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一个心理学体系的诞生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14 15:48
标题: 一个心理学体系的诞生
一个心理学体系的诞生

——2012年11月25日与12月2日下午3:00在美国“硅谷”演讲

作者:柯领
文章来源:爱思想
浏览:92 次

开讲之前,我想说的第一句话是:中国,请跟随我,走出困境!全世界,请跟随我,走出困境! 谢谢读书会对我的邀请,谢谢各位的光临与我一道分享我的心理学的探索心路。回顾我的人生历程,那是激动人心的一次又一次充满生命激情的伟大的精神历险。象思想家罗素一样,有三种激情一直强烈地支配着我的人生:对美与爱的渴望、对真理的求索、对人类不幸与苦难的无限怜悯。这三种激情时而象狂风时而又象细雨一样一直揪心揪肺地主导着我的生活。从1985年开始,为了实现当世界级的教育家的梦想,我不断的向心理学与教育学中的世界难题挑战,一路走来,我创办过三所学校,我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披荆斩棘,永往无前,无所畏惧,所向披靡,成果丰硕。1997年1月6日的早晨,我发现了“美是教育的本质”,提出要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为人类的教育建立了共同的基础,1998年我连续解决了三道心理学的世界难题,揭示了人的心理的发生学机制、情感结构、价值观的形成原理,画龙点睛地作了最后的心理学的突破而形成了二分法的心理学的体系,在此返本开新的基础上,我花了26年探索并撰写了一本二十几万字的名为《追问教育的本质》的学术专著,在人学、心理学、教育学这三大领域可能为人类作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类似哥白尼、牛顿与爱因斯坦般的贡献。我把人类教育由经验变成了科学,我可能是当今全世界唯一把“人的成长规律”从心理学到教育学,从宏观到微观搞清楚了的第一人。但,这是建立在全世界辛勤劳动的所有主要心理学家与教育家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没有他们艰辛的在微观的局部的研究成果,就没有我的宏观的整体的综合与建构,也就没有我的《追问教育的本质》一书的体系。他们集体地把水烧到了80度,我在此基础上再烧了20度水就开了。所以,我的内心充满了对这些辛勤劳动的人们(包括我的心理学导师唐自杰教授)的无限感激之情。瑞士著名的认知心理学的大师皮亚杰认为,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像医学一样,能为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开教育的治疗处方。而我现在就做到了这点。我知道,我已经登上了人类学术界的朱穆朗玛峰,我发出了亚历山大大帝英雄般的感叹:我来到,我看见,我征服。从此,我的生命就没有焦虑,没有孤独,没有痛苦,内心一片宁静,这是英雄凯旋而归的回报。以下讲解的内容,是我1998年12月份花了近一个月时间撰写的学术论文《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在2011“中国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追问教育的本质》一书里有较详细的叙述。这里,我突出重点来进行讲解。
  当今世界心理学的局面,已严重地滞后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当代世界的教育改革之所以左右摇摆、举步艰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类并不清楚地知道自己心理世界的客观规律,心理仍然是一个黑箱,“认识自己”还是一个未猜透的迷,人类只能靠经验的摸索在试探中向前迈进。教育改革应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只有心理学理论的突破,才能使我们对理论与方法抱有信念,以促进教育改革的突破。可是,当今的心理学仍然在局部的范围内探索,缺少总体的宏观的突破,因此,教育改革也只是经验归纳性的、在试错中前进,缺少理性演绎性的结构从宏观到微观来指导教育改革。
  当代世界心理学的发展,尽管欧美有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等八大学派,苏联有维、列、鲁学派,中国有潘菽心理学学派。但是,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心理学还没有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至今还处于前科学阶段,仍有许多困扰全世界心理学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心理发生的机制是什么?目前,在解释心理发生的机制上主要有三大学说:心理发生是大脑机能说、心理发生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说、心理发生是主观外化说。显然,没有一种解释能贯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的全过程,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结论。(2)还没有出现一个统一的心理学模型作为科学心理学的范式。尽管当今世界出现了十几个心理学学派,各个学派都建立了自己的概念体系与研究思路,但仍然呈现的是 “盲人摸象”的局面,还没有出现一个学派能够把十几个学派的理论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模型,并对各种心理现象做出全面的解释。(3)心理学的研究是偏重心理形式的研究。当代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注重的是心理形式的研究,而缺少把心理形式与心理内容相整合而形成完整的心理结构的研究,心理形式是人类的共同心理,是共性;心理内容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是个性。人的心理一定是心理形式与心理内容的统一。如何统一?这是世界性的难题。
  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荆其诚教授在他1990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发展趋势》一书中认为,心理学目前还不是一门规范的科学。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1、至今还没有一个学派能成为心理学公认的范式: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虽然产生了许多心理学派,但还没有一个学派能把这些不同的主张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公认的范式。在20世纪50年代,似乎巴甫洛夫学说能成为解释心理活动的科学基础,但是当代神经生理学告诉我们,大脑并不完全是以条件反射或暂时联系的方式活动的。当前正朝着研究脑的单细胞活动的方向,或者朝着制定信息加工模型的方向发展。我们还不能肯定认知心理学能成为心理学的范式。
  2、心理学中没有一个理论能贯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一种理论适用于解释某一水平的心理活动,就不能解释另一种水平的心理活动。条件反射可以解释学习,用它来说明人格就有困难;完形理论能解释知觉,却不能说明记忆。这和物理学和化学不同。波动理论可以贯穿到声、光、电,甚至更复杂的物理现象。最复杂的化学现象也脱离不开化学元素的分解和结合。从心理学理论所能解释的问题没有太大的普遍性来看,心理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范式。
  3、心理学中的许多概念是从其他科学中转借过来的:完形心理学派的同型论来自电学的磁场理论。行为主义移植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理论。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模型则步通讯工程的后尘。随着其他科学领域中新分支、新理论的出现,心理学还会借用它们的概念。科学思想的转借和类比对于科学的发展非常重要,常常由此产生科学上的突破。但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毕竟应该有自己的东西。至今心理学还没有独创的理论体系。
  显然,人类的心理学仍然处于危机之中。人类心理学的危机强烈呼唤着一个能够整合一切流派的独创的理论体系的出现。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在一特定领域内找出支配全局的统一规律。
  世界在等待,在等待心理学与教育学的新思维的出现……
  科学上的重大发明或发现往往是外在客观原因与内在主观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代人类价值的沦丧、各类犯罪的增加、区域文化的冲突所产生的困惑,心理学无法作出合理而令人满意的解释,迫使许多心理学专家在矛盾与痛苦中更进一步地深入思考。“摆脱当代世界的心理学危机与教育学危机”就成了全体心理学工作者与教育学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就在这时,经过二十几年潜心思考与实践探索的我,提出了一个统一的心理学模型,以期望为摆脱人类的心理学危机与教育学危机作出贡献。
  
