强调要以“个人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他认为,学生总是“亲其师则信其道”,老师应增强与学生的亲和程度,让学生佩服你、信任你、喜欢你,从而达到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当然,增进亲和程度,除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成长外,展现自己的才华以赢得学生的信任也是很重要的,张老师爱唱京剧,课堂上、晚会上,他给学生唱京剧,背诵大段精彩的唱词,背《水浒》中的人物描写片段,背要求学生背诵的那些经典篇章,深厚的功底,全面的素养,加上鲜明的个性特色形成了一位成功教师的个人风格,也合成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无怪乎张老师的学生说:“哪天不上语文课,就好象缺点什么。”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了这样的兴趣,哪有学不好的道理?
“教师要学会自我解放”
当老师难,当语文老师更难,要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可谓难乎其难了。老师往往课上口舌冒烟,课下伏案披阅,苦不堪言却少慢差费。在“诲尔谆谆,听我藐藐”的尴尬中,困惑多多,感叹多多。而张老师看起来没有这么沉重,他拒绝作文批改中的形式主义,甚至写教案、检查作业这类每一位教师看来必行的常规,在他看来也并不是很有必要。他说,批改作业一定要自我解放,烦琐细致的修改对学生的进步并无好处。他主张老师要从自我忙碌中解脱出来,多看书,多学习,认为这才是对教学真正有益的工作。这一主张给我们的触动很大,我们语文教师整天叫苦不迭,而这其中的许多“苦”,其实是低效率的无意义的自我加压,整天围着试卷和作业转圈子,越转天地越小、越走视野越窄,看不到教学的出路,又怎能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整天陷入低效、高耗的批改中,又如何能汲取源头活水,使自己的观念、思想、意识与时代合拍,使自己的课常教常新呢?耕耘在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如果只知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只会陷入茫然苦教的旋涡之中。为自己减负,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思想、新的活力,是语文教师的真正出路。
为了让学校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能站得高看得远,作为教研组长的张玉新老师特别重视开展教研工作,语文组在校园局域网上有一块独立的天地,经备课组活动积累资料,实现全组资源共享。我们所听的《劝学》一课,网上有作者简介、字词解释、句意理解、文章赏析、板书设计、思考练习,有这一课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设喻”的专题介绍。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成员的各吹各打,而是集体智慧、整体协作。张老师说,附中语文组从来不用校外资料,都是自己命题、组内“会题”,在大量劣质教辅图书资料充斥社会和学校的情况下,附中教师能坚持为学生着想,不让劣质资料坑害学生,确实令人敬佩。附中语文组平均年龄只有34岁,组长抓住工作的要点,特别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让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他们备课、讲课、有效地批改作文,给他们提建议、出点子,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张老师尤其主张引导青年教师加紧学习、学会研究,与他们一起探讨,了解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读书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我们相信,有这样和谐的集体,就一定会凝结出集体智慧的晶体,开拓出语文组广阔的明天。
“语文教育界的盲目崇拜很害人”
走近名师,更能领略名家风采,也才更知道如何看待名家。张老师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印象是:敢说,敢创。他观念的前卫、思想的活跃、言辞的尖锐以及敢于张扬自我、敢于开创新路的风范,令人钦佩。他不赞同媒体炒作名人,把活生生的人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他对名人的大胆否定,对“模式”的大胆批评,对权威的大胆挑战,对人们极为崇拜的“典型”的大胆怀疑,确实表现出了过人的锐气和胆识。他的有些说法我们虽然未必赞同,但他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精神,确确实实震撼了我们。我想,如果他一直是谨小慎微地步人后尘,会有今天的成绩吗?更深一层的想法是,走到今天的他,已经到了那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我们更多的教师还要学习、借鉴一些成功的模式,在优秀的模式中让自己的教学走向成熟。而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也是在学习别人之后,加以自己的思考、实践与创造,又很成功地跳出了模式,他再看名家的眼光就少了几分迷信,多了一些批评,也只有如此,教育才能永远前行而不驻足。没有大胆挑战权威的精神,岂不总是在过去的圈子中打转?
