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的定位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9 14:43
标题:
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的定位
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的定位
林小苹
香港大学课程与教育学系母语教学教师支援中心
E-mail:linxp02@yahoo.com.hk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在各领域的普及和与各学科的整合之时代要求
,
研究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应用研究的“定位”问题,具有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剖析现状及问题入手,就态度、方法、效率方面,结合教学实践,阐明作者的观点,并展开多层次的思考;然后再切入全文的主体,就“定位”问题
,展开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分析以最新的“认知学习理论”及“信息理论”为依据,提出掌握新的学习理念。最后提出只有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才能使整体研究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
信息
语文
定位
1
引言
一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信息技术革命,正悄然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阅读、思维方式。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已面临着的是全新的挑战。近年,教育部对于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推进信息技术建设非常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已逐渐成为语文同仁努力达成的共识。
笔者是一位长期扎根于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怀着对多媒体语文教学研究的深深钟爱,潜心探索研究及关注整体研究近十年之久。近年,发觉整体研究状况在声势浩大的背后隐藏着不少存在问题,它应引发我们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尤其是应用研究的定位问题。
提及定位,我们自然地会想起信息技术教育中由“硬件”“软件”“应用”三者组成的那个互为依存、互相制约关系的辨证整体。这一整体中,人们往往注重物化环境的“硬件”“软件”建设,而忽略了“应用”研究这一整体中应有的重要性地位,致使“应用”研究处于整体中的薄弱位置。
而就应用研究来说,在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中,又因认识观念的模糊,对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的特点未能全面认识,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误解,致使整合研究出现一些偏向,走入了误区,偏离了应有的正确位置。
今将所悟诉诸于笔端,
意在抛砖引玉,引发思考及关注。
2
离位——问题的剖析
2.1
“神秘恐惧
”
与“厌倦冷淡
”
多媒体语文教学研究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它所涉及的知识与技术与学科原本的课程有较大的距离。这对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尤其是中老年教师,从一开始便对其怀着忐忑不安的恐惧感,大多数人也都因这位朋友戴上神秘的面纱而迟迟未敢与之接近。随着教师队伍普及计算机知识热潮的涌起,通过全员培训及考级等手段,广大教师初步掌握了“
OFFICE
”系统。如
“
WORD
”的文档处理,“
POWERPOINT
”的基本制作及运用等等。应该说,时代为我们揭开了这位朋友的神秘面纱,多数人开始敢用想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
。
也许这一浪潮来得太迅猛,我们还来不及去深入思索就匆忙上阵了。于是,大有一窝蜂而上之势,多数人在“参照执行”,研究的数量与质量未能成正比。这也就难为我们相当部份的语文教师开始产生“厌倦”,态度开始从一端滑向另一端。
从“神秘恐惧”到“厌倦冷淡”,这其中并无漫长的“历程”,也并无本质的变化,只是对多媒体计算机特点及网络技术特点与语文教育的关系尚缺乏正确的认识,或者说,群众性的研究热潮还需要行政部门及研究机构及时、科学、正确的理论导向,否则,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会与广大同仁的热情的初衷相去甚远。
2.2
“盲目机械”与“画蛇添足”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集声、像、图、文为一体,其形象性及直观性极为显而易见,因而,人们认识它时,极容易从直观性入门,这倒无可非议。假如教学设计过程选用形象直观性的特点是为了“创设情景”和“演示过程”教学目的服务,其意义是积极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除此之外,我们还更应广泛去认识和研究多媒体计算机除形象、直观等辅助教学之外的其他特点,如:提供“协助式学习”的交互式特点;提供“探究式学习”的提示性特点;提供“发现式学习”的智能化特点。出自于对事物认识的片面性,其结果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曾几何时,我们会看到:“黑板上的板书”搬上了“电子屏幕”;学习内容变成了“电子文字”加“音像组合”;虽然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的阶段,尤其是实验研究的起步阶段,这种“演播式”仍占一席之地,但是,停留在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说,大面积的“盲目机械”容易走上“形而上学”的迷途。