  我所创建的普通心理学体系——一个人类统一的心理学模型,可用如下图式表示:
  
  普通心理学体系的结构
  一、心理发生:心理发生于需求以及对需求的刺激
  二、心理活动与心理成长
  (一)心理活动的结构:意向活动(情意活动)与认识活动
  意向活动包括:需求、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价值观
  认识活动包括: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
  (二)心理成长的规律:情感成长规律与认知成长规律
  情感成长的三个阶段:本能情感—审美情感—理智情感
  认知成长的三个阶段:动作把握—形象把握—逻辑把握
  三、心理结构:人格结构与智能结构
  (一)人格结构=需求+情感+价值观
  (二)智能结构=知识+能力+思维方式
  
  这是人类科学心理学体系的诞生。这里,我突破了自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以来的心理是“知、情、意”三分法的体系,而创建了心理是“意向活动与认识活动”二分法的体系。在这里,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的非理性主义哲学转向的伟大意义突显了出来,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争论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非理性为本,理性为末,唯心主义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文化是一种自由心灵的创造,马克思的唯物论这种决定论的机械主义哲学统统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与存在主义运动,一直想找到人类最基本的精神结构,让哲学成为科学,为人文学科建立一个永恒的科学基础,从而一劳永逸地终结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间关系的争论,但,他们没有成功,而我成功了,我找到了人类这一最基本的精神结构。这个具有思想性、整体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的心理学模型,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伟大的发现与突破,是欧美心理学体系的八大学派、苏联心理学体系的维、列、鲁学派与中国心理学体系的潘菽学派的一次综合创新的整合,人类的主要文化流派与主要文化现象都是局部的“盲人摸象”,其深刻的内涵大都可以从这一综合的框架所主导的理论体系中得到较好解释。
  在这整体的模型中,我从揭示心理发生的机制开始,提出了心理发生于需求以及对需求的刺激,这可能是心理学研究中具有奠基意义的最重大的突破,是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托尔曼提出的S—O—R理论的重要补充与完善;在心理活动的结构中,我继承了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的心理活动二分法的思想(1),但对意向活动与认识活动所包含的心理要素重新进行了因果性的排列与组合,并在心理活动中首次引入了价值观的概念;在心理成长的过程中,我继承了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以及哈佛大学布鲁纳教授的“动作掌握、映象掌握、符号掌握”的认知发展三段论的思想,(2)在此基础上,我创造性地提出了情感结构论与情感成长论的思想,由此,心理成长的规律主要由情感成长与认知成长这两大规律组成。个体的情感成长过程是一个由 “本能情感到审美情感再到理智情感”的建构过程,个体的认知成长过程是一个“由动作把握到形象把握再到逻辑把握”的建构过程,这两大以操作内化为中心的建构规律,为我们制定教育方针、设计教育内容与应用教学方法指明了一个合规律性的前进方向;心理结构由人格结构与智能结构这两个部分组成。人格结构主要由个体的意向活动内化而形成,是一个意愿所向的动力结构,主判断与决定;智能结构主要由个体的认识活动内化而形成,是一个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认知结构,主分析与综合。二者合一构成了一个独立的、稳定的、个性鲜明的心理结构,个体的心理结构与外在的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求生存与求发展的个体行为。以下就对这些问题展开具体的论述。
  
  一、心理发生
  
  目前,对心理发生的机制的阐释主要有三大学说:
  (一)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说。这是从大脑神经活动要经历反射孤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的传导过程来阐释心理发生机制的。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说。这是从环境决定论的角度来阐释心理发生机制的学说:由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普遍哲学原理可知,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到人脑所产生的特殊机能,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人的心理活动是受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没有客观事物的影响,就不会有感知、思维、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比如没有客观存在的花草树木,人们就不会有关于花草树木的感知,记忆和爱好等心理活动,这正象没有一定的事物在镜子面前,镜子里就不会反映出那种事物的形象一样。所以,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事物是人的心理的源泉。
  (三)心理是主观的外化说。这是从主体内发论的角度来阐释心理发生机制的学说: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的性冲动与反抗死亡的冲动是心理发生的基础,由本能的无意识到前意识再到意识就是心理发生与成长的规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坚决反对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本能的学说,认为需求是产生行为的动机,是心理活动与行为实践的动力系统。人的需求由低向高发展有七个层次: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求知的需求、审美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实践就受这七个层次的需求支配;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大脑内部有一个心理力场,大脑外部的物质世界有一个物理力场,认识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大脑内部的心理力场与大脑外部的物理力场相互作用而形成了一个完形(结构),因此,心理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心物同构所建立的完形。
   我认为,这三大学说只是笼统而粗糙地说明了心理产生的相关因素和可能性的方向,并没有从微观到宏观相统一的发生学的角度真正揭示出心理发生的机制。难怪,心理的实质是什么?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谜。下面,我就对这一问题尝试性地作出解答。
  当代,在世界心理学界解释心理行为发生机制的最权威的理论是美国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提出的S—O—R模式。这个心理行为发生机制的解释结构是在继承吴伟士的心理学思想与批判华生S—R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S表示客观观察的刺激,O是个体的心理变量,包括需求、意志、感知、思维、经验等,R是个体对刺激的行为反应。也就是说,外在刺激作用于个体,个体往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经验、价值观等变量对刺激作出应答性的反应。这是一个主动应答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如图所示:
  