                                                 教师的自我解放,首先是观念的解放
云南  任玲 2010.6
最近因为张玉新老师的《沉重的翅膀》,又探讨起了十年前我们就格外关注的话题:教师的“自我解放”。这个话题涵盖的面很宽,可思考的余地太大了。在我认为,就基础教育的整体状况而言,教师的自我解放,首先是观念的解放。在我个人的教育历程中,经历了这个“解放”的过程,我曾经把它视为疼痛的“刮骨”过程。
第一,教师的解放,是对自我价值的再认识,对课堂里的生命的再认识。
对教师价值的定位,一直以来无非是“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这些神圣的字眼,将教师群体推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圣地位。所以凡是教师,骨子里头就认为自己是真理的代言人,自己可以拯救堕落,塑造灵魂,甚至自觉不自觉的充当了政治工具,政治代言人,慢慢的,就变得“伪圣”了(这个词最早出自韩军老师)。一个老师,当他只会按照某种要求去雕刻灵魂的时候,他必将是一个失败者。
我们只是一个教师而已。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师。我们只是在某一个领域有所专攻,能够指导学生学科学习而已,我们只能是尽自己所能,扩开他们的认知领域,为他们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更大的可能而已,我们不要指望去塑造谁,雕刻谁。对于我们而言,真实,真相,真人,真理,远比伪圣作假来得重要。刻意的道貌岸然,不仅不能装扮起神圣的身份,相反,常常说些连自己都不信的话,只能是假人假教育,对生命的损害更为严酷。
教师是人,与此同时,我们是在进行“人”的教育,这个认识至关重要。课堂里的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任你捏塑的橡皮泥,我们不是加工厂,不是在按模具塑人。我们只有懂得去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才能从体制和积习的种种桎梏中挣脱出来。只有这样,我们课堂里走出来的生命,才会是有灵性的,有生气的,鲜活的。
第二,教师的解放,在于做符合教育规律的事情,而不屈从于“悖理现实”的捆绑。
我很欣赏萧伯纳的一句话:“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教育就是师生共度一段生命历程。如果因为任何因素,我们的教育或者教学,变成了一种煎熬,一种折磨,一种戕害,一种对立,那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而言,是同样的残酷。
为什么同是教师,有人幸福快乐,更多的人则是在悖理现实的碾压中变得冷酷无情,远离教育本真,根本的差别就在于此。教育的终极意义是让师生更幸福的生活,让学校发展,老师成功,学生成长。如果教育成了师生的痛苦煎熬,教育还有什么意义?!
就语文学科而言,因为“应试至上”对语文的伤害更为严重,我们也就更需要在无奈的现实中寻找自己的理想支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是建立在对学科的正确理解和矢志不移的追求之上,语文的路必定走不远,一路走来,也必定乏味无聊。语文教学其实是乐趣无穷的,是否让无厘头的试卷霸占了所有的美好,有时候是决定于我们自己的取舍的。其实,坚守语文本色看起来不容易,相反,只要懂得坚守,乐趣、愉悦、价值,乃至成绩,都会在不经意中如期而至。当课堂不是一种煎熬而是一种享受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生涯是美丽而令人留恋的。
第三,教师善于从高压和琐碎中解放自己,才能自我提高,游刃有余。
教师群体的大多数,在重重高压之中面目黧黑苦不堪言,因为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支撑,重复单调的工作便形同劳役,暗无天日。所以,当教师过了生存压力这一关站稳讲台的时候,必须往前走,往前走的时间,靠自己去争取。如果心甘情愿的把自己陷进琐碎中,惧怕高压不敢越雷池一步,最后必定视野狭窄,积淀单薄,也就只能茫然苦教,苦海无边。
这方面我有切身体会,回看走过的路,我与很多老师的不同,在于自己想方设法把自己从无意义的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自我提高上。当你积淀更深厚,视野更开阔的时候,自然有了更多的教育智慧。而提高的办法,不是别的,正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反思反思再反思。
有人说,现在的教师,就是“辛辛苦苦误人子弟”,老师们没有必要对此大喊冤枉。想一想,如果我们只是将自己的生命和学生的生命耗费于游离“教育”之外的枯燥训练之中,如果我们只是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学生的健康一味追求一个冰冷数值的结果,如果我们热衷于令自己令学生厌恶反感的事情而不能自拔,“辛辛苦苦误人子弟”这个判断何等恰切!身陷这样的泥潭中,教师只能是春蚕不死丝先尽。从某种角度说,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越是“负责”的教师,可能越是对生命戕害最大的教师,如此辛苦,不如“无为”,无为是对自己和学生的最大仁慈,是对教育的最大贡献。

教师的“自我解放”,需要对自我角色立体定位
——《教师的“自我解放”》(之二)
云南  任玲 2010.6