语文学科既古老而又丰富,尤其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佳作,都是整个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其丰富的内涵是并非一个画面、一幅情景所能表达及包含的。当然,不可否认,高品质、多元化的媒体信息或影音资料加以科学恰当的媒体呈现时机能为学生的再造想象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锦上添花”。而借助信息技术环境的优势,应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多默读、听读、朗读、诵读
------
,在培养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直觉感知能力的过程中启迪学生去感悟作品的真谛、品味作品的内涵。切切不可为其简单的“描绘形象”而去对文学作品机械地“诠释图解”(这种例子不少文章列举了,在此不重复),让“画蛇添足”这一败笔破坏了语文教学课堂美妙的韵味。
2.3
“高耗低效”与“本位偏离”
这个问题也许并不新鲜,大凡进入多媒体语文教学研究门槛的人都深有体会,为上一节课而研发的一个多媒体课件,付出的时间及人力物力,比起非该类研究,大约是
10
:
1
,除了自己付出劳动,还得依靠计算机学科的老师
,可真有点“劳命伤财”。而更重要的还是因为软件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软件质量主要反映在教学设计、程序编制、软件外观以及课程设置四方面①。假如软件的设计者缺少科学正确的教学设计指导,就会在如材料的选择、信息的呈现、语言表达、交互操作设置等方面偏离教学原理及教学目标。而程序编制质量主要通过外在运行效果和效率来考察,如是否需要特殊外置,运行过程是否经常死机等等。也许有人认为,软件的外观不很重要。但软件的视听特征确实对学生的注意力及情感因素具有一定的作用,如字型的大小、色彩的搭配、声响的采用、动画和图象及文字的配置,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信息技术在各学科的应用研究,“高耗低效”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除了所付时间和软件质量外,还有其他因素,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同仁们长时间的齐心协力及不断探索。
至于“本位偏离”问题,所有对该问题有所感悟的行内有心人一定不会陌生。例如,文章内容思想性较强的,教学设计时,稍不留神,容易变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而说明文体的课件或教学设计,没有从文体阅读的特点出发,着眼于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紧扣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如,(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领会说明的方法;)课件设计时,过多的挖掘其形象性与直观性,那就很容易偏离语文学科的“本位”,将多媒体语文课上成了“生物课”、“地理课”、“历史课”。这种为他人做嫁衣裳而使语文同行们啼笑皆非的现象的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
定位
——问题的思考
综上所述,从我们自身的研究实践及所查阅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表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要发挥其潜在巨大的优越性,是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及制约。有的专家研究了影响这种教学的变量的模式,认为主要是由于环境、学生、教师的三种变量的直接因素。也有的专家认为,除此之外,还有软件因素。这种研究成果,将从宏观的高度,提出妥当控制这种因素的影响,导引整体研究尽快走出误区,意义重大。而就教师本身而言,当务之急便是确立正确科学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理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观念的转变。对于研究的定位问题,它便涉及学科整合研究的焦点,包括其意义及作用,更值得我们每个语文同仁去认真思考。借此,笔者便先吐为快了。
3.1
工具论
早在
80
年代,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教育专家泰勒提出的计算机应用于教育有三种模式。而这其间在教育领域广泛用作工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数据处理工具,(如各种数据库和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应用);二是作为文字处理工具(如
WPS
和
WORD
软件)。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计算机文化”这一
概念的理解也日益深入。近年来,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作为工具应用的另一发展,是作为教学过程中一种辅助学生学习的有效的认知工具。
对于“认知工具”的理解,戴瑞(
Derry
)
1990
年对认知工具作了如下定义:“认知工具是一种支持、指引、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
[1]
近日,为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我拜读了相关的论著及文章,认为有三方面的问题值得同仁们共同关注。
(
1
