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拼音改革难毕其功于一役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20 18:55
标题: 拼音改革难毕其功于一役
拼音改革难毕其功于一役  2012年07月27日   作者:吴思凡 李美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拼音之父周有光主持拟定1958年版《汉语拼音方案》,晚年也一直致力于拼音的推广。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印尼华裔麦克会一口流利的中文,说起绕口令来也一点不费劲。早在初中一年级,麦克就开始汉语的学习,而拼音正是帮助他掌握汉语的关键。“平时我会用拼音查字典自学汉语,拼音的规范让我的发音更标准。”
  新规出台 胜在灵活
  一直以来,汉语拼音都是帮助外国人学习中文的有效工具。目前的对外汉语教材基本是按照正词法规则编撰的。但已经实行26年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简称《规则》),并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学习需求。于是,近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新版《规则》应运而生,并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拼音正词法是一种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普通话语词的规则,主要原则是把语言拆分为词,并把多音词的各个音节连写在一起、组成拼写单位。新版《规则》虽然没有进行大的修改,但在旧版基础上对正词法的使用规则进行了完善和细化,并增补了必要的变通方法,让正词法规则更具可操作性。其特点是既保证了语言的规范性,又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它的灵活性,有助于规范外国人的汉语学习。
  陈旧方案 缺点渐显
  事实上,随着汉语热的掀起、学习汉语的人数增多,关于拼音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我国现行的拼音使用规则主要依据1958年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但半个世纪前的方案在今天面临很多新的问题。
  首先,拼音借拉丁字母的形却不借其音,让很多外国人在学习汉语发音时陷入语音混淆的窘境。麦克说自己初学中文时总是记不住j、q、x的发音,念的时候也常常舌头打结,这或多或少打击了他学习汉语的热情。“拼音中的e和英语中的e发音不同,我一度把‘快乐’念成‘快累’。”
  其次,拼音虽有辨音的功能,却无表意的能力。汉语中同音异意的字词较多,增加了外国人理解汉语的难度。厦门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授郑泽芝认为,有限的拼音无法承载无限的含义。“比如ji xu,到底是‘继续’还是‘急需’呢?一旦离开特定的语境,文本就可能变得难以理解。”
  此外,拼音中的非拉丁元素给电子书写带来不便。如今,计算机对拉丁字母的信息处理技术已经相当完善,但非拉丁元素的电脑识别和录入仍较为繁琐。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的博士生康秋洁是一名业余的对外汉语教师,即便每天都在跟电脑打交道,她也经常为韵母ü、ê以及声调的输入方法等问题感到头痛。
  问题虽多 改革更难
  虽然现有的拼音规则存在诸多问题,但要对其进行改革也并非易事。汉语作为一门完整的语言,在过去数千年的不断进化中已经形成严密的体系,若对其重要组成部分拼音进行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新版的《规则》虽对拼音的国际推广起到一定作用,但仍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对于如何适应信息化需求,拼音之父周有光主张实行汉语的“双文制”,即用汉字和拼音两种文字形式记录普通话。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冯志伟进一步提出,还要将“文字双轨制”推行到计算机的使用中。“这既保护了汉字原来的使用价值,又解决了在计算机和网络上传输中文信息的问题,有助于提高信息通信网络系统的效能。”(吴思凡 李美嘉)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