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班班通”工程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和变化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26 05:59
标题: “班班通”工程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和变化
“班班通”工程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和变化

一、典型案例:
《一名老师的教学工作一日实录》
时间:2011年4月1日
上午8点:我到教师办公室,打开我的教学参考书和课本,用钢笔一字一句的在备课本上记录我要讲的《木兰诗》一课的重点,从如何导入、如入过渡、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组织学生互动到板书笔记,再到要面置的作业都全部记录下来。遇到生词还翻一翻《新华字典》。这样下来我花了半天时间。
下午2点:上课铃声响起,我进入教室。今天我将要给学生讲的是《木兰诗》一课,我把课本放到讲桌了,要求学生把课本翻到指定页码,从粉笔盒里找出一支完整的粉笔,板书标题。讲解过程中不断的擦拭黑板、更换粉笔、抖掉手上的粉笔灰,前排学生看到粉笔灰都捂着鼻子。二节课下来,课只讲完一半,学生已是昏昏入睡。第二节课抄板书和课堂作业,结果本来是要当堂完成的作业变成了课下作业,学生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去完成。
时间:2012年4月1日
上午8点:我到教师办公室,打开我的笔记本电脑进行电子备课,登陆到我校的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下载资源网站的《木兰诗》一课优秀教师的电子教案,并结合教学资源,进行电子备课,所有的教案全部电子化,并且把写的电子教案放到自己的个人空间中,其它的学科教师可以对它进行评价,让我更好的实现我的教学目标。并且我的学生在回家后,也可以访问我的个人空间,进行二次学习。
下午2点:上课铃声响起,我进入教室。今天我将要给学生讲的是《木兰诗》一课,我通过IE访问到我校的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并进入语文科资源,找到我上课的《木兰诗》一课,挑选出我这节课的课件,直接通过方正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学生看着观看着动画片《花木兰》,听着动听的电子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习的效果真是事半功倍。讲解的同时用电子笔进行批注,学生互动时录制其声音反复播放,进行点评,学生不断进步。最后将板书和课堂作业呈现在白板上,学生直接记录、当堂完成。课后,我将这节课的授课内容(文本、习题、课件等)存储在我的电脑中,并将在课后上传到学校服务器上,做为学生课后复习的资料,如果学生在课后对这节课还有疑问,可以访问学校的网站,进行第二次在线学习,节约老师与学生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这就是一个教师教学工作的一天。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班班通”的使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改变了“传统”
老师可以不再靠粉笔黑板打天下,学生不用总是看着字体穿着黑地白花的“外套”,那种单调、冷漠难于接受。此时基于“班班通”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它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互动的学习环境。利用了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将枯燥的课本转化为多元的信息符号,如:文本、图形、图表、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有静止的、运动的、分散的、合成的、视觉的、听觉的。表现形式多样,教材中抽象的概念、原理性的文字,不再只是教师口头的传授,而可以通过直观的视觉画面模拟现实过程……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最有效的方式来表现。
2、丰富了“手段”
传统的教学中,只能让少数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练习,而“班班通”的课堂教学中,在教与学的手段上相较于以往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只是教者单独在课件上演示,甚至有时只是一个习题的题目,一些精美的图案,或是习题的分析过程中设计的表格等单一的呈现。“班班通”是利用配套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进行,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拓宽加厚学生的认知基础,并形成迁移、创造和实践能力。通过展示台画面展示、切换、停顿、闪烁、组合、重复等步骤,达到以往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锻炼学生的观察、归纳等各方面的能力,提供了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
3、突出了“主体”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在基于“班班通”媒体进行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注意学生的学生反馈,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境,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豁然醒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些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4、突破了“瓶颈”
