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孝南区“读经典、长精神”主题读书活动座谈会方案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16 16:48
标题: 孝南区“读经典、长精神”主题读书活动座谈会方案
孝南区“读经典、长精神”主题读书活动座谈会方案  
2011-07-26

http://xnllk.blog.163.com/blog/static/127151727201110145216317/



一、时间:2011年7月27日下午3点
二、地点:区委宣传部会议室
三、参加对象:获奖征文作者10人,总评评委4人
四、会议议程:(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梁武波主持)
一是区委宣传部理论科长周娟介绍读书活动开展情况;
二是区文明办创建办主任陈强松宣读表彰决定;
三是征文获奖代表袁厚明等谈活动感想及读书体会(5个人发言,每人10分钟以内);
四是市委宣传部理论科长胡雪城等总评评委发言(3个人发言,每人10分钟以内);
五是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方向伟讲话。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16 16:50
=这种学习方式,值得《教师之友网》网管团队朋友们学习!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16 16:52

http://xnllk.blog.163.com/blog/static/12715172720116208574411/


编者按:
孝南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读唱讲议”系列活动之一的“读经典、长精神”主题读书活动,历时两个多月,经过推荐书目、组织书籍、诵读经典、撰写征文、征集清理、组织评选等环节,目前已近尾声。读书征文活动得到全区各地各单位的重视支持和积极响应,上报征文101篇,读书征文活动组委会组织评委经过清查初评,选定40篇文章进入总评,邀请市区相关权威人士参加总评点评,最终评定出前十名作品。
为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展示活动成果、激励获奖作者,现刊特设立《孝南区“读经典、长精神”读书活动获奖征文摘登》专栏,将本次活动一、二等奖获奖征文作品及评委点评在本栏目摘登刊出,以飨读者。



百善孝为先——读《论语》感悟孝道
孝南区委老干部局  刘琛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曾多次接触到《论语》,但随着自身的逐步成长和进步,在不同的时期,读《论语》所领悟的内涵则不尽相同。儿时读《论语》,摇头晃脑,咬文嚼字,虽然全篇背诵,但似懂非懂;中学时读《论语》,主要是理解词意,明白其中所讲的种种道理;大学时读《论语》,是听教授分析孔子大师的国学精髓,领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而今,对于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我,重读《论语》使我对“孝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孝”的观念在《论语》之前已相当发达, 但被作为“道”提出来,并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实始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述和阐发,发展了殷商以来古老孝道的内涵, “孝”在孔门道德规范占据本源性地位和权威性。《论语》以“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理念为思想基础,以”礼”、“义”作为人之成为人的基本途径,以“仁”作为人的终极目标,从而成为立身处世的道德典范。其中我感悟最多的就是“孝”,在《论语》中,“孝”字出现了十七次,可见,在孔子看来,最能够体现其核心理念“仁”的道德的莫过于“孝”。
      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孝感,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为此,我倍感荣幸,并深感作为孝感人,有义务有责任将这传统美德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对于父母,尽心尽力报答养育之恩,尽孝是义不容辞的事;作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把真诚的“孝”延伸到我的服务工作中,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     
     在参加工作之初,我曾经认为快速高效地完成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就是做到了对工作尽职尽职,就是对老干部的尊敬,就是对老干部的热情服务。殊不知,在以“孝”对待每一名老干部的工作方式中,自己肤浅地认为把该做的事做了就是圆满完成了任务,不知不觉将工作停留在表面上,在老干部服务工作中,并没有加入更多的情感。《论语》中所提出的并重点强调的是带着情感去尽孝,面对我们的老前辈,老功臣也应如此。其实,要真诚的对待老干部、尊敬老干部,带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的工作服务对象,才能发自内心地为每一位老前辈服好务,才能真正做到“想老干部之所想,急老干部之所急”,用孝心、爱心、诚心、虚心、耐心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让老干部切实感受到我们所给予的温暖。
      孝是一种自然而真诚的人际关系,孝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孝是生命之根,是心灵之根。
评委点评:孝,是百善之先;孝,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孝,是自然而真诚的人际关系;孝,是和谐社会的土壤。作者单就一个“孝”字,与时、地、事结合,化典为则,学为今用。所谓时,是当今部分人孝道的缺失;所谓地,是当下的孝感;所谓事,是紧紧联系自己的老干部工作。如此读书之法理当大力提倡。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解读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盛行之原因  
孝南区文明办创建办  刘芳
    近日,拜读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中国文化要义》,由书中对中国文化特性的分析,进而联想到中国传统孝文化。“孝”作为古代宗法社会的产物,不但没有湮灭在浩淼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反而不断地演变壮大,从家庭伦理走向国家伦理,从个人道德走向社会规范,最终发展成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孝文化。家庭生活同为最早人群所共有,但孝文化在西方没有得到长足发展,却渗透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但成为治家的秘笈,同时也是治国的经纬。它何以在中国传统社会如此盛行,本文仅从中西方文化差异方面对其进行解读。
一、从道德层面看,西方是个人本位的社会;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为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提供了盛行的土壤。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家国一体,体现在家庭中就是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即伦理,从而造就了中国丰富的孝文化。而个体主义是西方社会的基础,个人本位促使血缘关系的力量淡化,家庭关系显得自由而松散。
(1)在组织关系方面:中国传统理想为“天下太平”,既是人人在伦理关系上都各自做到尽善尽美,大家父父子子,养生送死而无憾。而西方更相信“从人人之开明的利己之心可使社会福利自然增进不已”。二者伦理本位及个人本位的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2)在经济关系方面:在中国的伦理社会中,夫妇、父子情如一体,财产是不分的,是为“共财之义”。而西方强调财产为个人私有,即使父子、夫妇之间经济往来,多是以借贷方式进行。
(3)在代际关系方面:中国伦理社会注重代际整合,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和相互负责的,以孝为纽带;而西方文化以个人的自由平等为最高价值,必然强调代际断裂。
二、从宗教信仰层面看,西方信仰基督教;中国以道德代替宗教,以道德为信仰,为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盛行提供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西方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和家族观念淡漠,养老不是子女的必然责任。而在中国,阶级社会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宗教,而是儒家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其中尤以孝为重。
(1)中国传统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大家族当中的每一个人,总是为了他一家人的前途而共同努力,在他们面前都有一个远景,神圣的义务感不断鞭策着他们以其毕生精力为之奋斗,在厌倦疲惫时从其中重新获得动力,精神上有了寄托。“宗教都以人生之慰安勖勉为事,那么,这便恰好形成一宗教的替代品了”。
(2)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使孝从以宗教意义为主转化为以伦理意义为主,使对父母的孝成为一项重要的个人道德修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三、从法制层面看,西方以法治天下;中国以孝治天下,以伦理治理国家,孝文化被提升到政治的高度通过国家机器之手得以广泛传播。
西方因其强调个人权利利益至上,必然要采取强制性措施加以维护,因而,西方运用各种硬性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反观中国传统社会,在立法上更多的强调以尊“礼”为原则,而传统礼制精神的核心便是“孝”。历朝以来封建统治者都倡导“以孝治天下”,经过封建统治者的推广,孝文化发挥了其法律约束层面的作用。
总而言之,通过中西方各方面的比较,我们发现,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具有盛行的土壤、雄厚的群众基础,并通过国家机器之手得以广泛传播。三者之间互相促进、互为因果,推动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发扬光大。
评委点评:站在中西方历史与文明的角度,探析孝文化的社会土壤、群众基础、政治手段。文章对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要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读,由浅入深,从生活到政治、从政治到文明层面的比较,缓缓展现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明中的重大意义,有深度、广度和历史厚重感。层次清晰,文笔流畅,颇有教益。读书,并不在于作者得出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读出了思想方法,这是很多读书人难以做到的。


