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浅谈对联的绝语修辞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14 12:27
标题: 浅谈对联的绝语修辞
浅谈对联的绝语修辞

吕光源 吉 林

到目前为止,在芬芸繁富的对联专著中,在汗牛充栋的各地对联报刊中,虽然论述和介绍对联修辞的文章比比皆是,然而鲜见详细探讨绝語修辞在对联中的应用情况。实际情况是,绝語修辞在古今对联创作中十分普遍,其修辞手法所达到的效果亦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力图通过例证,阐明绝語修辞的特点,以及在对联鉴赏及创作中涉及此类修辞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绝语修辞的界说和特点
所谓绝语修辞,是借助假设,把假定可能发生的甲事物和事实上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乙事物二者相提并论,互为条件,由于乙事物绝对不会出现,从而达到否定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修辞由于采用了把话说绝的方式,故称绝語。运用绝語修辞,可突出表现所要否定的事物,进而加强对该事物的深入思考。下面是几个绝語修辞的联例:
例1蒲圻县凤雏庵对联
造物忌多才,龙凤岂能归一室;
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许三分。

这是评价三国时期历史人物庞统的一副名联,作者佚名。相传赤壁之战时,献连环计的庞统曾隐居于蒲圻县金銮山,后出山与诸葛亮一起辅佐刘备。庞统于取西川的路上中箭死于落凤坡。联中“龙凤”,“龙”指诸葛亮,号卧龙;“凤”指庞统,号凤雏。“归一室”,指归附刘备。下联首句“先生如不死”,借助假设,为假定可能发生的甲事物;末句“江山未必许三分”,为据此假定发生的乙事物。魏蜀吴三分天下为历史事实,而“江山未必许三分”是违背事实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假设不真,“江山未必许三分”这个决不会存在的乙事物完全否定了首句假定可能发生的甲事物“先生如不死”,亦即此事绝对不会发生。末句采用了把话说绝的方式从而构成绝語。由于采用了绝語手法修辞,所以突出表现了甲事物,反映在联中就是突出了庞统生命的重要历史作用,从而引人深思。此联特点是,下联借助假设句构成绝語,句中位置使用了“如”和“未必”两个连接词,连接甲乙两事物。
例2灵璧虞姬文化园全国大征联一等奖联
兴亡岂在天,倘当时马跃江东,河山未必归刘氏;
毁誉原由史,况今日人来垓下,香火依然拜项王。

此联为当代吉林李俊和所撰。上联慨叹并非天亡项羽,下联写古往今来对项羽的崇拜不断。这副联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采用了艺术上的绝語修辞手法。作者上联采用了假设句组联,用假设连接词“倘”作领字。“倘当时马跃江东”一句为假定可能发生的甲事物,即说项羽倘若不自刎乌江,而是马跃江东回到当初起兵的江东,这样一来,可能会出现“河山未必归刘氏”这个乙事物。然而这是违背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建立刘氏汉朝历史史实的,这个乙事物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所以根本否定了“倘当时马跃江东”这个假定的甲事物,即不可能发生。“河山未必归刘氏”句,用否定副词“未必”把话说绝,构成绝語。这就突显了作者联中所要表现的历史人物楚霸王“不肯过江东”的人杰形象,令人读联而发深思。此联特点,为上联借助假设句,构成绝語修辞。句中使用了领字“倘”和否定副词“未必”前呼后应,构成绝語句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14 12:28
上述二例是每边两个分句或两个以上分句类型对联应用绝語修辞的情况。例1是下联应用了绝語修辞,例2是上联应用了绝語修辞。至于用于上联还是用于下联,抑或上下联全用绝語修辞,这完全视作者的创作意图而定,没有固定模式。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每边仅一个分句的短联,由于连接词或领字分别存在于上联或下联构成绝語修辞,上下联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因此是整联绝語修辞联。这种联因运用了绝語,使用了假设句,故构成了绝語流水对
例3嘲讽联
若要惯偷能罢手;
除非顽石会开花。