以往的教学仅靠教者的传授,教学的内容和课堂的容量都是极大的制约学生知识面拓展的瓶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感知规律,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可以在课堂上减少教师的一些工作量,节约教学时间,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下,教学内容可以比传统教学的密度大、容量多。同时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象,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班班通”让教师备课、上课更容易,让学生主体性增强、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二、我们的经验和做法。
1、完善制度促进管理,设立奖励机制增强动力。
如何保证班班通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效益,完善管理制度是最佳的途径。我校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学校“班班通”设备实行“分管领导负责制—班主任首任制—管理员监督制”的管理模式。学校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将“班班通”检查评比列入班级检查常规。 
为了真正用好设备,学校总结出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基础知识70条》,有利于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学习。根据不同学科资源的拥有情况和学科本身的特点,对不同学科教师每学期在每个班运用“班班通”设备和远教资源的节次进行规定,即:英语、数学、每周不少于3节,语文、物理、化学、每周不少于 2 节,政史、地理、生物每周不少于1节,音乐、体育(室内课)、美术等学科每月不少于2
节。要求教师在教案中有“班班通”教学资源的选择与教学设计。教务处在每月教学大检查中将对“班班通”教学的教案进行专项检查登记,无教案设计或无记载均按缺课处理,在当月量化分中扣除2分。学校还把教学成绩突出,使用班班通较好的教师,优先推荐评优树模,晋升职称。
2、切实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我校依托受训骨干人员,开展班班通工程专题培训活动,其内容涉及观摩班班通工程培训光盘,交互式电子白板及电教设备使用技术培训、课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模式等,通过系列培训,有效提高教师班班通应用能力,加速推进班班通工程的深入实施。
3、加强资源建设  
在现有教育资源库无法满足学校实际需要的情况下,我们组织骨干教师,着手开展学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有计划的开展语文、数学、英语、理化、政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资源库初步建设,实现部分学科的部分教学内容与资源配套。
在学科资源库中,我们计划收集与这些学科教学有关的教案、论文、试卷、题库、课件、图文资源和视频资源等资源。特别要说明的是,我们将组织教师对这些资源根据现行教材重新进行甄别、分类,通过同步备课的形式提供给全校所有的教师,而且每位教师既能将资源存储在自己的移动硬盘中,也能将自己收集的资源上传到学校资源库中。
我们还将学校中原有的一些视频资源,如课堂实录DVD、示范课例,以及收集的其它视频文件,全部转换成数字格式的文件,不但使文件大小缩小,而且还能在线播放、编辑。
此外,我们还将采取购买一些资源作为有益补充,同时更主要的是教会教师从网上下载浏览资源,实现巨大的因特网资源库共享,能极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这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方向。
4、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我们在探索“班班通”的育人功能方面也留下了清晰的脚印。校内,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同学们在教室里就能看到;德育处就是利用网络资源制作视频进行每月一次的安全知识讲座,包括食品安全、疾病防控、防震减灾、交通安全、雷击防火、反邪教等;教师们在主题班会上运用“班班通”教学生做人;在故事会上运用“班班通”为学生添趣;在歌咏会上运用“班班通”给学生激情;在家长会上运用“班班通”给家长增智。校外,我们开通“亲情视频”,让留守学生与亲人“面对面”,共享交流的快乐,以培养学生感恩;开通“虚拟心理课堂”,与心理教师
“心连心”。班班通的实施让校园更显生机与活力。
四、对班班通工程的思考和建议。
1、传统教学能否摒弃
在学校听课中经常发现,电子白板操作很熟练的教师,黑板上往往一个字都没有,这势必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刻。“班班通”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我认为现阶段还不能完全取代黑板的作用。
多媒体再好,也只是个工具,它无法替代人的情感和智慧。以人为核心,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适时合理地选取,扬长避短才是使用好多媒体的关键。
2、日常维护工作量大
“班班通”设备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必须保证设备时刻都能正常运行。尽管我们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但由于设备数量多,使用人员复杂等原因,给设备日常维护工作加大了难度。如设备的防尘防潮,病毒的攻击、教师的误操作等都容易导致系统瘫痪,还有电子笔、白板驱动也极容易损坏等,都极大地增添了设备日常维护的工作量。
3、教学资源库建立难
为使“班班通”设备短时间内让教师都能使用,我们计划用一学年的时间,将所有学科所有课程用到的课件、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素材,通过收集、整理,建立教学资源库,让那些只会对“班班通”设备简单操作的教师点击就能应用。虽然有电子白板自带和中央基础教育等网络资源,但从目前我们收集整理的情况来看,以校为单位收集整理覆盖全学科全课程的资源库难度还很大。
4、能否尽快实施绿色“班班通”
我校现在配备投影仪,对学生和教师的眼睛构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特别是已经患有近视的群体,并且灯泡寿命不长,更换成本较高,我们期待绿色“班班通”的实施。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