从《论语》中品味儒家的“忠恕之道”
新铺镇   张丁丁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承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思想文化,无论是在古代被读书人奉为圭臬,还是在近现代被一些人弃为糟粕,有一点必须承认,那就是它影响了中国人。无论是以前、现在还是将来,每一个中国人的价值取向都或多或少受到它的影响。
有时自己在思考一个问题,《论语》的思想精华是什么呢?就我自己感觉,“忠恕而已”。
《论语·里仁篇》有一段孔子和弟子曾参的对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虽不是孔子亲口说出来的,但从“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的曾参口中转述也是意义重大的,因为曾参在儒家的地位崇高,是得孔子真传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夫子之道,唯忠恕而已”是确信无疑的!其实这种思想在论语的其他章节中也有许多体现。
既然孔夫子“不厌其烦”地告诉他的弟子要行“忠恕之道”,那么怎么去理解和践行呢?
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提出过“知行合一”的观点,意思是说一个人对于某个道理的理解是包含在他的行动之中的,如果一个人口头上说已经明白和理解这个道理了,但是不付诸于行动,说明他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道理,所以只有在行动中才能真正把握真理!这个观点同样可以帮助我们去好好掌握孔夫子的“忠恕之道”!
问题首先在于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这里的“忠”不是忠于某一个人,而是忠于自己的内心。就好比一个人只有懂得爱自己,才会真正爱别人。同理,一个人只有真正忠于自己的内心,待人做事才能尽心尽力。正所谓“尽己谓之忠”、“立己达人”,“立己”是基础,“达人”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另外还有一层意思,说的是我们为别人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尽心尽力。以前我不太明白这个道理,当别人有求于我时总是敷衍了之,久而久之发现当自己有求于别人的时候也是得不到真正帮助的。后来读到孔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才略有所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随之发现有更多的朋友也会在自己困难的时候真心帮助自己!其实有些道理只要明白并且照着去做就会有所收获的!
“恕”是每一个人经常忽略的问题,“宽于待己,严于律人”是许多人经常犯的毛病。所以孔子才强调有一个准则值得我们一生去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谓之恕”,这其中包含的就是:你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这个有点困难,因为每一个人都渴望受到尊重,但同时人又往往比较自我,经常忽略别人的感受,所以矛盾就产生了。但是自己要是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能多为别人考虑一下,顾及一下别人的感受,那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也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是很有道理的!
其实“忠恕”是叫我们要“爱己爱人”,这也是孔子仁学思想最基本最核心的宗旨,“爱人”就是要求我们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无疑“忠恕之道”提供给我们一套处理好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行之有效的准则!
评委点评:半部论语治天下。忠恕,是古代圣人给我们的为人处世的法则,本文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于今颇有教益。


做个唐朝男儿——初读《唐风宋韵新吟》
肖港镇人民政府  袁厚明

做个唐朝男儿,在国家危难时,以身报国,金戈铁马,气吞山河。做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做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做戴叔伦,“愿得此生长报国”。做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做李益,“伏波惟愿裹尸还”。做杜甫,“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在外敌入侵民族危亡时,既是诗人,又是战士,将满腔的诗意化作万丈豪情,带一身沸腾鲜血,将一颗滚烫之心,飞身上马,绝尘而去,用丹心抒写历史,用忠诚铸造信念,用生命捍卫疆土。
做个唐朝男儿,热爱生活,豪气而柔情,浪漫而缠绵,率真而含蓄,热情而执著。做孟浩然,踏青山,寻村舍,话桑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到农家寻找诗意,到劳动中探访美丽。做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寻找美丽的邂逅,留下千古的相思,“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做白居易,划一叶小舟,到荷叶轻摇的碧波深处寻觅芳踪,“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多情的唐朝男儿,用美酒饮尽朋友深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用明月寄托相思之绵密,“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用寸草报答慈恩之厚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柔柳挽留行人匆匆的脚步,“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唐朝的江枫渔火还在敲打世人浅愁的无眠,唐朝的霓裳羽衣还在低吟着盛世的文明,唐朝的春江花月,还在照耀着“代代无穷已”的世人,唐朝的新丰美酒还在恒久的岁月中散发着扑鼻的香醇,饮醉了侠客,饮醉了佳人,饮醉了李白,一路豪饮,一路狂舞,“乘月醉高台”。
做个唐朝男儿,养君子之气,持君子之德,时尚而关注民生,雅致而心系天下。唐朝男儿,像梅,“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像兰,“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像竹,“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像菊,“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晚节不嫌知己少,香心如为故人留”。唐朝男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初闻涕泪满衣裳”,喜极欲狂。唐朝男儿,“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不立功名不还家。唐朝男儿,看到一场下透的夏雨,不禁喜上心头,“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唐朝男儿,看到拾麦的妇人而内心无比的惶惑,“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做个唐朝男儿,在盛世的强音中鸣奏人生壮丽的豪情,生于斯世,长于斯世,无论青丝红颜,风华正茂,还是斜阳秋霜,步履蹒跚,胸腔中永远跳跃着一颗年轻的心,因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做个唐朝男儿,在那个大气磅礴的时代,在那个自由飞扬的时代,在那个风生云起的时代,“报君黄金台上意”,“天生我材必有用”,做个唐朝男儿,“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永远拥有豁达开阔之胸襟,无论黑云压城,还是春风得意,做酣畅淋漓的唐朝男儿,做顶天立地的唐朝男儿,做有情有趣的唐朝男儿。
做个唐朝男儿,潇洒不羁。
做个唐朝男儿,锦心绮思。
做个唐朝男儿,风清月白……

评委点评:做个唐朝男儿,典诗雅词,写就一代盛世的自豪自信与自强。武可收取关山五十州,文可绣口一吐半盛唐……文字一气呵成,随手拈来,令人心生向往;文笔或柔婉或豪迈,读来或步或奔,激情或起或伏;文章不只是诗意的生活,更有诗意的家国。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16 16:54
“读经典、长精神”主题读书活动征文获奖名单揭晓  
2011-06-30





孝南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读经典、长精神”读书征文活动,全区上报征文101篇。经过初评,全区40篇征文进入总评,最终评定出一、二、三等奖共10篇征文。具体名单如下:
一等奖:(1名)
百善孝为先------读《论语》感悟孝道                 作者:区委老干部局  刘琛

二等奖:(3名)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解读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盛行之原因   
                                                                          作者:区文明办创建办  刘芳
从《论语》中品位儒家的“忠恕之道”              作者:新铺镇   张丁丁
做个唐朝男儿——初读《唐风宋韵新吟》          作者:肖港镇   袁厚明

三等奖:(6名)
读《沉思录》                                                    作者:卧龙乡 尚颖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史记》到太史公   作者:广场街  栾国耀
成功岂止依靠汗水——读《苦难辉煌》有感      作者:朱湖农场  万清平
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读《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作者:祝站镇  罗足珍
读论语悟做人之道                                            作者:区委统战部   涂述进
文人·文学·政治——在历史的走读中感悟      作者:区委组织部  张扬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16 17:00
读书,让生活恬静而充实  