  S———————————————O———————————————R
  刺激-----------------------------个体心理变量——————————行为反应
   (需求、经验、价值观等)
  
  这个模式只是大致地阐释了心理行为的发生规律,它的优点是试图从建立系统模型的角度来解释心理行为的因果关系,其缺点是(1)这一解释结构并没有明确指出心理发生的出发点。(2)这一解释结构突出的是心理与行为的被动性,突出的是刺激(S)第一性,个体心理过程(O)第二性,行为反映(R)第三性。(3)这一解释结构在论述人的心理行为过程的时候,缺少层次性、有序性与反馈性。因此,还没有真正揭示出心理行为的发生规律,还需要对这一模式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与完善。
  我的观点非常的鲜明与突出,我认为心理发生于需求以及对需求的刺激。
  需求是什么?需求是先验自我,是心理活动的本体,是有机体向外扩张的一种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是一种生存的本能与发展的潜能。需求的结构是一个先验的时空结构,它是人类进化而形成并由遗传而获得的原型结构。人的需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由生存的需求、审美的需求、理智的需求组成一个三层次的结构。如图所示:
  1、生存的需求。生存的需求是一种保存生命的需求,由生理的需求与安全的需求组成。如对空气、阳光、食物、水、性、睡眠、趋利避害、生存安全等的需求。生存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它虽然重要,但不能过分强调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需求容易得到满足。
  2、审美的需求。审美的需求是一种体验美感的需求,这是人所独有的需求,是对生存需求的一种超越,是一种既包含自然属性又包含社会属性的高级的心理需求,主要表现为对愉快感、优美感与崇高感的体验的要求。
  3、理智的需求。理智的需求是认识与追求美、真、善、爱的价值与美、真、善、爱的方法的需求,这是在审美需求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来的更高级的精神需求,主要表现为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求知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
  需求是生命展开的种子,需求原型即需求结构的形式是先天遗传决定的,是人类通过进化而形成并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保存在物种的遗传之中,表明向外扩张的一种可能性,它是一个逐渐展开的时空结构,随着生理发育而逐渐展开,最初以生存的需求为主导动机,后来以审美的需求为主导动机,最后又以理智的需求为主导动机,完成一个周期循环后,表明需求的成长已经成熟;满足需求结构的内容是后天环境提供的,因此,需求的成长是一个有机发育的过程,需求原型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塑造了它的现实形态,并成为决定行为选择的动力定型,决定个体的感觉、情感与思维的发展水平。个体的需求原型是人类的共性、是纯形式的结构,个体的成长环境(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是外在的客观实在、是造成个体与群体心理和行为差异的主要根源。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知,需求的形式是先天的,满足需求形式的内容是后天的,尤其是满足心理需求的内容更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果,因此,这为我们的教育指明了一个合规律的前进方向:教育的任务就在于要通过满足个体生存的需求、审美的需求与理智的需求来把学生们引向审美的境界、求知的境界与自我实现的境界,以促进个体充分走向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从而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统一的社会。
  
  二、心理活动与心理成长
  
   由于人的内在有向外扩张的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才使心理活动的展开成为可能,心理活动围绕意向活动与认识活动而展开,这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社会化的过程,经过社会化的过程,心理形式与心理内容相整合,心理得以全面成长,并最终内化形成独立的、稳定的、富有个性的心理结构,心理结构主导个体的人生实践,这就是心理发生与成长的全过程。现在让我们回到起点,从剖析心理活动的结构与功能及其要素开始来全面展开我们的论述。
  
  (一)心理活动的结构
  
  人的心理活动由两个部分组成:意向活动(情意活动)与认识活动。
  
  意向活动包括:需求、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价值观
  认识活动包括: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
  
  意向活动或称非理性的心理活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主要由需求、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价值观组成。
  认识活动或称理性的心理活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智力因素,主要由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组成。
  意向活动是个体在求生存与求发展的主导下,通过情感与意志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自己目的的一种心理活动。
  认识活动是个体在意向活动的主导下,通过注意、感知觉、记忆与思维的相互作用来把握外在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
  意向即人的意愿所向,它是人活动的动机部分,也是人活动的动力所在。在心理活动中,意向活动是第一性的、居核心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认识活动是在意向活动主导下的认识活动,意向活动是在认识活动指引下的意向活动。
  意向活动主导认识活动,认识活动指引意向活动,所以,意向活动比认识活动更根本。
  
  1、需求——情感——认识与行动
  在心理活动中,需求是先验自我,是心理活动的本体,是有机体向外扩张的一种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是一种生存的本能与发展的潜能。需求以及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情感,情感内化就形成价值观。在心理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情感活动是起主导作用的活动,是控制心理活动与行为实践的动力结构,情感决定意志、理想、信念与价值观的方向,决定认识活动的深浅程度,决定行动的方向与大小。
  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看,需求是心理的发生本体,情感是心理与行为的动力本体。情感为本,认识与行动为末,情感本体主导认识与行动。人的心理行为结构应该是 “情、知、行合一”的结构,人生就是围绕这一结构展开的。情感是一种直觉把握世界的方式,具有本体的价值;情感是内在动力,它使心理与行为自动化。在自然状态下,人只生活在自己情感投射的范围内,或者说,人的认识与行动只为自己情感所投射的范围包围;人只愿意去认识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只愿意去做自己所希望做的事情。因此,以情感为本体的“情、知、行合一”的心理行为结构就是我们认识自己与认识他人、洞察人性与理解世界的最有力的心理分析工具。只要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情感模式——准确地说是美感模式,我们就可以大致地预见他(她)的认识活动与行为实践展开的基本情况。
  