记得有一次一群学生到我家玩,和我说起他们的困惑苦恼,我对他们一番安慰开导,平时也常常这样,只不过不是在我家,而是在教室或者办公室,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却不曾想到自己的孩子在旁侧悄悄听着,等学生走后,孩子竟对我说:“妈妈,要是你对我有对他们那么好,该多好啊!”这句话来的太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这之前,我从未反思过自己对孩子如何的欠缺耐心,我一阵心酸,对孩子充满歉疚。虽然我的孩子一直很乖巧,虽然我们的感情也很深,虽然我自认为我对她十分用心,但实际上,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没有得到她想得到的东西。
这不禁让我感慨。老师,尤其是任务繁重的所谓“优秀教师”,常常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甚至常常疏忽工作之外的很多细节,比如子女,比如老人,常常无暇顾及。因为工作任务繁重,还常常把压力带回家里,对学生和颜悦色百般呵护,对孩子再也没有那份耐心。
老师们习惯于疏忽的不只是家人,更是自己。由于巨大的升学压力,繁琐的考核指标,老师发展焦虑严重,心理问题普遍。有一个市教科所课题组曾对本市426名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4%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5%的教师属于轻度,1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近70%的教师感到心累、精神疲惫,48%的教师有焦躁、失眠等症状,36%的教师感到 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31%的教师因感到心理压力而不情愿延长在校时间。
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
应试压力下的教师,不只是重脑力劳动者,更是重体力劳动者,所谓“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干的比驴多,吃的比猪糟,思想比党员正,责任比主席大,态度比孙子好 ,赚的比民工少”, 健康状况普遍较差,咽炎、颈椎病、肩周炎、心脏病……职业病频发,刚过不惑之年,便就从头到脚都是病,无怪人们戏谑教师:“职务不高血压高,业绩不突出腰椎间盘突出。”不仅如此,教师圈子狭窄闭塞,生活单调刻板枯燥,在畸形竞争中,还总是文人相轻,彼此煎熬,人际紧张。
因此,教师的自我解放,需要对自我角色的立体定位。
教师首先是人,而不只是教师。教师是一个多重身份的立体角色,是孩子的父亲(母亲),是父母的儿子(女儿),是朋友圈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是亲戚互访中不被遗忘的一家,每一个亲人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每一份爱都是人生温暖的支撑。我们的生活,除了课堂试卷和作业,除了与学生相伴,还有更多的时间应该是亲人的热闹聚会,是家庭的快乐野营,是天伦叙乐其乐融融,是朋友互访肝胆相照,是林间漫步谈心,是老家采花种菜。
教师首先是人,而不是机器。要过有尊严的生活,首先得关爱自己,善待自己,让自己活得健康美丽,而不是落魄惨淡。为自己花些时间运动健身,让身心健康充满活力。为自己花些时间放松娱乐,让心灵舒展多姿多彩。为自己寻找个性化的生活方式,瑜伽健身,对弈品茗,打球唱歌,沙龙聚会,游山玩水,侍弄花草,上网淘宝,沉醉书画,摆弄优雅十字绣,做些灵巧小手工,没什么不能爱好,没什么不可消遣。
教师自我角色的立体定位,可以让我们退出教育看教育,多一份旷达。可以让我们走出狭窄圈子的彼此煎迫,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愉悦身心,走出深陷泥潭不能自拔的紧张状态,多一份悠游自得轻松洒脱。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一句我们备课组倡导了很久的话:
像蜜蜂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
教师的“自我解放”之三:相信时间
——回应张玉新老师《沉重的翅膀》
曾经激情呐喊,声嘶力竭,为我们的现实,为我们的教育。总是期待这些呐喊能改变些什么,后来却终于在愈演愈烈的残酷中沉默。
这便是我。十年的我。
那些声音,那些焦虑,把生活中从容淡定的自己,变成网络中急峻紧张的样子。
玉新兄看到我愚顽的执着,劝慰我不要这么沉重,他说,“谁也不是救世主。”其实我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在多年前我就说过,自己不过是一个典型的梦想主义者,尽管心里装着自己很壮美的梦想,却总是不敢说那是理想,因为我总以为自己有忧天下忧教育忧什么什么的责任,忧得多了,才发现天下之大教育之重,岂是我一个无名小辈所忧得了的。也终于明白,其实一直以来,自己都很有些堂吉珂德的悲壮,不仅不合时宜,且不知天高地厚。
不过,我自己对学科理想的追寻,主线分明。而且一直以来,执着一念。我的所有痛苦来源于理想教育的追求与残酷现实的冲突,我的所有快乐和成就也同时来源于这从不妥协的追求。