                                                           周  娟


      我的人生有三大喜好:读书、运动、旅行。运动让身心健康,旅行让视野开阔,而读书让思想升华。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人是会思维的芦草。生命的长短不由自己控制,但生命的质量高低完全凭自己掌握。什么是提高人生质量的最有效途径——读书!
在读书中积淀学养,厚积薄发。
记得上师范时,曾立志读遍校藏名著。先后借阅了《巴黎圣母院》、《简·爱》、《海上劳工》、《悲惨世界》、《基督山伯爵》、《呼啸山庄》、《红与黑》、《飘》、《安娜·卡列尼娜》等世界名著。那时还是囫囵吞枣,也没品出什么味来,但卡西莫多、简爱、于连、郝思嘉、安娜等人物形象还是鲜活地留在了记忆中。真与善,美与丑,书中人物众生相,给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思想的规范,让年轻的自己有了对素质和气质的追求,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敏捷思维、内涵丰富、表达流畅的基础。
参加工作是在宣传部秘书科。个人觉得搞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学着写稿。就自学新闻写作,业余时间采写新闻稿件。当时单位有一间暗房,里面塞着几个陈旧的书柜。因离住处较远,就收拾了这间房子,挪出空儿来支了一张床、摆了一副桌椅。白天干本职,一下班就钻进“书房”读书写稿,一篇稿子誊了又改,改了又誊, “爬格子”爬得昏天黑地。开始在《孝感日报》发表一些简讯和摄影作品,后来也采写了几篇通讯,《老当益壮育英才——记孝南区政协常委、中山自修大学校长史春》、《舞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春风——湖北亚风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纪实》、《寻访剪纸世家》等篇目相继在省市报刊发表。
写作的渐次深入以及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我感觉深度内涵的报道还难以驾驭,感到阅历、思想和文学底蕴已跟不上来。由此决定暂停写稿,继续读书,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打牢文学基础。暗自下定决心,要一鼓作气读到研究生毕业。当时的在职学历教育有两种,一种是函授,一种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函授要交一笔不小的费用,还有固定面授时间。这对于参加工作不久的我来讲自然是行不通的。我便报了汉语言文学的自学考试。买来教材,一点点地学,一本本地啃,一门门地考。从专科到本科共22门,花了四年时间全部攻下了。后来想报考国家统考的研究生,又担心英语和数学短时间内补不起来(没有高中基础)。听说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不考这两门,便报考了省委党校党建专业在职研究生,直到2003年毕业。尽管打了折,也算是完成了心愿。自学期间,通过自考课程,我系统学习了文学理论知识,对古代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在那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文和传世佳作中,感悟古人高尚的情操,领略传统文学的魅力。平时也订阅《人民文学》、《中长篇小说选刊》、《散文》、《作品与争鸣》等刊物,看时下文坛力作,有意识地积淀文学素养。我力尽所能淘书买书,节衣缩食,皆为读书。我的住处,文学名著、书画名品、政史读物等等,摆了整整一满墙书柜。书香伴随着我的生活工作,见证我的成长进步——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读书中创新思维,借鉴突破。
有一次给儿子讲睡前故事,讲的是《勾践卧薪尝胆》。临睡了,他突然说:妈妈,我发现《上下五千年》里面尽是打来打去的。我一想,也是啊!历史就是一部斗争史。上位,能者居之。一旦势弱,就会被掀翻在地;不思进取,就会被无情抛弃。历史,就在那些敢打敢斗的人物推动之下,不断向前发展。所以,要发展,就必须有斗志,就要自我超越。读书引领着我的思想超越,明了前进方向,吸取奋斗动力。
      2004年,单位原任理论科长升任副部长,部领导要我负责理论科。面对新的工作,面对前任出色的工作成绩,我的压力非常大。怎样尽快胜任而又干出实绩呢?我仔细研读《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学习中央和省市相关要求,通过网络借鉴外地经验,在检查调研中找准本地存在的问题,把理论学习抓领导、理论宣传抓普及、理论研究抓热点作为工作思路,把抓关键、创特色、树品牌作为工作方法,把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作为工作原则,把建章立制、以点带面、分层推进作为工作举措,并一以贯之。几年下来,孝南理论工作整体推进、亮点频出,在省、市都有了一定影响。
2005年初,省市领导提出要创新理论宣传教育形式、探索理论进社区途径,并把这个课题交给市区两级理论科。我们设计了“社区居民话和谐”市民论坛电视直播活动,是地方领导、社区居民、理论专家和主持人同时出现的“3+1”模式谈话节目。这个活动,主持人是关键,需要把活动的解说、话题的牵引、观点的归纳甚至现场采访的内容,都事先考虑好,既要有理论高度,又与大众相贴近,保证对谈的基本效果。主持人要求提供一份主持词,但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写。我只好自己综合所学所思,尝试着写,终于破了这个难题。活动很顺利地进行,现场效果也很好,被评为当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2007年,省里组织基层热点难点问题调研。我很想在调研上有所突破,但科室只我一个人,力量不足。我主动联合区委办调研科组成课题组,他们在调车调人上提供方便,大家围绕主题一起探讨交流,最后形成《关注儿童,关注未来——孝南区四类儿童包保工作的探索与思考》,获全省基层热点难点问题调研优秀成果奖,成为全省上百篇报送稿件中获奖的12篇之一。09年以来,在抓好区乡两级党委中心组制度规范的基础上,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三学” (即旁听督学、列席观学、交流促学)互动活动,形成学习模式,大大激发了区乡两级中心组互督互比互学互促,有力推动了全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孝南区委中心组被省委宣传部评为理论学习先进单位。孝南“三学”模式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其经验推介文章先后在《学习月刊》、《湖北宣传》、《湖北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理论版刊载,被人民网、新华网、求是网、中国文明网等各大权威网站转载。“三学”模式作为孝南理论创新品牌,已走向了全国。我把读书与借鉴相结合,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工作的创新突破。
在读书中调节心态,提升境界。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心浮躁。有时候,我也会心烦意乱、焦躁不安。这种时候,我会拿起床头的《宋词选》坐下来读。发黄的书页、竖排的繁体字、婉约的词句,恍如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唐宋。等慢慢看进去了,心情也早已平静了。我特别喜欢李清照的词,捧读她的词作,常常在心底感叹她的才情、唏嘘她的际遇。清闲的时候,我也会读《现代经典作家诗文全编书系》丛书,特别是周作人和沈从文的散文,喜欢那种朴素的白描手法,表现出平和冲淡的意境。这是我最美好的时光,恬静,安然。
也有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时段。通常按部就班、一如既往,偶尔的激情常被一成不变的节奏压下去了,意志也会消沉,什么也不想干。这时候,我会打开《宣讲家》网站健康常识栏目,阅读或温习调节身心的方式,竭力保持阳光心态。或者取出办公室书柜里《改变习惯 改变命运》、《十个好习惯》等书,给自己充气加压,努力坚持向善向上的姿态。
也有人问我,你工作这么多年,也不是干得不好,却一直没怎么动,你怎么还能保持对工作的积极和热情呢?是啊,在宣传部20个年头,负责科室工作12年。家人也常埋怨:那么认真干什么呀?人家几年就窜你前面去了,你还在原地拼死拼活。值得么?!值得么?这也是以前我困惑的一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社会上有好多人,收入也不丰厚、地位也不显赫,但照样过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所以,人的一生,精神才是最重要的。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也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丰富精神生活的过程。我把份内的工作做好,闲暇时多读点书,言谈有观点、处事有风格,保持心灵的纯洁和精神的充实,这不比职位更值得尊敬么?在同事和同行眼里,自己是优秀的,是被公认的,就够了。即便工作不能带给我更多,但我要保持昂扬的姿态,有积极的人生,就必须认真对待并不断努力。我要做到让自己满意自己。
清词雅韵中,书海飘香里,我面带微笑,坦然生活,恬静而充实。

                                (《学习月刊》约稿  第四期上月刊登载)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KXX201107012.ht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16 17:02
读经典必须“入神" 才可长精神  






中思网 www.sinoth.com    发表日期:2009-7-30  




有种说法,读经典可以使人长精神。此话不虚。但有个前提,就是读经典必须“入神”,如此方可长精神。
入神者,一心一意、精神贯注之谓也。唯有一心一意,读起经典来才有可能忘味九成;唯有精神贯注,读经典的过程才有可能使书中之精义渗透到自己脑海中,继而生发出新的精神来。这个过程,也就是古人讲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何才能做到“入神”?《史记·孔子世家》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即孔子是如何向鲁国乐官师襄学琴的。孔子学了十几天,还是学同一首曲子,师襄对他说:“此曲你已经学会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答曰:“曲调是学过了,演奏的技巧还没有学好。”过了几天,师襄说:“技巧学好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回曰:“我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意境神韵。”又过了几天,师襄说:“已经领会意境神韵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不紧不慢地又答曰:“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其为人如何,风貌怎样。”过了一会儿,孔子仰望蓝天,若有所悟地说:“我体察到作者的为人和风貌了。这首曲子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出来呢?”师襄闻言,大惊失色,连连拱手致敬说:“是的。老师告诉我这首曲子的名称就叫《文王操》。”
故事也许有夸饰的成分,但孔子这种学习的认真程度,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到了“入神”的田地。这种“入神”,犹似醉、痴,如果说有“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也不为过。
可见,入神,先要专一。对于读经典来说,只有专一才可有功。否则,一目十行,一日百篇,看似读得多,但仅仅只是与眼睛打了个照面,甚至连眼睛眨一下的功夫都没有,如何能让经典中的道理、知识与智慧化为滋养自己的养分,从而长出精气神呢?古人说得好:“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刘安:《淮南子·精神训》)毕竟,经典在精专,研读贵纯一,既想左手画圆,又想右手画方,其结果必然是贪多嚼不烂、二五难成一十。
不仅如此,入神,更要玩味。玩味者,探索体味也。只有探索体味,读起经典来才有可能像食橄榄那样:咀嚼良久,才有回味;品赏回味,才会深深体会到“真味久愈在”、“始觉甘如饴”的不同凡响之处。否则,经典即便如熊掌豹胎,如果只是生吞活剥一番,尽管其本身再稀缺、再珍贵,也不如平平常常的一蔬一笋那样实际、实在。毕竟,经典有神韵,神韵在道理,道理在彻底,彻底在抓住事物的根本,而对根本的东西,只有穷究之,才有可能水落石出而得之;只有玩味之,才有可能充分消化吸收之;只有充分吸收之,才有可能酿造出新鲜的血液、呼喊出新颖的话语,从而获取钢筋铁骨般的精神支撑。
入神,说到底要致用。只有致用,才能长出真正的精神来。《易·系辞下》说得好:“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学习经典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不用,对经典尽管能做到倒背如流,无非也是如搜索引擎一般,只是“仓库”、只是“书柜”,至多算是鹦鹉能言而已。用,不仅能强化记忆,而且能形成习惯,养成风格,使精神长存。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为“仁”、“义”的道德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是儒家经典的一个重要主张,古来的许多志士仁人皆以此为追求目标。所以,当南宋王朝崩溃之际,作为右丞相的文天祥不仅能挺身而出,抗击元军,而且在遭到元军突袭,不幸被俘后,能大义凛然,不屈不挠,并以《过零丁洋》诗明志:“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这种大智大勇就是中国传统读书人在典籍中以文化之的生动结果。
鲁迅先生在《而已集·读书杂谈》中曾说过:“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读经典更须如此。否则,一语不能践,万卷只会徒空虚。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16 17:03
人生弯腰是一种智慧  