  2、情感的性质与情感的结构
  情感是个体的需求以及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是一种直觉把握世界的方式,是心理活动与行为实践的动力系统。
  情感是一个有层次的动态结构,由本能情感、审美情感、理智情感三部分组成。人的情感的发生与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由本能情感到审美情感再到理智情感的建构过程。
  本能情感是由生理的需求与安全的需求以及生理的需求与安全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如食欲、性欲、睡欲、趋利避害、原始的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基本情绪与本能的爱等。
  审美情感是由人的审美的需求通过心灵对客体的审美共鸣而产生的情感;审美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愉快感、优美感、崇高感等;审美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如痛苦感、悲伤感、愤怒感等。
  理智情感是认识与追求美、真、善、爱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认识与追求美、真、善、爱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积极的审美情感体验,进而内化为积极的理智情感。如,认识兴趣,追求真理的情感、道德情感、利他主义的情感、爱的情感、创造的情感、光荣感、责任感、自信感、积极的理想、希望、信念等;认识与追求美、真、善、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消极的负向情感体验,进而内化为消极的理智情感。如:厌恶感、厌学感、厌世感、冷漠感、缺德的情感、逃避感、恨的情感、自卑感、消极的理想、希望、信念等。
  本能情感是人与动物都共同拥有的低级情感,审美情感与理智情感是人所独有的具有社会性的高级情感,而积极的审美情感则是走向积极的理智情感与积极的理智行动的动力基础,因此,培养积极的审美情感就应该成为教育的核心任务。
  
  3、意志的概念与意志的训练
  意志是什么?意志是个体完成任务时的一种克服困难的坚持精神。意志同性格是具有相似含义的概念,它们是一个整体,意志是内核,性格是外壳。我们常常用坚强的意志、勇敢顽强的性格、敢于拼搏的冒险精神来形容意志与性格的优良品质。意志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意志的方向是情感与目标给予的,因此,通过生活的磨难与超越极限的体育锻炼及其吃苦耐劳的生存训练所磨练出来的优良的意志品质,可以迁移到学习、工作与创业的实践中,成为创造性生活所需要的勇敢顽强精神的内在支持。
  对于追求卓越的人来说,生命要“野性而又高贵”。野性就意味着身强力壮、有顽强意志与拼搏精神,高贵就意味着情趣高雅,相信“精神高于物质”并充满创造性。事业的成功,首先是性格的成功。因此,磨练意志、塑造勇敢顽强的性格应成为我们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磨练意志、塑造勇敢顽强性格的训练主要有三种途径:
  第一途径是激发梦想成功与冒险精神的情感训练。
  听讲一些饱受磨难而走向成功的伟人故事,诵背一些名人自我激励的格言,阅读一些名人传记和一些催人上进的经典文学作品,通过向伟人,向英雄,向为美、真理与正义而献身的名人的学习来激发追求卓越的使命感,激发“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想象力和冒险精神,激发彻底拼搏的生命意志。
  第二途径是进行吃苦耐劳的实践训练
  在追求卓越的使命感和充满想象力与冒险精神的跃跃欲试的理想的观照下,我们需要进一步的通过实践训练来磨练意志。意志既然是一种克服困难的坚持精神,那么,我们就需要在克服困难的实践中去磨练它,以使它形成并内化为一个人所固有的勇敢顽强的性格。
  进行吃苦耐劳的训练主要包括三大相反相成的实践训练:
  第一大实践训练是进行独立自主的生活训练。父母与老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孩子与学生的成长创造许多独立尝试,独立选择与独立地吃、穿、住、行、用、玩的机会。让他们在独立的尝试与独立的选择及独立的生活实践中,通过尝试失败与尝试成功来磨练意志,学会选择与学会生存。我们要永远记住:父母与老师能够给予子女与学生的最大贡献,就是帮助他们学会自助。
  第二大实践训练是进行超越极限的训练。体育的功能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强身健体、掌握运动技能、塑造勇敢顽强的性格。因此,我们要利用体育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通过掌握运动技能来磨练意志与塑造勇敢顽强的性格。人的体能是有极限的,每个人的体能也是有极限的,因此,我们要向人的体能极限挑战,在长跑、游泳、球类等竞技性的运动中经常性的超越体能极限,建立挑战体能极限的快感。一个人只有经常处于超越极限的磨难考验,才能最大程度磨练意志,从而塑造勇敢顽强的性格。
  第三大实践训练是进行野外磨难的生存训练。生存训练是体育训练的一种扩展,是在野外围绕完成一定难度的任务而展开的一种训练,如夏令营活动、长途拉练、野外探险与露宿、打游击战、登山比赛、社会调查、在农村或工厂劳动、参与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等等. 通过广大学生充满参与乐趣与冒险精神的生存训练,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第三途径是自我激励的磨难训练。坚强的意志与勇敢顽强的性格是在胸怀理想彻底行动的追求中,在克服困难的抗争中,在掌握命运向环境挑战的过程中逐渐磨练出来的,前面第一途径与第二途径主要是一种他励,是在父母、老师与学校的安排下进行的训练,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如何由他励转化为自励,是自己出自内心想选择一种磨难。一切梦想成功的人都要清醒地认识到,磨难是走向成功的基本功,从而怀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积极乐观的心态走向自我激励的磨难训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勇于选择,敢于冒险地投入到追求卓越的奋斗之中,在求生存与求发展的拼搏中、在超越极限的考验中、在把理想灌注到世界中去的情感冲动中,体验一种掌握命运、参与竞争、追求卓越的人生乐趣,从而更好地走向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磨练意志、塑造勇敢顽强的性格训练。
  