如果不去忧虑现实,我个人足可以陶醉并安然于自己眼前的一切。但是不行,我做不到闭上眼睛不看不想那些真实存在于教育中的种种惨痛。这也许是性格使然,玉新兄的悠游洒脱、率真个性不是做作,也不是得到别人艳羡的名利后才这样,十年前就这副谁也约束不了的前卫坦荡。我也一样,我不是因为自己是特级教师才有什么使命感,在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看到城里的售货员辱骂讥笑乡下农民,我可以走上前去给她一顿狗血淋头决不轻饶。所谓本性难移,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我知道现实发展到眼下这个状况,并不是某一个个体所能驾控和改变的,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玉新兄的话坦诚而实在:“因为我知道我挽救不了基础教育,我还是先挽救我自己吧!恰如鲁迅所言,剑侠是盼不到的。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于是我就逃走。”
我赞同并羡慕着逃离者的潇洒。在我《体验沉沦》那篇随笔发出后,几个语文届的新锐友人也建议过跳出这死水般的圈子,而且他们当中就有人真的决绝的离开了。我虽然为这样好的苗子离开中学语文深以为憾,却也觉得我们的教育现状没有什么理由留得下他们。毕竟没有什么可以把一个生动而精彩的生命套牢,这种对个体生命的自觉,也正是我们最需要最欠缺的。
但我是不打算逃了。
倒也不是无处可逃,毕竟热情交付现实太深,生命嵌入教育太久。而且,我喜欢课堂,尽管我不知道我对课堂里的生命究竟有多大意义,我在他们的一生是否真的能产生一些意义,但这都是其次。我喜欢沉静的生活,喜欢在简单中活出一种纯粹。我喜欢和年轻的生命在一起的感觉,喜欢课堂里挥洒自如的自己,喜欢纵横捭阖之中点燃的火花。我喜欢课堂里言说的快乐,喜欢植根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喜欢一种投入三年之久的耕作,喜欢漫长时光历练出来的生命感觉。曾经和朋友范美忠说起过这个话题,我觉得他在学校真的屈才了,他应该属于更宽的领域,属于这个现实所稀缺的思想。但他还是喜欢课堂,目前也还教着语文。当然,他的学校特殊,他教的学生不必受基础教育学生普遍要受的罪,他的空间也大得多。反正,我们都离不开课堂,这或许也是一种情结吧。
有一个学生在我网站里留言,我并不知道他是哪一届的,叫什么名字,他说:“您是我最敬佩的老师,或许您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就是为每个心灵赋予一线生命的清泉,虽然是在高考的夹缝中,但是它很生动,让我们学会当语文在生活中不再是必修课时还能有文字的感动,您给予我们的一个是真,一个是情。真就是退回到生活本来的样子,不造作不矫情,而这样的真不是照片而是于美中创造出的生机。而情自不待言,正是有情所以才能做感悟生命的思想者,把您创造的一线清泉汇聚成为一条小溪,在生命中一直流淌下去。”
我不知道我教这个孩子的时候是不是给过他特别的关照,或者鼓励,但是我特别感动于他对我的深刻理解,对我所做的一切有如此深刻的领悟。我说过,只有在课堂上,我才不孤独。
在文化人中,我特别欣赏沈从文。他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不相信命运,不承认目前形势,却尊敬时间。我不大在乎生活上的得失,却了然时间对这个世界同我个人的严重意义。”
相信时间。这是一种哲学,这更是一种智慧。我并不是说时间会证明我有意义,而是说时间会改变我们眼前暗沉残酷的一切。并且,只有时间才能改变。
我们的教育积重难返,其实岂止是教育!我读巴尔扎克,在他的作品里看到依稀可辨的我们现实的影子,我在富士康事件中看到卡夫卡笔下异化的残酷,当社会必经一些过程的时候,我们躲不开,就算是异化成大甲虫就算是无端把生命推向虚无,这也是必经的过程。当不知几个世纪之后,我们尸骨无存的时候,也许一切会悠然,一切会从容,一切会走向真正的和谐。
相信时间。我们必须相信时间。唯有这样,像我这般急峻的人,才可以多一些悠游和缓。就算达不到玉新老师的潇洒不羁,心灵也是温暖恬静的,这是我的目标,尽管我不会停止呐喊。
我想起柴静为德国志愿者卢安克做的那期访谈。在卢安克面前,我一再惭愧,先是惭愧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竟然无颜面对这样一个异国青年。后来,我的惭愧更深了,因为我们太急切,我们深处教育现实中不停焦虑,谁知这焦虑,反而是对教育的最大伤害和破坏。
卢安克说:“中国农村的人和城市的人都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着急了。”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急切,“来不及打好基础,最好看见成果。”在卢安克认为,生命的成长,“是长大的过程,不是那么快达到的效果。”“小学教师教一批一批,都看不到自己的成果”,看不到成果,就觉悟不到自己的意义。其实何止是小学老师呢,老师们都太想看到自己的成果,社会、家长包括孩子自己,都太急需一个成果,而且最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所以教育中有那么多的量化,有那么多的数值,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在数值面前欣欣然,却不知道因为这个急于想得到的成果,丧失了太多真正需要的东西,丧失了真正的教育。
我想,卢安克是真正的教育家,真实,从容,恬静,坦诚,纯善,他才是真正在做教育。他的话,和沈从文的话,本质是一致的,尽管他们不是在说同一件事情。
相信时间。唯有相信时间,我们才有耐心去完成一切值得我们付诸辛苦的事情,才有可能得到我们真正期待的结果。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