      作者:孝南区委组织部   张国胜

       中秋回乡下老家,一个现象让人长时间费解:老屋门前栽植了十多年的几排数十棵樟树、广玉兰、枣树、桂花树、柏树、龙槐树和雪松,在5、6月间的一次龙卷风袭击中除了雪松安然无恙外,其它树不是连根拔起,就是横腰折断,或者吹得东倒西歪,叶,唯有雪松挺拔独立,郁郁葱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是什么造成这样一种让人难以置信的现象呢?老人们说这是龙口风造成的,还有的说这是迷信。让我分析也是多日百思难以其解。这几天一个偶然的闲谈,这才找到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原来,在大风猛刮之时,樟树、广玉兰、枣树、桂花树、柏树、龙槐树等树种因杆直枝硬承受不起“摧枯拉朽”之力,树枝甚至树身硬顶硬扛被无情摧毁,遭遇灭顶之灾。而雪松,这样一种枝条很柔软的树木,当大风吹来时,特别是大雪压顶不堪重负时,总会“弯腰”匍身,软下枝条,顺风让步,或将身上的积雪抖落,随力而动,不硬顶、不硬扛,所以,懂得“低头”的雪松就存活了下来,晓得“弯腰”的雪松就郁郁葱葱。
       大自然真是个神奇聪明的造物主。大风呼号,大雪纷飞,大风摧枯拉朽之势,大雪压满了雪松的枝头,当大风达到一定风力时,当积雪达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随风摆动,或向下慢慢弯曲,直到大风过后,或积雪从枝上一点一点地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风雪过后,雪松完好无损。而其他的树,由于没有这个本领,天生枝节硬脆,枝条张风,枝叶档风,枝头伸长,大风一吹,大雪一压,枝丫早被大风刮断了,积雪压断了,无情摧毁了。因为懂得弯腰,雪松以一种坚韧顽强的精神沉受住了大风的冲击,百折不挠的意志承受住了积雪的重压,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逆势独存。
       其实仔细想想,人生亦莫过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招风惹蝶,不免冒头伸张,更难免年青气盛头脑简单、中年得志志高意满、老年有成火气旺盛,枝繁叶茂过于张扬,不知人间五味,不晓人场安谧,更不明官场险恶。所以也难免断枝落叶,中途夭折。
       为此,以上教训告诉我们,人生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腰低头,就像雪松那样暂时让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
       人生或许真是应该这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试着去学习低头,学会认输。
       其实这并不难。只是知道,当自己摸到一张烂牌时,不要再希望这一盘是赢家。只有傻子才在手气不好的时候,对自己手上的一把烂牌说,我们只要努力就一定会胜利。
       学会弯腰,就是在陷入泥潭时,知道及时爬起来,远远地离开那个泥潭。只有笨蛋才会在狼狈不堪的时候,对自己的鞋子说,我们是出淤泥而不染的。
       学会弯腰,就是上错了公交汽车时,及时下车,另外坐一辆车子。
       当然,要能够领悟或认识到弯腰的智慧,将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脱胎换骨的人生历程。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常常因光彩的事物而迷失了方向,以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坚持到底,结果输掉了自己。所以用平和的心态,学会弯腰,这恐怕应该成为一种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吧。
       弯腰不是妥协,而是战胜困难的一种理智的忍让;弯腰不是倒下,而是为了更好、更坚定地站立;弯腰不是毁灭,而是为了退一步海阔天空;是为了生命那张能笑到最后的灿烂的脸。
       学会弯腰,也就拥有了对厄运的一种快乐的态度;学会弯腰,也就学会了用美的感觉面对人生的苦难;学会弯腰,也就学会了用更高的智慧去看清人世的沧桑。
       适时地弯下腰,穿过人生中的小门,才会发现莺歌鸟语、花香满路的意外美景。
       弯腰,不仅是大自然造物主的专利,其实它应该是人生的一个生存之术,也是一门人生的图腾艺术,更是一种人生能屈能伸的大智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16 17:08
http://www.xg.e21.cn/11/01/2011-11-22/619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17 12:10
http://xnjyw.5d6d.net/viewthread.php?tid=52345&extra=&page=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20 13:02
应当从更高远的志趣那里获得读书的更大动力
黄克剑
2012级同学们,你们好!祝贺你们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欢迎你们来国学院求学、深造!
大约是因为我和在座的新同学年龄差距最大,由此显现出的生命张力也比较典型的缘故,院里让我这样一名年近古稀的教师在今天的迎新会上说几句话。
我想跟年轻的同学们说说“立志”。这话题看似容易,其实很难讲,弄不好就会变成大家都讨厌的说教。在我眼里,你们还都是些孩子。有人说,对孩子们说一本正经的道理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只有说妖怪的故事他们才会兴趣盎然。那意思不外是说,把玄奘去天竺游学取经说成有孙猴子参加进来的“西游记”,才会招孩子们的喜欢。但我今天无法把“立志”讲成降魔伏妖的故事。为了使这个话题不至于让你们觉得太乏味,我想从一个比方说起。
大家都知道一点火箭的知识,我也知道一点。据说,火箭有三级,每一级的燃料都不同,由不同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推动力也不同,这不同的推动力会产生不同的飞升速度。它一级一级地燃烧,最初一级燃烧完了,会自动脱落,接着第二级开始燃烧,第二级燃烧完了又会脱落,于是第三级开始燃烧。三级火箭产生的速度被称为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为每秒 7.9公里,绕着地球转的人造卫星是凭着这个速度被送上轨道的;第二宇宙速度为每秒11.2公里,绕着太阳转的人造行星是凭着这个速度被送上轨道的;第三宇宙速度为每秒16.7公里,人们凭着火箭的这个速度把飞船送出太阳系,送到另一个星系。
我说以上这些,并不是要为我们在座的各位蹩脚地述说一种并不准确的科普知识,而是要借此说说人的立志。不必讳言,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中,主流观念是把考取大学视为最切要的目标的。许多家长对孩子所上小学以至幼儿园的选择,就已经寄托了孩子将来通过高考走进高校、走进名牌大学的希望。实际上,大部分的学生就是背负着家长的这一希望,以图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获取某种优势这一功利动机,才有了刻苦读书、学习的动力的。对于当下教育的这种情形我不想多作评说,我只想在承认现实的前提下,对经过高考而如愿进到高校——尤其是进到名牌高校——的你们这些幸运儿们作一种提醒:即便是对上面所说的高考动机作一种同情理解,我也要说,先前曾是你们的推动力的东西,现在也已经像是火箭的第一级,它所蕴藏的能量差不多释放完了,就是说,它有待脱落,以便让另一层级的东西提供新的推动力。这另一层级的东西,即是求学志向的调整,即是新的学习标高或新的治学境界的确立。
在古代,隋唐至晚清科举盛行的时期,绝大多数读书人勤苦读书的直接推动力是所谓考取“功名”,是所谓中举、中进士,中探花、榜眼、状元。唐太宗当年私幸皇宫的端门,见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竟至有“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之叹。“彀中”,指射箭所能达到的有效射程,后来也被引申为牢笼之中、圈套之中。唐太宗是赢得了所谓“英主”、“圣君”的美名的,单是从这位帝王喜形于色的感叹,我们也可以想见那个时代科举考试对读书人的羁縻和笼罩。不过,我要指出的是,即使是那时,真正明智的读书人是不会全然匍匐于科举制度的,他们也会参加科考,但科考并不构成他们的界限;他们在中进士而被任命为官吏后,会变换一种视野,重新确立读书、做人的目标,因此这些人往往不会溺于官场习弊,反倒最终能成为这样或那样的被历史认可的人物。至于那些特立独行、从一开始就不为科场功名所动的人,其心胸、气度和治学的境界就更不待说了。
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没有历史局限,我无意苛责已成过去的科举制度,更无意切论当前这种以高考为枢纽的教育体制。我只是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劝告年轻的、有着多种可能的人生选择的学子们,在你们的眼目、你们的趋尚一度被时潮引领后,你们千万不可滞留于此,你们应当从更高远的志趣那里获得读书、就学的更大动力。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火箭”这个比喻上来,它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更耐人寻味的启示。我们在自我超越中不断更新志向的过程,犹如火箭多级推动力的逐级递进,火箭由逐级递进的推动力获得一种把人造天体送到某一预定轨道的速率,我们更新着的志尚则把我们引向精神宇宙的某个高度。火箭凭了它的速度使人造卫星、行星、飞船不致因为地球或太阳系的引力堕入尘埃,而这被送上轨道的人造卫星、行星、飞船却始终能够按一定运行方式同它所由发射的故土保持不离不即的张力。同样,我们高卓的志尚使我们得以自拔于尘垢,却又永远把那种不无终极依凭的现实关切投向大地般“厚德载物”的民众、父老。
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曾说到两种存在:一是“有死的生命”,一是“不死的死亡”。人显然属于“有死的生命”的存在,对于人说来,死的阴影或正可以说增加了生的厚度。人因为有死,便有了人生意义何在的思考;有了人生意义何在这一对于人来说的富有终极性的思考,人也便有了“立志”的问题。作为一个已经多少眺望到自己生命大限的学人,我殷切地希望有那么一些年轻的学人,立一个大志向,把学术作为值得自己终身追求的事业,把对更高的学理的探取作为自己“可以为之而生,为之而死”的人生目标。如果有人能立这样的大志,那么,我们民族的学术传承就不至于薪火绝传;立这样的大志的人多几个,我们民族学术振兴的希望就会多几分。
今天由一个比喻说“立志”,其实只是要表达一种祈愿。然而,年轻的同学们,你们果真能明白这份祈愿的分量吗?
今天我的话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系作者2012年9月1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2012年迎新会”上的致辞,原载《教师月刊》2012年第12期“年度教育专号”)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23 17:37
读书是一件很美丽的事                     