  4、理想、信念、价值观
  理想就是个体把自我意识投向未来的一种美好愿望,是一种激励自己积极主动地认识与行动的情感动力。
  信念就是个体对某种观念或某种存在抱有一种坚定不移的确认,是内心深处产生的朝着一个方向的理智情感。
  价值观是个体区分好坏标准并由内而外地主导认识与行为选择的心理倾向系统。它是一种深层的心理品质,居于心理活动的中心,是由情感内化而形成的、以审美价值为核心的、对人的认识与行动具有根本导向作用的观念系统,是个体社会化后形成的一种新的心理需求。
  价值观是主导认识与行为选择的根本,人与人之间认识与行为方式基本相同或不同,主要就是因为价值观基本相同或不同造成的。
  价值观具有观念的一致性、主导认识与行为的选择性以及评价的主观性三大特征。
  观念的一致性。价值观系统包含多种因素,如:需求、兴趣、态度、政治价值观、理论价值观、道德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等等,这些因素并不是杂乱的、相互矛盾的,而是以审美价值为中心相互联系而结合成的一个整体。个体的任何出自内心的选择都受内在价值观念的支配,都是审美价值观念的一种投射。当外在的事物与我们内在的价值观相抵触,也就是与我们内心的美感模式相抵触,我们就会表现出痛苦与愤怒;而当外在的事物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也就是与我们内心的美感模式相共鸣,我们便会感到满意与喜悦。
  主导认识与行为的选择性。价值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两极性,表现为有正价值与负价值,有美与丑、真与假、好与坏、公正与不公正等等。由于美是价值的本质,每个人的认识与行为选择都受内心审美观念的支配。人们对有价值的事物便不可能采取无所谓的中立态度,或是喜欢、或是不喜欢,或是接受、或是拒绝,或是追求、或是逃避,总要选择其一。当然,从好到坏,从美到丑……其间有层次性。人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对其作出选择的,审美价值观决定人在生活中的位置和追求各种事物的先后秩序,有的人看重高雅艺术、有的人看重通俗艺术,有的人看重真理、有的人看重财富,有的人热衷权力、有的人热衷学术,有的人为国家利益着想,有的人为个人利益盘算,有的人为长远利益谋划,有的人图当前的享乐等等。显然,价值观对人的认识与行为具有定向作用,透过人们的行为选择,我们便可以窥见人们的价值观,并判断人们的审美价值层次。一般来说,审美修养高的人,往往更看重事物的精神价值,行为选择通常是精神利益第一,物质利益第二;审美修养低的人,往往更看重事物的物质利益,行为选择通常是物质利益第一,精神利益第二。
  评价的主观性。经过社会化,人一旦形成了价值观,其区分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荣与辱等价值观念是根据个人自己内心的审美价值尺度来衡量的。虽然客体的结构和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但人对其意义的认识和评价都取决于自身内在的价值尺度。通常,人都具有多种需求,对于各种需求重要性的衡量,也是由价值尺度决定的。一般来讲,审美修养高的人,对事物侧重精神价值评价;审美修养低的人,对事物侧重物质价值评价。
  
  5、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
  认识活动由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这四大基本要素构成,它们是一个由外到内、由表到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活动的展开是在意向活动的主导下进行的。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感知觉是感觉与知觉的统称。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的主要感觉器官就是眼、耳、鼻、舌、身,因此,我们的感觉也主要有五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体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可以根据反映活动中某个分析器起主导作用来进行分类,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等;也可以按被知觉的客体来划分,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错觉、统觉等。
  记忆是人脑对刺激信息的一种存储功能,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一种信息保存。记忆的原则主要有意向原则、联系原则、强化原则;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与回忆这三个环节;记忆的本质就是建立联系、建立大脑细胞与信息之间的联系。因此,一切改进记忆的方法都符合情感化、结构化、有序化与形象化的简化原则,其目的是为了强化联系。
  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就像情感是意向活动的核心一样。
  思维是个体为了求生存与求发展的需求而借助动作、形象、概念来把握外在事物的一种认识活动。它由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这三种普遍的思维形式组成一个结构。
  创造性思维,或称灵感思维,或称直觉顿悟是一种复合思维,是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在解决问题时的一种整合。
  动作思维:从思维内容看,动作思维是个体通过动作的感受来进行的思维。它具有具体性、实践性与经验性三大特征。动作思维必然有动作作用的对象,这个对象一定是具体的事物,这就是它的具体性;动作思维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具体操作,这就是它的实践性;动作思维的主体对客体的具体操作后,会产生把握客体的直接体验,这就是它的经验性。一般来说,从事工、农、兵、学、商的实践性工作的人,都需要有较好的动作思维。
  从个体思维形成看,动作思维是0—3岁幼儿掌握世界的主要思维方式,这是个体思维成长的第一阶段。幼儿在动作之前常常是没有思考的对象与任务,只是当拿起竹竿后,马上想到:“骑大马了!”一会儿看到小椅子又丢开竹竿,想到“开小汽车了”。很明显,这时幼儿的思维活动是以动作的感受来进行的,是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的,直观性非常明显。
  形象思维:从思维内容看,形象思维是个体通过形象的再现与表现来进行的思维,它具有直观性、生动性与情节性的三大特征。形象思维是对具体的人、事物、事情的形象的再现与表现,因此,它必然是直观的,这就是它的直观性;形象思维再现与表现的人、事物、事情是具体的、动态的,因此,也就必然是生动的,这就是它的生动性;形象思维再现与表现的人、事物、事情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的,充满过程的情景与细节,这就是它的情节性。一般来说,作家、艺术家、设计师、演员等需要有较好的形象思维。
  从个体思维形成来看,形象思维是4—11岁儿童掌握世界的主要思维形式,这是个体思维成长的第二个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的知识经验比较少,对很多事物还不能进行本质的概括,还不能超出直接地、感性地给予的东西以外抽象出更多的东西。因此,这时儿童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多听、多看、多做来积累大量的关于人、事物、事情的感性形象,为今后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形成逻辑思维打下坚实的感性基础。
  逻辑思维:从思维内容看,逻辑思维(符号思维)是个体通过概念的推理来进行的思维。它具有概念性、判断性与推理性的三大特征。逻辑思维不象形象思维把形象作为思维的内容,而是把语言作为自己思维的内容,是在高度抽象的层次上达到对事物的掌握,因此,语言的特性也就是逻辑思维的特性。由于语言是由许多概念组成的符号,因此,逻辑思维首先表现的是具有概念性;语言是由概念与判断组成的句子,由此来表达特定的内容,离开判断,语言不能准确表达内容,因此,判断是语言的组成组分,这就是逻辑思维的判断性;语言要通过概念与判断才能准确而完整地表达意思,要通过推理(或归纳推理、或演绎推理、或类比推理)才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得出具体解决问题的结论,因此,推理也是语言的组成部分,这就是逻辑思维的推理性。一般来说,从事数学探索、科学研究与哲学思考的人,需要有较好的逻辑思维,也就是需要有较好的概念、判断与推理的思维能力。
  从个体思维形成来看,逻辑思维是12—18岁的青少年掌握世界的主要思维形式,这是个体思维成长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是个体逻辑思维的优势成长阶段。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已不满足于仅仅从感性的角度来形象地把握世界,还强烈要求从理性的角度来概念地把握世界,以形成对世界更全面、更深刻与更本质的认识。在列维·维果茨基所著的《思维与语言》一书里,向我们介绍了心理学家里马特实施的一个精心设计的针对青少年概念形成的研究,他认为:“我们已经明确地确认,儿童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形成概括性的客观概念的能力,只有在12岁左右才显示快速增长……要求儿童在12岁以前就能摆脱知觉用概念进行思维,这是超出心理可能性的”。(3)因此,理性色彩较浓,概念性较强的课程,应主要在12岁以后开设,才能顺应人的思维成长规律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心理成长的规律
  
