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问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扭转被动的课堂局面。
提问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联系作用 教师的提问首先引导学生接触课文,其次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这样,本来与学生没有关系的课文变得与学生关系密切了。这就是提问的联系作用。
推进作用 课堂提问犹如推进器,推动课堂前进。课堂是要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借助提问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一堂课,教师会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之间呈现一种关系,即课文内部的逻辑关系和学生学习上层层递进的关系。问题必须一个一个地解决,课堂全部问题的解决标志着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路标作用 教师的提问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设计出来的,体现教师的教学意图。这个意图好比路标,导引学生思考的方向。没有教师的提问,学生就无所适从;没有教师的提问,课堂就呈现无序的状态。提问的路标作用还表现在限制性上。学生暂不阅读哪些内容,暂不思考哪些问题,教师的提问中有所提示,这就好比路标一样,可以使行人不走冤枉路。
既然课堂提问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好的课堂提问呢?
首先要吃透教材。吃透教材是设计出好的课堂提问的前提。所谓吃透教材,就是教师理清了课文的思路,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了课文的写作特点。然后,教师把自己的理解和课堂学习重点变成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这也就是学生为什么可以在有限的课堂内能有较多收获的原因。这好比游泰山,上山的路线很多,即便在没有路的地方也能爬上去。但是导游预先设计好了旅游路线,游客在导游的引导下按照既定的路线行进。于是,游客知道了爬泰山有这么一条路线,他们以后再爬泰山,仍然走这条路线,避免了走冤枉路。有些人想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模式,提出了“亲身体验”的理念,淡化教师预先设定的功能,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来亲身感受,体验一下寻找登山道路的甘苦。这种理念无疑是正确的,是对接受式学习的补充。但是,基础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是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一篇课文,并不想超越教师设计的方案,而是希望在有限时间内掌握课文,希望教师的引导能让他们少走弯路。这就好比游泰山,游客并不想体验寻找新的登山道路的艰辛与快乐,而是想尽快登上山。来探险的人毕竟是极少数。
吃透教材,教师就要转化教材意图为自己的意图,转化教材语言为自己的语言。只有把教材变成教师自己的东西,教师才能真正让学生接受教材。
其次说说提问的种类。
直接提问和间接 提问直接提问简单明了,学生立刻就明白教师的意图,方向性强。比如:“这句话中哪个动词用得好?”学生就去找动词,并加以分析。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大量的提问是直接提问。间接提问则是旁敲侧击,迂回战术。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某个问题有深刻的印象,故意采取绕弯子的方法,声东击西,问在此而意在彼,最后才显露真实意图。比如钱梦龙老师教《愚公移山》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这个七八岁的小孩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放心吗?”这个问题突如其来,使学生一怔。接着,学生就笑了:
“他没有爸爸了。”“你们怎么知道的?”“书上有‘孀妻’,还有‘遗男’,说明他妈妈是个寡妇。”
“同学们看书很认真。”这种间接提问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口头提问和书面提问 课堂阅读教学中,大量运用的是口头提问。口头提问一般是事先设计好的,教师不能在课堂上随意提问。当然,教师的设计未必丝丝入扣,课堂是千变万化的,教师要随机应变,有的口头提问是随机的,是把学生引向教学目标的过渡性提问。所谓书面提问,则是指教师事先设计好并写在讲义或黑板上的思考题。相比口头提问,书面提问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讨论,思维的自由度要大一些,课堂也就更活跃一些。
宏观提问和微观提问 问题有大小之分,提问也有宏观和微观之别。宏观提问是就课文大的方面、整体性的内容提出的问题。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评价马克思一生伟大贡献的?”这是一个关乎课文整体的提问,要想回答好,必须认真阅读全文,整体把握才行。宏观提问的好处在于提醒学生胸有全局,善于从整体上考虑问题,避免以偏概全。微观提问是就课文的局部或细部设计的提问。微观提问的好处在于,使学生养成推敲的习惯,品味语言,斟酌字词。比如《祝福》中短工说:“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短工认为是穷死的,“我”也这么认为么?这个提问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我”和短工的区别。宏观提问和微观提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形象性提问和抽象性提问 形象性提问侧重启发学生的形象性思维,富有趣味性,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学生。比如《绿》中有这样的句子:“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同学们能否发挥想象,模仿此句再写出两句来呢?我相信学生对这个问题会有浓厚兴趣。抽象性提问引导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对课文深入理解,比较适合高年级的学生。比如,《世间最美的坟墓》赞美托尔斯泰墓伟大的“朴素”,那么“朴素”为什么伟大呢?这是一个比较理性的问题,富有哲学意味。
总之,课堂提问不单单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智慧的集中体现。希望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要在提问设计上狠下功夫。
《中国教育报》2006年3月31日第5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