           安武林

读书是一件很美丽的事,如果你不知道,我可以告诉你:
当你捧着一本书在阅读的时候,妈妈会感到很惊喜。她看你的眼光,就像看漂亮的衣服和艳丽的花朵一样。
当你捧着一本书在阅读的时候,爸爸会感到很惊奇。他看你的神态,就像看温暖的太阳和美丽的月亮一样。
太阳会向你微笑,大树会向你点头,小鸟会对你唱歌,风儿会亲吻你。
就连小小的蚂蚁,都会奔走相告,它们会相互传说,你在读一本很有趣的书。
你的小伙伴们,会把你围绕在中间,就像星星围着月亮一样,他们想知道,你在书里面看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
孩子,这个世界的秘密,一点一点会向你敞开。
孩子,这个世界的美丽,一点一点会被你发现。
读书是一件很美的事,就像花朵张开嘴唇期待着雨滴的滋润一样

http://xnjyw.5d6d.net/thread-56407-1-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30 15:43
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候选人征集启事
  读书是件美好的事情,以恒心和智慧将“读书这么好的事”让更多人知道,我们谓之“阅读推广”。作为教育专业媒体的读书栏目,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以推荐好书、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己任,同时也将发现致力于阅读推广的积极分子视为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教育报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评选自2004年开展以来,已评出了80位关心教育、在引领读书、推广阅读方面功绩显著的读书人,“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的评选业已成为教育界、读书圈一个颇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品牌。
  为将此活动深入开展,更好地挖掘我们身边爱读书并致力于阅读推广的爱书人,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候选人征集活动,欢迎读者推荐或自荐您身边积极参与阅读推广并取得一定成效的“推动读书人物”。
  推荐内容包括:被推荐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事迹介绍(阅读主张,阅读推广事迹简介,阅读推广持续时间、推广效果及影响力等),推荐者姓名及联系方式。
  欢迎使用电子邮件投稿,请在邮件主题处注明“读书人物推荐”,发至readingbar@edumail.com.cn。手写稿请寄: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邮编100082,信封注明“读书人物推荐”。
  “推动读书人物”征集活动截止日期:2012年12月1日。
  现在就请拿起笔,把你或你所知道的读书人推动读书的故事告诉我们。下一个“推动读书人物”,也许就是你!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启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30 15:44
全国十大读书人物揭晓2012年06月02日