  人的心理成长同生理成长一样,都有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生理的成长要完成一个结构,心理的成长也要完成一个结构。生理的成长伴随着心理的成长,生理的成熟对应着心理的成熟。
  人的生理成长结构与心理成长结构是先天遗传的,它是通过人类进化而形成的先验的时空结构,它预示了生理成长与心理成长的发展趋势。关于生理成长规律,人类通过生物学、生理学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一个较好的把握,但是,关于心理成长规律,人类还认识较少。人类借助于科学仪器对物质世界的了解远远多于对精神世界的了解,因为在精神世界的面前,再先进的科学仪器也会失去意义,探索精神世界的方法,主要不是通过科学仪器的测试,而是通过实践、体验与天才般的感悟,是内省方法与实验方法的综合。
  通过心理活动的结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人的内在成长规律主要由情感成长规律与认识成长规律这两大规律组成。情感与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的心理成长同生理的成长一样是一种时间结构,要经历由发生、成长、到成熟的自然发展过程。
  个体情感的发生与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由本能情感到审美情感再到理智情感的建构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由动作把握到形象把握再到逻辑把握的建构过程;这两大以操作内化为中心的建构规律可用如下图式表示:
  
  情感成长规律 认知成长规律
  个体成长的第一阶段: 本能情感(0—3岁) ———— 动作把握(0—3岁)
  个体成长的第二阶段: 审美情感(4—11岁)———— 形象把握(4—11岁)
  个体成长的第三阶段: 理智情感(12—18岁)———— 逻辑把握(12—18岁)
  
  三、心理结构
  
  长久以来,在知、情、意心理活动三分法的指导下,心理学家们普遍地把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认识结构、情感结构与意志结构三个部分。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认识、情感、意志只是心理活动的要素而不是心理结构,心理结构只能是心理活动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相互作用而内化形成的结构,是心理形式与心理内容的整合。
  根据心理活动的结构由意向活动与认识活动两个部分组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心理结构由人格结构与智能结构这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人格结构主要由需求、情感、价值观三大要素组成:智能结构主要由知识、能力、思维方式三大要素组成,因此,心理结构的两大子结构可以近似用如下公式表示:
  