)“认知工具”的理论基础。认知工具思想的提出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中由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认知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与的,而是由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的心理过程包括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以及原有的认知结构即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值得一提的是,“认知工具”的思想核心在于将学生放在认知主体的地位上。
[2]
(
2
)“认知工具”其物化环境。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突出的表现出多媒体信息系统的优越特性在于信息载体的多样化,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及集成性,能够帮助人们超越意识、记忆、思维、学习以及问题解决方面的限制,是作为“认知工具”的最佳物化环境。具体表现为:不仅能扩充学习者的信息量,而且能促进学习者建立新旧信息之间的内部联结;提供自我验证的功能;提供相对真实的学习任务环境;提供一种非常容易的信息重组、变动以及任意组合的功能,有利于学习者知识的迁移、巩固。
(
3
)“认知工具”的过程原则。由于认知工具的理论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和学习观的基础之上的。是以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媒体的教学作用的,它把重点放在思维技术以及思维环境的开发上,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开放的、探索式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具有如下特点:
(1)
所创设的情景能够帮助学习者掌握某项知识及技能。
(2)
注重激发学习者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并提供帮助。
(3)
所设计的学习活动与学习任务所需要的认知活动相对应。
因此,将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学习环境之教学设计应有
一定的原则,如:在学生与实际的教学之间建立缓冲区;提供支持自主学习的学习背景;在学习活动中体现学习需求等等。
[3]
综上所述,我们十分清楚,这种“有效的认知工具”是我们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的新理念。有它的指导,我们就会避免重犯类似“让初三的学生做动画配音说话练习”之类的幼稚错误;有它的指导,我们将遵循学习者的发展规律,科学选择教学设计方法,更有利于学习者的培养和发展。
3.2
能力说
围绕着“信息化与教育”的命题,人们便会自然的思考着两个问题:其一,“为了适应信息化的发展,教育应当担负什么角色?发挥怎样的功能?”其二,“如何把信息化发展的成果有效地运用于教育的过程?”然而,其重要的核心课题莫过于如何培养新一代的“信息活用能力”,提高信息素养。这也是我们对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的“定位”问题着重思考的第二方面。
作为我们共同关注的培养“信息能力”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
1
)信息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能力及新的信息的创造与传递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信息理解力、选择力、批判力、收集力、处理力、生成力、传递力)
(
2
)信息化的特质对信息化社会及人类影响的理解。
(
3
)信息伦理。
(
4
)信息科学基础及信息手段特点的理解、操作能力的习得。
由此看来,在大力提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及课程整合的今天,我们广大语文同仁心中的“语文能力观”应该得到更新,应该注入信息化的新理念。例如,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设计,可否将阅读的“认读、理解、鉴赏、评价”诸能力培养过程与信息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能力培养过程相整合,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新模式。香港特别行政区课程发展议会
2000
年
11
月发布的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学会学习」咨询文件中明确提出「以读写听说为主导,带动其他学习范畴,各学习范畴有机结合,相连互通的多元化课程组织加上有效的教学、学习及评估」作为香港中国语文教育的课程宗旨。并明确将培养学生运用资讯科技能力列入培养学生九种共通能力之中,分阶段确立培养目标。这种站立于新时代高度的语文教学新理念是具有前瞻意义的。
3.3
领域学
当多媒体计算机走进了语文课堂,当因特网介入了语文教学,当信息化社会正在或即将对人类的语文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出更新要求的时候,中国的语文教学已经昂首阔步地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这一领域的特点是:
(
1
)
语文阅读理解形态得到极大的丰富。以博览精读为目标的各种阅读形态的变式训练,使学习者能以开放性的阅读心态,主动适应信息社会高密度信息、全方位信息输入的理解方式。
(
2
)
语文表达训练的科学化模式得到充分的发展。智能化多媒体以组织中介或辅助目标的角色参与表达训练,使培养对象能以较强的可塑性,适应信息社会对公民文本性表达能力和超文本表达能力的需求。
(
3
)
多媒体组合式语文教材一定会以渐变的形式逐渐取代纯文本性教材。这是由于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引导的必然变化。这种具备组合性、动态性、适应性、人本性、灵活性的新型教材,将在动态发展中始终保持信息的新颖性和教材的先进性。
[4]