下联中乙事物“顽石会开花”是绝对不会发生的,用“除非”此绝語完全否定了上联中“惯偷能罢手”这一甲事物。此联是典型的假设条件关系流水对应用绝語修辞的例子。
综上分析可以发现绝語修辞对联的两大特点:第一,为把话语说绝构成绝語而使用假设句。第二,使用前后互应的连接词或领字。这样的连接词有如下一些:“如”……,“未必”……;“倘”……,“未必”……;“若要”……,“除非”……(见上述三例)。还有“若”……,“哪来”……;“如”……,“何至”……(见例4)。
例4白启寰题韩信
既亡项羽,又投刘季,赖有萧何力荐,才能受、拜将登坛;福兮,祸兮,楚汉扶持都是错;
若听蒯通,如学张良,哪来吕雉阴谋,何至叹、藏弓烹狗;进也,退也,英雄觉悟总嫌迟。

还有“倘把”……,“便非”……;“使”……,“则无”……;“使”……,“必不”……;等等。
以上连接词,如放在联中某句句首,便构成领字。如不在句首,则应作句中连接词看待。
二、对联鉴赏及对联创作中有关于绝语修辞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联鉴赏中如何判断把握某联是否应用了绝語修辞,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绝語修辞对联的特点是使用假设句,把话说绝,但有时假设句使用的比较隐晦,又无显眼的连接词,不易判别,这就需要仔细阅读分析联文,深入理解联意,做出最适当的判断。请看清王闿运挽麻幼愚联:
薄宦得归田,何惜腰缠化榆荚;
素瓶犹供几,不堪梦醒对梅花。

王闿运的好友麻幼愚卒于任上。联中“薄宦”,是说官职卑微,代指麻幼愚。“归田”指辞官回乡。“腰缠”,指随身携带的财物。“榆荚”即“榆钱”。初读此联,看不出有明显的假设连接词語,故一下子不易判断出是绝語修辞联。通过仔细阅读,分析联意,方知“腰缠”是绝对不可能化为“榆荚”的,“何惜腰缠化榆荚”是把话说绝了,从而否定了麻幼愚“薄宦归田”的要求不可得,直切麻幼愚只能卒于任上,“得”在联中为动词,为上下联行文贯气,联中省略了假设连词“若”或“如”。实际上“薄宦得归田”是“薄宦若得归田”之省略意思。此绝語修辞联连接词应看成是“若得”……,“何惜”……相互呼应。类似这种联,应倍加注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14 12:28
第二,应区别绝語修辞与未把话说绝单纯使用假设句的对联二者之不同。绝語修辞对联的根本特点是把话说绝,由一方否定另一方,借用假设是其手段。只用假设句而没有把话说绝,不存在一方否定另一方的对联不能算作绝語修辞对联。例如张謇题精益眼镜公司联:
如用之皆自明也;
苟合矣不亦善乎?

此联上下比皆用假设句,假设的事物皆可实现,不存在一方否定另一方的问题,也无将话说绝之语,故不是绝語联。
再如,许昌霸陵桥关帝庙联:
亦知吾故主尚存乎?从今朝遍逐天涯,且休道万钟千驷;
曾许汝立功归去耳,倘他日相逢歧路,又怎忘樽酒绨袍。

此联下联用了假设句,但假设的事物却发生了而成为现实:关羽与曹操
相逢于歧路华容道,未忘曹操昔日宴酒赠袍旧情,放了曹操一马。联中未现绝语成分,故不是绝語联。

提高对绝语修辞联的鉴赏力,有助于指导对联创作,提高应用绝语修辞创作出高水平的对联。在应用绝语修辞创作时,应注意掌握文中所述绝语修辞的两大特点,区分绝语修辞与一般使用假设句撰联的不同,多阅读,多鉴赏,多练习,多实践,这样就一定能够创作出优秀的绝语修辞对联。
以上所谈,是笔者对对联绝语修辞的一点粗浅认识,舛误之处,尚待方家教正。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