  人格结构=需求+情感+价值观
  智能结构=知识+能力+思维方式
  
  价值观是人格结构的核心,价值观的定型就伴随着人格结构的定型。
  思维方式是智能结构的核心,思维方式的定型就伴随着智能结构的定型。 事实上,文化积淀成人格,人格结构在12岁左右就已基本定型,因为,此时审美情感已基本定型,审美情感的基本定型就意味着价值观的基本定型。在12岁以前,主要是人格结构的成长,这一时期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大的时期,要努力培养学生们文明礼貌的能力,形成独立而又高贵的人格与美真善爱的心胸,有了这一奠基性的品格,一辈子都会受用不尽;在12岁以后,主要是人格结构与智能结构相平衡的成长。所以,我们的教育实践应顺应这两大成长规律,建立在合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最大的育人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是由心理的意向活动内化而形成的心理结构,由需求、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价值观相整合而形成,表现为前后一致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是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的定向系统,主判断与决定。
  关于人格结构组成的三大要素,我在前面的论述已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在这里,我重点要论述是人格结构的三大类型。
  人格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大致可分为功利型人格、审美型人格与创造型人格三种类型:功利型人格追求的是物质利益第一、精神利益第二;审美型人格追求的是精神利益第一、物质利益第二。审美型人格可以走向创造,功利型人格也可以走向创造,但是功利型人格立足的是求生存而创造,以满足自己生理的需要与安全的需要为主;审美型人格立足的是求发展而创造,以满足自己审美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主,其创造的层次及其创造的数量与质量都会远远高于功利型人格的创造。因此,由审美型人格到创造型人格再到创造性的精神向物质的转化,这是开发人类创造潜能的最佳途径,也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最佳途径。
  在观察现实中的人与阅读名人传记的过程中,我发现创造型人格的人的身上,大多充满了强烈的美、真、善的人格特征,具体表现在如下的九个方面:
  美的人格特征:
  1、有极高的审美鉴赏力与强烈的批判精神
  2、有唯美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人生价值取向,并抱持自由、选择、责任的人生信念
  3、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审美创造冲动
  真的人格特征:
  4、朴素、单纯而追求真理
  5、待人真诚与充满社会正义感
  6、平实的生活作风并维护主观与客观的一致
  善的人格特征:
  7、有自由、平等、博爱的品格
  8、有乐于为社会奉献的牺牲精神
  9、有利他(它)主义的高尚情感
  美、真、善的人格特征是一个理想化的人格结构模型,是一切为美、真理与正义而献身的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特征,我们的社会应该为这种人的出现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我们的教育应把培养独立而又高贵的审美型人格作为奋斗理想,从教育方针的制定、课程结构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应用,都要以培养独立而又高贵的审美型人格为中心,尽可能地由审美型人格走向创造性人格,造就更多的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这就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个社会审美型人格与创造性人格的人越多,就表明这个社会越人道、越健康、越文明。
  