以上特点,是从“阅读”“表达”“教材”三方面归纳。就阅读而言,有的专家认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将由单篇的课文学习转向以博览精读为目标、以整体性感悟为主的多样化阅读变式形态训练。例如主题式阅读;选择性阅读;取样阅读;程序性阅读;超文本阅读等等,它将体现整体性理解、缩微显影、淡化背景反馈矫正、主动学习等阅读变式操作特征。而这种教学设想,必须与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加以与检验和发展。
4
定位——问题的探究
就信息技术应用语文教学研究的“定位”问题,在剖析问题、学习理念、思考设计,走出误区,确立核心之后,“复位”部分的重心,也就体现于“探究”二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宏观到微观,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探讨研究的还不仅仅是局部于整体的定位问题,更包含每个语文教师在这场应用研究中的定位问题。也就是说,在这场信息技术进入语文教学领域的改革浪潮中,每位语文教师当务之急的是什么
?这应是专家学者与同行们热切关注的问题。
记得一位国际华语地区的汉语专家曾就本地区语文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的所走的往弯路及体会深有感触地告诉同行,要重视“应用研究”的领域,这既是整体研究的薄弱部分,也是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应深深扎根之处。
试想想,更新换代迅猛的硬件环境,丰富多彩的软件及教学资源,不能真正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服务,整体研究的效果将会大大削弱。“硬件”“软件”“应用”三者之间是互为依存、互相制约的辨证关系。假如比例不合理,或者比例失调,那么,其结果并不难设想。
因此,“探究”的真正含义,在于语文信息技术应用实践,在于新型学习模式的探索。目前,就全国范围,虽然这一领域的探索发展不平衡,但也出现一批为其潜心致力的探索者,还有为我们从理论和实践提供示范和导引的专家学者。
例如何克抗教授、李克东教授的“四结合”学习模式;“双主教学模式”
。
这是一项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
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环境下的“识字教学模式”﹑“阅读教学模式”﹑“作文教学模式”,就拿“阅读的双主教学模式”来说,由于基于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软件具有超文本的结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若遇到难免理解的字词,可以通过“热键”的方式随时在计算机上查询,省去传统教学中的“查字典”环节,这种自主交互的阅读学习方式,从内容的选择到效果的检查都可以按照个别化方式进行,因此既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还大大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又如“作文的双主教学模式”采用的“创设情境——指导观察——启发想象——局部分说——整体总说——打字表达——评议批改”等七个教学环节所组成的新型模式来进行的作文教学试验。其中基于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环境下的评议批改活动是模式中最精彩之处——由于全班同学都能看到同一篇文章,能使每个学生都来积极参与评议和修改,在学习中学生普遍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协助学习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因而能收到传统作文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
[1]
我们在实践中探索的“三维六阶主动探究式阅读模式”
是根植于教育教改沃土的一项学习心理学与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课题,
研究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设计了知识﹑能力﹑审美的三维关系,再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捕获信息——理解内容——品味语言——揣摩意蕴——反馈质疑——扩展求知”的六阶科学呈递式模式,阐述了“主动探究式”的由来之后,又探索研究与其相关的软件系统及课堂件教学设计模式。而在“激疑导问创新学习”研究中,又设计出“师生讨论答疑式”
﹑“生生交流释疑式”
﹑“生师互动解疑式”
多种新型学习模式。
[6]
还有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网络阅读学习模式”
,他们总结出计算机教室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的小组主题式阅读的经验与方法。
还有佛山、深圳、东莞、珠海等地中小学,他们探索的网络环境下的创新学习模式……,在此无法一一列举,他们的经验,为整体应用研究提供了极好的示范和参考。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不断的超越,不断去开拓新的领域,攀登新的高峰。
受篇幅所限,到了该写结语的部分,但总有言犹未尽之感,大概是这一领域新颖广阔而又吸引人的缘故吧……
还有一句话与同仁们共勉﹕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 [2] [3]
李永键,何克抗
.
认知工具——一种以多媒体计算机为基础的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新思路
.
[4]
吴柳
.
信息化社会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
.
[5]
何克抗
.
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
[6]
吴惟粤,林小苹,区竟志
.
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