来源:光明日报



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新闻总署等部门的倡导下,全民阅读活动在各地蓬勃发展,各地涌现出大量热阅读、热心推动阅读事业的人物。为此,国家新闻总署有关部门和北京新闻局等部门决定联合开展“2012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活动。光明日报所属的《中华读书报》和首都出发行联盟具体承办了这项活动。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各地新闻局、读书节活动组委会和各级媒体、相关机构联合推荐80余位初选候选人,又经《中华读书报》编辑部两轮筛选,最终由评委会评出10位获奖者。
十位获奖者中,有三十年坚持自学、最终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四川富顺县农民陈炳金;有身残志坚、在书籍中汲取力量、战胜病魔把握自身命运的宁夏永宁县农民陆梦蝶;有致力于将学校办成“图书馆里的学校”的广东深圳后海小学前校长袁晓峰;有倾其所有创办农村公益图书室惠及乡民的海南定安农民孙衍吾。与他们同时获奖的山西武乡小学教师段晋保、甘肃兰州市第一家民间公益图书馆创办人刘易、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7级学生刘白光、浙江杭州仁和街道云会村退休教师庞汝勋、新疆洛浦县布亚乡欧吐拉昆孜村村民肉孜买买提·卡德尔、黑龙江大庆退休教师赵振钧,也都有许多感人的故事。
阎晓宏在致辞中称赞这“十大读书人物”堪为社会表率、也为书博会增添了光彩。阎晓宏透露:从本届书博会开始,此后每年书博会都将组织“十大读书人物”的评选。
刘伟作为承办单位的负责人在颁奖仪式上说,光明日报作为党中央主管主办、主要面向各界知识分子的报纸,愿意继续推进全民读书活动,为读者读书搭建更好的平台
本报银川6月1日电(记者庄电一)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全国十大读书人物”评选,今天在第2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揭晓:陆梦蝶等10人获此殊荣。国家新闻总署副署长阎晓宏、光明日报副总编辑刘伟、北京新闻局局长冯俊科为获奖者颁奖并致辞。
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新闻总署等部门的倡导下,全民阅读活动在各地蓬勃发展,各地涌现出大量热阅读、热心推动阅读事业的人物。为此,国家新闻总署有关部门和北京新闻局等部门决定联合开展“2012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活动。光明日报所属的《中华读书报》和首都出发行联盟具体承办了这项活动。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各地新闻局、读书节活动组委会和各级媒体、相关机构联合推荐80余位初选候选人,又经《中华读书报》编辑部两轮筛选,最终由评委会评出10位获奖者。
十位获奖者中,有三十年坚持自学、最终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四川富顺县农民陈炳金;有身残志坚、在书籍中汲取力量、战胜病魔把握自身命运的宁夏永宁县农民陆梦蝶;有致力于将学校办成“图书馆里的学校”的广东深圳后海小学前校长袁晓峰;有倾其所有创办农村公益图书室惠及乡民的海南定安农民孙衍吾。与他们同时获奖的山西武乡小学教师段晋保、甘肃兰州市第一家民间公益图书馆创办人刘易、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7级学生刘白光、浙江杭州仁和街道云会村退休教师庞汝勋、新疆洛浦县布亚乡欧吐拉昆孜村村民肉孜买买提·卡德尔、黑龙江大庆退休教师赵振钧,也都有许多感人的故事。
阎晓宏在致辞中称赞这“十大读书人物”堪为社会表率、也为书博会增添了光彩。阎晓宏透露:从本届书博会开始,此后每年书博会都将组织“十大读书人物”的评选。
刘伟作为承办单位的负责人在颁奖仪式上说,光明日报作为党中央主管主办、主要面向各界知识分子的报纸,愿意继续推进全民读书活动,为读者读书搭建更好的平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30 15:46
  “阅读是我向上发展的根”
  ——湖南省浏阳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文的成长故事
  生活中的陈文,低调而沉静,甚至不像个官儿。
  但就是这样一个少言寡语、如邻家兄长一般朴实的教育局副局长,一直倔强地坚守着读书人的本色,并在浏阳市300多所学校埋下阅读的种子,引领一万多名教师乐学乐教。
  与其说他是充满书生气的教育局长,陈文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痴迷于阅读、对孩子无比热爱的教育工作者。他说,我心目中的好教师是厚积累、宽胸怀、高境界的读书人。而这似乎也是他的追求目标和成长写照。
  “白驹过隙,人生苦短,我庆幸自己没有折腾自己,一辈子坚守着教育事业,一辈子学做一件事——做一名有教育品质的教师。”在新书《教师可以更优秀》的序言里,陈文如是说。其实,回首30多年的教育生涯,他就是这样一路走来。
  “阅读让我走得到了今天”
  1979年,陈文参加高考。几个月的挥汗如雨,他如愿以偿地上了一所师专学校。后来了解到,那一年的高考考生有680万,包括中专的大学录取人数只有23万人,录取比例为30:1,他是从高考大军中走出来的幸运儿。
  陈文说,他真正的阅读是在考上师专后。那时正好赶上打倒“四人帮”,电影、书籍全面开禁,以前没书读的人像高尔基所说的,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一天从早到晚地泡在图书馆里,读书、记笔记,“真正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师专毕业那一年,19岁的陈文被分配到浏阳市最边远的中学——浏阳13中,开始了教师生涯。“那时候,教学条件非常艰苦,现在的老师都无法想象,没有楼房,都是破败的楼房。那时候没有电灯,去报到时,教务处发了一盏煤油灯”。但他热爱阅读。晚上没事的时候,就在煤油灯下看书。“给我的宿舍是老房子,顶棚经常有老鼠串来串去,吵得我睡不着”。
  就是这种艰苦的条件,陈文一待就是10年。
  为了丰实自己,陈文在教书的同时,也读了大量的书。因为想考本科,当时的自学考试政策要求必须从专科读起,他不得不又读了一次专科。1988年,他在湖南教育学院脱产进修,读了两年本科,打下了相对坚实的理论基础。
  那时的陈文喜欢看一些古今中外名著。在明媚的朝阳中,他多次与学生一起朗读充满青春气息的《我是青年》、《风流歌》等,学生喜欢,自己也喜欢,“那段时光很充实,身上有使不完的劲”。由于学校的书不是很多,为了找书读,他几乎把学校图书室的书通读了一遍,之后便开始买书,每月从工资里拿出10%。在浏阳13中的10年,陈文购买的书堆满了一架书柜。到了浏阳市,他把家里最大的房间作为书房,用来安顿他那1万多册藏书。他还把自己与妻子洪澜的名字各取一字,将书房取名为——文澜工作室。
  “当时有很多机会改行,我都进入了后备干部三梯队。”陈文说,但我一直觉得教书很好,很适合他,没想过改行。“十几年前,市政府把我调过去,我在那里工作了10个月后,又回到了教育局,还是做我的专业。当时市长、书记都出面留我,但我还是坚持调回来。我从来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作为一个教育者,我非常自豪”。
  因为喜欢阅读,喜欢写作,当时分管业务的副局长很惊奇陈文在那样的环境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于是在1992年将他调入市教育局教研室,从此开始了为更多的教师服务。
  物是人非,十几年过去了,陈文开始接“伯乐”的班,成为主管教学的副局长。对于命运的阴差阳错,他感慨:读书确实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唯有读书学习,才能拯救自己、成就自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1 03:44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3 15:10
厦门教师自己烧上“小锅饭”促教师队伍建设  2013年01月03日  作者:熊杰   
http://xnjyw.5d6d.net/viewthread.php?tid=20665&extra=&page=1
中小学教师自发成立民间学习团体,培训自主,学术自由,频出名师
厦门教师自己烧上“小锅饭”
近日,厦门教师成长共同体的成员们在咖啡厅交流读书心得。本报记者 熊杰 摄
  编者按 教师自发组织、自愿参与,不作强制、没有报酬,彼此之间不论职称、不论职务,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中平等表达,探讨与教学相关的各种问题。近年来,此类形式的非行政化教师互助组织在不同地区纷纷涌现,吸引了越来越多教师的参与,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相对于官方组织,这种自发的互助组织有何独特吸引力?教师能否从中获得成长的动力?本期深度,我们对此一探究竟。
  ■本报记者 熊杰
  近日,在厦门中山路附近的一家咖啡厅,20多名教师在一起举行了一次小型的读书会。他们五六个人围成一桌,每桌就是一个讨论组,大家共同交流《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这本书的读后感。在咖啡厅的小黑板前,4名教师依次讲解全书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要,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是厦门教师成长共同体一次活动的场景,这个民间性质的教师学习团体,成立已近5年,目前动态成员已超百人,核心成员近30人。象这样在咖啡厅里交流读书心得已经成为他们的常态活动,每一两个月都会组织一次。
  一群人一起读书才有劲头
  据共同体的发起人段艳霞介绍,团体里读的书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经典教育名著,如《给教师的建议》等,二是权威的报刊杂志,如《教育研究》等,三是一些提升人文素养的书,如《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等。
  “过去我常抱怨小学教师工作繁杂,没有时间读书,但是加入共同体后,我改变了。”潘品瑛是厦门实验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现在是共同体的核心成员。2009年11月,她参加《走向卓越:为什么不?》的读书活动时,该书的作者任勇也来到现场。任勇向大家讲起了自己如何在教师、校长和副局长各个岗位上都坚持读书的故事,让她很受震动。“校长都有时间读书,我们没有理由不读书。”潘品瑛说。
  “加入共同体读书后,觉得自己不应只是教好书,让学生考高分,而是要成为儿童心灵成长的导师。”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潘品瑛成立了“小水滴成长俱乐部”,组织本班学生家长和一些朋友成立“妈妈读书会”,共同探讨如何教育孩子,同时还组织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开展主题活动,从而让孩子们从封闭的家庭中走出来,在交流中成长。
  和潘品瑛一样,共同体中的成员对教育饱含热情、怀有理想,他们自发成立,自主活动,平时利用网络平台交流,还不定期地聚在咖啡厅,共读一本教育名著,或邀请教育专家与成员们一起畅谈教育热点,思考教育问题。
  记者了解到,共同体的百余名成员中,既有教研员、中小学校长、普通老师,也有高校教师、在校的硕博学生和学生家长。这些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事情还要从5年前说起。
  发起人段艳霞是厦门市教科院的一名教育科研人员。她在厦门大学高教所三年读书期间,每周六晚上,基本都在高等教育学泰斗潘懋元先生家的“周末沙龙”里度过,这段经历让她很怀念。
  2008年6月的一天,在段艳霞的倡议下,五六个年轻教师聚在夏大,举办了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厦门教师成长共同体也宣告成立。从2008年6月至今,共同体举办了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大家共读经典名著,分享彼此心得。有了团队的引领与促进,很多老师读起了一些以前没读却值得反复阅读的教育经典书籍,如《童年的秘密》、《教学勇气》、《静悄悄的革命》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熟人带熟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共同体中来。
  从教师互学到前辈引路
  共同体除了一起阅读同一本书外,成员还经常一起进行研讨活动。
  一次周末,在厦门西林幼儿园,共同体的几名成员一起上一堂小型的家校互动课。课堂上,厦门湖明小学语文老师杜文斌为孩子们讲了“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的故事,接下来,又为小朋友播放了记录毛毛虫生长过程的科普片,最后,厦门工学院的王艳霞老师带着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完成了手工毛毛虫的制作。
  西林幼儿园的园长宋远辉说,这次互动课请的都是校外的老师,一堂课里浓缩了故事、科普、手工,还实现了与家长的互动,这种课对老师教研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除了举行一些现场活动,共同体还请一些名师来做讲座和参加讨论,并为大家的成长出谋划策。任勇现任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他是特级教师,也是北师大的兼职教授。现在他经常以“非官方”的身份来参加共同体活动,在为大家的成长提建议的同时,也为大家讲解师范类高校关注的一些前沿性学术话题。
  年过八旬的徐报德老师长期工作在教育战线,曾担任厦门教科所所长。现在他经常来参加活动,他鼓励年轻教师大胆在小范围内进行改革,在工作上提高效率。
  一些在某领域有研究成果的学者也被邀请到共同体中来为大家做辅导。台湾课程与教学辅导咨询团执行秘书陈香吟女士,来自美国、到厦门大学做访问学者的霍泽瑞博士等都曾经来参加过共同体的活动。
  共同体的成员里也有一批在本地“小有名气”的中青年高级教师,他们以朋辈的身份带领成员成长。吕珈臻现任槟榔小学副校长,在厦门市思明区教育局设立了“吕珈臻名师发展工作室”,她经常在共同体中主持教研活动,组织年轻教师学习。
  厦门实验小学的李玲玲老师也成立了“凤凰树教研沙龙”,经常组织各地教师进行网络研讨。每次确定一个教育教学的小话题进行网络讨论,并因“问题小、策略新、效果实”而受到了许多教师的认同。而李玲玲也在带领大家做网络研讨的过程中,出版了专著《小学数学教师五项修炼》。
  民间组织为何频出名师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多元的平台,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培训,是规定动作,肯定是必需的,但教师往往也需要自选动作,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共同体正好满足这种要求。”段艳霞说。
  记者了解到,共同体成员活动的所有费用都是AA制,这里并没有行政力量的介入。即使是任勇到共同体来,身份也不是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而是专家。任勇说,民间的读书会之所以能走出很多名师,首先是因为这些人酷爱学习;其次,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交流,开阔了视野,互相鼓励也为成才营造了氛围。
  段艳霞说,我们非常注重平等与尊重,比如组织大家研讨时,通常用词不是“通知”,而是“邀请”,这样才能让大家没有“工作式”或是“行政命令式”的压力。她还说,在这里所有的人,无论职称、职务高低,都是平等的。而厦门市教科院的庄力群老师则用更直白的话评论共同体,他说,这里一不发工资,二不评职称,谁也领导不了谁,所以平等,所以能“仰望星空”。
  在发起人之一、厦门实验小学数学老师刘胜峰看来,共同体最大的特点是,活动自由,发言自由,思想观点自由,没有对与错,只有合理与更科学,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下,共同体的老师在进步。在2011年的教科研奖获奖名单中,共同体里有4名老师名列其中。刘胜峰老师获得第八届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首届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奖项。黄辉鹏是翔安诗坂中学的英语教师,为了农村孩子综合素养的提升,他将业余时间投入到“节能减排”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中,带领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好成绩。
  不仅个体在成长,共同体的事业也在发展。目前,共同体已发展出了“小杜叔叔讲故事”、“小水滴成长俱乐部”、“凤凰树教研沙龙”、“吕珈臻名师发展工作室”、“小蜗牛互动空间”等5个新的学习共同体。此外,厦门教师成长共同体也应邀到台湾、福州的多所学校介绍和推广这种教师互助模式。
  “民间组织要实现长久发展,而不是昙花一现,那么核心召集人要有理想、有毅力,更重要的还要有奉献精神,因为这里看不见功利。”段艳霞说,“希望厦门有更多的共同体出现,只有这样,教师成长才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中国教育报》2013年1月3日第3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4 18:18
http://xnjyw.5d6d.net/thread-57486-1-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7 00:10
千万不要轻视“中年危机”  






来源:李泽生的blog

最近一项英美联合调查显示:人的一生中幸福感呈U形变化,早期与末期一般感觉良好,中年时到达低谷。低谷时期大约持续数年,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年危机”。