  (二)智能结构
  
  智能结构是由意向活动主导下的认识活动内化而形成的心理结构,由知识、能力与思维方式相整合而形成,表现为个体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智能结构是由知识、能力、思维方式三大要素整合成的一个立体结构,这个立体结构可近似用如下公式表示:
  智能结构=知识+能力+思维方式
  外在的知识与经验需要经过个体内在的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加工,才能逐渐内化为个体的知识与个体的能力,知识与能力的积淀就形成思维方式。
  1、关于知识:知识是人类经验的符号化体系。人类的知识从功能上划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塑造我们灵魂的知识(价值形态的知识)。如:艺术、哲学、美学、道德伦理、生态文化、宗教等;第二类是放大我们手脚的知识(工具形态的知识)。如:科学、技术、工艺技能等;第三类是扩展我们视野的知识(事实形态的知识)。如一般常识、历史、地理、风土民俗等。这种三位一体的知识结构如果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棵树,那么,价值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根、工具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干与枝、事实形态的知识就是它的叶,根深、干粗、叶茂才是健康成长的象征。这就是完整教育的知识结构的模型,是我们进行教育设计、教育实施与教育测评的理论依据与判断标准。
  这个知识结构的模型,把人文精神的建设放到了本体的地位。因为在我看来,人文是埋在地下的精神基础,是国家走向强大的必须的土壤;人文、民主与科学是一个整体,人文为民主灌注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为科学灌注充满创新精神的审美价值,为社会灌注生态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因此,人文是立人之本,科学技术是立人之术,二者合一,才能造就出抱持健康价值观与充满创造活力的个体。
  2、关于能力:一个全面发展人才的能力主要由情意能力、整体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这三个部分组成。情意能力就是情感能力与意志能力的总称。主要由鉴赏力、自信力、意志力、亲和力等组成。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能力?在我看来,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辨别美丑的能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审美鉴赏力。培养审美鉴赏力只有靠阅读伟大的文学、艺术与哲学作品,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级的美感,阅读通俗小说、听流行歌曲不会提高人的美感,只能使美感庸俗化。德国大文豪歌德告诫他的秘书说:“鉴赏力不是靠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所以,我只让你看最好的作品,待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你就有了用来衡量其他作品的标准,估价不至于过高,而是恰如其分”;自信力是通过不断尝试成功而培养出来的对自己素质与能力极其肯定的情感。要想培养自信,没有其它办法,就只有依靠你无所畏惧的彻底行动,从尝试失败中去总结经验,从尝试成功中去培养自信,因此,我们可说,自信是成功的土壤里开出的一朵最美丽的花朵;意志力是指个人勇敢克服困难去完成任务时的坚持精神。意志力的培养主要来自家庭教育的独立生活训练、学校教育的体育训练与生存训练以及个人与环境抗争中通过克服困难来逐渐提高;亲和力是一个人充满爱心与人情味的文明教养能力。有礼貌、有分寸、自然、真诚、亲切、自由、平等、博爱、准时、守信用、注意小节、整洁、爱卫生等素质不是一种一般的知识,它是一种能力,得靠无数次的训练与习练才能有的一种自然的品质,就像运动员要投篮一千次,要游上几万米,就像小提琴演奏员一个乐句得拉上几千次...... 同样,我们的微笑问候倾听关注也得训练操练演习无数次才能自然亲切。充满爱心与人情味的文明教养能力是隐之于内的东西,但它又应该显之于外,让人可观可听可触摸可感知。人一旦获得了爱心与良好的教养,就像一辆车在向前运行时获得了惯性一样,再要让他去随地吐痰,再要让他在公众场合喧哗,再要让他冷漠地面对他人请求,再要让他迟到,再要让他说谎话就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了。
  整体思维能力就是指善于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整体思维是高级智慧的表现,是一种可以通过训练而开发出来的潜能。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培养一种从“整体—部分—整体”思考问题的习惯;努力培养一种从“过程与方法”相统一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素质;努力培养一种从过程的联系中去认识与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通过学习中西哲学史与系统科学方法论,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整体思维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就是一种通过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不断地参与动手操作的实践,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最佳动手的控制能力。
  3、关于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一种接受信息、组织信息与传播信息的加工方式,是由知识与能力逐渐内化而形成的一种个性化的思维模式。人类思维的头脑主要用艺术的、哲学的、科学的和实践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优秀的思维方式应该是用“艺术的感觉、哲学的思辩与科学的实证”建构起来的立体思维方式。
  艺术的感觉也就是艺术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用审美的眼光来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
  哲学的思辩也就是哲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用整体概括的眼光来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
  科学的实证也就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用实验化、逻辑化、模型化与定量化的眼光来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
  我们的生活经验表明:头脑只有借助对艺术、哲学与科学的思考,才能趋于完善。因此,艺术、哲学与科学的思维方式就是健全理智与完整人性的象征。
  以上,我们从心理发生、心理活动与心理成长、心理结构这四个方面论述了普通心理学体系的结构。现在,让我对这一心理学体系作一简要的概括:心理发生于需求以及对需求的刺激。心理活动由意向活动与认识活动这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意向活动由需求、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价值观构成;认识活动由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构成;这两大活动相互作用,既对立又统一地构成了一个以需求、情感、价值观为中心的心理世界。心理成长主要由情感成长与认知成长这两大规律组成;其中,情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由本能情感到审美情感再到理智情感的建构的过程;认知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由动作把握到形象把握再到逻辑把握的建构过程;这两大以操作内化为中心的建构规律,是我们制定教育方针,设计课程内容与运用教学方法的理论根据。心理结构由人格结构与智能结构这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意向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内化成人格结构;认知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内化成智能结构。心理结构具有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特点。心理结构的稳定性表现为选择与行为的模式化,心理结构的不稳定性就意味着可以通过短期的强化训练、通过激活“自我心象”,依靠“意念力与行为习惯”的转换来重塑心理结构。
  这样,我就重建了人类心理学的体系,突破了传统的以认知为中心的“知、情、意”心理学三分法的体系,而创建了以需求与情感为中心的“意向活动与认识活动” 心理学二分法的体系。全世界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学术界都要从这种重认知、重理性、重思维的心理学三分法体系的灾难中解放出来,关于人的学术研究才能走上正轨,走向为人谋幸福的康庄大道。我深深的感到,全世界学术界都还需要来一次最根本与最彻底的思想解放,把人从片面的唯物主义的压抑中、从片面的实用主义的压抑中、从片面的理性的压抑中、从片面的科学技术的压抑中、从片面的诺贝尔奖的偏重自然科学的压抑中、从片面的美国领头的重工业与重商业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压抑中、从片面的金钱与物质的压抑中、从片面的国家主义的道德的压抑中、从片面的经济竟争的压抑中、从片面的文化精神生态失衡的压抑中、从片面的教育生态失衡的压抑中、从片面的自然生态失衡的压抑中解放出来,一切以自然为本、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以人的需求与情感为本、一切以美为本,让人最大程度获得幸福。当今的人类思想主要是两千五百多年前被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称为人类思想第一个轴心时代的孔子、柏拉图、释迦牟尼、基督教以及稍后一些的伊斯兰教等站在一个地域的窄小的视野上制定的,整个人类就被这几个思想家的“以道德为本”,“以理性为本”,以“佛”为本,以“上帝”为本,以“真主”为本的思想主导着,并成为主导人类社会运行的各种价值范式,而其中又以柏拉图建立的以理性主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成为西方文化的主体在全世界强势传播。柏拉图的灵魂论把人的心理划分为“理性、意志【激情】、欲望”这样三个部分,认为理性是心理的中心,理性位于头部、意志【激情】位于胸部、欲望位于腹部横膜与肚脐之间,后来德国哲学大师康德以理性为中心按“知、情、意”三分法的思路建立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这三大批判的哲学体系,黑格尔以理性为中心建立了“绝对精神”的哲学体系,全世界的学术界就在这个以理性为中心的圈圈里迷宫般地转了两千多年;而我把人的心理划分为“情、知、行”这样三个部分,认为情感才是心理的中心,我作了发生学的逻辑论证。事实上,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学术界一直有一个非理性主义的潮流(非理性主义其实质就是情感主义,一种以情感为中心的思想潮流)想突破理性主义主导一切的这个瓶颈,如西方的卢梭、歌德、后期的康德、席勒、帕斯卡尔、克尔凯戈尔、叔本华、尼采、狄尔泰、柏格森、弗洛依德、荣格、杜威、怀特海、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雅斯贝尔斯,马尔库塞、马斯洛、罗杰斯、弗罗姆等,中国心学流派的大师,如孟子、陆九渊、王阳明与当代的著名学者,如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熊十力、梁漱溟、贺麟、唐君毅、牟宗三、朱光潜、李泽厚、刘再复、高尔泰等,他们都不同程度站在西方文明的角度与站在东方文明的角度,从个人的生命体验出发都感觉到了情感的重要,感觉到了自我意识的重要,感觉到了生命意志与人的主体性的重要,可是就是说不清楚,只是个人的经验之谈,还没有上升到科学的高度作发生学的逻辑论证。而我从心理科学的角度在人类史上第一次以“需求的内涵与外延为突破口”揭示了人的心理的发生学机制(这一机制跟佛教《瑜伽师地论》与《成唯识论》的“八识”学说很相似),对以“人的需求与情感为本的心理学体系”作了逻辑论证,我可能是全世界第一个把“情感为本、认知为末“这个事情说清楚了的第一人,所以,全世界的教育都要以人的需求与情感为中心,依据“美是教育的本质”这一最高规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制定整个人类教育的游戏规则,来带动人类思想的全面解放与人类思想的第二个轴心时代的来临。
  
  (1)潘菽:《潘菽心理学文选》,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7年版 第569页;
  (2)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 第262页;
  (3)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第121页;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