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应当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放眼世界、立足国情,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重新审视和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品质特性,加快促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进程,切实提高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黄光扬 郑霞金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化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要关注国际教师教育改革新动向,在教师养成教育中要达成以下四项基本品质:即精通学科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具有强烈的社会与政治责任感以及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基本品质之一: 精通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负责把科学理论知识传递给下一代,首先须具备其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因此,精通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要达成的首要基本品质。 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它要求教师应当精通某一学科理论知识,特别是要求教师对某一学科专业知识的内容、价值、产生过程、知识间的联系及整个知识体系框架有深刻的理解,明确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并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最前沿的内容与趋势,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精通学科专业知识是许多国家对教师教育的基本要求。比如,英国早在1990年初实施国家课程时,就明确说明要关注未来教师和当前教师的学科知识;在美国教学专业标准全国委员会所确认的成功教学标准的五项基本主张中,其中一项主张为:成功教师要能充分理解其所教学科,以及该学科的知识是如何创造、组织,如何与其他学科相联合,并如何用之于实际情景中的。 教师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主要解决的是“教师教什么”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的养成,应主要放在专业院系或综合性大学来进行。专业院系和综合性大学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学术氛围,有利于发挥其学术优势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的养成。 |
要求人人懂乐谱、会编舞,掌握球类或棋类技艺 本报讯(记者徐啸寒 通讯员陈戈)10月1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投入百万资金打造的教师教育“名片”——“行知实验班”开班,经过层层选拔产生的90名大四学生,成为首批实验班学生,将接受为期一年的“特殊教育”。首批遴选出的90名学生,被称为“黄埔一期”,他们将在一年内,按该校制定的专门培养方案进行培养。记者看到,该班课表上,除了安排常规教学外,还要求学生每天早、中、晚,都要利用固定时间进行礼仪形体训练、诵读训练和三字一画训练。“要求人人都懂五线谱,会编导一段舞蹈,掌握一门球类或棋类技艺。”该班总导师谭细龙说。 据了解,为此学校投入了启动资金100万元。而这种针对师范类毕业生在离校前进行集中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方式,在省内院校中尚属首次。 该校党委书记严文清介绍,“行知实验班”是以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乐教、适教、会教的中小学优秀师资为目标,针对师范类毕业生开设的以教师教学技能为主的培训特色班。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