人到中年为何幸福感降低?
中年人是家庭和社会的中流砥柱。经验的积累使他们机智练达,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成熟睿智的迷人魅力,照此推断,中年人应该是社会上最幸福、最意气风发的一群人。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最近有一项英美联合调查显示,人到中年时往往会到达人一生中幸福感的最低谷,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年危机”。然而这种说法是否具有科学性?我们如何才能顺利渡过“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人人难免
根据该项调查显示,人们在幸福感的低谷阶段感觉最坏,这段“考验”约在44岁左右出现,持续数年。而且,无论男女、婚否、贫富、有无子女,这段“中年危机”人人都会遭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的病区主任崔永华告诉记者,“中年危机”的说法虽然已为大众普遍接受,但它并非心理学中的既定概念。它是一种心理危机,指人们在中年时期,面对各种困惑或难以处理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无所适从、矛盾或不适应的心理状态。
“中年危机”的主要表现有抑郁、焦虑、心烦、易怒、恐惧等心理感觉。人到中年,对工作中的失败、对事业上的挫折、对身体上的疾病,甚至对于将来的疾病和死亡,都会有更深的体会,从而产生恐惧感。一些女性会变得敏感多疑,无端怀疑配偶外遇,严重时还会引发各种精神障碍,甚至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
崔永华认为,这份调查的确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不论人们的财富多少、社会地位如何,到了中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感到幸福的缺失,这是一种必然现象。但重要的是,不同的人,所面临的危机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会有所不同。比如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可能会平平稳稳地度过中年时期,能将“中年危机”不显山、不露水地消于无形之中。而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就可能变得暴躁、抑郁,甚至出现精神障碍。

“内忧外患”导致危机
华夏心理教育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曹芬元表示,虽然调查的是英美国家的情况,但从整体上讲,也适用于我国。幸福感由需求的满足、愿望的达成而产生。根据U形曲线,小时候感到幸福,是因为充满了梦想且不断达成,处于一种上升状态;中年知天命却感到不幸,是意识到了今后乃至这辈子,某些愿望都不可能达成,又不愿接受这一事实;老年后重归幸福,因为不再幻想,接纳了自我的状态。
造成“中年危机”的原因涉及方方面面,错综复杂,因果难辨。但总的来说,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两方面。崔永华说,生理方面,到了中年,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都在减退。如心血管、肌肉、内分泌等都在走下坡路,所以中年人经常感到力不从心,精力不足,应对问题的能力也会下降,从而产生焦虑不安、烦躁沮丧的心理。在心理社会学方面,首先是压力问题。中年时期承受的压力是整个人生中最大的。经济压力、工作压力、成就压力,每项压力都达到了最大值。其次是人际关系,也培养到了最成熟阶段,其脉络枝节的延伸是一生中最错综复杂的。第三是婚姻家庭问题,这方面问题和 “中年危机”的现象互为因果。较常见的是婚姻家庭问题造成了“中年危机”,而中年危机碰上婚姻家庭问题,会更加严重。家庭问题还包括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分关注,管教上的不科学、不合理。在如何培养孩子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方面,我国仍然处于刚起步阶段,空白领域甚多。子女教养问题让很多家庭束手无策、矛盾重重,甚至导致家庭破裂的例子屡见不鲜。
来自国内外的研究和调查资料都显示出,中年是婚姻的多事之秋,是婚姻关系发展最为困难的时期: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责任重,压力大;加之社会转型期,新思潮新观念给人们心理上的冲击……中年离婚率是各个年龄段中最高的。有统计说:在几个大城市,中年离婚占总离婚数的80%左右。   
与年轻人甚至老年人的离婚相比,中年离婚,代价最惨重,它让人在最需要携手奋斗的阶段,忽然失去了那一双手,心理伤害和实际丧失都很大;它还影响到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更有,辛苦十数年,已经积累有型的家庭财产面临分割。  在中年离婚个案中,最难处理的,莫过于财产的分割了。这也是让法院人员最头疼的一环。首先,“共同财产”的界定有时就非常困难,因为出现了许多从前没有的新种类和新情况——如今,夫妻共同财产已从以往单纯的金钱和实物发展到股票、房地产、保险收益、彩票收益、商业实体、知识产权等等有形或无形的各类财产,种类繁多,而且财产数额越来越大,来源越来越复杂。  
财产分割难,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我国关于个人资产的一系列司法制度尚不健全,婚后共同财产的法律界定还停留在模糊的“共同共有”阶段,而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早已是“按份共有”。

“对症下药”化解危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戴征清说:“根据幸福感U形曲线来看,幼年和老年时期有更多的幸福感,而中年时期,对问题看得更深,也看得更重,容易有‘危机感’。如何应对?在生理因素方面,我们可以学习一些养生知识,慢慢积累适合自己的‘养生之道’。如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有规律地锻炼身体,以延缓生理机能的下降。但人体老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要以平常心来看待。”
曹芬元说,认识幸福曲线,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因为人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当发现某种压力或不幸是自己独有的时候,往往痛苦不堪,但知道这种情况人人都有、很普遍时,就会释然,减轻痛苦。因此,幸福曲线能帮人们正确认识心理发展轨迹,面对问题时保持客观心态。
“压力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人们对名利的过分重视,取决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评价。”在应对外界压力、处理人际关系和婚姻家庭问题方面,崔永华向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有一颗淡泊名利的心。调整对生活的态度和认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会放松,采取一些减压方式,如听音乐、运动、聊天等。其次,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真诚相待,积极主动沟通,采取一些交往技巧也是可取的。改变以往的交往模式,注意讲话的方式等。第三,在婚姻家庭问题上,夫妻双方经常沟通交流,彼此信任是化解矛盾的最佳方法;子女问题上,要以鼓励教育为主,和孩子做朋友,平等相待,遇事协商,不摆家长架子。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体验,是对目前状态的一种自我满足感。”崔永华说,幸福感U形曲线告诉我们,幸福的走势人人相似,而不幸的走势却各自不同。我们不应抱怨命运不公平,而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有了问题自己难以调整时,要多倾诉,以寻求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7 00:11
理论之树常青  


2010-10-23      中国经济导报
  宋时飞
  
   改革开放的鲜活实践,给理论提供了一方宽广舞台。实践离不开理论指导,理论离不开实践检验。理论之树常青,实践之花常开,只有理论更彻底,实践才会更科学。
   借此回望过去一周,便会觉得饶有兴味。这里不妨举上两例:
   一则,面对央行3年来首度加息,主流舆论给了积极正面评价,不过,也有专家学者善意提醒道,加息可能会加速“热钱”流入,进而推高资产价格,增加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
   其实,这里面就有个依据理论正本清源的问题――不能轻率地得出加息必然引得“热钱”流入的结论。
   一方面,同样是通常所说的利率,细究起来却大为不同。目前国际上的零利率,通常是指银行间同业隔夜拆借利率,这早已是国际金融界的惯例。若是不问青红皂白,拿加息后的国内存贷款利率与国际上的那个“零利率”做比照,并轻易给出“利差加大会使‘热钱’流入”的判断,显然有失偏颇。这么看,金融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常识,应当更有效地在公众中普及。
   另一方面,面对所谓“热钱”,也要有清醒认识。其实,国家有关部门早就对所谓“热钱”做过多次判断――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及外汇收支总体上是合法合规的,尚未发现境外“热钱”有组织、大规模流入境内。
   对国际资本收支理论稍有了解的朋友都清楚,分析外汇储备余额增加,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除了要考虑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外,也要充分考虑到服务贸易、个人、外债、证券投资项下的资金跨境流动情况,以及外汇储备本身的投资收益、货币折算等因素。一句话,绝不能仅作简单的扣除之后就宣称“无法解释”,甚至贴上“热钱”标签。
   大家会发现,为了防止投机套利资金流入影响我国经济金融稳定,国家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出了一套组合拳。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我们管理跨境资本的能力也有必要不断提升,不断规范和引导,有针对性地对资本过度流入的渠道适当加以控制,并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拓宽资本流出渠道,并与我国特定的融资体制、外汇管理体制联系在一起,继续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大门宜开不宜关。说到底,对外开放是国内体制改革的延伸,其目的是在国内改革的基础上,增加要素积累和技术创新的范围,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将更多外部资源引入国内生产过程,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与此同时,也要通过资金跨国流动过程中的正效应,进一步推动国内制度优化、政策调整、资本积累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一言以概之,是改革开放进程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结合在一起,共同写就了过去3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增长的这段来路,下一个30年,资本跨国流动仍将是提升开放水平的重要一环。
   其二,央行加息新政甫出,就有市场分析人士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算起房价变化来。他们的结论是房价进一步松动的可能性增加。理由是加息将增加调控的“威力”,并将明显影响购房者的心理预期,整个市场的需求将进一步趋冷。
   房价是个市场均衡的结果。各方做出的趋势判断是否准确,我们要拭目以待。既然说到市场均衡,供给和需求便不能不提。
   看供给,素有楼市“风向标”之称的北京房地产市场,本周又有新讯息――北京市将确保保障房建设目标如期完成。今年,北京市计划新开工建设和收购各类政策性住房13.6万套以上,占全市新开工住宅套数50%以上。不难想见,假以时日,北京楼市供求会进一步趋向平衡。
   但更重要的是需求。这方面的话题,我们已经说过多次,细分住房需求是楼市健康发展的关键。有了科学细分,才能区别对待,实现健康发展。反过来讲,不对需求做科学界定和合理细分,就容易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
   本周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的一番话,就是对这个结论的回应:当前我国各种住房需求叠加,正常自住需求中叠加了投资需求,现时需求中叠加了未来需求,改善需求中叠加了拆迁需求。这些投资性、保值避险性、超前性和恐慌性需求的增加对市场供给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也使正常的住房需求空间受到挤压。“各种需求的集中释放,导致供求关系长期处于不平衡之中,房价上涨就不可避免。”
   其实,把理论和现实搁在一起做些深度深考,会有助于我们做更准确的判断。对近期以来的新闻事件,如京藏高速公路堵车折射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背后的“公地悲剧”理论,扩大进口和新兴战略产业所折射的结构高级化理论……大家若有兴致,不妨循此一试。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3 20:27
陶东风:今天我们如何阅读

  又到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近年以来,一直有中国人阅读状况下降的新闻和评论,许许多多的调查也现实,国人纸质书和经典作品的阅读率在下降。
  阅读,特别是阅读经典,不论对一个人来说,还是对一个民族来说,都是需要重视的事情,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创造力,都会得益于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所以,培养好的阅读习惯,特别是阅读经典的习惯,对于一个公民、一个公民来说,尤为重要。
  阅读的几种类型
  是不是只有读书才算是阅读?读电视新闻算不算,读路上的海报又算不算?阅读有哪些方式和类型?讨论阅读问题,首先要讨论讨论阅读本身,“阅读”到底是什么意思?有哪些类型?
  阅读大约可以分为几类。首先是基本阅读,主要是指读一些公认的经典作品,这涉及到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的提升和民族认同的塑造。比如,作为一个现代公民,要对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文献有所了解;而作为中国人,应对中国最经典的书籍有所了解。如果连《论语》《孟子》、唐诗宋词、曹雪芹、鲁迅等等都一点没读过,其民族认同的塑造会有所欠缺。
  其次是兴趣阅读,即从一个人的个人兴趣出发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此类阅读常常和职业无关,功利性不强。再次,专业化阅读,这种阅读常常是一个专家为了自己的研究而阅读,其阅读对象常常是专业化很强的书籍。第四,实用性阅读,即有明确实用目的的阅读,比如要找工作,读一些就业指导书之类;要学厨艺,读一些烹调书,等等。最后,是临时阅读或随机阅读,上班途中在报摊上看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买来读读。
  阅读方式在变
  在今天,很多新闻说国人的阅读率在下降。真的是这样吗?恐怕不尽然,这得分开来说。
  首先,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和类型变了。以前阅读,无非就是读纸质书或纸质报刊杂志。现在随着电子媒体、网络媒体、多媒体的出现,出现了其他方式的阅读,比如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等,原本记载在纸张上的内容,可以在网上读,也可以下载到手机里读。坐车、坐地铁,时常能看见许多人拿着手机在看,看新闻的有,看书的也有。
  相比之下,现在的阅读特点有:首先,纸质阅读少了;其次,对名著、经典等等需要慢慢地、优雅地、仔细地阅读的作品那种品味式的阅读也少了。这和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变快、生活压力、心理压力的增大有关。人们读书的目标更多地放在实用性上,即便不是功利性的阅读,也是为了缓解压力的娱乐性阅读更多一些。
  阅读经典的意义
  在这个快捷凑的忙碌时代,其实最缺的是基本阅读,也就是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大多数经典,特别是古代的经典,常常没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用性。能够成为经典的,往往是人类文化、智慧、经验的结晶,它们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无数人的认同,不因为时空的变化而变化。多读经典,特别是在年轻时代多读,对于培养一个人正确的价值观、优良的文化修养乃至创造力,都有很大好处。这些经典是文化巨人的心血结晶,阅读经典可以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胸襟,也使得我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好作品,人类文化的创造达到了什么程度。
  读经典在教育
  怎么样让人们多读经典呢?恐怕还得依靠教育,特别是一个人工作之前的基础教育,而非职业教育。指望人们成家立业之后、紧张工作之余自己去找经典书籍,花费很大的功夫、很多的时间去阅读,可能并不容易。
  一个人在工作之前的成长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受基础教育,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人价值观建立、文化趣味养成、生活习惯形成的时代,所以,在这个时候多读一些经典,往往就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点要落实在教育体制中。但在目前的教育中,对于人类历史上公认的经典作品的阅读还不够。更不用说在今天的应试教育中,课外阅读,哪怕是经典阅读,也不得不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支持。基础教育功利化是目前教育的很大问题。
  应该在小学、中学、大学课程中设置更多的经典阅读内容,并且有相关的考核系统,使得经典阅读制度化。人对经典不可能有天生的兴趣,趣味需要培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熟读唐诗三百首,一个人的诗歌趣味一定不会低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起一个,乃至整个社会阅读经典的习惯。
  家长首先要读
  在阅读兴趣的培养中,家庭教育自然也同样重要。在家庭中,建立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好处多多。
  今天,年轻人读经典少,和家庭阅读环境有很大关系。一方面,现在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正在减弱。更重要的是,很多家长本身就不读经典甚至不读书,更不用说影响或者指导孩子读经典了。无可否认,所有的家长都望子成龙,都希望孩子好好学习,但是如果家长自己晚上回家或者电视或者上网玩游戏、QQ聊天,怎么指望孩子能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呢?
  所谓言传身教,阅读经典对于孩子影响巨大,家长本身首先要有阅读的习惯,这很重要。
  怎么样选择书
  古人读书难,往往是因为没有书读,古代印刷技术、传播方式都比较落后,找书难更甚于读书难。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恰恰相反,可能有人会因为书太多而不知道该读什么。
  其实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并不难。原则无非两个,一个是我们的教科书已经告诉哪些是经典名著,它已经帮助你选择过了,可以参考。其次,经典之外,其他书也同样琳琅满目,这些书的选择,一个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选择,另外一个是实用,按照自己的当下需要去读书。
  一般而言,实用性的阅读、兴趣性阅读往往容易选择,因为很多都是有针对性的,自己知道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是什么,属于“对口阅读”。而基础性阅读的选择可能会让人觉得很难。这里年可能有一个观念问题。基础阅读不能急功近利,比如一定通过读一本书达到一个非常具体的目的(比如通过公务员考试,做一道菜等等)。太过实用的目标,违背了基础阅读的宗旨,就基础阅读而言,即便是有目标,也应该是比较宽泛的而不是很具体的。大哥比方,基础阅读就像锻炼一个人的综合体能,而不是在体育比赛中拿到一个具体的体育项目的名次。但是综合的基础的体能不好,是不可能在一个具体项目中拿到名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阅读有大用焉:无用之用。
  开卷必有益么?
  如果这样,还选不对书怎么办?古人说开卷有益,但是今天的书籍太多,而且其中泥沙俱下,垃圾产品也并不少,读到烂书,岂不是很没趣?
  一般来说,“开卷有益”是没错的,即便是在今天也一样,通过阅读增长见识。一本书即使和阅读者的专业研究或当下实用需要关系不大,阅读它们也能够开阔眼界、增加见识。当然,淫秽色情暴力之类的除外,这不必说。
  具体来说,垃圾书很多也确实是问题。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通过阅读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鉴别力,多读书才能识好书。读书多了,比较多了,一本书是好是坏,自然会有一个判断。此外,公共媒体上的书评往往能起到引领作用。我这里说的“公共媒体”指的是面向大众的媒体,而不是专业性的报刊。现在我们的媒体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共性书评文化。同时,思想界学术界的名家大师也应该经常写一些面向大众的公共性的书评,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下于深奥专门的学术研究。
  读书需要时间么
  “没时间读书”,这是一个常见的说法。这个问题当然是存在的。但是不同的文化生活习惯会使得这个有限的时间具有伸缩性。比如现在都实行双休日制度,从大量看电视上网的时间中分出一部分读书,其实也不少。再比如在等车、坐车、后飞机、坐飞机的时候,也都可以读书。我在国外时常有这样的体会,不管是坐飞机还是坐汽车火车,总有许多人拿一本书在读,有的书还是发黄了的旧书。但是在国内这种情况就比较少。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看起来很多,但是对现代人来说,其实并不难。古人的卷是竹简或帛书,一卷大约3000字左右,万卷不过3千万字。央视播音员的语速是每分钟220字左右,按这个速度,每天读书两小时,不过3年多就可以“破万卷”了。所以,读书的关键不是要有多少大块时间,不一定非得专门花几天去读一本经典,而在于是否坚持,那怕每天读一点儿,积累起来也就很可观了。
  读书需要自己选择
  读书有益,读经典更有益。于一个现代公民来说,养成读书的习惯,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善莫大焉,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培养一个阅读的环境,同样至关重要。
  然而,这种阅读的习惯和兴趣应该是一种长期的熏陶,政府当然可以引导和提倡,但却不能强制。实际上,也不可能通过强制力来造就(除非是在文革那样的极端时期,人们必须阅读乃至背诵XXX语录)。可能有的人真的天生不爱读书,一看见书就头疼,一读书就打瞌睡,怎么熏陶也无效。这也正常,一个社会有一些这样的人并不奇怪。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